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尔巴哈的对话辩证法
李彬彬[1](2021)在《马克思《巴黎手稿》与黑格尔辩证法激进化的第三种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在借鉴反思鲍威尔和费尔巴哈的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开创了把黑格尔辩证法激进化的第三种方向。鲍威尔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与对象世界和解的手段,其方法的革命性被体系的封闭性窒息了,为了释放辩证法的革命性,鲍威尔以纯粹自我相关的"自我意识"取代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对对象世界采取"完全纯粹的、完全决定性的、完全批判的批判"。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思想内部的辩证法,是缺少真实对象性的辩证法,他虽提出"我—你"对话辩证法的概念,却在方法上直接走到黑格尔的对立面。马克思在劳动辩证法的基础上把辩证法的主体颠倒为作为"感性主体"的人,把精神的异化颠倒为现实异化的观念反映,其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运动真正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既不同于鲍威尔在黑格尔体系内部发展辩证法的革命性,也不同于费尔巴哈走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对立面,马克思确立起了把黑格尔辩证法激进化的第三种方向。
张起梁[2](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高卓坤[3](2019)在《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希望通过阐释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以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通过劳动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中的应用以检验其合理性。以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框架下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较好地凸显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没有合理地阐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劳动辩证法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劳动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进行理论界定;二是阐述以劳动为核心的劳动辩证法的三重发展规律;三是劳动辩证法三重规律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首先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通过劳动在改变世界过程中必然形成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只能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是对劳动概念进行了结构性分析,提出了“劳动的三重结构”理论。按照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和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观点看,劳动本身包含着如下三重结构:一是,从人类劳动中首先可以抽象出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这里,劳动作为实体性主体要素必然与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一重结构。二是,从人类劳动中又可以抽象出人、劳动以及其他相关要素,这里,人作为实体性主体要素必然与劳动要素以及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二重结构。三是,人类劳动在其现实性上又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因而人类社会作为实体性主体必然与社会劳动以及其他相关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三重结构。劳动的上述“三重结构性关系”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区分劳动的不同结构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其次,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由劳动的“三重结构性关系”进一步得出劳动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三重表现:即劳动本身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劳动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三重表现也是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重视野,它可以较全面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尤其凸显了劳动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劳动辩证法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哲学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如此,在他的中后期思想中,他重点运用了结构性分析方法来阐述社会历史规律,从而使辩证法思想得到了创新发展。当然,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他的长期理论探索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他的理论探索特点可以概括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所以马克思劳动辩证法也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运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再次,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通过分析可见,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别是从劳动辩证法的三重规律上展开的。第一,从劳动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劳动发展史表现为从特殊劳动向一般劳动的发展规律。特殊劳动是指劳动能力相对落后、在财富形成中只起到特殊作用的劳动;而一般劳动是指人类劳动的完成形态即人类劳动达到充分发展状态的一种抽象表现。所以马克思运用一般人类劳动即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来理解商品的价值,把价值定义为一般人类劳动在物中的凝结。这就超越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从而才能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拜物教秘密和剥削秘密。第二,从人的发展规律看,人的历史表现为从地域性个人或人对人的依赖状态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发展规律,生产、交往、消费是人的发展途径。由此来考察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即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异化等就是人的异化的实质。第三,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人类社会形态表现为从原始的共同所有制形态到个体私有制形态再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制形态的发展规律,这个发展规律是由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即生产方式决定的,原始共有制是由原始群体劳动方式决定的,私有制是由个体劳动方式决定的,社会共同所有制是由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按照这个规律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则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陷入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不可自拔,这一矛盾也预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弥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不足,而且还可能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劳动辩证法角度看,政治经济学应该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确立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为自己找到实现途径和力量。
