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床难的背后----分离焦虑

  如果你是为人父母,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个苦恼? 与孩子分房睡觉的艰难。

  通常买房的时候,都会兴致勃勃的考虑到孩子的房间,但真的孩子生下来了,为了照顾方便,又会把孩子放在身边。一旦放在了身边,如何让他离开,就成了延伸出来的新问题。也许人生来都是害怕孤独的动物,独自睡觉,对幼小的儿童来说无疑类似一场灾难。

  有人说,越早分越好分,有些父母们为了不留下后患,狠心把还不会行走的婴儿独自关在了房间,可是半夜从孩子那里传来的无止尽的哭声撕扯着父母的胸膛。受不了的父母又把孩子抱回了身旁,终于到了三岁,有的父母认为一定要分,否则就更分不开了,于是强行命令孩子自己睡觉,可是三岁的孩子每天都会半夜跑过来,不是哭闹,就是用祈求的眼光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某些父母只好继续选择妥协,想想算了吧,等孩子再大些也许自然就想分了。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专家们的说法动摇,因为某些专家认为,不让孩子学会独自面对黑夜,直接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于是父母想那还是分开吧,就与孩子讲道理,讲故事,甚至提出物质奖励,但是一说去自己的房间睡觉,孩子还是会一百个不愿意。即便勉强去睡了,要么半夜跑了过来,要么就是告诉你昨晚睡得又多不好,让父母听得是心急火燎。几天前,亲戚家的一个小孩子既害怕一个人睡,又怕到父母房间会被责怪,结果就在半夜抱了自己的小枕头和被子睡在了父母房间门口的地上,早上妈妈起来才发现,心疼的不得了,只好无奈地妥协,再次让孩子回来一起睡了。看着那布置得可爱有加的儿童房间,我的亲戚只有一声叹息。

  孩子为啥这么难分房睡觉呢?记得我们小时候因为缺乏自己的空间,多么盼望有自己的房间啊。可现在哪怕把他们的房间布置得再漂亮,睡觉还是要找妈妈,只有和妈妈在一起才能安心地睡去。其实,正是因为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孩子才难以离开妈妈的房间单独睡去。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分离焦虑,即离开自己亲人所产生的焦虑,不安,或者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个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英国精神学家John Bowlby约翰 鲍尔比提出,他通过观察发现婴儿对于母亲有这生物性本能的依恋需要,母亲就像一个安全基地那样,为孩子提供了安全,孩子在安全感下,才可以探索新环境新事物,反之,离开母亲,即便有人照顾,依然会感到焦虑不安,无法开启新的挑战。

  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比如说我们常说的孩子开始认人的现象。当孩子开始认人了,就会有对陌生人接触的拒绝,也有被陌生人一抱就哭的现象,这是孩子最早反映出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因为焦虑是内在不安全感的表现,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通过自己所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甚至会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的迹象,尽管这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举动,以此用来呼唤亲人的出现,具有生存适应性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会影响他们参与其他的活动,阻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反抗阶段,表现出来的就是嚎啕大哭,又踢又闹;但是有些孩子很快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失望阶段,就是虽然继续哭泣,但已经改为断断续续,大幅动作的吵闹同时减少,但情绪有了明显低落,不再回应他人,表情也显得呆板迟钝,接下来有些孩子可能进入第三个阶段,超脱阶段,也就是看上去他们已经慢慢开始了正常的活动,比如吃东西,玩玩具,也接受外人的照料,比如相对熟悉的老师,或者奶奶,但是只要一看见母亲,又会露出悲伤的表情来。

  当宝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分离焦虑就越发不可忽视了。很多宝宝因害怕去幼儿园,会以不起床、假装生病、赖地哭闹的手段进行抵抗。父母们这个时候最困惑的是不是在幼儿园都很开心的吗?怎么到了早上依然还是不愿意去幼儿园呢?

