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的作用十篇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1

  美丽乡村是深化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建设美丽乡村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好蓝图。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地深化和升级。针对新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需要亟待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全面理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该《丛书》以论文论著、专家讲坛、实地考察、建设活动等形式,从政策篇、理论篇、实践篇、方法与技术篇、境外篇等方面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这套丛书在乡村建设工作者以及其他读者群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本文基于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结合《丛书》中几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在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出了一批诸如浙江的高家堂村、广西的红岩村、安徽的宏村、河南的郝堂村等为代表的建设试点,在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任务,最早是在浙江省的安吉县提出并实施的。早在2008年,该县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十年时间开展以“美丽乡村”为总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勾勒出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雏形,被誉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2010年10月,浙江省委将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升到一项省级发展战略,专门研究并制订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近几年,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目前,贵州、广西、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也在探索本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2013年2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农业部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同年7月,财政部启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该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30亿元,在130个县、1 146个行政村实施首批推进工程。2015年,在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110亿元,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形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对于其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些部门思想不统一、部门协调难度大、重建设轻规划、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积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使美丽乡村建设永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的出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中国环境出版社与农业部科教司合作策划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丛书》由农业部科教司唐珂任总主编,成立了编委会。该套丛书包括《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图书,分类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原则、方法、目标和建设模式,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创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总结,是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丛书》的出版对扩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调动人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乡村建设的启示、引领与示范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传播建设理念,增强当地农民参与的意识。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更是深入人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美丽中国乡村行》《美丽乡村快乐行》等电视节目的开办,全面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文化资源,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丛书》作为传统媒介,它的出版能够更加系统、规范、持续地传播建设发展理念,共享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2.借鉴他山之石,探索发展之路。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认真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丛书》之《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实践篇”中,来自于不同省份的专家学者探讨了本地区的做法与经验,体现出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成功案例。如浙江省从先发性优势到内涵升级建设,广西省的“清洁乡村”适用技术引领生态乡村建设,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贵州省的农业示范园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等等。这些案例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介绍了北美、西欧、东亚、澳洲与南美等国外的乡村建设案例。在最后一章,该书从国外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乡村经济类型、小城镇建设实践、农业科技推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培养“会思考的农民”“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民职业化”培训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果,旨在从丰富多样的乡村建设模式中,提出具有共通性的建设思路和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2

  论文摘要: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乡村旅游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更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因而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些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还有一些农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乡村旅游,以农民为主体,农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也可以选择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方式,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倾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地方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一批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一些农村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一些农村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农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是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与之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2 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坚持的原则 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乡村旅游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1)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要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一是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发挥乡村旅游在就业上的“乘数效应”,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还应为广大农民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间接带动增加农民就业。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劳动报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源参股、资金入股的合法所得。三是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四是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2)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乡村旅游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一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到位,要选择好发展的时机,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一些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或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也不是每个农民都应参与乡村旅游,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和能力情况来决定,不能强求人人参与。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设定指标,不设固定模式。

  3 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3

  关键词:城乡建设;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

  前言:在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在不间断地推进着,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城乡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加,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行缩减,平衡城乡之间的整体差距,成了首要问题。但是增减挂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整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样就有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

  一、增减挂钩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现有模式

  1.1增减挂钩的发展

  作为城乡建设的针对性政策,增减挂钩已经被提出很长时间[1]。并且有国务院下发的具体文件作为保证。增减挂钩政策首次推出时,主要是针对农村建设用地的问题,为了能够将存量进行盘活,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遏制建设用地扩张的节奏,从而缓解农村用地的整体压力。在随后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增减挂钩政策的文件中,逐渐将区域性试点范围进行扩大,截止到2008年,试点范围已经增加到了19个省份。针对增减挂钩政策的相关细节性条款,也正在不断细化和完善,终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政策性支持,能够促进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民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或者生活。这一政策不仅能够对农民耕地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够使得耕地质量得到强化,使得土地结构更加科学。

  1.2增减挂钩政策的现有模式

  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在针对建设用地,进行具体的土地管理过程中独创出来的管理机制[2]。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也体现了我国的社会特色,没有经验可循,更没有教训可以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在增减政策体系中,并不存在标准的、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以当地现实情况作为基础,在政策推进过程中进行摸索式前进。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得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价值。总体来讲,能够将应用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①城郊并居型:这种类型主要针对一线城市而言,在这一地区针对城市以及农村的用地情况进行具体整理和统筹规划,在增减挂钩政策的作用下,农民居住点将会得到整理,从而使得城市建设能够得到充足的用地,并能够保障农民的相关社会权益。

