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长了颗薄荷叶

  

  上海陕西北路119弄Vic家 by兜兜 2019.04

  Vic并不是热络的人,但有颗温柔的孩子心,对我照顾有佳。她知道我刚搬来上海,很友善地邀请我去,她外国朋友定期举办的branch大聚会。组这个局的老大是位意大利男士, 匹萨,芝士,火腿,起泡酒间,我重新调频到意大利语。在金发碧眼的照面里,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欧洲。席间,我和Vic没说上几句话,但她会时不时冲着我笑,大概是看到了我自在的喜悦,她也很开心,有种细腻的孤独与软糯的抚摸在互相碰杯。除了日常的上班,Vic平常还会作画,书法。一只笔和一张画纸,她一个人能在想象的里伸展一整天。马蒂斯画画的时候,曾说起“当你在画一棵树时,你必须感觉到你自身在随着它一起生长”。有时候,我静静地呆在Vic身边,就有类似的感觉,像是她陪着我在跳舞。Vic还有一个玩具拍立得,喜欢捕捉人灵动的时候。比如,我和另一个房客小鱼吃小龙虾时张牙舞爪的样子,然后她把这几张拍立得贴在卫生间的玻璃门上,应该是想提醒我们嘴巴在爽的时候也要记得照顾一下屁股的感受。离开Vic家的时候,她画的木棉开花了,我闻到了薄荷香。

  

  上海南京西路.汤圆儿 by 兜兜 2019.05

  压马路和骑自行车,通常是我解开一座城市外衣的第一颗纽扣。第一个陪我压上海街道的人,是学即兴表演的同学-汤圆。第一眼,我们就投缘了,一个可甜可咸口的人儿,谁不喜欢呢。汤圆名字很圆乎,身形却是很修长的。她在表演舞台上的招牌动作,就是像一条少女青蛇一样扭动,无论什么角色都能称着她的律动。汤圆有着乌黑的头发,发质毛躁微卷,笑容有点像薄荷叶的味道,讲起话来不紧不慢,声音轻柔有弹性,每次接过你的话,都是由“是的……”开场,契合了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那晚表演课下课后,我们约着一起压马路,大概也就是聊着一些为什么会来上表演课,还有对回归做自己的分享。

  中途,汤圆觉得渴了,去一芳买了一个温热的甘蔗水喝。我同她打趣道,“我以前是一个连渴了都不知道喝水的人,实在太不了解我自己的身体。所以后来每次看到有人渴了会自己找喝的,饿了会自己找吃的人,都真心为他们知觉与知行而欢呼。”我离开我自己太久了,也无法判断是当初是要莽莽撞撞地去取悦别人还是迫不及待地寻找一颗庇护的大树环抱我。然后,然后,把自己慢慢地搞丢了。

  生活里,汤汤最爱与我分享的也是云啊,风啊,这些大自然的存在。就像她送我的心理学界的哲学家—李子勋老师的《自在成长》一书里提到,“人体气场与大自然的气场具有同质性。人要增强自己气场能量只能到自然的环境中由提高对自己的觉知,对自然的臣服,静心于呼吸之间,让生命与自然连接,接受天地山水的滋养才能清其气,壮其场。”汤圆的温度像一块青翠的玉石,急躁地,冒着热气的对象一靠近,也会变得温煦起来。前阵子,她又发了条消息给我,“妞,我到杭州看荷花去了。每年都要来西湖几次,不同天气和季节。”瞧瞧,她又跑向一片深绿的荷塘取灵气去了。

  

  上海武康路 by兜兜 2019.05

  29岁,脑袋里冒了一颗薄荷叶。这片薄荷叶倒不是日常生活里看到的那种薄如纸片,柔柔弱弱的形状,它的调调有点像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里的那一声声礼炮,先锋,厚实有韧劲。此外,它的气味里是一棵老树的沉积的木香,混着薄荷原有的清新以及少许细嫩的竹子香。它的发芽在我耳边呢喃着, “发觉它,瞩目它,持之以恒地浇灌它,以后这将是一片薄荷林。”

  >>>

  广州 嫣然

  <<<

  听黄伟文写给薛凯琪的歌词竟听出了温良恭俭让的味道:

