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文化历史解读
涠洲岛,从孤岛独洲到最美海岛,一路走来,有着如何的历史,沿袭了哪些文化风情,这篇文章,涠小宝就带你走进涠洲岛的文化历史。
古今涠洲—历史篇
涠洲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1986年版《北海市地名志》:涠洲岛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建涠洲巡检司,在遂溪县‘第八都博里村海岛中’,即涠洲岛,明初仍属协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巡司迁往雷州遂溪的蚕村,司海防和监守珠池之责,万历六年(公元 1578年)从雷州移民于岛上垦耕。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合浦县永安所。
此后,涠洲处于雷、廉两府的军事行政双重管辖之下。清康熙元年至嘉庆十一年(公元1692--1806年),涠洲居民三度被迫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但仍有少数‘寮民’居留,军事管制由雷州徐闻县的海安营游击和廉州合浦县的龙门协分管,每年分上下二班轮流巡防。咸丰末年(公元1860年),有内地人400名因避战乱,不顾艰险和官府之禁,来岛定居。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官府鉴于岛上民居已成事实,便重开岛禁,移雷廉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至此,荒置百数十年的海岛,田庐重兴。是时法国天主教势力乘机染指该岛设教堂于盛塘村,后又在城仔及斜阳岛各建一座,广纳教徒,是为钦谦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地。盛塘教堂是哥特式建筑,至今犹存。
以下为涠小宝收集资料编写的文章,希望可以帮助网友更详细的了解涠洲故事。若有信息不对的地方也请各位海涵,您可以通过微信留言,举证说明后本网可修改信息喔。
1、封禁百余年
从荒岛贼穴到最美海岛
涠洲岛所在北部湾海域自古盛产珍珠,岛上常住人口大约1.8万,世居者姓氏超过90个,构成了迥然不同于农村宗族聚居的异姓聚居现象。岛上最早的“岛民”是来自福建的客家人,至今客家话仍是岛上通用的方言之一。岛上气候温暖,全年平均气温比23℃的北海高2-3℃,土地肥沃,淡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香蕉、甘蔗、花生和热带水果等作物生长。
清康熙元年至嘉庆11年(1692年-1806年)涠洲居民三度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清代曾在这里设立“海禁”,颁令“永不开放”,但仍陆续有人在此扎根。同治六年(1867年)才重开岛禁,移雷州、廉州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
▲涠洲岛上最早发现的封禁碑(共发现两块)
清代初年,为切断台湾郑氏集团与大陆的联系,清廷厉行海禁,濒海居民一律内迁15~25 km,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顺治十八年(1661)颁布“迁界令”,实行沿海移民。
康熙元年(1662)清廷勒令广东沿海的钦州、合浦等二十四州县的居民内延25 km,并令所有附近海岛洲港(澳门除外)皆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十九年(1680),三藩之乱基本平定,海上郑氏集团败局已定,“迁界令” 开始松懈,进入尾声,大陆方才有移民偷渡至涠洲岛,建立了坡塘、上横路山、下横路山和水湖口4个村落,与城仔距离都不超过1.5 km,并且后来都划入了城仔村管辖。这是移民迁入的第一阶段。
嘉庆十一年(1806),张保仔、郑一嫂等反清船民武装以涠洲岛为一踞点,清廷再饬岛民内迁,并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立碑封禁,并常派兵船来往搜查。在封禁的百余年期间,涠洲基本处于荒置状态,移民进程被迫中断,但其中不乏偷渡入岛的移民建村,如邹屋、丘屋、斑鸠冲等。
咸丰四年(1854) ,广东、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发生土著与客家的宗族大械斗,有小姓李、陈、阮、戴、黄、钟、江、邓等部分逃到涠洲,此后涠洲人口大增。
咸丰末年(1860)有内地人 400 名因避战乱,不顾艰险和官府之禁,来岛定居。民国《钦县志·民族志》记载:“客家一系,陆续迁来者,因难缕述,光绪初,有恩平、开平人,互相械斗,政府出诏令其大量来钦,如黄、戴、古、张除各姓,称为客籍。”而“在北部湾海中的涠洲岛,现有常住居民1.8万人,80%为客家人,是清末土客械斗时迁移至岛上的,现岛内流行多种方言。”
