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1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今年教一年级,从未教过一年级的我真有些不适应。天真的孩子们如同一张张白纸。如何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制他们喜欢的颜色、书写辉煌,我有些茫然。

  有人说一年级的孩子,是魔鬼和天使的结合体,这话一点不假,他们的热情、礼貌、纯真时时感动着我。但更多时候会让人操许多心。我可真是脚踏实地领教了一把什么叫操心!

  我不得不开始操心!那一个个性格迥然的小家伙们一下子汇聚在一个集体,要让这个整体整齐有序的按部就班的正常运转,你不得不操心!纪律要操心:喜欢动的要三番五次的唠叨他学会安静,喜欢说的要几次三番的教会他倾听;学习要操心:听不懂的要一遍一遍地讲给他听,写不好的要手把手的教会他写;上课要操心:坐不好的要提醒他注意坐姿,开小差的要吆喝他收回神思,不敢回答问题的还要不断鼓励他勇敢表现;课间也要操心:淘气的要叮嘱他不要过分玩闹,贪玩的要警告他别玩得忘记了时间,等上课才想起厕所还没来得及上…… 。

  大事不忘操心,小事还得操心:一会儿告状的,一会儿丢东西的,一会儿闹矛盾的,一会儿因为生病不舒服的……反正,大事小事汇聚每一天,就看你操不操心!40多个娃娃,40多种性格。开放的,内向的,自信的,活泼的,自卑的,伶俐的,悲观的,孤僻的,文静的,郁郁寡欢的,少言寡语的,胆小的,胆大的,急性子,慢性子……太多太多!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

  上课铃响了,老师进到教室,他们也不知道该把书拿出来,坐坐好准备上课,而是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时间不觉已过了七、八分钟。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开始动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我会批评捣蛋的学生,“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没听到课,还影响了别人吗?”听了我的话,如果是中段的学生,一定会不好意思,马上坐好了,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气极了,叫他站起来听,他却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而这时,别的学生又坐不住了---整节课就是这样在整顿纪律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真是腰酸背痛,一个字“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

  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经过多次试验,我觉得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粘贴,小星星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现在我用夺小粘贴的方法来调整课堂纪律,效果也不错。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个小粘贴,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扣掉一个, 后得20个可以兑换小礼物。这样上课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又好。

  一年级的孩子真可爱,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 们,要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新学期开始,当学校安排我接手一年级,教他们数学时,虽然嗓子哑过,虽然我从未教过,但我却觉得这种操心值得——因为成长。孩子,其实也挺好玩!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上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之后,我开始思考口语交际怎么上。想想从前的教法,总是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孩子只是课堂上的听众。如何才能让所有的孩子动起来?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组织孩子们围绕本单元“浓浓的乡情”这一主题搞一次语文活动。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学生,教室里立刻沸腾了。孩子们兴奋,激动,有几个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当我告诉他们这次语文活动由他们自己主持、所有的同学都是演员时,教室里又是一片欢腾。“哪些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主持人的滋味?”我微笑着问。孩子们窃窃私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举手。我知道他们从来没有主持过这样的活动,心里难免会有所顾虑。于是,我用鼓励的语气说:“鲁迅先生曾称赞‘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我相信我们班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孩子!”话音刚落,张德坤就把手举得老高。接着,一个女孩子也举起了手。经过全班推荐,我最终挑了4个孩子主持。

  为了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我宣布表演的节目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组长全权负责。要求每个组至少一个集体节目,一个个人节目。集体节目必须全员参与,个人节目根据内容自行安排人数。

  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活动如期开展。我走进教室,黑板上“浓浓的乡情”这几个醒目的大字,经过一番修饰分外漂亮,让我眼前一亮。据了解,那是出自担任本次主持人的女孩蔡梦飞之手。真没想到,她的艺术字居然写得那么漂亮,连我都自愧不如。

  活动开始了,我站在教室的后面,用手机录制着他们表演的节目。二组声情并茂的诗朗诵,深深地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一组自编自导的三句半轻松幽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五组表演的小品别出心裁,深受孩子们喜欢……

  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节课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孩子们是那么轻松,那么愉快。当下课的音乐声响起时,他们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

  这是我接手这班孩子以来第一次看到他们笑得那么甜美。尽管还有很多不足,却让我真正体验到了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后的轻松和释然。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有一种幸福感悄悄溢满我的胸怀。

  反思:

  一、相信学生。产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念头源于我对孩子的真正信任,相信他们有积极参与的兴趣,相信他们有自我挑战的勇气,相信他们有自编自演的能力。因为充分相信,孩子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

  二、解放学生。学生的解放首先源自于教师的解放。我把自己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了出来,把课堂慷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讲,去演。因为彻底解放,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开心。

  三、利用学生。在我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要靠教师去挖掘,去利用。利用孩子们的表现欲、荣誉感,开展小组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因为有效利用,节目精彩纷呈,孩子表现出众。

  四、发展学生。发展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孩子们在自我组织和自编自演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华,身心愉快发展。

  范文二:

  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农夫住在山坡上。他一年四季都用两个罐子挑水,其中一个水罐买来时就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则完好无损。好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回家,而有裂缝的水罐回到家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因此,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总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感受到惭愧。农夫知道后,就对它说:不要难过,在我们回家的路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难道你没有注意到这些花只长在你这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吗?这是因为我知道你有裂缝,就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从你的裂缝中渗出来的水就浇灌了这些花。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没有哪一条像我们走的这条一样,有一边开满鲜花。有裂缝的水罐听了,高兴的笑了。这位农夫“宽容的爱”让我很有感触。他想用自己的“偏心”帮助有裂缝的小水罐丢掉自卑,树立自信、自尊,从而使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它的这种“心计”谁能说不高明呢?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宽容的爱”呢?我们的学生当中,那些学习有困难、性格有偏差的学生,他们不就是一个个有裂缝的“小水罐”吗?

