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掌握"内观思维",让你自动察觉到"知识的错觉"背后的秘密

  前天吃饭的时候跟同事小鱼语音聊天,谈到2019年的收获和成长,因为她总是那么积极上进,而且周末也参加读书会,在公司里也会时不时的组织一些活动给大家分享,所以想向她请教,学习下。

  

  她却说:“2019年,我参加了十几次的线下交流会,买了20多本纸质书,听了有几十场的公开课。学到了不少的新名词,结识了一些新朋友,但有时候总会给我一种感觉:我一直在跟着别人走,一直错误的把他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把他人说的话当成自己,静下来好好思考下,并没有太大的成长。

  我甚至有时候都特别反感听到别人说:‘小鱼,你好上进啊。每次都看到你在看书学习,真的应该向你学习’。因为每当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我懈怠了,都会有种愧疚感,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人的赞扬,可我看了很多,听了很多课,并收获很多知识啊。”

  听着她越说越激动,我赶忙安慰她:“其实大家都一样的,你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说句实话,人都有嫉妒心理,但我们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嫉妒他人的努力。为了满足自己的‘嫉妒心’,所以我们拼命的努力,学习、看书,看上去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其实进入一个陷阱,叫知识错觉。”

  最后我也给她推荐了一个最近看的书《知识的错觉》,或许有人觉得我的行为很怪异,明明小鱼对学习已经痛苦了,我为何还要推荐她去看这本书呢?

  接下来我们讲我们的谈话整理成传统的认知上的知识错觉,深度思考、了解本质,认知革命、内观思维,多向理解,终身成长等四个章节,内容可能会多一些,但我尽可能的抽取精华给大家,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去不一样的启发。

  这里稍微介绍下《知识的错觉》这本书,它是由美国作家史蒂文·斯洛曼、 菲利普 ·费恩巴赫 合著的一本书籍。本书出版后被誉为“简明扼要的人类智能使用手册!”。《知识的错觉》([美]史蒂文·斯洛曼,[美]菲利普·费恩巴赫)【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书中指出:人类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没有谁拥有超级大脑,所幸人类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

  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里,看似我们无所不能,但我们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创造知识的速度在加快,但我们消化知识的系统却没有升级,导致我们输入太多却不能很好的转化,想不焦虑都难啊。我之前在为咨询者解答类似问题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觉得自己独一无二,所以他们的问题也是独一无二的,不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会说:“你说的这个我知道,书上不就是那样写的吗?”,遇到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我一般都会把针对他的情况,免费给他,让他自己去悟。

  因为他的问题在于自己的内心,这么说,除非是一些有心理疾病的需要看大夫外,其他的一些困惑,焦虑完全可以靠自己治愈。但你需要一种能力,迭代反思的能力。

  1、难以察觉的“错觉”

  就像我上面说的那类咨询者,他们说:“我的问题,我都知道,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本来想学习,想提升自己,就是坐不住。说好的玩半小时手机就睡觉,但却一转眼又到了凌晨两三点。”我们总觉得这是意志力薄弱,不够自律的问题,但事实上绝非如此。马克·吐温曾说过:“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确信无疑的谬误。”

  比如我们总是错误的假设:自然是静止不变的,或者说自然是单纯动态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自然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进行选择的自然环境本身也是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你很难理解的话,可以看看道家的太极图,它就很完美的展示了这一点。

  

  道家认为,存在就是现实,现实包括的两个相对原则可以用阴阳来表示,但是对阴阳的更好解释是混乱和秩序。太极图上看去是一个圆圈里头尾相接的两条鱼,代表混乱的鱼头上有一个白点,代表秩序的白鱼头上有个黑点,这说明,混乱和秩序永恒地并列存在且可以相互转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连太阳都有不稳定周期,但也没有什么是多变到毫无规律可言。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直接推掉那类“钻牛角尖的咨询者”的原因。