1863-1865年,是两广以及福建客家移民大量迁徙入岛的时期,先来者建村集中在今东南的百代寮、西北的后背塘和东北的盛塘南面一带,后来者除一部分选择在原有村落附近建村,其余则如墨渍一般向岛的东北、正北、西北、西南4个方位分散开来。大量客家人口的迁入稳定了涠洲岛的客家文化体系,客家人成为岛上的主体族群,客家文化也成为涠洲岛的主导文化,客家方言扩散力度自然不断加大,原先如墨渍式扩散的语言据点相联成面,覆盖了广大地区,成为今天的客家方言分布区域。
同治六年(1867),清政府为增加税收,加上法籍神甫与清粤督张树清合奏清廷重开涠洲禁,移雷州、廉州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同年,法国错士神父带领1000多名因宗族械斗流离失所的广东客家人上岛定居,落脚于今盛塘和城仔村,随后在盛塘、城仔和斜阳岛各建教堂一座。自此,涠洲岛稍具规模的聚落街庄得以逐渐形成,最终纳入国家行政体系,天主教文化开始在岛上传播、扩散。
▲信徒们在涠洲岛天主教堂里做弥撒
涠洲岛移民逐渐合法化,岛上的设官建制也正式被提上政治议程。在光绪20年(1894)前后,涠洲岛正式划归廉州府合浦县管辖,并移驻县丞和永安司巡检。
光绪28年(1902)五月,两广总督陶模另设“涠洲墩司巡检”隶合浦县, 同时“龙门师船 常派一艘驻泊,以资镇压”,标志着涠洲岛全面开禁,真正纳入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清末涠洲岛开禁极大推动了周边渔捞业的复兴,每年九月至十二月,渔船到此捕鱼者伴随着客民的迁徙和涠洲开禁,非常热闹。
更意味深长的影响还在于钟楼、修道院、学堂和育婴堂等设施在内的天主教会建筑群陆续在岛上营建起来,其中就包括了我们至今仍可在客家人聚居的盛塘村看到的一座占地愈百平方米、 高二十四米的哥特式教堂,以及城仔村规模较小的圣母堂。 由此发展出有别于以渔民为主体的三婆(妈祖)信仰的新的文化意识形态。
光绪十年(1884)俞功懋任官合浦县时指出,岛上“近来村基重辟,寓客四五千人都入教也”,但相比之下大陆上的合浦北海虽“居有洋人” ,尚且处在 “觊觎传教”之中。从整个沿北部湾区域来看,清末涠洲岛成为该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地,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岛上的天主教会还辖有钦州、防城、灵山、合浦和北 海等两广地区的天主教堂,客观上“扮演了外来文化在进入大陆之前一个中转站的角色”。正是如此,促成了涠洲岛上本土信仰与外来宗教、渔民村庄与客家聚落混融共处的独特的历史遗存和社会文化结构。
▲迁徙后在岛上定居的涠洲岛人
也许都是由外地迁移定居的缘故,涠洲岛民风淳朴,各姓岛民和睦相处。岛上极少发生偷盗、抢劫、打架等治安案件,在一些农村中常见的因山林、水利、坟地而发生的宗族纠纷,愈加少有。
2、涠洲岛人文记录之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
提起涠洲岛的历史人文,有一个人的名字最为论者推崇,他就是《牡丹亭》的作者,明代的伟大剧作家、诗人汤显祖。汤显祖与涠洲岛扯上关系,是因为他的一首诗:《阳江避热入海,至涠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
▲涠洲岛火山口汤显祖塑像
《阳江避热入海,至涠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诗云:
春县城犹热,高州海似凉。
地倾雷转侧,天入斗微茫。
薄暮游空影,浮生出太荒。
乌艚藏黑鬼,竹节向龙王。
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
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
闪闪星河白,盈盈烟雾黄。
气如虹玉迥,影似烛银长。
为映吴梅福,回看汉孟尝。
弄绡殊有泣,盘露滴君裳。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
上诗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汤显祖被贬谪赴任徐闻县典史时所作。四百多年前的一天,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因犯了“抨击朝政”之罪而被贬到徐闻县衙当秘书(典史)。——当时,涠洲岛只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岛——身影就像一个光斑一样移来移去,脚步就像春天一样被涠洲岛挽留了又挽留……终于忍不住捉起了陪伴在他身边的笔,掏出了心中的赞美:“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没曾想,这句赞美隔了几百年后竟成了众人的向导。
