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昭君自愿和亲的概率有多大?她曾想回来,却被汉成帝拒绝

  原标题:王昭君自愿和亲的概率有多大?她曾想回来,却被汉成帝拒绝

  关于王昭君的一生,《后汉书》记载的较为详细,但也不过寥寥几十字而已。

  作为一名背负着国家使命出塞匈奴的女性,又兼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长久以来王昭君都被赋予了某种政治意识而高歌赞美。

  但是这么一位女性是否真的自愿出使塞外,却值得揣摩。

  至少我认为值得否定的就是王昭君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从而要背负令汉匈和平共处的使命出塞。

  《后汉书》中如是记载王昭君说: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先来说说掖庭是什么地方?

  这个掖庭有点类似明清时代的浣衣局,但是有具体上的不同,浣衣局里待着的多半是宫女和罪妇,而这个掖庭也是一样的。

  它里面居住的也主要是宫女还有罪妇,汉宣帝刘病已就在在掖庭长大的。

  所以,也就是说王昭君是通过正规的选拔方式进入宫廷当宫女,掖庭那种地方皇帝肯定是不会来,所以王昭君好几年都没有看到皇帝。

  更不用说被皇帝临幸,从而飞上枝头变凤凰,正因为心里有怨气,所以一气之下就想跑到塞外去。

  这种说法我认为站不住脚,古代的塞外连掖庭都不如,在那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远离家乡,而且风土人情都不适合久居汉地的人生活。

  王昭君跑到宫里来,要么就是为了谋活路,要么就是为了往上爬。即便掖庭再不好,但至少始终是在汉地,而且干到一定的年纪就可以领一笔钱出宫。

  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让自己跑到塞外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

  而且古时候受制于交通,跑到塞外去基本上就别想回来了,因此我认为这种自愿的因素是非常小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列记载中揣摩。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后汉书·匈奴列传》

  当时挑选了五个人,这种挑选肯定都是强制性的,可能相貌姣好的就被选上了。

  而且在皇宫中我认为一个人想要自愿做什么事情的几率非常小,毕竟皇宫中规矩繁多,不是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反倒是一些野史记载颇有意思,譬如《西京杂记》记载说: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当然,这些可能都是事后牵强附会,但也足见当时王昭君被选上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她长的漂亮。

  而不管王昭君是自愿还是非自愿,最后她都后悔了,她想回到汉地。

  我想,除了塞外恶劣的自然气候以及人文环境让王昭君不适应,还有就是匈奴人有“收继婚”的风俗,什么叫“收继婚”呢?

  《史记》如是形容:

  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也就是说父亲死了,他的儿子除了继承他的财产,还可以把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庶母娶过来。

  当时王昭君就面临这种情况,这让对伦理重视无比的汉人王昭君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她向汉成帝上书希望能够回来,但是汉成帝不允许,要求她从胡俗,被迫无奈的王昭君只好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而汉朝就这样把王昭君牺牲了。

  而根据这段历史,也衍生了一些据说是王昭君创作的文章,譬如有《报汉元帝书》: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又有诗歌《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些都被怀疑是伪作,不过我倒认为更能贴切的表述出王昭君内心的那种苦楚无依。

  毕竟偌大的塞外放眼望去,皆非她的栖身之所,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孤独。

  而关于她为汉匈和平作出贡献的赞美,我认为也不过是一种政治需求的宣扬而已。

  其实,只要仔细的感受一下这位女子的内心,你就会发现她并不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