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电影推荐]人性能有多复杂?5部电影让你深入了解人类的黑暗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电影渐渐成为很多人的主要娱乐方式,而既然是娱乐,那么看电影图的自然是一次愉快的观感,能让人开怀一笑的喜剧以及满足视觉感官的爆米花大片受众面很广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有一类型的电影却非常特别,这类电影往往观众们看完以后不会笑,反而会觉得有点难受,然而脑海里却会久久地一直想着这些电影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个镜头,并且会就电影所表达的内容思考很多。
这类正是维赛迪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电影,它们大多是基于现实里的题材而改编而成的剧情片,将人性恶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展现在镜头前,以一幕幕令人心酸的画面与语言敲响现实的警钟,令人们关注到这些社会问题就是这类电影的使命所在。
釜山行
《釜山行》
一般来说,注重视觉感官表现的电影,在剧情方面都不会下太大功夫,只要逻辑并无太大问题,并且没有明显硬伤而又能将剧情串联起来即为成功。而注重剧情表现的电影,则通常不会有过多的特效。不过一部在2016年横空出世的怪物类电影却证明了有时候鱼与熊掌都是可以兼得的,这就是这次要说到的《釜山行》。
《釜山行》中的丧尸
《釜山行》采取当时非常火爆的丧尸作为背景,在被丧尸侵袭的列车之中,一对父女、一位孕妇与她的大叔丈夫、两位互相喜欢对方的年少学生、两位老奶奶、一个流浪汉、一名衣冠整洁的公司常务与一群列车乘客,谱写出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
在正常的生活里,人们往往不会表现出自己的本性,不过,面对丧尸病毒爆发的末日,列车上的所有乘客亦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露无遗。在绝境之中,善与恶的界限是否会变得模糊呢?
从一个只顾自己的人转变成可以为保护他人牺牲自己的人,你是个英雄
男主角在灾变初期,只为保存自己与女儿,对于其他人不闻不问,甚至不惜听从常务的要求拉上车门阻止孕妇与其丈夫进入安全的车间。但随着身边孕妇的大叔丈夫等人的善行之举,他心里善良的一面被逐渐唤醒,他开始主动去救助其他人。在车间混战之后,身处安全车间的常务等人将车门关闭不让男主角一行人进入,在男主强行破门之后向常务揍出的一拳,其实也是在揍向过去那个唯我的自己。在电影的结尾,男主角牺牲自己救下孕妇,是其人格的完美升华---在危机中顾全自己的是普通人,而能顾全弱者的,则是英雄。
大叔的男友力满满
保护老弱妇孺是大叔的责任所在
孕妇与其丈夫是电影里的正面形象,同时亦是贯穿整部影片前后的角色。孕妇的大叔丈夫幽默、强壮、善良,多次主动去救助其他人,其强大的善行之力影响着男主改变。最终大叔为了替男主一行人争取破门时间而一骑当千,死之前希望男主能保护自己怀孕的妻子。而孕妇则属于与其丈夫相反的弱者形象,但她的善良之心却并不输给任何人----人的本性并不会因为个体的强弱而变化。
希望你们下辈子不要再把感情藏在心里了.....
学生二人组其实一直都互相爱慕,相比学生妹的主动,学生哥因为年少总是不好意思表率心意,而将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心里。“患难见真情”虽然是一句很古老的话,但却是至理名言,在灾变发生后两人才真正不再顾虑一切,学生妹在安全车间拼命协助学生哥突围,在常务他们要分车时毫不犹豫地放弃安全区跟随学生哥而去。亦是因为如此,在影片的最后,学生妹变成丧尸向学生哥攻击的时候,他并没有躲避----在绝境下的感情,往往是最为真挚并不带有任何杂质的。
能看到自己妹妹最后一眼,满足了
老奶奶姐妹是影片里非常讨喜的形象,但在电影里的遭遇却是最令人心酸的。在男主一行人赶往安全车间时,老奶奶姐姐看到在安全车间里焦急的妹妹,但同时在她眼里看到的是常务以及其他乘客的冷漠与视人命如草芥,在车门被拉开之后,她拒绝进入而被尸潮淹没,或许对于一位天生慈祥善良的老人家来说,她无法接受人性可以如此冷漠吧。而老奶奶妹妹在男主一行人被常务赶往其他车间后,说了一句整部电影里最经典的台词:“为什么要活的这么累呢?”为了活下去,所以要抛弃自己的一切感情,宛如行尸走肉地活着,真的有意义吗?也是因为在她眼里,这群乘客与车门外的那群吃人的怪物其实并无区别,因此最终她将车门打开,将所有丧尸都放进来----人类与丧尸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拥有情感。
你的身份只是名流浪汉,但你比起那些衣冠楚楚的禽兽更加值得让人尊敬
对于一些常年遭人白眼的流浪汉来说,有的时候他们也许仅仅是需要你少许的关心。电影中的这名流浪汉亦是如此,被衣冠整洁的常务所鄙视,然而最后却被男主一行人所接纳,或许是因为他们对其无差别的对待,使得他心里充满感激吧。尽管流浪汉在影片中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求生欲,但在车窗破裂,丧尸冲出来的时候,他始终还是选择挡在孕妇与孩子的面前----决定你存在价值的并非你的身份,而是你的行为。
为了自己,他可以完全无视任何人的性命
为了自己,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任何人
常务是整部电影里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但同时却亦是当今社会中非常常见的一类人。这类人基本皆属于唯我主义,除了自己外,其余的不论是人、物,除非尚有利用价值,否则都是可以舍弃的“废品”。也是因为如此,常务他可以在男主们带着老弱妇孺千辛万苦来到安全车间门前让其他乘客把门封住,亦可以将学生妹推给丧尸让自己得到逃跑的时间。对于他来说,除了自己外,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讽刺的是,这种把生活当做简单数学题来看待的人,往往却都能身居高位。
丑陋的群众
