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的胜利——论电影《英国病人》的改编
[摘 要] 1996年,由英国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执导的同名电影《英国病人》一举拿下了1997年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大奖,英国演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等5项大奖,堪称电影史上小说改编的杰出之作。本文将深入探究电影《英国病人》的改编策略及过程,从中分析其带给人们的积极方向,指出电影是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超越,是一种艺术的再加工与升华过程。说明电影《英国病人》较之小说更具有表现力与扩张力,是受到电影评论界和观众好评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英国病人》;安东尼·明格拉;电影改编;改编策略
一位欧洲评论家曾经指出,电影《英国病人》的改编,是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又一里程碑,使欧洲电影又重新回到了《乱世佳人》《日瓦戈医生》和《永垂不朽》等经典作品辈出的黄金年代。的确,电影《英国病人》和其同名小说一样,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与成功,这显然要归功于导演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对小说的成功改编。电影《英国病人》在改编后对同名小说和传统电影均有巨大突破,虽然保留了小说的原有脉络,但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形象,无论是情节还是表现主题,均进行了大刀阔斧、去除糟粕般的改编过程,可以说,电影《英国病人》的改编为电影史提供一个良好范例。有评论人士甚至指出,安东尼·明格拉的电影要略优于翁达杰的小说。
一、电影《英国病人》简介
电影《英国病人》,又名《英伦情人》,由好莱坞著名英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执导,根据斯里兰卡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同名小说改编,由优秀演员拉尔夫·费因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朱丽叶·比诺什等联袂出演,以无情的战争和无边的沙漠为整体故事背景,深情上演了一场跨越时间空间的爱情悲剧。影片总耗资费用为2 700万美元,有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德国、突尼斯以及联合国的200多人参与了影片的摄制工作。
电影《英国病人》的制片人是改编过《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8)等优秀影片的老电影人索尔·杂恩慈(Saul Zaentz),为了将这部十分难以改编的电影搬上银幕,索尔·杂恩慈几易其稿,为了增加电影的表现力,甚至将自己喜爱的情节和人物都进行了去除。改编后的电影对原作进行了根本性的颠覆,小说《英国病人》是受小众读者喜爱的艰涩难懂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整部作品叙述顺序无章可循,时间夸张穿越,中间还间隔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时候甚至会让读者觉得摸不着头脑。电影《英国病人》则更加关注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对小说做了大量改编,看上去更像一部类似《乱世佳人》的浪漫主义作品。
二、电影《英国病人》对同名小说的改编综述
对小说进行改编并搬上银幕,在电影界的发展历史中屡见不鲜,甚至相当流行。有美国学者就指出,美国好莱坞电影85%来自于对小说和话剧的改编。这样做,一方面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期望,另一方面,电影的宣传和上映也会对小说起到推进作用,实现“双赢”的最佳效果。然而,由于小说本身不同于电影的表现力和性质,读者与观众的审美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真正获得成功的电影作品少之又少。如何对小说进行有效改编,去粗取精,是电影人值得思考的问题,电影《英国病人》就做出了榜样。
“背叛”可以说是电影《英国病人》改编的主题词,在电影进行改编初期,多数电影人主张忠实于原作,但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电影改编的总趋势开始向对原作挑战甚至是对原作的“背叛”方向发展。正如导演安东尼·明格拉所言:“小说《英国病人》就像一枚未爆炸的炸弹,需要拆除引信,并将它转变成一种更清晰、更透明的媒介。”
在电影《英国病人》改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较难解决的难点和问题:首先,电影的有效时长仅为两个小时左右,如何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表现同名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如何充分展现同名小说的细腻文笔及抒情层次,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其次,同名小说的受众群体为小众,大多数观众还无法鉴赏小说的美学特点,如何将这部后现代小说的先锋性质进行有效改编化解,使其更适合广大电影观众观看,是电影改编中需要解决的又一问题;最后,同名小说所传递的主题是对殖民主义及西方霸权主义的批判,作为电影《英国病人》的观众多数为西方观众,传达这一主题是否会冒犯观众,进而影响电影的上座率,也是电影团队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电影《英国病人》对主题的改编处理
同名小说《英国病人》的主题是多元化的,涉及战争、爱情、霸权主义及殖民主义、性别身份等,要在电影短短两个多小时之内,同时表达这多元化主题,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电影《英国病人》必须进一步把握主线主题,突出核心内容。在电影《英国病人》中,主要保留了英国病人奥尔马希(Almasy)和凯瑟琳(Katharine)的爱情故事主题,而其他无关主题则进行了去除和大幅度调整,女护士哈娜(Hana)和印度工兵基普(Kip)的爱情故事就大大减弱了,此外小说中大段的回忆内容及人物的过往均较少提及,尤其是对基普家乡印度的回忆以及他在英国生活的片段更是完全略去只字未提。影片为了表现大量人物与外界的冲突,刻意突出“战争与爱情、时代与民族、身份与命运”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引发观众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使影片成为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爱情魅力的经典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病人的爱情在影片中被升华为某种符号,象征着个体在战争中的精神创伤,传递着关于忘却与记忆、伤痛与疯狂、精神与欲望的多种信息。
