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与现代文明有哪些冲突点?

  这个问题问得不严密。

  首先现代文明本身就是一个不严密的定义,同样叫文明,美国、欧洲、日本,文化上都有很多不同,而儒家也一样,正如@何金辉 君指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差别都很大。那么泛泛地讲两者的冲突,没什么意义。

  第二,儒家典籍有些说法,特别是《论语》,在我看来更多地算是一种对孔子个人观点的陈述,不适合作为普遍行为规范。比较典型的就是@yolfilm 前辈所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拿这个作比,我个人以为不太合适。

  第三,如果单纯看儒家一些论断,我认为儒家的观点还是有可指摘之处的。诛心之论。儒家在评判一个人时过于依赖个人对当事人动机的判断,而非事实和法律准绳。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从荀子那里来,虽然历史上有争议,但我认为还是可信的)是一个例子。这和如今普遍要求法治的理念不符。儒家的思想中有自然主义倾向。比如强调“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句话中有合理的成分,即要求社会成员各安其位,但不合理的成分也很明显;父子关系是天然的,而君臣则不是。把社会关系等同于自然关系,实际的效果是把等级观念绝对化。这跟现代多国社会普遍承认社会机会平等的价值观不符。

  === 小更新 ===

  @yolfilm 前辈提出了一条: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是荀子断章取义的结果。我虽不能完全同意,但我也承认这个案例后世争议颇多,确实不适合作为论据使用。多谢指出。但已经写在这里了,我也不好就这么删掉,不然会给后来的阅读带来误会,所以只好原样保留。

  关于我对自然主义的观点,详情请参见评论区。

  ============

  第四,如果把非要揪毛病作为目的,那么我得说儒家遇到的麻烦还更多: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还好说些,因为我曾见过有一些所谓“正名”的解释是将不从天理理解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怎么说貌似也挺合理,我不是儒学专家,不适合辩驳。不过这句有意思:“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三妻四妾与当代中国法律冲突,在此不表,但山珍海味和饮食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有“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么严重的矛盾。虽然感情上我能理解朱子是反对享乐主义,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本身并不能算是什么过错。

  === 小更新 ===

  @yolfilm 前辈指出人欲在理学中应当被理解为私心,这句话在我看来没有错,但反过来恰恰证明了儒家思想和现代标准确实有冲突。

  首先需要纠正的一点是,我原文中举的句子并非原文。我重新查证了,原文出自《朱子语类》卷十三:“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另一句话则是:“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於此体认省察之。”

  这里的所谓要求,我看的版本是作“强求”解,这和私心有相似,也有不同。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准而言,我并不认为私心是什么罪过,更谈不上“人欲胜,则天理灭”这么严重。和传统相比,我们所在现代社会更加肯定个人价值,无法随便否认私心本身的另一面,即进取心的价值。所以我们如今讲究的是看结果,而非看心思。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二程中的一位说的,忘了是谁。我们的皇帝,好像已经被扳倒很久了吧?

  其实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第三条里我埋了个圈套,对比第四条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出来。第三条里我批评的是先秦儒家中世界观不够合理的一部分,第四条里我批评的都是后世理学论述上的矛盾和不严密之处。但这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原始儒家思想的先秦儒家,和后世的理学儒家在解读时差异往往可能很大。先秦儒家的思想由于文字表述的匮乏,容易被后世按照自己生活的年代的情况做解释,给人造成所谓“普适”的印象。而后世的思想由于文字表述上丰富很多,很容易看出不合理的地方。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先秦儒家写来端的是好经文,却被后来的歪嘴和尚唱歪了?这倒符合儒家“厚古而薄今”的理念,不过我不觉得这种说法有多负责任。我仍然认为后来的理学和之前的古儒家基本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虽然中间可能有部分的错误阐发,但后世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开始思想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唯一合理的做法,是扬弃。“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这是《商君书》第一章的名句,虽然不是儒家经典,但我认为这才是在如今这个年代我们对待儒家应有的态度。这也是我不同意@yolfilm 前辈的观点的地方。僵化地要求认可儒家典籍的每一个论断,或者总能揪出无数的问题,或者容易陷入文过饰非的陷阱。对解决问题都没有帮助。