  我现在当老师快两年了,凡是见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总忍不住立即就当面批评教育,还觉得这是自己工作做的及时、认真负责的表现呢!

  我以后要尽量与学生处好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用自己的师爱打动学生。我记得前年我新带了一个班级,主任说你一定要多想些办法,这个班的孩子比较顽皮,平均成绩是学校最差的……

  我通过两周的教学观察以后发现,这个班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新换老师了,我了解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了解我的性格,一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作业老是交不上来,我在交来的作业上写上对他们的评价(比如:你的作业写的和你人一样漂亮。小帅哥,你的表现真不错。还画他们爱的笑脸等等)。第二天作业发下去以后,同学们看着我对给他们的评语高兴的不得了,不交作业的同学看到这种情形,把作业也交来了,我当然也是个个表场,写上他们喜欢的评语,画上他们喜欢的笑脸。作业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哪一天我作业布置的迟了,他们会主动问我,老师作业是什么?我要让他们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每一个的,没有偏爱谁,也没有冷落谁。

  有一个女同学特别爱打扮就是不爱学习,同学们都笑她。有一天她哭着找我说,一个调皮的男生在那么多同学面前说她光知道外表美,是个大笨蛋,我安慰她说,你不用哭,我会替你出口气的。在一节课的后三分钟,我和同学们打了个赌,你们说某同学不爱学习,只知道收拾外表,我觉得你们错了,其实这位同学特别有天赋,画画的很美,舞也跳的很美,是咱们班难得的人才。如果她期中考不好的话,我请大家吃好东西。这位同学没有让我失望,期中考试中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英语是班上第二名。这位同学在教师节还给我送了一束鲜花,上面还写了这样的话: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原来我并不比别人笨,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祝老师节日快乐!

  当我们能真正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并做学生的朋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和学生的关系处好了,就要更好的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深厚的学科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范文三:

  听a老师和b教师以“同课异构“形式上《夸父逐日》这篇古文。

  a教师在课堂上,首先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出新课。在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时,学生读课文,教师正字音,每个注音写板书;教师提问题,学生给答案,一问一答判正误。在让学生的理解课文意思的自主提问环节,教师也要先把问题集中,待各组讨论后再点名回答。整堂课有板有眼,按时结束。

  这堂课,似乎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师预设的任务。可回味起来,总觉得老师不敢把学生放开手去,正音、释词、译句,事事都得亲手领着才放心。其实,这一课的拼音字词都相对容易,何苦这么操心?在各组研讨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妙问,却生生地被教师整理后的几个问题淹没了。大家集中在这几个问题上,其余的问题完全置之不理。不知在整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是否更多地强调了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会呢?少了学生主体性地介入的课堂,缺少灵动思维的迸发,少有动态巧妙的生成。课堂,仅仅就是一个教师主宰的课堂。

  b教师的课堂却是另一个样子,她用李宁点燃奥运火炬的画面引入新课,在检查预习效果时采用抢答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了。接下来,又是开展描写桃林美景,扩写故事的小组活动,又是鼓励同学们说出和夸父有同样精神的人。快结尾时,还要朗诵励志诗句,鼓励学生勇敢追逐梦想。学生们持不同的观点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拖堂近8分钟,只好草草结束。

  这堂课,学生充分站到了台前,抢答激发起竞争的欲望,创作调动起积极的思维。学生很活跃,生成的点也多,可是有些点已经远离课堂目标了。比如,在分析夸父形象特点时,有的说“夸父是自私的人,他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光了,人们会受灾”;有的说“天会下雨,河水还会有的”;有的说“夸父是因为那时太阳太厉害,造成旱灾才去赶走太阳”;有的说“那时水源丰富,但光照不足,夸父是去要把太阳追回来的”……快20分钟了,学生就在“夸父把河水喝干对不对”、“夸父为什么追赶太阳”这些问题上纠缠不清。而此时,教师却没有及时站出来进行引导,结果课堂活动失去了明确的指向。

  综观两节课,我仿佛看到课堂在“学生”与“教师”的定位之间矛盾徘徊。教师动得多了吧,学生动不起来;教师靠边躲学生全放开吧,课堂不小心又偏离了航道。高效课堂,学生该在哪里?教师又该在哪里?