  ②场镇向聚型: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位于小场镇附近的村落而言,在城镇规划的基础上使农民居住点能够以向场镇为中心进行聚集。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用地进行充分利用,使得二三产业能够得到开发。

  ③村落搬迁型: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并且频发灾害性事故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全部搬迁处理,在此基础上对遗留的用地进行利用和开发,从而能够使得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④拆旧建新型:这种模式针对地广人稀的农村而言,存在着大量的限制用地空间,用地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在增减挂钩政策的作用下,对相关用地进行重新开垦,或者进行城镇建设。

  ⑤合村定居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居民的整体分布相对散乱,并且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将不同村落进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以及具体的公共建设。这样一来,农村的基础性条件将能够得到初步改善,在此基础上,促进城镇建设。

  二、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

  2.1政策定义

  增减挂钩政策具体是针对用地规划而言,针对农村用地进行具体的管理,能够在保证农村发展的基础上,为城镇建设流出充足的空间,使得在农村和城镇之间能够成立共同的项目区,从而实现对相关用地更加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这样一来,既能够使得用地发挥出高质量的耕地效果,还能够推进城镇建设,强化城乡用地的合理性。

  2.2政策的本质

  在我国进行具体的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有限的用地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3]。这样一来使用过程中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效益,这样一来使得农村以及城镇都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得农业和工业能够得到同时发展。增减挂钩政策的本质是能够使得农村和城镇能够在权利上保持均等,利益上分配更加平衡,同时能够共同履行相关义务,使得城乡发展能够更加协调,更加平衡。

  2.3政策的意义

  在城镇建设强力推进过程中,严重威胁到了农村的用地情况,为了能够将这一矛盾进行有效化解,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得城镇建设得到更加快速地推进,并使得土地能够得到更加科学的运用,使得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效益,同时还平衡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发展关系。

  三、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增减挂钩政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将农村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改善,农民开始在更好的环境中进行居住。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整体来讲面貌较为落后,缺乏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村庄的整体分布毫无章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为了能够使得农村整体面貌有所改善,借助城镇化建设,来对农村相关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的整体局面进行统筹规划,使得农村能够得到科学布局,并能够集中力量来对农村进行开发和建设。

  另外,在增减挂钩政策的带动下,农村农业得到空前发展,同时还将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以及质量全面提升。伴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开始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开发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利用率,影响了土地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增减挂钩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土地得到集中管理和开发,使得土地开发利用成效更加显著。

  结语:在进行具体的城乡建设过程中,推行增减挂钩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缓解,同时增加农村土地利用率。这样一来城县之间存在的差距,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缩小,并且能够平衡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权利和义务都能够均等,从而全面建设起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廖和平,杨文婷.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5):10-20.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的70%。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约为40%,只相当发达国家的一半。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村现在还严重缺少人才的缘故。尽管高校连年扩招,但目前农村青年同龄人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的还是少数,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回到农村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人才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建设实用型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农村人才开发,真正把农村的人口“包袱”开发成人才资源,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近年来,山东龙口市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发展战略,努力营造乡土人才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智力支持,主要做法如下:

  一、建立市镇村三级人才网络服务站,大力发掘乡土人才。

  该市在16个镇区街和民营企业设立人才管理服务站,并实行联网办公,对本区的乡土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挖掘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各种人才,按照专业类别建立乡土人才档案,输入“人才库”,便于统一管理和使用。每年,该市抽调1000多名有农业技术特长的人员,组成专门的支农队伍,直接联系包帮3000多个农业示范户,带动农民50000多人走向致富道路。

  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为了提高乡土人才的素质,该市不惜重金,广开渠道,大力培养乡土人才。通过请专家到家办学、社会化办学、下本钱送出去学、岗位培训、党员远程教育、电台专栏、专业网站、科技小报等多种形式,每年近20000多人从中得到实惠,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不拘一格大胆启用人才。

  该市在使用人才上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在社会上创造出“尊敬知识、尊敬人才”的氛围,注重人才的实绩,积极鼓励乡土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一)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选拔中,真正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让他们做新农村致富的“领头雁”。(二)给乡土人才以发挥聪明财智的空间,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三)在工作中保护好人才,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闯敢干,轰轰烈烈干事业。对受到他人诽谤的同志,及时为他们澄清是非,支持他们,为他们撑腰壮胆。