而对殖民主义及霸权政治的批判,在小说中是除了爱情之外的另一关键主题,这与作者迈克尔·翁达杰的发展与成长背景是离不开的,迈克尔·翁达杰的母亲是荷兰人,父亲是斯里兰卡人,他出生于斯里兰卡,受教于英国,居住于加拿大,因此,他的小说往往探讨种族问题较多。但考虑到广大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力,电影《英国病人》弱化了这一重要主题,放弃了批判眼光,而是以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另类解读。例如,电影中去除了基普哥哥拒绝参加英国军队而被捕入狱的情节,去除了多国沙漠考察队(inter-national sand club)殖民活动的真正目的,而是做了浪漫化处理。多国沙漠考察队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进行着惬意的学术研究,远离战争与政治,二战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宁静。
此外,电影还去除了基普得到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消息后拿枪瞄准奥尔马希的情节,小说原意是作为东方人的基普认为西方欺辱东方,因而将愤怒转嫁于西方的“代表”奥尔马希。去除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一方面避免电影主题过于严肃与沉重,失去其原本娱乐大众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去除了影片政治上的不确定性。
影片《英国病人》的主题改编是成功的,最终实现了真正的“双赢”,影片上映后在美国大卖,而且上映三个月之后,翁达杰的同名小说也一下卖出了60万册。
四、电影《英国病人》对性质及情节的改编处理
电影《英国病人》在结构上沿用了好莱坞式的传统,电影一开始使用充满异域特色和质朴感觉的背景音乐,基调舒缓惆怅,为影片爱情故事的悲剧奠定了伏笔。之后,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故事由此慢慢展开,影片结尾仍旧是沙漠收尾,形成首尾呼应。影片整体故事情节都是以奥尔马希的回忆和叙述为主,结构较之同名小说紧凑、完整、清晰。
其实,在同名小说的处理上,由于后现代小说的性质,故事支离破碎,很多时候都是由种种不确定性组成,人物内心挣扎描写较多,这恰恰给小说增添了神秘主义色彩,小众读者更喜欢从中独立解释、建构作品的自由,与电影观众的审美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如何将这部艰涩难懂、时空变化多样的作品《英国病人》改编成为全球数亿观众所欣赏的电影,满足大众的审美诉求是摆在编剧、导演面前的核心课题。为此,电影《英国病人》与其说是改编还不如说是重写,是对故事细节和情节的重新洗牌,最恰当的说法就是“背叛”性改编。奥尔马希和凯瑟琳的爱情,在小说中只有较为简略的描述,奥尔马希因为凯瑟琳朗读书籍时迷人动听的声音而不受控制地爱上了她。而电影改编则为了使两人的爱情更为丰满,将两人置于沙漠之中,加上了沙尘暴的情节,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所有的文明与道德在此时都变为了虚无,剩下的只有两人的惺惺相惜。小说中哈娜没有理由地要留下来照顾英国病人,电影中的哈娜只是为了救死扶伤暂时留下来做临终关怀,为了自身安全她还要求留把枪防身。小说中,奥尔马希的好友马多克斯(Madox)因为“受不了他家附近新修的机场的噪音”而饮弹自杀,电影则对这一莫名其妙的情节进行了重构,马多克斯自杀原因是因为奥尔马希的背叛,自己受到牵连才自杀的。这些情节的改编处理消除了小说中的不确定性,使电影情节更加连贯清晰。
此外,电影《英国病人》还对小说中的零散细节进行了移花接木式的处理。小说中,小偷卡拉瓦焦(Caravaggio)被德军抓到并切掉手指与奥尔马希并没有必然联系,在电影中,则将此人物进行了身份变换,将卡拉瓦焦变成了一名复仇的间谍,成为奥尔马希进行选择时的重要人物,让奥尔马希在面对爱情和忠诚的两难选择时选择爱情背叛国家,从而对众人造成伤害。这一情节的设置,使得电影的戏剧性、冲突性、思想性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更加扣人心弦。
五、结 语
总之,电影《英国病人》的改编实现了对同名小说从结构到风格、从内容到细节上的真正“背叛”,好莱坞式保守传统的电影情节发展代替了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先锋风格,连贯清晰的情节代替了支离破碎的内容,浪漫爱情代替了奇异另类。经过大刀阔斧的改编后,电影《英国病人》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冲突激烈、结构完整,更贴近大众的审美观。其实,小说《英国病人》的难以改编也是一把双刃剑,小说丰富诡异的内容正好给编剧和导演以选择性取舍的空间,给了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从小说小众化读者到电影数以万计观众的喜爱,电影《英国病人》的成功改编给予了电影界更多有益信息和经验,这种“背叛”式改编有利于电影史的发展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2] 王宗琥.新的哲学,新的语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新哲学,新语言》简评[J].外国文学动态,2009(02).
[3] 汪振城,钟丽茜.“大伦理”与“小道德”——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看《英国病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 张陟.翁达杰新作《迪维萨德罗》评介[J].外国文学动态,2009(04).
[5] 尹鸿,王晓丰.“高概念”商业电影模式初探[J].当代电影,2006(03).
[6] 何时俊.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J].校园英语,2012(01).
[作者简介] 郝素珍(1963— ),女,江苏泗洪人,硕士,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经济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