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iences Po的学习感想

  二十岁的成长                       李艳芳

  自然与包容——巴黎的精神           王海亮

  巴黎故事                           周兰君

  巴黎政治学院交换感言               师文涛

  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总结               张佐莉

  巴黎感想                           吴佳容

  游巴黎,看世界,思中国             田斌

  巴政学习心得                       张伟玉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学习心得           许宛伶

  世界上最接近童话的地方             韩一元

  在美国的日子                       林雪

  田纳西大学学习感想                 肖书阳

  田纳西大学的回味                   刘思如

  悉尼大学学习回顾                   孙新科

  难忘悉尼                           辛叶舟

  悉尼大学的学习经历                 尹承志

  悉尼大学的课堂与课余               钟臻

  悉尼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陈碧林

  悉尼大学学习总结                   王瑞

  在悉尼大学的点点滴滴               崔志楠

  在悉尼大学的拼搏与收获             何韵

  我在悉尼大学的收获                 徐研

   

  

   

  李艳芳

  社科10本科生

  由于在北京机场丢了不少东西,在戴高乐机场入关时候心情有点低沉。就是在那样八月午后的暑热中,我到了巴黎。从机场到市区的小火车上看窗外沿途建筑上各式各样的涂鸦,觉得传说中的巴黎也不过如此。长时间的飞行和时差调整,使得我整个人非常惫怠,胃口极其差。对着巴黎初秋的满城黄叶,实在提不起什么精神,更无从谈起想象中第一次到欧洲著名都市的惊艳。后来回忆起这些最初的记忆,我想,大概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有一个不甚华丽的开场吧。

  首先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清华的校友。甚至在高中时期,我就曾经参加过家乡的清华当地校友聚会,知道传统上,清华非常重视校友间的情谊。有趣的是,不走出清华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校友们会友善到这样的程度。具体详情此处我不愿一一赘述,只提一句,连前任人文学院的辅导员张伟特都特别从德国海德堡赶到巴黎,帮助我们安顿下来,真不愧是“海外辅导员”了。现在想想,当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找房子、熟悉巴黎地铁的那些日子真是温馨极了!

  体验欧陆的人文社科教育。欧洲的政治学很讲究哲学基础,我是拜托巴政的一位教务老师帮我选的课,她看到我想选政治学和历史方面的课程,就推荐我去上一些哲学和伦理学课程,果然是收获良多。详细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一直到后世的康德乃至到罗尔斯,阅读过程当然是艰辛的,不光有语言方面的,还有理解上的,比如说尼采的学说,他坚定认为充分实现个人发展、是每个人都成为“上帝”才是人的最高使命和价值,怜悯这种情绪在他看来是属于弱者的,是不值得任何欣赏的。哲学家的思想果真是非常特别。这对于从未接触过哲学的我来说很难理解。但是仔细学过哲学才明白为何中国的行为经常遭致西方国家的反对,东西方思想的根源本质上就是不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当然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这层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懂得才会真正宽容。还有法国革命的那节历史课给了我很大触动,Clay教授的博学让我折服,对革命的多种解读方式让我对法国革命产生了浓厚兴趣,课下阅读了老师推荐的不少书,那种自然生发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是我之前很少体会到的。

  在法国念书时认识了不少人,西方同学的自由、随意和无形中的自信深深感染了我。出国之前,我很少敢于当众说英文,因为经常被说是发音不标准。到了巴黎后,在教授的鼓励下,我逐渐克服了这种自卑和羞涩,敢于尝试自己的英文,得到老师的赞扬后我渐渐多了点自信,这半年来我的英文水平着实提高不少,特别是学业结束后我选择了一个人环游欧洲,一个多月的旅程让我彻底体会到语言的工具性功能,如果可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追求完美的发音和语法有时不是那么必要。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我终于开始学习之前就一直非常感兴趣的俄语。其实,大多数的活动根本不需要用到爱因斯坦所谓的那“百分之一的天才”。

  同样是在在遥远的大陆西端,二十岁的我开始自己尝试下厨。普遍而言,清华的孩子们缺乏下厨房的经验,我也一样。开始时候真是一切都很不顺利,我连早餐最基本的煎鸡蛋都不会!在室友——一位同样来自国内的北京女孩——的帮助和因特网的辅导下,我渐渐自己试着做饭,首先是为了造福自己的胃。后来回国后做给爸妈吃,他们惊喜地发现效果还不错。学习新东西,总是让人很有成就感。虽然想想在厨房打开电脑一边看教程一边动手试验的行为好像挺傻的。

  最后谈谈在欧洲的旅行,我个人觉得这是让我整个交换经历变得出彩的经历。之前梦想过很久,想要在欧洲旅行,也考虑过可能的经费问题和旅途中的危险,一直疑虑重重的结果是推迟了行程很久。终于期末考试都结束了,我也终于上路了,才发现,其实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也没有那么危险。一个人拎着相机走了欧洲八九个国家,数千张照片记录了我的旅程,马赛的海港,巴塞罗那的哥伦布纪念碑,罗马的彩虹,佛罗伦萨的街道,苏黎世的雪,维也纳大学的名人廊,诸如此类的风景,都让我非常难忘。一路上也不断遇到不同的人,有时是当地居民,有时是与我一样的游人,无论是什么人,交流过程中总能让我体会到一些新鲜的东西。现在想想,我是幸运的,虽然也曾遇到飞机晚点、火车晚点的情况,但是毕竟从来没有遇到坏人,甚至在一些人潮汹涌的城市也没有。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自己来解决而无需求助任何人,这种奇妙的经历让我有理由增加自信。特别是伊斯坦布尔之行,现在想来我都要为自己喝彩,居然可以在那样嘈杂纷乱的城市里、在当地居民奇异的目光中一个人走了一周,没有遇到任何意外。而去那里的起源也很简单:看了两遍007新片Skyfall后,忍不住想去那座地中海南部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看看,于是马上订了机票、办了签证。一切都很顺利,虽然始于一时的冲动。家中的长辈很是赞赏我这点——有勇气敢于尝试真正想做的事。正因为年轻,所以才要去尝试更多,乃至困难和失败也是。

  无论如何,2012年在巴黎的学习和生活注定要改变我今后的生活。我的一位长辈在我出发之前曾经跟我说过,一个人或许一生可以有很多次旅程,但是只有年轻时候的旅程才能起到改变一生的作用。我对此深有体会,希望学弟学妹们把握机会,让青春更充实!

   

  2013年3月初稿,北京

  同年8月定稿,维也纳

  ?

  王海亮

  社科10本科生

  巴黎之行,是我第一次出国。人的一生,总是需要遇见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事情,在生命最美好的时间段,我到了法兰西,在世界艺术之都、时尚之都的巴黎,遇见了最美的年华。在半年交换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有很多的体会。

  也许你对法国人的第一印象是懒散,也许是浪漫,也许是傲慢,但是当你真正走近他们,才会发现,他们最为推崇的是自然。法兰西的自然展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我走在大街上,这里的人向我说“你好”,那是一种表达亲近之情的语言。当地铁站的老太太向我说I don’t speak English. 这是一种傲慢的表达,同时也是对于自身文化的尊重,无所谓对与错,无所谓好或者坏,巴黎最为重要的精神就是包容,而自然正是可以包容一切的东西。我可以示好,我可以傲慢,我在巴黎,我无所谓。

  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巴黎的美景目不暇接。由于课程比较少,所以我有机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环绕巴黎。而骑行的过程让我更加明白了巴黎和北京的区别所在:巴黎沿塞纳河而建,建筑也并非四四方方,所以经常在我拐过几个弯之后就迷失了方向。有一次回家的路上却发现埃菲尔铁塔在自己的前方,自己完全走反了方向。这种并非以东西南北,而是以左右来分方向的做法使得塞纳河畔左岸右转的说法更加契合。那宏伟的埃菲尔铁塔、壮观的凯旋门、充满故事的巴黎圣母院、埋葬了拿破仑的荣军院让巴黎成为一个浪漫与激情共生的城市,奥赛美术馆、卢浮宫以及凡尔赛宫则成就了巴黎的艺术地位,但巴黎的真谛更在于无处不在的街边咖啡馆以及咖啡馆外看街的桌椅。每晚八点之后,巴黎的人们到咖啡馆点一杯咖啡,与相爱的人一起看街到很晚,这才是巴黎的生活。而我自己也在巴黎度过了一段仅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生存之难

  由于在到巴黎之前功课做的不是很足,所以在巴黎就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算是我自己所期待的吧,因为自认为这样更能锻炼自己。

  首先是找房子的问题。之前没有在战法上进行过多的关注,所以就只好在巴黎再进行找房。我们这些人当中主要分为三个群体:一、在法国有朋友,托朋友已经找好了房东为中国人的房子;二、有法国朋友,直接住在法国朋友那里,之后再直接找法国人作为房东;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准备。于是,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到了有熟人就是好。人脉是一个重要的资源,通过人脉,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先在学长学姐那里安顿下来,以之为根据地,再进行找房。大家的努力很快收到了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觉到其实巴黎的房子并不算难找,而且在巴黎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并且有专业的战法网站,这就使得我们这些人十分方便。两天之后,我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但是我想到的却是创业之难,想象一下最初到巴黎的中国人该过一种怎么样无助的生活。

