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识1000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
本站仅收录第三方网站资源,购买请前往官方网站购买正版
作者:牧之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前言
社会上常涌动着一股关注心理学的热潮,报纸杂志、电视媒体的传播,使得我们耳边经常出现“心理学”这个名词。然而我们发现,大街小巷风靡一时的似乎只是各式各样的心理测试,或者因心理危机而引发的自杀、抑郁、变态等热点事件,然而事实上这些并非完全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
诚然,那些基于心理学常识的小测试往往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然而娱乐并不是心理学的主题,那些自杀、变态狂之类的新闻报道往往可以给普通人带来好奇心的满足,为媒体机构吸引更多的读者和收视人群,但疾病心理学也只是心理学广阔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分支。
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帮助人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1879年,心理学从哲学、神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心理学的知识大厦已经金碧辉煌,并且为经营学、人生学、医学、军事学等提供日益丰富的科学视角和研究工具。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以强调应用学科而著称的美国,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被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并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疾病康复、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在这些国家,不仅是公众人物,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在欧美国家的大小书店里,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手册出售,这些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小册子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所有层面。
遗憾的是,对于那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心理学现象的研究以及心理学常识的推广普及,在今天的中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编者和专业领域的几位志同道合者,希望能在此方面有所作为,为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书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
导读篇
、感知篇、生活篇、应用篇、拓展篇、拾趣篇。
编者在写作中力求角度平实、叙述生动、事例丰富、方法实用,真诚地盼望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导读篇
第1章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是什么?
一提起心理这个词,许多人会眨眨眼、摇摇头:“挺深奥的,不懂啊!”
说起心理学,一股神秘莫测的感觉便会传遍人们的全身。人们会想起许多所谓诡异的东西来试图勾勒心理学的大概模样:魔术?算命?意念控制?乾坤大挪移?黑洞?……
心理和心理学留给许多人的的确是一种神秘诡异的印象,人们觉得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这些都是人们的误解。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征。恩格斯曾将人的心理意识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学说,也是紧紧围绕着我们的生活的。
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猜测。心理活动对人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呢?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心理活动的简称,实质上是人脑的一种功能,即人脑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认知活动是心理过程的基础。认知开始于感觉,之后是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或过程。比如眼前有一个苹果,人脑对这个苹果的颜色、气味等个别特征的反映就是感觉;人脑对这个苹果的颜色、形状、质感、味道等多种特征的整体、综合反映即为知觉。种种感觉、知觉的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就成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借助语言,人脑就可以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反映,即思维。上述过程就是人的整个认知过程。人在认知中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传导至下丘脑及其边缘系统,就产生了对这些信息的内心体验,表现在外就成为了人的情绪。根据这些信息,大脑还会产生一个意志过程,即建立意图、编制活动程序、确定目标,然后调节和控制人体行为以实现目标。
人的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大脑、客观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其中,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或者说硬件,客观现实则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软件,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是把上述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心理学的历史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有一个塞尔维亚人叫马如利克(Marulic),在这一年首次用“Psycholo-gia”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此后过了70年,一位名为歌克的德国人又用这个词出版了《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在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的意思。因为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结。随着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在我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等,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心理活动,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等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吗?“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地发出这样的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世界。心理学是“伪科学”吗?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是变化莫测的,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
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很失望。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
事实上,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已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
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块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心理学家都会催眠吗?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由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纯粹是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夸大甚至歪曲。
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结论,让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诸如晃动的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等某个小东西上,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诱发出昏睡状态。催眠前要先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类人的催眠治疗效果较好。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催眠师来实施。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吗?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心理咨询蓬勃发展,越来越火。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再加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动向使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想起心理咨询,以致使它作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另外,大多数人倾向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
必须明确,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使人们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重,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美国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砸等破坏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
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分布在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对心理学抱有这样的看法:去找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是变态的。这些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很大勇气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这样的偏见呢?一方面,这与我们的人文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认为有了心理困扰是不光彩的事,倾向于自己解决。如果大摇大摆地去咨询心理,就会被人说成是精神病了。另一方面,和媒体的误导有关。为了谋求利润,媒体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接触心理学的,很难逃出这种误导。
人们也常常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谓“变态”的人,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其他医生一样,精神病学家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使用药物;与此不同,尽管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要知道,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心理学就是解梦分析吗?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做是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心理学知识是一般常识吗?
很多人对心理学研究很不以为然,觉得心理学家成天搞来搞去,搞出来的不过是些尽人皆知的简单常识。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误解。心理学知识是来源于一般生活的,但并非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一般常识所能够解决和理解的。你不相信?下面证明给你看。试着回答下面几个常识性问题,体会一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有什么区别。
1.做梦用多长时间?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莱桑德尔说真正的爱情是“简单”又“短暂”的,像做梦一样。梦真的是来去一瞬间吗?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
1)一秒钟的几分之一;
2)几秒钟;
3)一两分钟;
4)若干分钟;
5)几个小时。
2.牛奶一样多吗?
