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时尚故事|凯特-布兰切特的时尚“超纲”玩法
导语:2018戛纳电影节期间,新浪时尚带你透过华为p20系列手机,大开眼界欣赏戛纳美景。
戛纳作为法国一个海滨城市,每年的5月都会吸引全世界最知名的电影工作者,原因就是这里有走过了71年的著名电影节,本届电影节期间我们用华为p20系列手机记录了这座城市的美景,下面跟我们的镜头一起来感受下。
戛纳美景
明星侧拍
除了欣赏戛纳的美景之外,本届戛纳电影节的看点还有很多,比如最为关注的第12位女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在电影行业里男女比例的不匹配已经早已成为了现象,而关于女性这个话题,我们在戛纳期间也邀请到了秦岚跟大家聊聊,让人跟我们分享跨界以及女性独立等话题。
而今天的重头戏,是由凯特布兰切特为开端,来扒一扒戛纳历史上的12届评审团女主席,看看追求男女平等的戛纳电影节曾经做过哪些努力。
扒一扒戛纳历史上的12届评审团女主席
戛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女评审团主席是在1965年,至此女性的话题就成为了与戛纳密不可分的主题,而戛纳历史上还有一位女性艺人担任了两次主席职位,而首届戛纳电影节的影后也在12次的历史名单中,除了对于演员的关注以外,1979年第32届戛纳电影节,法国最为人所熟知的女性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成为了主席,而戛纳历史上唯一一名同时获得金棕榈大奖与短片金棕榈奖的女导演也名列其中,纵观真整个戛纳电影节历史,从内容到产出部分都有女性身影,今天我们就盘点了历史上的这12届女评审团主席,看看她们究竟什么来头。
凯特布兰切特 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第12任女主席的时尚超纲玩法
凯特·布兰切特(2018年第71届)
凯特·布兰切特,1969年5月1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影视演员,她于 1997 年以反映二战集中营的影片《天堂之路》出道,后因《伊丽莎白》当中扮演 “ 童贞女王 ” 伊丽莎白一世而声名鹊起。2005年,布兰切特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2014年3月,她凭借在《蓝色茉莉》的表演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除此之外她也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著有大魔王一称的她成为了最新一届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而大魔王一词究竟从何而来?源起自对她的调侃 “Diablo”,却因为无比贴合她这种亦正亦邪、霸气狂狷的属性而成为许多人对她的爱称。
永远穿不错的大魔王
而说到大魔王的时尚品味也是独树一帜,优雅的裙装以及干练的裤装她都能完美驾驭,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她本届电影节以及以往的经典造型。
本届戛纳电影节
本届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身穿Armani高级定制礼服亮相开幕红毯,而这身礼服出现在她2014年的金球奖上,而究竟为什么她会选择这件旧衣,本人说:这是一种消费者保护主义啦……衣服呢,不应该随便被丢弃。
随后Mary Katrantzou定制裙装亮相影片《冷战》戛纳首映礼红毯,科技感的印花依旧优雅。
在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太阳之女》首映红毯中,大魔王身穿黑色丝绸修身裙装亮相,腰间的蝴蝶结细节优雅动人。
在这场红毯结束后,大魔王率领82位女性电影人,抗议电影工业中的性别失衡问题,在列其中的的还有Marion Cotillard、Kristen Stewart和Lea Seydoux,可见戛纳电影节对于电影行业女权的关注。
戛纳电影节期间举办的开云集团时尚晚宴,大魔王身穿Iris Van Herpen高级定制,科幻的味道中融入了优雅风韵。
凯特布兰切特身穿 Givenchy2018春夏高级定制礼服亮相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片《黑色党徒》首映红毯。,渐变色的裙摆端庄妩媚。
裤装造型
干练的裤装一直是大魔王的挚爱,CK的亮黄色套装以及stella mccartney收腰细节套装都被她演绎出了独立特质。
参加HFPA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慈善派对时,大魔王身穿黑西装配白球鞋,中性味道散发。
往届戛纳造型回顾
相比之下,大魔王在戛纳就尝试了很多造型,Mcqueen的飞鸟印花长裙的尾部带有白色雪纺设计,Armani高级定制的和服式腰带以及Givenchy的鳞片状刺绣长裙,都是大魔王在戛纳的时尚风云路。
奥斯卡造型回顾
奥斯卡的造型中大魔王都是以简约而优雅的淡色裙装亮相,没有太多修饰而是靠气质取胜。
坐公交车去红毯的大魔王
有意思的是,大魔王曾经坐着公交车去红毯。她参加2015澳洲电影及电视学院奖(AACTA),竟搭公车出席,超亲民模样完全被拍了下来。穿着一袭粉红色礼服,从“431”号公车上走下来优雅亮相,还因为担心裙子皱掉,全程站着到达目的地。
说完了今年的女评审团主席,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往届女主席风采。
历届戛纳电影节的女主席究竟什么来历
戛纳历史上唯一一名同时获得金棕榈大奖与短片金棕榈奖的女导演
简·坎皮恩(2014年第67届)
简·坎皮恩1954年4月30日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
1982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果皮》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1989年,执导个人首部剧情片《甜妹妹》获得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93年,执导剧情片《钢琴别恋》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2007年,拍摄了“庆祝戛纳电影节60周年”的3分钟短片《每人一部电影》
2009年,执导剧情片《明亮的星》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媒体评价:简·坎皮恩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顶尖女性导演,她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独特电影美学视角和情感内涵都使得她的影片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她的所有电影都在表现那些游离于或被抛弃到社会主流之外的女性,她细腻地刻划她们与众不同以及拒绝或不能顺从的原因。于是她常常被贴上女性主义者的标签,而这个简单的分类是无法完整概括她的角色所面临的困境和其作品的深度 。
两届戛纳影后
伊莎贝尔·于佩尔(2009年第62届)
伊莎贝尔·于佩尔,1953年3月16日生于法国巴黎,法国女演员。
1978年,凭借家庭伦理片《维奥莱特·诺齐埃尔》获得第3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01年凭借伦理片《钢琴教师》再获戛纳最佳女主角奖。