  其实这个现象在幼儿园的小班的这个年龄段很普遍。婴幼儿面对分离产生的分离焦虑,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就是在这个分离的过程中,去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情绪,只是简单的把它压在心里,表面上看好像是克服了这些焦虑,实际上只是掩藏了不安的表现,也就是说虽然看不出焦虑,但并不代表着他没有焦虑。

  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曾经在他的小外孙身上也观察到这样的分离焦虑。当时孩子的妈妈要外出办事,孩子非常不舍得妈妈离开又没有办法,哭闹了一阵子以后,他自己找来一个毛线球玩。他先把毛线球扔出去,然后边喊着回来,边把毛线球拉回来。也许毛线球在他的想象中就是妈妈吧,他用控制毛线球的方法想象着自己能够控制妈妈,能够让妈妈出现在自己身边,同时在这个游戏的陪伴下,他也学会了抚慰自己的分离焦虑。在孩子学习处理分离焦虑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父母不需要去满足孩子的依恋需要,但却需要理解孩子的分离焦虑,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分离焦虑说明孩子有正常的依恋需要。

  父母们常常会以为焦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实际上是当年的那种离开父母就感到危险的恐惧虽然不再有,离开父母内心的那种空洞洞的感觉却被记忆保存了下来。这份感觉,每逢遇到与当年分离类似的场景时都会跑出来,像洪水一样席卷了整个人的情感,就像我一个朋友,带着父母去旅行,一路上大家都开开心心,可到了旅行的最后一天,一想到第二天回去后就要分别生活,一想到第二天这样的开心就要消失,一阵悲伤就像片硕大的乌云压了过来那样,她一下子有些透不过气,这样的感觉持续了一段时间,连她自己都好奇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后来从父母那里了解到,在她还只有两个月大的时候,因为父母要忙工作,白天就把她托付给一位阿姨照顾,而这位阿姨白天虽然在家却也要忙自己的事情,常常把她一个人留在床上无人陪伴,当她感到恐惧的时候就会大哭,但是却常常得不到回应。于是那种恐惧的感觉就一直留在了她的心理,即便到了成人碰到类似的要和父母分开的情境,这种恐惧不安,焦虑的感觉又会完全被激活。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心理学助理教授伊丽莎白?扎卡林(Elizabeth Zakarin)博士说,有很多迹象表明有许多成人有分离焦虑,只不过它的表现形式不一定都在分离的过程中。比如说你有没有认识生活中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通电话、或者与朋友短信、翻看手机信息,甚至只是不断打开新闻的人呢?你有没有朋友不断地查看或者确认他们所爱的人在哪里的呢?你有没有亲人总会担心你的出行会不会有风险的呢?事实上这些都是他们在应对分离焦虑时的一些现象。虽然他们被迫接受了分离,但内心的依恋促使他们无法独处,所以他们用各种方法与外界保持着联系。

  除此以外,有分离焦虑的人,会有以下的表现。他们对被拒绝或者被抛下非常敏感,即便对方根本没有这个意图,内心的恐惧会让他们误解对方的行为。因为自我价值和自我感觉都比较负面,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而被他人嫌弃。为了能和他人更亲近,或者为了不被拒绝或抛弃,会压抑自己的意志,妥协他人。总是担心关系的破裂,努力维持关系等等。这么一说,有没有感觉身边不少人实际上都存在这程度不同的分离焦虑呢?

  即便童年时期并没有在分离焦虑中苦苦挣扎过,成年后,因为一场突发的事件,例如亲人的突然离世,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夺去了家园同样有可能让一个人患上分离焦虑。甚至一个大的生活变故,例如上大学,或者搬家这样的事件也会引发一个人产生分离焦虑。这样说来,有没有觉得即便上有分离焦虑,实际上也没有多可怕。

  再回到与孩子分房睡觉的话题,比起父母苦恼的什么时候要和孩子分房睡,更重要的恐怕是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这背后的这份焦虑吧。只有当孩子学会了与焦虑相处,他的一生才会顺利度过。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悠米心理

  咨询请联系微信号 yumi-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