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如何入门?
看了@黄健 所答的“社会学如何入门”颇感兴趣,这几年来一直在读哲学、美学方面的书,但无奈浩瀚如烟,始终没有感觉入门的豁然开朗。@黄健 答“社会学如何入门”社会学如何入门:答小磊 - 读书无用 - 知乎专栏 喜欢他的这种作答、行文风格。
加菲熊来终结这个问题。
如果别的答案和本熊有冲突,请以加菲熊为准。
============================
1.美学导论
一切美学原理和导论都可以用来入门。
所以,你们需要的是美学导论。
我个人不倾向于一上来就给你们列什么书单啊、什么经典。没有好老师指导,你容易掉进书里出不来。专业的美学有自己的术语和语言规则,并且许多现代美学家不讲“人话”,玩文字游戏,使人云里雾里,规则不好把握。
不过,换个角度,一旦你通读一遍美学原理或导论,可能也就不想再接触美学了。
所以,折中一下,先看看我这篇所谓“导论”。
从美学的角度回答“美学是什么”很困难——这是美学学科的“元问题”。
而像“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更好回答。
古代先贤对美学问题思考的起点,始于思考“美是什么”。
想象一下,日常生活里我们什么时候会去使用美学、审美以及美,诸如这样的词?像这些涉及美的词汇表,甚至还要包括美好、优美、美丽等等等等(其实我也搞不清楚这些词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与之类似地,人们喜欢给“美学”冠上一些内涵模糊的前缀,使它更加模糊,有些“家长里短”,例如:生活美学,厨艺美学/厨房的美学,暴力美学,极简主义美学,少林寺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成功美学,礼仪美学、印度美学……
这些“美学”和美学有关吗?是有的,但它关系不大。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被视为“美学”,但像这种“xx美学”往往不在比较经典的美学(或曰专业美学、学院派美学)的讨论范围。
那么什么是比较专业的“美学”?大学哲学院底下的美学都在讨论些什么?
2.美学史
“哲学就是哲学史。”——黑格尔Hegel
“美学就是美学史。”——加菲熊Garfield Bear
是的,入门美学,你就必须先入门美学史。学习美学的基础,就是在了解、讨论美学史。
种种美学概念或定义,无非是对美学研究的历史脉络重新按照一些问题域的结构进行了梳理和编排。所谓美学导论或入门,不过是将美学史进行了重写。美学史,不是关于概念的变迁或堆砌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语境(context)的转移和发展。
简而言之,某个时代中普遍的审美,可能到了下一个时代就会变成丑或者一般的东西。比如乔碧萝殿下,你们不喜欢,但是20年后的小朋友可能很喜欢,其背后隐藏的逻辑就是语境。
3.书单
鉴于太多知友向本熊讨书单,本熊终于、终于、终于屈服了。
这里做了一份书单,不求甚解的知友可跳过。
——这套书单不像美学老师的讲义PPT里推荐得那么系统或者照抄搬挪,它更加人性化、个人化,符合加菲熊自己的学习梯度。书单里还包含一些不那么“美学”(甚至不那么美好)的书,诸如哲学啊、文学啊、文艺学啊、文化研究啊……本着读原典的精神,这些书加菲熊以往都或泛读或精读过。
初级·导论类
张法《美学原理》
十一五高校教材,俗称“蓝皮书”系列。如果你只想要一本原理/导论,就选它了。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同样是导论。成书年代较早,现在阅读起来如同看老式黑白电影,枯燥、矫情、落伍。但影响力太大,后无来者。
宗白华《美学散步》
虽说是“散步”,其实写得较为系统,从概念到概念。
克罗齐《美学原理》
最正宗的“美学原理”。作者作为现代美学家,对西方美学史有很大影响力。
鲍桑葵《美学史》
同样知名的美学家,将楼上某些激进的观点做了修正和调和。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最正宗的西方艺术史(视觉艺术史为主),不涉猎美学,却胜过许多二流美学读物。作者是图像学家。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史》
我国八十年代启动的编纂西方美学史的鸿篇工程,七卷本,有点枯燥,你想了解的经典美学家都有涉猎,阐释得很通透。老实说,本熊也只能跳着读,阅读总量相当于四卷半。七卷分别是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十七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上、二十世纪下。考博必读。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同样是教材,作者是北大教授,中国美学史比较权威的导论。
