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之父”张仪戏弄一国之君如戏弄小儿。纵横家的核心技能是能忽悠会忽悠,口舌功夫

  第十五单元 王实甫和《西厢记》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一、王实甫的生平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录鬼簿》)名列“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确认为前期元杂剧作家。共创作杂剧十三种,除《西厢记》外,还有《丽春堂》、《破窑记》流传于世。  

  关于王实甫的生平与才华,我们还可以从后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信息:明初贾仲名吊王实甫的[凌波仙]词有云:“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这里的“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是是元代官妓聚居的地方,元代的官妓有不少是杂剧演员,显然王实甫也是一个熟悉当时勾栏生活的剧作家,不仅如此,王实甫还有着出众的、卓越的艺术才华:“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二、关于《西厢》的作者  

  《西厢记》的作者为王实甫,元《录鬼簿》和明初的《太和正音谱》本有明文记载,但至明代中叶以后出现各种异说。

  综合概括为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1.王实甫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

  2.关汉卿作(都穆《南濠诗话》)  

  3.关作王续(金台鲁氏刊本《新编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无名氏[驻云飞])

  4.王作关续(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此说虽为后起,也无确证,但信从者甚多,其中还有一些著名的文人,如:明人王骥德,胡应麟,徐复祚,凌蒙初等,晚近王国维、吴梅、王季烈等也从此说。这些著名文人常从其第五本与前四本文字风格的不同进一步论证王作关续。从考据学的观点来说,如果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而只是见仁见智地以文字风格来判断作品的归属,不能构成信说。所以,迄今为止,《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的王实甫作《西厢记》依旧是可信的权威说法。

   

  第二节 《西厢》题材的演变——“西厢”三幻

   

  一、《莺莺传》——源头与影响

  元稹的《莺莺传》并不是唐人传奇中最优秀的作品,但却是影响最大的作品。《莺莺传》问世之后,曾经广为流传。北宋时赵德麟在他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中说:“今世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指崔张故事)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莺莺传》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叙述了一个“痴心女子负心郎”哀婉故事,虽然作者的主观意图是维护封建礼教并为自身的行为开脱,但《莺莺传》的巨大影响,应该说,主要是来自莺莺形象的成功塑造。来自于作者对莺莺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的真实描写。因此,《莺莺传》的主要价值与意义在于,它所描述的莺莺的悲剧命运与遭遇,在当时是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的。

  《莺莺传》的主要矛盾是在莺莺与张生之间展开的。张生与莺莺的关系,是一种追求与被追求,遗弃与被遗弃的关系。张生本是一个“非礼不可入”的正人君子,以“是年二十三,未尚近女色”。而当他遇见莺莺之后,却不由为之神魂颠倒,终至缀“春词”、“攀树”、“跳墙”,极力追求。张生初见莺莺时,一见钟情,爱之甚笃,也可以为之蔑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不久之后,他便意识到了自己应担负的功名利禄的责任,想起了历代女人误身误国的教训,又轻易地抛弃了莺莺。甚至反诬美丽而聪明的莺莺是一个“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于是不得不“忍情”。《莺莺传》中的莺莺,则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她虽然美丽、聪明、善良、深情,但仅仅只是因为接受了张生的追求,便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悲剧。对于张生的“始乱终弃”,她虽然有无限的哀怨,但却只能深藏于心底。面对张生,她只能说“愚不敢恨”,“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莺莺的深情善良与张生的无情薄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爱情与负心,深情与薄幸的矛盾,是贯穿《莺莺传》全篇的主要矛盾。虽然元稹津津乐道的是旧时代文人的风流艳遇,并极力为张生开脱,但小说围绕女性命运所作的真实描写,仍然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一方面,小说“反映了一种迥异于其他历史年代的历史真实——唐代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性”。(董每戡《五大名剧论、西厢记论》38页)当时的士人要想一帆风顺的往上爬,必须娶个大姓的闺阁千金才行。《莺莺传》中的莺莺的真实身份,显然并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或贵族名姝,因而才难以逃脱被遗弃的命动。另一方面,小说更为重要的价值则在于,它为人们展示了旧时代女性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以及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识。遗弃了莺莺的张生,在当时不仅没有受到世人的谴责,反而被时人称为“善于补过者”;而对于莺莺的不公平命运,无论是当事者还是旁观者,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封建文人的心目中,爱情是无足轻重的,功名与前程是最重要的,不要把自己的前程断送在女人手中。《莺莺传》以对爱情的温婉深情的描写开始,而以对爱情的否定而告终,所表现的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内容。

   

  二、《西厢记诸宫调》——变化与贡献  

  《西厢记》题材的演变,到董西厢的诞生,开始产生了质的变化。(在《董西厢》之前的莺莺说唱文学,虽已表现出了对元稹的不满,但基本上仍然保存了“始乱终弃”的基本情节。)

  这种变化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

  1.矛盾冲突的变化

  元稹《莺莺传》中的基本矛盾是张生与莺莺的矛盾,是爱情与负心的矛盾。而在《董西厢》中这一矛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张生与莺莺共同追求爱情幸福而与封建家长之间的矛盾,成为爱情与礼教的矛盾。

  2.人物形象的变化

  最重要的变化首先来自张生。《莺莺传》中的负心郎张生,在《董西厢》中以多情才子(忠于爱情)的面貌出现。  莺莺也不再完全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悲剧形象(而是有了自己的性格),不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形象更加丰富。  红娘和老夫人的形象则进一步具体化,作用得到了加强。