  其次是交流的问题。法国并非移民国家,但巴黎却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这里生活着各种肤色的人,所以也见怪不怪,十分随意。之前以为的那种自己成为少数群体的现象并没有发

  生,走在大街上,向三个人问路就有两个不会说法语,当然,他们更不知道路怎样,因为他们也是游人。巴黎当地的居民恐怕要到晚上八点以后才会走出家门,坐在街边的咖啡馆外,面朝大街,欣赏夜色下的巴黎了吧。这里中国人很多,来旅游的中国人更多,在各个景点,随时可以说中文请别人给自己拍照,真心感受到了中国真的是有钱了。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文化上的差异。有天晚上参加了一个整晚的boat party,大家整晚在音乐当中跳舞,我却感受到了少数群体在不同文化当中的不同感觉。整体的感觉是,西方学生有西方学生的玩法,并且在几乎所有参加party的人都是西方人的场合当中,我们并没有办法融入其中。这是真正让我感受到文化上的shock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当然,这次活动也让我渐渐了解了西方人的玩法。

  9月3日开始了上课,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每日忙于买菜、做饭、洗碗等事情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不易。初次烧饭,搞出各种问题,才理解到生活的艰难。住在大巴黎,感觉生活更像是在中国的农村,悠闲、不愁生计,虽然并没有足够的金钱去买奢侈品,但生活却也优哉游哉。中国的很多农村就正是处在这样一个阶段,除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法国不同以外,其实更多的生活节奏还是很相似的。

  二、现象之思

  首先是刚到巴黎之后,就看到很多的乞丐。这让我觉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过如此。贫富差距实在是很大。和我同住的是一位北京人,当年考清华差20分,走第二志愿去了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在巴黎读了一个工程师的文凭。他在巴黎已经生活了五年了,有自己的工作,准备再在巴黎呆两年就回国。我在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时,他说很多法国人是自愿乞讨的,他们更应该叫做流浪汉,因为这样的生活无忧无虑。我却不以为然,那要这么说的话,中国有很多乞丐还靠着乞讨发家致富了。每个人一定有自己特殊的原因。当然,并不是说法国不如中国,法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使得每个乞丐都不致冻饿而死,中国在这方面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

  其次是巴黎的小偷。那天在奥赛美术馆外的地铁里,我的书包被小偷把拉链拉开,我却丝毫没有察觉,一位老先生找茬跟我说话,我才感觉到貌似有人动我的东西,我看了一眼背后,看见有个人旁边站着一个小孩,也在看着地图,就没有理解那位先生的意思,后来那个小孩又动我的包,我才意识到遇到了小偷。由于我也不会用法语说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巴黎,其实也只是一座城市,也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也会存在丑恶的现象。这些做小偷的人当然也不容易。我们国内却也不应该想象国外就有多好,希望以后崇洋媚外的风气能够少一些,平心看世界,其实哪儿都是一样的道理。

  三、学习之感

  巴黎是艺术之都,时尚之都,这一点,到了巴黎有了更深的感悟。随便站在一个街角,周围都是很好的风景,有着别样的风味。虽然建筑大致一样,但是生活在中国二十多年之后,依然会时时感觉到这里不一样的建筑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气息和不一样的震撼。巴黎历史悠久,塞纳河上随处都是风景,这让自己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

  巴黎政治学院所有的本科生都是不分专业的,但是却开设了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上的课程。我选的课不多,周一、二、三、五各一节课,并且都是基础的哲学课程,很难得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去真正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法国教育更加注重思想的产生这一部分。巴政的现象是图书馆经常是满的,进门不用刷卡,也不会查学生证什么的。这可能跟法国人数比较少有关,上一段时间说清华北大也逐渐要开放图书馆,我觉得好处甚多。

  闲暇之余,可以去看看博物馆。巴黎的所有博物馆对欧盟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人免费开放,拿着法国的学生签证,享受了好多的福利。我想国内学生半价这样的状况也是很符合国内状况的,毕竟我国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

  在巴黎学习的半年间我还参加了巴黎政治学院的篮球队,在和其中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聊天的过程中,他问我有没有在巴黎找一个女朋友,我说自己的法语实在太差,他说你只要表现得很自然,巴黎的姑娘就会很喜欢。希望之后去交换的单身男同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2013年3月

  ?

  周兰君

  社科10本科生

  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我穿越回了圣日耳曼大街,正健步如飞的向着巴政教学楼的方向走去,伸手仿佛还能感受到巴黎雨后潮湿的空气。

  我想念巴黎了。

  巴政与清华有太多的不同。巴政没有园子,没有自行车,没有宿舍,没有食堂,让人没有归属感。一开始这一切都让我不习惯,但是渐渐也觉得,能随手喝50分一杯的新鲜咖啡,能在像城堡书房一样的教室里上课,能听听欧洲学者的声音了解欧洲学生的想法, 都是让人期待而满足的事情。

  虽然没有紧凑的校园,但巴政所在的六区七区,囊括了法国政治和文化最精华的部分,法国国民议会、法国参议院以及众多政府机构均坐落在此,学校距离奥赛博物馆和橘园美术馆步行不到五分钟,再到著名的卢浮宫也就只有一桥之隔,这些门票不菲的景点对于学生都是免费无限制参观的。我在巴政选修了一门法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法式滚球(pétanque),上课地点居然就在卢浮宫正门对面的杜乐丽花园(Tuileries Garden)里,我上课的心情简直就像在天安门广场上踢足球一样,老师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带来葡萄酒和奶酪与我们分享。独一无二的优越环境为巴政的精英教育提供了一片沃土。

  巴政的严谨学风颇负盛名,我也用我的亲身经历映证了这一点。单单讲老师多么严格可能很抽象,还是量化的分数更能直接体现老师严格的程度。欧洲的课程满分是20分,14分已经算是不错的分数,15或16分很优秀,而18分以上的分数,据说在巴政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反思在清华大家所谓“刷水课”、“刷学分积”的行为,我看到了差距。巴政学生自己都笑称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在如此严格的学风下,学术和考试作弊等等严格的规定更是不用提了,在巴政你可以和老师同学激烈的讨论甚至争吵,只要你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

  萨科齐在巴政读书时,师从政治学家热罗姆?雅弗雷,他布置学生每周通读一本书,下周再由两个同学分析并组织集体讨论,萨科齐收益颇深,经常和老师交换见解。这种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和政治家接触与交流的机会,拉近了学生与政界的距离。

  另外,国际化也是巴政重要的教学宗旨,所有本科生在大三一学年都要出去交换,巴政的合作学校更是遍布世界各地,大部分学生会去英美名校。当然也有越来越多来中国交换的学生,回清华后偶尔会遇到他们,我倍感亲切。

  独自生活在国外是我这半年最大的收获,所有事情都要一个人经历, 一个人面对。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当你面对不说英语的银行、邮局、医院、地铁工作人员,那种无助的感觉是在国内体会不到的。无论做是什么事情,在巴黎的我都要去适应巴黎的节奏、巴黎的思维以及巴黎的逻辑。但作为一名巴政的学生生活在巴黎,也有“受宠”的时候,有一次去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小酒吧聚会,发现那里不仅有学生价,当你出示学生证之后,老板高兴地给了我们更加优惠的“巴政价”,让我们一行人受宠若惊。

  我把旅行看做是一张考卷的附加题。行走在欧洲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也第一次体会了一个人的旅行。只带一只背包,一张地图,和一颗忐忑又兴奋的小心脏上路。旅行的感觉是奇妙而不可思议的,因为旅行不仅仅关乎行走,更是一种心情,一种态度,一种阅读。

  回到园子,我找回了久违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沉浸在安逸之中,交换的经历是为了让我能更勇敢的面对接下来的人生中会出现的各种波动甚至挫折。

  我会永远记得我巴黎故事中的孤单、紧张和无助,也会永远记得这半年中的惊喜、感动和震撼。期待再次踏上巴黎的土地。

  2013年3月

   

  ?

