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凡贾探春
摘 要:《红楼梦》中,作者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与众不同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贾探春具有一系列的形象特征。她有胆有识,目光卓越,志向远大。这朵端庄婀娜但又戳人伤手的“玫瑰花”有着其他艺术形象永远无法复制的典型美学意义。本文首先从人物形象入手,然后分析作者对这一人物的特殊刻画方法,最终展示人物的独特美学意义,旨在能对人物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
关键词:红楼梦;探春;形象;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97-04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绝代才华,如橼巨笔塑造了许多感人的女性形象,以精湛的洞察力,非凡的勇气又向我们展示了那个社会“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妇女命运。在这一系列的女子画廊中,有一位深受作者偏爱的女子,她就是贾府的三小姐――探春。下面我们就探春这一形象及其美学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一、“又红又香”的“刺玫瑰”――人物形象
探春在贾府排行老三,人称“三姑娘”,因为性格锋芒毕露又被奴才们私底下偷偷地称之为“刺玫瑰”。她的初次出场是在文章中的第三回,我们透过黛玉敏慧的眼睛,看到了她较之迎春、惜春不同的别样风采:“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①探春的容貌、气质在贾府姐妹里面可谓出类拔萃,让人印象深刻。
探春在大观园里居住的地方叫秋爽斋,她“素喜阔朗,这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室内布局呈现出一种爽朗与大气。房间内有“数十方宝砚”、“各种名人法帖”、“各色笔筒”插笔如林、此外墙上还挂有米襄阳《烟雨图》、左右对联竟也是颜真卿的墨宝。三姑娘的闺房可谓超凡脱俗,一切文房艺品,高雅而大气。探春对文墨的喜欢、对书法高超的鉴赏能力不仅是她高贵性情佐证,也体现了她不同于一般脂粉女子的巾帼之风、丈夫之志。
像所有的女孩儿一样,探春也有着自己的艺术趣味和雅好。除了字画,她还喜欢“轻巧顽意儿”。她委托宝玉尽带些什么“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抠的小盆子”,“胶泥垛的风炉儿”。这些所爱之物,皆小巧别致,充满生活情趣。
探春喜欢诗词创作,她的诗作水平虽然远不及林、薛二人,但是她敢于表达的自己的内心,大观园里第一个诗社海棠社正是在她喜爱诗作创作的基础上萌发的想法。在致宝玉的“花笺”中探春振臂一呼:“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这是何等的气概。尽管屡屡拔不的头筹,可是每次都会胜过诗社里唯一的“须眉”,怡红公子实在不济矣。
探春明辨是非,处事分寸拿捏十分准确。在四十六回鸳鸯当众以利剪铰发誓死不做贾赦之妾,气的贾母“浑身乱战”,严厉责备王夫人,王夫人虽有委屈,如何敢辨,众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也都不敢吱声分解。这时唯独探春进来直截了当地对贾母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连凤姐这么会说话的,此刻都不敢言,而探春几句话就把贾母说得眉开眼笑,自认“老糊涂了”,“委屈”了王夫人,要宝玉替她向王夫人赔不是。从这一描写中看出探春确是一位聪明机灵的姑娘。她善于抓住时机来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面对这一措手不及的突况,她能迅速作出反应, 而且分析正确,判断无误,确实了不起。
作者不仅极力塑造了探春与众不同的内蕴气质,表现洋溢生命力的外貌美以及她那自然纯朴,超逸脱俗的内在美,更是通过探春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及一系列果敢的行为,使贾府上下对她刮目相看。贾母本人对她赞赏有加,王夫人把她区别对待,连二奶奶王熙凤独独对探春忌惮几分,借用小厮兴儿的话说,三姑娘就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探春实在是大观园裙钗中一个内外兼修、气质非凡、能力出众、独树一帜的一位女性形象。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人物的刻画方法
(一)《红楼梦》中作者十分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邢岫烟出身贫寒,探春看见她全身上下并无任何首饰装扮,唯恐她在姐妹面前不自在,于是就赠送给她一件玉佩表示心意。一天老太太看见宝玉手里拿了个金麒麟,恍惚间觉得自己的儿孙中也有人带过类似的物件,正在和众人讨论、纳闷时,细致观察地探春立即反应道:“云妹妹有一个。”试想贾府上下有几百号的人物,家里的姐姐妹妹穿着打扮更是变化各异,但探春的眼光却可以精细至此,真是非常了不起。在别人眼里习以为常,见过即忘的东西,却被敏感、聪明的三姑娘一件不落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
