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导 |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该如何自救?

  原标题:心理指导 |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该如何自救?

  

  安全感作为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有关安全感的诸多描述中,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用“模糊的不安”传神地描绘出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体验。

  安全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需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呢?

  

  01.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作为心理学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假定: 当个体受到的刺激超出了其自身控制界限时,个体会产生焦虑,也就是不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

  不安全感是指个体面对风险、压力以及各种威胁性的内外部环境时,通过情绪体验、生理反应及行为意向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体验 。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饮食、睡眠、性需要等都属于生理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别是一岁之内的时候,这时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

  马斯洛理论中的安全需要,是指个体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其中既有客观现实的安全,比如,远离暴力、战争,也有主观体验的安全。

  

  2.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控制

  缺乏安全感的人对 “可控感”要求较高,表现为在关系中的控制欲较强,需要通过对交往过程的“全控”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情景示范:

  

  我会想要了解伴侣的一举一动,对伴侣与其他人的交往比较敏感,希望他/她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我身上。

  

  伴侣忙碌时,我会极度没有安全感,盘问他/她、缠着他/她,要求他/她把注意力放到我身上,当他/她被缠烦了时我又会特别恐慌,害怕他/她不要我了。

  2.焦虑

  缺乏安全感的人需要较强的 “确定感”,表现为需要对安全状态反复确认,通过频繁地确认抵御不安感,当不能实时或及时确认时会因担忧、不安而焦虑。

  情景示范:

  从小缺少安全感的我长大后变得很容易焦虑,总担心父母年纪大了会出什么事。

  打电话为什么不接?为什么不回信息?一天要打四五通电话确认父母没事,极度焦虑,没有一丝安全感。

  3.依赖

  缺少安全感的人会因其自身的 “无力感”而需要依赖他人。

  情景示范:

  感觉自己不值得被人爱,没安全感,十分依赖别人。

  伴侣觉得我太粘人,但我确实喜欢把安全感建立在伴侣身上,只要和他/她在一起我的心就是安定的,分开就不行了,就会乱想,很痛苦。

  4.回避

  缺少安全感的人因担心 “被抛弃”而拒绝进入一段关系,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回避。

  情景示范:

  我不敢和异性进一步接触,担心对方了解我后会不喜欢、嫌弃我。

  害怕那种靠近而又失去的感觉,我宁可不开始也不想失去,觉得自己特别没有安全感。

  3.安全感的影响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影响个体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 人格特质、依恋模式、成长环境是被学界公认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1.人格特质

  安全感与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于天生具有敏感特质的人,不安、忧虑或许是其生命背景音的主旋律,具有这类特质的人容易缺乏安全感;

  对于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人,做事力求尽善尽美,追求没有缺点和瑕疵,相关研究显示,完美主义与安全感负相关, 即越是追求完美的人其安全感越低。

  2.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对安全感的影响,最早见于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1969)。

  依恋,指婴儿与最初的养育者(一般为母亲)间建立的特殊情感关系, 孩子的安全感跟依恋关系密切相关。

  后人的研究证实了Bowlby的理论,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在面临冲突情境时,其安全感受到的威胁更低。

  个体在童年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其成年后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型或不安全型。

  安全型依恋,是指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耍,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会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不安全型依恋,是指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反抗或是冷漠,当母亲回来时,表现出愤怒或是躲避。

  4.如何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与个体所处环境具有关联性。同时,安全感更大程度上是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具有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稳定性。

  安全感水平不同的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的行为反应不同。

  安全感应该由个体的内部生发、自我滋养,支持个体在应对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时,维持自身心理状态稳定、主观体验良好。

  安全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如何建立安全感呢?

  1.学会选择并负责

  加拿大心理学家威廉·布列茨认为,安全感是人在自然奋斗中主宰行动并对行为后果负责的过程。

  可见,做出自己的选择,完成目标并对选择的结果负责, 可以使个体获得掌控感进而促进个体内在安全感的构建。

  2.完善人格,建立独立安全感

  建立完善的人格被视为 “自我成长”的终极目标。

  拥有完善的人格,意味着对 “自我”有稳定的确定感,可以抵御因外界环境、评价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感;

  拥有完善的人格是建立独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 “独立”意味着个体的安全感由其内部产生,不依赖外界环境或他人,具有稳定性和恒常性。

  3.培养生存技能,建立现实基础

  安全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现实基础,一般情况下,朝不保夕、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生存状态很难会感受到安全。

  培养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建立安全感的现实基础。

  虽然安全感核心在“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但是客观世界依旧是主观体验的基础, 为自己营造稳定、安全、有秩序的生存环境,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

  4.尝试小“冒险”,体验“幸存”

  缺乏安全感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常因收不到及时的回应,担忧关系的崩坏,表现出回避、退缩,甚至是离开关系。

  训练耐受一定水平的焦虑,尝试小的“冒险”,体验“幸存”有助于建立安全感。

  比如,当对方没有及时回应时,尝试让耐受焦虑,试着相信对方虽然没有及时回应,但依旧是在意、关注你的,当耐受过焦虑后,感受到对方的回应、关心,知道关系依旧是良好的,体验到“幸存”。

  经历这一过程,可以修正“想象灾难——感到焦虑——回避逃跑”这一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行为模式, 建立新的、安全的行为模式,实现安全感的重建。

  5.寻求帮助

  安全感的建立是系统而复杂的过程, 可以通过他人的协助完成。

  比如,通过与心智健全、人格稳定的伴侣、朋友互动,在稳定、良好的关系中修复或重建安全感;

  在亲友的帮助下无法完成或依旧有困难时, 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安全感是从恐惧和焦虑中摆脱出来的信心,是由内而外的强大,是从内在生发出来的自由的翅膀!

  愿你的安全感犹如心中开出的花朵,轻盈美丽、闲适自在。

  【任淑一心理育儿 】

  专注做家庭心理学18年有余。

  影响了亿万家庭关注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

  课程全国合作 咨询| 联系我们:renshuyi1228 微信

  北京儿童心理教育职业培训基地

  我想学心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