  师文涛

  国关系2011级硕士生

  我不擅写作感言感想类的文章,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从头说起比较好。希望各位读者不会觉得乏味。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为本院学生提供了多个为期一学期的交换项目,每年出出进进的学生为数不少。2012年下半年,我进入了硕士生学习的第二年。由于研一基本修满了所要求的学分,在研二第一学期完成开题后,我选择参加社科学院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的交换生项目。说起来,我参与赴巴黎政治学院的交换项目多少有些偶然的因素。当时我有意愿完成一次交换,对于目的地国家还有些踟蹰。曾经学习法语希望留学法国未成的母亲干净利落地说出了“巴黎”两个字。尽管最后的决定是我自己做出的,但我的交换之旅一开始似乎蕴含了实现梦想的意味。

  申请签证的复杂与艰辛不必再提,漫长的申签过程似在提醒我即将到来的出行将会收获自己之前闻所未闻的人和事。

  虽然屡有波澜,我还是如期在2013年的一月中来到了耳闻已久的巴黎。在十个小时的飞行之后,一路伴随的夕阳终于消失不见,我到达了夜色中的巴黎。从抵达戴高乐机场开始,到我从同一机场离开。我领略了包容、多样的欧洲。

  由于没有太多学分压力,我只选择了法语课和一门专业课,听课更多的是以旁听的形式进行。巴政是个很小的学校,几栋教学楼散落在巴黎第七区的几个邻近的街区;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在各个教学楼之间奔走。虽然有些麻烦,但是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不同专业的学生见面会谈的可能性,个人认为是国内高校可以借鉴的范式。

  与清华国关系相比较,巴政在授课方式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基本分为教师讲授型、自由讨论型和学生报告型等几种类型。但是与国内学生相比,巴政的学生思想更加自由奔放,大多数课堂气氛更加热烈。我认为,巴政的学生在思想深度和创新思维方式要高出国内学生很多。这是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一点:中国的学生的确相对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我想这不仅仅是教师水平和授课方式造成的。

  与巴黎人平均工资相比,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并不高昂,恩格尔系数处在很低的水平。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正当工作尽职工作的人来说,都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对于青年人来说,巴黎的生活压力与北京相比并不高。

  我在欧洲的几个月时间,深切地体会到了华人遍天下的事实。在巴黎,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华人,各个地区、各个时代、各个行业。在巴黎一些区,即使不会法语,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太严重的影响。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在法华人——留法工作的、在法留学的、偷渡打工的、充任雇佣兵的……几个月以来,我和各种人群进行了交往,甚至比我这些年在国内交往的人群类型还要多得多。他们在异国他乡,仍然保持着华人的生活和交往方式。这些人和他们经历的事情,使我更加真实地认识了这个社会。

  法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发展的自由社会。大多数法国人热情友好,种族观点和尊卑观念是十分少见的。但是少数族裔和外来人口生活状况较差,对社会的不满加剧,形成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法国,各个行业罢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各个利益团体组织游行、示威再正常不过。各项活动都能有序、顺利进行。民众合法表达诉求,警察部门依法维持秩序,互相配合、成熟高效。

  巴黎社会的开放性非常明显,街头巷尾可以见到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特点的人。各种思想和主张都可以自由表达,支持者摇旗呐喊,反对者一笑置之,各方很少有过分激烈的主张和活动。今年法国更是实现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社会风气更加自由。

  欧洲社会最突出的文化特点即宗教文化。巴黎遍布教堂,各个教堂的宗教活动频繁;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周末前往教堂礼拜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对于大多数欧洲人来说,对于天主教或者基督教的信仰已经内化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风俗习惯的重要方面。

  除宗教外,在巴黎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法国人以及欧洲人对于法律规定的坚守,有时甚至近乎固执和死板——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但就是在这样的固执中实现了规定的常态化,杜绝了朝令夕改造成的混乱。也许,中国人的思维更加灵活,但不能谋一世。短时间内效率的提高,代价是长期效率的低下。

  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国家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在城市建设方面,除了城市生活的现代化,周边市镇的现代化也已经完成。在舒适度相同的前提下,大型城市如巴黎周边的市镇和卫星城人口密度更低、生活环境更好、生活成本更低,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拥挤现象。这对于中国的城市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大城市,小型市镇的现代化同样重要。合理、健康的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均衡发展。

  为期五个月的交换已经结束了。回到清华,回首此次经历,发现自己悄然之间见识了很多、开阔了很多。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努力尝试跳出井底既是必要的,也是幸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心灵,至少该有一个在路上。

   

  2013年3月

   

  ?

  张佐莉

  国关系2011级硕士生

  2012年—2013学年秋季学期我到巴黎政治学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这半年的经历现在想来真是弥足珍贵,异国他乡的风情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听觉的焕然一新,更为我深入这个世界,深入自己内心去思考一些从未思考的东西提供了契机。大概的感受总结如下:

  首先,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巴黎政治学院名誉享誉全球,被称为法国社会精英的摇篮,法国70%的政治家、80%的企业管理者,以及几乎所有法语国家的总统、总理都曾是她的学生。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希拉克,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都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几乎所有的总统总理都是巴黎政治学院毕业的。能来到这所学校学习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半年我选了三门课,旁听了三门课,其中包括语言课也包括专业课。这里的老师非常的睿智和敬业,课堂的气氛也十分的活跃,同学们总能积极主动的发言和参与讨论,这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生学习的。这边的课程设置也非常的合理,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情况,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是不同的,比如语言课程,一个班级的人数不会超过12个人,这样就确保了老师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很好。此外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如果一门课程上课缺席两次,那这门课程的考核就不能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监督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了解了国外大学的上课和考核的方式,学习到很多新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开设的讲座也非常的多,我也会有选择的去旁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结交了很多外国朋友,也更好的了解了国外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其次,深入了解了法国乃至欧洲的历史文化。巴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累计有上百家,这对于文化和艺术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的保护,很多国立博物馆对18-25岁的学生免费开放,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半年我趁课余时间去了大巴黎和小巴黎的很多博物馆,了解了中古时期的历史文化,了解了西方的绘画艺术史,欣赏了各个名家的画作,了解了巴黎的发展史,欣赏到不同的欧式的建筑风格……这些都是这个魅力的城市和国家带给我的收获。写到这里不得不说欧洲尤其是法国的艺术是非常的发达,虽然我没有受到过很多的艺术熏陶,但是每次去博物馆都会被那些让人惊艳的艺术作品所震撼,除了闻名世界的卢浮宫以外,巴黎还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出名不出名的博物馆,各有特色,让人流连忘返。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座博物馆的名字叫“吉美国立亚洲博物馆”,在这座偌大的博物馆里我看到了我国从商周时期到近现代的,所能想到的所有文物,在地球上的另一个大陆看到这些,我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第三,游历欧洲其他国家,了解了欧洲的社会概况。趁着假期和回国前的那段时间,游历了欧洲其他国家,虽然欧洲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但是欧盟内部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差异仍然十分非常大的,首先是语言上,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有些国家比如瑞士甚至有四种官方语言,语言的不同这就已经是国家有自己特色的一个显著特征了。在来欧洲之前我大脑中的预想是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认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到了这些国家我发现欧洲的认同感远没有达到我想象的那种程度,他们更多的是认为自己是某个国家的人而不是欧洲人。此外不同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当然不同国家的人们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让人看到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弊病。在希腊看见了很多失业的人无所事事,为失业游行的队伍不断,那种整个社会慵懒的状态也许是今天这么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吧。每一个不同的国家都能给我们留下独特的印象,至今欧洲身临其中还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文化历史厚重感。

  最后,在对比中更加理解中国,更加了解当今世界,对国际关系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兴趣。作为学国际关系的学生,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来巴黎政治学院学习的目的:来西方国家体验他们的生活,认识世界,进而深入理解中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搞好中国的对外关系。不难想象中国与欧洲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有一些不同是无关痛痒的,而有些差异却是潜在冲突和矛盾的根源。在欧洲生活学习半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如何让别人理解你与众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理念是减少国与国之间偏见、冲突和矛盾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崛起,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形象建设也越来越重要,而一个好的形象重要的是如何展示中国与别人不同的一面,但这种不同是有益于中国和世界的。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或者说不了解的地方还太多,这是我们国家应该重视的问题,对外关系能否搞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法国半年的学习经历,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在欧洲的所见所闻不仅仅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它对以后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思维和视域的开阔让我想问题更加的客观和全面。当飞机起飞离开巴黎的那一刻,我知道以后我还会再回来,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地方。

  感谢我的母校清华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去巴黎学习,感谢我们交换项目负责老师张利华教授的辛苦付出,感谢父母导师的支持。我一定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所长,搞好学习、工作和生活来纪念我这段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

  2013年1月14日于清华园

   

  ?

  吴佳容

  国关系12级硕士生

  到巴黎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玩? 享受? 想体验一场惊天动地的文化震撼之旅? 还是像我一样, 对巴黎自古以来就有着一股莫名的崇拜与喜爱?

  现在,刻板映像中形容巴黎的形容词是否已经开始浮现在你我的脑海?是的。我在没到巴黎来之前对巴黎的完美映像, 应该和你想到差不多。但待过巴黎之后, 我必须残酷的告诉大家, 巴黎其实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完美, 但我想也就是因为经历了许多巴黎的不完美, 更加深爱这座不像想象中完美的城市。

  原本我以为的巴黎……!