第四十六回中,有一个往往不为人们注意的细节,荣国府总管赖大的儿子得官,赖嬷嬷来请贾府主子们去赖家花园喝酒听戏。探春注意到赖家的花园还不到大观园一半大,“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得知赖家的花园“有人包了去”,除去吃的鱼虾等外,“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而启发了她在大观园中进行改革,足见她的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和能力不凡。在接下来进行的改革中,探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采取免除重叠费用,节流减支,承包大观园,开源增收,去掉管制,减去中间盘剥等一系列“兴利除弊”的好措施。几件事过手,那些平素“眼里没人,心术厉害”的媳妇们都觉得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二)运用对比、对照的描写方法从中显示探春的与众不同
在“原应叹息”四春中排行第三的“三姑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强烈的自尊心就是其个性特征的突出表现之一。区别于二姑娘的软弱木讷,四姑娘的孤傲冷僻,探春表现地更为强势,更为独立不可侵犯。第七十三回中,迎春的首饰金丝凤被奴才私自拿去赌钱,还捏造假账妙算。迎春面对这种情况竟不能辖治,探春得知后,深感愤懑:“谁主使他如此,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这件事本和她无关,她却表现地异常激动。迎春和她一样是庶出,可没有表现地和她一样敏感多疑,而更多的则是忍耐和逆来顺受。“俗话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探春在自我防卫和维护地位身份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勇于战斗。
在大观园众多女儿当中,探春也是光彩夺目,惹人注意的。她的敏锐与林黛玉相较不相上下,但是她没有林黛玉的尖酸小性,反而更添了份坦荡的心胸,能容的气度。与迎春的“懦”,惜春的“怪”比起来,探春更加平实,并且出类拔萃。在管理能力方面,她是唯一让凤姐看中的的管家人才,但是王熙凤只重视眼前利益,丝毫没有长远打算,她还不识字,而颇通文墨,别擅书法的探春不得不更胜一筹。探春豪爽的性格可能只有湘云能与之抗衡,但是在才能和为人处世方面,湘云又实在不及她。作者就这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的、集各种优秀品质于一身的贵族小姐“敏”探春。
(三)一系列语言行为的突出表现
探春有着敏锐的头脑和深远的预见性。对自己的宗法贵族之家的人际关系有着深刻的认知――“ 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对自己家族所面临的风雨飘摇的末世危机有清醒的认识,在“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的“丑态”发生时,她是唯一忧心如焚的一个,在七十四回中她痛心疾首地怒斥:“‘你们别忙,自然抄你们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她的话充满着警策与哲理。能从抄检中看到贾府的败亡之兆,并且发出如此严重警告者,在贾府中也只有探春一人。她满目泪痕为这大家族的来日灾祸担心,虽看到了自己的贵族之家正在经历着“自杀自灭”的衰败,却无法拯救它。“尽管探春是从正统观念出发,带着“家人皆醉我独醒”,“恨铁不成钢”的无可奈何的感伤和忧虑,但她无疑懂得,垂危家族的自我折腾将加速一败涂地的悲惨结局”。②
与宝姐姐“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作人风范不同,探春的自尊心和个性向来是十分尖锐和锋芒毕露的。自尊心不容触碰,对于违反正统准则的行为也绝不让步。抄检大观园时,其他人都忍辱沉默,惟探春“秉烛开门而待”,声称:“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对于抄检大观园这一自相残杀的愚蠢之举,探春坚决抵制。王善保家自恃是王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于是她便要趁势作脸显好,当众拉扯探春的衣襟。三姑娘此时已怒不遏,甩手给了那婆子一个响亮的耳光,严厉斥责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这一巴掌,岂止打在王善保家的脸上?而是向所有试图藐视她的人狠狠一击,打击了她凛然不可侵犯的威风。探春维护的是做人的尊严,对于试图逾越正统准则的行为也决不妥协。
三、“孰独谓莲社之雄才”――人物的美学意义
(一)庶出小姐的典型
探春这一形象之所以塑造得十分成功,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生动刻画出了庶出小姐这类典型。
1.自卑
