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现代诗精选(九篇)

  第1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 :艾青;杜甫;相似;不同

  因为教授《大学语文》之缘故,对现代诗人艾青有了切身的研究和了解,在教学艾青诗歌《北方》时体会到他的风格是忧郁的,这种情绪弥漫在艾青所有重要的作品中,是构成其诗艺术个性的基本元素,《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如此,《我爱这土地》同样如此。《北方》诗中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我由此想到了唐代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感觉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就是两人的命运太相似,两人的爱国情感也相同。杜甫胸怀爱国主义的情感,他不论是被安史叛军拘押在长安的一年中也好,还是长期漂泊在大西南的四川两湖一代也好,无论是在皇帝身边做左拾遗的卑微的小官时期也好,还是被赶出朝廷流落四川两湖一带也好,无论生活如何走投无路,他的诗歌始终贯穿着一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艾青也是如此,他解放前从1932年-1936年坐过的牢房3年,解放后从1957年到1979年被戴上的帽子被发配到黑龙江和新疆劳动改造达21年之久,但是他的诗歌始终没有改变那爱母亲爱祖国爱土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有相似的诗歌特点。艾青的诗歌风格是“忧郁”中有坚韧,悲伤中有顽强。其中的代表作《北方》和《我爱这土地》都表现出同样地个性特点。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的解释是: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代表作“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就是其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三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都是忠实厚道的正直之人。杜甫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仁义,对人民仁爱,对敌人憎恨。他的诗中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李白的友情,对敌人的愤怒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艾青爱母亲,爱兄弟,爱祖国,爱土地。他从小生活在农家,与人民有割不断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育自己长大的保姆的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对他的那些兄弟们也念念不忘,《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自己对养育自己的国土的礼赞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北方》诗中第四节反复咏唱着“……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即使被劳动改造了21年,他的感情世界依然不改对祖国的歌颂。1957年被错划为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以上对比看出艾青的确是一个忠实厚道的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歌颂祖国,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

  第四点:艾青和杜甫生活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艾青生活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的各种反右运动,等许多动乱的年代,合计坐的牢3年,被打成劳动改造21年之久,合计24年,可以说命运命运多舛,身世坎坷。但却无法改变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贞与热爱。杜甫历经唐代由开元盛世向安史之乱的急剧变化的年代,时代有高峰跌倒低谷,杜甫的命运也在这跌宕起伏的象过山车一般的时代起伏跌宕。饱受战乱、贫困、饥饿、和病痛的困扰。但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痛苦始终念念不忘。

  可见两人所处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动乱战争饥饿与苦难,两个人的命运都遭受了时代的打击。时代有相似之处,命运同样具有相似之处。

  第五点,两人都是天生就是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构成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第二座高峰。艾青被当代人称作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化奖。艾青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他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

  两个人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们各自用自己的诗歌反映了自己的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唐代的史诗,艾青的诗歌创作,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变革,他的诗歌同样被当代人时代的史诗。艾青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

  他们都从理论上和诗歌创作的实践上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诗歌创作是中国格律诗的最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艾青的诗歌作品有解放前的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

  首先是两人的诗歌形式风格和语言不同。杜诗是严格的古典格律诗,押韵、平仄、用典、对仗皆工,而艾青的诗歌则是当代的自由体白话诗歌,艾青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艾青的诗歌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结合点,有很浓重的散文气息。艾青的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各部分中主导语句的适当反复,全诗产生了一股内在的旋律,更加强了诗的美感。

  第2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新文体,是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屈原诗作之所以被称之为楚辞《,隋书经籍志》首先予以说明:《楚辞》者, 屈原之所作也。??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根据此说,楚辞即楚人屈原所作之辞。大概由于屈原所作之辞既不同于《诗经》中之诗,又不同于诸子之文,别具特色,加之楚歌、楚舞在汉初风行于天下,汉人便缘其作者、产地而名之为楚辞。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楚辞》是继《诗经》后于公元前三世纪产生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屈原、宋玉、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这样一来,楚辞就不仅仅指屈原的作品了,而是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所作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作品。而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屈原所作《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成为《楚辞》的主要部分,表现了屈原追求光明,抗击黑暗,坚持真理,热爱祖国,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这也集中反映了《楚辞》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也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斗志。

  二、楚辞的爱国精神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他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是诗人蕴含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忧伤怨愤之歌,充分表达了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思和深广的爱国情怀。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是其主线。全诗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表明了诗人忠君报国的坚决态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其爱国爱民之心,掷地有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粉身碎骨,他也决不改变志向。第二部分主要写诗人驰骋幻想,探求实现美政理想的道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三部分,写诗人幻想中的追求。当诗人就要离开楚国的一刻,他在太空中忽然看见了故乡: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 而不行。这时,仆夫悲伤,驷马徘徊,车驾不能前行了。怎么能离开自己的祖国?国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④祖国啊,我既无法留,又不可去,只好以死殉国了!此情此景,何等悲壮啊!爱国激情,炽烈如火从而表现了诗人坚持真理,以身殉国,决不降志从俗的气概!

  在《九章》中,《涉江》里的长铗陆离、高冠崔嵬体现了诗人忠直高尚的品格,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宁死不变节的高尚情操。《橘颂》细致描绘橘树精色内白的果实和深固难徙的品质,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怀。在《哀郢》的最后,诗人用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两个比喻,沉痛地抒发了至死不忘郢都的爱国情怀。

  宋玉的《九辩》是模仿屈原的《离骚》而写成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诗人在有感于国运防危的愁思中痛斥了谗人蔽君与败坏国事,最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现实的态度。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遇而引起的悲愁和激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如:何泪滥之浮云兮,燕雍蔽此明月!愿皓口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世需同而炫耀兮,何毁誉之昧昧!⑤浮云蔽口,谗言构陷忠良,小人朋党为奸,毁誉不公,惑乱朝政。民生凋敝,田野荒芜。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对国家的前途也表现出一定的忧虑。另外,诗人对奸俊的憎恨,对君土的怨艾,对国事的忧虑,都是联系着个人的不幸遭遇抒发出来的,给人以真实的感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宋玉的爱国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第3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茵尼斯弗利岛 叶芝 爱尔兰 浪漫诗境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16-01

