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含同性情节的严肃文学作品(含blgl 新更新白蛇 徐群山超苏 秒杀高干文
LZ已退组,建议不要收藏该帖,有可能会删
1:top1《棋王》作者阿城 10分
王一生——外号“棋呆子”,一个象棋天才,为棋痴狂。“吃”和“棋”是他一生中不多的追求,然而这两样追求却不过分,“吃”只求吃饱,“棋”只为解忧。 “我”——故事叙述者,在下乡的火车上结识“棋呆子”王一生,与王一生有着相似的悲苦家庭境遇。爱好读书。 脚卵——富家子弟,真名倪斌,说话文绉绉的,但人品不错。因为脚长,故而大家以土话称为“卵”。棋艺不错,但下棋只为玩玩。(摘于百度百科) 一般认为棋王的言情在王一生和“我”或脚卵,个人认为是脚卵,对王一生太宠溺了!送给书记家传的乌木棋让王一生参赛。
(阿城说过这样一段话:“从世俗小说的样貌来说,比如《棋王》里有“英雄传奇”、“现实演义”,“言情”因为较隐晦,评家们对世俗不熟悉,所以至今还没解读出来,大概总要二三十年吧。”后来阿城又在一次谈话里说棋王里有写得很隐晦的同性恋情。)
2 《兔》 作者老舍 小人物的被压榨和毁灭 9分
黑汉捧有天赋的男旦(小陈),榨干后让其做兔子。主角结局很惨,身败名裂二十多岁死去,妹妹也被军阀玩弄。
贴一个评价
第一人称我对故事中的伶人小陈非常怜惜,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但小陈倒未必就有同性恋的心理或行为(至少小说里没有直接描写)仅只是一众乌合之众为贬损小陈而谣传他是“兔子”,“我”对这样的说法是绝不接受和绝不相信的---“他不能,绝对不能,是个“兔子”。 要说小说和同性恋题材还有什么关联,就是文中对这一种特殊的票友的描写: “这群人里有很年轻的,也有五六十岁的。虽然年纪不同,可一律擦用雪花膏与香粉,寿数越高的越把粉擦得厚。他们之中有贫也有富,不拘贫富,服装可都很讲究……还能在颜色上着想,衬上什么雪青的或深紫的。他们一律都卷着袖口,为是好显显小褂的洁白。 大概是因为忌妒吧,他们才说小陈是“兔子”;其实据我看呢,这群人们倒更象“那个”呢。” “看他们的衣服,他们大概都是衙门里的小官儿,在家里和社会上也许是很热心拥护旧礼教,而主张男女授受不亲的。可是,他们来看小陈作活。他们都不野调无腔,谈吐也颇文雅,只是他们的眼老溜着小陈,带出一点于心不安而又无法克服的邪味的笑意。” 对这些确实有同性恋行为和心理的人,作者表现的似乎也不是什么同情。 除非真正暧昧的地方恰恰是“我”对小陈的同情,“我”对黑汉的憎恶和借由老俞表现的对小陈的爱惜……所有这一切混合成的一种惆怅和悲哀。 3:《喽啰》 作者沈从文 大家少爷X土匪头子 9分
沈从文1927年9月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喽啰》,讲述的就是一个被土匪捉上山的“肥羊”,对喽啰四傩产生了爱的情愫。(“肥羊”是指被土匪捉上山、等着家里人拿钱来赎的人;“喽啰”是指土匪中的小随从。) “若是要研究我生活的全体,我是怎样认识美同爱,我老实的说,就是他;由他身上我开了我自己生命的大门,放爱情进心中了。想来还使人忸怩,在我同他到一处,有一次,因为上树去摘林檎子,我抱了他上到树桠去,我觉得我是用抱一个妻的章法去抱他,才应如此的。我私下就红了脸。至于他,是不是也在爱我,可就不知道了。” “大王那木像,雕成后,送把大王我就不再过问了。只有四傩的像,是雕在我的心上的,我将带它在身边,到老死。”
4:《她是一个弱女子》 作者郁达夫 7分 慎入(作者携带很严重的私货)
小说以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后至‘一二八事变’为背景,以女学生郑秀岳的成长经历和情感纠葛为主线,描绘了她和冯世芬、李文卿三个青年女性的不同人生道路和她的悲惨结局。
(推荐一个书评)
5:《无声告白》 作者伍绮诗 7.5分(乱入的通俗小说,这对政治正确的cp很甜就加上了)
内斯又靠近了一点,许久以来,他第一次直视杰克的眼睛,棕色对蓝色。他在命令,在恳求:告诉我。求你了。杰克点点头:好。 接着,他的拳头就砸向杰克,杰克弯下了腰。 某一天,当他看到那个永远留在杰克鼻梁上的小凸起,想要轻轻地用手指抚摸它的时候,他会想到莉迪亚。 杰克的脸上也没有得意的表情,连戒备和恐惧都没有,他只是近乎温柔地看着内斯,仿佛为他感到难过,仿佛他想要伸出胳膊来抱住他。
When,one day,he looks at the small bump that will always mar the bridge of Jake's nose and wants to trace it, gently with his finger.