  四、制定优惠政策,稳定乡土人才。

  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出台重奖政策,对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不论是引进的人才还是乡土人才一视同仁,一律给予重奖,避免“招来女婿气走儿”的现象,这样既吸引了外地人才,又稳定了乡土人才。二是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为此,该市特别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到乡镇厂矿一线工作的各类人才提供方便,从而稳定了在农村厂矿一线工作的各类人才。三是真正关心爱护人才。该市各级党政领导,高度关心人才疾苦,通过镇区街人才服务站定期了解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对人才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逢年过节,还对乡土人才进行走访慰问,使乡土人才充分感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促进龙口新农村的发展。

  激活农业和农村经济,当务之急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实施农村人才开发战略。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依靠人才开发实现对农业结构层次的科学调整,真正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建立一批龙头企业和其它中介组织,将农业的产业链延长,使农产品生产中的加工、储运、营销等工序结合在一起,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农村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农村人才导向机制,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兴农工程,引导农村各类人才为“三农”服务,通过科普宣传、选派科技示范员等多种形式到农村、农业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与农村结成“利益共同体”,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要切实打破所有制和身份界限,把农村人才服务工作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在进一步摸清底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农村人才需求预测和发展规划工作,加强对农村科普宣传人才、种养先进技术人才、农业项目中介人才资源管理的综合指导服务。

  二是完善农村人才服务机制,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宽松创业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力度,采取本地培训、外地取经、就地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方法,着力培养和建立新农村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和能工巧匠五支队伍,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

  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着力构建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重在社会与业内认可的科学、客观、公正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体系,推行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重视工作能力、重视实际贡献、重视发展潜力。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致富中的带动作用,给农村人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要创新人事机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把人事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的龙头,建立农村人才服务站,专门为农村人才服务。要按照社会化、专业化要求,不断扩大人事范围,完善人事办法,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人才策划、档案托管、职称申报、人才落户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人事服务。

  三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人才开发投入,积极向农村引进人才。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5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 公益性 乡镇文化站

  纵观广大农村的发展现状,在个别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似乎存在着失衡现象。一方面由于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以工兴农、以商补农、多种经营的综合路子,使很多农民迅速脱贫致富奔小康。日子富裕了,他们对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已从过去简单的兴趣爱好变为现在广泛的“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新”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地方的交通环境、文化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匮乏,当地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甚至导致滑坡,健康的文化活动不能得到有效有序的开展,而一些庸俗的东西却乘虚而入。比如,部分村民聚在村头玩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这都说明了部分地区农村公益性文化的匮乏。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关心和深入了解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多种要求,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如何进一步丰富新农村的文化生活,加强新农村文化的公益性建设,是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加强乡镇文化站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运转高效的机制,以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此外,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采取城乡共建、文化帮扶、社会捐资、村民集资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资和支持,形成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文化投入机制。同时要树立“大文化”观念,使设施建设包容娱乐、休闲、宣传教育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等各种功能。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基层文化的主要舞台。但在一些落后地区仍存在着没有站址或场所狭小破旧的情况,而某些发达地区则存在着文化站成为“花瓶”摆设,使用率不高的问题。有些地方场所开放、使用不规范,有的场所甚至被挤占挪作他用,他们没有独立账户,每年的工作经费常常处于等米下锅的状况,文化专干不专、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乡镇文化站“名重位不重”。对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须做到以下几点:

  1.乡镇文化站建设要做到“三纳入”,即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建设规划、纳入文明乡镇创建指标、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绩效考评内容。

  2.乡镇文化站的事业发展要有专门经费。乡镇文化站应有专门账户,文化事业经费在财政支出中占一定比例,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确保文化站的工作经费得到充分保障。

  3.确实提高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待遇。乡镇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层机构,除了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外,还承担乡镇文化管理的职能,所以其工作人员在绩效考评、评先评优上不应受到歧视。

  4.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提高,核心是人,关键是制度,要让人与事都在制度中运行,就要建立起目标、过程、结果、场所、人员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做到场所要公示开放时间,免费参观欣赏,提供配套服务,免费不减质。

  5.设立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巡视制度。协调组织市、区人大、政协代表、农民代表和文化专家组成文化站巡视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地对文化站的开放、使用和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巡回检查或暗访,并将结果公开通报,以促进文化站规范建设和使用。