  浪漫, 我想绝对是世界各地观光客所造成的错误印象, 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 一到了巴黎的著名景点就开始搂搂抱抱、亲来亲去, 也难怪不晓得的人以为巴黎人都这样天天搂搂抱抱的。

  美丽, 这必需感谢热爱文化艺术的路易家族, 如果当年没有热爱艺术的路易十四、十五、十六, 乃至于拿破仑, 巴黎现在不会有全世界最棒的罗浮宫, 不会有世界上最奢华的凡尔赛宫, 更不会有大批17、18世纪的房子至今仍随处可见在巴黎的街头巷尾。

  奢华, 其实巴黎人没有大家想象的到处都是名牌, 绝大多数的事物还是挺平易近人的, 一般人所以会给巴黎奢华的形容,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大名牌有一半是Paris的产物! 香奈尔(Chanel)、迪奥(Dior)、圣罗兰(YSL)、刘易斯威登(Louis Vuitton) 所以来到巴黎一定要来去香舍里榭大道上体会一下什么是奢华的感觉。

  时尚, 巴黎人就和台湾人差不多, 大家都会穿衣服, 实上我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大部分的法国人认为的时尚, 我们亚洲人不见得认为是时尚。在巴黎平价服饰店非常非常的多, 大家熟知的H&M、ZARA、UNIQLO、GAP、Mango巴黎满街都是, 也有少数是只有在法国才可以看到的牌子像是etam、FAN FAN、Promode etc. 其实许多牌子在我们眼中可能属于高价位, 但在巴黎人眼中算是她们的平价服饰, 也因此我们会错误的以为法国人都穿着都是高档服饰, 似乎比我们有钱或是时尚的感觉。但大家千万不要这么想, 因为名牌都是观光客在买的。而且有太多法国人的穿衣法则, 真的话让我们亚洲人看不惯, 例如: 一个女生穿着一条丝袜一件上衣就出门, 对我们来说只穿丝袜就出门感觉就像没穿裤子给人看屁屁一样, 但法国的女人很喜欢给人看屁屁, 不信自己来看看。 而且在亚洲我们都会避免全身黑色打扮, 除非家里有事, 要不然全身穿黑色的都会被爸爸妈妈念, 但在法国人的时尚颜色中, 黑色概括一切, 因此来到巴黎旅游穿件亮色的大衣保证你走到哪里都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慵懒, 这是我最欣赏也最讨厌的特色了! 巴黎人的慵懒可以在接头巷尾的咖啡厅随处可见, 成天无所事事的看着报纸小说就坐在马路边的咖啡座上耗上一整天, 在亚洲这样的情况时在少见, 而且多数人也不愿意坐在路边喝咖啡看书给别人看。但来到巴黎还是要体验一下这种被别人看的感觉。扯的是, 大部份咖啡厅如果选择坐在室外的位子, 都会斟酌多收个1-2欧, 反而座室内比较便宜, 这一点我真的搞不清楚。直到一位法国朋友和我说, 喜欢坐在路边咖啡座上的人, 都是想要向其他人炫耀, 我是有钱有闲的才可以坐在路边喝咖啡的! 也因此咖啡厅永远室内的人比室外的人少,尽管是冬天也一样。 但我很欣赏他们这种不怕别人眼光的行为, 因此座在路边喝咖啡也变成我到巴黎来最享受的活动了! 但这样的懒散行为也反应在法国人的工作态度上, 就以生活当中常去的超市来说, 平均开业时间是早上8:30至9:00之间, 但晚上差不多7:00就已经打烊, 周六只开半天, 周日休息, 所以想买食物的话衣订得提早买, 不然周末就只能挨饿了! 此外, 银行、邮局的营业时间也是短的吓人, 有些博物馆更是到了中午12:00才开放参观, 下午4:00就闭馆, 所以在法国做什么事情最好都是抢早, 以免耽误了自己的行程或错过了参观时间!

  但其实巴黎也没有我说的这么纸醉金迷,其实在校园的生活还真的是很不错的,在巴黎政治大学的学生,可以说是法国当地属一属二的优秀学生了,理所当然在校内的学生一开始总会给人一种自傲的感觉,但熟悉了之后才会发现其实在巴政的学生每个都是人才,而且大家都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我很欣赏老师在上课时总是喜欢听学生提出反面意见,而且喜欢开放学生课堂中互相辩论,大家各说各话,但从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顺到整理自己的思绪,此外课后的作业方式也和我们亚洲的教育方式很不同,老师们总是喜欢我们小组讨论,分工上台报告。虽然我自认为英文能力并不差,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上课,难免每回上台报告时还是会紧张的一直抖。

  我很庆幸的自己在2012年下半年有机会到巴黎国立高等政治学院(Sciences-Po)交换半年, 在巴黎除了用功读书外, 也少不了欣赏巴黎的美景、逛逛博物馆、迷失在巴黎小巷中,在巴黎的学习生活将会是我这辈子难忘的美好回忆。

  2013年3月

  ?

   

  田斌

  国关系11级博士生

  踏上去往巴黎的路上我曾试问自己,此次法国之行我有何期待,想干什么、学什么、看什么?一系列问题随着飞机降落戴高乐机场后便一一有了答案。一座有着千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一座法国乃至西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一座被誉为世界时尚之都的国际大都市到处散发着它的魅力。海量的信息迸入到我的视线里,我和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巴黎的年轻人一样,首次踏入到这片土地时怀着一份谨慎但又难以压制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随后,我将有半年的时间去品味巴黎之美,感受欧洲之兴。

  在此次学习期间,除了在学校聆听了一些感兴趣的课程以及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客们的讲座,我更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办了年票乘坐巴黎主要的几类交通工具穿梭在各个街区。利用各类假期去了15个国家,近40个城市,在罗马过的圣诞节,在维也纳听到了新年的钟声,从斯德哥尔摩乘火车用时18个小时到达了北极圈以北120公里的瑞典小城。如今整理当时的照片,还是仿佛昨日。可以说此次欧洲游学感受颇多,很多细节和身边的小事现在细细回想确实很有意思。

  欧洲也有“切糕党”,强买强卖并非中国特色

  如果说国内因“切糕”事件吵的沸沸扬扬,有甚者更把它与国家地方政策、民族政策联系到一起来考量和批判。那么,在欧洲大陆上,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你也同样会遇到了类似“切糕”这一强买强卖的情况。似乎没见有人将其与欧债危机和欧元惨淡的未来相提并论。在法国巴黎铁塔下强卖小铁塔工艺品的商贩,如果你上去搭话并拿起来把玩了一会,很多情况下你要买走这个。在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前,在你没有反应过来时,就有商贩将据说有祈福幸运之意的编织手环快速给你带上,同样,你被要求买走这个东西的几率极高。

  乘坐欧洲火车,思考中国铁路运营的一个难题

  在德国、法国和瑞士乘坐火车,会发现这样一个细节,两趟开往不同地方的列车在同一时间、同一站台出发,重叠的路程中只启动一台牵引机车。如果你是不了解这一情况的外国人,稍不注意就可能上错车而去错目的地。

  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三,一是国外铁路和车站建设力度和速度远不及中国,有些大的火车站的列车停靠容量和调度能力有限。二是由于欧洲便利且廉价的航空运输,使得乘坐铁路出行并不是欧洲居民的首选,铁路列车上座率不高,个别情况会出现一节车厢只有几个人的时候,相同路程的单台牵引机车将有效的降低成本。三是出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考虑。

  无论出于哪种考虑,这个做法是否可以借鉴到中国来。我也曾就这一问题与国内的一些同学沟通过,起初大家都觉得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嘛。比如一个牵引机车挂16节车厢,现在换成前面的机车挂10节,然后再挂一台牵引机车以及它所带的后6节车厢。说白了还是16节,没有看出来其提高了运力之说。

  然而,我们似乎还没有发现其微妙之处。高效节能这一方面显而易见,而重要的一点在于特定的时间内能够在转移和外输乘客上起到一定的效果,特别是提高中转节点车站(两趟列车实现分开运行的车站)的上座率。

  It’s made in China,It always works.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街头,一个杂耍艺人在表演当中拿起他手中的道具,对围观的路人调侃的一句话“It’s made in China,It always works”。的确,在巴黎、罗马、柏林、哥本哈根、布拉格、阿姆斯特丹,走进玩具店总能发现贴有Made in China的标签。特别是在巴黎,我和同学们想选几件价格不贵的非中国产的小玩具,结果只有一款积木符合我们的要求。其它的要么价格超昂贵,性价比差,要么就是中国制造。

  如果说无论你走到哪里,甚至在一些小城市,你总会看到中国人、中国餐厅这已经是件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那么更让你吃惊的事情是任何一家超市,你总能找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是小的东西,利润空间不大的东西越可能是来自中国浙江、福建等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制造。

  可以说没有来欧洲之前,看到媒体上称中欧比任何时候都相互依赖这一说法,自己的感受没有那么深。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就是欧盟,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即便欧洲国家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贸易摩擦也经常发生,涉及金额也不断加大,但欧洲充斥着各类中国造的产品,这类成品中绝大多数是可以走进欧洲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

  坊间说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威胁欧洲国家的又一次难得机会,殊不知当老百姓经受这场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国各类物美价廉的产品、食品,对于欧洲每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开玩笑的说,中国产品对欧洲各国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中国产品的市场更贴近普通欧洲消费者,这是欧洲不能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全球化时代这个更是一句至理名言。

  在巴政时,日本庆应大学的几位专家来巴政举办一次有关日本企业在欧洲发展路径的讨论会上,一位专家提到,正如中国产品能在欧洲普通百姓家庭消费中不可或缺,那么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在欧洲也正因为瞄准普通消费者,走低端家庭经济实用型路线,并以丰田雅力士Yaris为突破口,才是其成为了丰田在欧洲最畅销的车型,并且在欧洲同类车型中大卖。谈到日本制造业企业总将有一天将和中国在欧洲市场上演激烈拼杀时,大家一致认为上面的例子正是说明谁抓准了大众消费的产品,在同等价位上保持技术和质量领先,谁就会赢得欧洲市场。

  的确,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将面多诸多难题。在欧洲市场上,不仅要在百姓生活常用的商品中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同时,中国产品要在高附加值、高科技领域打出一片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前的价格优势如同打开欧洲市场之门的钥匙,而想守住这片市场,则需要的不仅仅是中国制造的价廉商品,更需要由中国创造的物美良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法国和欧洲游学,使我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面,这也正是通过这次学习给我带来的一种更宽广的视角去回看中国、去感受欧洲和整个世界。最后,感谢张利华老师,因为有您无私的付出和帮助,才有了我们此次巴黎交换学习的机会。

   

  2013年2月

  ?