6:《纸牌屋2:玩转国王》5分 王室发言人(骗婚后出柜)x空少 年龄相差二十岁 作者迈克尔·道布斯(直男)曾任政府特别顾问和撒切尔政府幕僚长,最终于保守党副主席的职位上退休,2010年被英王室册封为男爵。
你刚才进来得蛮急的啊。”一个男人在他身旁说道。他看上去三十多岁,仪表堂堂,听口音是伯明翰人,“不介意我和你一起喝一杯吧?” 米克罗夫不置可否地耸耸肩。他还在为刚才街上的遭遇头晕目眩,自信的缺乏和本身的修养使他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友好的声音。这位陌生人穿得很休闲,不过干净利落。水磨蓝的牛仔裤非常合身,包裹着他的双腿。上身的白衬衣也完美贴身,衣袖精心地高高卷起,十分干练,很显然这是个爱锻炼的主儿,透过衬衫能看到他凸起的肌肉。看上去好像你在逃离什么东西。” 几口威士忌下肚,米克罗夫的身体渐渐暖和过来。他需要放松。借着陌生人的问话,他哈哈大笑:“是躲一个女人。居然想做我的生意!”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米克罗夫注意到陌生人在仔细打量他。他没有提出抗议。那双眼睛非常温暖,带着关切和兴趣。他也顿时来了兴致,欣赏着对方眼睛里那一抹金棕。 “一般来说是反着的,女人从我身边逃开。”他继续说道。 “这么说你是个猛男哦?”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米克罗夫咬咬嘴唇,圣诞节时孤身一人的痛苦和耻辱突然全都涌上心头,“我老婆跟我离了。二十三年的婚姻啊。” “我很遗憾。” “你为什么要遗憾?你又不认识她,也不认识我……”他感觉自己再一次被困惑包围了,“对不起,我太失礼了。” “别在意,要是能让你好受点,就冲我吼吧,我不介意的。” “谢谢。我还真有可能这么做呢。”他伸出一只手,“我叫戴维。” “我叫肯尼。记住,戴维,你不是一个人。相信我,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和你一样的人。圣诞节的时候根本不用这么孤单。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把这当作你新的开始吧。” “我有个朋友也说过类似的话。” “所以这是真理啊。”他的笑容很舒展,很亲切。他面前没有酒杯,直接就摆着一瓶墨西哥啤酒,一片酸橙浮在瓶颈,充满异域风情。米克罗夫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威士忌,心想自己是不是也该尝试下新口味?不过他紧接着又想,都这把年纪了,别折腾了,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他努力回忆上次在工作之外做的新尝试或新认识的人,但一片模糊。 “肯尼,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机组人员,为不列颠航空卖命。你呢?” “公务员。” “听上去可真枯燥啊。不过,我的工作听上去好像特别棒,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头等舱那些影后什么的,真的很难对付,久了就烦了。你经常旅行吗?” 米克罗夫刚想回答,店里轻松愉快的管弦乐“铃儿响叮当”突然停了,点唱机传来尖锐的轰鸣声。人们的夜生活开始了。他必须要弯腰低头,和肯尼靠得很近,才能和他交谈。肯尼身上的味道很清新,还能隐隐闻出须后水的香味。他凑到米克罗夫的耳边以便他能听到,说两人不如出去找个地方吃饭,离开这吵翻天的地方。 米克罗夫再次颤抖起来。不仅仅是因为要独自回到那冷冰冰的街上,可能会发现刚才那个雏妓还在等着纠缠他,或者直接回到坟墓般空空如也的家;也不仅仅是因为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对他本人而不是他伴君左右的身份感兴趣;甚至不是因为肯尼那随和的笑容让他感到浑身暖和,感觉这一周以来前所未有的好。他颤抖的最大原因,是他发现,不管自己怎么掩饰辩解,心中依然充满了极大的渴望,想深入地了解肯尼。非常非常的深入。