5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瑶瑶的回答可能是:
1)瓶子里的多;
2)坛子里的多;
3)一样多。
下面是心理学上的答案:
1.做一个梦要用若干分钟,而且每个人每天夜里都会做好几次梦。看到这个答案你可能会很奇怪,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梦或梦没那么多。这是因为你将梦忘记了,或只记住了醒来之前的那个梦里的一些片段。研究梦的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证明,梦中所发生事情的持续时间几乎和这种事情现实发生所持续的时间相等。
2.瑶瑶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7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里体积都是不会变的。瑶瑶只有5岁,所以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便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那个更重呢?”恐怕这个问题,瑶瑶也是回答不了的。
第2章 人物与流派——心理学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在100多年的历程中,人类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众多学派中,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去研究的;有从静态去研究的,有从动态去研究的;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种种不同角度去研究的。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承继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可以说远远超过了在此之前的人类历史上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总和。
了解心理学常识,需要对当时的主要心理学家有所了解。例如,他们生活的年代、家庭和时代背景,他们是怎样成为心理学家的,他们的代表作,他们各自的理论特点和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以及他们与其他心理学家的关系等等。这些正是本章讲述的主要内容。心理学这100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些重要的学派及其发展历程中。这些流派在世界范围内,都曾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发展的历史,都曾对心理学本身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都曾客观地影响过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心理学100余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也主要反映在这些心理学学派的研究成果上。谁是心理学之父?——冯特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北郊内卡劳的一个牧师家庭。孩提时代的他,对学习并不感兴趣,更是个习惯性的白日梦者,哪怕是父亲来学校里,发现他心不在焉而搧了他几个耳光,也没有改变过什么。直到后来父亲过世、母亲只有少量的养老金维持生活的时候,他才慢慢控制走神的毛病,痛改前非,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856年毕业。1857年他出任海德堡大学的生理学讲师,次年跟随当时名望大振的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在他的生理学研究所担任实验室助手。这份工作加强了冯特对生理心理的兴趣。1864年,冯特晋升为副教授,并辞去了亥姆霍兹的助手工作,在家建立实验室并进行心理学实验。其间,不惑之年的他也订了婚。
1871年亥姆霍兹离开了海德堡大学,但是海德堡大学并未让冯特顶替亥姆霍兹的位子,只是授予他临时教授的头衔。这次提升长了薪水,使得他与未婚妻成婚,并专心撰写《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而这本著作也给他带来了希望,1875年他被德国莱比锡大学聘为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开创了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业——创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个人名声和实验室的名气,吸引了许多助手来到莱比锡。在这所心理实验室里,他领导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者有效地完成了100多项心理学实验研究;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心理学专门人才。这些人回到自己的祖国后,也在各自的国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也不乏后来成名的心理学家,如美国的赫尔、卡特尔、安吉尔,英国的铁钦纳,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闵斯特伯格、马尔比、朗格等等。他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心理学专业队伍,为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冯特谁是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祖父是从爱尔兰来到美国的商人,因投资开发伊利运河而成富豪。父亲对宗教与哲学极感兴趣,对美国学校颇有偏见,于是不时带着家人赴欧漫游,这使得长子詹姆斯受益匪浅。詹姆斯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和德国都念过书,并且在私立学校接受启蒙教育。他去过许多名城的博物馆和画廊,也学会了5国语言,甚至于当时的梭罗、爱默生、霍桑等名人都是他家的常客。詹姆斯
詹姆斯曾经想当一名画家,但父亲希望他在科学或哲学上有所建树;后入哈佛学习化学,又对繁文缛节的实验室工作失去耐心;也想过当一名医生,可惜医学也没唤起他的热情。最后,他又赶往德国,跟亥姆霍兹学习生理学,并渐渐对心理学熟悉起来。1872年,他接受了哈佛大学校长的邀请,去哈佛大学教授生理学。1877年他成立了一个比较正式的心理实验室,比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还早两年。可是他一方面强调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实验在学术上的局限性。他不喜欢做实验,但是证明或驳斥一个理论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实验。所以,他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描述了如何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的实验,也就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意识流思想。他反对当时流行的冯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感觉、感情元素的做法,主张意识是不可分解的整体,这也是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主旨。
1884年,詹姆斯与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1834-1900)提出了一种情绪学说,人称“詹姆斯—兰格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情绪是对于身体所发生的变化的感觉,身体变化在先,情绪体验在后,简单地说就是悲伤是由哭泣引起的,快乐是由大笑引起的。这个情绪学说以内省观察为依据,没有严格的解剖生理学和实验的证明,但推动了许多关于情绪的实验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情绪研究和情绪理论的出发点。190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10年他最后一次从欧洲旅行回国两天后逝世。谁是心灵深处的探索者?——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捷克)弗莱堡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母亲共生了3个儿子和5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或许是童年的艰辛生活让他有焦虑感;或许是他早年就立志刻苦用功,所以他并没有像父亲那样成为小商小贩,而是于1873年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学医的中途,他并没感到医学对他的吸引,而是受到生理学教授布吕克(Ernst Brucke)的影响,全心投入到布吕克的生理研究院。就这样一边学习医学,一边在研究院里学习,1881年他拿到了维也纳大学的硕士学位。其间,他认识了妹妹的朋友、后来的未婚妻玛莎(Martha Bernays)。弗洛伊德
为了开办私人诊所,他投身于维也纳通用学院,学习神经科学,成为脑损伤与脑疾病专家。1886年他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并于当年娶了玛莎。其实他独特的职业生涯,源于与医生布洛伊尔(Josef Breuer)的合作。他曾帮助布洛伊尔治疗一位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子安娜(Anna O),利用催眠,用宣泄(Catharsis)恢复痛苦记忆而治愈。他还与布洛伊尔合作,于1895年发表了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
后来,他逐渐开展心理分析的研究,放弃催眠术而改用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法以及自我分析(Self-analysis)法,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有关焦虑、阻抗、移情、压抑、投射、升华等等。他的著作《梦的解析》用作心理分析与无意识研究,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他的许多观点在过去和现在都存在很大争论,既受到尊崇也遭遇诋毁。他虽然不是心理学的鼻祖,但他显然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晚年他患有颌癌,曾先后做过30多次手术。1938年纳粹分子占领奥地利,由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82岁高龄的他不得不搬到英国伦敦,1939年在那里因癌症去世。谁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桑代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牧师家庭。童年时代,孤独害羞的他只有在学习中寻找乐趣。极高的天赋,让他在1985年就以卫斯理大学50年来最高的平均成绩毕业。考上哈佛大学研究生后,他觉得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教程很有意思,在听过詹姆斯两次课以后,他就完全陷入其中了。
他曾设计一些迷宫和箱子,用小鸡、猫等动物来研究动物的学习能力和逃脱行为。例如,他将小鸡放入迷宫,里面有四条路,三条是死胡同,只有一条路通往有食物、有水和其他鸡的地方。小鸡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慢慢学会了找到出口。他认为导致成功的行为带来的快乐让小鸡记住了这些行为,同时也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行为。他将猫放在箱子里,或踩上踏板、或按动按钮、或拉动绳子就可以逃脱。猫经过试验,慢慢排除了无用的动作,把合适的动作与目标建立了联系。于是,桑代克形成了自己的联结主义理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强化律和效果律,这两条定律也成为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基础。1912年,桑代克当选为美国国家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桑代克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华生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Watson John Broadus,1878-1958)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上小学时他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和同学打架,“直到一个人流血为止”。孩提时代的他就显示出了日后成名立业需具备的两个特点:喜欢攻击,又富有建设性。上小学时华生很懒,还有些反叛,考试从未及格过,不擅长社交,没有几个知心朋友。但就是这样一个似乎缺乏热情的人,日后改写了心理学的方向。1903年他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08年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开始探索用行为主义的方法来取代当时的心理学,他的观点很快受到了学术界的欢迎。华生