  当你在做一件事儿之前就已经给自己“暗下决心”,自己肯定是做不好的。那这件事儿你就不应该让它开始,因为即便开始,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一书中这样说道:“每一次变革都能创造新的秩序,每一个死亡同时也是一次蜕变的过程。”

  2、“一劳永逸”的错觉

  我们现代人都特别聪明,因为知识迭代特别快,所以我们听到的道理特别多,而且呢,也特别会选择正确答案。考试中我们选择答案不论错与对,其实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最多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但现实中呢,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状态。买个车,买栋房子,结个婚,这些都是人生大事儿,所以我们总会慎重、慎重再慎重,即便如此也会陷入“一劳永逸”的错觉中。

  就拿结婚来说,这个应该是人生中的大事儿了吧。但是有些男生就会觉得我娶了媳妇,媳妇就要跟我过,就要听我的,但他本人再也没有追求女孩时那么上心了。好像只要证到手了,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这种就是最常见的“一劳永逸”的例子,再比如工作,学了一门技术,一项技能,就觉得这辈子吃喝不愁了,三年前用的这项技术可以获得不错的报酬,可三年后还是在靠这个技术谋生,再过三年大概率会因为守着这门手艺而失业。乔丹·彼得森说:“当人们每天重复的日常行为被自动化,成为稳定可靠的习惯时,生活的复杂性就能降低,可预测性就能提高。”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动,适应这种变动需要我们从心底里接受它,而不是一味的去追寻它。想要更好的理解它,咱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不顾一切的去追寻新概念,新名词背后的秘密。

  通过上面的一章节我们意识到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本不是如此,只是我们错误的给它赋予了自认为的意义。我们从意识到二元对立思维,到开始察觉这个世界本不应该用二元思维看待,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升级。从非黑即白的看世界,到辩证的看世界,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进步,一种升级呢。苏格拉底曾这样说:我知道自己无知,但别人却连‘无知’都不知道。

  1、不要刻意寻找标准

  当我们去努力学习,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真的认识自己吗?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批评家”,他向来吵闹,不断的谴责着我们的平庸,常常让人难以忍受。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需要这样的一位批评家,时刻提醒我们不断向前,不断去追求新知。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与自己博弈。不论你多么擅长某事,或者得到过多少荣誉,世界上总有人让你相形见绌。也许你吉他弹得不错,但你表演或许连驻唱的酒吧里的客人都无法全部征服,你的饭菜做的不错,但也仅限于自家人吃的开心,健康。当我们不断被批评的时候,我们就走进了疯狂输入的陷阱中。

  

  因为害怕被无知包围,害怕被周边的人甩开,所以我们总是把眼睛看向前方,似乎只有我们不断的追求新知,不断的接触新东西就可以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从众多人群中脱颖而出。我甚至还看到不少人在寻找标准,比如我30岁,存款多少算正常?40岁年薪多少算正常?面对这样的疑惑,我都会直接回答:你的疑问已经代表了你不是个合格的成年人。标准之所以成立,都有特定条件,刻意的寻找标准,你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穷忙族”。

  一年看多少本书算上进?一年存多少钱算合格?一年减肥多少斤算成功?按照这种标准,制定计划的朋友,每当年末都会有很大的失落感。为了看书而看书,尽管书籍数量达标了,但却并没有多少转化;今年存了20万,目标实现了,可攒的这些钱还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减肥成功了,节食、跑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到年底却遭到了裁员。

  这些标准可信吗?我们追求难道仅仅是这些具体的数字吗?当然不是,在追寻背后是我们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对现状的不满,我们不愿意做个底层的人。

  2、学习底层思维,不做底层人

  人和人永远都会有能力和成就上的差异,一小部分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事物,赢家即便不会赢得一切,也会赢得大部分的东西。