  诗歌《茵尼斯弗利岛》创作于1890年,是爱尔兰爱国主义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该诗以绮丽的自然风光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远离尘世纷扰的极度渴望。诗作语言简洁、富有韵律、诗境浪漫,让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已,以至于被选为爱尔兰中小学课本必读书目之一。国内外学者对于这首诗歌的研究与评论主要集中在分析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和诗歌本身蕴含的音乐性。仔细探究诗歌创作背景后,笔者对诗歌中的浪漫景色折射的理想世界有了新的了解,认为诗境中描绘的景色是诗人心中传统爱尔兰的轮廓,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复兴的迫切愿望。

  全诗分为三节十二行。简短的文字将诗人内心美好的世界表现无遗。诗歌开头:“如今我要起身离去,前去茵尼斯弗利。”描述了诗人想要前往这一理想之地的迫切心情。茵尼斯弗利岛是爱尔兰斯莱格郡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小岛,也是叶芝童年生活的地方,它远离市区,风景优美,地理位置独特。这使它成为叶芝心目中逃离现实困境,寻求安宁自在的不二之选。在那里,他用美妙的诗境编织了一幅远离尘世的理想生活:“用树枝和泥土,在那里筑起小屋;我要种下九垅菜豆,养一箱蜜蜂在那里;在蜂吟嗡嗡的林间空地幽居独处。”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那个年代的爱尔兰也只有在诗境中才能感受得到了。19世纪末期,爱尔兰正遭受着百年一遇的,人民食不果腹,饿殍遍地,而英国政府对此漠不关心,还自私地要求退耕还牧,加大爱尔兰对英国的畜牧业出口,这一举措更加大了饥荒的严重性。这一切使得爱尔兰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诗人叶芝借由茵尼斯弗利岛这一象征形象,表达了希望爱尔兰脱离殖民国——英国的渴望。他相信,只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爱尔兰的经济才可以稳定健康地发展,人民才能过上如诗境般宁静祥和的生活。

  诗歌第二节,诗人描写了茵尼斯弗利岛上昼夜交替的景象。“我将得到那些宁静,那里宁静缓缓降临,那里的子夜水光粼粼,正午紫色辉映,黄昏的天空布满红雀的翅膀”。宁静的夜空和湖水,隐喻着安详的生活,没有歧视,没有冷漠,没有剥削和死亡。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对于儿时在斯莱格郡那段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浓缩回忆,也是诗人为理想国度描绘的蓝图。叶芝12岁时,跟随父亲举家迁居至英国伦敦。从此开始了往返于爱尔兰斯莱格、都柏林和英国伦敦之间的生活。巨大的文化差异,被殖民者的身份地位,使诗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深深感受到民族文化复兴的必要性和使命感。正如爱德华·萨义德所说:“像其他的反殖民统治的诗人一样,叶芝为之战斗,斗志昂扬的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轮廓。”在叶芝的诗歌中,他将英国看作是代表着粗俗、浮躁、物质的一成不变的世界。英国和爱尔兰呈现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鲜明对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芝心目中存在着两个爱尔兰,传统的爱尔兰充满精神力量,浪漫氛围和优雅的气质。都市化的爱尔兰是世俗的、肤浅的。后者不再是独立的国度而是英国的一部分。诗人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回归古老、简单的爱尔兰,回归那充满英雄和传奇史诗的古韵犹存的年代。因此,在他的诗歌中,他很少描述爱尔兰东部那些政治文化中心地区,相反,他的作品主要包括如斯莱格郡的茵尼斯弗利岛般的乡间原野。他相信,那里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传承着自然而简单的生活。而这一切赋予了他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描绘古代传统和谐的爱尔兰。在茵尼斯弗利岛上,叶芝浓墨重彩地营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事实上,是他渴望传统和谐的爱尔兰的一种投射。

  诗歌第三节写道:“如今我要起身离去,因为没日没夜,我总是听见湖水轻舔湖岸的幽音;站在马路上,或踏着人行道的灰色,我都能听到那水声萦回在我深心。”人行道的灰色和第二节“紫色辉映”形成鲜明对比。灰色代表冷漠和沮丧,而紫色代表高贵和愉快。这说明在叶芝看来他所身处的社会充斥着令人失望的各种因素,而茵尼斯弗利岛正是美好之所在。“灰色的人行道”使人不禁想起诗人所处社会的无尽的苦难:带来的贫瘠和荒凉;殖民者的横征暴敛,工业革命使得人性淡薄。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中,诗人一遍遍描绘着茵尼斯弗利岛湖岸的轮廓、湖边的美景,迫不及待地前往它的所在之处。

  在诗歌《茵尼斯弗利岛》中,诗人叶芝营造起一个离群索居的浪漫诗境。这种诗境投射出的是诗人对于爱尔兰民族复兴的热切盼望,对传统爱尔兰和谐社会的无限向往。

  参考文献

  [1]Edward W.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M]. New York:Basic Book,1993

  [2]W.B.Yeats. The Secret Rose [M]. London:Macmillan,1892

  第4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奔放

  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和诗歌的永恒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的人性中美好的情感。爱情的主题是诗歌最普遍的源泉,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这个世界的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诉求,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跨越语言屏障,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文艺作品的基础。中西爱情诗歌所拥有的共同主题就是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中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所爱的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中西爱情诗歌不仅内容各有侧重,而且风格也各具特色。中国古代爱情诗多是哀婉朦胧,含蓄隐曲的。而西方爱情诗歌则多偏于宣泄,热情似火,直抒胸意。

  本文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彭斯的《A Red,Red Rose》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中西方诗歌中对爱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相对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学的本色,是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义象贵含蓄”正是要求诗人不要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是要把意思隐藏起来,不是字面上的简单言传,而是言外之意须使人心领神会。具体说来,汉语爱情诗歌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重环境描写,这是由古人传统的作诗手法决定的。第二个方面:委婉表达,含蓄婉约之美是中国诗歌鲜明的特色。中国诗歌忌讳“说破”。“诗之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中国诗歌的表达常常不是一种一语道破、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的、婉转的、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

  一.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徐志摩在我国诗坛上,尤如一颗划破中天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惊人的光亮。他的诗歌,崇尚理想,歌颂光明,哲理深刻,内涵丰富,词句优美。读他的诗,使人感觉到诗里有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穿透力,而且回味性强,经得起长时间的咀嚼。《雪花的快乐》发表于1925年1月,收入《志摩的诗》中,是他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这本诗集里比较完美的一首诗。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前期的思想,也代表了诗人初步成熟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的最大特征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这首诗歌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体现他酷爱自由,可为了实现理想,他宁可“消溶”,足以体现他的痴迷。全诗层次分明,段落简洁,章节明朗。从其艺术手法上看,是吸收了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三美”的主张。这首诗在音乐美、视觉美、意境美等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他把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意境美与现代诗的自由、洒脱巧妙地熔为一炉,实不愧为现代诗作的名作。徐志摩的诗歌,浸润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超越阶级和时空界限,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高度和谐统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新诗的抒情艺术树立了一块不朽的艺术丰碑。