他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行为而不研究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他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他曾有一句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可见,华生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根据这一理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是人在不良的环境中不断学习、训练的结果。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影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一理论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这一理论后来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良与补充。华生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界居最优势地位,他的环境决定论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谁是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父亲是位一丝不苟的历史学教授,所以皮亚杰的童年不像冯特那样迷糊,也不像詹姆斯那样纠结,更不像弗洛伊德那样焦虑。他相对平淡无奇的幼年生活,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几乎没有童年生活,这也可能是他后来为什么喜欢和孩子泡在一起的原因吧。7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研究鸟类、海贝等事物,这位少年老成的孩子10岁时,就在当地的自然历史杂志社发表过一篇简要的科学报告。1918年,他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的博士学位。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研究所主任,然后他在纳沙特尔大学担任了5年的哲学教授。他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6年起,他一直任新成立的日内瓦大学基因认识论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皮亚杰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包括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所有这些,都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讨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谁是新行为主义代表者?——斯金纳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像许多心理学先驱者一样,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专修英文,打算成为一名作家。斯金纳
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他从事写作,结果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于是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他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接着留校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至1944年他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斯金纳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一时间在教育界掀起轰轰烈烈的程序教学运动。谁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马斯洛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父母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俄罗斯移民,他是一个生活在非犹太人地区的犹太人,从小在图中馆中度过了孤独而不幸的童年。起初,父母想让他学习法律,但是他对法律一点兴趣也没有。他于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到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当时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取得博士学位。1937年他到纽约布鲁克林学院任教,在那里待了14年。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其间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马斯洛
马斯洛毕生致力于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并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如果说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他的理论中最著名的就是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谁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罗杰斯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父亲是位土木工程师,也是位自由职业者。母亲的观念很传统,父母都信教。童年的罗杰斯虽然容易害羞,但是很聪明。念中学的时候,常在父母的农场上做农活。1919年罗杰斯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农业,但是学习农业对他来说太没有挑战性了。他于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同年前往纽约联合神学院,准备当个牧师。但是在纽约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及教育心理学。1928年起,罗杰斯就在美国罗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儿童协会的儿童研究室工作,主要为犯罪和贫困儿童提供咨询和指导。后来辗转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大学任教。他曾任1946~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罗杰斯
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和研究,他对人类自我实现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十分坚信,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他认为人的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对人的真正关心是贯穿他职业生涯的主线,他把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导向光明的未来。谁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陈大齐
陈大齐(1887-1983),字百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14岁,随父亲去往上海,在当时江南制造局附近的广方言馆就读,主学中文和英文,因为当时的新式学堂还没有数理化等自然学科。到了1903年,陈大齐去往日本求学,先是补习了日文,同时补习了各门自然科学。1906年,他考取日本仙台第二高等学校。1909年,陈大齐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哲学。受当时心理学的权威元良勇次郎教授的影响,陈大齐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选心理学为主科,社会学为辅科。到了1912年,陈大齐获得东京帝国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陈大齐
从日本回国后,陈大齐与当时的海宁望族查氏之女查淑云结婚,同年秋天出任浙江高等学校(浙江大学前身)校长。半年后,他来到北京担任北京法政专门学校预科教授,讲授心理学课程。次年夏天,应北京大学校长胡仁源的邀请,陈大齐转至北大任教。
陈大齐在北大教学期间,主要教学与学术研究以心理学为主。他在心理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出版中国第一部大学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大纲》,运用心理学知识反对宣扬神灵的迷信思想,并翻译了国外心理学著作等等。谁是中国首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
陈鹤琴(1892-1982),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一个小商人家庭。6岁时,父亲病逝,祖传的小杂货铺也随后倒闭。七八岁时,他与母亲靠替人洗衣服维持生计,并读完了私塾。1911年,他考入上海。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在国内招生的消息,他报名参加考试,并顺利通过。1914年,他前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并于1917年获得该校的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他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修教育学。1919年,陈鹤琴学成归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任教,并担任教授。1925年,商务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儿童心理学之研究》,是心理学和教育界公认的学术代表作。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主张和提倡科学的家庭教育。他的“活教育”主张、他的道德教育的文章等等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陈鹤琴谁是中国现代理论心理学的奠基人?——潘菽
潘菽(1897-1988),原名潘淑,字水淑,号有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镇的书香门弟。1917年,潘菽毕业于常州江苏省立第五中学;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时他的名字还是潘淑,他觉得“淑”有点女性化,而且当他知道南北朝宋文帝有个妃子也叫潘淑后,就坚定了改名的决心。改名潘菽,是取“淑”字的谐音,取“啜菽饮水”之意。1921年,他前往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主修教育学,后转入印地安纳大学。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生活异常艰苦,他通常在学校食堂做零工,到了博士后,他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去外面餐馆打工。当时,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博士小工”。潘菽
1927年,潘菽学成归国,受聘于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的前身)担任心理学副教授,半年后又升为教授兼心理系主任。潘菽从事心理学研究数十年,不仅作出了很多独创性的贡献,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都有哪些流派?——七大学派
公认的七大心理学派包括:内容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日内瓦学派和人本主义。而当代心理学的七种心理学观点有:生物的、心理动力学的、行为主义的、人本主义的、认知的、进化的,以及文化的。内容心理学派主张什么思想?——研究心理元素
内容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该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他将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进行分析的成分称为心理元素。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感觉才把这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冯特的内容心理理论观点,后来被他的学生铁钦纳带到美国。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并于19世纪末在美国发展形成了一个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与冯特观点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较大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由于“内容”与“构造”两个学派在主体思想上是一致的,故后人一般都倾向于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的学派。该学派的理论兴盛了二三十年。机能主义学派主张什么思想?——实用主义哲学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
机能派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它认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詹姆斯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4)意识的选择性。安吉尔的主要观点有: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法)和客观观察法,尤其看重内省法,认为它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医疗心理学等。行为主义学派主张什么思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