初级·其他类
尼采《悲剧的诞生》
现代美学经久不衰、反复提及的原典,里面发明的概念例如酒神精神Dionysian脍炙人口。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现代美学、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原典,one dimensional man曾经轰动一时。事实上,这本著作的煽动性远大于其思辨价值。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另一部巨著,作者有一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歌”。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
放在初级可能不恰当,因为它无助于你了解美学,但有助于你通过审美的角度来了解现代社会特别是消费主义背景下的现代社会。
伊格尔顿《20世纪文学理论》
这本文学理论比美学史还像美学史,作者伊胖是目前还健在的英美文艺理论三剑客之一。
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曾译“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全球化的文化》
笨熊赠外号詹胖(非詹皇),目前还健在的英美文艺理论三剑客之一,马克思主义阵营。其“第三世界寓言”对中国文化艺术学界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文化研究的导论。作者系伯明翰学派,比起欧陆美学,伯明翰学派思想偏保守。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从美学向媒介学、传播学延伸的一本导论。作者曾提出“冷热媒介”和“地球村”等概念,他还是《娱乐至死》作者波兹曼的老师。
***鲍德里亚《物体系》《消费社会》《拟像与仿真》
鲍胖,后现代美学家,麦克卢汉的学生。因其惊人、离经叛道的思想,曾被捧为纽约美学界的座上客。但他的理论和语言风格都不算难读。赛博朋克、机械姬和《攻壳机动队》爱好者必读。
乔治·迪基《美学导论》
分析美学角度的“伪导论”。
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
艺术终结论,民间“文艺”圈的影响力很大。
艾柯《开放的作品》
美学、艺术史的批评派学者,涉及符号学,前两年刚去世。
中高级·美学理论类
康德《判断力批判》
美学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本原典,康德“三大批判”戏码的高潮部分,提出了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两个“的”你没看花眼)的命题。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现代美学史影响力巨大的原典,语言晦涩,思维复杂,从本体论到认识论都有涉及,最好不要自行阅读中译本。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本人是美学家,同样启发了二战后的法国哲学美学思潮。
迈耶·夏皮罗《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
学好美学,先学好艺术史。本书是对贡布里希的一种补充。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学者。
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等一系列文集或演讲稿
齐祖,斯洛文尼亚学者,学术明星,老疯子,当代美学最后的现象级人物,能说六门语言,话题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涉及哲学、文化艺术、理论史、政治学乃至国际关系等等。
福柯《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词与物》《性史》
比起其著作,人们更喜欢谈论福柯的人生、性取向等等。本熊有专门回答他思想的答案。
沃尔海姆《艺术及其对象》
美学背景下的视知觉审美研究。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影响力很大的美学符号学家(不是搞摄影史那位大妈“苏珊·桑塔格”)。
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结构主义学派的先驱。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后殖民理论学者,继承和批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的思想路径。