  二.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与中国诗歌截然不同的是西方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注重“直接”。如果说“含蓄”是中国爱情诗的本色的话,那么“直接”就是西方爱情诗的显著特征了。西方爱情诗的直接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与汉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的是,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讴歌爱情。关于这一点,首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诗人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差别。汉语情诗中,诗人们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恋爱中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诗中的主人公们总是隔了一层,多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色彩,例如各朝代描写后宫宫女们的爱恨情愁的宫怨体诗歌就是如此。而在西方的情诗中,诗人们常常开口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的内心告白。Robert Burns在《a red,red rose》中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向世人诊释了他对爱人的炽热。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thee-weel,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 'twere ten thousand mile!

  这首诗是彭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诗人这首诗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这是彭斯最有名的爱情诗,节奏强烈,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作者没有利用环境去渲染,烘托气氛而是采取开门见山的的手法直奔主题,毫不掩饰。“ 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写得十分热烈直接,激情飞扬。并用玫瑰来表达对爱人的的情感和留恋。在读者心中产生获取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凸现出诗中主体的鲜明形象。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DD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 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他知道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打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三.造成中西爱情诗歌表达不同的原因

  (1)西方美学历来强调在审美或进行艺术创造时要遵循审美主题要主动地将“主气”,“灌注”给客体审美对象。西方哲学家都强调了主体情感的主动,积极的外射,比较直观外露,畅达热烈。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不同,因此,情诗也表达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都是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而人又居其中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所云“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并齐。”这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使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就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占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

  (2)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男女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一直深深的束缚着人们,也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因此男女在表达爱情显得含蓄委婉。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感情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式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低言软语。这里用来体现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恰到好处。

  (3)西方的爱情诗一般与表现人伦融合在一起,写人伦往往也以恋爱为中心。中国的爱情与人伦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始终重视男女的爱情,而中国的诗则更偏重于人伦。中国诗中表现亲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的内容几乎与爱情占有同等地位。在西方诗人中如歌德与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兰与兰波诸人虽也以友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他们大量的写男欢女谑、男女情爱,从恋爱中去寄托人生的析理,去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

  (4)中西爱情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勇敢追求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别恨,悲欢离合。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总体而言,中国的诗歌在吟咏爱情时往往都是遮掩式的,表现得较为含蓄和内敛,情调委婉、深沉、绵氏、隐约而又细腻入理,使读者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并讲究意境的渲染,独具中国园林式的美学蕴致。而西方爱情诗则热情奔放,犹如大河奔腾,直奔爱的主题。他们描写爱情总是比较喜欢竭力表述情感之深厚,写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爱情。西方的爱情诗,为表现那种汹涌磅礴的激隋,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情感的表达是热烈奔放,原始狂野的。在表达方式上,西方诗歌以直接热烈深刻取胜,中方诗人则把“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诗歌以含蓄微妙取胜。

  参考文献:

  [1]许杰.徐志摩新评序,胡凌芝:徐志摩新评[M].学林出版社,1989.

  [2]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爱情观 继承与发展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57-02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是人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因此也成为人类自古以来不断歌颂的话题,上至2000多年前的《诗经》,下至现代各种诗文,都少不了爱情。而其中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更是有不少关于爱情的名篇佳句,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而其中体现的爱情观不但深深浸透到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中,更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一、追求爱情的态度:自由浪漫与含蓄浪漫

  《诗经》是反映殷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个时代是原始性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封建礼教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感情,自由、热烈、浪漫是爱情婚姻最明显的特征。《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其故事多为描写男女互相爱慕、幽会及互赠信物,《诗经》通过爱情诗表达男女初恋时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感情,反映出原始社会制度的自由和人们朴素纯洁的爱情观。

  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是《诗经》中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的婚恋的特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周南?关雎》《郑风?狡童》以及《郑风?子矜》这几首诗体现了大胆浪漫和真挚细腻的婚恋特点,表现出这个时代女子对待爱情的大胆与真诚。即使是人们一贯认为应该含蓄的女子一方也会唱出“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选自诗经?陈风――《泽陂》)这样大胆而直率的句子。《泽陂》描写女子思念意中人的情怀。由于看见堤岸边的蒲与荷相伴成长,生发出自己心中的思念。但是总无法实现,尽管伤心落泪,辗转反侧,心中的追求依然可望不可及,就像有池泽相隔一般。这描写了一位少女在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子,心生爱慕,在她眼中心里,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少女在字里行间不但直接表现对男子的赞美之情,也大胆表达对爱情的渴望。通过细节的描写,衬托出她内心的不安与辗转反侧,写的十分真实可感。

  席慕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爱情诗,征服了台湾诗坛,在大陆又掀起了一股“席慕容旋风”,被无数青年男女所追捧。她的诗如同那个时代一样,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体现了80年代纯真的爱情观。从席慕容的爱情诗歌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诗经》中对爱情追求的自由浪漫与热烈率真。《一棵开花的树》中“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两句就刻画出了一个美丽、大胆的少女,娇美的容颜灼灼,期待着生命中的那个人的出现,“最美丽”的时刻,既是少女的自信,也表现了少女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这里体现的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态度,就是对《诗经》中爱情观的很好体现。

  在席慕容的诗中,追求爱情的态度更多的是在继承《诗经》大胆直率的方式基础上,又增加了含蓄细腻的一面,较为含蓄典雅地追求爱情。席慕容的代表作《莲的心事》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勇于追求爱情,直率、坦白、含蓄和浪漫的爱情观。“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这里把正值风华的女子比作一枝亭亭的荷花,无忧无惧,过了青涩的年华,还未受岁月的摧残,等待着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感情真挚自然,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清纯而自然,对于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大方率直,又不失含蓄和浪漫。席慕容在《千年的愿望》中对爱情十分典雅含蓄地进行描述,虽然知道表达的主题是爱情,但却一字未从正面提及,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渴求爱情的态度:大胆细腻与倾情执着