行为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进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该去研究那些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东西,即人的行为。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则隐藏于身体内部,强度也有大有小。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R”(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从而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或是反过来通过反应推知刺激,最终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顶峰,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整整30年间,行为主义学派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这在美国心理学史甚至世界心理学史上都绝无仅有。格式塔学派主张什么思想?——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心理元素
20世纪初,格式塔学派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曼、卡夫卡和苛勒。这是在冯特本国因反对冯特的理论观点而产生的一大学派。“格式塔”这一古怪的名称,是由表示“形状、完形、整体”等意思的德文音译而来。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元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同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因此,它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心理现象以及心理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既反对冯特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各个元素,也反对行为主义用来表示刺激与反应的“S—R”公式。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体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具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整体并不简单地等于各部分之和。他们有一句名言:“整体总比部分相加还要多。”比如,把许多单个的音符放在一起,从它们的组合中会出现新东西(一支曲调),而这种新东西并不存在于任何个别的音符中;把四根线段组成一个正方形,它就已是具有一种新的性质的形式,它的含义比四根线段本身的含义要多得多。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这对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较大贡献。但其不足是,它的研究只局限于感觉的领域;另外,它的一些原则究竟是否能适用于心理学的全面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一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精神分析学派主张什么思想?——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什么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和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它对传统的心理学课题,如意识、感觉、注意力等不感兴趣,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它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外部的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这种原始冲动的自由表现。所以,他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意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意识不到但却可以记忆的。无意识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无意识的东西并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一直存在并伺机改头换面表现出来。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在精神病治疗方面,它不仅提供了一整套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成为现代医学心理学之先声。另外,精神分析理论还在艺术创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弗洛伊德学说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它过分夸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贬低了人的社会性。后来,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又发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为不再那么强调人的本能作用,而开始重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因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史中唯一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派,它的许多理论至今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内瓦学派研究什么?——从儿童到老年纵向研究人的心理
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异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了平衡的结果。
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在皮亚杰学派以前的各个学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识或病态的意识,以及行为的横断面的研究上,而从未由儿童到老年纵向地、全面地、发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类智慧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因此,皮亚杰学说对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空前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同时,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的产生也有很大影响。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重视不够,对环境特别是对教育的作用估计偏低,对人类智慧的结构化有些牵强、武断。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什么思想?——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的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包括: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是: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神经生理学派主张什么思想?——生理机制决定心理活动
神经生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前后,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潘菲尔德、瑞典的海登等。该学派主要强调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它主要从解剖结构、生物化学组成、电活动等三个方面对脑及神经系统结构进行研究。例如,对脑的蛋白质、核糖核酸化学物质的研究;对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的研究;对大脑的记忆过程的研究,等等。目前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包括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他们有的甚至不惜放弃原来已研究多年的课题转而投入对神经生理的研究中。
德国解剖学家加尔提出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观点;法国生理学家弗洛仑斯用精确的切除法研究了人脑,发现了脑机能的整体性;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患“失语症”的病人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了左侧大脑皮层专管“语言”的机能区域的存在;德国医生弗立奇以及法国生理学家形齐格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而发现了大脑皮层上的专管人体肢体动作的“运动”机能区的存在;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用微电极探查大脑皮层得到了更精确的机能定位,并首次发现了“记忆”机能区的存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柯贝通过对记忆的研究发现,记忆是通过大量的神经元的触突变化储存在中枢神经的大片网络上的,这种储存是扩布性的,很像全息照相;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通过长期对“裂脑人”的研究,发现人的左右两个脑半球有分工,左半球主管语言、数理和逻辑等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空间形式、音乐和艺术等形象思维;瑞典生物学家海登在生物学上的DNA和RNA的发现之后,通过对动物的实验发现RPJA是记忆物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教授休贝尔和威塞尔通过脑电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的细胞还有进一步的分工,有的管看线条,有的管看角,有的管看运动等,这项研究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认知心理学派主张什么思想?——意识支配行为
认知心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前正处于高潮。一般认为,该学派的奠基者是美国的耐塞和西蒙。认知心理学是在行为主义失败,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条件下产生的。
该学派反对行为主义,认为应承认人的主观意识,并认定,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强调人是进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机体,人对外界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的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为此他们认为,认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的过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
认知心理学强调了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重视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制约,基本上博采了几大学派的长处;并且,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认知心理学已表现出来的缺陷是忽视了人的客观现实生活条件和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而集中于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第3章 书籍与历史——流淌在时间里的思想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应作为心理学开始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这一年,心理学从哲学、神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因此,1879年也就成了心理学历史的开始。至今,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只有短暂的100多年,但在这百余年的历史中,它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在100多年的历程中,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它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学术探讨的繁荣局面。在冯特的心理理论体系形成以后,出现了许多理论,或继承了冯特的理论,或反对冯特的理论,或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多达几十个。而且,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国,真可谓是学派林立、学说各异。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是什么?
