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闭症(场景重现与档案式思维):自闭特质为何总慢别人半拍?

  少年的名字,一个致力于读懂星星的少年!

  前几期,我讲述了高专注度、兴趣狭隘与刻板行为,它们构成了自闭症主要的异常行为。那么那些达不到自闭症标准的孩子与成人,他们又会感受到哪些困扰呢?

  这一期,我就来讲讲自闭特质下的大脑工作方式:场景重现与档案式思维,以及带给他们的烦恼。由于这一感受大部分自闭特质携带者都能感受到,所以会大量使用阿斯伯格的案例来说明,因为他们属于自闭的稳态,行为上更具代表性。

  场景重现

  场景重现,是指孩子通过大脑遐想,建立一个曾经出现过的场景,而这个场景的细节对孩子而言无比真实,让孩子感觉身临其境。

  场景重现是如何被发现的?

  这里就要提一些自闭特质的孩子常见的现象是,突然发笑,自言自语,突然做些不应景的事情,这行为背后的逻辑便是场景重现。

  作为一个自闭特质的持有者,我说一下我的感受,那就是像盗梦空间一样,在大脑中遐想一个虚拟场景,这个场景中的细节规则特别真实。恐怕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种状态,所以这里我举个例子。

  在我大专课业中有门课程叫机械制图,我是该课程的课代表。当时我单科成绩就没下过95分,其实我既不预习也不复习,凭借的就是本能对三维空间的理解。期末考试,我们班级多达6人挂科,我当时一脸懵逼“这都能挂科?”后来我研究了自闭症,才意识到我与他们是存在不同的。

  

  ▲ 即便多年未接触制图,但我仍可秒算零件外观

  我和同学存在哪些差异?

  还记得我在讲述的高专注度吗?复习一下,高专注的背后是对大脑的高占比,也就是相较于普通人,自闭特质会让人在思考一件事时占用更大的大脑算力,这就让我们的大脑有更强大的空间算力,可以在脑中实现多面体的转换。

  ▲ 这样360度机械运动在我脑子里轻松预演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特征,如果按照盗梦空间的说法,普通人只能建造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而我们大脑可以建造10立方米的空间。如果大家都被要求只建造1立方米的空间,那我们建造的空间细节更丰富、完整。

  ▲ 《盗梦空间》中梦境的构建逻辑非常接近自闭特质

  是不是感觉很玄幻啊?

  其实我的职业生涯有往编剧方向打算过,因为我在编剧时会有很强的画面感,甚至能想象出摄影机在场景中的位置,而我最薄弱的是什么知道吗?台词。(果然,我不擅长换位感受别人的语言,这也是很多自闭特质持有者个共同的问题)

  前不久,我给一对双胞胎自闭特质孩子的家长分享自己对于自闭特质的观点,现场也确认孩子爸爸是自闭特质持有者。当我描述场景重现的能力时,孩子爸说他是搞汽修的,这个能力在他们专业领域是必须的,而且经过和我的交流,他回头想想身边很多同事其实都符合自闭特质。

  这时,我就送给他一个灵魂拷问“是汽修行业有毒把你们都变成了自闭特质,还是自闭特质更适合汽修行业?”这个答案我留给观众。

  其实除了汽修,我圈子里的自闭症孩子家长最集中的一个局部领域是外科大夫。为什么是外科大夫?外科大夫有个技能,就是他们可以假想手术进程。

  

  ▲ 外科与汽修行业有着异曲同工的逻辑

  大部分外科大夫在手术前会假想打开腔体后,可能遇到什么状况,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这些动作他们通过脑补即可完成,这是他们的基本技能之一。那么,外科大夫究竟是因为工作培养出了这个技能,还是因为他们拥有这个技能,所以才更适合这份工作呢?

  品,你细品!