  3.主题的变化  

  冲突、人物的变化必然带来主题的变化。从维护封建礼教及“女人祸水”的陈腐说教,转变为争取婚姻自主,突破礼教束缚的新的主题。

  4.结局的变化

  董西厢用崔、张二人共同追求幸福爱情的动人故事,取代了《莺莺传》“始乱终弃”的悲剧结局,最后二人双双出走,成就了美满婚姻,以团圆告终。

  作为长篇说唱文学,董西厢在艺术上也有其不够成熟之处,主要表现,结构枝蔓过多,情节安排也有轻重失当,过分芜杂等不合理的地方,“白马解围”占了全本的六分之一。有些人物性格不够完整(张生在老夫人赖婚之后,要和红娘“权作夫妻”等),因而为王实甫创作杂剧《西厢记》留下了广阔的驰骋的天地。

  没有董西厢,就不会有王西厢,在这一点上,董解元功不可没。

   

  三、《西厢记》杂剧——深化与升华  

  1.王实甫的《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内容上更趋深刻,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  

      作者以赞扬的笔调,细腻的笔触,充分描写了莺莺和张生作为初恋的少男少女的真实而强烈的感情而不再认为这是一种罪过也不再考虑是否会误国误身。简而言之,杂剧中的莺莺,不再是妖孽、不再是尤物,而是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寻求爱情幸福的纯情少女。作者对爱情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正常的权力的肯定,无疑是对封建礼教的大胆挑战。  

  2.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个性化。(尤其是张生与红娘、莺莺)

  3.艺术上更加精美成熟。  

      结构严谨完整,情节起伏跌宕不落窠白。心理描写与人物性格、戏剧情节紧密相关。语言华美、富有个性化。

   

   

  第三节 《西厢记》的主要人物形象

   

  《西厢记》的内容与艺术的特点,在其主要人物形象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一、崔莺莺  

      《西厢记》中的莺莺是一个感情深沉、情格内向的贵族少女。长期封建礼教的教养与母亲的严格管束,相国小姐地位,已经与尚书之子郑恒定婚的身份,都使她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欲爱不得,欲罢不能,欲说还休。(深情与善良)

      莺莺性格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线索十分清晰。

   1.从佛殿奇遇——月下联吟(朦胧状态)

  莺莺和张生的相遇是十分偶然的一次机会。当红娘告诉她张生“自报家门”“未曾娶妻”之时,莺莺对张生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告诫红娘休得让老夫人知道。而在月下联吟之时,张生的诗终于打动了这个矜持的少女之心,情不自禁地对张生倾吐了衷曲,开始有知音之感。然而在“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系得紧”的情况下,莺莺只能把自己的感情深藏于心底,成为一种悒郁和痛苦。这一时期,莺莺对张生的感情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

  2.寺警——酬简(发展、成熟阶段)  

      孙飞虎事件给本来没有什么希望的崔、张爱情带来了希望。老夫人采纳了莺莺的第三条计策,当众宣布“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张生当即挺身而出,而莺莺心中只但愿这秀才能退了贼兵。——她和张生便可名正言顺地,合情合理地结合夫妻。但是,随着孙飞虎事件的平息,从请宴到赖婚,莺莺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巨大反差,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怨恨之中。她与张生的关系,她对张生的感情都进入了一个十分微妙的阶段,合理合法之路已经被关闭,下一步该怎么办?莺莺内心十分矛盾。因而有了闹简、赖简。经过了激烈的内心斗争,几经波折之后,莺莺终于战胜了内心与外部的束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酬简”。

  3.长亭送别——团圆  

  莺莺与张生私下结合之事,被老夫人察觉之后,莺莺并无丝毫的惶恐与后悔,她的爱情与性格都发展到了一个更为坚定的阶段。从多情少女转变为了深情少妇,转变成了一个更为成熟也更具现实感的女性。从长亭送别直到张生高中归来,她一直处在无尽的相思之中,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连高中的消息也未给她带来欢乐。从这一点上看,王实甫不愧为现实主义的大师。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二、“志诚种”张生

      张生是中国古典戏曲人物画廊中的一个成功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张生一出场,作者便写出了他的精神面貌;“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这里的“愁”,不是感叹自己“四海无家,一身客寄”而是“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叛逆性格。而他对莺莺的爱情,正是他的这种性格的一部分,被世俗之人视为“痴”、“呆”、“傻”。

  自从在佛殿上一见钟情地爱上莺莺之后,他便开始了执着地追求,将自己的“云路鹏程”抛在了一边。为了接近莺莺,他又是借厢,又是搭斋。为了莺莺,他月下吟诗,写信退贼。老夫人赖婚,他几乎失望得要悬梁自尽,莺莺变卦,又使他病倒书斋,几乎不起。后来还是为了莺莺,他被迫上京应试。高中以后,新科状元,花生满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忘记莺莺,及时地赶了回来,使郑恒争婚、老夫人悔婚的阴谋破产,终于与莺莺团圆。

  在张生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虽然曾受到过老夫人的欺骗,小红娘的嘲笑,心上人的斥责,但他对莺莺一往情深、矢志不移,正因为如此,才被莺莺称为“志诚种”,才获得了莺莺的倾心和红娘的同情。 张生的“志诚”表现为钟情与忠厚,而忠厚又常与傻气相连,钟情又与呆气并存。

  忠厚与傻:第一次与素不相识的红娘谈话,就详细地自报家习;“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两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并且不合时宜地打听:“敢问小姐常出来么?”这种傻里傻气的痴显得非常可笑。结果被红娘抢白了一顿,并得到了“傻角”的雅号。