  反思:高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得到激发,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得到培养。因此,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如果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学缺少宽展的空间,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曲解对话、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纵容个性”等现象,避免“主体性神话”充斥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看似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效果却不会很理想。热热闹闹、漫无边际的“展示”,展示者和听者都不可能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展示的同时,对学生不成熟的、有偏差的、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正确引导。

  “你”(学生)要动起来,“我”(教师)也莫躲开。学生不动,课堂了无生趣;教师躲开,课堂的“主体性”又变成一场虚无缥缈的神话。只有让二者和谐互动,主次分明,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

  范文四:

  如何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课堂,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人的尊严呢?我在评价机制上动脑筋,不仅采用将全员参与作为评价小组的重要指标、进步幅度大的成员为小组双倍加分等方法,还利用沟通平台(每个班级门外墙壁上一块由各任课教师书写,用来公示班级优秀小组和进步学生的小黑板)来放大他们的成功,让各班师生一整天都能见证他们的光荣。还别说,这种做法真让我收获着因学生进步而带来的欣喜和幸福呢。

  课上,分配好朗读的展示任务后,各组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当我走到四组巡视时候,正好组长劝说组员冯世阳,“你读倒数第二段吧”,“我能行吗?”冯施洋小心翼翼地说,拒绝的语气里却分明又是热烈的期待。我知道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读却又怕读不好,影响小组……我连忙俯身轻拍着他的肩膀和大家说:“我看你们组长有眼力,他能读好,你们说呢?”“是的,你要是不读,咱们就少一个人次分呢。”同学们鼓励道。

  展示时间到,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第四组冯世阳的时候,同学们诧异第四组怎么能让他单独亮相呢!因为冯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胆小、说话吞吞吐吐的同学。那一刻,屋子里更是格外宁静,宁静里还带着紧张。他开始读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他的声音里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个别地方还有些不连贯,但在这个文段的朗读中竟然让人感觉到是激动和难忘的回味,当他坐下,片刻的宁静后是一片雷鸣的掌声。“给第四组加2分,因为他们组员进步大!”我说,“你们的掌声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对吧。”“对!”全班同学大声地喊道。当我把加分写在黑板的小组评价栏里后,我看到他的小脸涨得通红,正如他所读的文段里的话一样,“他感到太幸福了”。

  为小组加分的愿望,让他超越了自己,勇敢地站起来;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日趋进步,让这样的丑小鸭享受到成功的幸福。

  沟通平台,点亮每一个名字

  课后,当我来到走廊在沟通平台上写评语的时候,围过来的同学说,“老师,写冯施洋!老师,写冯施洋!”我笑了,同学们多可爱呀,他们怀着一颗好的心和我一样为同学的进步而品尝到了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成长,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沟通平台上写下有力的几个大字:“我为冯施洋本节课的表现而骄傲,我为第四组的力量感到震撼!”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让每一个名字都闪光,每一阵风吹过,都是一片幸福的颤抖。倾心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巧用团队评价和沟通平台让我听见学生成长的拔节之声,收获着帮助学生成功的快乐。

  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的眼中一直都是枯燥的乏味的,而我们的政治教师也成为了“严肃”的代名词,所以如何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具活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一直是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在探讨的问题,以下就是我在十年的教学工作中积累的个别教学案列,希望会对我们的政治课的教学有益。

  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网络逐渐走入学生的生活,学生思想多元化趋势更加显现。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遭遇教育尴尬,比如学生捣乱不学习的情况,如果直面讲大道理批评学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 效果,有可能还会造成冲突,难以达到教育学生的预想效果,怎么办呢?

  面对这种情况,我想能不能把故事引入教育教学中,因为故事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适时的引用一些故事,肯定也会走进学生 的内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学生课堂上走神经常发生,怎么办?经过查询资料学 习,我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父子一块去送 酒,不小心酒洒了一地。老子急的慌忙趴在地上喝酒,同时 喊儿子, ?你还等什么?快喝啊,还等菜啊? 。以后再有学 ” 生上课走神,老师就对他们说: “干吗呢?还等菜呀” 。结果, 既尊重了学生,又活跃了气氛,老师还送了个顺水人情,又 把学生的思绪拉了回来。14班的张明同学不思进取,我就查资料给他讲了一个小 故事: “一匹马和一头驴是好朋友。一天,那匹马很幸运, 被唐王选中送给唐僧,伴随唐僧到西天取经。数十年后,那 匹马回来了,驴专门来看望他的老朋友,马跟驴谈到取经路 上的新奇见闻,另驴羡慕不已。驴说: ?朋友,你真幸运, 能走那么远的路,看到那么精彩的世界,而我却一直呆在这 1 件小屋里推磨。?马说: ?不对,朋友,这么多年来,我们走 的路几乎同样多,不同的是,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你却 总是被人蒙着双眼围着石磨打转转罢了!?”故事告诫学生要 胸怀大志,用自己的艰辛付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几经下来,讲故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此以后,我经 常给学生讲故事,故事虽小,但作用不小,它不仅会给政治 课平添几分乐趣,调节课堂气氛,化解教育尴尬,还能揭示 道理,帮助同学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 励学生前进。那么选什么样的故事,才能使课堂效果更好、 更精彩,并做到事半功倍呢?我精心选用了那些内容具有感 染性,讲完故事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能触动他们内心深 处那根善良和正直的心弦的故事。我还选了一些时代感强的 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激励人心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每 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都要在班上讲上几个,使学生体会 到国家家利益、舍己为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成为引导学生 前进的无形动力。作为教师讲故事的语言要有感染力,不同 的故事我用不同的语气、情感来表达,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思想教育巧妙的渗透在知识教育之中。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生动、活泼、感人、极具吸引力的故事,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使学生愿意和老师接近,亲其师信其道,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教育智慧和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热爱与欣赏。故事教育能产生极佳的效果,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教育方法。