诗中,描写了北海清凉奇异的区位气候特色,突出描述了北海之宝——珍珠,将珠光写得十分瑰伟诱人。此珠即历史盛传的合浦明珠。北海原是一镇,辖于合浦。新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设县级市,1983年升地级,辖合浦。诗人以贬谪之身来涠洲,胸怀淡泊。故能写出这样美丽的篇章。全诗对涠洲是赞扬,对宝珠尤其称颂,表现的是昂扬心态,不见颓废之气。当然,诗的后四句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汤才华横溢,不遇,未得重用反遭贬,很自然会想起历史上思贤如渴善举人才的孟尝君。
其中“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则是借用“珠还合浦”的典故,来为“寄郭廉州”作衬托:“为映吴梅福,回看汉孟尝。异绡珠有泣,盘露谪君裳。”这里也许寄托了汤显祖的一种期待的同时,也是对郭廉州的颂扬。诗中的郭廉州即时任廉州知府的郭廷良。汤显祖的这首诗或许就是因为寄给郭廷良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因此也为涠洲岛的历史人文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笔。涠洲岛的历史也因为留有汤显祖的足迹而引以为自豪,因为有了汤显祖这首“寄郭廉州”诗,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涠洲岛的名字和历史。
有些许网友认为涠洲岛是清代才开始有人居住开发,其实不然,涠洲岛的开发历史可以上延至明代以前。晋·刘欣期所著的《交州记》中所记述的涠洲,就是最好的史证。《交州记》中记称:“去合浦八十里有涠洲,周回百里。”“合浦涠洲有石室,其里一石如鼓形。见榴杖倚著石壁,采珠人常祭之。”从这些记述中可知,在晋代(公元281~420年),涠洲岛上就有采珠人聚居谋生了。另,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朝廷在涠洲岛驻有游击,明代的游击属于行伍官,虽然无品无位,但这是史载涠洲最早的军事编制。明代在涠洲设游击距刘欣期记涠洲采珠人的祭礼活动已经是一千一百年后的事了。
进入清朝,先有清朝廷三次“海禁”,涠洲居民三度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后来,清朝廷以肇庆府土客械斗为借口,强迫大批客家人迁移雷廉两府安置,其中涠洲岛成为重点安置区,这就是涠洲客家的来历,也是涠洲进入大开发时期。清末,香港被英国人“租借”,清朝廷将设在香港九龙的“九龙巡检司”迁移到涠洲岛,改名为“涠洲墩巡检司”,这是涠洲岛上设置的最高级别的军事机构。当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盘点有关涠洲岛的史迹记录时,涠洲岛的沧海桑田展示眼前,蓦然回首间,世事已千年。
汤显祖(1550—1616)66岁逝世,墓葬于临川郡(今日的江西抚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郡。这里山清水秀,素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著称。汤显祖墓是一座汤显祖和他原配夫人吴氏及继室夫人赵氏、傅氏的合葬墓。解放前夕,墓地几遭夷平。1957年曾进行培修,“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破坏,1982年10月迁址人民公园,这里成了文人凭吊、学者瞻仰的名胜之地。汤墓原址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另有两处纪念馆,分别是江西抚川汤显祖纪念馆和江西抚川汤显祖纪念馆和汤显祖纪念馆和浙江遂昌汤显祖纪念馆。
▲江西抚州汤显祖之墓
如今,岛上除“火山口公园”外,景点较多,有一景名“汤公台”。台临海,新置汤显祖休闲坐像,紫铜雕塑,巨大,面向大海,右手持书,目视远方。像下刻有汤显祖所作《阳光避热入海、至涠洲,夜看珠池寄郭廉州》一诗。
3、1950.3.6
鲜为人知的涠洲岛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后期,涠洲岛成为盘踞在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残部的最重要屏障,解放北海时国民党的残敌和合浦伪县政府都逃到了涠洲岛,解放涠洲岛才能宣告北海全部面解放。
1949年12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19师进驻北海,担任解放涠洲任务,命令356团及356团一连、师侦察连并配备山炮2门、迫击炮2门、战防炮4门等作战武器,采用渔民木船为渡海工具参加解放涠洲之役。
▲解放涠洲战役珍贵史料图
丨战前侦察
1949年12月4日,解放北海后,北海的残敌一窝蜂地逃往涠洲岛,合浦伪县政府也在其中。残敌仗着海军优势,炮艇日夜巡逻,封锁涠洲之外方圆五里的海面,严禁渔船出远海,并与海南岛之敌遥相呼应。要解放涠洲就必须要先摸清岛上到底有多少敌军和兵舰,布防如何。但是因为当时涠洲没有地下党,敌人海上封锁很严,解放军很难摸清情况。