斯皮瓦克《斯皮瓦克读本》
当代还活跃的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学者。
雅克·朗西埃《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朗西埃是艺术哲学的领军人物,阿尔都塞的学生。
***本雅明《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艺术政治学的先驱,主要研究摄影史、图像史、现代性都市体验。提出了许多划时代的学术概念,例如灵韵/光晕aura。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解释学/阐释学学者。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现象学美学,主要从现象学意向性的角度研究审美机制。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美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开创者,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罗兰·巴特《零度写作》《S/Z》
从结构主义走向后结构、解构的代表人物。
雅克·拉康 研讨班的一系列文集
精神分析医师出身的哲学家,思想诡谲、神秘,将心理学的镜像理论引入到哲学美学研究,启发了许多电影哲学家例如麦茨、劳拉·穆尔维、德勒兹、克里斯蒂娃等,拉康其人其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力。
巴塔耶《耗费的观念》
结构主义学者,本雅明思想的法国继承者。
布朗肖《文学空间》
同样是结构主义文论学者。
列维纳斯《论布朗肖》
作者本身也是现代哲学美学家,书名就是写的楼上。
布尔迪厄《关于电视》
现当代法国美学学者,提出了场域论。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
德爷,每个人都听说过他,但他在搞什么,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按照本熊的理解,德爷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解构后现代的极权思想语境,承认差异,消除“统一”。
保罗·德·曼《阅读的寓言》
另一位解构主义者,耶鲁学派的主要人物。与德里达的区别在于他主要将解构的理念用于文本阅读和批评。
***德勒兹《感觉的逻辑》《反俄狄浦斯》《千高原》
法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本书单的压轴人物。最近几年在国内的热度有所提高。
下面进入正文重点。
4.老师
我认为美学学习尤其需要找到一位好老师,是因为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太过学院化,你真的很难自学成才。你可以自学物理学,但你能自学核物理或量子力学吗?你可以自学编程,但你能自学人工智能吗?美学也是同理,你可以自学哲学,但你无法自学美学。
仅仅拼毅力,结果就是不明就里。
当你尝试无师自通、自行阅读美学史时,你可能会遇以下障碍:
概念很繁杂!
知识的跨学科性、跨界性!
问题很抽象!找不到现实对应的载体,它在讲什么?
句子太长,不符合中国老百姓说话习惯(翻译体)!
等等等等
书单里的书硬着头皮读,书是好书,你也是好人,但可能一时冲动,走火入魔。好的老师便是对你的洛集合概念进行纠偏的过程。美学毕竟是脱胎于哲学的一个系统化的现代人文学科,其思考问题的风格既有浪漫笔法,又不失实证精神。很多问题看似缥缈,是因为它的表述,太过接近于实际生活——毕竟生活本就是难以名状的,不是吗?
——这点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所以你需要老师,带着你去做阅读、写作。如果你手头实在没有老师可用,可能只能跟着“熊老师”入门了。
5.美学与艺术哲学
为了使自己的思考和一些“民间美学”保持距离,我们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应该逐渐明白一个基本原理:美学不等于艺术哲学。
如果你发现其实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如何读解艺术品,那你其实更应该涉猎的是艺术史(当然本熊的书单里也有)与一些通俗的艺术理论,这些可以统统归为艺术哲学。通过艺术史和理论学习,你可以旁敲侧击地观赏艺术品——至少你现在懂得了它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对吧?