  “铃……”

  我拿着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看着同学们无精打彩的样子,也难怪第四节课了吗,我也正发愁怎么上这课呢?该讲还得讲,教室里立刻漂荡起我抑扬顿挫的声音,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因为这是一堂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课,考试的重点。因此,我设计有分层设疑、分层提问、分层达标训练,同时把每层问题和训练都用精彩的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层层到位,自我感觉一定会异常精彩。五分钟过去了,教室里除了我的讲课声和偶尔一、二位同学的附和声之外,感觉特别的沉闷,怎么搞的?我的火气在心里生长,好像和谁赌气似的,结束了自己的讲解。然后,把训练单发下去,要求同学们在八分种之内完成第一层次八道小题。有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语气中查觉到我的不快,赶紧认真地做起题来,教室里仿佛结冰了,一阵凉意穿过我心,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唉!怎样才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情景呢?

  我慢慢地观察着,暗暗地告诉自己千万别发火,借以平息自己急躁的情绪。想着下面的课怎么上,调动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准备得再好,也注定会是一堂失败的课。边走 边想,忽然灵光一闪,有了!我快步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备课笔记,调整了一下思路,快 速地将第二层次和第三次的设疑、问题及训练浓缩成了十二个难易适度的题。让学生在训练 单上画出,然后面带微笑且大声宣布了我的规则:下面两个层次共十二道题,每小组任选 二小题,由组长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选题和答题,请六位小组长拿着书和笔记上讲台 ”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我没有理会,转身面对组长们说:“各小组先讨论、交流后回答,若再回答不出,可以有二种求助方式,即求助书本或其他组的同学。请班长上来计时,每小题 六分钟”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回答正确是有奖励的,我的奖励就是:今天的作业可选 作”。

  这时同学们的脸上已不见了刚才的无精打采而变得神采飞扬,课堂上已不再是只有我 的声音。选题,求助,作答,同组的同学那种热切地希望自己的组长是最棒的;翻书声,讨 论声,被求助的同学响亮的回答声,在我听来是那么的动听,我的提示和点评又常常引起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中,这堂课将原先预计的教学内容完全在活动中被触及并 消化掉时,欢快的下课铃响了。但同学们仍沉浸于刚才的气氛中,围着我说着自己的想 法……。走出教室时,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的脸烧烧的,激动的心不能平静。这堂课令我记忆 深刻,至今还回味着,因为我似乎很久没有遇到这么火热的师生同质疑、共探究的场景了。 这堂课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是触发了学生们思考的激情,调动了教室里多种声音 的存在,实现了师生、生生的真正互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像第三节课或下午第六节课(此时同学们饿了)的情况。

  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上课没有效果,精心准备的内容根本无法落实。通过这堂课的经历,让我对新的教学理念突然有了更深的理解:什么才叫精心备课?精心备什么?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就是:备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备教法(传授知识的方法)、备学生(学生接爱程度)、备学法(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一切均是老师让学生怎么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主角是教师;而这堂课虽是突发事件,它让我真正无法忘怀就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 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的需 要。我想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上的“备课”我想应该是:备“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备“创设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变“我学会”为“我会学”。这里所谓“问题情境”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设计好了一个框框,让学生跟着老师动,而是教师必须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氛围。

  通过这堂课不由得让我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按照自己对备课的认识,凡是关于基本理论学习,或复习课,习题课等,基本上每堂课都精心设计出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如错题辨析型、或一题多解型、或思考讨论型等,课堂上极力营造质疑、探究的思维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开心答题,开心求助,我及时改变评价方式,或当堂鼓励,或给表现突出的同学特别成绩,或免做或选做当堂作业等,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九年了。在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觉得有两点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很重要:一是诵读和背诵;二是名著导读的篇目不能忽略。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遍一遍地诵读,就是对所学文本一次又一次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诵读可分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个层次。我们高中生要达到在读准字音,理解好内容的基础上的情读、美读。高中语文必修文本选了三分之一多的古文很多要求背诵,它们都适用于诵读教学。

  我在教授必修二第二单元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是采用的就是诵读教学。在学习《离骚》时,首先我给学生范读,然后带领学生识记字音、疏通文意,接着带领学生诵读。学生刚读时,觉得很拗口,读着读着就顺口了。这个时候再放视频朗读,比较你和名家朗读的差距,再来读文本。这个环节中我讲解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感受他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学生这时就会融入情感进入到情读层次。接下来利用晨读时间反复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学习目的。

  这样三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诵读兴趣很是浓厚,而且记忆的速度也加快了。一向晦涩难懂的古文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成就感就产生了。

  诵读教学我觉得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老师应该范读,让学生感受每篇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有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开发学生的诵读潜质,学生读错了也不要紧,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如果能和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就会出现情感共鸣,这是诵读的最高境界。

  “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语文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去阅读这类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

