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马思纯、彭于晏主演的电影《第一炉香》?

  第一炉香,看完了。

  服化道摄影呈现出来的香港四十年代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生活的一角,还是很成功的。虽说给马思纯的服装有点一言难尽,她的身板确实不适合民国戏。这点不忍心评价演员,只能说导演选角太偏执了。

  我是很喜欢看描绘三四十年代生活场景的电影的。因为文化是一种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逐渐弱化逐渐消失的东西。那种从饮食衣着人文习惯市井风貌彻头彻尾的贯彻着的文化特征都会慢慢地消失。所以看电影,能看到那种如清明上河图一样把曾经的生活风貌花大价钱搭景,做服装,做道具,请大量群演,徐徐展现出的场景真是很过瘾的一件事。这点电影真的做到了。几场家宴,园会,闹市区,轮船码头,姑妈家的豪宅,结尾出现的春节庙会场景,都很过瘾。认真搭景花大价钱琢磨服装道具的剧组你不用费劲,一眼就能认出,并且心存感激:这是一个为了观众观感舍得花时间银子打磨的剧组。

  再说选角,网上批评的声音太多了,无非都是说马思纯太壮,彭于晏太结实,不厌其烦地把张爱玲的原文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但事实上可能没一个人知道什么是鞋拔子脸。影视化不是文学,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段。虽说我同意男女主换人也许更好,但是里面俞飞鸿彭于晏的演技我都很认可。没什么不妥。张钧宁梁洛施也挺出彩的。选角不是最大的败笔。

  最大的败笔应该是剧本和导演。要把故事讲好,让观众产生共鸣,那必须是剧本很优秀才行。张爱玲想表达出一个单纯的女大学生自甘堕落步姑妈后尘成为一个高级妓女的故事。小说很隐晦,但是文学家可以通过文字直接说出来。电影却必须借助镜头语言把故事讲出来,要让观众看懂,并产生共鸣。那可难得多了。不是说情节一比一照搬原著就是忠于原著了,而是要把原著想表达的故事用电影的表现手法表达出来。这里应该需要补充一些场景故事来讲清楚几个问题的:比如女主为什么爱上男主,是什么让女主下决心不回上海了,结婚后女主到底靠什么来赚钱养家,全靠那个uncle吗?这些事情并没交代清楚呀,没看过原著的人多半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电影想讲什么。这点李安的色戒就好多了,增补了大量情节来丰富人物形象。

  不是诋毁王安忆,相信她是个好的小说家,但是不是一流的剧本创作者。剧本冗长,平庸,故事沉闷,没有高峰没有低潮,整个就是流水账一样把小说复制粘贴出来了。这才是电影最失败的地方吧。

  那么导演的失败在哪里呢?除了选角,我觉得也和剧本一样不知道取舍,因此故事没有铺垫没有高潮,平铺直叙,像一大杯白开水,就是很多情节的堆砌。然后还有很多评论都提到的对原著精髓的理解。女主的堕落是七分自愿三分被构陷的,但是电影里抹掉了这个自愿,全改成为爱情献身了。其实她是沉迷于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不能自拔了,心甘情愿地跳下去了。

  许鞍华的电影看过桃姐,倾城之恋,半生缘和明月几时有。半生缘和倾城之恋还是不错的,好多年前了,大学时期在西政电影院看的。感觉很贴合原著。倾城之恋女主选角曾经也被骂得厉害,但是半生缘的选角简直是神来之笔,汇集了曾经中港台顶尖的戏骨,拍的也很有神韵。桃姐是非常棒的电影,洗尽铅华,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好比张爱玲后期的作品,摒弃了一切华丽造作的文字,只求把故事讲好讲明白。明月几时有就有点沉闷了。许导本来就有票房毒药的称号,拍的都是文艺片。但是这次第一炉香遭到票房口碑双双滑铁卢,大概也是许导没有想到的。

  个人感觉电影并没有网上群嘲的那么糟糕,也没有毁原著。而且原著也并没那么好。其实张爱玲还写过第二炉香,我印象很深刻。她想刻画出一个性教育完全缺失的年代,一位年轻女孩嫁人结果疯掉的故事,刻画的社会现实也许深刻,因为性教育缺失哪怕在今天的中国也许也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那小说真是很糟糕的故事,也许因此也没有出名。第一炉香的硬伤也不少吧,矫揉造作的文字,红楼式的格式化对白和人物描写随处可见,电影算是诚意之作,并不比原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