  底层永远不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不快乐,疾病缠身,少有人关注,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关注,最终只能在平庸荒废中过完一生。有朋友曾告诉我说:“一个人要嘛人上人,要嘛人下人,因为人生就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无是处总是默认的状态。”刚开始听到这话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甚至觉得他说的「人生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无是处是默认状态」这话非常喜欢。

  

  后来在我不断的追问下,他说:“他们导师给他的评价,要嘛人生人,要嘛人下人。但是就目前的状态来看,自己似乎朝着人下人的方向发展,自己很焦虑,但又无能为力。”我后来跟他这样说的:“如果你总觉得抓不到好牌,那么你玩的牌局或许本来就是个骗局,甚至有时候你自己也在无意识地做那个骗子。”

  上面我们提到,在我们内心中都有一个批评家,但如果批评家让你否定自己的努力和人生价值时,也许你就不应该听他的。尤其是当这个批判的声音总是在贬低每一个人,不论他们成功与否,那么这个声音又能有多可靠呢?也许他只是在唠叨,而不是在提供充满智慧的箴言。说服自己对什么都不在乎并不是在对存在进行深刻评判,而是在用理性思维玩一些低劣伎俩。

  人在年轻的时候即缺少独立也缺少认知,因为还有来得及积累阅历和智慧、建立起个人的准则,所以他只好与他人做比较。但是如果一个人步入社会多年,还是这样的心态,那只能说,我们所谓的独立思考是既不独立也不思考。

  关于人类思考的研究,一场认知革命即将到来,正如旧式人工智能概念下对机器人的认知意义,认知科学中也有一个相应的老派观点,认为人类和出色的老式人工智能共享全部的关键特质,连运转周期都大同小异。依照这个概念,人的认知也是如此。

  

  我们对整体环境的认知感来自你视线范围内所有合理的东西,一切称得上合理的东西都是由于世界在按照你理解的方式运转着。比如每次我们都只看到世界的冰山一角,但我们知道鱼虾的部分就在那里,也在我们的脑海里。无论我们看向哪里,总会看到一切安然无恙,一如往常的那部分,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已经在我们的记忆中运转。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不论学习再多的知识都无法使它得到缓解,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停下来,修炼内观思维。所谓内观思维,我们可以理解为内观己心,外察世界。而导致我们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的因素主要的核心点在于情绪的管理。

  在《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一书中,作者给出了四个可以强化情绪管理的工具。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想象你能与感觉拉开的距离

  当我们被不好的情绪扫过后,就会变得很敏感,很害怕,甚至变得不喜欢自己。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应该认定自己。就像冥想大师兼医师乔·卡巴金说的:“要把感觉当成你晴朗天空的一阵风暴。这些感觉是你的,但不是你。”

  入股哟情绪打击你,让你一片混乱,请你往后站,想象有一股小风暴经过你的面前,叶子纷纷落下。想象你把让自己被干困扰的感觉放在这些叶子上面,这股风暴就像你一样,强烈的震动,叶子就像是你的坏情绪,随着风暴一起飞走。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一直被坏情绪困扰着,而是我们选择让坏情绪多在自己身上待一会儿。

  2、衡量感觉强度

  有句话说:衡量你的情绪温度,当你感到很难过时,过个五分钟之后你再去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那种不好的感觉就会变得淡一些。刻意的去衡量情绪的强度,首先我们注意力会转移,另外监督情绪的强烈程度会给我们希望,让我们看到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即将解脱。

  

  3、同理与接受,从自己做起

  很多人都会给自己贴标签,比如自己很笨,学习效率很低,特别讨厌自己。然后就在自己内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阻止这种感觉。但最后发现,满满的斗志最后换回的却是更加糟糕的感觉。那种坏情绪好像弹簧一样,越是压迫它,它的弹性就越高,就越难阻止。