对攻打涠洲岛的战略、战术布署,由新组建的北海军分区和野战军119师356团共同负责。1950年,北海军政委员先后派黄廷瑶、范先琪渡海到涠洲去侦察敌情,侦察的主要任务是:一、摸清敌舰、兵力和火力点的情况;二、对敌海军范参谋长进行策反工作。黄廷瑶1947年曾在涠洲的百代寮村教过书,进行过地下工作,因此对涠洲的情况熟悉,又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是侦察涠洲敌情的最好人选。接受任务之后,黄廷瑶等人利用涠洲一个姓李的甲长的三角艇,以生意人的身份为掩护秘密潜到了涠洲岛,在西角村距敌人一个炮楼约百米的地方住下,建立情报点,搜集情报。
通过侦察,基本上摸清涠洲和敌方的情况,从登陆地点看,有西角、北港、南湾等港湾。西角和北港,只有涨潮才能靠岸,低潮时间,海石外露,难于登陆。从航行时间来看,由北海至涠洲,木帆船在顺风顺潮时需六个钟头,如果顺风逆潮需要十多个小时,若逢逆风逆潮则需要两昼夜才可到达。从敌人的布防情况看,主要是以涠洲南湾为重点,天主堂村为付,西角村和西拱手是僚望哨。
范先琪装成一个国民党散兵,到各军事基地和火力点处溜达,与国民党散兵攀谈,通过两天的侦察,基本搞清了敌人的军事布置。
丨战斗打响
占滩头:1950年3月5日7时,在119师参谋长夏克的指挥下,战斗部队由高德、地角启渡,驶向涠洲岛的预定登陆地点。当战斗部队航渡至北海南 氵万时,119师指挥部获悉岛上国民党军已发觉战斗部队的行动,为了欺骗和迷惑国民党军,以达到突然登陆的目的,指挥部电令战斗部队转移到白虎头(今银滩)隐蔽待命。
当天傍晚,指挥部命令战斗部队由白虎头登船向涠洲岛快速挺进。次日凌晨2时许,一营一连先头船队驶至离涠洲岛百米多处,被守敌发觉,敌军各种轻重武器同时开火,封锁滩头,先头船队集中火力进行反击,压制对方火力点;同时,各战船以最快速度行驶,在近岸处又遇敌人设置的水中障碍物,船只前进受阻。
该连六班班长王学林迅速带领全班战士跳下齐腰深的海水中,以灵活、勇猛的战术动作发起攻击,激战数分钟后,他们占领了滩头阵地。右翼三营七连也迅速接近了海岸,该连三排副排长鹿道德率领十班战士跳进1米多深的海水里,勇猛冲锋。敌人仓皇逃窜。
丨速战速决
凌晨3时许,各营登陆完毕,并按原来的战略部署,迅速攻占了城仔村、百代寮村一带以及大岭、青盖岭等地。同时,战斗部队的“土炮艇”迅速由涠洲岛西侧海面驶抵南面的南湾港口,封锁海面,断敌退路。凌晨4时许,首先抵达涠洲港口的我军“庄得利号”土炮艇发现敌舰“海硕号”龟缩在港口拐弯处(阴山角),立即发起进攻。敌舰发现“庄得利号”只是木船改造的土炮艇,便开足马力气势汹汹地直扑过来,企图撞翻“庄得利号”。这时,庄得利号”迅速调转船头,冲向敌舰侧翼,使敌舰阴谋破灭。
激战中,“庄得利号”中弹起火,舵柄被打坏,桅杆被炸断,情况十分危急,连长石龙生一面指挥人员救火,一面指挥“庄得利号”逼近敌舰,在离敌舰只有20多米时,石龙生一声令下,一排排手雷、手榴弹嗖嗖地飞上敌舰,各种火炮齐向敌艇射击,敌舰浓烟滚滚,敌人乱作一团,仓皇向外海逃窜。战斗部队不失时机地控制了港内所有船只,实现了断敌海上退路的战略意图。
上午7时许,一营主力经城仔村向公山村方向肃清残敌;二营主力攻占了湾仔角;三营七连攻占了涠洲岭以东地区,控制了西拱手;土炮艇队严密封锁着南湾港口。团部命令二营与三营迅速向残敌发起最后攻击,在猛烈炮火的打击下,设在涠洲南湾街上的敌指挥部及主要火力点均被摧毁,各营主力迅速逼近敌人,消灭了顽抗之敌。
这次战斗我军共毙敌400余人,俘敌436人,缴获船只400艘,各种枪炮、电台及物资大批,33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至此,北海宣告全面解放。涠洲岛的解放,宣告盘踞在海南岛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外围的重要据点被清除,大大加快了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历史进程。解放涠洲岛一个多月后,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军强渡琼州海峡,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
解放涠洲战役珍贵史料图
风情涠洲—文化篇
涠洲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1986年版《北海市地名志》:涠洲岛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建涠洲巡检司,在遂溪县‘第八都博里村海岛中’,即涠洲岛,明初仍属协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巡司迁往雷州遂溪的蚕村,司海防和监守珠池之责,万历六年(公元 1578年)从雷州移民于岛上垦耕。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合浦县永安所。