冯特是公认的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创建一门独立心理学的最早建议见之于他写的《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在这本书里,他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建立独立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后来,冯特又出版了一本名为《生理心理学原理》的重要著作。在这本书里,冯特系统地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前的所有心理学成果,并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心理过程以及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生理解剖。在这本著作中,冯特把心理学牢固地确立为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任务和实验方法的学科。因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学专著。《心理物理学纲要》是谁写的?
费希纳提出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有规律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构想,且对此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他提出的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的基本心理物理规律,已经成为心理学中运用精确方法的典范。这一规律揭示了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例如,在100支点燃的蜡烛中再加上一支蜡烛,我们不会感到它的亮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如果在点燃一支蜡烛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支蜡烛,就会感觉到亮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要使感觉强度有所增加,就必须使刺激强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一般地说,刺激强度增加10倍,感觉强度可以增加1倍。另外,费希纳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还发展了心理测量方法、最小可觉法、正误法以及均差法。费希纳在他近60岁时还发表了名为《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名著,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梦的解析》的作者是谁?《梦的解析》(德语:Die Traumdeutung)又叫做《释梦》,第一版出版于1990年,是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也是心理学的经典书籍。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引入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作者用梦的材料、梦的伪装、梦的工作、梦的心理过程等来阐述梦的解析方法,是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01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此书,书中记录了弗洛伊德的病人、朋友或他自己的实例,约有300多个。本书主要探讨了弗洛伊德对类似语误、读误、笔误、遗忘、记忆的缺失和错误等病状的分析与研究。他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都是基于我们的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它们之所以发生,是因为那些被遗忘和错记的事情被我们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回避。他的这个观点,与他对梦的解析是一致的。不仅是我们的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遗忘和错记,都源于我们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性学三论》是谁写的?
弗洛伊德在1905年发表的这本书,主要研究了人类性欲之本质及其发展的过程。这是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探讨中最富有创见的贡献之一,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性学理论经典之一。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的技巧,运用治疗病人的实际资料,对性的问题作了一番有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书中阐明了他的性学学说,他将性的问题分为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法等几个方面,由此展开来探讨,大胆开辟了性研究的新领域。书中提出的很多精辟见解与观念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作者是谁?
奥尔伯特(Floyd Henry Allport)在1924年出版此书。该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早的基本系统性著作之一。全文是从“刺激—反应”的角度撰写的,其内容使社会心理学早期的实验法及其成果广泛为人所用,对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是谁写的?
冯特在1863年出版该书,是其早期的著作之一。全书从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人的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全书共30讲,冯特依次论述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心理学能否成为真正的科学这一问题、心理物理测量与应用、感觉的特征、质量、视知觉理论以及感情和意志的概念及其与观念的关系、梦、催眠等等内容。从第23讲才开始讨论动物心理学的有关问题,可见冯特并不是等量齐观地看待人的心理学与动物心理学这两个部分的。他的指导思想是:任何人在从事动物心理研究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是为人的心理学研究服务的。《记忆》的作者是谁?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1885年出版该书,它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突破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是实验心理学文献中的一个里程碑。全书共分9章,结构严谨,文章风格新颖。内容包括:记忆的知识及其扩大的可能性、研究方法、音节系列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记忆的保持和重复次数的关系、记忆的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复习的影响和记忆保持及音节系列内各项顺序和记忆保持的关系。《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谁写的?
荣格(C.G.Jung)1933年出版此书,此书也是荣格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荣格脱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会后,独创分析心理学派后写的著作。书中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继承性的批判和根本性发展,对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都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和新的涵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书中论述了分析心理学的各个问题,由梦的解析论及潜意识,由人类类型论及与弗洛伊德有根本分歧的焦点,由集体潜意识论及宗教、文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问题。《拓扑心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勒温(Kurt Lewin)在1936年出版了《拓扑心理学原理》一书。书中阐述了勒温利用拓扑学概念,系统研究人格等心理学问题的结果,体现了勒温的整体性、完形性和场论等思想。富有独创性的构思奠定了勒温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使得勒温成为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故而该书在勒温心理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了解和研究勒温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历史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的系统著作是哪本书?