  据我观察,自闭特质的家长(往往就是自闭特质携带者)往往集中在某些行业,比如医生、老师、工程师、金融分析师,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实是说明某些问题的,但考虑到本期主题与篇幅,后续会单独做一期自闭特质适合与不适合的工作,想看这期的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

  回到主题,所以整个逻辑是这样的:

  自闭特质的孩子首先因为兴趣狭隘会喜欢某些特定的东西,当他们无聊或厌倦上课时,他们就会假想场景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狭隘。同时,他们创造的场景非常逼真具体,再结合高专注度,就会让孩子沉浸其中,于是出现突然发笑,自言自语,突然做些不应景事情情况。

  这里特别强调:

  前几期讲述的神游(注意力涣散)也是由这三项共同作用的,其中部分状态还会有第四项障碍情绪抑制障碍参与。

  档案式思维

  档案式思维,是指自闭特质的孩子与成人,面对突发事件时,大脑会像电脑一样检索档案。如果档案库有相同的场景,自闭特质的孩子会寻求场景重现,如果没有相同的场景,孩子与成年都会陷入发懵的状态。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故事一

  某孩子和孩子爸爸是阿斯伯格,妈妈在和我初次交流时,曾表示当时孩子爸向她求婚时,只说了句嫁给我吧!妈妈觉得太随意了,就问他还想对自己说些啥?然后现场陷入“冷场”,数分钟后挤出一句“我会对你好的”。

  故事二

  前面提到那个汽修爸爸,他在讲到自己的同事时,特意提到有个领导,如果不提前预演一番,是不能到一线去演示的,很典型哦。

  类似场面也发生在我身上,在我奶奶落葬时,我妈突然让我对奶奶的墓碑说两句,那一刻我懵逼了,完全没有准备。那一刻脑子里浮现出了很多话,但就是理不顺,最后匆匆就说了句“奶奶,一路走好”草草结束发言。

  我描述下那一刻的感受,绝不是脑袋空空,而是各种混乱的信息千头万绪无法厘清,这可能就是前面几期讲的可控偏好的根源吧。总之,自闭特质的成年人在出现突发事件时,缺乏应变能力,容易表现出懵逼和不安。针对这一感受,我在和某阿斯伯格群群主交流后,他也表示有类似体验。所以说,如果一个人有自闭特质,最不适合的是那些时常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比较典型的是主持人和网络主播,不然有些阿斯伯格可以不备稿去试试脱口秀,我能预料是大型翻车现场。

  这背后的逻辑,我给出个人的解释:自闭特质会给大脑建立一个缓存区,这个缓存区只保存具有规律性的社交原则和具有参考性的档案文件,如果发生超出这一部分我们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做梳理,这可能是造成自闭特质偏好对规则性事物的原因。这个观点有待学术论证,希望大家独立判断,这才是科学精神。

  因为这个缓存区的存在,阿斯伯格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喜欢把话题引入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且滔滔不绝,我现在聊自闭也是这个状态。一旦话题超出这些领域,就会感到无趣和烦躁,并试图把话题拉回来。所以我在电话中,经常会抢话头,就是为了保持话题的可控性。

  这里我举另一位阿斯伯格家长的例子,他个人是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亲友聚会时,只要谈到他个人擅长及喜欢的话题,他就会滔滔不绝,即便客人表现出不感兴趣,他也因为高专注度不会察觉。这时,他爱人会提醒他中止自己的话题,但中断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这位家长就会想结束聚会。

  档案式思维到孩子身上会如何表现呢?

  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所以他们的档案库起初是空的,所以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会发懵。最典型的情况就是,一群孩子去踢球,有孩子把玻璃踢碎了,所有人一哄而散,而有自闭特质的孩子只会呆呆地站在那里。那时候他脑子会想,不是我干的!该怎么办?我该去哪里?身体却停留在原地,但如果有人喊他跑,他就会遵守指令。(类似于干预的辅助)

  自闭特质的孩子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机灵。这就是为什么标题里会说,很多带有自闭特质的孩子反应比别人慢半拍,也就是反射弧长。

  

  正是这种慢半拍的特征,很容易让孩子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我和上面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阿斯伯格爸爸都有在小学阶段被人欺负的经历,真的是因为我们在同学眼里又木又傻。而在我接触的成年自闭特质携带者中,仍有不少人在工作状态中受到类似的社交困扰。

  为什么呢?