  旅途上你增添了经历

  又有让棱角消失吗

  软弱吗

  你成熟了不会失去格调吧

  当初坚持还在吗

  刀锋不会磨钝了吧

  老练吗

  你情愿变得聪明而不冲动吗

  但变成步步停下三思

  会累吗

  旅途上增添的经历,为什么“又让棱角消失”而不是让棱角野蛮生长呢?从词性看,棱角不应该是个贬义词呀。想起了自己写过“棱角”的文字,翻了出来,落笔时间是7年前:棱角是叶片羊锯齿状,薄荷味道的,清醒。“棱角”这种东西,与摆弄什么标新立异的衣服发型无关,与话语有几分狂妄、行为有几分放肆无关。棱角不是故意与常规南辕北辙,心有火焰立即反抗喷发,见人不爽直言其过,不屑于世界一切、可以随时与它大动干戈,等等。

  那些说“时间磨平棱角”的人有没有想过,这话哄骗走“棱角”的意义。请问你以为你有的棱角是塑料吗,那么快被消磨。那抱歉,你不配有真正的棱角。棱角是骨,像是你的脊椎骨,你会翻出来让别人看到它吗。你的棱角只与你有关。更大程度上我觉得它是偏内在的。人长越大,要懂得典藏棱角,比如像是用柔和布料层层包裹,以免外人接触时扎伤。这种包裹的布料就是一种表态——平和处事,踏实前行等。但,你的棱角还在,它依然坚硬,予你明显触碰感来避免生活钝感状态。棱角就是——你仍葆有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眼光,绝不言妥协,忠于自我品味与选择,与噪音一样的人划清界限。你仍有锐气,不轻易被他人蜚语摇晃,选择自我奋行胜于讨好他者,有挑剔的眼睛、耳朵和心,不随波逐流溺亡自己,等等。

  趁年轻可以倚恃,别怕无方向有难事,要有坚不可摧的信仰,加上无坚不摧的锐气。锐气——简直想拿来当座右铭的词语。可是它适合被埋藏,绝不是埋葬。锐气这个词好神奇,我形容不好它。很多时候,我们越不说出某物,只是越想存好它。不是么。

  “每一次我们不能有所感受,不能有所发现,而只能机械的重复什么的时刻,就是死亡的时刻。”(博尔赫斯)。所以,让你的锐气指引你,别太早老去死去。否则人是圆形,不如滚。棱角是你活在人海中,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辨别物,是生活的意义之一。切勿展览孤独。苦海无边,回头照照镜子,里边所现就是你的岸址。要找到足以在琐碎日子中熨帖深心的事情,要找到一处不依赖任何一个人、自我可以生存的所在。

  回头去看7年前的我,是一个生活简单到不行的人,心气也简单到不行:没有什么事是不能靠“写”来解决的——这真是平静之下的嚣张啊。因为少不更事,所以对思维横冲直撞的冒险及其自信,喜欢一切纯粹又倔强的东西:尼采的强力意志,萨特的无限自由,苏珊桑塔格的波西米亚式生活……刚开始对“棱角”这个词刚建构起某种概念时,一堆想法就像易拉罐里的汽水,摇一摇开罐立即奔涌而出。时过境迁后再看这些文字,说不清它们对错,但想说——它们仍很对胃啊。

  ……

  现在的我,是一个语文老师——这个职业未免太不酷了。我的学生们大都比我酷。我会告诉他们“小酷怡情,大酷伤身”,也不知道他们听进去没有。小部分学生拥有按捺不住的小聪明,在上课时以不听课为目的,热衷于做一些规则之外的事情,在挑衅权威时得到哗众取宠的乐趣,理不直无所谓啊,气壮就够了。我非常理解这种青春期成本最低的叛逆,可又不由得担心:有些人的棱角会不会在未来出社会工作时,听到老板说一句“扣你两百块工资”时被磨平?这个社会很忙的,压根没有功夫去正眼看你一眼,更不会费任何功夫去磨你的棱角。其实,大多数情况无非是你自己估量利益得失之后,灰溜溜地丢盔弃甲,躺床上刷微博看到“人一长大,就被社会磨平棱角”之类的句子时瞬间被治愈,再用尽所有力气点上一个赞。