  《诗经》年处的时代,对恋爱、婚姻的限制并不严格。很多诗篇都体现出大胆、直白地追求爱情的特点。从《周礼?媒氏》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在恋爱进程中,可以自由地择偶和同居。《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男女自由恋爱的诗篇,无论是如《邶风?静女》《卫风?桑中》描写幽期约会的,还是如《郑风?摔兮》《王风?君子阳阳》描写同歌同舞、别后相思的,都反映了《诗经》所处社会的现实,犹如一幅幅爱情风俗画, 真实地展示了我国古代淳朴无邪、自然健康的民风,维妙维肖地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

  《诗经》所处的社会,虽然物质生活困乏,但是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也有很多诗篇表现了一种含蓄温婉的美。采用一种温文尔雅的方式来表现人们内心细腻真挚的情感。如《郑风?出其东门》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纯洁专注的爱情,以含蓄的手法表现了城门外女子貌美的样子,用“云”“荼”这样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且通过这些描写,反衬出作者对于自己心中的那个女子的忠贞,表现了男子的专情与痴情。

  《诗经》最著名的《蒹葭》也体现了这一点。其中男子看到心上人,并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爱意,而是“寤寐求之”“辗转反侧”,只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喜爱,最多是想象自己追求心上女子而没有直白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席慕容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继承了《诗经》的真挚细腻,有着女性独特的纤细视角。如《古乐府》的“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不过相比之下,席慕容的表达方式更加有倾情执着之感,诸如“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类表现生生世世执着之爱的话语,在席慕容的诗中并不少见。席慕容在《错误》一诗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体现了对于爱人的失去而不能忘怀的哀伤,就算能够忘记,也像是一颗钉在心上的钉子,即使拔去,也去不掉印记,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这种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姿态把对爱情的执着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坚守爱情的态度:忠贞不渝与痴迷执着

  对爱情忠贞不渝和痴迷执着,是《诗经》中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很大的一个共同点。不过《诗经》则更体现为忠贞不渝的态度,类似“我心匪石,不可卷也”的句子比比皆是,而席慕容则更倾向于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执着这一立足点,体现了恋爱中女子的细腻心思。

  《诗经》中《王风?大车》对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描写,让人如此动容,这种决绝,也让人叹服,就好像汉乐府《上邪》里那个指天为誓,高吟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女子,那决绝又单薄的身影将永远印在泛黄的古籍中,倾诉着千年前的爱恋。又如《邶风?柏舟》对爱情的描写,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郑风?东门》表达了一个男子情有独钟而矢志不渝的忠贞之恋。虽然东门外美女“如云”“如茶”,诗中男子不为所动,不被诱惑,依然执着、坚定地爱着家中那位共度患难、同甘共苦的荆妻。《唐风?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亡夫的诗。此诗“言寡妇感时节而生哀思,次由哀思而至墓地悼念,由墓而归,夜寝哀之情”。最后以“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对爱情忠贞的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雎鸠,就是一种十分忠贞的鸟,一只死去另外一只绝不独活。这里虽没有明说爱情忠贞之意,但是字里行间已经体现。

  席慕容的诗中也体现了此类爱情观,描述青年男女对心上人的坚定与对爱情的执着。再如其《抉择》对爱情执着描写,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为了与爱人相聚,哪怕一瞬间,也是有意义的。

  席慕容在诗中不止一次提到想要回到那个二十岁。如《千年的愿望》中“总希望/二十岁的那个月夜/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在这样的月夜,很多忘不了的时刻都会回来,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的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那个二十岁的月夜是多么的迷人、难忘,那段感情是一辈子都不能割舍的情怀。“今夜在灯下/梳我初白的发/忽然记起了山路上/少年的你/是不是还在等我/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四、捍卫爱情的态度:为爱反抗与勇敢放手

  爱情并不一定总是美好的,或者不一定一直是美好的。很有可能美好的开始却迎来了令人神伤的结局。对待失恋,《诗经》中的女子和席慕容笔下的女子的反应是不大相同的。《诗经》中的女子更体现一种决绝、自立,或者是为爱反抗。而席慕容的诗中失恋后则大部分表现为黯然神伤,或者勇敢放手。如《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几句话,体现了一个女子内心的自立自强与反抗精神:“你当初信誓旦旦,现在却又把我抛弃,还不自己悔过,既然不悔过就算了吧!那就这样吧!”女子决绝离去的背影,给多少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邶风?谷风》这首诗通过一个妇女的自述,倾诉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直至被抛弃的过程,体现了一种对于爱情,即使失去也不想放手的心理,而且她的字里行间多少带些反抗精神,不是完完全全的逆来顺受,她对于丈夫喜新厌旧的鄙弃,对于新妇将占她的位置的不满,是人性的真体现。

  席慕容诗中则出现了失去爱情,但只是漠然伤心的句子。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对于男主人公的不满。席慕容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爱情观、幸福观,这种爱情观对于现代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五、结语

  诗经中的爱情诗和席慕容的爱情诗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也有不同,二者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研究。诗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宝藏,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之一,它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后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利用她的精华,席慕容的爱情诗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通过对于诗经爱情诗的爱情观和席慕容的爱情观的简单比较,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其中的继承与发展。通过这样的比较与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经爱情观的内涵,并加以发展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史诗[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1-48.

  [2]陈梓权,郭培忠,郭精锐.中国古代爱情诗歌评论[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3]尹建章,萧月贤.诗经名篇详解[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曾巧燕.诗经时代的爱情文化[D].百度文库,2009.

  [5]席慕容.七里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6]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第6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真实的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初中生读《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最新7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着这情深意切的诗句,相信你的内心也一定会掀起情感的狂澜,这是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饱含热泪唱给大地母亲的赞美诗。

  这首诗创作于一九三八年。当时,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恣意肆虐,短短的时间,日本侵略军就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不仅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还用他如椽之笔倾诉自己对深重灾难的祖国的挚爱,用壮丽的诗篇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在《我爱这土地》诗中,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将自己化身为一只多情的鸟,含蓄而深切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对同胞的热爱。诗中的这只鸟,没有鹦鹉、白鹭俏丽的容颜,也没有黄鹂、鹧鸪清脆的歌喉,但它有一颗深挚的爱国之心,有一腔浓烈的忧民之情。只要活着,它就要用嘶哑的喉咙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不懈地歌唱;死后,它也要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一感人的形象,让那泣血的杜鹃也逊色不少。

