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新词典》试读:3网络红人
【芙蓉姐姐】
概述:2004年,据称芙蓉姐姐以准备考研者的边缘人身份混迹于清华、北大附近,并在两校BBS水木清华和北大未名上活跃。“考研”最终落榜,但她那些大胆而又无所顾忌的自爆帖,以及随帖而出的许多自拍照片,却让她在网络上迅速成名。在照片中摆出的极其夸张和独特的姿势,使其迅速引起了清华及北大学生的关注。其发表照片的标题中称自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被冠以“芙蓉姐姐”的称号。对这个自称“有着妖媚性感的外表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耐看的脸”,而实际情况却有着不小反差,因而充满荒诞喜剧感的女子的大胆作秀,人们抱着不同心态,或起哄、或叫好、或围观、或责难。但无论是褒是贬,都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一时间,“芙蓉姐姐”那自信到肉麻的文字、如“S造型”等经典POSE、以及其“火辣热舞”视频,都被广大网友竞相转帖。其影响范围也从高校BBS扩展到猫扑,天涯等大型门户网站。短短数月时间内,“芙蓉姐姐”的名字已经随着网络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第一红人。随后,她更是借助网络热潮和吸引到的无数眼球引起平面媒体关注。之后更传出她请专人重新造型,策划,减肥以及进一步踏入演艺圈等新闻,热点不断。其在2009年后拍电影、演话剧、主持节目、出单曲,并登上时尚杂志封面。《新概念英语》书中甚至以她的漫画图解“Spectacular”(引人注目)的一词。如今,芙蓉姐姐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了自己的团队和公司,并时不时在公众视线中露脸,也可算是最为“经久不衰”的网络红人了。
辨析:“芙蓉姐姐”的蹿红,称得上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相当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而伴随着其人的出道和走红,也有数不清的争议和毁誉。正面评价芙蓉者,认为其勇敢自信、敢于展示自我、追逐梦想、挑战主流审美观和价值观,是草根文化的代表人物。但更多人则持反面观点,认为她的行为不过是哗众取宠,靠着惊人乖张举动吸引眼球,过度自信已经到了自恋乃至狂妄症的病态程度。“芙蓉现象”是当代流行文化日益鄙俗化和恶俗化的体现,导致的是人们审美层次和格调的下降。有人从另一个角度阐释,认为认为造就了芙蓉姐姐的其实是那些抱着无聊和娱乐心态围观起哄的“看客”,是大众狭促心理的体现。也有相对中立者,认为“芙蓉姐姐”的出现是社会宽容的产物,只要她的作为没有妨碍他人,那么就有登场作秀的权利,而“看客”也有围观的自由。“芙蓉姐姐”之后,同类型的网络红人层出不穷,“菊花妹妹”、“水仙妹妹”,乃至“芙蓉二代”……一样的我行我素、自我意识过剩;一样的语出惊人、不死不休,一样的与外表极不相称的自信,使得有人发出“中国已经进入审丑时代”的惊呼。连一些男性也不甘这片舞台被女性独占,出现了“陆风哥哥”、“妖妃娘娘”等靠搞怪和耍宝,乃至一脱而成名的“红人”。其实,像芙蓉姐姐这样的人,各个时代都并不缺乏,只是在网络这一全新传播媒介的巨大威力下,影响力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已。应该说,芙蓉姐姐的表现,有真诚和平民草根化的一面,这与《美国偶像》中那个其貌不扬,五音不全却因为敢于表现自我而一炮走红的“反偶像”孔庆祥(黄威廉)有类似之处。但是,当自信过度,乃至自我意向已经严重背离现实时,怎么也无法用正面的话语来评价。这也是芙蓉姐姐不同于孔庆祥之处:大多数人并不是将她看作一个敢于表现自我的平民草根偶像,而是当成一个可供围观的丑角。其行为不过是以一种狭促心态旁观别人“耍宝”,从而获得一些娱乐的快意和趣味罢了。说芙蓉“颠覆传统审美观”,其实不然,因为她的行为与其说是宣扬一种美,不如说是把原本并不美的东西硬贴上美的标签,再招摇过市,博人笑闹。虽然她的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对商业化偶像只注重外表“虚假美”的一种叛逆,但由于本身也一样“不美”,所以并不能改变社会主流审美观念和偶像识别方式。即使偶有孔庆祥、芙蓉姐姐这样的“反偶像”出现并流行,但真正唱主角的,还是那些俊男靓女,不曾有任何“颠覆”。至于说“芙蓉姐姐只是在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不应该加以苛责”的说法,只能说这种为了吸引眼球,搏出位而不惜出乖露丑,甚至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而作践自己的“追逐梦想,成就明星”的方式,本身就是对“梦想”的曲解罢了,是在商品社会中把“梦想”单纯视为“出名、成功、赚大钱”的表现。这与其说是多元价值观的体现,不如说是单一价值观的体现。