  P.S.:上面最后一段是法家的吐槽。儒生们若不喜,请折叠。

  儒家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根本有二:一儒家伦理根基是不平等 二儒家伦理的逻辑是你必须信,不信是禽兽。

  儒家的伦理,谈得是君臣之间该怎么着,父子之间该怎么着,他不谈的是国君之间该怎么着,大臣之间该怎么着,他说的礼,是等级之间的秩序,并非调和同等级的关系。等级是儒家的理论基础,抛去这些,便一无所有。

  儒家是不讲逻辑的,他们的经典里没有论证过程只有语录,然后语录就成为后世儒家的逻辑。也就是“子曰”“诗云”的来源。儒家的逻辑是宗教性的,面对强大无匹的西方说理,儒家毫无还手之力。

  前几天我在日喀则,一条公路的旁边,政府立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安贫可耻,脱贫光荣”,呵呵,我就站着不说话,自己体会。

  儒家伦理讲究人和人之间等级差别,这一点韩国和日本比我朝更甚,西式现代文明受人权思想影响,强调人人平等,换句话说,在儒家伦理中会显得没大没小。

  个人感觉儒家伦理在我朝最大的影响就是中庸之道,什么都要不温不火面面俱到,比如发表观点要这么说“这个是怎样怎样好,但是那个也怎样怎样不错,但是blabla”,说完其中含义还要人猜;西式现代文明崇尚有个人观点,别绕圈子,就说你认为的人是怎样。

  现在互联网尤其是知乎微信上那么多偏激撕裂的观点很火,恰恰是国人被中庸思想压抑的爆发。

  中国文化,“天道”文化,具有更高的境界和更深邃的思想!也是中国成为泱泱大国的主要的原因。

  中国文化的确是“与众不同”的,有很多的独特之处。

  比如,现代世界人人都向往“强大”、“征服”、“领袖”世界,尤其是是西方文化,一直是要征服、战胜、奴役其它族群的,如西班牙之屠戮美洲、英国殖民世界、德国人争夺生存空间,都是很好的例子。

  美国,掩盖的较深,要向世界宣扬“民主、自由”,如果一个国家、地区不“民主、自由”,那么,美国人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使用强大的武力。

  中国文化,道家文化,认为世界是变化的(易经),世界的变化是阴阳相克相生的,更加强调“阴”的一面。“阳”,阳刚、突出、显性的部分,强大、征服、奴役世界,是暂时的,不道的。“阴”的一面,柔弱、低下、隐形的部分,服务、奉献、文化世界,才是永恒的,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在《道德经》中国说:“柔弱胜刚强,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不以兵强天下”。

  人人都向往强大、富有、高贵。

  但是,中国先哲却发现,强大、富有、高贵,却是“不可求”的。相反,柔弱、文化、低贱才是通向强大、富有、高贵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文化基本就是“道”文化“辩证统一”的产物:以文治国、以民为本、世俗文化,王侯自称“孤家寡人”,文人谦虚,医学提倡“阴阳平衡”、兵家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

  儒家文化,文人治国,就是“道家”文化的产物。

  中国文化是“天道文化”,认识天地日月的“道德”,就可以认识到人类的道德依据。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人道,是希望强大、征服、奴役、高贵的。

  这是世界其它“文明”的基本追求,依然没有摆脱基本的“动物性追求”,和“天道”是相悖的。

  天道,是否定人道的,和“人道”正好相反,“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中国文化选择了“天道”,否定“人道”,成为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发展为泱泱大国的原因。

  “道法自然”,才能“道与天齐”。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都灭亡了。

  越是强调自己是强大、高贵、永恒、神佑、掌握了真理的,越是没有生命力,越是要灭亡的。

  唯有中华悠悠5000年。

  不是因为我们强大、高贵、正确,而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并不强大、高贵、正确,所以世俗文化。

  中国文化,“天道”文化,具有更高的境界和更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