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监管未成年人上网标准,国内互联网大厂做得到吗?

  国际“六一”儿童节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专家学者和腾讯研究院、字节跳动平台等互联网行业代表参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主持新书发布仪式。

  蓝皮书的发布不仅仅是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简单介绍,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对游戏行业中青少年防沉迷保护措施的更新具有警示作用,对新兴短视频领域必须开启青少年保护的警示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7年,网络游戏防沉迷 "实名方案"首次向公众发布,并在7月正式投入使用。

  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游戏收益降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

  但这似乎已经不适用于12年后的今天。当下,游戏早已不依靠收益“论英雄”,也同样有短视频、动漫、二次元文化不断“席卷”青少年的休闲时间。值得欣慰的是,众多互联网大厂纷纷做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机制,无论是游戏还是短视频,政府从不疏于管理。

  今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其中明确规定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设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系统,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此前,抖音与快手短视频平台先后启动了未成年人保护计划。作为弹幕鼻祖,“未成年人重灾区”的B站也在5月30日上线青少年模式。

  在青少年模式中,时间锁规定在线时间,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40分钟,40分钟后需要监护人密码方可继续浏览。并且砍掉了全部“非必要性”功能,B站砍掉了“会员购”和“频道”,抖音则在青少年模式中删除了直播和打赏功能,快手在开启家长模式之后也不能进行充值、打赏、提现等行为。

  从无到有的短视频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从时间上限制了未成年人观看范围。

  话分两头,除短视频之外,对于率先进入青少年保护机制的网络游戏而言,似乎对于功能的升级显得至关重要。

  国外针对于游戏或视频的内容进行不同分级,以美国为例,美国对网游的监管重点放在避免游戏中的暴力、血腥元素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上,为此美国娱乐软件业实行分级制,即按照游戏内容进行分级。

  评级委员会根据每款游戏软件和App的内容来进行年龄分级,具体分级包括:

  “EC”(Early Childhood) 适合三岁以上的儿童,不包括任何可能引起家长反感的内容;

  “E”(Everyone) 适合所有人,此类游戏可涵盖多种年龄层和口味,它们包含有最少的暴力内容,部分漫画风格的恶作剧,或者部分粗鲁的语言;

  “T”(Teen) 适合十三岁以上的玩家。此类游戏可能包含暴力内容,温和或强烈的语言,和/或暗示性的主题;

  “M”(Mature) 适合十七岁以上的玩家,比“少年”类产品包含有更多的暴力内容或语言。另外,此类产品可能包含有成人的性主题;

  “AO”(Adults Only) 仅适合成年玩家。此类产品包含有性和/或暴力的图片描述,严禁向十八岁以下的玩家销售或出借;

  “RP”(Rating Pending) 已向ESRB提交定级申请,但尚未获得最终确切等级的产品。

  这样的分级方法国内并不同样适用。

  当一款游戏上面标注着限制,一方面说明了这个产品只针对部分人群进行售卖,但是另一方面更加说明了产品具备了更敏感的内容,出于好奇心,不属于此年龄段的人群同样会想方设法地购买。

  由此看来,分级将会成为摆设,不能很好的起到监管作用。

  与国外不同,以往国内游戏并未对游戏涉及的人物、剧情等内容进行分级,而是采用了上线时间进行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保护。

  具体表现为,国内多款游戏均实名制方可登陆游戏,除此以外,《王者荣耀》等游戏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方能进入游戏,多家游戏厂商针对不同年龄监管方式有所不同。

  例如《王者荣耀》,12岁以下未成年可在线1小时,13岁-18岁可在线2小时。而网易的做法则是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工作日限玩1小时/天,节假日2小时/天;13~18周岁(不含18周岁),工作日限玩2小时/天,节假日3小时/天。

  在此类做法上,国内游戏厂商对于个别游戏实施了“16+”计划,明确规定16岁以下未成年不能登陆,16岁以上未成年每天限时登陆2小时。

  平台能够管控的是未成年人的在线时间,但此平台以外的在线时间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也就是说,当一个未成年人游戏1小时后被迫下线,但同样可以去玩别的游戏,当所有喜欢的游戏都被限制了以后,还可以去看短视频。所以,看似得到了有效监管,但是未成年人仍然没有离开设备去休息、去学习。

  在当下,互联网大厂还未联手帮家长管孩子,提出“一站式”未成年人守护方案的时候,还需要家长作出努力。

  曾经人民日报对于“防沉迷系统”的评价是,防的是沉迷,而不是网游,还请大家正视网游,也是这个道理。

  游戏、短视频本身是文化和技术的进步,在“触网”年龄最低至3岁的当下,网络占据了未成年人更多时间,如今学校、课外辅导、兴趣班等等都通过群聊布置作业、交作业、批改作业。更有一些学习辅助类App、知识付费类App、网校等等进入未成年人的生活。

  当我们意识到,并非只有视频、网游诱导未成年人近视,学习也是主要原因的时候,就是家长开始指责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时候。然而,护眼屏幕品类的发展尚可暂时解决未成年人近视问题。但,“防沉迷”岂止是一个眼睛保护,更要命的是平台上那些诱惑,让孩子们放学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诱惑。

  这也就是在管理时间之余,平台仍然需要努力的方向,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家长不让我和六年级甚至上初中的学生玩。

  当时认为,家长试图用这种方式阻止我成长,让我无法接收更多新鲜好玩的事物,但我反而是跟大孩子们玩的更好。庆幸的是,我没有因此接触到网上爆发的那些关于“性”“暴”事件。

  但是,社会发展了二十年,如今和家长同一战队的还有游戏、视频和社交平台,他们一起阻止了未成年人接收新的信息,无论好坏。

  本来是用户的娱乐项目,现在因为未成年人可能会过早的接触本不属于这个年龄段接触到的信息而被隔离。在互联网大厂们纷纷从短视频、游戏等入口监控未成年人的时候,一些内容和内容背后的人并不能有效管理。

  例如,平台没有办法限制一个用户对另一个用户发起好友申请,并且在好友通过以后,对其进行言语上的性暗示、挑逗、悬赏性交易等逾矩行为。成年人尚且能够分辨,但未成年人则需要打一个问号。

  这才是最危险,最难监管的硬骨头。

  去年,网络上爆发的“科里斯”事件,使互联网中的“软色情”难逃悠悠之口,未成年人保护再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对于平台监管,家长更为担心的是内容监管以及平台上“企图不轨”的用户监管。

  但目前看来,能够让未成年人接触到这些危险信息的具有社交属性的平台并不能进行有效监管。他们既不能监视用户交谈的内容,也不能主动判别哪些用户存在逾矩或者犯罪行为。此时,内容监管和用户监管的乏力、单纯的通过限制其登陆时间、浏览内容以及限制支付便不能很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

  这几乎是所有家长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能够阻止平台里的“大孩子”和自家孩子玩,平台能否出台帮助孩子屏蔽的功能?对于此类问题,平台似乎又站在了家长的对立面。

  也许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不仅是他们的心智和他们的身体。他们更需要的是判别一件事情好坏的能力。

  平台的限制是为了保护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同时也将孩子判别好坏的机会一起限制了。

  过于天真的孩子注定在凶险万分的社会中不能自我保护,在遇到危险之前,告知危险和危险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平台日后对于未成年人守护的核心领域。

  最后,祝天下小朋友快乐成长。

  如果你有想深挖的科技产品、互联网现象、公司等,可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我们会选择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下一篇也许就是你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