桑代克1914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性差异及其原因三个部分。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以及个性分别理论。这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的系统著作。教育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该书的出版也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的正式问世。附:心理学的历史事件
约公元前510年 孔子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心理学思想。
约公元前450年 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由四根(土、水、火、空气)构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赖于身体的特殊构造;身体上的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异。
约公元前429年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生活和心理活动都是灵魂的功能,也都是机械的作用,认定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的存在。
约公元前400年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将恩培多克勒的人体四根说发展为人体四液说。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并将心理疾病分为狂躁、忧郁和痴呆三类。
约公元前380年 古希腊的柏拉图承认物与观念两种现象,观念除生而具有者外,皆为感官观察的结果。这是心物二元论的基础。
约公元前350年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五种感觉的理论和三条联想律,误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他著有《论灵魂》。
约公元前320年 孟子主张“性善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在情意心理方面提出“寡欲”“尚志”等。
约公元前260年 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主张“性恶论”,注重“化性起伪”,所著《劝学》《解蔽》《正名》等专篇,对学习、认识人性和思维等心理问题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约公元70年 王充著《论衡》,其中论述了有关感觉、思维、注意力、情欲和人性等心理学思想。
约公元100年 刘劭著《人物志》,提出人的才性与其鉴定问题。
约公元500年 范缜著《神灭论》,阐明形神关系问题。
公元1650年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人性论》出版,主张机械主义的决定论;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论情欲》出版,提出心身交互作用,论及“反射”的概念。
公元1677年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出版,提倡心物平行论。
公元1689年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出版,创术语“观念的联结”,即“联想”。他提出“白板说”。
公元1695年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心身平行论,创术语“统觉”。
公元1709年 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的《视觉新论》出版。
公元1734年 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的《经验心理学》出版,创“官能心理学”,世界上首次出现“心理学”一词。
公元1739年 英国哲学家休谟的《人性论》出版。他用联想主义、现象主义及科学因果论阐明自然现象的规律。
公元1754年 法国哲学家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出版。
公元1760年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发表动物磁性论,并提出麦斯麦术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
公元1765年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出版。
公元1807年 英国解剖学家贝尔和法国生理学家马让迪发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英国医学物理学家T.扬提出色觉论,即后由德国生理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发展的三色说。
公元1808年 德国医生、解剖学家加尔建立颅相学说。
公元1816年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21年 法国神经学家弗卢朗第一次进行脑功能定位实验。
公元1822年 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首先在天文观测上发现反应速度的个别差异。
公元1825年“普尔金耶现象”被发现。
公元1826年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发表《视觉比较生理学》,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公元1832年 英国心理学家贝内克提出心理学为自然科学,他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34年 德国神经解剖学家加尔和他的学生施普尔茨海姆提出官能分区的假设,推动了脑功能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表《触觉论》,提出韦伯定律。
公元1838年 法国精神病学创始人埃斯基罗尔创术语“幻觉”;惠斯通发明实体镜。
公元1840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学说。
公元1843年 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出版《神经病学》,创术语“催眠术”。
公元1844年 德国哲学家洛采提出动的视觉的部位标记说。
公元1850年 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首创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方法,他最早进行反应时的实验。
公元1852年 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发表色觉论。
公元1855年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首创混色器。
公元1868年 德国物理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61年 法国外科医生、神经病学家布洛卡发现大脑言语中枢的部位。
公元1863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出版;谢切诺夫的《脑的反射》出版,他用新的反射学说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公元1865年 英国哲学家密尔提出联想四法则,即类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
公元1869年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它的规律与后果》出版。
公元1872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表情》出版,他强调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在发展上的连续性。
公元1874年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出版,为意动心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德国神经学家韦尼克研究失语症,发现大脑听觉言语中枢;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76年 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在英国创刊,由英国逻辑学家、教育家培因主编。
公元1878年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的《论心理物理学的基础》出版。
公元1879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公元1881年 冯特主编世界上第一种实验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泰勒最先应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增强工效问题,创立“泰勒制”。
公元1882年 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的《儿童心灵》出版,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较系统的著作;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俄国神经生理学家别赫捷列夫在喀山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出版《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美国动物学家罗马尼斯的《动物的智慧》出版。
公元1885年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出版。发表“保持曲线”,创立“节省法”;丹麦生理学家兰格提出情绪学说,即“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奥地利哲学家马赫的《感觉的分析》出版。
公元1887年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期刊《美国心理学杂志》。
公元1889年 华人牧师颜永京的《心灵学》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心理学译著;第一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于8月6~10日在巴黎召开,法国医学家夏尔科任主席。
公元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出版;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出版《心理测验及其测量》,创术语“心理测验”。
公元1892年 美国心理学会成立,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为第一任会长;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次发表心理学研究“关于认识的时间测量”和博士论文“单视刺激的双视的结果”,后在康奈尔大学创立构造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心理学简编》出版。
公元1893年美国《心理学评论》创刊,卡特尔任主编。
公元1894年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屈尔佩建立符兹堡学派。
公元1895年 法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创刊。
公元1896年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邦的《群众心理学》出版,他提出群体心理与群体“暗示说”;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的《心理学大纲》出版;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重要论文“心理学中的反射强概念”发表。
公元1897年 英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沃德在剑桥大学建立。
公元1898年 阿根廷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皮涅罗建立,它也是拉丁美洲国家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博士论文“动物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发表,最先用客观法研究动物行为。
公元1900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社会心理学巨著《民族心理学》第一卷出版,1920年10月全书完成;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美国心理学家摩根的《动物的行为》出版,他创立术语“尝试错误”。
公元1901年 法国心理学会成立。
公元1902年 英国心理学会成立,迈尔斯为第一任会长。