有人认为“芙蓉姐姐”只是一场炒作,甚至还有工作室曾“自曝”是自己一手策划了芙蓉姐姐的走红。其实真正捧红她的还是广大网民群体,而策划者最多也不过是迎合需求而已,要他们承担起提高公众“审美情趣”的重任,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对俗文化的粗鄙大加批驳,认为其将引起公众精神退化,那又有些悲观了。需知在一个自由度较高的社会里,各种现象都会有其存在,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对公众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并不能靠说教和硬性规定来实现。如今网络时代文化和娱乐节目“泛娱乐化”、“平民化”的大趋势,其实也是多年以来被强行压抑后突然放松限制而导致的无序化发展。要真正荡浊涤清,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大众在“芙蓉姐姐”身上虽然狂欢了一把,但又未尝不是清醒的。2005年网上“芙蓉姐姐”和“天仙MM”的PK,说明网民其实知道真正的美是什么。说不定“芙蓉姐姐”的出现和蹿红,对于大众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呢。
相关词:菊花妹妹、水仙妹妹、芙蓉二代、陆风哥哥、妖妃娘娘
【天仙MM】
概述:借助“网络推手”而成名的典型例子。“天仙MM”本名尔玛依娜,是一名普通的羌族少女,先后在四川省阿坝州歌舞团及唐古拉民族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表演羌舞和藏舞。如果按照原先的人生轨迹,那么这个出生于四川古老羌寨的女孩可能会一直过着不为人知的宁静生活。但是一场偶遇改变了她的一切。2005年8月,网名“浪迹天涯何处家”,人称“浪兄”的男子去阿坝旅游,在那里邂逅了这名女孩,并被其所表现出来的清纯和美丽所打动。8月7日晚,浪兄在TOM论坛上发表了名为《单车川藏自驾游之:惊见天仙MM?!》的帖子,以图配文的方式展示了这名被他命名为“天仙MM”的羌族少女。帖子一经发出,立即被四处转帖,带来众多的目光和评论。网民们被这个有着清纯和一尘不染外表,甚至有一丝神秘气息的特殊美女所吸引,但也有人怀疑其真实性,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加上“浪兄”又接二连三上传新照片、新消息,引发持续关注,令“天仙MM”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网络。包括中央电视台为首的各家电视台及各大报纸也均对其进行过报道。2005年11月14日《解放日报》的对此进行报道《“网络推手”打造网络奇迹川女命运三月间改变》,不仅让“天仙MM”再次得到世人关注,也第一次把“网络推手”概念提上前台。之后,“浪兄”顺理成章地成为“天仙MM”的经纪人,并带领其进军演艺界。2005年9月,天仙mm接受四川省理县政府的邀请担任理县旅游大使和羌学会副会长。10月,天仙MM以6位数的身价成为中国电信四川阿坝州分公司代言人以及西南最大门户网站天府热线网站代言人。2006年3月,其正式成为国际品牌索尼爱立信手机形象代言人,这也是网络红人成功走入国际品牌商业领域的第一人。自2007年起,在《香巴拉信使》、《回家中》、《尔玛的婚礼》、《绝密任务1950》、《抗日奇侠》等多部电视电影中出演角色,并获得不错的评价。2009年其个人传记《天仙妹妹》出版,同年主演音乐剧《金沙》,与沙宝亮、谭维维等人共同出场。至此,“天仙MM”也真正完成了从网络红人到演艺明星的转变。
辨析:“天仙MM”的走红,第一个特点就是她的“原生态”,让看惯了雕琢修饰的人造美女的观众耳目为之一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对她来说也许是更为贴切的形容。即使有些怀疑者认为其不过是被塑造出来的,在事实面前也最终没有站住脚。在她之后,还有不少有意无意主打“平凡”、“原生态”的红人,比如为母亲放弃学业进城打工的“禧玛妹妹”,或是在网上记录自己真实生活的兽医“小涛富”。不过,“天仙MM”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走红是借助所谓“网络推手”的力量,这一点引发了人们的不少争议。有网友认为,“浪兄”的行为,其实是打扰了她的生活,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她,而并不是在帮助她;也有网友认为,她的“清纯”其实也只是网络炒作的一个元素,和芙蓉姐姐的“自恋”没什么本质区别;更有人担心踏入演艺圈后,纷繁的商业活动和人事应酬会让她不复往日的清纯无邪。不过无论人们如何议论,“天仙MM”从虚拟的网络重新走入现实,成为一名颇有人气的演艺明星的事实却不会改变。讨论“如果没有出名”在此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人生并不存在可以平行比较的“另一种选择”。期间得失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愿,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些问题,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最清楚,旁人也是无法置喙。不过,“天仙MM”的足迹,也向人们展示了从“网络红人”转型“演艺明星”,或者说借助网络人气而踏入演艺圈这种全新途径的可能性。
