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 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原标题: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 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广东要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这是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命脉所系,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新征程上,要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聚集资源力量把制造业这个“当家”产业做优做强做大,为“再造一个新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强则经济强、国家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创新之源和稳定之锚。随着经济发展进步,尽管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下降,甚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服务业,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制造业因技术迭代升级与扩散快、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广等特点,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同时,制造业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向往美好生活等提供高质量产品,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是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支撑,其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之所以是世界经济和综合实力强国,关键在于制造业实力强;加拿大、瑞士、荷兰、新加坡、韩国等之所以是发达国家,主要是制造业较发达。而拉美等一些国家经济之所以徘徊不前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重要原因就是制造业较落后、工业空心化。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越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就是美西方国家经济长期“去工业化”“脱实向虚”,导致制造业逐渐萎缩和供需严重失衡。
广东靠制造业起家、当家,也要靠建设制造强省走在前列走向未来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广东不可能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靠制造业起家、当家,也要靠建设制造强省走在前列走向未来。
改革开放45年来,广东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大力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源集聚,打造了“世界工厂”及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家底厚实。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增加值达4.4万亿元,占全国的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9万家、万亿元级产业集群8个,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制造业发展壮大,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10,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制造业发展功不可没。制造业既是广东厚实的“家当”,也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根基。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格局深度调整,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近年来,世界主要工业大国非常重视制造业振兴和发展,积极推行“再工业化”,发布制造业发展战略,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以期抢占竞争制高点,谋求发展主动权。广东虽是全国第一制造业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但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高端制造业优势不明显,受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等因素影响,广东制造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尤其是美国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遏制打压不断升级,谋求高端制造业回流以及搞产业“脱钩”“断链”,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广东建设制造强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论形势如何变化,制造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广东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制造强省,既是广东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支撑,也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塑造广东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新优势并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挺起产业“脊梁”
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关键还是要靠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征程上,广东要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进,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一是加快发展壮大万亿千亿元级制造业集群。强化高端制造引领功能,做优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等超万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数字创意等万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千亿元级高端制造业集群,前瞻布局发展未来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形成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世界一流制造业企业群。坚持引育并举,加强优质制造企业梯度培育,支持各类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参与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强化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强化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发展壮大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企500强制造企业,培育发展一批“链主”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卓越制造企业群体,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小升规”,创造更多享誉世界的广东品牌和广东企业。
三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能力建设,解决制造企业“卡脖子”问题,推进制造业强链升级。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链主”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力量建立开放型创新联合体,强化制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推进“四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进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跃升。
四是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融合发展,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参与全球制造业重塑,开辟制造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施绿色领跑行动,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提高制造业“含绿量”。
五是优化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划定和保持制造业用地空间,突出园区载体产业特色,高标准建设一批“万亩千亿”制造业发展大平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降低营商成本,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发展预期,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推动平台载体更大力度招商引资,促进要素资源向高端制造集中配置,建设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增强发展新动能。
(杨再高,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