  我们课文中选取的篇目都是小篇幅的文章,或者是名著节选。而名著导读是对原汁原味的作品进行评论。这就要求学生精读这些名著,在认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结合“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进行分析、综合,写一些读后感、人物评论的文字。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当学生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后,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地去阅读,见多识广渐渐地他们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就会有提升的。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还要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指导学生对精彩的描写片段、哲理的语句进行摘记。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写读书札记,篇幅可长可短,一定是有感想而发。“名著导读”学习后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阅读量,锻炼思维,丰富学识。让学生树立起大语文的概念,当语文素养提高后,学习语文的习惯就养成了。

  以上是我对诵读教学和“名著导读”学习的粗浅认识。

  记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发展为“要我学”到“我要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 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 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总之,在数学课中进行游戏教学,是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也能感到有趣,愉快,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张孟豪同学是我们班写字最乱的一个同学。他不仅写字潦草,不整洁,而且特别喜欢在本子上乱涂乱画,常常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画出各种各样歪七扭八的画,那本子简直惨不忍睹。

  看到这种情况,我很着急,因为这孩子成绩非常优异,课外知识也很丰富,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但在考试中,常常因为书写不规范而扣分。眼看着期末考试快到了,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一夜的思考,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把班级的同学分为三组,每天写字课的时候,哪一组写的最好,就可以加一面红旗,写得不好,就会被扣掉一面红旗。起初,他写字还是很难看,我就会给他们组扣掉一面红旗,其他孩子看到了都很不满地看着他,有的同学还埋怨他,说:“张孟豪,就怪你,我们这一组都落后了,全怪你!”张孟豪听了,心里很难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好字,再也不能给自己的组抹黑。

  就这样,几天以后,我发现他的字越来越工整了,甚至比有些同学写得还要工整,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让学生进步,一味的责骂是没有用的,还要多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一学期来,我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班上的后进生学习态度都比较认真,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因此我们在校给他面批面改。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我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比如:早上买早点要用数学、一天的油盐酱醋等等要用数学、还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都离不开数学。一道数学题不能读懂它的条件和要求,怎么分析解答呢?因此,语文也必须学好,凡是排在课表中的每门学科,大家都要力争学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班多数学生的发展比较全面,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伴随着新的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过去那种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被淘汰,随之而来数学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的!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语文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应用语文的习惯

  语文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语文、学习语文、发现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语文,记下身边的语文。如在学习了语文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字”,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生活中有趣的字。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语文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从事美术教学有二个年头了,在这二年中,可以说是经历过太多的学生,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一名学生我至今仍然还记得,正是因为他,使我知道了如何正确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那是我教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在讲台前讲课,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我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一名男同学在讲笑话,旁边围着几名学生在小声的说笑着。“又是他”,我当时很生气,他在班级里是以调皮捣蛋出名的,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我快步走过去,把他从座位上拽了起来,大声的训斥了他几句。谁知他竟然一甩胳膊又坐了下去,其他同学都笑了起来,我非常气愤,我很用力的拍了他的桌子,由于声音极大,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我心中暗暗自喜。从那以后,我每次给他班上课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他都一一双充满敌意的眼睛看着我,而且从此不再上我的课,上课时不是看童话书就是趴着睡觉,我也没有理会他,心里想“反正你也这样了,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要不扰乱课堂纪律就行”。

  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有一次上课时学生们在画画,我在他们中间来回的巡视指导着,当走到这名学生桌边的时候,正巧他桌子上的文具盒掉在了地上,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弯腰把文具盒捡了起来,放到了他的桌子上,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我当时认为无足轻重的举动竟改变了我和他。

  又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在画画,而他也趴在桌子上不知在做些什么,而且出奇的安静,“他在干什么呢?”出于好奇,我慢慢地走了过去,原来他正在图画本上画画,这可是我没想到的,他是那么认真、专心地在完成着这副画,而且画得非常好。我当时很高兴,于是在进行作业展评的时候,我第一个把他的作业拿到前面进行了展览,同学们也都报以赞许的目光。当我把图画本递给他的时候,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内心也是有着一丝激动和喜悦。

  从此以后,每次我在他班上课,他都表现得非常好,画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令我满意,我也总是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一些指导和帮助,并且鼓励他参加一些绘画活动的比赛,而每次他都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通过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深受启发,我们教师不能只做课堂的权威者和发号施令的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领路人和朋友,多给孩子一点成功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是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是尽我们教师的一份责任。

  按教学计划,这周要讲授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丑小鸭》。以前有过教学《皇帝的新装》的失败,心中似留下一道抹不去的阴影:对篇幅极长的童话体裁我似乎没有熟练驾驭的本领。所以这次提前几天,我就开始考虑教学方案。网上和手头的资料虽多,却没有太多实用的价值,自己去组织设计,灵感又迟迟不肯光顾。冥思苦想之下,只有慨叹:备课的痛苦谁人知!