  有次去洗发店,洗头小哥问到我的职业后开始侃侃而谈:“我上中学时最不喜欢上语文课了,上课的时候骂过老师,还和同学打过架……”我不知道他花了几分钟满足于这种耀武扬威的感觉中,但我知道他问“这个水温合适吗?”“小姐你要不半张卡吧?”时的语气非常之温柔。之前在一个学汉语的进修学院做助教时接触到一批外国人,学生年龄层次不一,十几岁到几十岁的人都有。接下去举的例子涉及两个人,一个是这个班级的班长(19岁的德国人),一个是某个斯坦国的官员(由于身份特殊,平时班级集会不能拍照的中年人)。期末口语测试,班长建议大家抽签决定次序,无人反对。但是抽签完,斯坦国官员拿到的签十分靠后,于是他理直气壮地要求靠前测试,理由是他要去人民大会堂开一个会。我的主班教师本来想要答应他,觉得无伤大雅。但19岁的德国班长先开口了:“既然你答应抽签,就是赞同这种排序方式。所以不该插队。”老师惊了。班长接着说:“但是我的签可以跟你换,我的是5号。你拿着我5号的签去问抽到1号的同学,看他是否愿意跟你换。”事情巧妙解决。我至今仍对这个19岁的小年轻人印象深刻。他简直太棒了,有原则,有个性、有温情。这一种不生硬也不扎人的棱角,想必会以某种灵活的存在方式陪伴他一生。

  年与时驰,意不与日去。逐渐成为说话严丝合缝的大人,也不再急着表明立场。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哪怕大龄发福,但一点都不影响他的棱角分明呐。

  不管再过多少年,我希望自己仍旧能够温柔坚定、不紧不慢地说——去他妈的一切,能磨平我的棱角就剩下美图秀秀啦。而其间,有很长的路需要默不作声地走。

  >>>

  福州 立君

  <<<

  《乐队的夏天》热热闹闹数场表演当中,最打动我的曲子仍是《New Boy》。近20年后突然望见有人重现了翘首企盼2000年的姿势——演唱者不偏不倚是最boyish的小乐。张亚东的眼泪大概有一部分为此而流,“虽然这种感动比较浅层,但我毫无办法。”于是就像彼时梁咏琪不插电翻唱《前程锦绣》致敬罗文,本质上是一种去政治化的政治。现实中纵使“高山攀过”斯人已矣,而词里仍天真相信“斜阳落下心中不必惊慌,知道听朝天边一光新的希望”。在这头,人们面对歌中的“奔腾电脑”,因为懒惰将思考能力拱手相让。唏嘘呀,“新世纪来得像梦一样,让我暖洋洋”只说对了一半。反而是鲍德里亚言中了,千禧年永远也不会来,就像下个月并不一定对你好一些。区别于绵里藏针或笑里藏刀,张亚东正是外柔内刚的典例。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他还携带着专业性的美学基因,悠远、聪明又深情。他情绪不高,但他不丧。客客气气地对许多人施以“特~别~好”的善意,同道中人却能凭语气强弱识辨出程度高低。所以他接受鹿先森这类现象的存在合理性,也不讳言浮于浅表的小清新“从未打动我”,所以他批评乐评人陈腔滥调时会强调“音乐是有门槛的”。

  再说彭磊。淡豹形容彭磊的气质是something childish but very natural,有股“甜甜弱弱又挺有想法又挺执拗挺逗的嘎嘎嘎的劲,不太传统masculinity(好多乐队都是那样,特别烦人,感觉特别强壮,特别横,特别占地儿,特别响亮,特别哈哈哈或者呼呼呼或者呱呱呱或者喝喝喝,我特别怕那种人)。”Boyish和childish不同,少年气是靓丽的橱窗,有姿态学意义,却无法在穿过长廊前化作坚实的凝思。Childish既能操控时空,唱出《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一场游戏一场梦》的迷醉与柔幻,也不乏对游戏驾轻就熟的一面,而不是漠视规则。孩童状态有多珍贵呢?《我们为何膜拜青春》里提到,“我七岁的时候,天空是我身体与宇宙的中介;二十岁的时候,天空变成一张抽象的脸;今日,它是一栋我知道自己不会再住太久的房子的圆顶;不多久之后,它将会成为今天仍然是疑问的问题的答案。”人类正是在对太空的征服中逐渐远离了太空。

