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导论讲义 第一讲(2022秋增补版)

  欢迎选课~本课程对于喜欢读书讨论又有较多专业课任务的同学比较合适,强调课堂积极参与而非被动出席,强调自主学习过程考核和多方面学习成果认证

  有一本卢坡尔的《伦理学是什么》提供基本概念和原理,课程主要是讨论相关的各种案例,有的是根据社会热点或新闻,鼓励每堂课参与讨论写下心得,汇集成最后的3000字论文即可,不需要预备的哲学知识。

  例如最近新闻中江歌母亲诉刘鑫案,对于江歌利他主义刘鑫是否应付责任,既然诉诸法庭,就可以有正反方辩论,了解一下即可任选一方发言或写200字小短文作为出席。一学期实际发言或以短文代替此类发言达16次平时成绩满分,最后汇集平时短文或提炼升华3000字即为期末论文占70%

  实际上线上线下可能有上课被点到或全员点名等也算出席,上课主动发言也可省去短文提交,因此实际上不需要写16次短文

  伦理学概念很多,其实有用的不多,一个电车难题基本全部体现了。效果论义务论德性论是基本的伦理立场,相关的共同概念是善和正当。哲学基础是认识与实践的理性区别,实践理性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等,算是哲学问题。

  课堂讨论和短文练习就是帮助大家丰富自己的伦理思维用语,用专业术语来表达自己观点,否则课程也没有其他作用

  看不看那个电子版是不是记笔记(可以记下来提问疑问,一次也算一个出席)不是必须的,当然可以这样做

  所谓伦理学就是讨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结果就涉及上述理论概念,围绕“应该”是什么意思展开各种讨论

  哲学家不是先入为主的定义生活的目的,而是从各种生活中的应当入手,反过来考虑最后我应该做什么,而这个是哲学概念,指的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主体,具体是什么,又和理性概念有关,指一种思维的特殊状态和能力,俗称的自由。因而伦理学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发现自我如何实现自由。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自由是具体的社会自由,发现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自由,而伦理学讨论的自由的来源和基本构成,谈论如何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并不冲突,是必要的补充。

  也许通过学习伦理学这门哲学,大家才真正发现,当一个人说我想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并非那么简单,这不是动摇大家的信仰和常识,只是不学哲学发现不了常识竟然还有那么多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关于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只能这样说,多一个选择也许只会多一个坚持的理由罢了,并未增加知识,只是让生活中的理智部分得到锻炼,仅此而已

  芬奇这部电影说全世界因臭氧层消失后的世界一个老人与他培养的机器人的故事,机器人能否像人一样思考尤其是进行道德思考影片中很多桥段。类似的问题涉及道德意义上的“我”如何理解,就可以说是属于典型的伦理学问题。生与死、社会公平与权利等各种大小问题还可以通过这些日常的虚构案例进行讨论,只要上课提到或片段展示感兴趣同学也可以拿来作为讨论或短文题目

  刚才提到几个案例都可以开始思考写写了,只要达到200字,还没开始上课有的同学可能已经完成4-5次出席了,这个可以有

  总结一下啊:电车难题,江歌案,机器人道德(芬奇或类似),另外我说的这个有疑问的话。(以上为2022春季内容作业内容不适用本学期)

  增补:

  第一节课基础知识内容预备:伦理学是关于正当(行为本身正确)和善(目的)的理性(有时认为应该改成理由)的探讨,涉及对历史文化和传统中人们所遵循追随的各种不同的规范伦理体系的理解和评价,也包含一般理性的内部结构的形式(语言和逻辑,也称为元伦理学)和实质描述和具体日常各方面应用领域的价值问题的一般方法论(也称为应用伦理学)。

  因为最终会从哲学理性的一般概念转向关注日常生活基本问题的具体解决,被认为最重要的哲学分支之一和必要组成部分,和形而上学认识论等纯粹理论性哲学构成相互验证融贯的关系,因而也称为实践哲学

  第一组讨论题目:我最近思考一个问题是近代以来政治平等与经济自由是否具有一个统一的伦理前提,重要参考书是《资本论》及其哲学基础的黑格尔辩证法的起源,以此背景导入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等等。因此第一次课的限定题目基本已经成型还会有其他备选题目: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伦理学及其在伦理传统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以他的主要著作为讨论前提。所以预估大家可以直接切入的另一个相关的限定题目是马克思的经济学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区别到底在哪里?马克思vs亚当斯密:一场21世纪的新辩论。或备选题目:“为富不仁”。或者这句:富人进天堂和穷人相比难过骆驼穿过针眼,之类的,君子固穷,或者简单生活,瓦尔登湖,属于一类题目都可以拿来作为讨论发言。备选题目:中国传统经济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关系,是否存在儒商概念等,还有一个日本电影《武士的家用账》,还会涉及更广泛的东亚文明的普遍伦理近代转变大问题背景。最后当然是涉及《堕落天使》片段关于强制营销的讨论。这几个题目刚刚想到,我自己没什么研究,有兴趣备选)。

  第二组题目是辩论题目,暂定:高薪养廉vs低薪廉政(理由课上再说,可以按照一般的辩论组队进行并可提前准备一下)

  除了第三组三国案例外,增加一个关于伦理学的现象学方法的内容(第四组题目),要点是:1、直觉的;2、描述性的。3、意向性,分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否定的排除不可靠的非本己直觉,确立意向的底线边界,肯定的则以移情或共情方式参与理解各种相关领域的目的或理想状态,描述的直觉清晰时事物的过程概念与意向性支配的行动就会知行合一,产生行动的随意自然状态或确定性。我认为这种行动直觉清晰性或确定性依靠的边界和目的性概念显示伦理基本概念由于也以此区分伦理意向上的应该概念,具有一般的合理性方法(或现象学描述方法)的特征。感兴趣也可以讨论。再根据课上提到的电影《非分熟女》增加一个影评,或发言题目“如何看待沙盘治疗或鸡汤励志治疗,和伦理学方法有何区别”。

  平时讨论发言属于同组题目计算时只能算一个。

  课上发言可替代讨论发言稿,并默认为良(优良中为平时讨论等次),因为经常有时间来不及发言可以用发言稿代替,优秀等级的发言也要求按照补充发言稿最终评定。

  (2022.9.21修订)

  2022.10.13第二次线下课之后的增补:

  正好有同学问到有没有哲学的入门书可以看,我可以再说明一下我的哲学方法的示例:从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比如我的课程上接收的信息)开始,有一些检索的关键词了,比如柏拉图、康德、存在论、现象学等等,进入图书馆目录搜索一下,有大量杂志期刊,和图书名称,这时会出现一些你感兴趣的进一步的词会在信息海洋的沙滩上出现,假设有南开、伦理、生殖辅助或是任何你以前听过的词或电影视频主题甚至儿时的一首课文或童话,很快你就有一大堆信息空间需要排除了,脑风暴之后,最吸引你的主题出现了,正是你一直关注的某个作家或问题,然后你可以去图书馆或实体的期刊随意浏览一下,拿到一本喜欢的书浏览一下,反复比对确定是一本大学必读的书,就可以开始了。这个过程有出于目的的各种事物的关注,有大量的信息筛选,这就是基本的思考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是无法以真实的方式面对兴趣,即使去学习也是来自外在的要求。当然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这种外在的要求,那就去读老师制定的教材或经常提到的书也是可以的。所以我所说的方法,重点在开始 ,而不是捷径式的取得某个入口。强行规定入口,意味着你永远不会获得一种知识的方法,但可能也能得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