集体观赏艺术展览本身就带有装模作样的氛围。很多当代艺术是设计给艺术同行看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挡大众。
与艺术哲学不同,美学的基础固然是哲学乃至艺术哲学,彼此有重合和交叠,但艺术哲学的焦点终究是艺术及其本质,而美学则是在探讨美及其本质、审美及其本质,还有诸如,审美机制下人性的本质、功能及其效果。
上文已经提到,美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正是起源自对美是什么的追问。
6.美学的现代版定义
好了,我们再抛出一个美学史对美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所做的最为经典的标答,可以被称为美学的现代版定义。
美学(Aesthetics)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Baumgarten(鲍姆加登/鲍姆嘉通,1714-1762)于1750年提出的学科。Aesthetics是一种拉丁语概念,也即希腊语asthetik,后者源自aisthetikoa,意指感知、感觉。起初,这个概念及其学科框架是Baumgarten用来解决哲学史一些遗留问题的,确切说就是认识论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感性的问题,感性在人性学当中的地位问题等等。
无疑,认识论哲学家的文化传统是鄙夷人类的感性,纵然那些经验主义哲学家也不例外。但Baumgarten敏锐地注意到人类的感性能力与感觉的机制值得仔细研究,感性与理性的互动机制是不明的。因为“美”的问题和审美现象,显然无法用认识论那种笼统的思路来一言以蔽之。
审美似乎既包含了感性的成分,也有理性的成分。它既不属于感性,也不属于理性。它似乎是人类感性与理性能力的综合作用。
与Baumgarten同时代另一位更为耳熟能详的大哲学家Kant(康德,1724-1804)在构建他的批判哲学体系时,也花费了整整一本书的篇幅用来讨论感性的问题,即作为“第三批判”的《判断力批判》。Kant的路径与Baumgarten很不同,但却比Baumgarten迈出了一大步。如果说Baumgarten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学科的设想,规定了美学研究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那么Kant则直接以教科书式的哲学写作模式,为美学研究找到了更为具体的方向。
想必是因为,Kant做哲学出身,具有更强的哲学思辨能力。Kant进入审美和感性讨论时,其三大批判已经完成了两部,彼时的Kant只需要解决审美的部分,就可以建构整个Kant哲学体系。然而,面对审美的问题,Kant依然是too simple,too naive。《判断力批判》的思想很惊人,但挖了许多大坑,好比一本没有连载完的长篇小说,Kant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把难题留给了现代美学家。
随后,著名的哲学家G. W. F. Hegel(黑格尔,1770-1831)将美学纳入到了更为宏大的精神哲学体系当中,整个启蒙哲学的文化渊源从Descartes(笛卡尔,1596-1650)的认识论开始,最终终结于一系列极为精深的美学理论。启蒙时代就是美学的时代。启蒙思想深深隐含着对美、对人性的尊重。
当你的哲学美学老师提到美学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梵高的绘画?教堂里宏伟而精致的管风琴?金字塔?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李安的电影?涂鸦?书法?错了,都不是。在美学史上,关于美学到底应该讨论艺术还是审美,也曾经一度成为美学的理论问题。美学讨论的是人们经验当中的“元问题”(这点和哲学形而上学类似)。
比如你看完一部电影,你想评判一部电影好不好,另一个人说这部电影不好,最后你会上升到对“元问题”的争论,像是去追问什么是电影的本质。从这时候开始,美学式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与其美学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互为表里,取决于这个民族如何对其作为人的自然本性进行否定并呈现于艺术的表征/再现。美学的元问题可能不在于美的对象,而在于审美判断所产生的语境。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讨论美学,总会涉及到艺术史和那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不是去品鉴艺术品,而是将艺术品作为某个历史时代其文化与文明的生成过程,是这个时代人们精神与意识的副产品。透过艺术品,美学讨论的仍然是感性、感觉和感官的问题。
因此,阅读美学必须要警惕一种“神学”的思维倾向。
比如你看韩剧,你可以夸它好,它就是好,特别好。因为它故事编的好,演员演得好,导演拍的好——这就是一种神学式阅读,你是感觉在先,思维在后。思维不过是给感觉找了一个借口。但阅读美学不能这样。你既要学会跳出来,又要时常能进入。
进入一种理论,你首先要讲清楚这个理论到底在讲什么,其次你还得去批判地看待它,察觉到它的片面性,不能一味地推崇理论。
许多迷妹迷弟热爱美学,其实热爱的只是文艺事业,文艺活动和文艺青年式的生活方式,“神学”式地阅读美学。他们的战略目标,也无非是想要掌握一些方法论去解读艺术作品——上文提到,尤其是高深莫测地去解读现当代艺术作品,那些让他们在画廊里踌躇和费解的“抽象画”、“装置艺术”、“跨媒介作品”、“观念艺术”等等。如今的艺术变得比200年前更为晦涩、小众和排斥异己。
美学很难具有实用性,比如解决“如何解读艺术”等等颇为实际问题,可能还会给原已繁复含混的形而上思考增加负担。
7.美学与考研
有些知友在阅读完本答案后私信本熊:加菲熊,请推荐一本美学读物,今年我要考xx大学艺术学硕士。
本熊:你丫考艺术学,看美学书干嘛?