列车的其他乘客象征的其实就是与男主一般的普通人,不同的是男主被大叔等人的善行之力所感染,而这群乘客则是被常务的唯我主义所影响,在激发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后,本性为恶者只会更恶,本性为善者在群恶之下亦无法掀起任何波澜,最终亦只能随波逐流。
原结局是真的扣下了扳机
故事的结尾为孕妇女主带着男主的女儿成功逃到军区最终得救。但事实上原本的结局要黑暗得多,原结局为孕妇女主带着男主的女儿,在隧道里被士兵们以为是丧尸射杀,而害死多人令所有观众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的公司常务其实并没有变成丧尸,更没有被男主杀死,而是在车间等到晚上的时候逃了出来,因为之前士兵们杀死了孕妇与孩子,所以在这个常务进隧道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开枪而是上前确认,最终这个让所有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常务得救了,也成为了影片里唯一活下来的一名角色。也许是导演后来也觉得这个结局实在太黑暗了,所以改编成相对正能量点的孕妇孩子得救结局吧。
别哭妈妈
《别哭嘛嘛》
校园暴力一直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因为涉事的往往都是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根据未成年保护法,因此可以说不论性质如何恶劣,作案人都有了一道天然的“免死金牌”。典型的如80年代末震惊全日本的绫濑水泥杀人案,数名未成年人将一名无辜少女囚禁并施以残酷的虐待最终令其死亡,而得益于未成年人的身份最终责罚甚轻。
这部《别哭妈妈》讲述一位单亲妈妈刘琳因为自己的女儿银雅在校园惨遭多人强暴,最终施暴者因为未成年人身份全部免责,而其女儿无法接受此结果而在自己生日那天自杀身亡。在法律无法伸张正义后,这位善良的单亲妈妈拿起了屠刀,亲自将施暴者们一一杀死,最后自己亦被警方击毙。
即使是善良的母亲,在逼不得已的时候亦会化身为撒旦
这部电影最令人难受与心酸的,是这位妈妈在女儿自杀后,翻查手机看到女儿被施暴的视频,与现实中的校园暴力案一样,大多数施暴者都会将施暴场景拍摄下来,对受害人进行二次伤害以及各种要挟,当刘琳看到自己的女儿哭着被一群流氓逼着脱光衣服拉琴的视频时,虽然只是部电影,然而观众们隔着屏幕也能感觉到这位母亲的绝望。
当看到自己的女儿遭受如此暴力
一位母亲的心会有多痛?
随着现在的少年越来越早熟,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亦有所提升,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亦被不少人戏称为“禽兽保护法”。因为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因此校园暴力一直都是这一区域的重灾区,而现实情况的复杂,亦使得法律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无法面面俱到。但无论怎么说,法律上是不能对这种情况过于纵容,完善法律是必须的,这也是这部电影所要宣传的主旨。因为没有任何人会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任何一位善良的母亲被迫自己亲手将逼死自己孩子的施暴者们处决。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
在看完《别哭妈妈》之后,不少人都认为应该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完全废除,但这部《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却告诉了大家为什么法律上仍然需要这套保护法。未成年人可以成为施暴者,但同时他们当中亦会有人变成受害者。
《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改编自真实事件,196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发生的骇人惊闻的虐待未成年人案件,本部电影基本完全取材于当时法庭的纪录。16岁的西尔维娅与其妹妹詹妮因父母要外出打工而被暂时寄居在一名叫格特鲁德的主妇家里,之后格特鲁德却因为女儿宝拉对西尔维娅不满,开始对西尔维娅进行非人的虐待,包括使用玻璃瓶捅进其阴道之中、火烧、钉刺,在西尔维娅身体烙上“我是妓女”的字眼等等,而詹妮则害怕自己亦受牵连因此对姐姐被虐一事绝口不提。最后格特鲁德一家的5个儿女,甚至邻居,以及在校园中原本喜欢西尔维娅但表白被拒绝的同学,全都一同成为施暴者,在经历多日虐待后的西尔维娅终于支持不住死去。
西尔维娅被烙上“我是妓女并以此自豪”的字样
在《釜山行》篇里维赛迪说过,在激发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后,本性为恶者只会更恶,在这部《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格特鲁德的5位儿女,不一定天生就是恶毒到非要以虐待一位女孩才能令自己满足的性格,但在他们母亲的影响下,他们开始肆无忌惮地通过摧残一位少女的生命来获取快感,人性的恶在混浊的环境下,完全占据了这些孩子的脑海与心。
格特鲁德的儿女们全都参与一同虐待西尔维娅
小恶变成大恶,往往只是欠缺一个环境的驱动。
詹妮作为西尔维娅的亲妹妹,看到姐姐被各种虐待之后,却害怕自己受牵连而选择闭口不谈,可见是个唯我主义者。而西尔维娅的同学,最终选择与其他人一同沦为虐待西尔维娅的施暴者,或许是因为西尔维娅拒绝了他使其内心的恶急剧膨胀了吧,但反过来说,如果他本身就是恶性之人,西尔维娅拒绝他又有何不对呢?
在已经死去的西尔维娅脑海里,嘉年华也许是她感觉最安全的地方
影片最令人心酸的是在西尔维娅临死前一刻,她梦到自己的同学来将自己救了出去,她梦到了自己终于能见到父母,回到母亲的怀抱,但下一秒清醒之后,现实中迎接她的却是死亡。
正如上述所说,未成年人中成为施暴者的不少,但受害者的数量一样很多,亦正是因为如此,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惩罚的界限的修改与完善,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