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用数字三,尽显潘金莲之荡!
一回指道:“大姐姐,你来看,那家房檐下挂的两盏绣球灯,一来一往,滚上滚下,倒好看。”
一回又道:“二姐姐,你来看,这对门架子上,挑着一盏大鱼灯,下面还有许多小鱼鳖蟹儿,跟着他倒好耍子。”
一回又叫:“三姐姐,你看,这首里这个婆儿灯,那个老儿灯。”正看着,忽然一阵风来,把个婆儿灯下半截割了一个大窟窿。妇人看见,笑个不了,引惹的那楼下看灯的人,挨肩擦背,仰望上瞧。
此处,潘金莲的三个“一回”,三叫“姐姐”,放浪淫荡之形尽显眼底。同时,也不禁让人遐思:狮子街何处也?武松追杀西门庆、误打李外传之地也。而这个刚发生不久的惨案的制造者之一、故事的女主角在这条街道上,依然可以那么开心地赏灯玩乐,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改荡妇本色,难怪将其与两个妓女排在一起。
潘金莲三次叫三位姐姐看灯,这个“三复情节”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潘金莲浪荡淫放的性格特征,也增加小说叙事的生动性与机趣。正如张竹坡夹批所云:“排定三位姐姐,却只见得生动而不板,故妙,妙。”
但是,潘金莲放肆的嬉笑声却招致了楼下很多人的围观,其中有几个浮浪子弟,直接指着她们议论纷纷,猜测她们的身份:
一个说道:“一定是那公侯府里出来的宅眷。”一个又猜:“是贵戚王孙家艳妾, 来此看灯。不然如何内家妆束?”
第一次有人猜测她们是公侯府中的艳妾,因为她们身着内家装束。这点不仅可以使我们想象潘金莲众人衣着打扮是多么的豪华艳奢,也明白了作者在她们上楼伊始详细介绍她们的服饰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表现了此时的西门府的确已经今非昔比。
但是,潘金莲诸人的“内家装束”显然是越礼之举,一个小县城的商人暴发户的妾室们竟然如此打扮,可见西门庆之无知无礼,正如张竹坡夹批所云,此处乃是“写西门奢僧处”。
又一个说道:“莫不是院中小娘儿?是那大人家叫来这里看灯弹唱。”第二次有人猜测她们是院中的妓女,大约是因为他们的浮浪之举显然不像是豪门艳妾,而更像是一群弹唱陪客的妓女,这让我们联想到正在妓院中和朋友们玩乐的西门庆,他在妓院中玩弄妓女,而他的妻妾们却在大街上供人戏弄,真是报应一丝不爽!
接着,又一个走过来说道:“只我认的,你们都猜不着。这两个妇人,也不是小可人家的,他是阎罗大王的妻,五道将军的妾,是咱县门前开生药铺、放官吏债西门大官人的妇女。你惹他怎的?想必跟他大娘来这里看灯。……那穿大红遍地金比甲儿,上戴着个翠面花儿的,倒好似卖炊饼武大郎的娘子。大郎因为在王婆茶坊内捉奸,被大官人踢死了。把他娶在家里做妾。后次他小叔武松告状,误打死了皂隶李外传,被大官人垫发充军去了。如今一二年不见出来,落的这等标致了。”
第三次终于有人认出了潘金莲,她就是那个买炊饼的武大的妻、开生药铺的西门大官人的妾,他还详细地说出了潘金莲与西门庆害死武大的往事,让我们在瓶儿的小传中重温了潘金莲的故事,而此时瓶儿刚刚与西门庆合谋气死了自己的丈夫花子虚,作者此处对潘金莲大描特描,显然是为了将瓶儿与金莲特特相对。
小说安排众人“三猜”身份,是十分明显的“三复情节”,而在第三次才猜中,明显是从“三而一成”化来,但或是更直接地来源于“三顾茅庐”之三复得见的情节。
还有第二十八回,小说在前一回详细描写了西门庆与潘金莲在花园葡萄架下的狂欢与荒淫,但潘金莲在醒来后的第二天,发现自己的睡鞋不见了。
于是,她对着昨天为她抱铺盖的丫头秋菊大发雷霆,并令其找鞋。但秋菊“三间屋里,床上床下,到处寻了一遍,那里讨那只鞋来?”于是秋菊提议到花园里找找看。
(潘金莲)叫春梅:“你跟着这奴才,往花园里寻去。寻出来便罢,若寻不出来,叫他院子里顶石头跪着。”这春梅真个押着他,花园到处并葡萄架跟前,寻了一遍儿,那里得来!正是:都被六丁收拾去,芦花明月竟难寻。
第一次去花园,没有找到。潘金莲大怒,罚她到院子里跪着,但秋菊不死心,表示愿意再去花园一次。
这春梅又押着他,在花园山子底下,各处花池边,松墙下,寻了一遍,没有。他也慌了,被春梅两个耳刮子,就拉回来见妇人。
第二次去花园,依旧一无所获,秋菊也慌了,张竹坡夹批:“至此才慌,可见秋菊昨日眼明。但昨日不说,为蠢耳。”
的确,两次找鞋,秋菊之蠢笨、春梅之嚣张、潘金莲之恶毒让我们尽收眼底。春梅的两个耳刮子让秋菊害了怕,于是她又提到了西门庆的暖房一一藏春坞还未找过。
于是押着他,到于藏春坞雪洞内。正面是张坐床,旁边香几上都寻到,没有。又向书筐内寻……良久,只见秋菊说道:“这不是娘的鞋!”
第三次去花园,秋菊终于在花园的藏春坞内找到的潘金莲的“鞋”,但潘金莲试了试,有点夹脚,才知道原来这双鞋是来旺媳妇宋惠莲的。
这让我们一下子回到了第二十四回元宵节走百病时惠莲将潘金莲的鞋套在自己的鞋子外面以及西门庆与宋惠莲在藏春坞偷情的情节,“可知元夜蕙莲套穿金莲鞋之妙。亦不知其金针如何穿插矣”。
前文惠莲小传已完,而此处又重提惠莲,总是上文余波,“于其死后为之再彰其愤,使金莲之恶,不堪一提起也”。同时也引出后文无数“鞋”字,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春梅三次押秋菊去花园找鞋,是三复情节,第三次找到,又是“三而一成”。
粗略统计,《金瓶梅》的“三复情节”共40多处,运用可谓娴熟。大量“三复情节”的成功运用,不仅有利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深层意蕴的挖掘与展现,而且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开展与宽延,使得叙事更加曲折有致,增加阅读趣味。
至于“三复情节”为何会让众多作者如此青睐,杜贵晨先生有如此评价:
“正如‘黄金分割’是几何图形最美的比例,‘三复情节’是古代小说情节设计在长度、规模、比例和节奏上最合乎中国人审美理想的造型,同时合乎普遍的美学原理。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早期的认知方式和美感体验,既有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特殊性,也有人类审美意识的普遍性。它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成为中国古代千余年间小说广泛应用的情节模式,一个具体而鲜明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