  呆与忠厚:张生的忠厚,不仅与傻相连,有时还与懦弱与呆并存。对于老夫人的机诈权变的赖婚,他“智竭思穷”,束手无策。对莺莺的赖简,他也同样拙于应付。本是应约而来,却不料莺莺变了脸,他却只有恭恭敬敬地跪着,先被莺莺质问“无故到此”,又被红娘斥,他却目瞠舌结,一筹莫展。直到莺莺飘然而去,才想起对着莺莺的背影说,“你看我来,却怎么有偌多话说。”  正因为在张生身上忠厚,与真诚是其性格的主导方面,所以,这一人物虽然有时不免轻狂,但绝不油滑,有时滑稽又不失其可笑,就因为其中包含着他的全部真诚。  

  张生是《西厢记》中一个成功的喜刷性的形象。在他身上概括了中国古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许多共同的优点和弱点。(“中看不中用”)

   

  三、红娘  

      红娘是《西厢记》中最为活跃的人物,也是平民百姓最喜爱的人物。  在红娘这个人物身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富有正义感的品质,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机敏巧慧泼辣的性格。

  1.正义感

  被张生称为“擎天柱”的红娘,对张生与莺莺爱情的态度,是随着事件的发展逐渐明朗的。红娘是莺莺的贴身侍女,她的任务,不仅是要照顾好小姐的生活起居,同时也担负着替老夫人“行监坐守”的任务。在莺莺的心目中,她有时甚至就是老夫人的影子。“小红娘伏侍的勤,老夫人拒系的紧”。在张生初次向红娘打听莺莺的情形而遭到抢白,正是红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红娘态度的最后明朗,坚决地促成崔、张婚姻,是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又赖婚后开始的。在她了解了张生的所作所为,目睹了老夫人的言而无信,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崔张两人的痛苦之后,出于维护正义与公道的目的,她才挺身而出坚定地站在了张生与莺莺一边,为张生出谋划策,为莺莺传书递简。

      2.助人为乐

      在帮助张崔争取爱情幸福的过程中,她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她热心地为他人作嫁衣,却不图金货财物,在张生提出“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时”,她生气了,觉得自己的一片真心受到亵渎,她骂张生:“你个馋穷酸?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为了成人之美,她几乎要挨老夫人的毒打,但她毫无怨言,表现了她高尚的人格和磊落的心胸。她几乎是一边奚落张生的书生习气和行为,一边为他热心奔走。一边承受着莺莺地不信任,一边同情莺莺的痛苦,为她传书递简。确实十分难能可贵。

  3.机敏巧慧——智慧,有胆有识

  仅靠正义感和良好的主观愿望,并不一定能达到实际的目的。红娘最终是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一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西厢记》中红娘的智慧,不仅高出貌似强大、实际虚弱的老夫人,也高出于张生和莺莺。她深知他们的教养和习性,因而很有预见性,能料事如神。她掌握了老夫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她遭受拷打前就决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便索与他个知情犯由”,用治家不严之罪,辱没相国家谱之羞,安到老夫人头上,从而逼迫她承认婚事。她十分了解莺莺的性格和她的“假意儿”,从“闹简”、“赖简”到“酬简”,她们的揣摩小姐的心理,不露痕迹,不伤小姐之尊地促成好事,关键时刻替张生出谋划策,扭转乾坤。                    

  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红娘便没有崔、张爱情的成功。

  不仅如此,红娘还是《西厢记》剧中一个十分成功的喜剧人物。

  不难发现,红娘是《西厢记》剧中反封建礼教最坚决、最无顾忌的人物,然而又是讲“道学”次数最多的一个。(在张生自报家门时赖简之时,拷红之时)搬出儒家的论理道德观念进行说教,事实上是对其无情的嘲讽。让最神圣的说教被最卑贱者玩弄于股掌,充满了滑稽。

      此外,红娘的语言也充满了幽默,诙谐、风趣,妙语连珠

   

  四、老夫人

  老夫人是莺莺、张生、红娘的对立面,但王实甫并没有把她简单化、脸谱化、漫画化。

  作为已故的相国贵孀,她对世态炎凉也有着切身的感受,她对莺莺的爱是真心的,而她对相国家谱与名声的维护也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在不触犯她的根本利益的时候,她可以不失为一位宽厚的长者(让红娘陪莺莺去佛殿散心,答应长老让张生搭斋),而一旦违反了她的根本利益,她就绝不会轻意让步,从赖婚、拷红到逼试、悔婚,她所念念不忘的就是“相国的家谱”。她不能兑现自己的诺言,根本原因是因为张生与莺莺门不当、户不对,而她被迫默认两人的结合,并不是发慈悲,仍然是为了相国家谱。  

  老夫人虽然在剧中出场不多,但她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在这一人物身上,我们再次领略了王实甫艺术描写的功力。  

   

   

  第四节 《西厢记》的主题与意义

   

      作为一部专写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戏剧作品,为什么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这个问题事实上关系到我们对《西厢记》的主题的认识与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写什么,而在于它怎样写。和众多的爱情题材相比,《西厢记》在思想上有着它独到的深刻性。这种深刻性,具体地体现在作品所表现的“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中。

   