7:《聊斋志异:封三娘》8分 大家闺秀x狐妖 在此之前,明代小说《隔帘花影》写过女性同性恋,但极猥亵;在此之后,《红楼梦》敢于让痴公子为藕官的畸行畸言欢喜赞叹,但雪芹终究只敢托诸优伶,还要借芳官之口说几句“疯了”。反观本文的两位女主人公,一个是“骚雅尤绝”的大家闺秀,一个是仙阶有路的狐女,纵不说空前绝后,也是惊世骇俗。她们是高洁的,以情不以淫,以爱不以欲,绝无触目秽笔。 人们将异性爱视为“正常”的感情。而有“正常”,就有“反常”。分桃断袖,见诸史籍;野史小说,尤多点染。但问题在于,男性的同性恋总是玩弄与被玩弄的关系,是居高位者对卑贱者权力体现,是其性游戏的点缀与补充。远如汉武帝于韩嫣、李延年,近如《金瓶梅》中西门庆于画童,或《红楼梦》中薛蟠的“龙阳之兴”,故而充满了下流胚子的阴暗色彩,毫无诗意与美感可言,理当遭到唾弃。女性的同性爱势必是同样存在的,却湮没无闻,为什么?男权社会把女性当做玩物,当做依附他们而存在的柔弱生物,他们根本就不承认女性的取向竟有不指向他们而指向自身的。所以他们塑造了烈女供奉在祠堂里,也一刀剁下“淫妇”的头理直气壮丢到公堂上,都绝不会相信“佳人”竟有不肯仰慕“圣人”或“才子”的时候。故而无论正史野史,对此讳之莫深。由此可见,蒲松龄多么大胆(虽然他未必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秩序的强烈讽刺与冲击。一般爱情作品提倡婚姻自主、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主题,较之破坏性差远了。
我之所以指出这种情不同于一般友情,标准不在于是否牵涉到性行为,而在于是否将彼此视为最大的精神寄托。小说反复强调两人相得之欢和分离之苦,可见两人情趣之相投、感情之深厚。相反,无论范十一娘或封三娘对男主人公孟安仁都是没有感情的(这一点以下会论及)。封三娘最后黯然离去,她所谓“缘瞻丽容,忽生爱慕,如茧自缠,遂有今日”的“情魔之劫”,其对象不是孟,而是范,更清楚的表明这一点。 小说中有两处情节尤可注意,一是封三娘主动为范择婿,作为“狐”,她唯一展示法力就是令范起死回生,将她送到孟身边。爱是带有排他性质的,如何解释她的行为?很简单,首先同性爱不见容于社会,范的命运只能是出嫁,封三娘神通再大也无法改变这一点——她也不忍改变,否则就会将之拖入无望、耻辱和痛苦的深渊。既然如此,她就应为她安排好尘世的归宿。女性既然不得不依附于男性,所谓“百年苦乐由他人”,为她择婿,就是对她的爱的最好体现。再次,从心理上讲,此举有代偿作用。一个易被忽视的细节是,择婿正是在她们相会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展开的,无疑暗示了这一点。 一是范十一娘与孟成婚后,竟灌醉了封三娘让孟“潜入污之”。这一举动看来很丑陋,但她是不得已出此下策。这绝不是对丈夫占有欲膨胀的忍让屈从,也不是封建教化带来的“贤良”,恰恰相反,她对孟从来就没有爱情,虽然她曾为他自杀过,那倒是“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作怪,当然也有心理代偿作用,即孟是封为她安排的,她一定要将之作为封的意志来服从。她是自觉自愿与封共事一夫以达到和她长相厮守的目的。她的丈夫,非但不是她服务的对象,反而成了她达到目的的工具。舍此之外,她还有什么办法在婚后再保持同封的亲密关系呢?她的“不妒”似乎很符合封建道德,其实是对封建道德的极端颠覆。 既然小说是对“才子佳人”模式的反讽,张扬了“佳人”间的“情”,就必然动摇了“才子”的固有形象。在小说中,孟安仁这个“才子”,已经不居于叙述的核心地位,也不是女性关注的焦点,他只是俗而又俗的一个人。