  众所周知,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那样的美丽、富庶,它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曾几何时,日本侵略者的蹂躏让它变得满目疮痍,这怎能不激起诗人满腔的哀痛与无比的义愤。透过那嘶哑的喉咙,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为拯救大地母亲而奔走呼号的赤子之情。不管眼下的土地多么破碎沉沦,诗人的爱始终深挚执著,无怨无悔。他仍用嘶哑的歌声去慰藉大地母亲惨痛凄苦的心,去激发华夏儿女的义愤。诗人深知,这块土地养育的儿女是不会屈服于一切外来侵略者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信念早已深深地镌刻在大地儿女们的心中。

  听,悲愤的河流永远汹涌着鲸波巨澜,那是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的响彻天宇的怒吼;听,激怒的风无止息地吹刮,那是千千万万英雄儿女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精神体现。诗人坚信: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在她的优秀儿女浴血奋战抗争之下,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诗人坚信: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已从林间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为了黎明到来、曙光朗照,诗人就如那只鸟儿一样,毅然选择奉献自己战斗牺牲。在我们心目中,这是一只伟大无私的鸟,在完成了歌唱的使命之后,含笑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并渴望连羽毛也一齐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正是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写照和诗人为土地彻底奉献的艺术体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字字千钧,声震于耳,响遏行云。这是一位时代的吹号者用热血谱成的千古绝唱,更是一位爱国诗人光辉灿烂的人生写照。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2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所以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构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之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资料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主角。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高潮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一样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境绪。

  艾青是一个一向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3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因此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形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内容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角色。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高潮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同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情绪。

  艾青是一个一直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4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艾青的诗逝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

  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

  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

  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5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6所谓国人有梦,则中国有梦。中国人的梦想便是中国的梦想。若谈中国的梦想,必定要谈到艾青。这个诗作中充分地描写着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和命运的诗人,用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触,将周遭最低层人民的梦想反映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对于中国梦的体现,也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体现。

  从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令人读来感到昂扬向上的《给太阳》,再到包含着作家深情,时时刻刻体现着自己希望能为祖国尽一份力的《煤的对话》,无不反映着诗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让周围的所有人团结起来,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在那个**的年代,便是所有国人的中国梦,是所有爱国青年的中国梦。

  有人曾经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在**的年代,需要的不一定是一支笔书写千秋,而更可能是武生一身戎装,披挂上阵马革裹尸。然而,他们却错了。因为正是由于**,正是由于人心不稳,才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拥有一种共同的梦想,为了这样共同的梦想而去奋斗。

  而艾青,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里,所有国人的中国梦。他用朴实的笔法将这一切书写出来,再让这一切进入所有中国人的心间。

  每一首诗,都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代表着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中进行的,对世界和国家的反思和思考。而反观当今,虽然我们处于和平盛世,但心中的梦想却不可缺少。少年有梦,则国家有梦,这并不是一纸空谈。“中国梦”的提出然所有人开始认真审视梦想这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让中国开始位置思考。而读罢艾青诗选,我对梦想又拥有了新的理解,发现其实不论如何,梦想才是人的心中最不应该缺乏的东西。

  所谓梦想,就是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东西。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能思考一些远大的问题太过遥远。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这样的美好年华中努力学习,尽力做到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后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7《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第7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爱情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闻一多先生认为:“《风》是情诗,“风”字就包含了这个意义。” ①先秦时期的不少文献使用该字时,其意义都和男女之爱有关联。如《左传》有“风马牛不相及”语,《尚书?乐成靖王传》有“风淫于客”,《吕氏春秋》又有说到“马牛其风”之事,又有“风合”之语。而后代俗语中的“风俗”、“风流”、“争风”等语,也取男女相诱之风的意思。尽管旧时代的统治者和经师儒生为维护统治秩序而对原诗做出很多曲解,但不能改变婚恋爱情才是《风》诗主要内涵的事实。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其情感表达方式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本文将具体地分析诗经时代的婚恋诗体现的审美追求和爱情表达的特点。

  一、直接表达情感的坦率美

  《诗经》并非就如孔子所说的“温柔敦厚”。这四字的概况其实是把“爱”扩大到“仁”,是统治者的借口,教人不要恨,只要爱。其实庄子说“至爱无仁”,要有恨,始知爱。无恨的对象,也就无爱的对象。就《风》诗的婚恋诗来说,它并非只是“温柔敦厚”,甚至有相泼辣的东西在内。无论处那种婚恋阶段或状况,初期爱慕的表达,中期的男女相悦,亦或是思妇的忧愁,弃妇的哀怨,种种真实情感都表达得大胆直接,体现着其坦率美。以下取前两种情况作具体分析。

  第一是表达爱慕的诗。《风》诗的婚恋诗大多以女子口吻叙述,她们对男子思慕的表达十分大胆、直率。以《素冠》为例,它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对刚失去妻子的男子的大胆追求。“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男子“素衣”,刚刚失去妻子,而女子直言自己的思慕之情,请求“与子同归”。 这跟后代的繁文缛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不受束缚,自然表露人性,表达爱慕的坦率美。

  第二是描写男女相悦的诗。《诗经》里描写爱情的诗很多,而写得比较露骨的就不少。国风中的《野有死麇》写怀春之女和吉士的幽会。文中“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等措辞就已经是很直接和大胆。末章为“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匆卜汀薄V祆渥⑺担“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②这无疑是站在经学道德立场上对诗意的曲解。就此诗而言,这是对女子的吉士的态度做出了相反的解释。朱熹的《诗集传》不按诗序来讲诗,是照本文来理解的,其解读也往往受圣人之道的影响。而就某些诗而言,他直言是“淫奔诗”。然而一定程度上说,这正是从侧面反映出诗的表达直接大胆,朱子也无法用经学之道去解读诗本文,而只能直言其为“淫诗”。

  另外,女子说到男子,常常提及男子的衣服,如《蜉蝣》、《羔裘》和《九N》等篇目。以衣作为人的标志,这是《诗经》里的一种特别现象。其实,衣服是男子财富地位的代表。当时男子操控经济大权,女子追求男子很大程度上也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但女子夸耀男子之美时,并没有说其才能和容貌,而是直接夸赞其衣服之美,这无疑是直接表达心中所爱所想的直率行为。《九N》中的“我觏之子,衮衣绣裳”,表达了多少的骄傲,又是表达得多么地直率!