  6.建立乡镇文化站建设奖励机制。有必要拿出一定额度的专项奖励资金,用以奖励东部乃至全国,在自主推动乡镇文化站建设上成效明显的市和区(县)。

  由于各级文化站,尤其是乡镇文化站肩负着当地群众文化工作的使命,它既是一种文化组织,又是一种群众文化载体,更是一个农民文化活动的阵地,因此在构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厦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获得了跨越发展,仅2006年市财政就投入7.5亿元,完成了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于一体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各区9千至2万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近期也将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厦门市先后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乡镇文化站。面对当今群众的需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节拍,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一些行政村,应根据当地文化传统差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着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小康村的文化建设应起龙头作用,要体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体现文化与经济“同步小康”。应组建文化中心,达到“六个一”目标,即一个教育培训室(含文化信息网站)、一个老年活动室、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户外活动室、一个户外文化长廊。通过以点带面,为周边农村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对于经济条件更差的村落,可因陋就简利用闲置的旧场所,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将其改造为村文化室,设置一些投资较少的项目,比如棋类活动室、图书室和培训室等,让农民朋友们在茶余饭后有个活动场所。长期以来,农民朋友们一边周而复始地劳作,一边进行着乡土文化的耕耘和积累,只有他们才真正理解自己脚下的土地,也只有他们才真正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一旦有了条件和契机,他们身上蕴藏的文化潜能就会喷发出来。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厦门市集美区的灌口镇这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落成的以公益性为主导的文化中心,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善,在保证“六个一”设施的同时,还为未成年人开通了绿色网吧、健身房与电影院,并先后建立了闽南曲艺基地、闽南文化研究会等。他们的文化建设从娃娃开始普及,通过民间老艺人传、帮、带,为传承保护闽南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厦门市集美区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也是驰名海内外的学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俗。目前辖区内相继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等各种民间团体,如灌口镇的民间木偶、闽南童谣创作基地、精神文明曲艺队的答嘴鼓、前场村的曲艺队等,都已成为厦门市闽南艺术的特色品牌。像这样的文化站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社团,把民间的文化力量组织为一体,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系的文化网络,以立体交叉辐射的方式遍布各大城乡,从而使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等紧密联系、有机结合,让广泛的常规性群众文化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6

  ■乡镇企业已成为遵义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工业经济的“方面军”,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与全国一样,遵义市的乡镇企业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遵义市乡镇企业完成产值600.74亿元,是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倍;创造增加值150.2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6.5%;创造乡镇工业增加值76.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4.3%;上交税金13.61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5.4%;吸纳从业人员63.6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5.2%;支付劳动者报酬554705万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部分达894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7%。乡镇企业已成为遵义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工业经济的“方面军”,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新农村建设

  需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发展乡镇企业是推进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人口大国的国情和乡镇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必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新的形势和乡镇企业的性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更加贴近和围绕“三农”,努力完成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民就业、壮大县域经济三大历史任务,让乡镇企业的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使乡镇企业成为富裕农民、带动农业、繁荣农村的主力军,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新农村建设

  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7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内蒙古和西伯利亚气候影响,四季冷暖分明,春秋两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风多风大、频率高,土壤蒸发量大,春夏之交干旱频生。多年平均气温- 0. 4℃ ,多年平均降水量500 mm,6—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7%,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时空、地域分配不均,差异较大。年均蒸发量为1 200 mm,≧ 10℃的年均积温2 200℃,无霜期120 d,平均日照2 673 h,最大冻土层深度2. 49 m。年平均风速2. 9 m/s,风向多为西南、西北风。因此,在我县推广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具有现实意义。2008 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批复给嫩江县团结项目区项目资金 600 万元,其中: 建设工程费206. 04 万元,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316. 63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 6. 61 万元,独立费用 42. 11 万元,基本预备费 28. 58万元。项目资金筹措包括: 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0%; 受益农户自筹资金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0%。团结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位于前进镇团结村,人口3 338人,户数 804 户,农村劳动力1 797人,大牲畜2 000头,耕地面积1 467 hm2,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兼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草原598. 7 hm2,林地113. 3 hm2,现有大中型农机具 50台套,人均收入2 700元。

  2 项目建设内容

  通过对国内旱田节水灌溉各种模式的比较,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及对作物布局、投资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节水灌溉为喷灌,选择投资适中、技术先进实用,并较易于掌握的卷盘式喷灌系统作为主要应用技术。项目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16. 7 hm2,主要种植作物为鲜红椒、胡萝卜等高效经济作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 水源井工程 25 处,井房 25 座,配套电力工程 25 处。