  终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先布置学生自学,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到时再做定夺不迟。提前两天我便把作业布置了下去:自学《丑小鸭》,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形成文字《我眼中的“丑小鸭”》。要求有二:第一,不得参阅任何资料。第二,提倡个性化的分析和解读。

  没想到,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竟成了“最好”的办法。

  课上,学生对丑小鸭形象的解读可以说是异彩分呈,五花八门,真正达到了我预期的培养学生创造力,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的目的。在学生自学成果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多数同学在“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和阐释。于是,在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把这一问题抽取出来,抛给学生,以期通过他们的深入论辩和分析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知。而学生的观点之多是我在抛出这个问题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因为它没出生时就是一个天鹅蛋,否则无论如何它也变不成一只白天鹅的。”

  “别说天鹅蛋,就算它是凤凰蛋,如果没有承受痛苦的耐力和意志,恐怕它也挨不到变成白天鹅的那一天吧?!”

  “丑小鸭的‘丑’也是它能变成白天鹅的原因……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应该感谢收留它的老太婆……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应该感谢嘲笑过它的野鸭、母鸡和猫儿……

  虽然有些同学的观点稍显牵强,语言略带稚嫩,但那毕竟是经过他们自己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结论。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比得出一个结论更让人欣喜的收获。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想,这“提出一个问题”的实质亦即“主动探究的过程”吧。

  在以上论辩告一段落之后,我又伺机抛出一个问题:“在它自身条件与它历经挫折和磨难却永不言败之间,哪一个更为重要?”学生又是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正当难解难分之时,一名平日并不活跃学生的一句发言把全班同学,包括我在内,给震惊了——“它是天鹅蛋那是科学方面的问题,而后者是文学方面的问题,哪个更重要得看从哪个角度说”。几秒钟后,大家才反应过来,教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个多么“个性”的认知!一个多么“独特”的解读啊!掌声中,有赞许,有敬佩,但更多的是对这位同学观点的会意与认同。

  “巧妙利用了科学方面的规律,又经过了文学的加工和渲染,丑小鸭的形象才有了真实而又能打动人心的魅力!”水道渠成的结论为本节课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节课,我觉得特别得累!累在我要时时跟着学生的思路走,累在我要刻刻逼迫自己与学生一起去迸发创新的火花。这节课,我又觉得特别得乐!乐在听到那么多精彩的发言,乐在与学生一同感受了“快乐思维”的真谛。

  于是,想起某位同仁的一句话——“累并快乐着”。

  相关阅读: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

  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英语听力教学教育叙事

  时光飞逝,很快的我师范大学毕业已经十几年了,还记得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胸怀梦想,紧张以及无比的热情。看着这些刚刚感知自己青春的少年们,我一想到可以引导他们前行帮助他们成才就会感觉干劲十足,虽然责任重大,但是我心甘情愿付出。我本以为只要我认真备课,好好上课,及时辅导与检查,他们肯定会喜欢学英语,学习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但是,当今高考英语科改革以后,即英语听力的增加。我在第一节英语听力课上完之后,才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任重道远!

  还清楚的记得我上的第一节课是听力与练习课,导入新课的过程很有趣,学生们学习热情高与参与性强。我以为,这节课将会进展顺利,效果将会很理想,可没想到,听听力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不知所云,头脑放空甚至有点目光呆滞。我以为学生们对我的课不敢兴趣,突然就有了一股挫败感。播放完听力材料之后我问明原因才知是他们听不懂听力材料的内容,所以,无奈之下我只能多让他们听几遍材料甚至逐字逐句播放让他们重复然后再翻译,无形中增加了课堂负担。

  几次听力课下来我发现听力成了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学生不仅对于听力材料理解不透,对于我上课期间简单的外语表达有时都不理解。除了几名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之外,其他同学很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无奈之下,我不得不减少英语课堂用英语教学的频率。我一度对自己失去信心,我以为是我没有把握好课堂,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为了汲取经验,我也旁听了其他资深老师的听力课,发现效果是一样的,同学们整体的听力水平都不高,并不是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后来,经过几番调查与总结,我发现听力水平的高低成了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之一。

  英语听力练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生英语教学大纲把听力放在首位,并且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英语学习如果不具备较好的听力,就无法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口语交际及实践生活当中去,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说、读、写”整体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的听力能力培养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听力水平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研究总结了影响农村初中生听力水平的因素:

  1、词汇的因素。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依赖于词语,并固化成一种习惯,使得他们在听力时形成逐词听辨的习惯,如果遇到一两个不懂的单词就停留在原地,极力地搜索印象中的这个单词的词义,直接影响到对语篇的理解,所以结果往往单词回忆不起来,文章已经读完。他们错误地以为只要听懂了每个词,就能理解全文的意思。这样过分依赖词汇的听力习惯,使得一些单词还未被组词成句就被忘记了,难以完整清楚地回忆起来,造成听力理解的困难。单词比较缺乏的同学感觉就更吃力,结果在听力过程中一碰到生词就怯步,直接影响到下面篇幅的理解。

  2、缺乏良好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在农村中学,英语学习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又没有一些能够让语言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锻炼的平台,如各种涉外服务业或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听力提高的大环境先天不足。而在营造学外语的小环境方面,在农村中学中,也是缺乏这种氛围。演讲比赛,唱英文歌,观看原声电影等等旨在提高学生听力的一些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宏观的指导,学生在不断碰到困难的情况下,自然就缺乏学习热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方便起见,课堂渐渐地减少了使用交际用语与学生交流,使得学生失去了提高听力的最重要的一个语言环境。