  二、注重生命繁衍的自然美

  诗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落后,决定了当时的爱情和生命的繁衍密不可分,人们有明显的生殖崇拜倾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也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相适应。

  注重生命繁衍的观念与当时的择偶标准密不可分。在《风》诗里,以“硕”形容人的例子很多,如《简兮》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泽陂》的“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和《椒聊》的“彼其之子,硕大无朋”。硕,大也,硕人,即身材高大的人。与其类似的描述也不少,如《丰》的“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以“硕”、“丰”为美,正是因为“硕”人能有更好的身体状况来繁衍后代,体现了一种追求健康和自然的审美。

  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里面提及的动植物之多。草木鸟兽之名多出现在比兴句中。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产生很早,其比兴提及自然景物时,往往是注重其实用性,而非后来诗词的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经后人研究,诗中的自然之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常与生命的繁衍有关。以下按动植物两类来简单分说。

  首先是动物。动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在历史的发展中已有了固定的内涵和情感寄寓。但这并不能在照搬到《诗经》。《风》诗里,以“狐”指代男子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如《有狐》的“有狐绥绥,在彼洪梁”,《南山》的“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在中国古代,九尾狐是祥瑞和子孙昌盛的征兆。禹经过涂山时,见到一只九尾狐,后娶涂山女子娇为妻。结果禹为王,而且多子多孙,统治中国,这一传说正可印证。

  其次是植物。《风》诗描写女子时经常提及花,但以漂亮而无实用的东西来比女子的观念发生得相当晚。因此,以花比女子,并非就因为花的颜色鲜艳等特征,而是另有原因。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一书中就解释说,“从表象来看,花瓣、叶片、某些果实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无数,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③闻一多先生在分析《坑忻贰芬皇时,也从训诂的角度分析得出“梅”、“母”和“妻”三字有相同之处,“梅”字本身就象征母性和妻性的结论。所以说,古时注重生命繁衍的观念几乎在《诗经》里的草木之中随处可见。古人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并细致观察自然草木,用繁殖力强之物来象征人类的生命繁衍的能力,形成于流唱于民谣之中。这让《风》诗的表达更加丰富,也体现出古人的一种与自然相适应,注重生命繁衍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自然美。

  三、与劳动紧密结合的朴素美

  劳动是诗经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很大的比例,这使得他们的爱情叙述和劳动密切关联,具有别样的朴素之美。

  思妇在劳动时思念着意中人,这是《诗经》中较为特别的现象。《卷耳》中,开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直接道出女子是在采摘卷耳的过程中思念意中人。其中,在写劳动的同时,“不盈顷筐”就间接表现出女子的思念之深,因为想念得过深,无法专注地采摘,采得的卷耳也就未能装满斜口筐子。后面三章写意中人人马倦病的处境。傅斯年说:“首章是女子口气,下三章乃若行役在外者之辞,恐有错乱。”④其实未必这样,后三章可能是女子思念过深,为男子担忧过深,以至于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设想对方可能遇到的困苦。而并非是错乱之辞。

  后代诗词绝不会把劳动与思念相结合,而临江远眺盼归人等场景成为表现思妇的重要取景,这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只有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体会《]q》这类写采集劳动生活的诗歌之美,才能体会到与劳动密切相关的爱情叙述的朴素之美。可以说,在《绿衣》一诗,男子思念亡妻,以衣服来寄托哀思,正是因为衣服的制作是妻子的劳动成果,融进了妻子的大量心力。因此,它也就成了夫妻之间爱情叙述里一个较为特别的审美意象,不需要雕饰之词,自有一种朴素美。

  参考文献:

  [1]闻一多[M]诗经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9

  [2]朱熹[M]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5.16

  第8篇:爱国现代诗范文

  本文认为,从古典诗坛最黑暗的鸦片战争前夕,到胡适“白话诗八首”发表于《新青年》的1917年2月,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时期。文章对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历史动因,具体表现,总体特征,历史意义等问题作了详尽的阐释。

  【关键词】 近代诗歌;传统;现代;转型

  从古典诗坛最黑暗的鸦片战争前夕,到胡适“白话诗八首”发表于《新青年》的1917年2月,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诗歌由使用典雅的文言,有着严格格律形式规范和传统美学规则要求的古典诗歌,逐步转变为初步采用白话,不重格律,形式自由,有着新的审美追求的现代新诗。在这场转变中,像体育运动的接力赛跑一样,中国诗歌通过具有革新精神的爱国诗派、维新诗派、革命诗派和前“五四”白话诗人一棒接一棒的不懈努力,终于胜利地把“棒”交到了“五四”新诗人手中,艰难地完成了中国诗歌近代转型的历程。与此同时,以“实用”为本质的太平人国诗人和以“宗古”为特征的宋诗派一一同光体,也曾为中国诗歌的重现生机作过一些尝试,但他们由于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采用了不正确的革新方法,最终成为了时代的落伍者,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也只是和其间活动着的以汉魏六朝诗派、中晚唐诗派为代表的“守旧”诗派一样,从反而为中国近代诗歌的转型提供了经验教训。

  一、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历史动因

  19 世纪上半叶,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实然加速,特别是由于鸦片的大量:输入,不仅引起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危机,暴露出了它那令人吃惊的空虚、衰疲和落后的木质,而且还从根本上冲击、动摇了长期以来国人心目中赫赫天朝上国的“中国”意识。在当时无论是从“大气候”还是从“小气候”来看,对于中国人都是压抑的、窒息的和异常痛苦的。然而,没有哪一次压人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随着欧风美雨的袭来,也促使了不少志士仁人的觉配,使他们纷纷走上了自强、拼搏之路。而当时的志士仁人大多还兼具诗人的身份,是在生活与诗间生存着的人,且“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2),因此,在时代促使不少志士仁人在政治、思想、实践等领域荜路襤缕,身体力行,开拓前进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诗歌带来了新的变化。

  中国近代生活的骤变,为诗人的自我成长和诗歌创作提供了最起码的前提和动力,使诗人与社会生活之间有了一种深层的依存关系,促成诗人们去创造性地将外在生活与内心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将其提升为艺术生活。其具体表现为:其一,改变了当时诗人们对诗歌功能的看法,使他们开始用诗歌表达真情实感和作为“经世致用”的手段;其一,为他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内容,使其出现了富有近代意义的爱国反帝性质和个性解放的意识以及介绍新知新学的内容;其三,使他们的诗歌具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或质朴自然的新诗风。