  一、主题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著名的理想。在《西厢记》之外,关汉卿在《拜月亭》中提出过“愿天下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白朴在《墙头马上》中喊出了“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的呼声,都是对已婚夫妇的良好祝愿。而《西厢记》所提出的是爱情理想,希望有情的未婚男女都如愿以偿。这一理想和人世间一切美好的理想一样,有着足够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所谓广泛性,是指它企图囊括“天下”,具有“都成了眷属”的,全盘包容的气魄;所谓深刻性,是指它以“情”为皈依,把是否有情看作幸福婚姻的首要条件,从而与人类历史上先进的婚姻理想接通了联系,因而具有了思想上的深刻性。从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赞美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而反对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才是美好的,值得赞美的。王实甫把男女之间真诚的爱情看作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这是一种十分进步的爱情理想,他没有说让天下有钱的、有貌的、有才的、有权的都成了眷属,而是把是否有“情”看作是幸福婚姻的首要条件,确实把握了问题的实质所在。这不仅比我们今天社会上的许多人的爱情观念要进步得多,而且也是符合人类爱情婚姻观进化的方向的。

   

  二、与封建婚姻制度决裂的彻底性

  在元杂剧中,白朴的《墙头马上》、石子章《竹坞听琴》、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在男女主人公之间,都加上了一个由父母意志“指腹成婚”或“议结婚姻”的套子。显然,这是因为在这些作家看来,完全由青年男女自己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既不合礼,又不合法,他们一方面认为自由爱情是美好的,应当予以支持和歌颂,另一方面又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在支持自主婚姻方面产生犹豫和畏难,于是采取折衷的办法,给主人公的自由恋爱披上一件“父母之命”的合法外衣,把青年男女的爱情活动,限定在父母指定的范围之内。《西厢记》则不然,它所歌颂的是完全由当事人自己选择的爱情婚姻,而且是在否定包办婚姻基础上的选择,其胆识与魄力非他剧可比,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的挑战。

   

  三、所写爱情的纯洁性

      “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之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候,除了相互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封建社会里,两性关系除了相互爱慕之外,还不可能“没有别的动机”。但是《西厢记》的描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相对于其他作品而言,已经是前进了一步。

      在《西厢记》里,双方的感情重于门第财产。论门第财产,“只留下四海一空囊”的张生,远远不如郑恒,所以郑恒才骂张生是“穷酸恶醋”。但是莺莺偏偏选择了张生。老夫人赖婚之后,曾想用“多与金帛相酬”来报答张生,让他“拣豪门贵宅之女别为之求”,被张生拒绝了。中状元后,面对“塞满章台路”的“丝鞭仕女图”,张生如果不是以爱情为重,抛弃莺莺,另结高门。他之所以没有堕落成为薄幸之人,就是他同莺莺一样,把感情看得重于门第。

      爱情不仅高于门第财产,也高于功名利禄。虽然《西厢记》最后是以张生高中团圆作为结局的,但是在整个剧本中,莺莺和张生并不特别看重功名,而更执着于爱情,考取功名只是老夫人刁难这对年青人提出的条件。面对张生来说,考取功名只是获得自己合法权力的一种手段,目的则在于维护自己与莺莺的爱情。在剧本中,莺莺曾说过:“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张生则说“重功名而薄恩爱者,诚有贪饕之罪”。作者则说“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在剧本的结尾,莺莺得到张生高中报喜的书信以后,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说道“早是我只因他去减了风流,不争你寄得书来又与我添些症候”,当人读此有评语曰:“得书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诚重恩爱而薄功名也。”(徐渭评崇祯四年山阴李迁谟刊本《北西厢记》)

  元代的爱情剧的作者常常将功成名就作为爱情的补充,将双喜临门——婚姻和功名成就作为理想婚姻的最高境界来歌颂。《西厢记》的结尾虽然也不出这双喜临门的俗套,但全剧都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在这一点上,王实甫的思想确实高于他同时代的许多作家。

   

  四、《西厢记》爱情描写的意义

      《西厢记》的爱情描写与爱情理想的表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价值。在此之前,文学中的男女眷爱内容,只是偶尔流露出来的,吞吞吐吐的,羞羞答答还谈不上爱情文学。所以朱自清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是曲喻隐指之作,坦白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者更是没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小说里有爱情描写,尤其是唐传奇中,那只是在士子与妓女之间,很多是婚外之恋,表现的并不是正常的爱情关系。可以说,在《西厢记》之前,不论哪一种类型的作品,都没有能够充分挖掘,表现出爱情的美好,爱情的诗意。很多作品形式上是写爱情,实质上是写道德问题,如南戏中的作品,而王实甫在他所描写的这个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表现的是人的青春追求,人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热烈的生命力。爱情的美好诗意与魅力,爱情所带来的最个人的痛苦在这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如前所述,这种健康的情感形态的出现,以及对其肯定判断的产生,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心态的产生,体现着文明的进步,换一句话说,《西厢记》描写的是爱情,抒发的是对幸福爱情的向往与赞颂之情,而其精神实质,是对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是人的本体意识复苏的表现。  

  明代随着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思想解放思潮,李卓吾、汤显祖、徐文长等,都对《西厢记》大加赞扬;《红楼梦》中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黛玉读西厢“满口余香”。真正继承了《西》的精神实质的是《红楼梦》,因而有人将这两部作品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双璧”(张燕瑾)。在“五四”运动这次更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之后,郭沫若把《西厢记》说成是元代反抗母体里产生出来的“最完美、最绝世”的女孩儿,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  

  而在极左思潮横行期间,《西厢记》的“罪名”则是宣扬“爱情至上”,腐蚀毒害青年一代。其实,真正的“爱情至上”,在实际生活中国人是很难做到的。中国人太看重事功与人伦关系了。而爱情便常常成了一种奢侈品,人性中的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  

   

  第五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王世贞《艺苑卮言》  

      

  一、成功的戏剧人物形象塑造  

  以人物性格特征为基础,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宏大精密的戏剧结构和起伏变化的戏剧节奏  