  在综合考虑影响半径及卷盘式喷灌的作业各种因素,新建水源位置尽量位于卷盘式喷灌地块一侧的中央。单机涌水量35 m3/ h左右,井深120 m,静水位埋深10 m,动水位埋深40 m。宜井间距 300 ~ 500 m。

  2) 卷盘式喷灌工程 25 处,面积1 116. 7 hm2。

  3) 建设简易库房 2 处。

  3 资金筹措

  项目执行中,国家( 国债) 投资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50% ; 受益农户自筹资金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0% 。见表1。

  4 效益分析

  团结项目区建成后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其建设节水高产、优质、高效轰动效应,将波及周边乡镇和地区,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 1 经济效益

  团结项目区旱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成,通过节水、节能、增产、增收,使1 116. 7 hm2耕地在高标准节水灌溉措施和先进的农艺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成为了优质、高效的鲜红椒、胡萝卜生产基地,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据统计,建 成 后 投 入 运 行,年 可 节 水 46. 88 万 m3,节 能7. 34 kw•h,增产经济作物 291 万 kg,节地 16. 7 hm2,省工6 250工日。经济效益合计为 327. 56 万元,其中节水节能效益为8. 06 万元; 增产效益为 295. 2 万元; 节地效益 11. 81 万元; 省工效益 12. 50 万元。

  4. 2 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体现民办公助机制的作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利化后抗御自然灾害的高产稳产田416. 7 hm2,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项目建成运行后,可新增经济作物产量291 万 kg,新增产值 590. 4 万元。用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去实现规模经营和标准化耕作,做大做强鲜红椒、胡萝卜等高效经济作物的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4. 3 生态环境效益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2013年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要求,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从今年起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十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目标和基本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目标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形势和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局部试点,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守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尊重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二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三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在局部地区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四是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发挥县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深化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机制等改革,创新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

  (二)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有关要求

  (一)抓紧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各地要尽快明确试点范围、支持重点、扶持政策、资金项目管理要求、绩效评价等内容,制定试点方案。以省为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省份要抓紧研究制定全省试点方案,并报工作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局部试点省份可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2―3个县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选择自然条件较好、领导重视、工作基础扎实、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县市进行试点。试点方案于7月底前报送工作小组办公室同意备案后抓紧组织实施。

  (二)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根据本地区域差异特征,综合考虑地理、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专项规划向周边农村延伸,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要求,区分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探索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模式。

  (三)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要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各方面资金共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要适应公共资源加速向农村倾斜、延伸的新形势,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平台作用,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进村建设性资金的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合力。

  (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和资金监管,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在试点村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村庄规模、受益人口、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合理确定,严禁大拆大建和搞锦上添花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在立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健全自下而上民主决策机制,严禁加重农民负担或违背农民意愿搞行政命令和“运动式”创建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综改、财政等部门牵头组织作用,注意发挥交通、水利、住建、文化等专业技术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约束机制,试点地区实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和报账制,切实防止借整合之名改变资金性质及用途,或截留挪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严格问责制度,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指导。要充分估计美丽乡村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督导,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重点,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总结规律性经验和成熟模式,为扩大试点奠定基础。

  (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现有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指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积聚效应。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9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大联村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十年后,在云南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强调的“注意乡土味道”其实就是要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引领。

  一、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

  (一)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综合发展能力

  一个村庄综合发展能力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实力,但是根本上是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但是可以影响经济的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灵活度,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二)协调矛盾解决,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镇化中的重要一环。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开放性和流动性变化较大,农村的传统观念、伦理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矛盾由之产生。解决这些矛盾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重新铺设价值观念。新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文化建设可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引导人们的行为、观念规范化。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魂。文化其实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魂。生产发展可以使人们生活富裕,文化则可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安慰,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了目标、方向,不会变得迷茫。

  二、大联村文化的特点及推广价值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

  新昌县羽林街道大联村地处山区,之前经济发展一直是传统的靠山吃山,挖山、开山,种地等发展模式,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生态环境更是日益恶化。自从经济发展发展理念发生变化以后,把生态经济放在了首位。建设绿水青山,村集体开发了生态经济园,蓝莓种植基地,使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增加经济收入。