  因为小学生如果发现有人始终比别人慢半拍,理解东西懵懵懂懂,会觉得欺负他特别好玩。一方面可以满足自身的优越感,一方面是通过欺负弱者可以让施暴者抱团,同时还不担心反击。

  这时候就非常需要家长介入,这里我分享点个人技巧。

  其实小学生主要霸凌那些落单的孩子,只要孩子有个伙伴,一般情况下不会被集体排挤。那么如何获得这样的伙伴呢?金元社交,意思是经常邀请同班某个离家较近的孩子到家中做客,好吃好玩给招待。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就不信家长对这个孩子好,这个孩子就不会对自己孩子好。只要孩子结对,被欺负的事件就会少很多,有些孩子还能引导自己孩子进入集体社交。

  档案式思维带来的规则感

  档案就是场景下的规则,所以档案式思维会令带有自闭特质的孩子拥有很强的规则感。比如,你一直和孩子说只能床上看ipad,那么他就会认为其他地方看ipad是错的;又比如你给他看了红色灯光的东方明珠,他就认为东方明珠应该是红色灯光,这类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强迫倾向。(程度稍轻的强迫症)

  我分享个自己的经历,我小时候红烧肉家里都是大碗盛放,然后就会有酱油沿着碗壁流下来。我爸比较节约,就把碗壁上的酱油给舔掉了,于是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印进自己的脑子。

  初中的时候,我去同学家玩,同学爸爸留我吃饭,菜肴里有一个红烧茶叶蛋,端上来的时候碗壁也有流下的酱油渍。当时我看着碗边的酱油渍及其不自在,没做什么心理斗争就在别人家,舔掉了那个酱油渍,当时把我同学和他爸看傻了!

  

  后来,他们吃惊的表情代替了原本我爸舔碗的画面,植入了我的记忆,我也就戒了这个行为。但如果我的智力水平不够的话,可能就不会发现自己的不妥,而一直保留舔碗的习惯。

  起码在我身上证明,只要智力正常,档案可以是被替换的,自闭特质带来的不应景行为也是可以被改善的。

  关于干预

  利用档案式思维建立规则感

  自闭特质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他们理解第三视角的场景,比从第一视角理解要影响深刻。比如家长想教孩子社会规则,就可以给他看具有社会规则的绘本,因为绘本是通过第三视角讲述的,能够让孩子客观了解自己行为的对错。

  ▲ 图片来自《小猪佩奇》

  比如这个画面,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上课的时候需要安坐,那么多次灌输后,就会形成档案式思维:上课与安坐是关联的。利用这点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感,这也是为什么绘本教学在干预孩子的过程中,比传统的描述更有效。

  这里值得说一下,如果孩子有情绪抑制障碍,即便他知道场景里需要安坐,但未必能做得到,所以具体要根据能力、程度、场景来客观分析。

  写在最后

  这期内容较为“民科”,因为这部分观点属于以往自闭症研究的盲点,是对我与闭娃家长交流后感受与观点的提炼,因此难免会创造出一些新的术语,比如“档案式思维”等。如果有专业人士知道现成理论也欢迎告知我,我很期待与专业研究碰撞出火花。

  回到本期内容,这次分析的对象并不限于孩子,成年的自闭特质携带者应该也能感受到,所以如果你也存在文中一样的感受或经历,应该有助于你重新认识自我。以我的经验,很多家长在第一次得知自己也是自闭特质后,会对自己的社交进行比较全面的反思和梳理,并在日后的生活中努力克服特质带来的问题。如果有成年人因此受益,我通宵写这些都是值得的。

  在我同自闭症家庭打交道的两年半里,很多家长信任我不是因为我的身份,而是我在分享观点时总能与携带特质的家长形成共鸣,并由此建立信任,我也通过他们的反馈充实自己的理论,这里我也感谢那些无私分享家长。如果你认同这期的内容,希望转发给需要的人,帮助家长理顺孩子的干预思路,推动全社会对自闭特质人群的理解。

  下一期,我将带来家长关心的孩子自言自语的话题:回声语言。好的,让我休整一下,我将尽快更新!

  最后强调下,一部分读者是中途看我文章的,建议从程度那期循序阅读,将更有助于理解自闭症的完整逻辑。

  同名公号:读星星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