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墨家篇】1-4.仁爱与兼爱,谁更爱人?
1-4.仁爱与兼爱,谁更爱人?
这一小节涉及三位人物,孔子、孟子、墨子。
孔孟不是一家吗?怎么要分开说?
必须分开,孟子虽坚定不移的持儒家思想,但他的立场却又与墨子一致,都是平民立场,而儒家孔子是贵族立场。
孟子的思想里实则存在着孔子与墨子两人的理念。
当两种观点激烈碰撞的时候,人们总习惯性认为把两种意见折中是最好的,所以孟子思想应该最合适,真的是如此简单吗?
孔子的‘仁爱’它是有远近、按次序、讲亲疏、分等级,以‘人’为中心向外扩散的‘爱’,越向外‘爱’的情感投入就越低。
孔子认为: ‘对本国人的爱大于其他国家的人’这就是远近关系; ‘对本家族人的爱又大于爱本国人’这就是次序关系; ‘对自己本家的爱又大于爱亲戚家’这就是亲疏关系; ‘对自己父母的爱大于爱自己本身’这就是等级关系。
春秋时期,西周的宗法制度‘礼坏乐崩’非常严重,礼乐制度其实就是西周建立的法律制度。
孔子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法律制度没有了,孔子提出‘复礼’就是想重塑西周法律的权威性,而这个权威性得有理论依据。
‘仁爱’就是依据,‘仁爱’用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来解释一个和谐家庭该是什么样子,再用‘家’来映射‘国’。
当时礼坏乐崩是什么样呢?周天子管不住自己的诸侯,诸侯的权利被自己的士大夫分持。
春秋有五霸,齐、晋、楚、宋、秦五大诸侯,别说这排第一线的五大诸侯国周天子管不住,连郑国这种二流国家都敢吊打周天子。
春秋末期,最强的晋国居然被韩、赵、魏三个士大夫瓜分,姜子牙的齐国被自己的田氏大夫霸占,成了田家的齐国,秦国变法之前,秦国大贵族强到能随意更换自己的国君。
可见西周的法律制度是完全崩溃,谁有实力谁就上台来演戏。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没有国君力行?但它又经久不衰?
这得先交待下古代政治统治的基本结构,并非贵族与平民、奴隶两极划分,而是呈金字塔形,中西方文化都是一样的!
首先都有一个共主,共主下面是大贵族,大贵族对共主表示效忠,但是大贵族手下的小贵族及平民与共主没有一丝关系。
天子无法命令某诸侯国里的一个士大夫为他效力,西方国王没权利调动贵族手下的私兵,中西方贵族早期都保有高度自治权。
比如你是龙,你养了几只老虎,这些老虎分别又圈养了很多狼,这些狼自己又圈养了很多狗,狗又养了鸡鸭,以此往下延伸。
你作为龙是老虎主人,老虎必须遵从于你,但你没办法越过老虎去命令它养的狼,甚至等级更低的狗,因为狼与狗都没跟你建立主仆关系。
也就是说从‘法理’上,你作为龙是最高等级的统治者,但实质掌控权并不高,这种等级服从完全取决于你作为龙,自身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去控制这些老虎。一旦你镇不住,那老虎是绝对不会听你的。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孔子用‘家’做比喻,天子从龙变成了父亲的角色,臣变成了儿子,儿子以下是孙子,以此延伸。
用亲情血缘把上诉的野性变成温和的人性,用人性来引导诸侯国这些老虎变成孝顺的儿子。
孔子的‘仁爱’里有非常明确的等级关系,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认为国家和谐跟家庭和谐是一样的,要‘父慈子孝’,君主要有‘仁德之心’,臣子要有‘忠孝之心’。
但显而易见的是,翅膀长硬的诸侯们不想做儿子当孙子,而是要当大老虎,所以孔子的‘仁爱’论老虎们根本不买账。
可为何儒家依然在先秦还是一个大学派呢?