①涠洲岛天主教文化
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涠洲岛上,当地人称盛塘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在清代,清政府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而发出“永远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 据史料记载,当时上岛的移民“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总数约6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
由于教徒人数众多,在涠洲传教的法籍范神父,为解决宗教活动场所,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教徒最多的聚居点圣堂村(今盛塘村),花了十年时间,用岛上特有的珊瑚石,建造了这座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教堂。年长的天主教徒说,当时主持建造天主堂的两位神父中,一位是范神父,另一位是麦神父,范神父是建筑工程师,他亲自指导岛上的民工(绝大部分是教徒)加工石块。有些重要的石块构件,两位神父还亲自加工,使天主堂能按设计的方案建造。
在没有专业施工队和生产工具异常落后的一百多年前,建成这座哥特式教堂的确难能可贵。涠洲岛上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是西方文化典型代表,进门处有对联为“天涯咫尺”和“主宰群生”。在后来大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好几位虔诚的传教士为了传播“天主”的爱,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涠洲岛。2001年6月1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11月1日是涠洲岛天主教徒的"清明节",到时在外地工作的教徒都返回涠洲岛为先人祈祷。目前涠洲岛(包含斜阳岛)有天主教徒3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涠洲本岛北部居民),教堂三座:涠洲岛两座,斜阳一座(已废弃)礼拜天(周日)教徒均到教堂做礼拜,逢复活节(公历4月12日)、圣神降临节(公历5月31日)、圣母升天节(公历8月15日)和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涠洲天主教教徒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现在去做礼拜的居民非常多,而且十分虔诚、诚恳。
②涠洲岛妈祖文化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因生前出海救助过不少渔民和商船,死后遂被尊为海神。妈祖姓林名默(公元960-987年),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一个美丽的岛屿——湄洲岛。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
妈祖诞生于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传说中,妈祖出生当天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之岩石红光四射。因其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故取名林默。妈祖一词是民间尊称,在闽南方言中,“妈”表示对女性长者或德高望重者女性的最高尊称。
和我国沿海其他地区渔民一样,涠洲居民大多敬妈祖(当地人称“三婆”,因妈祖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为神明。涠洲三婆庙(又名妈祖庙,天后宫)位于涠洲岛南部南湾港北部,庙建于火山悬崖峭壁下,依山傍海,建筑别致,金碧辉煌。
因原天后宫由于处在悬崖峭壁下面,非常危险,便在它的前面模仿新建一座天后宫。庙宇呈褚红色,院内有棵老榕树蔽日成荫。每逢年节、渔船出海和返航,居民用鸡鸭鱼肉、珠宝敬拜,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和农历十月收获季节,渔民均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谢三婆保佑平安、丰收之恩。此举当地人称给三婆“还福”。
在这美丽的涠洲海岛上,一直信奉着妈祖,总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文化。涠洲岛三婆出游活动每年都举行一次,一般为年末举行。每年的三婆出游活动举行时,涠洲岛都会热闹非凡。