   

  张伟玉

  国关系11级博士生

  2012年8月20日,带着对海外学习和生活的诸多期待,我启程前往巴黎。前半月在安顿基本的生活起居以及办理学校手续和在法生活各种必备程序中渡过。9月初开始投入到紧张的上课中,在法学习半年,总体来说非常值得,但也稍有遗憾。

  首先,是对法国艺术氛围之浓厚的体会。在巴黎,当你身临其中,你会不自觉的想走进卢浮宫、以及各种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但在中国,即使在帝都的北京,都没这种艺术氛围。法国人对艺术的追求,还体现在随处可见的街头艺人,例如,在马路上一个人陶醉的弹钢琴,在地铁里自娱自乐的各种乐队。在法国,尤其是在普罗旺斯,我感觉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画家的可能,当你看到成片的薰衣草和向日葵,当你看到美到眩晕的天空和河流交织成的景致,连我都想拿起画笔画上几笔,大自然的美景,悠然的生活,厚重的法兰西文化,让法国人对艺术如痴如醉。

  其次,是对西方人的价值观,例如自由、平等、民主等词汇的认识和理解方面。以前出现在教科书中的个体解放、自由、个性、信仰等等词汇,理解起来总是那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不知道这些词汇究竟是何种吸引力让西方人着迷,此次在欧洲生活半年,通过观察欧洲社会,理解了这些词对西方人的意义。例如大冷的冬天,美女们可以把双腿全部裸露在外,只穿一件风衣,如果在中国可能有人会在议论纷纷,而在法国可以不屑于旁人的眼神,甚者有回头聊越高,越兴奋的感觉。还有随处可见的街头热吻和拥抱,路过的旁人都习以为常,跟空气一样没看见,在中国或多或少会让别人指责说伤风败俗,即使中国已经非常开放了。还有信仰一词,周游完整个欧洲,每到一处,代表一个地区最高水准的建筑,那一定是教堂,这足以说明信仰在西方人眼里的重要性,而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还是不太能理解。

  其次,是在开阔视野方面,在法国期间,我抽周末和回国前的一段时间,走遍了大半个欧洲,共十几个国家,二十多个城市。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希腊辉煌的历史和败落的现代的强烈冲击,让人唏嘘不已。希腊除了雅典最中心位置外,其他地方都破败不堪,无业游民到处晃悠,只要天黑就不敢出门,在街角晃荡的人那种眼神很可怕,似乎述说着对生活的无奈,对命运的无望……希腊的游行示威也非常多,可以说是无处不见,很多青年人都失业,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太危险了,希腊债务危机看来真的是不一般的严重,我认为只是救助断然不行,强大主要还得靠自助,如果天天只知道泡爱情海,晒大太阳,那希腊重回当年的辉煌,绝不可能了。

  还有就是领略西班牙热情与奔放,浪漫与悠闲。在夜里10点多钟,我和同学一起前往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坎普诺球场,想一睹西班牙球队的神威,不过我们没有赶上打比赛,但是我们却看到了更精彩的一幕…..那时正值夜里10点多钟,一群孩子随便就在一块空地里,就着昏黄的灯光,忘我的踢着足球…..在大街上,有一个男孩提着一袋东西,不自觉的就用脚提来去,边踢边走,这让我恍然明白了西班牙足球威震世界的精要所在。说起西班牙,夜生活也是他们的主旋律,晚上12点,大街上仍是人声鼎沸,在巴塞罗那,随便钻进一条小巷,就足够享受一下午的悠然时光。

  而挪威,又是全然不同的景象,挪威人的生活,可以用一条狗,一片森林,便是整个世界来形容。挪威人豁达安详的生活态度,带给了我心灵的触动,当国人在GDP的浪潮中摸爬滚打的时候,人家早已不care这个,而是追求生活的高品质和真真切切的幸福。还有….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写上好几万字,读万卷书果然不如行万里路。

  再次,就是中西方的对比上。原本以为,在巴黎、在罗马、在佛罗伦萨、在雅典、在巴塞罗那…..这些让我们从小慕名的城市的治安一定很好,那你肯定想错了,这些城市没有一个城市的治安有北京好,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面我的舍友被偷了手机,在肯德基餐厅我的同学被偷了Ipad,在意大利在希腊,你得更随时注意自己的钱包等贵重物品,盗窃抢劫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街头流浪汉,我们住的巴黎十二区,房子外面就有一个流浪汉常驻那里,巴黎的地铁里更是随处可见无家可归的人,社会保障再完善的地方也避免不了。

  虽然收获了很多,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学习时间较短,从8月末到1月末,仅仅四个月的时间,其实是刚刚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把自己安顿妥当,学习时间就悄然结束。半年时间,倍感匆匆,还没来得及细细的享受巴黎政治学院的学术风韵和巴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景就不得不离开了。其次,法语熟悉程度不够,比较难深入的参与和融入当地和巴政的校园文化生活。

  踏上归国的旅途,我仍然兴奋不已,纵然西方世界有无数多的可以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却也不可避免的正处在落日的余晖之中,靠着不薄的积累苦撑着,全然不同于我的祖国,如朝阳一般,正在冉冉升起…..

  回首半年的交换生活,仍然是百感交集。首先要特别感谢张利华老师,您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整个过程您都无微不至,参与其中,为我们操劳。其次,感谢母系国关系提供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前往巴黎政治学院,开眼界,长见识,还要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同学,与你们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我人生的美好记忆。

   

  2013年3月

  ?

   

  ?

  许宛伶

  我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秋季学期我选修了为期两周的《中欧关系研究》课程,此课由来自格罗宁根大学(Groningen University)的Jan van der Harst教授和Frank Gaenssmantel博士讲述欧盟热点议题,中国与欧盟政治经济关系现状。这个课程是清华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签署的《清华-格罗宁根中欧关系研究合作项目》的内容之一,此项目于2011年9月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三年。《中欧关系研究》课程主要是希望通过教学与研讨激发清华大学的学生对欧洲研究和中欧关系研究的兴趣。该课程的结课方式是呈交一篇涉及欧洲研究或中欧关系主题的英文论文。由两位主讲教师评选一篇优秀论文,授予奖学金并提供一学期的格罗宁根大学交换学习机会。本人荣幸地获得了这个交换学习的机会,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前往格罗宁根大学学习。

  格罗宁根大学的学习氛围、师资水平、多元的选课资源、授课方式、国际学生的互动、格罗宁根市的宜居环境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经验,使本人开拓了视野。学习之余,我游览了欧洲几个国家,进行了论文研究的调查访谈和材料的搜集。

  

  格罗宁根大学位于荷兰北部格罗宁根省的格罗宁根市,该市以开明的“左派城市”著称,也是围绕着大学社区的发展而兴起的。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对接的荷罗宁根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学系拥有优秀的师资团队,许多教授曾任或现任欧盟机构的职务,他们的个人背景和经验,丰富了授课内容。本人选修了几门英文授课的课程,包含《荷兰研究》、《荷兰在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立场》、《民族与文化政治》,同时旁听了《欧盟研究》课程。一般来说,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课前指定或推荐多篇文章让学生阅读,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发言和意见反馈。师生之间保持对等友好关系,有时候还会组织全班学生一同骑自行车外出教学。同学之间也常自发地组织“读书会”或“重点学习会”,不仅相约在食堂或咖啡馆讨论,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分组讨论。国际学生之间通过学生会搞一些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本人不谙荷语,但在荷兰的学习、生活或旅行不感困难,因为荷兰小至孩童、大至老人,几乎人人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我接触的荷兰人也十分友善,总是主动积极地提供帮助。

  格罗宁根市位于荷兰与德国边境,同时邻近海岸,自行筹划一日或短期的大巴旅游很是方便。此外,荷兰境内火车交通十分便利,从市区乘坐火车到比利时或卢森堡,四、五个小时就能抵达,远至巴黎也只要半天时间。在荷兰生活,自行车是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游览荷兰城市,可以带着自行车上火车,到达目地城市骑着自行车自助游。即便是大雪纷飞的日子,仍可看见荷兰居民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及膝的雪中骑车奔驰。除了自行车外,荷兰的另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运河上的船。荷兰各主要城市都有运河交织其中,格罗宁根市也不例外,别致的船屋构成秀丽的景致。漫步在街道或运河旁,感觉十分惬意。在这里可以发现荷兰人注重学习和休闲并进,许多学生组织筹办休闲活动,如单车骑行、划船、滑冰或是短程郊游。格罗宁根市区的农贸市场提供的蔬果鱼肉,比超市新鲜而便宜。对囊中羞涩的学生来说,自行采买食材料理下厨,更能节省开销,毕竟欧洲国家的物价消费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本人在荷兰开展论文调研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单位的协助。许多一手材料的搜集或二手材料的整理,得到受访组织和受访人员的英文说明解释,克服了荷语不通的障碍。在调研过程中,我接触当地人的机会较多。通过与不同背景的荷兰人沟通,发现了荷兰人幽默风趣的一面。

  总之,格罗宁根大学提供的奖学金和交换学习经验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难得的。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出国学习,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于本人的历练和研究成果的完善都有极大的帮助。

  ?