  成人以后,在海德格尔看来,日常的非本真将不断地绽向他物,操劳于事,操持于人,从而以各种“身份”消散于所忙碌的事务中。“例外状态”如果说有,对我而言就是每天早晨的咖啡角,它不指向工作也不代表休闲。我曾打趣说手冲的过程近似某种禅修,要求严格的身心同一,心理上任一微小的波动都会留下失控的影踪。在这个意义上,注水痕迹和粉层平面是否匀称,相当于每日航行出发前的仪器校准。

  然而,在尖锐的碰撞中试图相互理解,其体验不亚于驶入一座暗礁。《旧约·约拿书》第一章最后一节有个故事:跟人类一切犯罪者一样,这个亚米太的儿子的犯罪乃是由于他任性地违抗了上帝的命令——他认为那是一个难以做到的命令。可是,凡是上帝要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不容易做的——得记住这一点——他一向总是命令我们,而不是想来劝说我们。所以如果我们遵从上帝,我们就得违反我们自己;正是在这种违反我们自己中,包含有遵从上帝的困难。约拿却天真地认为,人类造出来的船只可以把他带到那些没有上帝、只有一群人间的船长在统治着的国度里去。他在约帕各处码头躲躲闪闪,找到了一只要开往他施的船。上帝施以巨风,把他吹入海中,并安排一条大鱼鲸吞之。他在鱼腹中困了三日三夜,不断作祷告,终于上帝吩咐那条大鱼,将他吐在旱地。约拿做着他施的梦,醒来却是在尼尼微——借用最新一期《得意忘形》的标题——是谓“我们在逃避命运的路上遇到命运。”它讲的看似是命运,实则道出拖延、损失抗拒和重蹈覆辙等等症候群的成因,即直面自己的勇气。

  前两日看到新版《歌德谈话录》的书讯,耄耋之年的翻译家杨武能先生慨叹,“经过了窝窝囊囊的两百年,生活变得何等驯顺和羸弱了啊。”世人皆知歌德伟岸高大宛如天神,他自身则以拿破仑为镜映,称赞他“永远光彩照人,永远清醒,永远决断。以至于总是有行必果,将他以为必要的一切变为现实。”但敏感的本雅明逮住了歌德作品中与避世主义生存方式同出一辙的“植物性缄默”,批评这种克制的伦理原则中存在着“晦暗的过失”,远不能换来他所渴求的安宁,终有一日要付出“晦暗的补赎”。你看,天神也曾举棋不定过。

  无独有偶,Brofeng竟也提到了宇宙论,大意是世间的心念多数需要一两年时间生根发芽,届时的外部环境、人事际遇方能圆融。原因是当你拼命向宇宙释放讯息,它老人家被打动之后也需要一些时间去组合pieces,把你人生的邂逅安排好。你要做的,就是“给宇宙一点时间”。

  后来他将这句提炼出来作为标题,耦合了年初兜兜和我讨论过的天机。她亲身去到自然的绝美之境,或者用一头扎进艺术的方式为生活复魅。在存在论意义上的“被抛状态”中重新建构自我。我们聊身体的微知觉如何潜移默化影响行为,聊内心的潜在愿望如何为你选择下一任伴侣,如此便不存在所谓的错许。聊亲密关系给予的反馈,无论正面还是负向。在并不平顺的交往和已然败坏的节奏中,他如何让你明白,至少目前你仍无法破除对于选择一种计划之内“良好生活”的幻想,无法悦纳自己不完美的可能性。这是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执迷,绝不会因视而不见或转移为work ethic就消失。这一种结构性的困难,又只能在爱中排遣并获得拯救,以成倍的辛劳。它不断以对话的形式自我触探,事实上我一直觉得理论内在于生命的理由也正在于此。但现在,或许需要加进更多的想象力了,就从脑海中的薄荷叶开始。

  三个私享

  城市联合写作

  我们

  一个在米兰

  一个在北京

  一个在福州

  一个在密歇根州

  一个在北海道

  还有在......

  如果你也想参与联合写作,请留言。

  ( 关注上击,多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