  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其实也就是把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唤起民族诗歌的生命力相结合,以挣脱封建诗歌的桎楛,从而转变为现代诗歌的过程。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贯穿着一条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规律,即水平较高的先进文化总是更多地影响水平较低的落后文化。这一规律也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时至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已远远地落后与世界发达的资木主义国家。在这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时代,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侵略,不仅使中国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而且也在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先进文化的输入,给中国“示范展示了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使中国开始“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多少是变化的回应方式。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求与西方文明的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应类型与历史趋向”【3】并“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历史’,使‘停滞’和‘封建’的中国进入了‘现代’的变革之中”【4】具体地说,它一方面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阔了眼界,使他们再一次从传统儒家文化的迷梦和复古主义的氛围中惊醒过来,逐渐改变了他们那种固步自封、夜郎自人的心理,开始了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也使在中国封建经济母体中滋生的资本主义因素有了可资借鉴的范型,促进了其发展,由此促生了一种与封建文化有异,与“五四”文化相通的“新”文化。西方文化的输入既使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也给中国古老的文化殿堂吹进了清新的气息,引起了其质变的开始。泰纳说:“有时出现一种新哲学、新文学、新艺术、新科学,而思想在既已更新之后,于是人类的一切行动也就慢慢地都起了变化。”这此变化也引起了中国诗歌的变化,它唤起了中国民族诗歌的生命力,使中国诗歌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即从西方文化中寻找诗歌变革的参照系和可供吸纳的养分,同时它也使中国诗歌开始带上了近代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与政治追求(救亡图存)紧密结合,提倡民主,崇尚科学等等。

  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启动,也受到了明末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早期的中国文化本来也是具有着人文主义因素的。汉代以后,随着儒学在中国文化中核心地位的取得和逐渐强化,儒家的伦理观念遂超出了一般个人道德上的规范,而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言行准则。宋明理学盛行之后,这种观念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逃于天地之间”【5】,“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6】而且提出“夫所以害吾人者何也?欲也。……欲去,则心自有矣”【7】,公开宣称人的个性和欲望是罪恶的渊薮。这种完全抹杀个人权利、价值和人格的极端主张,使中国人完个失去了自我,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驯良的奴仆和工具。至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对于后儒戕害人性的理论,晚明一些进步的启蒙思想家们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其予以了有力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然而,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幼弱,市民阶层发育的不成熟,封建统治及文化势力的反攻倒算,再加上明清之交的社会大动乱,使晚明人文主义思潮的势头没有长久保持下-去,待到李贽等人被迫害致死后,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便逐渐平息,但这股思潮却作为一股暗流延续了下来。

  “实学”一词,最初是被两宋理学家用来批评佛老虚空出世,标榜儒家的天理人伦观念的。但理学家好谈性理,不重实用,于是明清人又用“实行”来反对理学的空疏,倡导实事实力,由此便形成了一股内容颇为庞杂的“实学”思潮。它包括如下一此内容: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关注,以杨慎、陈第、焦竑为代表的考据学派对“实证”的重视,以徐光启、宋应星为代表的科学家对脚踏实地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看重,以丘浚、张居正为代表的政治改革家对“明体适用”、“义利双行”的强调。这一思潮到明末清初以张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清大家出现之后达到了最高峰,他们对其先辈的思想作了整理补充,使其具有了反思、批判、重实际的内涵,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康熙中期后,随着清王朝统治的日趋稳定,“实学”便蜕变为考据之学,此思潮也由此趋于沉寂。

  晚明人文主义思潮和明清“实学”思潮都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就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看,早在弘治、正德年间就出现了以祝允明、唐寅等为代表的吴中才子,他们以疏狂拓落的文风,显示出对传统礼教与审美规范的冲击。以后又出现公安派“三袁”,他们以“主性灵”、“求新变”为宗旨,对于明初以来笼罩于文坛的拟古之风给予迎头痛击。就“实学”思潮的影响看,它的出现不仅使当时的文学多了一种直面人生、关注时政的现实主义内容,而且还使其多了一种敢于揭示阶级矛盾的批判斗争精神。

  鸦片战争前夕,随着固有社会结构的动摇,以及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空谈性理的宋学和专事考据的汉学生命力的逐渐丧失,长期处于暗流状态的人文主义思潮和遭受冷落的“实学”思潮,又重新显现出来,它们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在深刻地影响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同时,也直接带来了诗歌的变化。其最初的表现就是在一部分诗人的诗作中,出现了个性解放意识和肯定主体能动性的内容,出现了为救国救民而探讨各种实际社会问题、揭示时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内容,使诗歌开始突破传统清规戒律的束缚,朝着与时代思潮相一致的方向发展。

  如果说,前面三个方面的因素都还只是作为外部动力,间接地促动了中国近代诗歌发展,那么诗歌自身发展规律则作为一种内部原因,自接影响到了近代诗歌的转型。

  库恩有一种“科学革命”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某一科学理论在形成发展中必然表现为一种“典范”的形式,它能成为该学科的常态情形所共同遵奉的楷模。而当这种“典范”由于新问题的不断提出而难以按常规加以解决或容纳新的因素时,便出了“危机”,科学革命的时代便因此来临。其表现为旧“典范”和旧“楷模”的崩溃,以及新“典范”和新“楷模”的诞生【8】。中国诗歌的发展变化也与库恩所说的“理论”更新一样,经过几千年超稳定的发展和历史的积淀,到鸦片战争前夕,已发展到了一种“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的极致,成为了一种“典范”与“楷模”,若想再按传统的范式继续推进已几乎不可能。因此,“求新意识便作为一种新的传统开始透露出来”,一种打破原有的规范,另辟蹊径,建立新的诗歌秩序的革新要求便不可避免地从诗歌内部开始产生。于是,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也就因此获得了动力。

  在19 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即将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时刻,中国诗歌终于在时代生活、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诗歌自身发展规律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启动了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车轮,开始了其迈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二、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具体表现