  王实甫的独特创造和贡献,在于他为崔、张爱情这个长期流传的故事,找到了最适合的艺术形式,使《西厢记》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将诸宫调改写创作成和科、白、唱的代言体的戏剧。而且作者精心结构,合理布局,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每折由一人主唱的体制,独创了五本二十一折的规模,使剧本主线突出,布局合理,有开有合,张驰相间,巧妙娴熟地发挥了戏剧艺术的表现力,成功地展示了事件曲折反复的过程,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勾联,宏大精细的艺术整体。

  1.围绕主要线索,层层展开矛盾,是《西厢记》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

      在《西厢记》中,戏剧冲突分两条线索进行,一条是以老夫人(包括郑恒)为一方,同以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之间的冲突线索,另一条是张生、莺莺、红娘之间的冲突线索。其中第一条是主要线索,第二条线索则是由主要线索派生,并受其支配的线索。两条线索紧密扭结,相互补充,相互推动,形成了集中而紧张的戏剧冲突。  

  作者环绕作品的主线,根据主题的要求,精心组织布局,将大小事件和故事情节巧妙地编织在五本二十一折的结构中,形成一部宏伟的整体。各本都有中心事件,各折又都有完整的戏剧情节,各本、各折之间,连环盘结,互学因果,联递推进,使剧情沿着主线向预定的方向发展。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崔、张一见钟情,而老夫人号称治家严肃,于是矛盾遂开始酝酿产生;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兵困普救寺,张生解围,老夫人赖婚,爱情受阻,矛盾得以展开,形成了全剧的第一个高潮。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红娘传简,莺莺闹简,赖简形成全剧的第二个高潮。集中地表现了莺莺内心的冲突、斗争,以及莺莺、红生、红娘这间的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的继续与深化;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莺莺酬简,老夫人“拷红”,莺莺哭宴,张生草桥“惊梦”,两种势力第二次正面冲突,矛盾激化,全剧出现高潮。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莺莺寄书,郑恒争婚,崔、张团圆,矛盾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五本戏各有中心,又围绕一个主题,有机地体现了矛盾发生、发展、激化与解决的完整过程。

  其次,戏剧冲突的发展节奏鲜明,波波叠起、悬念丛生、情节起伏跌宕不落窠臼。

  全剧的戏剧冲突的发展,并不是平铺直进,而是有张有驰,急缓相间,引人入胜。如前所述,全剧共有三个高潮,而每个高潮的出现,都有一个酝酿、积聚、渐进的过程,突发事变既出人意料,又是逻辑的必然。崔、张二人的爱情,经过“惊艳”、“借厢”、“联吟”、“闹斋”,由萌生到加深。“寺警”一折,由暗到明,老夫人被迫允婚,红娘高高兴兴去“请宴”,崔、张二人喜气洋洋准备成亲,在欢快的气氛中,接踵而来的却是老夫人的“赖婚”,这犹如晴天一声霹雳,老夫人翻云覆雨,莺莺怨恨欲绝,张生痛不欲生,红娘义愤填膺,戏剧冲突被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剧情又围绕老夫人“赖婚”之后三人的不同态度,转入莺、张、红三人之间的喜剧性冲突之中,一连串的抒情性描写,加上莺莺内心的矛盾冲突。在听琴、红娘传简,莺莺闹简的铺排之后,于“赖简”一折中,又出现了戏剧冲突的第二个高潮。经过红娘的再次传简和莺莺的酬简,莺莺与张生和结百年之好,剧情逐步转向轻快的节奏时,老夫人的“拷红”又掀起了轩然大波,但结果却是红娘挫败了老夫人,化险为夷,导致了老夫人的许婚;不料老夫人才许婚又逼试,前波未平,后波又起。“哭宴”一折,离愁别恨,触目伤怀。接着是惊梦,梦境送别,莺莺私奔,张生魂惊,两人的性格发展出现了新的飞跃,感情的怒涛掀起了连天大波,激烈凄惋,将戏剧冲突推向了最高潮。大潮过后,又生余波,张生报捷,莺莺寄书,郑恒争婚,老夫人再度悔婚,然而,张生归来,误会被解除,阴谋被揭穿,莺、张庆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全剧冲突在皆大欢喜中获得圆满解决。  

  整个剧本情节一波三折,大开大舞,作品结构严整、针线总细,十分工巧却不见剪裁之连,工于提炼,却如生活本身一样朴素自然,真正达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巧妙的布局和彻底的戏剧性”(马克思语)相结合,不愧为我国古代戏曲作品的佳构,也是古今中外戏剧艺术结构的精品。

   

  三、出色的心理描写

  (一) 手法  

  在《西厢记》中,由于张生和莺莺的出身和教养,使他们爱情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由于王实甫的表现对象的特殊性和他们所处的特殊的事件,为了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下面几种:  

  1.正面描写:直抒胸臆,这是剧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崔莺莺夜听琴,张生害相思,长亭送别。  

  2.侧面描写:从红娘的眼中来写莺莺或张生,《闹简·醉春风》、《普天乐》。

  3.景物烘托:《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4.通过梦境来表现: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草桥惊梦”,是张生对莺莺深切思念的心理反映。

  (二)特征

  1.通过内在的心理活动写出外在的社会压力。

  2.细腻、逼真、复杂。

   

  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前人评论《西厢记》所见虽有不同,但他们的着眼点却往往都集中在语言的问题上。明初朱权云: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明人王世贞、何良骏等也十分推崇《西厢记》的语言。