相关词:网络推手、禧玛妹妹
【木子美】
概述:第一批借助互联网成名的网络红人之一,网络作家,因以“下半身下作”而名噪一时。据说在网络上一夜出名之前,木子美便是游戏人间,纵情风月之人。身为女子,活得潇洒自在,百无禁忌。毕业后的她任职于广州某小资读物专栏编辑。2003年6月19日开始在中国博客网上公开连载自己的性爱日记《遗情书》,日记中大胆记录自己的情感和性爱生活。不过最初几个月仍只是在小圈子里流传,访问量不大。至8月某日,其在《遗情书》中记载了自己和广州某著名摇滚乐手的“一夜情”故事,不仅在故事中直白再现许多两人做爱时的细节乃至对该歌手技巧和能力的描述,还直接写出了该歌手的真实姓名。这篇日记一出,立即被转发到著名门户网站西祠胡同,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木子美和该名歌手顿时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木子美也由此一炮而红,其日记点击率飙升,甚至一度导致中国博客网服务器瘫痪。其博客也成为当时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个人网页之一。事发后,木子美迫于压力,曾一度关闭个人博客和《遗情书》部分内容,但重开之后人气依旧火爆。“木子美现象”也引发网上网下众多争议,甚至连国外媒体也对其进行过报道。不过,在网络上成名之后,木子美的生活仍然保持相对低调。更换城市,更换工作,仍然写着专栏,用文字表达着自我,但已经淡出了公众视线。曾经要写作小说《从良》,但这部被外界定义为其“转型之作”的作品最终不了了之。2007年曾在博客上发布征婚消息,最后也是无果而终。其状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隐居着消费男色,消耗自我”、“混迹在人群之中自得其乐”,倒也恰如其分。
辨析:“木子美现象”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虽然也有不少人对其表示理解和肯定,甚至赞赏她的无所顾忌,但指责和谩骂之声也不在少数。有人称木子美的行为放荡,不知节制,毫无羞耻感与道德感,甚至要求将她封杀,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不得不承认,木子美的大胆行为和开放言论,是对传统性爱观和道德底线的巨大挑战,为此受到非议也是意料中事。这场风波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西方思潮输入而成长起来的一批更具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者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和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随着社会的宽容度增加,传统道德底线的逐渐后退与崩塌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也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有一个不断冲突和斗争的过程。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具有巨大传播威力,又具有前所未有开放程度的公共空间,自然成为新生代展现自我的舞台,以及观念冲突不断上演的场所。继木子美之后,以“身体写作”而走红的还有在天涯社区上张贴自己裸照的“竹影青瞳”、“流氓燕”,每一次都引发众人围观,也一样引发各种争论和非议。而“东楼kappa女事件”、“教授换妻事件”、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门事件,则在“性自由”的大旗下,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美国《时代》周刊称木子美为“中国性解放的典型”。虽然有人指责木子美毫无廉耻,但仔细想来,她既不靠出卖性行为来交换金钱和生活资料,也不靠色相勾引男人,即使是纵情声色,也是你情我愿。比起如今社会上许多尚且要以出卖自我来换取钞票房子,甚至连婚姻都如张爱玲所说“沦为一种长期卖淫”的女性,木子美的行为不过如她自己所说“在工作之余有着非常人性化的爱好—做爱”罢了,这又有何需受指责之处?若非要说有何问题,只能说在当事人并未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将其真实姓名公开的做法有侵犯隐私的嫌疑,实为不妥吧(事件中的另一位主角在事后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愤怒”,看来应该是并不希望自己被曝光的)。