  一般说来,诗歌这个特殊的艺术类型是由诗人的诗学观、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征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因此,所谓中国近代诗歌的转型,其实就是近代诗歌中这三个因素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中国近代诗歌的转型,首先体现在诗学观的转换上。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释、道三家一直是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但在这三者中,“道家道教不如佛家佛学,佛家佛学又不如儒家儒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卜,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以儒家礼教为中心的“载道”诗学观,它认为诗歌是内心思想意志的表达,是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事父”、“事君”的。“载道”观虽然也不排斥言情,但这种情却必须受儒家“礼义”的约束,即“发乎情,止乎礼仪”,在“情’与“礼’中达到一种“温柔敦厚”的境界。虽然,在中国诗论史上,也曾出现过“意境论”、“格调说”. " 肌理说”等诗学主张,但它们要么是“载道”观的补充,要么与汉儒的腔调无异,要么就带有一层浓厚的程朱理学的光环。很明显,中国诗歌要想走向现代,就必须首先从观念上冲破“载道”观的束缚,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近代的革新诗人正是从这一点上着手突破,并使中国诗学最终实现与现代诗学接轨的。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派打出了以“尊情”为核心的诗学主张,最先撕开了“载道”观的封建性画皮,让“人”和“事”开始与诗歌发生深刻的联系。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维新诗派以“三长具备”、“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等诗歌主张,让新的时代内容昂首步入了诗歌神圣的殿堂,开始对“载道”观的核心内容予以置换,使中国诗歌出现了生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诗派进一步发展了维新诗派重视诗歌政治教育功能的观念,使诗歌由传统的“载道”工具,变为了“救国新民”的利器,较为彻底地置换了诗歌为封建礼教封建政治服务的实质内容。与此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王国维,则着手纠正维新诗派以来过分强调诗歌功利性的做法,提出了“超功利”的主张,第一次把中国诗歌从传统“载道”观的束缚下彻底解放了出来,恢复了诗歌的本体地位。前“五四”时期,鲁迅在西方文化的启悟下,在个面总结了前人诗歌革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具有开放、发展特征,以人为中心,既重视诗的审美职能,又注重诗歌社会功利的诗学观,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基石。

  中国近代诗歌的转型,其次体现在表现内容的转换上。爱国反帝和启蒙新民是贯穿中国近代诗歌始终的两大基本内容,这是由中国近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决定的。一方面因为“燃眉之急的中国近代紧张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把注意力大都集中投放在当前急迫的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讨论和实践活动中”,“政治斗争始终是这一时期先进知识群兴奋的焦点”【9】;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近代思想史的视野下,可以察知爱国主义与启蒙主义的同步进境关系显然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现象”,而“在理性主义旗帜指导下的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其侧重点乃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的革命”和“以唤醒人的觉悟为其核心的革命”【10】。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揭露并推翻封建王朝的反动腐朽统治,介绍西方新知新学,输入西方民主思想,培养国民“人”的意识就成为了近代诗歌的核心内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变化,这两大内容的内涵与特质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和递变过程中。就反帝爱国而论,爱国主义是任何国家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剂和驱动力,是国之魂、民族之魂。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民族发展的主动力,但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是以讴歌汉民族抵御四周少数民族的侵略为主要内容的,它既爱国又爱民族也爱君王和封建朝廷,带有相当的狭隘性。进入近代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它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它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⑩,由此使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爱国诗派的笔下,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形成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齐心反帝的热潮.并开始出现反清倾向,忠君意识也有所淡化。在维新诗派的笔下,救亡图存的呼声高涨,形成变法自强的社会主潮,反对列强瓜分的热情也日益强烈,反清意识增浓,但同时也还带有一定的保皇观念。在革命诗派的笔下,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已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但反帝意识有所减弱。在前“五四”诗人的笔下,反帝爱国内容被深刻内敛,表现出了在更深层次上的向“思想启蒙”的趋同。至此,具有“现性精神”的爱国反帝内容已基本形成。就启蒙新民而论,在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中,人的意识表现的主要特征是重集团轻个人,强调个人对集团秩序的和谐的遵守与维护。“修身、齐家、治国、平人下”就是其对社会成员的标准规范。在如此牢固观念的约束和钳制中,中国人失去了作为“人”的一切特性。随着近代的到来,西方自由、民主、个性主义思潮的输入,以及晚明以来人文主义思潮的逐步复苏,开始动摇了中国传统的“人”的观念,把人从封建传统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当时代把培养救亡图存的重担压在近代诗人肩上时,也使他们的诗作相应地有了一种崭新的启蒙新民内容。在爱国诗人的笔下,表现出一种反叛传统的精神指向,尤其是对封建专制压抑人才、压抑个性的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使顽固的封建专制堡垒裂开了一道缝隙。在维新诗派的笔卜,不仅出现了大量:对西方新知新物的介绍,而且还出现了比较自觉地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以及对独立、自强精神的倡导,在他们的诗作中,个性在萌芽,新知在增长,民权在渐立。在革命诗派的笔下,不仅加人了对西方新知新学与民主制度、民主思想输入的力度,而且其锋芒也自接对准了封建君权与封建专制统治。在前“五四”诗人的笔下,爱国反帝的内容与启蒙新民的内容则相融相会,成了一种以“思想启蒙”为中心的新的时代内容,这一内容的出现,自接促成了“五四”“人的文学”思潮的出现。

  中国近代诗歌的转型,再次体现在艺术特征的转换上。在语言上,正如艾青所说,“新的词汇,.新的语言,产生在诗人对于世界有了新的感受和新的发现的时候”【12】。近代诗人对语言的革新正是从这一点起步的,他们出于对表达具有真情实感新内容的需要,在其诗歌中首先使用了大量:的新名词、新术语,使其语言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清新、自然、富有生命力的特点,在“欧化”的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他们也走“俗化”的道路,大量:采用民间语言入诗,使其语言具有明白、通俗、活泼的特征。到前“五四”时期,在诗人们的笔下,则出现了一种由“新语词”和“俗语”共同组成的现代“白话”。在意象上,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向是以袭用“原始意象”为主的,其内部结构为“以象含意”和“象意互合”,其组合方式也多为隐!喻式的。在近代诗歌中,由于诗歌语言的变化及其它因素的影响,逐渐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取自当下生活或取自西方的“自造意象”,其内部结构变为了“以意驭象”,组合方式也变为转喻式和描摹式。这些新意象的出现,一扫传统“原始意象”的陈腐僵化之气,使中国诗歌意象具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审美特征。在形式上,近代诗歌的变化大致走过了两条并行的道路:一条是从通过吸收民间诗歌的营养创造出了一种形式较为自由活泼的“杂歌谣体”,到大量:吸收了西方诗歌营养,创造出了一种形式十分自由活泼的歌体诗;另一条是改造旧律诗的形式,从爱国诗派对“真情”的表达引起形式的新变化,到维新诗派以新名词新术语入诗,松动律诗形式规则的要求,再到革命诗派创作较为明白自由的政治鼓动诗。这两条道路在前“五四”时期则合二为一,形成了一种不重格律、形式自由的新诗体。在风格上,近代诗歌实际上完成了两种诗风的转换。其一是现实主义诗风。由于中国近代历史是反帝反封建方兴未艾的历史,故由“反”而来的正视现实、暴露现实、讽刺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间,又由于西方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引入,使其又注入了西方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黑暗与弊端有着较大反思能力和穿透力,具有着较强暴露性与批判性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