  综观《西厢记》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白话口语和文学语言的完美统一

  《西厢记》语言的一个很值及称道的特点就是把前代文人的佳句同白描性口语白话熔冶于一炉。  

  《西厢记》中有很多唱词是直接吸取前人佳句的意境甚至诗句本身的。例如“碧云天、黄花地——”是出自宋代词人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同李后主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以及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纱)也有明显的继承关系。“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即引自秦观《鹧鸪天》,“……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亦即引自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这种大胆的吸收,贴切的引用,使王西厢的语言更显得优美而典雅,读者产生更为广阔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由此而产生了《西厢》语言的抒情性和诗意美。与此同时,王西厢又使用了大量的口语白话,以白描的语言状物写情。例如崔莺莺的自述性的唱词:

  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第二本第一折           

  他怕我是赔钱货,两当一便成合,省人情的奶奶太虑过,恐怕张罗。  

  第二本第三折           

  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哪里?有梦也难寻觅。  

  第四本第三折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第四本第三折           

  如果没有标注宫调曲牌,这些文字几乎无异于用口语写下的宾白,但实际上却都是按照宫调曲牌的格律要求填写的唱词。运用这样的口语白话,表现人物的心情,即生动活泼又清新典雅。

  2.语言的性格化  

  《西厢》人物语言各具个性,张口见“人”,声容笑貌历历可辩,如对张生,抒写其胸襟,用开阔清丽的语言,显得洒脱而不俗;状其痴情,则常用夸张、感叹的词语,富有喜剧色彩。红娘的语言具有锋利、俏皮、泼辣的特色,俗语、成语常常脱口而出,这两个人物都被写得活灵活现,个性趋向外露。莺莺的语言则带有旖旎、凝重、蕴藉的特点。这是因为她在爱情的表露上虽然大胆,却仍具有相国小姐端庄、含蓄的一面,大胆而不失一定的分寸,性格比较内向。

  3.叠字的巧妙运用  

  叠字在诗词中的运用不是李易安首创的,但以她的成就最为突出。

  《西厢记》语言中大量运用了叠字,而且有一定的特色。  

  《西厢记》中运用叠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可分为下列三种:

  ① AA△, BB△            (最多)

  想着她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

  ② AABB  

  遮遮掩掩穿花径,料应小脚儿难行。

  ③ AABB,AABB,AABB  

  “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我从来驳驳劣劣,忑忑忐忐。

  ④ △AABB,AABB  

  “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

  ⑤ AABB的△,AABB的△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娇娇滴滴的媚;……昏昏沉沉的睡;……重重叠叠的泪。……凄凄惶惶的寄。

  ⑥ △AA,……△BB……△CC…… 

  “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

  “空撇下碧澄澄的苍苔露冷,明皎皎花筛月影。”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渣渣旧帏屏。”

  “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袄庙火”  

  “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

  “只见他走将来气冲冲,怎不教人恨匆匆,唬得人来恐;”  

  “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波,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这些叠字中,有的是当时人们的口语,有的是象声词,而绝大多数还是作形容词 使用的。这些叠字的运作,准确而生动的描绘了声音、色彩、气氛、心理。特别是叠字与前后词语的巧妙配搭,往往把静态的死景写活,例如“绿依依墙高柳半遮”,这景物的本身,不过是绿色柳树枝叶遮掩着高墙,而由于叠字的运用——“绿依依”——这景物就 活了,显示出柳枝在微风吹动下,摇曳多姿,轻轻拂拭着高墙,使墙也覆上了一层蒙蒙绿色,这无疑增加了唱词的诗意。  

  同时,大部分叠字都出现在排比句式中,这就使唱词更富有节奏感,整个作品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这对于以唱为主的杂剧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附:作品分析  

  《闹简》简析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闹简》是全剧最著名的场子之一。作者通过红娘传书递简过程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在追求自由幸福爱情的过程中的矛盾心理(最初的犹豫和动摇)以及可以理解的虚假情态,成功地刻画了莺莺深沉、机智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红娘善良、机智的品格,全折戏矛盾交叉重叠,戏情千姿百态,场面变化无穷,人物活灵活现,充分显示了王实甫编剧艺术的卓越才能。  

  《闹简》紧接《听琴》而来。寺警解围之后,老夫人当即赖婚。使本来已经看到了爱情幸福曙光的崔、张坠入了无穷无尽的相思之中。张生并不甘心,向红娘讨教如何是好,红娘建议张生月下弹琴以试莺莺之心。《听琴》之后,莺莺通过红娘向张生说:“好共歹不着你落空”,但只有言语,不见行动,张生思念愈切,相思成病。莺莺放心不下,派红娘前来探望。张生趁红娘前来问病的机会,托她带一个简帖儿给莺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爱情。《闹简》的情节,就是围绕这个简帖儿展开的。  

  这一折戏是红娘主唱的,全折分十九支曲子,分为两场,一至九曲为一场,十至十九曲为另一场(以红娘下场为界)

  序曲:1—2曲  

  [粉蝶儿] 交待时间与介绍环境,酝酿气氛。在一个大风的清晨,红娘手里拿着一封信从外面进入闺房,揭开纱帐偷看莺莺的睡态。

  [醉春风]描写莺莺心慵意懒心事重。  

  在这一部分中,不仅交待了客观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同时也交待了人物的心情。  从剧本的描写中我们看到,莺莺一直在等待红娘回来打听张生的消息。(“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偌早晚敢待来也。”)张生的病情如何一直叫她牵肠挂肚,