因为老虎们希望自己手底下养的狼啊、狗啊这些都乖乖听话,毕竟老虎们跟龙没有本质区别,老虎可以命令狼,但同样没办法命令狼养的狗,道理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儒家的忠孝理论就起作用了,所以各诸侯国表面上还是吹捧孔子的‘仁爱’,但就是在执行上用双重标准。
可见孔子的‘仁爱’,仅仅是借用家庭伦理关系,希望人充满人性,并没有当今现代人权的思想,它是有尊卑等级次序之分的爱。
虽然孔子思想还是为统治者服务,但我们要看时代性,不能穿越的去看待古人,不能用今天的文明高度去评价古人,我们研究的是古人的哲学思辨,而并非去评价对错,任何思想家都受制于历史局限性。
即便是西方的法治思想鼻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他们同样是为奴隶时代的贵族统治服务,也并非现代的西方法治人权思想。
孔子的‘仁爱’为孟子的‘仁义’与墨家的‘兼爱’起了奠基作用。
‘人生而平等,人生而自由’这是现代西方法治的核心诉求,其实我们中国文化里早就有先贤提出。
墨子代表着最底层人民的利益,‘兼爱’不别亲疏,去除等级、没有贵贱。
墨子提出的‘兼爱’,就是中国文化里最早的‘人格权平等’思想之一。
另一部分是道家杨朱提出的‘人格权自由’,然而这两位先贤却被孟子骂成了禽兽。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
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为何如此恶毒的骂两位人权思想家呢?
从孟子开始的儒家,逐渐的把‘善、正义’作为人行为处事的道德准则,对个人道德有了进一步要求,不仅要‘自律’,还要‘助人’!
人的本性是‘利己’,道德自律本质就是压制人的‘利己’欲望。
所以从孟子开始,儒家思想把‘重视个人利益’看做是不道德的行为,是可耻的。
‘君子’也从孔子定义的有贵族身份与贵族情操的人,变成了无私奉献、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在孔子的定义里,是那些僭越了宗法制礼教的一群人。
而孟子眼中的‘小人’也道德化,凡事诉求个人利益、没有道德良心的就是‘小人’。
孟子认为作为一个有文明、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的人无私奉献才是高尚的表现。
所以孟子痛斥道家杨朱的个人主义,认为‘利己’思想是低端的动物本能,杨朱的思想就跟畜牲没区别。
关于杨朱的部分,在道家篇讲杨朱时具体讲,这里不延伸。
孟子本人其实是非常不待见统治者的,他有大量语录表现他对统治者的不满,孔子不满还会委婉一点表达,孟子就一直很嚣张,敢当面指出统治者的毛病。
孟子公然跟统治者唱反调,这不是作死么?可问题又来了,孟子居然受各国诸侯邀请,到处开讲座,统治者傻吗?
当然不傻,因为儒家思想始终是以孔子的‘仁爱’为基础的,而‘仁爱’与‘忠孝’挂钩。
忠诚是统治者需要的,这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墨家诉求平等,老是犯上作乱,这个孟子‘蹦跶’出来反对就太好了,统治者正好找孟子来对付墨家。
孟子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行事必须坚守‘正义’,他把‘仁爱’与‘正义’结合,就有了‘仁心’、‘义举’,合并在一起就是‘仁义’。
孟子的‘仁’是善心、人的恻隐之心。‘义’是行动,是有道德的人的实际作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
由此可知孟子是精神至上主义者,他对物欲的追求远不及精神追求。
儒家总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这句话仅仅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孟子自身高风亮节,非常自律,格守自己的道德标准,然而他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给了所有人。
孟子及后来的儒家认为是‘正确’的事,就一定要强迫别人也跟着去做,谁不照做,就是违反道德。
这就导致人开始拿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别人。
孟子、孔子自己本人道德很高,而其他很多普通人是达不到的,很多人自己做不到,却拿着孔孟的道德大棒去敲打他人。这种思维一旦合理化,就必然形成了伪道德。
孟子要求人人行‘正义’,正义就是不以自己的利益做优先考虑,而是强调付出,这本质上就与孔子‘仁爱’是基于优先利于自己的爱相违背了,变成了‘无私的爱’。
从孟子开始,儒家把‘义与利’看成是对立关系,讲‘义’的是君子,讲‘利’的是小人。
直至今天,中国人的观念里‘关系和谐’是首位,所以得多谈‘义气’、‘情谊’,人们总是怯于谈利益,即便要谈,也表达得很隐晦,怕伤感情,怕往后人际关系就不好处。
所以在非正式的商业行为时,是不会谈‘利益’的。
比如中国人与朋友聚会游玩时就爱‘抢着’付款,甚至整出为了抢着付款,还大大出手这种闹剧。中国人最怕的就是借钱,感觉借钱的反倒成了爷,找对方还钱成了很羞于启齿的事情。这岂不是本末颠倒了么?