  3、缺乏互动的因素。在农村中学听力教学中,教师对听力的导入准备不足,思维启发不够,课堂只是纯粹的听力训练,同时教师较多的强调应试训练,听力结束后缺少就相应的话题的讨论。很多教师可能认为这个环节是多余的,结果造成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愿发言,表现被动,即使被老师提问,也只是简单地对答案,缺乏自己的观点。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力的提高。

  4、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些同学对于英语学习本来就缺乏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初,有些学生听到我放听力就开始发呆、说话、做小动作、睡觉,他们觉得没意思听不懂。久而久之,听力水平就越来越差,导致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越来越差。

  在了解了影响学生听力学习的各个方面因素之后,我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1、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除了正规的听力训练之外,我还找了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英文电影让他们看,开始都说听不懂,但是后来慢慢被剧情吸引,学会了一些日常基本用语。我在大课间的时候会给他们放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学唱一些简单的或是他们喜欢的英文歌。

  2、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1> 要借用媒体提高兴趣。研究表明,学生在听录音时,有时候听起来比较费力。如果此时,借助多媒体将教学信息通过图像、声音、图标等直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2> 要创设情景巩固兴趣。情景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知识与情感交流畅通无阻,直接提高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件有耕耘,有收获又有快乐的事。只要认真对待,善于思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怎么会徒劳无获呢?我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现在每堂课我用外语教学对同学们来讲已不是听热闹,在不断的练习与实践中,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已有了明显的进步!而我,仍会继续努力,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地学到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固的基础!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周五走进教室,看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我,一个个红红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们等着我评价他们的小制作。尽管有心理准备,看到学生摆在课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种失落感。红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圆半瘪的小泥球……一个个裂纹遍布,丑陋、粗糙、单调、呆板……

  因为要上口语交际课“我的小制作”,我根据本地红土多的条件,提前一周布置下了用粘土做小制作的活动。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时间。

  尽管我脸上保持着习惯性的微笑,心中却打鼓:这样的手工如何描述呢?这些孩子又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够完成作业,然后先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说说制作过程,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说法,交流一下制作心得……

  立刻,班里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谈笑风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闷:这个告诉怎么找到的红土,那个讲请谁帮了忙,这个说开始水浇多了团不成形状,那个说越摔觉得泥越有粘劲儿,做小花的告诉怎么掐的花瓣,做小鸡的介绍头是怎么按在身子上的……

  小组交流的热烈让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让我惊喜不已。有的说,找粘土不费劲,我们家里团煤球时剩下好多呢!不过,我嫌表层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说,我团泥球团了好多,要多大团多大,滚起来一点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说我做了小母鸡,我知道我二叔家有两只,便到他家里照着做,开始怎么也不能把鸡头按在身子上,还是二叔告诉我用小棍给连上的。

  ……

  一节课,孩子们说的意犹未尽,我听得如醉如痴。

  原来,只要我们给了孩子们创造的机会,孩子就能心灵手巧;只要我们给了孩子表达的自由,孩子就能畅所欲言;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尝不是最精致的美丽!

  反思:语言不是刻意营造的东西,它深植于生活的肥沃土壤。为孩子们创造说话的理由和环境,拆除说话的条件和框架,课堂上训练的口语能力就能真的变成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它依附于孩子的认识水平。只要把孩子的课堂交还给孩子,而不是用老师的眼光拔高课堂的标准,课堂就能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

  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

  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

  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诧异了!

  “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

  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

  “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回头问首先发言的“刺儿头”:“你还觉得作者有神经病吗?”

  “嘿嘿!没有。如果溜掉了,以后遇见被撞的人就会不好意思。就是没遇见,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主动承认了,良心就坦然了,还多了个朋友,多好!”

  我说:“是啊!与人相处,诚信是金。有时,尽管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诚信的人肯定会选择守法,选择诚信,因为它能让人处世问心无愧,活得有尊严,有魅力,活得更潇洒!”

  摘要:叙事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被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近年来在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叙事教育的概念、素材和教学程序,以及在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叙事教育对我国护理学未来发展的启示,以期能为叙事教育在护理行业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育;应用现状

  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不管是在学校中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在临床中传统的带教方式,教给护生都是死板的书本知识和临床技能。然而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叙事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带给老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使所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993年由美国护理教育学家Diekelman首次将此方法引入护理教育领域[1],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至少有69所院校将叙事教育作为必修课程[2],可见叙事教育早已在国外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本文通过对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这一新的护理教育思路和模式能被更多的护理学者注意并加以应用,推动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叙事教育的内涵

  叙事,指的是叙事者向他人讲述某种经历或故事[3]。叙事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叙事资料进行解释,讨论分析来达到描述经验,解释特定现象的目的,让学习者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领悟[4]。叙事教育应用在护理学科中,可具体解释为是以研究为基础,解释、分析和重构护生、教师和临床护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历,帮助学生进行评判性思考,提升教育者教学素养,以达到深层次教育目的,让师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感知和领悟的一种教学方法[5]。