   

   

  韩一元

  国关系2012级硕士生

  去德国海德堡之前,若是有人问我,世界上最接近童话的地方是哪里?我可能会回答,是梦里。但去海德堡之后,我只想感叹,原来世界上真的有童话一样的地方。马克?吐温说,海德堡是他到过的最美的地方。歌德更是颇为浪漫地说,“我把心遗失在了海德堡”。而我能够来到海德堡大学交换学习,在这座童话一般的城市生活半年,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特别的幸运。

  2013年3月1日我初到海德堡时还是冬春交替的季节,经历了德国历史上最寒冷的三月之后,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天。看着河边的树一点一点发芽,两边山上的绿意一丝一丝渐浓,直到郁郁葱葱的夏天。夏日里的海德堡似一位出水芙蓉的少女,不需要多少装扮,一颦一笑都动人心弦。在海德堡的日子里,我常常从俾斯麦广场出发,这里可以说是海德堡的中心枢纽,徜徉到主街。这条充满历史色彩的石路两边,密密麻麻地聚集着各具特色的餐馆、咖啡馆、专卖店,古老与现代就这样巧妙地交融在一起。不知不觉就会走到山脚下,那座13世纪的古堡就静静地矗立在山腰。令人诧异的是,这座废弃的古堡遭遇过两次雷击,也经受过战火,如今却依旧残留在这里,用它的一砖一瓦讲述着那些沧桑的故事。

  

  从山脚下再向北走,就能看到静静流淌的内卡河。这条莱茵河的支流浸润着这座小城,也见证着古堡几个世纪以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河上时常会有载满游客的游艇经过,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三五个练习皮划艇的矫健身影。河边的草地则是人们休闲聚会的最佳场所。我也有幸参加了海德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在这里组织的聚会,和同胞们聊天、烧烤,现在想起都能感到美滋滋的呢。河上的老桥更是海德堡的标志性建筑。天气好的时候,桥上总会有独具风情的表演者,吉他、手风琴,或者干脆清唱,每种声音都让人陶醉、让人忘忧。桥头的铜猴雕塑则是颇受游人喜爱的吉祥物。传说抚摸铜猴左手的铜镜能带来幸运,而抚摸它伸出的右手手指,则是重回海德堡的希望。啊,我有好些次抚摸过这只猴子的右手手指,什么时候才能真的重回海德堡呢?

  

  遗憾的是,经历过海德堡的春夏,却没能体验海德堡的秋冬。而海德堡恰又是那种值得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去细细品味的地方。众所周知,德国的许多城市在二战期间遭到盟军破坏性的轰炸,海德堡独具风情的古城却得以完好地保留。有人说,正是美国人对海德堡的偏爱,使海德堡免遭此劫。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出《海德堡的学生王子》就成为百老汇上演最久、最受欢迎的音乐剧。如今,学生王子早已不见了踪影,学生却仍然是海德堡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大学的各个建筑散落在整座城市,我时常会惊异于某个街角一座其貌不扬的建筑正是传说中的某某院系。年轻人也给这座城市带来活力,使这座大学城在老龄化严重的德国显得颇为特别与可爱。

  记得初到海德堡的日子里,最让我开心的就是在马克斯?韦伯故居学习德语。第一次知道这座其貌不扬的白色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韦伯的故居,我的心里就不禁惊叹起来,而知道自己可以在这里求学,我可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敢相信这是真的呢!在这座木制地板的三层小楼,我遇到了博学的老师和有趣的同学。课后,我们常常沿着内卡河散步,再从山脚下的“蛇径”走到“哲学家小路”。“蛇径”路如其名,是一条只容一两人通过的曲折小路,蜿蜿蜒蜒地通向山上。“哲学家小路”则是另一个颇受游人追捧的景点,据说歌德曾常在这里漫步思考,黑格尔在海德堡任教时也曾与友人在此探讨学术,其名由此而来。在这里,可以俯瞰内卡河、对岸的海德堡老城和古堡。而使我感到幸运的是,自己不必像游人那样匆匆来去,可以细细地体会在这里散步、眺望的每一个细节。我喜欢雨天在这里听雨声,也喜欢黄昏在这里放空。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到内心的杂绪又少了一些。

  海德堡的山美、水美、老城美,人也美。来德国交换学习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天独自到德国时,就遇到了教我买票的土耳其裔大叔、为我指路的婆婆和帮我提行李的学生。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都是在我六神无主、左顾右盼的情况下主动出现的。我的三位德国室友都是海德堡大学的本科生,他们也友善地带我熟悉附近的街区、教我垃圾分类,甚至教我自制德国传统的热红酒(Glühwein)。我想,这也是海德堡特别接近童话的一个原因吧!无论是你难过失落、身陷窘境,还是形单影只、渴望温暖,只要许个愿,就会有人来帮你实现愿望。

  

  在半年的交换学习过程中,我也曾游历一些欧洲国家和其他德国城市,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海德堡,我都觉得像回到了家。我常想,是因为海德堡这座城市有一种使人安静、沉淀的独特力量,还是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使我对这个暂时的“家”产生了一种依恋?时光飞逝,如今的海德堡只能存在于我的记忆里,可是我仍时常觉得,一觉醒来后,我还可以在主街的石头路上徜徉,在城堡的角落看落日,在老桥上吹河风,在哲学家小路上听雨声。是海德堡这座城市让我相信,生活可以像童话一样,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加懂得,且行且珍惜。

   

  2013年12月

  ?

   

  ?

  林雪

  社科09本科生

  2011年8月5日到2012年1月5日,整整150多天在美国生活,是我大学生活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时光。由于时差的关系,我的2011年有两个8月5日,2012年却少了1月6日。在美国田纳西大学的这段交换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英语综合能力,也让我了解到更多异国文化,促使我对自己的未来走向有了更深的思考。周一到周五,我穿梭在各个教室听课,在图书馆翻阅书刊、查找文献,亲身体验美国公立大学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周末,我和好友们结伴去教堂礼拜、去公园野餐,领略异国文化和风景的魅力。学习任务少的时候,我也会帮法国同学讲作业,邀请韩国、日本交换生一起品尝中国菜,和美国室友一起去看刚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离开时,我依然对这所学校和在这里遇到的朋友恋恋不舍,我想把在这里的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也算是对这段难忘经历的一种回忆吧。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简称UTK,坐落在离诺城downtown不远的地方,校区很大,风景也很不错,是美国最古老的25所学校中的一个。如果你沿着stripe(学校北边的一条主干道)一直向东走,大概20分钟就可以到downtown,那里有很多风情小店,可以买到“田纳西”风格的明信片,而路旁常有行人驻足,品尝咖啡和冰激凌,感觉有种宜人居住的舒适、安逸的气氛。

  开学前,留学生办公室Ihouse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简短培训,初来乍到难免紧张,但这里热情友好的老师很快打消了我的忧虑。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各种手续的办理流程,逐个检查纠正表格中的填写错误。这段时间也是在诺城最为奔忙的一周了,好在老师们讲解清楚,所以我按要求完成了办理学生卡、申请图书馆上网账号、进行TB检验等等一系列任务。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如何申请part-time job的经验分享会,希望能够体会外国“勤工”的感受,但最终因为学习时间的原因而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想来,却又有点遗憾。

  在选课方面,我一共选了四门课,分别是《比较政治学》、《国际组织》、《政治学概论》和《中级微观经济学》,其中三门与专业相关。其中《国际组织》课程难度较高,对阅读材料的要求也比较多。其实,对于高强度上课的清华同学来说,一学期十二、三门课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也许会觉得四门课太少,浪费了时间,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同样三学分的课程,UTK的教授通常都会分成三次授课,每次5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你选了一门三学分的课,每周要上三次课。刚开始我觉得这样的授课方式略显繁琐,但逐渐地我开始体会到这样上课的魅力:每周有三次机会可以与教授见面,虽然会占据多一点的时间,但它也增加了同学和教授交流接触的机会,很多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上与老师讨论,因此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让人注意力格外集中。在这里还有另一个感觉,也许是美国大学的传统,虽然是在田纳西这样保守的州,我却依然能够在学校里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息,上课时同学们可以就任何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与教授争论,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有的教授甚至会中断讲课而把剩下的时间用来小组讨论,这样我能够从不同的渠道发现大家对某个问题的认知,感觉获益匪浅,而学生们畅所欲言的勇气也让人非常佩服。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举个例子,我选的《国际组织》这门课平均每周阅读的文章数是6篇,加起来总共100页左右。老师要求课前泛读,然后在课上先对这些文献内容进行回顾和讨论,然后通过阅读材料内容引申出一些概念,最后,还需按时交一篇读后的总结与反思,以求能够把握文章的重点并理解新概念。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强度让我很吃不消,常常有种紧张感,怕自己做的预习不够或者写的总结不够全面,但后来我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坚持后,这种大量的阅读锻炼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帮助你尽快熟悉某一课题中各种学者做出的相关研究,还能从中了解作者表述的方式,同时锻炼自己英语阅读的能力,积累一些专业实用词汇。