  事实上,我们上面的做法不仅不会是问题得到解决,而是让它变的更加严重。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相反的方法,去接受自己的感觉。比如有些朋友开始写作,总是写不好,而且为了不被他人“嘲笑”,在别人还没有看的时候就先说,我的文章太差了,都不好意思给你看,自己也没怎么好好练习过。其实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我的文章之所没写好,是因为我没努力。提前给自己找好了借口,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说这样一句:接受自己,从”心“开始。

  打心底里接受自己写的不好的事实,远比刻意的端着,掩盖着,掩藏着要强的多,这样不仅让我们的压力得到释放,还能踏踏实实的专注于问题本身。

  4、做一个旁观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

  这个是我自己经常用的一种方式,当自己写完文章之后,我们重现的从逻辑和结构上进行审视,让自己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文章,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比如文章的立意是不是新颖,素材是不是丰富。

  如果我们跳不出真我,就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无法实现我常说的自我迭代升级。从身为旁观者的立场上看,你会发现自己不需要响应每一股经过的力道。以你的想法来说,这表示你改变了观点,从实时响应发生在你身上之事的行为者,变成旁观者,认为感觉与指导性指引就只是信息而已,而不把它们视为命令。

  困扰我们成长的多数是对未知的恐惧,这些恐惧阻碍了你继续过实质的人生,不让你勇敢打开大门看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不让你发现你本可以管理你想要的东西。包括健康、情绪、甚至人生。

  

  我们要先应付普遍存在的无可避免的感觉,如愤怒、嫉妒、损失与羞愧。接着,我们要检视你可以怎样去思考完美主义、因循苟且、失败以及其他的人为情境。

  1、用不同的思维去理解愤怒、嫉妒等情绪

  说实话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有时候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生气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如果说焦虑的速度很快,那愤怒的速度则是快上加快。即便是平时再善良的人,在他们内心中也会有激动、苦涩甚至愤怒。

  想要控制愤怒类似的情绪,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为我们的感受重贴标签。那就是我们需要快速重新调整,重新架构自己的反应强度,回到像我们发生愤怒之前的水平。

  要能忍一时之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察觉到造成瓶颈的假设,并用比较准确的替代方案取而代之。

  2、为了未来的成功,接受现在的失败

  人的进步本来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进行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我们学习走路时,摔倒了,大家都不会在意,因为普遍接受了学走路就是会摔跤的认知。但是如果你工作中一个新技术没有用到位,发生了错误,那很多人就会揪住不放,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抓住自己的某些失误耿耿于怀。马丁·路德·金说:“信仰是即便当你无法看清楚整座楼梯时也要踏出第一步。”

  如果我们想要完成目标,在我们开始动手开展新计划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加入了解与接纳的元素,接受既存的现实:错误、失败、批评、改变等。生活就是这样,面对有些问题,你可以选择逃跑,但是你逃不掉,越是逃避痛苦,人生就会越痛苦。

  我们为什么要去不断的追求新知识啊?甚至去追求一些自己都不理解新概念,比如认知折叠,知识诅咒等词语,理解这类词,我们无非是增加了一些谈资而已。

  

  想要提升我们的认知,看待事物拥有更多的理解和不同的方向,就是需要多去探寻事物的底层逻辑。比如看文章,我们就不能只看具体的某一段儿,看书籍也不能单纯的只看某一章节,而是要看做些写文章的构思,写书籍时的架构清晰度和逻辑的严谨性。刻意练习这些意识,我们才能实现终身成长。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们现代的职场人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学习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方向和方式有问题,只会让我们在“繁忙的泥潭中”中越陷越深。

  本篇文章主要是结合我同事小鱼的例子,来给大家进行一个说明,单纯的去学习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我们更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去学习,一些新名词,新概念其实并不信只是我们对它不熟悉而已。

  学习深度思考,培养内观思维,实操多向理解,我们才能够达到终身成长。我是@杨子翔 ,前上市公司高级工程师,欢迎关注我,专注于思维模型的研究和学习,每天都会有职场干货输出,欢迎评论和转发,职场中一起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