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起什么标题,就是说几句关于我们年轻人不懂相声的观点,一共八点,欢迎反驳
声明∶图片都用的是别人的,有的是视频截图,有的是微博上的,水印都在,如有侵权,私信我,我会进行修改。
首先,我是90后的德云女孩,11年喜欢上了郭老师和于老师,14年喜欢上了岳越,(知道他更早,但是真正粉上他是14年)16年喜欢上了九辫,18年喜欢上了堂良,19年粉上了整个德云社。(我觉得喜欢肯定都是一对一对喜欢的,没有说拆开喜欢的道理,在我看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可以比拟伯牙钟子期。)
第二点∶我喜欢他们从来不是因为他们颜值高,如果我喜欢颜值高的,我干脆喜欢娱乐圈里的小鲜肉多好,还不用每天的背词听曲,学快板,学玉子。(我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容易吗我。)我从来都觉得颜值是我们德云社各位角儿最不值钱的东西,颜值可以锦上添花,但是它不能雪中送炭。
第三点∶谁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些老先生不也是一步一步从年轻这样走过来的吗?现在他们或许还年轻,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们也会变成现在人们口中的老先生。
第四点∶怎么定义“相声迷”,怎么知道因为他们入坑了的人不是真正的喜欢相声?我们要是不喜欢听相声我们花那么多钱去听现场干什么,光为了看他们的颜?拜托,我们成年人没有那么不理智吧,至于未成年人,她们还没有经济自主权,我们粉丝还是成年人居多的。(您也别说什么00后不配拥有姓名什么的话,角儿们什么年龄段的粉丝都有,总体来说未成年人所占比例确实不高,连他们口中“相声界的偶像明星,突然爆红”的二爷也是一样。)只有经济独立了,我们才能心安理得的去各种花钱捧我们的角儿。(这是我的观点,有的人父母会支持,但是那也是父母的钱,没有自己挣钱花的心安理得。)
第五点∶现在90后最小的也20岁了,也成年了,现在是二零一九年了,不能要求我们这些听相声的一直活在90年代吧,郭老师说过“相声要与时俱进”,现在让我们听90年代的相声里面的包袱有几个能抖响?虽然我有的时候会去听一些老相声,有些包袱当时是一个爆笑的点,但是在现在来看是真的是不好笑了。他们这些传统艺人之间最重要的事,不就是传承吗?
第六点∶如果所有人都去听老先生们的相声,现在小角儿们说的相声不听的话,等老先生们千古了,相声不就完了吗?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还年轻,他们未来还有好长时间可以去努力,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进步,不能因为他们现在不如老一辈艺人优秀去否定他们的未来,就像堂堂一样,磨练了十年成了角儿,(关于角儿,我在哪听过,就是挂了名字能卖出去票了的就可以称为角儿了。)那再过十年呢?再过上20年又会是什么样呢?有些时候真替他们年轻演员冤得慌,弹幕评论里一堆“没有郭老师说的好”“没有郭老师的好笑”“还是郭老师唱的有味道”,废话,把他们和郭老师比较,是太看的起他们,还是太看不起郭老师?
第七点∶我们的小角儿们也没有背离传统,虽然有创新,有写新段子,但是他们也一直在说传统相声,一直在传承传统的艺术,我们喜欢他们,怎么就是不喜欢传统,不喜欢相声了?只不过是现在的传媒方式变了,他们传播相声的方式变了而已,难道传统就必须是一辈子守在小剧场,不做任何宣传,就等我们自己发现?
第八点∶虽然有好多人是因为他们的颜才听的相声,但是不能否认现在更多的人去了解相声了,我一直认为传播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而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