公元1903年 德国实验心理学会成立;澳大利亚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史密斯建立。
公元1904年 《英国心理学杂志》创刊;美国《心理学公报》创刊,由卡特尔和鲍德温主持;英国心理学家、统计学家斯皮尔曼发表著名论文《一般智力》,首次提出能力的二因素说。
公元1905年 《比奈-西蒙量表》问世。
公元1907年 王国维译丹麦霍夫丁的《心理学概论》的中译本出版;别赫捷列夫的《客观心理学》出版。
公元1908年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次会议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举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版;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心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909年 蔡元培留德期间在莱比锡大学从师冯特,回国后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
公元1911年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智商”概念。
公元1912年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研究似动现象,发表《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标志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研究所由切尔帕诺夫在莫斯科大学建立;日本《心理研究》创刊,1926年改为《心理学研究》;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精神病的组成》中提出个体心理学的名称,并创建个体心理学派。
公元1913年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工业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出版;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他提出练习律和效果率。
公元1916年 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创刊;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出版;特曼修订比奈-西蒙测验,称为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公元1917年 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克勒的《人猿的智慧》出版。
公元1918年 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出版,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公元1919年华生的《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出版。
公元1920年 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在南京东南大学建立;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成立,瑞士精神病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克拉帕雷德为首任会长。
公元1921年 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它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首任会长张耀翔;廖世承、陈鹤琴合著《智力测验法》;郭任远在美国《哲学杂志》第18期上发表论文《取消心理学的本能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克雷奇默的《体格与性格》出版。
公元1922年 中国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创刊,张耀翔主编。
公元1923年 艾伟在美国东乔治·华盛顿大学开始从事汉字心理研究;刘廷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博士论文《汉字心理研究》;皮亚杰的《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出版;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出版,探讨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和超1、
公元1924年 陆志韦修订比奈-西蒙智力测验;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出版。
公元1926年 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建立教育心理学系,后改为心理学系;日本心理学会成立;印度心理学会成立。
公元1927年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出版。
公元1929年 美国心理学家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出版;美籍德裔心理学家克勒的《格式塔心理学》出版;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拉什利发表大脑皮层功能等学说。
公元1930年 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公元1931年 中国测验学会6月21日在北平(今北京)举行第一次年会并宣告正式成立。
公元1932年 中国《测验》杂志创刊,为中国测验学会之会刊;巴特利特的《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出版,提出图式的概念;维戈茨基的《思维和言语》出版。
公元1936年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4月19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
公元1937年 中国心理学会1月24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
公元1941年 瑞士心理学家英海尔德与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合著的《儿童数量观念的发展:守恒与原子论》出版。
公元1945年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成立。
公元1947年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的维度》出版;美国医学家墨菲的《人格》出版,发展了人格的生物社会的理论;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赫布在《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提出新行为论;美国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发表儿童智力量表。
公元1951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患者中心治疗》出版;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成立,法国心理学家皮埃隆为主席。
公元1953年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科学和人类行为》出版。
公元1954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出版,提出他的需要层次论。
公元1967年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奈瑟的《认知心理学》出版。
公元1973年 俄国心理学家鲁利亚的《神经心理学原理》出版。
公元1981年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关于割裂脑的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感知篇
第4章 感觉与知觉——看、听、说的奥秘
对于每天的所见所闻,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有眼睛所以能看见,有耳朵所以能听见,有舌头所以能品尝……凡此种种,其中变化,也可简单地察觉。但是,如果我们对看、听、闻等知觉世界再稍加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非常多。比如,一样宽的铁轨远处的看起来总比近处窄;又如,耳朵能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音色,如男声、女声、钢琴声、提琴声;又比如,人在芳香四溢的房间里呆久了也会闻不到花的香味。这些都关系到人类的感知觉原理,本章,我们就来看看人类的感知觉的构造与绝妙的功能。什么是感觉?
通常人们说的感觉,是指一种欲望、一种需要,比如需要吃饭,需要排泄,需要睡眠等等。通常这种欲望也可分为心理欲和行为欲,比方说你想考第一名,那么你就会有好好学习这样的行为。心理欲让你产生一种驱动力,行为欲让你专心致志去做。心理学上说的感觉是指感知觉,就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如何对我们周围的刺激,如视觉、声音等产生感觉,不同的感觉通道是如何接收和加工信息的,大脑是如何组合不同种类的信息以提供给你一个对世界完整认识的经验。感觉是怎样变化的?
对于城市的上班族而言,无论是乘地铁还是坐公交,上下班的高峰期间是很拥挤的,即便是车内较空时,仍会觉得很拥挤。而对于那些习惯客满的乘车人来说,若车里人少一些人就会觉得相当空荡。对于经常搭空车的人,只要车子稍微一拥挤就觉得透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周围的情况变化而导致看法不同。例如下图所示,图中远距离与近距离的卓别林,实际是同样大小的。但当我们从左往右看时,卓别林似乎逐渐变大。这是因为卓别林的背景逐渐深入,而让人感觉大小不同所致。心理常识告诉我们,由于以往的经验或处于某种状态下时,即使是同样的事物,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什么是视觉的配合性?
请看下图。这是由三个字母所组成的两个单字。
从左开始,或许你会读成是“THE HAT”。但是仔细一看,两个单词中间的字母都是一样的,而我们却能把它们各看成H、A。心理常识告诉我们,知觉是有一定的组织原则的,在认识事物时,你的视觉系统不用很费力就可以创建一个关于环境信息的整合图形。也就是说,人并不只是分析特征,也受到其他信息的影响,在这里表现为视觉的配合性,综合地将此三个字母组成一个单字。眼睛是怎样看到颜色的?
眼睛是怎样感觉颜色的呢?因为眼睛的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红、黄、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相减而得到的,这是三原色理论。尽管我们生活在各种颜色共存的时代,但是大多数颜色都是由三原色构成的。我们的生活也与色彩关系密切,出门时,想着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搭配,买什么上衣还得和其他的颜色搭配,甚至在服装行业,每年年初就开始推测这年秋天流行什么颜色。所有的颜色都有三种属性:色调、浓度、明度。色调就是什么颜色,各种颜色会因浓度或明度的不同而让人感觉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时下流行的PS图片,很多时候就会用明度或亮度的调节来改变图片的视觉效果。
那么人的眼睛是怎样接收颜色信息和加工处理的呢?请看下图眼睛的视觉构造。眼睛的视觉构造
我们用眼睛看事物,由大脑来觉察事物。通过眼睛聚集光线,并聚焦,再传给大脑神经信号。因此,眼睛的关键作用在于将光波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从光波信号到神经信号的基本变化是靠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完成的,这些光的感受器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例如,当你刚进入电影院的时候,最初好像什么也看不到,过一会儿,你的视觉能力就恢复了,你经历了适应暗的过程——从光亮处到光暗处。这个过程当中,黑暗中的杆体细胞比锥体细胞变得更敏感,能够对微弱的光进行反应。反之,当你从电影院出来,又觉得太刺眼,过了一会儿感觉就好了,因为光亮时的锥体细胞比杆体细胞要敏感,能对较强的光进行反应。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的种类不可胜数,有音乐声、自然声、人工声或机械声等。虽然是同样的声音,但听者的心理状况不同,听起来也会有不同效果。有些人听起来是美妙声音的风铃声或虫声,在另一些人听来很可能是极不舒服的噪声。因为声音也有三个属性:音高、响度、音色。音高是由声音的频率来决定的,响度可以通过分贝为单位来测量,而音色则反映声波的成分。如果音高和响度变化混乱、听起来不和谐,基本上就是噪音了,反之,音高、响度与音色都很悦耳,就是乐音啦。那么我们可以听到声音的原理是什么呢?这是由空气的振动传至耳里振动鼓膜而引起,振动传至内耳,刺激内部的有毛细胞,将物理刺激转换为神经能量并且通过听神经传送到大脑。如下图耳朵的听觉构造。耳朵的听觉构造什么是感觉的代偿性?