③涠洲岛客家文化
秦汉以后,由于北方汉子不断进入该地区,使得百越民,有的成批汉化,有的被强制迁往江淮地区,有的则退出平原,进入深山老林,成了历史上曾经名藻一时的“山越”民,所以,从总的方面看,这里早已是一块人烟稀少的地方。
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之际,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争的摧残,农村经济凋敝,因而使得大批难民渡江南下,另求生计。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徙之后,部分移民来到了这块被大山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土著相互杂居,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与自然条件下,与土著民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一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
所以,组成该文化的原始基础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和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文化,而推动该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唐宋以来大批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区的北方移民。故有学者称其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移民文化,亦不为过。 涠洲客家主要的民间习俗如下:
01
节日
逢年过节,岛上家家户户均贴红纸,烧香点烛,敬神祭祖,饮食民族传统节日食品,如春节的年糕、端午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等。
三月三,当地居民喜食一种据说有驱虫去病之功效,俗称鸡屎藤和三叉虎的蔓茎科植物拌米捣碎,做成粉条状的鸡屎藤粑。
冬至,与大陆客民一样,其隆重庆祝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因海岛地外偏远,民间传统节日尚可用烟花瀑竹欢庆。外地游客节日来访,一定会特别开心。
02
饮食
狗肉、海蛇、生鱼粥和及弟粥是当地人喜爱的食品,食法与我国两广其他地区基本相同。平时,串门走亲,一般带猪肉、水果和糖饼做礼品,主家多用鸡鸭鱼肉招待,其中鱿鱼炒南粉(丝)为岛民待客宴酒的常菜。
年初一,禁杀鸡吃肉;到渔家做客,筷子不能直插饭中;吃鱼时不能翻转鱼身,须顺着吃;大船出海打鱼的当天,船家不能吃鱼,忌说不吉利之言。
03
婚俗
旧时男女婚姻多由媒妁、亲友说合,现多自由恋爱订婚。议成三日后,男家用金银首饰、鸡鸭和定金送至女家作聘礼,另给1,000元予女方买结婚礼服。女家返还男家10元,留下990元,意天长地久。女家收下聘礼,回送饼果,男家即择日迎亲。
旧时迎亲,由男家备办烧猪、饼食、酒、米、爆竹、鸡、鹅及花轿等物,又备箱子若干抬送女方嫁妆,并伴以锣声、八音。
新郎至女家,须敬女家祖先,拜见岳父母及长辈。新娘至男家,亦须拜男家祖先、公婆及长辈。新娘出嫁,多戴凤冠,着红色百褶裙,用红帕覆首,有“哭嫁”习俗。行至男家,由娘家大哥或兄弟跨过门槛背进。
参加婚礼的客人会向新郎新娘送礼钱,宴毕,主家打一小包熟菜给客人带回,客人不能拒绝。当日酒宴宾客后,新娘敬亲属甜茶。第二天,新娘回门,新郎随往。
小孩满月,客人一般带上米、猪肉或布料前去祝贺,主家将客人带来礼物的二分之一返还客人带走,意分享得子喜悦。如礼去人不去,主家除托人返还客人礼物的一半外,还捎带一小包喜宴菜。
现今,这些民间婚姻习俗大多仍保留着,但“抬轿迎亲”已改为车接或步行,新娘婚服式样亦较随意,“哭嫁”已成过去。
04
服饰
旧时男子着对襟开衫唐装,女着偏襟皂衣、大脚裤,喜戴尖顶竹笠帽。现除妇女戴竹笠的习惯尚存,旧衣着打扮已不多见。
05
建筑
岛上民居多为用本地出产的火山岩石、珊瑚粒块和传统的竹木土瓦建成,大部分为横排三套间平房。屋顶较尖,居中屋用作客厅,有一扇向内开的正门,其余左右两间分别用作卧室和放置杂物,由客厅内左右侧门进入。民居秉承客家建筑风格:古朴、雅致,韵味独具。
06
丧葬
家有丧事,儿女须着孝衣守灵,请道公做道场。客人去访,带钱、香、烛等祭祀用品做礼品。来访客人属主家亲戚,孝子孝女须跪爬出家门外迎接,其亲戚亦须跪爬进门内拜祭。葬礼毕,主家回赠来访客人毛巾、布料,意带走故人的福气。葬后第一年清明前一个月即农历二月,主家前去拜祭,称“开坟”。第二年清明节才正式扫墓。
(文章来源于涠洲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