  2叙事教育的教学素材

  叙事教育素材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我国大部分叙事素材都是从国外借鉴,缺乏原创性,目前正处于开发和整理的阶段。叙事素材包括各种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散文、诗歌、传记,也包括影视作品、照片等形式[6]。通过阅读这些文学素材,可以引发师生强烈的情感触动,起到良好的价值信念引导作用。杨晓霖[7]将国外叙事素材大致分为疾病叙事作品、关于医生负面形象的叙事作品、描述治病历程的散文小说、患者对疾病痛苦的叙述以及一些传递医疗知识的疾病素材。我国护理学者高晨晨[8]根据人的生命周期构建、开发了叙事护理素材,共收录了故事、影视和图片素材107件,并与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等课程相匹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此外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有着丰富的叙事素材,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将身边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9]。

  3叙事教育的教学程序

  目前国内尚无具体标准化的叙事教育方案,护理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适用于护理学科的教学程序。国外学者McDrury等[10]运用讲故事这一形式,提出了反思性学习模式,高晨晨课题组[11]在此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叙事护理教学程序,获得了广泛认可。具体内容如下:

  3.1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在课前选择好适合教学主题的素材,提供课程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内容,并回忆与自己有关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根据这些素材,教师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进而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3.2引出素材主题,创造真实或者类似真实的护理情境

  教师通过引导语引出问题,适时通过言语渲染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通过播放图片视频、欣赏文学作品或讲故事等方式呈现素材,并且可让同学对特定情况进行角色扮演,创造出类似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3.3师生讨论,表达观点

  通过不同方式呈现出素材以后,教师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自由辩论,老师也可适时参与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可以深化他们已有的认识,促使新思维的产生。

  3.4分享感悟,自我反思

  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实际经历与教学主题相结合,自我反思,分享每个人的所思所悟。

  3.5付诸实践

  教师要利用临床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将在叙事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在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4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4.1在学校课堂中的应用

  国内将叙事教育运用于学校教学课程目前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于海容等[12]针对护理人文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叙事护理学课程知识体系,包括绪论、关注、隐喻、同理、反思、回应、情绪管理7大模块,共22项教学内容,丰富了护理人文课程体系,为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做出了新的贡献。贺利平等[13]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叙事教育方法,教学干预后,接受叙事教育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董永泽等[14]在443名护理专业大专生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呈现叙事素材并让学生进行叙事角色扮演。课程结束后,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教会他们学会感恩生命与敬畏生命,增强了护理人文关怀意识。杨运秀[15]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xx级高职护理专业的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方案,尝试应用叙事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自觉遵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道德品质的形成。李雨昕等[16]根据护理学导论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叙事和学生叙事,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叙事教学氛围和师生互动,最后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叙事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5.1%。

  4.2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带教中,帮助学生积累临床经验和教训,提高护理工作兴趣和护生的综合素质。在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要求护生观看和阅读有关电影或文学作品、鼓励护生与病人交流和撰写反思日记,三周后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叙事教学方式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叙事教育法,对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施行叙事教育策略,根据实习的不同阶段向护生讲述相应的临床叙事素材,培养了实习生的关爱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叙事教育对我国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5.1培养护理人员的叙事能力,帮助护患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更容易发现患者的精神变化和需求。护患之间发生矛盾,有时候正是由于护士未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回应患者。如果能培养护士的叙事能力,让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交流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和困难,不断反思自己的护理行为,那么将极大促进护患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培养护生和临床护士的叙事能力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国内尚未针对此问题制定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相关研究者加大研究力度,早日构建培养护理人员叙事能力的教学模式。

  5.2弥补不足,创建符合我国文化和护理学科特点的叙事教育方式

  叙事教育在我国的开展才刚刚起步,叙事素材不够广泛和新鲜,缺乏创造力,主要依托于西方艺术作品。在以往的开展的护理叙事教育中,教师多借鉴国外的文学作品,由于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学生有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素材的深刻意义,从而导致教学目的无法达成。因此今后我们应结合我国文化和护理学科特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叙事素材资源库。此外护理叙事教育师资建设和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23],这就需要护理研究者汲取国外经验,创建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师资队伍和质量评价工具.

  参考文献

  [2]杨晓霖.美国叙事医学课程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xx,19(2):219-221,226.

  [4]郭瑜洁,姜安丽.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26(1):25-26.

  [5]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教育在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0(11):31-33.

  [6]于海容,姜安丽.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xx,49(1):83-86.

  [7]杨晓霖.医学与叙事的互补:完善当代医学的重要课题[J].医学与哲学,20xx,33(6B):12-14.

  [8]高晨晨,姜安丽.人文关怀叙事护理素材的开发与制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1(7):15-18.

  [9]岳慧娟,段思柳,刘芳娥.叙事护理教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xx,24(13):53-56.

  [11]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护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开发[J].中华护理杂志,20xx,50(2):209-212.

  [12]于海容,姜安丽.叙事护理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xx,51(7):832-835.

  [13]贺利平,周芸.叙事教育在培养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xx,12(9):157-159.

  [14]董永泽,杨青敏,邱智超.叙事护理教学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xx,13(9):675-679.

  [15]杨运秀.叙事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xx(12):93.

  [16]李雨昕,罗珊,杨茜.运用叙事教育对提高护理学导论教学效果的观察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xx,4(25):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