当然了,很多学者致力于打通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的边界,比如贡布里希贡大爷,夏皮罗夏爷。但不要妄想一门导论或原理就能解决你美学学习的问题,就好比不要妄想每天做平板支撑就能让你瘦下来一样。
学好艺术史,尤其是视觉艺术史/绘画史。美学史上几乎所有核心问题,都和视觉艺术史或视觉艺术的思维有关。如果你既不懂视觉艺术史,又缺乏视觉艺术思维,那么先去补这方面的东西。
在我国,出于某种学科分类的因素,使得美学专业或有志于学习美学的学生,哲学素养普遍很差、艺术创作能力又几乎为零。
8.美学与感性学
我们知道在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epistemology)的思想传统里,“真善美”三者里,“真”的问题最被重视,其次是“善”,而且善往往是由“真”推导出来的一种价值规定性。换句话说,没有真就没有善。
但美的问题不同。“美”的理论梯级从来都是有意无意被哲学家所疏忽。本熊认为,这里有两层原因:
A.(从柏拉图哲学那里开始)美被视为亦真亦幻的东西,因此很难用理论界定。
B.哲学家缺乏讨论“美”的学术语言。
Baumgarten,就是从B的层面出发,开发了一套美学研究的标准,并将之命名为“美学/感性学”。他的思路也很简单,就是把当时理性主义哲学的研究套路嫁接到崭新的美学学科当中。二者的区别只不过是,理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是理性,而美学研究的是感性(perception)罢了。
更为明确地说,Baumgarten是想让aesthetics也成为一门科学(人文科学),符合科学研究的一般规范。而不要让它掉进怪力乱神的理论队伍里。
这里有的小盆友犯嘀咕:为啥美学和感性学是同一个东西?这就要讲一个翻译的梗。美学这个词,其实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我们知道,现代汉语70%以上的概念性词汇,都是从现代日语里挪用过来的,包括“美学”、“哲学”、“形而上学”、“审美”等等,很多很多。
但日语这些词汇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当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与文化的学术语境,很多西方的概念日语里都没有,因此日本学者就从中国古汉语里借字,把两个字拼到一块儿,来表示那些概念。
因此严格来说,中国古代是没有产生过“美学”的(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纲要》,中国只有经、史、子、集四大学科),但中国古代文人讨论“审美”的散论却不在少数。比如谢赫的《古画品录》,虽然不是美学著作,却与美学史的一些经典问题不谋而合。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美学之“美”的学术内涵,与我们汉语日常意义上的“美丑”之美,还不太一样。这点在入门美学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我们日常经验上的美,对应的是美学当中的“优美”,是一种最为典型的审美范畴。当然,除了优美,后来我们发现还有“崇高”、“丑”、“荒诞”等等。
至少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就已经研究到了“崇高”。如果美学要追溯自己的学术史,那么我们知道,最早的“美学”就已经不仅仅是在研究优美。因此,后来的美学已经不再关心标准问题,也就是“什么东西是美的”,“什么东西是不美的”,这种意见往往流于主观,不具有什么理论价值。
回到Baumgarten的aesthetics上,按照这个词本来的意思,可能更接近感性学的内涵。但因为汉语约定俗成的说法,“美学”沿用至今(当代也有学者提出应该纠正为“感性学”或“审美学”)。
美学史自身的发展已经揭示出,这个学科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美”这个狭义的范畴,特别是到了20世纪以后。在今天(如果我们坚信美学没有被后现代语境所终结),这个学科已经涉猎到了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等跨学科的领域。由此,学习美学,也不再是空泛地、孤立地讨论“美是什么”,它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感性一开始就成为了Baumgarten眼中的一种哲学难题?