  在学校的课余时间,我就去参加一些如“德国之夜”、“法国之夜”的文化活动,一般这些活动会有一个主办国家,该国同学会向大家展示自己国家的优秀电影及艺术品,并邀请大家品尝风味美食,很有趣味性。另外,学校里会定期举办一些国际关系的讲座,还曾有罗马尼亚等东南亚的外交官来做演讲,主题丰富多彩,让人收获不小。

  在生活方面,五个月的时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们必须学会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和节奏。除了饮食习惯之外,最重要的是带一些国内日常但在国外却很少能够买到或者价格非常高昂的东西。我在走之前从网上找了几个物品清单,按照上面的建议准备了自己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电源转换器、网线等,在美国它们都物尽其用,让我很快架通自己和外界沟通的“桥梁”。另外,由于美国的超市和商场都离学校很远,而田纳西的公交车很不发达,所以每次出去都要大费周章,还要拿公交时刻表去赶车。除了美国超市之外,诺克斯维尔还有亚洲超市连锁店,里面真是应有尽有,我竟然在里面找到了重庆火锅底料,那个周末几个中国同学一起做火锅吃,感觉是我在那里吃到的最为美味的一餐。一般一两周去一次超市,几人结伴,可以多买点东西,保证一个星期的用度。不过那里的中国留学生和我的美国室友都是非常友好的,他们有时会带我去超市买日用品以及蔬菜水果,而且在我快要离开学校的时候,那边的室友和同学还给我DIY了可爱的卡片,并且写上祝福的话,让我很是感动。我们的文化之间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友谊不会因此而褪色,相反,它很真实,也很值得回味。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提说,就是那里的宗教传统。田纳西是相对保守的州,对周日的礼拜非常重视,我也有幸跟着一位虔诚的美国人去教堂里参加过这个神圣的仪式,感觉非常震撼。美国的圣歌绝对可以称之为是一种产业,其演唱阵容以及投入的制作经费绝不亚于流行音乐的投入,所以圣歌都朗朗上口,优美好听。此外,和我之前从书本中留下的刻板印象不同,在做礼拜时牧师并不照读圣经内容,他们往往都是口才出众幽默乐观的人,这些牧师通过分享亲身经历和他人故事来阐述圣经中的章节,以期拉近与信徒之间的关系。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年妇女的经历,她详细地讲述自己得知自己患癌症之后的对上帝、对生活的新认知,她从病重体会到了上帝的存在和生命的伟大,最后决定改变之前消极的想法,乐观面对生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达成愿望。或许这在我们看来是简单的道理,但能够真正领悟并且说到做到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也让我对这为妇女肃然起敬。

  结束一学期紧张却有序的生活之后,旅游变成了一件最让人期待的事情。考试考完后学校进入了放假阶段,我和另一个清华同学迫不及待地背起背包,风风火火到东部旅行去。和以前跟团出游的感觉不同,我们提前自行确定旅游路线和景点,然后按照路线步行去了很多景点,我们花了几天时间,自由地行走在纽约、华盛顿等城市的街道上,看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感受世界大都市的气度与美丽,这种感觉真是说不出的惬意。在纽约市我还遇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们去联合国参观的时候,在一楼展厅里遇到一个很像阎老师的教授,我以为是阎老师来联合国参加会议,就急忙追去想探个究竟,毕竟在异乡遇到如此亲切的老师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然而那个背影一闪身就下楼进入了一个旅客禁止进入的地方,我只好看着他渐行渐远。这件事现在想起来还是让人忍俊不禁。旅游完东部之后,我们又转道西向,飞去西雅图,感受了一把潮湿温暖的宜人气候,最后从芝加哥转机回到中国,一路上感受到美国三个不同区域典型的气质和特点,觉得非常难得。

  总而言之,这半年的交换生活是我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日子,现在我还总觉得它似乎就发生在昨天。这不仅是对我一段异国生活的经历,更给我了很多接受新鲜事务的机会,所以我要衷心感谢老师们给我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让我在异国感受到了生活的辛苦与乐趣,也有了更多的体验与感悟。

  2012年2月

  ?

  肖书阳

  社科10本科生

  赴美学习半年,从学习到生活,从交流到游访,均收获颇丰。首先,我非常感谢学院和国关系能够给予我这次赴美交换学习的机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能有机会出国交换。接下来,我将分四部分来总结我的赴美交流感想。

  由于田纳西大学是一所全美排名一百左右的公立大学,这里基本都是州内中上水平的学生,教授们的学术水平也比较一般,很多方面来看比不上清华大学的师资和同学。然而我还是通过不同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经常会举手甚至直接抽空打断老师的课程内容发问,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就鲜有这种情况。我一直认为适当的交流是绝对有利于学习及授课的,这一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学生性格:与从小被鼓励发言的西方人相比,我们的初级教育还是有差距;

  2.课堂容量:我所接触的国外课堂基本没有30人以上的课,使得讨论非常的方便和高效,也间接鼓励了学生们踊跃参与;

  3.课堂氛围:从来到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告知“There is no stupid question”,逐渐养成了有问就提的习惯,而不用太多在乎别人的看法。

  其次,美国教授通常会主动和学生交流,通常会在每节课预留半小时以上和同学互动,每周也会抽出专门时间来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语言等种种原因,有些时候课程听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Modern Political Thought是我在这边花费不少时间学习的一门课程,因为需要阅读不少中世纪以后的政治学经典著作,我学起来并不顺利。然而,和我素不相识的教授却屡次问我问题,或作眼神上的交流以确认我是否听懂,并且在论文选题和文章格式上给了我不少的帮助。

  最后,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国家。我其实并没有投入很多时间在学习上,有限的时间也多花在了和美国本土同学的Group work中。交流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来自普通美国人的真实想法,也尽可能将我所知道的中国如实地告诉他们。在此过程中,我发现美国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相比于中国学生对美国的了解实在少得可怜,而仅有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媒体、网络得来,并不十分客观,也由此可见中国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及中国公共外交的薄弱现实。

  题为“赴美学习感想”,似乎理应将学习作为主要篇幅,然而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走进美国学校我所收获的不仅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更多的恰恰是在美国生活、行走的感悟,因此我花费了更大的篇幅在这些上面。

  一个普通田纳西中产阶级居民的生活可谓非常安逸。独栋别墅、几辆轿车、一个院落,养几只宠物或几个孩子,工作朝九晚五,周末教堂礼拜,没什么大忧大虑,也没什么大喜大悲,这就是Knoxville中产阶级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我们住在校园内,生活其实与国内相差不大。宿舍为双人间,四人共用一个客厅、厨房和厕所,可见得西方人的独立空间意识还是很强的。我很幸运得被分到了一人住一间卧室,同屋的有一个奥地利人和一个西班牙人,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原因,我们的交流并不是很多,西班牙同学极不适应我在烹调中餐时产生的油烟味,也迫使我放弃了每天在宿舍做饭的计划。大学里自行车不多,如果没有买车多数情况下会走路上学,学校里也有公交车,学生免费乘坐,基本是唯一的代步工具。

  在美国有两点特别不习惯:一为吃,二会在游访篇中涉及。刚来美国的一段时间还能对西餐有些新鲜感,然而一星期的时间足以让你放弃对西餐的所有幻想,不得不去尝试为数不多的几家中餐馆,味道自然也非常一般。之后,我就一直在中餐馆、西餐馆、DIY三者中寻找平衡,使自己既不至于太不适应餐厅饭食,也不至于惹恼了西班牙小哥。这令我在这段时间没怎么运动的情况下体重净减5公斤。

  说起运动,田纳西大学的运动设施非常完备,可以凭学生卡自由出入健身房、室内外球场、游泳馆等,不过,在学校最流行的还是橄榄球。历史上,田纳西大学曾经两次染指大学联赛的总冠军,并培养出了曼宁等著名职业选手,然而近几年田纳西战绩不够稳定,教练更换也变快了许多。田纳西大学对阵宿敌佛罗里达大学的比赛是每个赛季的重头戏,门票通常会提前几周卖完,鉴于学生票相当低廉,这场比赛非常值得到现场一看。

  值得一提的是,我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美国的驾驶执照。相比于中国,美国的驾照考试可谓简单、便宜,重在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而非驾驶技术,费用也仅仅19.5美元一次(如果没通过还会退还17.5美元)。我在美国的后半段基本过着有车的生活,经常驾车往返于学校与朋友家、景点、超市或附近村庄。