虽然蒲松龄给足了他面子(否则辱没十一娘,也不显封三娘的眼力),又是“仪容俊伟”,又是“翰苑才”,但其品质颇可怀疑。封与范旧地重游,与之相遇,他“忽睹两艳,归涉冥想”,封三娘刚一进门,他就“大悦,不暇细审,遽前拥抱”,以至封不得不赶紧声明“妾非毛遂,乃曹丘生”。封三娘成全了他的婚姻,可十一娘出了个馊主意,他竟照做了,小说虽未直书其心理,但正中下怀无疑矣。比起运筹帷幄、成人之美的封三娘,他的形象要猥琐得多。至于范十一娘的父亲这老官僚,鼠目寸光,虚伪顽固,更不足论。小说中第三个男性,十一娘之兄,只从封三娘的眼中点了一笔,就可看出是个急色鬼。虽然蒲松龄还不敢发出“女人是水,男人是泥”这样的惊天之论,但在本篇中将所有男性一笔抹倒,也够叫人惊奇了。 如此说来,这篇小说笔锋之尖锐,今天看来都难以接受,那为什么一直少有人发现这点?如本文开头所讲,它被巧妙的隐藏在一个又一个我们熟知的“套子”里,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将封三娘看作范十一娘与孟安仁的爱情守护神;它是歌颂男女婚姻自由,反对门当户对的势利观念的,等等。在当时和今天都能受到欢迎。 那么,难道男女之情不是人类自然而美好的感情吗?难道女性同性爱不是一种性偏差吗?表现这一内容不是令人不快吗?本篇的意义又何在?社会发展至今,同性爱已不再被视为变态,作为世间种种美好感情中的一种,它不单是能被理解与认可的,也是可以被赞颂的。中国女性所遭受的压抑摧残,时间之长、程度之烈,世无其伦。女性除了作为母亲获得可怜的一点尊重(还有“夫死从子”一说呢),她的父亲、她的丈夫可以任意处置她的生活乃至生命。她们没有人格:不是玩物,就是偶像;为了受尊重,不是苦苦的活,就是惨惨的死。她们的才华使品德受到怀疑,她们的感情使忠贞受到怀疑,她们的欲望就是堕落的标志,甚至她们还被怀疑是否配有思想,男人就喜欢她们弱不禁风,毫无主见——除了可以毫不犹豫的跳井、绝食、上吊来显示“烈”。这束缚不单是形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让她们安忍顺从,甚至麻木不仁,自觉把无价值的牺牲当作人格完善的必经之路。小说戏曲里好不容易塑照了几个大胆追求幸福的女性,还是要靠金榜题名、奉旨完婚来遮羞,即,被认可的仍然不是感情而是功利。到底有这样一些女性,她们被锁在“不见可欲”的环境里——杜丽娘在自家花园里游玩一下还要受到斥责呢——聪慧与灵性让她们不能不对自己的处境产生了质疑,青春的律动又让她们萌发了冲动与向往。如《红楼梦》中的藕官药官,如本篇的女主人公,同性爱这种至纯至性的感情完全是值得同情与理解的,甚至是一种了不起的反抗与颠覆。她们不再无条件的认同法定的主宰者,第一次摆脱了道德枷锁满足自己的渴求。她们证实了自我的存在,展示了人性中固有的最真挚美好的一面。你不能说她们是不道德的,真正不道德的是不把女人当人看的社会。蒲松龄作为男权社会的一员,敢于写出她们的呼声,张扬她们的“情”,是多么可贵啊。 但是,这样的“情”必不为世所容。范十一娘比较天真,所以显得热烈、冲动、无所顾忌,封三娘却始终处于深刻的内心冲突之中。她与范的交往始终十分谨慎:反复叮咛“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在范家时“见人来,则隐匿夹幕间”。(这也反证了我的观点:如果是一般友情,根本无须这样忧谗畏讥),所有的突发事件都被她当作凶兆或预警。她苦心成全范的婚姻也是她思虑周密的表现。当她终于堕入孟安仁术中,她的预感成为现实,只能痛悔交加,断然离去。神通广大的狐女也逃不过这一劫,这可视为她潜意识中的自我惩罚,也是蒲松龄不能不安排的悲剧收场。世俗的力量太强大了,他本人也不能不对这种离经叛道之行表示否定,虽然有惋惜,有同情。浪漫主义作家也不能不向现实低头。但从小说结构来说,结尾余音袅袅,令人追缅不已,远胜于一夫二妇大团圆的俗调。 《聊斋》与《红楼》的时代离我们渐远渐去,我们或许就渐渐淡忘了从前女性身遭的虐待与摧残,这也是我们的幸福的体现。但作为现代人,应该以更宽容的目光来看待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现象,不要因为属于“异类”就打入不见天日的所在。(摘于百度百科)