在封建社会有着十分严苛的宗教礼法体制。在“妻妾不分则宗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③的中国封建社会,十分讲究“尊嫡卑庶”。赵姨娘虽是探春的亲生母亲,却只是贾政之妾,不是正妻,并且赵姨娘出身卑微,系仆家之女。她之前是王夫人的丫头,随着王夫人嫁到贾家,成为贾政的通房丫头。“阿克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抓住他的脚踵把他倒浸在冥河中,他浸过水的身体任何武器都不能伤害――只除了他的脚后跟。庶出,便是探春经不起攻击的‘脚后跟’”④也是造成她自卑心理的主要来源。贾琏的小厮兴儿在向尤氏介绍贾府里的人员曾说:“三姑娘浑名‘玫瑰花’,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鸨窝里出凤凰’。”王善保家在抄检大观园时,倚仗的就是“又是庶出,他敢怎么”。故意掀扯探春的衣服,公然挑战主子的威严。就连凤姐也很探春惋惜道:“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赵姨娘纵然成为了侍妾,可归根结底仍旧是个奴才,在宗法制社会奴才的身份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探春也深谙这一道理“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显而易见,在探春心里依然把亲生母亲赵姨娘视为奴才。我们不应过分苛责探春狠心、绝情。因为从小受封建教育影响和熏陶,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和封建贵族的伦理纲常已经侵入了探春思想的方方面面,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贵族小姐,去超越其阶级属性,超越时代。
为凤姐管理家务时,她自知“人微言轻”,不肯轻易表态。抄检大观园时,她说:“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因为自己不是嫡出的主子,这种心理上的劣势让她极力维护自己的丫头,对自身弱势的自我防范,处处显示了探春心底隐藏着的自卑心理。
2.敏感
冥飞在《古今小说评林》里说“满人世仆之制,主仆之分极严。所纳之妾,如系仆家之女,其看待自较所纳的平民之女不同”。⑤探春的母亲出身奴隶,是“家里的”,所以其地位连“外面的”的贫民阶层出身的袭人也不如。因此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后的丧葬费比袭人的母亲少了二十两。探春是奴隶出身的赵姨娘的女儿,偏偏这个母亲又“质蠢愚赋性偏,含沙兴浪费周旋”,⑥再加上如同枷锁一般的庶出身份,以上种种共同造就了探春另一个典型的性格特征――敏感。她不愿听到别人说她是庶出的,她扬言:“只管认老爷、太太两人,别人我一概不管。”
探春托宝玉在外面购买字画,谈起了赵姨娘对于探春往日赠给宝玉鞋袜而心怀不满时,探春登时沉下脸来:“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该是做鞋的人吗?我不过闲着没事,做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宝玉随口提及的一句话引起探春那么大的情感波动,敏感的探春是在给宝玉强调自己的身份是主子,不是该做鞋的奴才。这席话时刻提醒着别人,也提醒着她自己。
3.自强
如果说自卑、敏感是探春作为庶出小姐的两大典型特征,那么超越自卑,击溃敏感,探春又塑造了庶出小姐崭新的另一面――自强。
在协理大观园时,她坚决按规矩办事,三言两语就把敢藐视“年轻姑娘”的吴新登家羞的“满目通红,忙转身出来”。在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聪慧的探春找准大观园长期存在的症结,快刀斩乱麻,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使贾府上下从婆子丫头到“大管家”王熙凤无不心悦称赞。探春自立自强,经过一些列的努力之后,终于确立了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赢得了尊重。王熙凤“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单畏她五分”,想拉她“做个臂膀”;宝钗对探春也是心悦诚服“我们家的姑娘们就算她是个尖儿”;就连对贾府常冷眼旁观的黛玉也说探春是个“心里有算计”的“乖人”。探春在作《簪菊》诗曰:“高情不时入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她借菊咏怀,表达出如男子一般的自强与豪迈,以才干和见识弥补先天的缺憾,实现自身价值。
(二)反衬贾府男子无才无能
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可悲的是贾府上下竟没有一个男子有真才实干,都是些碌碌无为的庸人。有的痴迷丹药,妄图长生不老;有的满嘴的仁义道德,却是一肚子虚伪的假道学;有的放纵,生活放荡腐朽不堪。贾府真正的管理者却是一位女性――王熙凤,而看出贾府隐藏的祸患,切实为贾府担心的仍是两位女性――秦可卿,贾探春。
审视贾府中的男子,皆让人感到失望至极。难怪探春一生的遗憾之一就是,不能生为一个男儿身。第五十五回当她面对不懂事的亲娘赵姨娘的闹事时,痛陈利害,发出慨叹:“我但凡是一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话也没有多说的。”她渴望做个男人,走出家庭,自己去与命运周旋。“探春所独具的男儿抱负和胸襟,正是贾氏家族中的男性贵族消失殆尽的,也是她同其他大观园众儿女的迥异的鲜明的个性特征”。⑦
她对贾府现有的男人是不以为然的,如果她是男人,肯定不会像贾赦那样荒淫恣肆,不像贾政那样僵化庸碌,不像贾琏那样好色。当然,她也不会像宝玉那样做个“富贵闲人”兼是思想叛逆者。
探春用她卓越的才干、超凡的见解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部分贵族小姐拥有的超越男子的品质和力量。令人钦佩与感叹!