  总的来说,美国小城市生活节奏很慢,生活质量较高,社会保障不错,但如果想有大作为,机会也不是很多,整体的社会流动性较差。而校园生活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种节奏的影响,比起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这种扎根于大中城市的学校,更专注于学业,也更加保守。

  由于专业原因,我观察了田纳西乃至美国其他地区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幸运的是,我正巧赶上了四年一度的美国选战,使得我的观察能够更加细致,并对于两党的拥趸们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田纳西是美国最为保守的州之一,由于在堕胎、同性恋、毒品等问题上立场坚定,它也是共和党的票仓之一。由于美国的总统候选人们基本只重视摇摆州,田纳西不幸没有被任何一位总统/副总统候选人造访,双方在州内投放的广告也屈指可数。除了这些宗教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他们热议的焦点。田纳西州选民多数不赞成奥巴马向富人增税的“社会主义”行为,他们坚持认为“饭票不是穷人的致富之路”,只有通过减税来增加就业,才能使穷人们更有尊严地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选民告诉我,“救助穷人不应被当做政府的‘独家权利’,在我们这里,教会、社区内的人们都会互相关心,扶贫助困,但由于奥巴马的政策,越来越少人参与到这些社区互助中。”

  华盛顿州是我在美国的第二故乡,高中第一次交换地便是西雅图。虽然当时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华盛顿的自由主义气息,华盛顿州也无疑是民主党的票仓,然而伴随着总统大选而进行的另一项公投结果着实令我大跌眼镜——选民们以微弱优势使“大麻合法化”成为法律,这标志着在华盛顿州,大麻成为了像香烟、酒精一样的限制性商品,而非像以前一样仅仅可以用于医疗的“非卖品”。由于华盛顿州是第一个通过相关法律的州,美国各界都在密切关注在可见的将来这会带给美国的影响。

  在半摇摆州佐治亚州,两党投入的经费都非常巨大,宣传铺天盖地。在一部分民众挨家挨户积极游说的时候,另一部分民主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位开了10多年出租车,参与了5次大选的黑人选民告诉我:“谁上台并不能对我们产生多大改变,我也不关心这整件事情,如果到时候有空就去顺便投个票。我们还是聊聊中国哪里比较好玩吧,我还没去过……”

  无论总统与国会怎样呼吁“团结”,美国政治的两极化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这样的“呼吁”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真实的撕裂。“以前两党的支持者们可以一起去酒吧喝酒聊天,一起参加派对,完全没有什么隔阂,”正如田纳西大学的一位政治学教授所说,“现在两党支持者们互相仇视,互相谩骂的案例比比皆是。年轻人对政治的热情参与似乎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前进,而是加深了美国国内的撕裂和隔阂。”

  在美国的半年内,我利用秋假、感恩节及放假后的时间游访了包括田纳西、佐治亚、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华盛顿、纽约、新泽西、马萨诸塞、弗吉尼亚在内的十余个州的近二十个城市和首都哥伦比亚特区,也进入了Stanford, Harvard, Princeton, Columbia, Georgetown, UC Berkeley, Vanderbilt, George Washington, MI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Johns Hopkins, UCLA等一流大学的校园并与在校生和教授交流,使我对美国、美国城市和美国大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美国城市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大型城市,如NYC, Los Angeles, San Francisco, Memphis等,居住人口最多也最混乱,生活节奏快,交通不畅通,生活成本高,从很大程度上讲与中国的大城市相差无几;中型城市,如Las Vegas, Seattle, Boston, Nashville等,各有特色,人口和城市规模适中,生活节奏可快可慢,机会也不少;城镇,如Knoxville, Berkeley, Georgetown等,有的是卫星城,有的是大学城,这些地方教育程度反而偏高,人口少而稠,整体素质较高。国民可以在州与州之间自由迁徙而不受户籍的限制,这使得喜欢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可以轻易找到适合他们的城市定居,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民的幸福感。

  在生活篇中曾经提到了在美国的两个不适应,第一点是食物,第二点便是警察。美国的警察(公务人员)平时非常和蔼,但一旦你有触犯法律之嫌或不当举止,他们会立刻从“春天般温暖”转向“冬天般寒冷”。我曾经两次被美国警察拦到路边,一次是因为晚上没开车灯,一次是因为高速上超速。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完全没有任何与警察争论的空间,必须依照他们的要求做,否则很有可能被直接扭送司法机构甚至击毙。

  处于不同位置的美国大学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来说,位于大城市的学校(如Columbia, Harvard, UCLA)更注重和擅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社会化,通常有较强的商学院;而位于小城市甚至乡村的学校(如Princeton, Cornell)更擅长科研,学生也更加学术。

  短短千言,不能完全总结出我在美国学习生活的所有感受,而真正的收获也往往不能用寥寥数语所表述,有待自己探索、感知和体验。最后,再次感谢学校和院系提供给我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尝试不同的生活。

  2013年3月

   

   

  刘思如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

  转眼回到北京这片熟悉的土地已经超过三个月,而在诺城生活学习短短的四个月,却时时不能忘怀。带着美好的憧憬,种种预期抵达美国,而时间飞逝,是时候静心回味一下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2012年8月12日,初抵Knoxville是阳光明媚的下午。这里的天气很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哪怕是飓风几近席卷整个美国时也没受到很大影响,是极其适宜人生活的地方。除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这里的人也极其淳朴热情。不同于美国大城市的高节奏生活,当地的美国人因为多数信奉基督教,所以都特别乐于助人,我完全没有在异国他乡的独孤感。每周末,甚至每天都有当各种组织的活动,非常容易融入当地的生活。不仅是当地居民,学校的老师也都特别愿意帮助交换学生,我在美国的四个月,和老师单独交流的时间就超过20小时,完全不用担心学习无助。每次和老师发邮件,都能很快地得到回复。

  在UTK上课的第一周,我旁听了许多课,最终根据兴趣、未来升学考虑等等因素选定了六门课。六门课的压力对于在美国念书比较大,因为课程阅读资料,复习等内容很多。但因为在国外的生活相对简单,没有社工,实习,所以我也在这段时间专心学习,不仅是提高专业知识,英语的各项能力也都进步不少。上完这些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门课的成绩收获绝对与付出成正比。我选了一门关于中国政治的课,因为觉得自己来自中国,学这门课肯定没压力,就没有付出很多时间,最终这门课反而成了我六门课中的最低分。同时,我选了中级微观经济学,因为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所以每周都去找老师答疑,习题课也一节不落。学期结束,我的经济学成绩反而比中国政治的课成绩好。

  所以来这里学习,不可以有任何放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论是在清华还是这里都是不变的道理。同时,认真听课在这里尤为重要。因为是英文授课,班里基本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所以老师很难只照顾我一个人的水平,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很多内容。

  同时,考试的内容不拘泥于课本,上课时老师会讲很多关于美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这些知识都是特别宝贵的,因为在中国很难听到,而这些却是了解美国日常生活的最好途径。说到上课的遗憾,我选的几门课没有课堂展示,讨论,小组合作的内容,所以在学术上和美国同学的交流比较少。

  因为我打算研究生出国,所以特别注意了在这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刚开始,我每周都去教会学英语。教会不像中国人想象的那么死板,歌曲大多是流行歌曲,而也有很多学生为主体的教会,这些都是刚来美国时最快结交朋友的方式。同时,我有一位美国语伴,每周我们见面两次,我教他中文,他教我英文。在这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语言,而且还能了解很多关于当地的生活。UTK同时设有一个免费的写作指导中心,这是我强烈推荐的地方。在国内,外教改一篇作文的收费不低,而这里随时都有人一对一帮你指导作文。只要坚持下去,写作业一定能得到很大提升。

  这里的生活可以单调,可以丰富。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餐厅剧院,却在周末有各种外出郊游,舞会等等。同时,这里的体育设施在美国大学都是一流,美国奥运游泳队都曾在这里备战奥运。健身房的设备非常好,每天的课程也很多,可以在这里好好锻炼。我在秋假的时候还去了芝加哥旅游,有一个周末去了华盛顿。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绝对是值得一生回味的美好回忆。

  四个月的时间看来很短,当离别时,走在美丽的校园,想着世界各国的朋友,都觉得不舍。四个月的时间有时候又显得很长,当你和爸妈通完话,当中秋时合家团圆,当很久吃不到一顿可口的中餐。然而,交换不需要考虑是否值得,预期是否达到。年轻的时候多经历,多感受,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不可替代的回忆。

   

  2013年3月

  ?

   

  

  ?

  孙新科

  社科06本科生

  在悉尼大学为期一学期的交换生生活已经结束,我想这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而我的学习生活,简单的说来可以归结为“充满挑战,收获颇丰”。

  起初开始在悉尼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语言环境,陌生的人文背景,使得自己多少有点担忧和紧张。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适应期后自己逐渐开始适应并喜欢上了交换生的生活。悉尼大学的学习十分自主,选什么课完全由自己而定,经过仔细的研究课程介绍,我最终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三门专业课,虽然课程听起来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