木子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人们彰显了“纵欲”并不仅仅是男人的特权,有一定的女权主义和男女平等的伸张含义。同时,她的大胆直白,毫不掩饰,也是打在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男盗女娼,还要遮遮掩掩的人士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难怪有人将其誉为“女切·格瓦拉”。但是,用模仿男权来获得的女权并不是真正的女权,纵欲和滥情也未必就是平等的男女关系。何况木子美们所宣扬的自由和解放,却要用暴露自我隐私来满足公众窥私欲的方式来得以实现,从而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出卖”。有不少人就诟病木子美之流不过是借助暴露色相来获得知名度而已,并直言女性在网络上比男性出名更快只是因为可以比男性多出卖一样东西——身体。这也是“身体写作”的女性网络写手所不得不面对的悖乱。当然,从木子美个人来看,倒是没有太多功利性的目的。虽然也会对自己的播客排名耿耿于怀,但更多地抱着一种游戏心态。成名之后,她也并未如芙蓉姐姐那般汲汲于功名,顶着“网络名人”的光环到处吸金,而是回归淡定的生活,怡然自得。这其实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启示:在一个多元价值的社会里,会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你可以不认同,就如同不认同木子美的滥交或放纵,甚至对此抱持坚定的批判态度。但是只要这种生存方式不妨碍到他人的自由,不越过犯罪的底线,那么你就应该允许它的存在。
相关词:流氓燕、竹影青瞳、东楼Kappa女
【ayawawa】
概述:主要活跃于猫扑和天涯社区论坛,人称“猫扑女神”。2001年,因为以自己照片为悬赏求助网友帮忙解决电脑问题,贴出照片后令众多猫扑网友感到惊艳,有了“网络美女”的称呼,从此开始了在猫扑和天涯上的活跃。“ayawawa”为其猫扑ID,天涯上则为“小天女”。在之后的几年里,以其个性张扬、直率敢言的作风,以及清新靓丽的外表,成为猫扑和天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据说初到猫扑时,她曾在网上做过一套智商测试题,得分145(IQ130以上即“门萨”级别,代表较高智商),并将这一结果到处显摆,结果得了一个外号“145”。一些猫扑网友还挖出了她以前用过的签名档“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这也成为她的“名言”。2003年,因为心情不好而对一个贴了几张张曼玉照片的猫扑网友回帖,称张曼玉是自己“最讨厌的女星之一,太丑了”,并出言讽刺中国人的跟风没主见,引起众多猫扑网民的不满,并引发“讨伐”。最后连猫扑论坛管理层也牵涉其中,并引发部分网民猜测她与猫扑高层有“暧昧关系”,被称为“张曼玉事件”。之后,她还闹出了“诅咒药事件”。所谓“诅咒药”,即利用猫扑的论坛道具,对某些ID进行“诅咒”,使后者有一定几率陷入无法回复的状态中。据说当时和ayawawa争论的许多网民都被诅咒而无法回复,究竟是何人所为则是众说纷纭。由于太过招摇,ayawawa也得罪了不少人,招来不少非议,还有人将其列入“猫扑三害”。2004年,雅典奥运开幕,ayawawa入选为猫扑特派记者之一,之后在雅典的两张“泳装照”再次引发大量回复。有人称其“猫扑第一美女”及“天涯社区十大美女”。2005年,大四的ayawawa来到上海《申报》做记者并兼职模特,找工作期间还在网上闹出了“taolei事件”绯闻,再次吸引众多眼球。同年从大学毕业并成为职业平面模特,签约成为猫扑首任形象大使,并被百度评为“2005年度十大网络红人”之一。她在网上发布的一系列性感路线的写真在2005年也再次令人气飙升。之后的她,虽然不复以往在论坛上上蹿下跳般的活跃,但也有不少值得书写的事件。2006年担任德国世界杯网络直播主持人,2007年担任女足世界杯主持人,2008年首度参演电影《瓶凡》,并正式加入“门萨俱乐部”。她也在新浪上开设两性情感博客,作为情感问题专家而活跃,并陆续在2009年,2010年出版《恋爱厚黑学》、《我和幸福有个约会》。2010年,还参与了胡戈的网络视频短片《宅居动物》演出。