  因此夜间不曾睡好,这才导致“日高犹自不明眸,还想再睡些儿。”寥寥几句对白就交待了规定情景和人物心情。紧接着写莺莺见红娘回房。莺莺本来是在盼红娘回来的,但当红娘真的回来后,她却“半响抬身,几回搔耳,一声长叹”,自个儿照镜理鬓去了。这几个动作揭示了莺莺深沉的内心世界,她虽然想张生想得厉害,但她不想在红娘跟前流露出来,她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在照镜梳妆。红娘也是一个机灵鬼,她知道小姐有许多假处,因此她把张生的简帖放在“妆盒儿上”之后,就一声不响地站到一旁去观察动静。这一段戏妙就妙在没有对话,通过动作与旁白写出两人都在试探对方,都想掩盖真实的内心活动,剧本把主人公这种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十分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从开场到这里为止,可以说是序曲,下是是矛盾冲突正式展开。  

  3—6曲([普天乐]、[快活山]、[朝天子]、[四边静])写莺莺看到简帖后欲盖弥彰,与红娘斗法斗智。  

  莺莺发现简帖后,一则喜,一则又忧。喜的张生的志诚,忧的是怕事情已被红娘看破,传到老夫人耳里就糟了,所以看到简帖之后,莺莺考虑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对付红娘,所以她“颠来倒去不害心烦”。皱眉、垂颈、终于发怒,“改了朱颜”。叫过红娘,声称要“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气壮如牛。红娘毫不示弱,说“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莺莺立刻软了下来,马上陪笑脸说“我逗你耍来”,紧接着便露出真情,央求红娘告诉她张生的情形。这一回合,表面上看莺莺好像输了,她“斗”不过红娘,但实际上胜利的却是莺莺,因为她的试探成功了,红娘似乎还并没有在老夫人处说什么,看样子也不会到老夫人处去出首,此其一。另外,从她的话中知道,她对张生的简帖的内容一无所知,此其二,经过这一番试探,莺莺看出红娘是个不错的“信使”,还可以借她之手去送信。为了继续瞒住红娘,她又假装发怒,写好书后“掷书”而下,这才彻底瞒住红娘。这些描写,把相国小姐崔莺莺胸有城府,心计极多的深沉性格刻画得十分生动细致。  

  紧接下来,莺莺下场,红娘连唱三支曲子,数说莺莺的不是,同时表白自己愿意为崔、张爱情出力。  

  这一场戏表现的主要是莺莺和红娘的矛盾,实际上她们之间的矛盾也是莺莺和老夫人之间矛盾的折光。她们这间的矛盾是红娘愿意为莺莺出力而莺莺却不信任红娘造成的,而莺莺之所以不信任红娘是因为红娘是老夫人派来“行监坐守”的,怕红娘告诉老夫人坏了她的事。所以正是通过莺莺和红娘的矛盾,王实甫巧妙地从他笔下透露了老夫人的威严,尽管老夫人没有出场,但她的阴影却时刻在莺莺和红娘心中闪现。  

  从第十支曲子到第十九支曲子,是这折戏的第二场,它主要是在红娘和张生之间展开的。

  [石榴花]、[斗鹌鹑] 是一个过渡段,承前而来,红娘带着对莺莺的不满情绪上场。  紧接下来的两支曲子,写红娘带着莺莺的假怒,真信见到张生,犹豫不决,不敢将这封“兄妹之礼,焉有外事”的信交给张生,只是一个劲劝张生放弃自己的念头,结果被张生误认为她不用心。最后不得不把莺莺的信拿出来,打消张生的念头。谁知事出意外,莺莺绝情是假,约会是真。红娘这才如五里云雾中清醒过来,于是剧情急转直下。  

  接下来的几支曲子,[耍孩儿] 写红娘知道事情真相之后的反应。红娘得知自己热心助人反而不被信任之后,满腹委屈,不禁又急又气,气的是莺莺的假意儿耍了她,急的是莺莺这样假,差点把自己的事误了。但尽管她十分抱怨莺莺,但丝毫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被愚弄而生恨便恶,而是善心善意鼓励张生大胆地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为张生祝福。因此这后面的几支曲子,一方面写出红娘对莺莺的不满,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红娘善良美好的品质;虽然他对莺莺极为不满,但他并没有把这种个人的委屈放在心里,而是依然如故地为莺莺、张生出力,成全他们。她鼓励莺莺、张生:“放心去,休辞惮,你若不去呵,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了淡淡青山”。  

  整个《闹简》这一折戏都极富有戏剧性,场面波诡云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转折极多且极妙。未“闹”之前,传简之时,莺莺闺房里风静帘闲,女主人正在睡觉,场上一片静谧气氛,见简帖儿后,莺莺发怒,“闹简”气氛陡变,场面为之一转。等红娘不甘示弱,假意说要到夫人出首的时候,莺莺“软”下来了,忙着赔笑,要红娘说说“张生两日如何”,气氛又一变,变得舒徐轻松点了。但莺莺假意儿多,写回书时突然又翻脸,要张生信守“兄妹之礼”云云,使红娘感到事情无望了,气氛又有变化。红娘埋怨小姐“使性子”,“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因而更加同情张生,见张生后,红娘便好心劝慰他说:“不济事了,先生休傻”。谁知张生却埋怨起红娘“不肯用心”,使红娘十分委屈。这个书呆子的话语叫她生气,她一口气唱出了[上小楼]、[幺篇]、[满庭芳]曲子,要张生“早寻个酒阑人散”,把事情收歇算了,可张生如今只有红娘这个贴心人了,好事是否成功也仅有此一线希望,他又跪又哭又闹,热心肠的红娘于是记起莺莺小姐还有一封回书,把它递给张生——这才爆出下面那段十分精彩的“接简”的戏来。红娘和张生关于是否用心的这一段戏,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引发开的,既表现红娘对张生的同情关怀,又写她被张生“不肯用心”的话所刺痛,写来入情入理,而这些描写,却是为下面接简作铺垫的,让张生在失望以至绝望中突然大喜临头,剧情这才大开大合,起落跌宕,多姿多彩。如果红娘一见张生就掏出莺莺的信,没有上面那一段欲扬先抑的描写,则戏味索然。  