我们知道认识论哲学有两种传统,一个是上文提到过的理性主义/唯理主义,这一派的代表是笛卡尔、康德,另一派是经验主义或不可知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休馍。在Baumgarten提出美学之前,理性主义仍然无法回答经验主义者提出的问题: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究竟是出于感官使然,还是天赋的理性?
这个问题看似无趣,实则决定着真善美的梯级。
如果屈从了不可知论者的结论,那么就承认了感官在先,知识(以及一切自然规律)在后的窘境。如此一来,这世上便没什么确定性的东西了:一切事物皆感官,一切事物便也皆可被审美。如此一来,不仅对美的事物无法进行研究或学术对话,哲学本身也会瓦解、垮台。
因此感性的问题,就不再仅仅是在审美或艺术领域里出现,而牵扯到了本质和本源的问题。也正因如此,Baumgarten基于认识论的语境提出感性学,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艺术或审美的问题。
当然了,美育或审美教育一直是启蒙时代的学者十分重视的一种教育,文艺知识的学习一直被视为贵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使是理性主义者也会承认,感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尽早达到理性王国。因此感性学也有“教化、启迪”的哲学预科的色彩。
9.判断力批判
Baumgarten的“预科”思路并没有被真正延续传承下来。美学史尊为正统的不是感性学,而是与Baumgarten同时代的一位比Baumgarten名气大得多得多的哲学家,上文已经反复提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Kant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与前两大批判一样,善于制造概念,但也思维缜密,自圆其说。这本书为美学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词语,比如鉴赏判断,直观,绝对美/自然美,审美主体等等。
系统学习过Kant三大批判的学生肯定懂得,其实《判断力批判》更像是Kant做学问的根本目的,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看似精华,不过是在铺垫。Kant不仅是一般教科书里所形容的古典哲学家,他其实更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美学家。
用一句话概括,Kant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主客关系颠倒了过来,审美主体成为了审美现象当中最为不可获取的环节,而审美对象反倒是无所谓了。这个观点被克罗齐Croce发挥到了极致:只要人想要进行审美,甚至不需要有一个美的事物存在——在本熊看来,这就是YY的精髓。
总之,Kant将问题从“美的事物”引向了“审美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域是划时代的、革命性的。可以说,在20世纪以前的正统美学史与经典美学理论,都是以Kant这条线进行下去的。包括Kant之后的又一位上文提到的哲学大师Hegel黑格尔。Aesthetics不再是哲学家闲暇时的玩具,而逐渐成了一个独立的人文科学,直至20世纪以后,变得比哲学还复杂。
10.现代美学
进入20世纪以后,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美学”部分,由于哲学的语言转向缘故,美学也经历了一个来自外部压力的转向。这期间有四个或属于哲学、或属于非哲学的理论给美学带来了新的研究契机:
A.分析哲学。这个学科本身是不是“哲学”仍有争议,因为分析哲学的诉求本就是要取消(而不是否定)哲学问题,这无疑给美学既定的传统带来的是毁灭性打击,也给他们自身的学术合法性带来一种双重性意义上的否决。
B.现象学-结构主义。这条脉络云集了现代哲学里最为庞大的大师队伍:胡塞尔Husserl、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杜夫海纳Dufrenne、列维-施特劳斯Levi-Strauss、阿尔都塞Althusser……现象学-结构主义也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其理论中心从德语世界向法语世界转移的过程,最终在解构主义者德里达Derrida那里获得了终结。
C.精神分析。它的理论来源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学科学,但后期的精神分析已经脱离了 Freud的科学规定。这一派的美学代表人物雅克·拉康Jaques Lacan和德勒兹 Deleuze。精神分析的思维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电影哲学、电影学的理论发展。
D.符号学。这是是哲学界自己孕育出的子理论、子学科,例如卡西尔Cassirer,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有必要说明的是Cassirer本人亦是一个康德主义者,更不用说Langer的德裔身份了。因此符号学对美学的补充,可以被视为康德精神作为在现代美学当中的潜在回归与延续。
11.文化研究