辨析:ayawawa在网络上的出名,不似芙蓉那样“卖丑耍宝”,也不似天仙MM这般由“幕后推手”策划,似乎更有普通人的味道。年轻人仗着自己飞扬的意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正好赶上网络与论坛兴起,于是这里便成了她张扬自我的舞台,快意恩仇的江湖。少年人出道,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要出出风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难免与人话不投机,磕磕碰碰,甚至大动干戈,闹将一番,惹出风波无数。待到后来,回头再去看这些嬉笑怒骂,是是非非,总也不乏荒唐之举。不过谁不曾年少轻狂?也就一笑便罢,生活还是要继续。只是一番笑闹下来,竟然也成了不大不小的“名人”,那也就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如果名气能够对自己的事业生活有所帮助,那就大方地使用,不必弄得太低调;但是也不为了博取更多的名利而成天制造新闻吸引眼球,把自己变为公众的玩物。从这个角度看,“网络红人”和以往的名人虽然成名渠道不同,但这并非本质上的区别。真正产生区别的,只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名声,以及是否能够清醒认识到随之而来的优势和势必付出的代价,是否能够还做真正的自己而已。
雷同词:小天女、阿呀娃娃
【小胖】
概述:被称为“网络恶搞第一人”。最初成名于2003年,当时还在念初二的小胖在参加上海市某交通安全集会时,他的一个斜眼瞪视的表情不知道被谁拍了下来并传到网上。谁知正是这幅看上去有点搞笑的表情照,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热潮。众网友被这个颇有“趣味和深度”的眼神所折服,纷纷按耐不住,加入改图行列,用手中的PS(Photoshop)软件尽情恶搞一番。先是在猫扑,随后迅速蔓延到各大论坛,小胖的改图照片如火山喷发一般涌现。电影海报、世界名画、电影明星、卡通人物……凡是可以想到的,都拿来和小胖“移花接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夸张搞笑图片。这股热潮历经数年不退,更使得“改图党”日渐壮大。有人称小胖“开辟了网络恶搞新时代”,北京电视台则在报道时称他为“网络第一当红小生”。2006年,原先只是被动接受恶搞的小胖开始主动出击,频频现身。客串吴宗宪的综艺节目、作为“网络名人”参加网上聊天、接受北京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的专访……甚至连海外媒体也对他进行了关注。2006年11月16日,小胖登上英国独立日报亚洲版,被称为“一个文化标志”。同月,在他的博客和新浪网平台上开展的“小胖新图PS小赛”中,他还上传了15个新表情,供网友PS恶搞。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毕业后他到一家加油站实习,可说是十分平凡。不过同时他又有了自己的经纪人,也算和“娱乐圈”保持着一些关系。虽然顶着“网络恶搞第一人”的头衔,但光环之下,他其实也还是一个普通男生。2007年,他与中华美食频道签约,成为美食节目主持人。2008年,小胖还参加了著名电视节目“舞林大会”。
辨析:小胖在网络上的走红,并不是如“芙蓉姐姐”那样自己主动争取的,他甚至连“在网上活跃”都称不上。据他自己说,直到自己的照片在网络上红了快一年,他才在网吧上网时发现自己成了“名人”。他的成名,也谈不上什么幕后推手和炒作,完全是网民自发集体行为所带来的一场狂欢。在之后的几年里,类似的现象如“贾君鹏事件”、“天涯小月月事件”等屡有发生,从此意义上,称小胖“开辟了一个时代”也不为过。他的出名,也和网上众多“改图党”脱不了干系。日后经由这些算不上一个真正群体,但又有着类似行为模式的网民所捧红的名人,还有“苹果妹”、“胡子男”、“犀利哥”等。至于“芙蓉姐姐”、“ayawawa”等本身就出没于网络的红人,形象更是经常被“改图党”光顾。不过这种行为因为涉嫌对当事人隐私权利的侵犯而历来备受争议,许多被“改图”恶搞的人也往往会感到悲愤莫名,并担负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之相比,被恶搞最多的小胖倒是能够泰然处之,体现了多数人所不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份能够自嘲的幽默感。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也有气恼和郁闷,但他后来也发现,网友们的行为并不是真要为难他,只是纯粹好玩而已。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就不妨坦然接受,甚至干脆自己再出来“配合”一下,娱乐了别人,也调侃了自己。只是希望网友在改图时能够适可而止,至少不要低级趣味。至于能否成为“娱乐明星”,也并不奢求。有媒体因为自己在网上的“声名”而前来邀约,大可欣然前往。没有的话,也就继续过自己普普通通的生活。这种豁达的态度,令人赞赏。小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也许网络的确可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但真正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其实还是我们自己。
相关词:改图党、苹果妹、胡子男、犀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