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主人公是退休的军人史法兰,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他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看任何东西时眼睛都不聚焦,但他们可能比我们更能敏感地认识这个世界,好像用耳朵也能看见世界。当然他们的经验也源自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耳朵不仅可以辨识声音的高低,对声音的左右、前后也都可以通过听到声音前后的时间差异而敏锐地感应,进而判断声音的来源。应用听觉的空间知觉能力,可将文字或影像传达给视觉有障碍的人,所谓“以耳代眼”,就是一般所说的感觉代偿性。鼻子是怎样闻到气味的?
英国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被神秘人蒙住眼睛带到某处,却气定神闲地精确描述出沿途路线和所在地时,我们不禁感叹他通过途中的所听所闻来判断的奇妙。看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的观众,也会发出会心的笑声。我们之所以能通过鼻子闻到气味,是因为空气中的有味物质进入鼻内,碰触到位于深处的嗅毛,使嗅细胞兴奋,而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嗅球,进而传递给大脑产生的。鼻的嗅觉构造
嗅觉因为可用作侦察和定位的功能而进化和发展。当然,嗅觉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像狗、老鼠和很多以气味为主要生存条件的生物,它们具有相当敏锐的嗅觉。一些美食家或者调香师,也具有辨别微小和复杂气味的超常能力,他们主要依靠的也是嗅觉。味觉有哪些种类?
有些啤酒广告,也许只有很平凡的对话,却让人觉得或感伤、或温馨、或奇怪、或可笑。特别是有些广告片中并没有明确地为该品牌的啤酒进行具体的宣传,却成为人们一时的话题,真可说是不可思议的广告。这是因为它将人生的酸甜苦辣放到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将人生的趣味与啤酒的味道相结合起来。
那么人们又是怎么感受味觉的呢?物质碰触舌头,进入舌间的味蕾,刺激其中的神经细胞,因而产生味觉。味觉的感受器基本有四种,可分为甜、苦、咸、酸。近些年,也有研究者发现第五种基本味觉,就是对味精的味道的感觉。所以有些食品多半掺入芳香剂,以添加食品的风味。此外还有辣味,但这不是纯粹的味觉。什么是触觉和肤觉?
小孩子用手指在妈妈背上写字,或是情侣之间用手指在掌上写字,只要文字不是很复杂,就能猜出来。这种以触觉代替视觉来传达信息的行为,便称为“感觉代行”。人们也不断研究用皮肤代替眼睛的可能性。例如,让视觉有障碍的人用手指来阅读文字的“点字法”,即盲文,通过皮肤的触觉来感知文字。通常肤觉可分为压、触、热、冷、痛五种,这些感觉的接受器散布于皮肤各处。但触觉无法像视觉那样同时掌握全部的刺激,也就是说,不能同时一一加以区别。因此,对触觉来说,接触皮肤的顺序与接触时间的差距是很重要的,此差距约需六万分之一秒。一般而言,触觉是很容易适应的,一旦习惯某种刺激后,这种感觉就完全麻痹了。这种性质也适用于味觉与嗅觉。什么是平衡觉?
有的人坐车乘船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通常说是晕车或晕船,这是由于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不平衡的感觉。前庭器官是根椐重力作用确定方向的,当人们来自视觉系统的刺激与前庭系统的信息相互冲突时,例如,人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视觉提供的是静止的信号,而前庭觉提供的是移动的信号,这时就容易觉得恶心。
前庭的信息感受器位于人的内耳(见耳朵的听觉构造图),与小脑也有密切联系。平衡觉的研究在航空、航海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例如,为了适应航空及宇航飞行的需要,生理心理学必须研究加速度以及失重、超重等现象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什么是痛觉?
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觉,那么他的身体上总是有疤痕的,因为大脑没有警告他们这些危险,他们不会感到痛楚,所以痛觉实在是重要的防御信号,警示你远离伤害。当然痛觉也不能像味觉和嗅觉那样容易适应,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的防御机制,痛觉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那里确定痛觉产生的地方和痛觉的强度大小,然后产生行动计划。生活中,人们也希望更好地了解疼痛的产生机制,这样才能用更有效的技术来缓解人们的痛苦。例如,麻醉剂的使用等等。当感觉被剥夺时人类会怎么样?
1954年,加拿大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被试者是一些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可得到20美元报酬,比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挣50美分要多得多,所以大学生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所有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每天就是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要尽量地长,只要他愿意的话。他们有时间吃饭、上厕所,但是他们需要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视觉被限制);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触觉被限制);头枕在泡沫橡胶的枕头上,空气调节器还会发出单调的声音(听觉被限制)。实验前,大多数被试者还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