以上情形在老一辈人里就最容易发生,而当今年轻一代接收了西方思想后,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就在逐步减弱。
墨子的认识就清醒得多,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追逐利益,利益是生存的基础条件。
不为自己生存谋利益,空谈‘爱’是空洞的,所以墨家的‘兼爱’与‘交相利’是并谈的。
人与人之间友善与礼貌相处,目的都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你对别人恶言相向,蛮横无理,那么别人同样会如此待你,这实际上有损于自己的利益。
墨子告诉了人们,爱他人是有好处的,不爱他人对自己不利。这种爱既符合人性,又使社会不至于出现伪道德。
孟子骂墨子禽兽,其实并不是因为孟子‘重义轻利’,墨子‘义利并重’的原因,而是因为墨子一视同仁的爱,在孟子看来就是抹杀掉了亲情关系,彻底摧毁了儒家尊卑有序政治管理的一整套改革逻辑。
爱别人怎么可能与爱自己父母同样多呢?
如果是同样多的爱,那对父母的尊重岂不是没有了?
亲情伦理都没有了,不是畜生是什么?这就是孟子说墨子也是禽兽的原因。
孟子一方面推崇血缘亲情之爱大于一切,另一方面又推崇行为道德的正义。
这可就难办了,从孟子开始,儒家‘仁爱’已经很难自圆其说了,最后逐渐就转变成了伪道德。
举个例子:假如自己父母和别人父母同时掉水里,只能救一边,另一边必须死。这个情况下该怎么做?
救自己父母?大众舆论会骂这种人多么自私自利。这就是孟子痛斥的为了自己私利的可耻行径。
救别人父母?大众舆论还是会骂这个人连自己亲爹娘都不救,还算是个人吗?这又违背了儒家‘仁爱’百事孝为先的核心理论,更是不能做。
这就导致了‘救谁都不对’,不管你怎么做,都有道德把柄,这些舆论都属于道德强迫。
后世文人掌握笔杆子,那任何人的功过是非都是很好写的,‘道德’这东西本来就很主观,只要伤害到统治者或自身利益,那这人注定成为反面教材。这种评价本身就是非常主观、带有政治统治的‘正确性’。
总结: 孔子的‘仁爱’——是人类本性里的‘血缘之爱’,它符合自然的本性,这种爱无可厚非。孔子的目的是用这种爱来引导统治者行仁政,使天下回归太平。
孟子的‘仁义’——在认同亲情之爱的前提下,把正义融入其中,正义的行径是爱的体现方式。统治者要想天下太平,就要做正义之举。
墨子的‘兼爱’——诉求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权平等,在天下公理面前,人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有特权、分贵贱。
孟子幻想人应该‘无私’,‘个人利益应该在后’,但他忽略了情感也是自身利益的一部分,真正无私的人,必然无情。
道家有言:‘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要当无私的大圣人,这个大圣人就得无情,有情就有偏私,无情才能公正。
墨家具备法治思想,墨家要求人格平等权,就是去掉亲疏关系的私情,等级关系的特权。
当然墨家‘兼爱’也有不足,墨家幻想所有人都非常自律,一视同仁的爱其他人。
但仅仅依靠人本性的自律是很难让所有人都做到的,人的本性就是孔子的‘仁爱’论,优先爱关系更亲近的人是必然。
人与人友好关系,是存在选择性的。
大家观点不同,利益相悖的时候,他就不会爱你,甚至会害你。
人都有性格差异,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可能保证所有人都保持一致性。
就拿前文,救亲人还是救陌生人的案例来看。大多数人必然是救自己的亲人,这是无可厚非的,自己与陌生人一点情感牵绊都没有,怎么会激发出去救陌生人的心呢?
相反,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情感纽带就非常深,正常人第一反应都是救自己亲人优先,这没什么不对。
本小节讲诉了‘仁爱’是人本性的亲情之爱,‘兼爱’是社会需要的法治精神。所以它们各自的用途不相同,没有哪一方是绝对正确的。接下来的篇章讲分析儒墨之争从理论层面发展到了可操作层面,两家又怼了起来。
(本小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