(三)标志贾府的衰落
探春的远嫁是贾府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又是她志存高远的必然归宿。
在太虚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探春的册页上“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其判词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预示着探春最后远嫁海疆的悲剧结局。“游丝一断浑无力”的风筝”,飘飘摇摇,前面“大海”茫茫,前途未卜。
无论探春多么出色,远嫁都是她无力更改的结局。回望,元春得春气之先,占尽春光,故能很快“晋封为凤藻宫秘书,加封贤德妃”。此时贾府“钟鸣鼎食”已达极致,处处昭显着“烈火油烹,鲜花着锦”之盛,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所说“迨元春被选为妃,荣公府愈贵盛,及其归省,则辟大观园以宴之,情亲毕至,极天伦之乐”。⑧小说作者也不禁在文中感叹道此刻的大观园真是“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元春的出嫁至少为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换来了荣耀,而二丫头迎春一开始就被送进了狼窝。出嫁未久,就回来哭诉,说孙绍祖骂她是“醋汁老婆拧出来的”,“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一顿撵回下房睡去”。受尽欺辱,委屈的迎春在这场婚姻里只是“准折”银钱的“以物易物”,任人摆布,毫无自由。在王夫人的安慰劝解中我们不难发现,封建家长在嫁女儿之前并不是没人看到这场婚姻安排的不妥,贾政就曾劝阻叫贾赦不作这门亲,而贾赦“执意不听”,这“一心情愿”归根结底还是五千两银子在作怪。想这五千两银子在贾府繁盛时算的了什么?为了让秦可卿的“丧礼上风光些”,贾蓉很随意的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捐了个前程。凤姐弄权铁槛寺收了三千银子帮人处理官司,还笑言自己根本看不上这点钱,只是给小厮做盘缠。可今非昔比,繁华的烟云已经开始弥散,五千银子对于封建家长来说足以构成诱惑,哪怕为此卖掉亲生女儿也在所不惜。权势地位正在可怕的衰退,家族的掌权者也清醒认识到了这一现实,可也无能为力,因此才有了王夫人劝迎春道:“这也是你的命。”好端端的一个“公府千金”被这个吃喝嫖赌骄奢的中山狼无情兽作践虐待得一载而亡。家势衰微让贾府对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四姑娘惜春是姐妹中年纪最小的她看透世态,感悟往昔的繁华只是一梦,恍若前世。这个大家族已是覆水难收,再无留恋,最后她碾断红尘毅然选择“独卧青灯古佛旁”。此时此刻的贾府已经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最终“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现实是残酷的,败落的局势不可逆转,而探春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亲自见证了这个大家庭一步步地由胜转衰。纵然探春有幸嫁给某个王子当了王妃,也注定她不会幸福。元妃用她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被选做皇妃,那也只是“悲”,是“祸”,不是“喜”,“福”。元妃省亲本是件好事,但一家人相见,却“只管呜咽对泣”,元春埋怨家人把她送到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从民间走进皇宫,元春成为皇帝众多妃嫔中的一员,免不了不时被迫卷入后宫的勾心斗角,纵然你选择独善其身,可这满目春色,十顷碧荷邀谁共赏?迨及漫漫长夜也只有独守孤灯自己打发。皇宫禁锢了她的少女情怀,也隔断了天伦之乐的和煦春风。“黄宗羲曾尖锐地指出: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原君》)’”。⑨皇帝往往全凭一时之爱恋,决定后妃及其全家的命运。所以为了家族的荣誉、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安危,她不得不时时强颜欢笑,以维系家族的一方平安。至于内心的苦楚,可能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远嫁的结局是悲惨的,遥远的异乡,只留探春一人凄凉地对三春而感伤。贾府是一轮西沉的太阳,薄薄的余晖播散着最后几丝光芒。
远嫁是贾府衰败的象征,同时也是体现了探春主宰命运的主动性,是她志存高远的必然归宿。探春早已预见了贾家的败亡,她头脑清醒冷静,又深感无力回天,与其在这个腐朽大家庭里耗尽自己的才智和青春,不如远走他乡,另求出路。她当机立断,毅然脱离贾府,“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综上所述,贾探春是作者倾注热情,浓墨重彩塑造的又一个典型形象。她内外兼修、胆识过人、别擅才华。她是贾府上下难得的“清醒着”,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巾帼英才。但纵有运筹帷幄之才能,也无法得以有效的施展,生于“末世”这是不可更改的结局,一己之力无法与滚滚向前的历史相抗衡。贾府繁盛之势一泻千里,内囊耗尽,似大厦将倾,志大才清的三姑娘最终远嫁他乡,这是探春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一切有志才女共同的悲剧。
注 释:
①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②③⑦李希凡,李萌.“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贾探春论[J].红楼梦学刊,2006(2):121, 122,120.
④王如意.红楼梦人物趣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8.
⑤冥飞.古今小说评林[M].北京:民权出版部,1919.39―40.
⑥姜祺;《红楼梦诗》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7.
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1.144.
⑨刘宏彬.金陵十二钗中六对人物形象的矛盾组合[J].红楼梦学刊,199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