8:夏日终曲 8.5分
抱着看耽美的心看这本书会后悔,它不是典型的纯爱故事,主角之间有炽热的爱情,也有青春期情欲的冲动,总而言之这是个发生在夏天的一生仅有一次的动人回忆。
“在奥利弗来到我家的那个夏天,全都发生了。这些都印刻在那年夏天的每一首流行歌曲里,在他住下期间和他离开之后,我所阅读的每一本小说里,在暑热天里的迷选香的气味以及午后发狂似的蝉鸣里一一年年伴我成长的、熟悉的夏日气味与声响,那个时间却突然触动了我,奏出了一种独特变调,让那个夏天发生的事情晕染上水恒不变的颜色。”
9:白蛇 9.5分
他说,别叫我首长,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我姓徐。 女娃很乖地一偏头:“徐首长。” 徐群山。群众的群,祖国山河的山,他说。声音不壮,和他人一样,翩翩然的。 就剩下他和她两人时,他一根指头一根指头地拔下白手套,露出流畅之极的手指线条。她从来没见过男性长这样修长无节的手指。 徐群山以两根手指从大衣口袋里夹出一盒烟。中华牌。他以尖削的小指挑开封条和银色的锡泊纸。他突然低下脸闻了一下香烟。孙丽坤接过来他递来的一根烟,见他捺燃了打火机,慌忙把脸凑过去,很近地向他猛一抬眼睛。 他说起她的舞蹈。“我很小就看过你跳舞。”他不说好还是孬。他说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她插嘴说那是哪辈子的事了。他好长时间不讲话,然后说,你还是那样子,没变。 她说,变喽。 他说,你真没变。第一眼我就认出你来了。他心想,尽管你什么都没了:地位,形象,青春,自尊。他说,我一眼就认出你了,那天在你窗下。他笑起来,微微咳嗽。 他也直截了当,说:都有过。我是家里老小。我两个哥哥都是哈军工的优等生。姐姐妹妹不值得提。我什么都有,钱,权力,书,奉承。我有手枪你信不信?你说什么吧,我都有。我会弹钢琴和吹长笛。我把我家钢琴键子后面的毡子全撕了,听起来很古老。我喜欢读“资本论”和拜伦。毛主席诗写得不错。他的一些不着边际的批文最妙,充满人格的力量。特幽默。你现在知道我是谁了?窗外来光使他方正的军大衣肩膀盛气凌人。 “你二十几?” “二十几。”他一笑,“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这么年轻怎么当中央特派员?”她尽量不表示狐疑地问。 “脑子不年轻。”他弹弹烟灰。 “有很多很多女朋友吧?” “有很少很少女朋友。” 他的皮靴“咯噔”一声着地,走到她面前,抬起手。她不知他抬手干什么,直觉让她把自己整个肉体送上去。他却拉拉她的手,说明天见。他飘摆着呢子大衣阔步走了,像某个剧中某个少年统帅。
10:《春天来到昙华林》by方方 5分
虐文,受堪称原耽模范受,攻非常渣
大概剧情是爱好摄影的小学老师受(吴华林)去农村采风,认识了土家族青年攻(谭华霖)并一见钟情。 然后是些原耽常见剧情,比如攻下河裸泳展示身材(受还拍了照),攻打趣受干脆留在这娶媳妇定居,两人睡在一张床上受辗转难眠,受借开玩笑含蓄表露心迹被攻搪塞,受勇敢表白后攻逃避赶受走…… 受心灰意冷地搭车回武汉了,半路上攻又反悔,受于是高高兴兴地回乡下。 然后受突然出车祸死了,对攻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跟着你”后就死了,攻嚎啕大哭,跳了受一直想看的活丧,受埋在攻家的坟地里,下葬时攻把他裸泳的照片贴在受的胸前,现在又说攻早就知道受最喜欢这张照片,受死了攻心里蛮痛。 结尾是攻经常去清理受的坟头杂草,说我不喜欢你像这样跟我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