  (二)“村规民约”约法三章文化

  大联村不仅发展经济文化,在村两委会的努力下,于2015年表决通过了《大联村村规民约》,用这样的文化形式规范农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民约》总共八章,二十九条。各章分别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美丽家园、平安建设、民主参与、奖惩措施做了规定。《民约》的出台弥补了法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不足,增加了大联村村民道德文化建设。

  在第二章“婚姻家庭”中对于夫妻关系、计划生育、抚养、赡养、家规、家训的规定对于建设团结和睦家庭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第三章“美丽家园”的包卫生、包绿化、保秩序“门前三包”规定,促使村民对于村庄卫生、环境保护有了自身责任感,形成了自觉打扫卫生,进行绿化的习惯。第三章关于教导村民不参与“黄赌毒”、不误入等规定有利于发展村民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平安建设。第六章规定村民民主参与村庄管理,教化村民珍惜自身权利,并大力发展本村公益事业。使村民对于自身在村里的地位有了清醒认识。第七章还设立了奖惩措施。规定了对于遵守《民约》的村民适当奖励,违反的村民要受到批评教育、公示通报、写悔过书等惩罚,从制度上规范了村民的言行。

  约法三章文化是大联村的一种特色文化,弥补该村建设中的农村伦理道德缺失、价值观念偏移、精神风貌不振等道德伦理问题,使该村建设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院落3D壁画旅游文化

  大联村自2016年春节以来变成了“网红”,短短半年时间,这个常住人口仅890多人的小村庄就接待了10万多名前来学习和参观的游客,游客们正是奔大联村院落“3D”壁画而来的。“3D”壁画也正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新选择。

  村口的时间指示牌为人们呈现了大联村的变化发展,电线杆上逼真的腊肉画、院落菜园边上的墙壁的雄鸡报晓图、与奥运冠军对垒的乒乓球桌壁画等等充满创意的“3D”院落壁画,铺满了整个村庄,吸引游客拍照留念。

  “3D”院落壁画不仅也成为了大联村旅游业的招牌,也成为乡村文明的特色文化。

  我国发展转型期间,建设美丽乡村是转型发展中的基础环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关键,没有文化力的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就没有内涵,没有可持续发展动力。所以大联村特色村文化在当前时期对我们美丽乡村建设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乡村建设的作用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定贯彻实施的战略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②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民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良好的乡村文化、文明的乡风不仅能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而且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将文化建设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蓝图之中,把握乡村振兴视阈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客观分析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积极探求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事关如何消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课题。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之魂,起着精神保障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即便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上的脱贫,但精神上的贫困只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来消解。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优化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利用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等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改变乡村传统以养殖、种植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能够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强势城市文化与弱势乡村文化的“文化势差”,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中留存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首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聚集多元的文化参与主体,留住新鲜血液,让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优势,在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中,培育文化自信。其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物质硬实力转变。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经济基础,能够实现文化惠民,实际的激发村民文化自觉,由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缺失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村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一方面,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生长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体选择进城务工,逐渐向城市迁移,为村庄考量的公共意识有所下降。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回农村,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学习,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乡村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因为受自身的教育程度、年龄、能力、价值观念等影响,难以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任,这造成了乡村文化自我建设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随之大量人才资源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供应短缺,传统乡村文化、非遗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二)载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具象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乡土特色等问题。首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层面,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极大的忽视了乡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也存在着场所设施陈旧、管理缺失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另外,村民们对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对民间技艺的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资源。其次,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载体层面,表现在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重经济而轻文化,乡村文化发展欠缺活力,且由于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构成的冲击,物质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上的认同,村民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城市文化、市场经济趋利的价值导向、经济理性对乡村社会的强势介入,导致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交流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首先,随着大众媒体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击,造成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是价值观念泛化,传统优秀美德、乡规民约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一些地方普遍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趋利导向的影响,村民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化价值思想,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理想信念模糊和信仰迷失。其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教育引导学生以“走出农村”为学习目标,学校教育日常给学生灌输的城市价值取向,造成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培育: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基层政府和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支柱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此外,要完善用人机制,借助“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补充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其次,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英力量,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故土的有效载体,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发挥乡贤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最后,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局面。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智力、文化资源,对接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将先进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引入乡村之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守正创新:坚持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举

  我国乡村社会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承载乡村记忆的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摸底和普查工作,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农业遗迹和文物古迹纳入保护名单,划好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民间零散的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制定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对于承载着着核心技艺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好传承人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以达到村民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其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结合当地特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此外,要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的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设计、资金、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互动。

  (三)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