二战以后,美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子学科,有时候你会在一所大学的文学院里能找到,它叫做: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
文化研究又称文化理论,顾名思义,是研究文化的。这个学科可能更注重的是大众文化层面的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之所谓的文化。或者说,划分出精英-大众的二元对立,也算是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贡献了。它最早由英国人文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明确提出。为了针对当时英国出现的一些亚文化现象,将之提上“文化学”的研究日程。
但和感性学的命运类似,文化研究的主战场也不在英国,而是在德国,也就是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国内有时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那里,并且早在Hall提出学科之前,实际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研究就已经在Frankfurt School那里开始了。比如阿多诺Adorno。
当然,Frankfurt School的精英戾气向来很重,这让喜欢搞小清新的英语世界学者也受不了。区别在于,文化研究不太注重对理论的发明和对概念的使用,而Frankfurt School的每位学者都有其代表性的理论概念,这些概念或多或少都有哲学理论依据。
比起现代美学,现代的文化研究可能更加务实。审美问题往往被表述为一种可被量化的社会现象或文化活动。因此文化研究也往往与实证主义(田野调查fieldwork)或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想联系。在早期,在方法论上做得比较出色有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菊与刀》。
到了文化研究的后期,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像《菊与刀》这种著作又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例如直接对《菊与刀》进行过批判的后殖民理论学者萨义德Said。
12.文艺学
与此同时,20世纪有一条与现代美学并行的特殊理论,名为“文艺学”,它来自于俄国工人运动-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理论先驱是俄国工人运动领袖、布尔什维克政党奠基人普列汉诺夫Plekhanov。另一个更为小众的学派在苏俄政治问题上就比较晦暗,却在二战后越来越被欧美学术界重视。它就是以提出间离的什克洛夫斯基Shklovskii为首的形式主义学派。学过美学或文学理论的童鞋知道,形式主义这一派后来有一位大师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跑到了捷克,直接促成了文学语言学理论史最负盛名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的诞生。
这大概算是哲学美学给文学理论、语言学做了贡献吧!
直至苏联文艺学几乎一统苏联学术界、理论变得千篇一律时,苏联却突然横空出世了一位鬼才:巴赫金( Bakhtin,1895-1975)。他的学术不符合苏联意识形态,很“反动”,骨子里却完全契合了当时西欧结构主义的潮流,并且某种意义上领先了结构主义一步。Bakhtin在其晚年终于被西方学术界所发现、发掘,并一度被命名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
读到这里的你,有些童鞋应该知难而退了吧?
13.诗学、文学、文艺理论、艺术理论……
什么,你还是很想学美学……
这里再讲讲一般意义上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区别。你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文艺理论、文学理论、艺术学,它有一个更为古老的传统,即诞生于古希腊的“诗学”,同名著作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当然,这本巨著有两个意义:一是提出了很多关于戏剧艺术的见解,奠定了戏剧学研究的基础。二就是提出了诗学这个学科概念(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很多学科概念)。
在古希腊时期,诗的范畴很宽泛,包括了抒情诗、叙述诗(也就是史诗)和戏剧诗。它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文学”的参与和介入。因此,诗学的提法就被保留下来,被作为文本分析的首要方法论:“文学阅读法”。在中世纪神学哲学当中也有“寓意解经”的诗学,即在阅读《圣经》的方法上,采纳了文学式的阅读方法。
直至文艺复兴,第一个复兴的就是诗学的学科传统。由此,诗学内部潜藏着的古代人文主义,也借着文艺复兴的意识形态在近代以“古典主义”的名义复活了。所以你们会发现,很多艺术内部的问题其实可以用诗学/文学理论的方式去理解和解读。文学的本质就是文学性,而文学性的本质,又往往要与修辞学联系在一起。
学好文学理论,对学好美学的入门也很重要。文学理论对现代美学的最大贡献,大概要数索绪尔Saussure提出语言的“能指-所指”关系了。
14.ABRZ
最后。
有人说我就是喜欢找虐的感觉,你说的这些都不够晦涩、不够前卫。
懂了,想要深奥吗?想找虐?