2009年,出任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伊莎贝尔-于佩尔1953年出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的俄语系,之后考入法国高等戏剧艺术学院。 13岁那年,她已经决定投身演艺事业,2005 年就被威尼斯电影节授予终身成就殊荣。除了叱咤欧洲电影节,于佩尔在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提名。
金球奖影后以及奥斯卡提名
丽芙·乌曼(2001年第54届)
丽芙·乌曼,1939年12月16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挪威女演员。
2000 主演电影《 背信弃义》获得 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大奖提名
1973和9177年分别凭借《大移民》和《面对面》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而1973 她凭借《大移民》获得了 第3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奖。
法国 8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星
伊莎贝尔·阿佳妮(1997年第50届)
伊莎贝尔·阿佳妮,1955年6月2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女演员
1969年,年仅14岁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摄了自己的银幕处女作。
1975年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盛情邀请阿佳妮在新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出任女主角,凭借着该部影片阿佳妮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1981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凭借着《四重奏》《迷恋》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89年,阿佳妮出演影片《罗丹的情人》中,凭借着该部影片在当年的恺撒奖上,她第三次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称号,亦凭借这个角色斩获柏林影后并二度提名奥斯卡。
被人们与朱丽叶 · 比诺什、苏菲 · 玛索并列为法国 8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女星。
法国最为人所熟知的女作家做了主席
弗朗索瓦丝·萨冈(1979年第32届)
法国最为人所熟知的女性作家之一,18 岁便以小说《你好,忧愁》闻名于世,成为法国一代人迷惘青春的代表。
法国著名畅销书作家。18岁时以《你好,忧愁》一举成名,创下84万册的销售纪录,次年英译本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她亦因此以19岁的花样年龄,成为以文致富的最年轻的千万富翁。过世后,连法国总统希拉克都对这位“为我们国家女性地位的改善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表示敬意。她的作品包括《某种微笑》、《你喜欢勃拉姆斯吗》、《瑞典城堡》等,多写无需为生计发愁的小资情爱,堪称现代小资的教母。
唯一两度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女性
让娜·莫罗(1975年第28届&1995年第48届)
唯一两度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女性,法国新浪潮电影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
与特吕弗、布努艾尔、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洛斯等多位世界电影的大师级导演都有合作,最为人熟知的形象应该要数由特吕弗导演的《祖与占》当中的凯瑟琳,那时她正与特吕弗相恋。
她于2107年的 7 月 31 日逝世,世界自此又少了一位缪斯。
出现在主题海报里的她
英格丽·褒曼(1973年第26届)
瑞典女演员,最为世界所熟知的好莱坞女星之一,曾出演《卡萨布兰卡》、《圣女贞德》、《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后因罹患乳腺癌割去一双乳房,于 1982 年病逝于英国。她的生涯贯穿好莱坞的全盛时期,曾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四位。
1945年凭借电影《煤气灯下》获得第17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奖
1957年凭借电影《真假公主》获得第2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75年凭借《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得第47届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奖
2015 年适逢英格丽·鲍曼诞辰 100 周年,戛纳组委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致敬她。
首届戛纳电影节影后
米歇尔·摩根(1971年第24届)
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20 世纪法国影坛最重要的女演员之一,曾主演《雾码头》、《马赛之路》、《田园交响曲》等经典作品。因其对法国电影的巨大贡献被授予荣誉恺撒奖,以及威尼斯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同一部电影斩获奥斯卡和戛纳影后
索菲亚·罗兰(1966年第19届)
意大利传奇女星,曾凭《烽火母女泪》获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双料影后,也是第一位非美国籍的奥斯卡影后。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都曾颁予她终身成就奖。
首位戛纳女性评审主席
奥莉薇·黛·哈佛兰(1965年第18届)
好莱坞银色时期的经典女星,凭借《风流种子》和《女继承人》两度荣膺奥斯卡影后,而她最为观众熟知的角色,应该是《乱世佳人》当中的玫兰妮。
1939年与费雯·丽、克拉克·盖博合作出演乔治·库克执导的战争片《乱世佳人》,凭借梅兰妮一角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
1941年凭借爱情影片《良宵苦短》中艾米一角获得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46年凭借在剧情片《风流种子》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1948年又以剧情影片《毒龙潭》中的神经质表演获得了第2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49年凭借爱情影片《女继承人》中凯瑟琳一角再次获得第2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和第7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1965年被选为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的第一位女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