  围绕剧情规定中的某一道具来编织戏剧情节,这是我国戏曲剧本一种传统的编剧手法,有全本皆用一道具来贯串的,如《荆釵》中王十朋聘下钱玉莲之荆钗,《桃花扇》中的绢扇,现代戏曲《红灯记》中之红灯;至于某一场子用道具引发编织故事则更常见,如《珍珠记·书馆悲逢》一场中扫窗用的小扫帚,《白兔记·井边会》中的白兔,《琵琶记·描容上路》中的琵琶等皆是。《闹简》中的简帖也属于这一类。  

  《闹简》中的这个简帖,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干系重大,因为它交通了崔、张两人的情愫,爱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红娘手中的简帖儿,用这样的一件道具来引发故事,使戏剧冲突紧凑集中,波澜叠起,变幻无穷,王实甫用一个小小的简帖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并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简帖的运用是《西厢记》编剧上最引入注目的成就之一。

   

   

  [思索与练习]  

  1.简述西厢记题材的演变过程。

  2.简述《西厢记》在体例上的变革。

  3.分析崔莺莺的形象。

  4.赏析《长亭送别》。

  5.赏析《闹简》。

   

   

   

   

   

   

   

   

   

   

   

   

   

  第十六单元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纳兰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尧。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喇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国子监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而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1674年,与妻子卢氏结婚,康熙十六年卢氏因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拨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无法超越。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晚清词人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士交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此外,亦有与此同名的诗词、书籍、歌曲及影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七个字,道尽多少悲凉的尾巴。初初相识,人若孔雀,本能的尽极绚丽,礼貌羞涩着收敛脾气,绽放美好。而那些观者也大都怀着欣赏,暗暗叫好,怜爱有加。久已,孔雀颓累,羽翼渐退,间或,还会转身,留一光稀、褪色的突兀,遂生尴尬。生人如此,恋人之间也不能幸免。儿时,读温婉缠绵的古典故事,才子佳人,王子公主,总受奸人所害,却也终能柳暗花明,双宿双飞。童话的结尾,会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便也认定从此,孟光接了梁鸿,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地幸福美满、地老天荒。可长大后,看过许多支离破碎的章节,方约略明白,起初地两情相悦总是美好,柴米油盐却也造就了纷争烦扰,更不论,性格差异的细枝末节。人生若只如初见,愿我们把邂逅时刻谈笑自若、百无禁忌地刹那心动凝固。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欢笑。

    人生若只如初见,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实在是令人哑然。看红楼,不愿意去碰后40回。不是瞧不起高鹗,而是没办法接受:怎么那么好好儿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变作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来读书,看到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所有的名字所有的故事,都是写在水上的。那些波澜和涟漪,在当时看来是惊心动魄,而长江滚滚,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流过,终无迹。

    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山盟海誓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朋友是用来出卖的,情感是用来遗忘的,美丽是用来摧毁的,忠诚是用来背叛的……金甲的战神披着天边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猜得中绚烂的开头,又有谁见到了那早已注定的结尾?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么深情的句子,居然是出自一个男子之手,我想,容若翩跹世间的时候,定是令无数少女为之倾倒。纳兰词长于情也深于情,短处是有的时候过于直抒胸臆,显得浅了,反而没有多少余味。比如这一阙,就有点这个毛病。但有了第一句话,整个的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

    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才耐人寻味,不管是喜的还是悲的,是自己期待的还是自己拒绝看到的,矛盾和落差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美丽。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所以,如果不能继续,那么,宁愿切断所有退路。愿一切只若初见时般美好。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还有初见时那份心情。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吗?

    相信每个人都对那个自己一见倾心的人永存记忆,记忆中的他她,或潇洒英俊,风度翩翩;或美丽温柔、似水柔情……是的,这是人与人的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得不到原来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可以拥有无尽的幻想,幻想中的他她可以永远美好,永远在镜花水月之中迷幻着醉人的美丽……哪怕明知道这是自己心生的幻境,却也足够让人沉迷其中……

    不明白的是,为何还有许多人竟然还会有再续前缘的想法。

    当某天,自己原本以为永不会再相见的他出现在自己面前,或许他还算风度翩翩,也还算潇洒英俊,甚至比原来更增加许多成熟,但自己却再也找不回,找不回自己原来如同小鹿碰撞的砰砰乱跳的心……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心境,失去了便是失去了,永远也回不到从前……

    和他拉家常似的谈话,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懂得过他,也根本不明白他当初想要的是什么?!虽然他的眼中依然闪现出曾经让我心醉的光芒,他的口中说出曾经梦寐的语言。但,近十年的光阴,虽然他一直存在心里,终不过是个影子,是个疲惫时自我安慰的影子,当这个影子真的出现在面前,竟然产生那么多的不真实,那么多的不敢置信,甚至觉得他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人世间,他应该永远只存在梦境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是谁说的?若只如初见,他依旧是往日谈笑风生,风流倜傥的浪子,而我也只是一个天真娇憨不懂世事的少女,若不是他深情的眼神,也许他也只是个路人,不会进入自己心里,若不是刚好在不懂情感的年龄遇上,也许我也不会轻易的放手,但最终……遇上了……还是分开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来秋风悲画扇?!

   

   

  附件下载:

  

  6.校本教案-语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