去阅读ABRZ,男神天团。
ABRZ,即当代四大怪兽级哲学美学家的首字母合称,他们是(当当当!):
阿甘本Agamben,巴丢Badiou,朗西埃Rancière,齐泽克Zizek。
这里的几位,有的已在书单DLC里出现过。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做跨学科、却往往以哲学美学家自居的学者。他们探讨的都是当代问题,但都很懂得引经据典,反其道而行。
关于美学如何入门,就点到为止。
15.美育
本熊最后再吐几句槽。
我们中国人吧(你看本熊起的都什么烂调调),从小接受的美育都十分匮乏,更不用说具有什么良好的艺术修养。最让本熊不满的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里,审美的教育、创作教育、鉴赏思维,基本是空白,学什么都得靠自学。即使有所谓“音乐课”、“美术课”或“舞蹈课”,也多是缺乏深度的集体游戏,搞一个十分缺乏含金量的汇报演出。
于是家长们不辞劳苦地将孩子们送到各种第三方性质的艺术结构,最后随着高考的主题,大多不了了之、半途而废。而许多机构的教师——抱歉本熊作为带过艺考的地下教师,真的要吐槽一下,那些机构教师如果当初好好学过艺术,就不会沦为去教孩子学画画。但是家长不会放弃,会一点总比完全不会强吧,以至于中国出现了全球最匪夷所思的钢琴考级浪潮。但它的本意,却往往不是为了某种非功利的创作天性。
欧美国家在小学、初中打下了艺术基础,到了高中就可以开始接触美学。而我们许多研究生到了研三了也不知美学为何物,更不用说他们底下的审美素养。
我们的学生为了接触艺术和美学,真的很艰苦。本科生在闲暇之余,那些选修的艺术课程要抢课,摄影课的上课人数更是爆满超额。可是大学老师就一定懂艺术吗?不懂艺术,他去教美学,一定可以教好吗?艺术创作和艺术学存在很大差异,艺术学和美学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往往在实践层面就被遮蔽掉了。到头来还是学生买单,快30岁的博士写出那些不着边际的艺术鉴赏文章让我看了真的很幼稚、很无厘头。
远离抬杠。抬杠,是古希腊智者学派吃饱了撑的玩儿游戏呢。
有志搞艺术批评的知友,在出道之前请多读点理论书籍,并且远离所有野路子的鉴赏文,特别是互联网的鉴赏文,大多数不知所云,还滥用哲学词儿。中国的未来艺术市场会更进一步膨胀,艺术批评绝对是个缺口中的缺口岗位。
16.艺术创作
如果你看完本文发现,你其实不是想入门美学,而是很渴望学艺术创作,那么,身体力行地跟着一位老师去学吧。你能找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去学什么。至少会耍一门乐器不那么难(但是学成一种职业就特别难)。实际上艺术的技术可以学习,但艺术创作,本熊的体会是很难学习。跟着一位好老师,你也未必就能学会创作,你顶多学一身技术或者说套路,但至少能生存。
无论你多么热爱美学,多么热爱文艺,请一定在你目前的生存基础之上去涉猎。这里的坑很大,美学很迷人,美学也很迷幻,有可能会吸引你转行专业,到那时候就得不偿失了。没吃饱饭,那些书你也看不进去。
17.自相矛盾
当本熊说到这里,意识到文章越写越跑题,拖延时间。那就让本课,不对,本文在这里戛然而止吧。以后题主或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再问问“艺术如何入门”。那样本熊可能会再谈点更加切身处地、更加务实的东西。
在此,本熊不妨用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自传《时间之线》中的一句话来(简单粗暴地)诠释什么是审美,并以此来作为该冗长答案的收尾:
“陷入自相矛盾总是令人感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