张秀华[4](2019)在《历险的辩证法——拯救者与拯救者被拯救》文中研究表明从思想史和形态学视角来看,自辩证法产生以来现已形成多种样态:从变易、转化、生成的辩证法,到归谬、对话乃至共相的辩证法,再到超越抽象知性的消极否定辩证法、积极肯定的思辨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经历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论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思维的斗争、辩证法的历险。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出辩证法,并创造性地将其改造为历史(实践)辩证法、劳动和生产辩证法;恩格斯则创立了自然辩证法。但第二与第三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们"却遮蔽和遗弃了具有革命本性的辩证法,以卢卡奇为奠基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担当起从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再次拯救辩证法的使命。然而,在拯救者被拯救的过程中,在总体性原则下,由于辩证法的可理解性只被限定在历史领域,单纯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同时,却否定了自然辩证法。"两个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重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辩证法,而且彰显出自然辩证法的当代意蕴。
张同功[5](2018)在《基于历史与实践的自由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古希腊维度》文中研究表明想要对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有准确地把握,无疑需要将其放在整个西方思想发展的脉络之中来加以理解。尤其是作为西方思想“两希”传统之一的古希腊思想,不仅在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对作为西方伦理思想源头的古希腊思想的回溯,能让我们辨明伦理学的原初形态与本真涵义,进而,使我们能够在马克思与古希腊伦理思想的深层对话中,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思想中的伦理维度。由于古希腊思想智慧是以看似“零散”的方式嵌入在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合理方式,便是以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发展线索与总体结构为基础,将其中的古希腊维度辨析凸显出来,使之以星光的方式显现于马克思博大而深邃的思想天宇之中。作为马克思整个思想发展的真正起点,《博士论文》在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中无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其中讨论的核心论题便是“自我意识”及其自由问题。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思想尤其是其“原子偏斜”思想的阐释,初步确立了人的“主体自我意识”及其自由。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从以伦理学为最终归宿的伊壁鸠鲁思想体系中,看到了自然哲学与伦理学的最初融合,并成为他以后整个思想的一贯线索,表现为在对人的一切异化状态进行无情批判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追求。在马克思这里,这一追求在人格维度上体现为争取人类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理想,而在理智方面则体现为对人的“主体自我意识”及其自由的确证与彰显,以及对社会现实进行彻底地宗教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于马克思来说,对历史的理解与把握即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构成了他的思想的最为核心的部分,由此,只有在对他的这一思想获得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地开显出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古希腊维度。其实通过进一步阐释我们将看到,对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源于古希腊的具有内在批判性的辩证法构成了其核心内容,而由辩证法的内在批判性发展而来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则构成了马克思思想中一贯的内在线索。此外,我们将揭示,对于马克思来说,“历史目的论”固然是受到了他严厉的批判的,然而由亚里士多德所最先给予系统论述的“目的性”思想,不仅促成了马克思对人的崇高地位的确认,而且是马克思思想中另一个核心因素即“实践”的基本“特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手段—目的逻辑的阐释可以进一步揭示马克思思想的内在伦理价值诉求,也即对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追求。实践思想无疑是由亚里士多德最早给予系统阐发的,他以对象是否具有必然性以及是否具有自身目的性为标准,将人类活动区分为理论的、实践的与创制的三种,并集中论述了作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的伦理实践,从而建构了以公民通过践行德性在伦理政治共同体中获得自身幸福为最终目的的整个实践哲学。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仅仅将伦理政治活动视为实践活动的领域,而没有看到生产劳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目的性与自足性。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伦理政治实践需要以生产劳动实践为根基,人只有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来获得感性解放,才能使一切自由与解放成为可能。而更为关键的是,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生产劳动实践本身,便构成人确证自身“本质”及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马克思将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实践上升到生存本体论的角度,从而实现了对历史、实践以及人的自由与解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革命性理解,从而实现了从“认识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实践论转向与哲学革命,也突破了西方伦理思想一贯的形式主义传统,确立起了以劳动解放为核心内容的实质伦理。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实现的手段,而另一方面,共同体也只有在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下才是“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而共同体也只有在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得到充分实现的意义上才是“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通过对历史的考察,以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为基础对社会历史发展作出了三阶段的划分。其中,作为第一阶段的古代社会固然表现为一种“人身依附关系”,然而,希腊城邦尤其是雅典民主城邦,无疑为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这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便表现为伦理政治共同体的最终目的在于公民实现自身的幸福。当然,在那里仍然表现为城邦公民对奴隶的压迫,伦理政治共同体也仅仅是属于城邦公民的共同体,更为关键的是,在那里个人并没有获得充分的“主体自我意识”。只有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人们才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意义上的“主体自我意识”,然而,这一过程却伴随着原有共同体的破碎以及以国家为主要形式的“虚假的共同体”的诞生。因此,只有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才能赢获以劳动解放为基础的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只有在对作为形式主义的或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的批判中,才能为人们赢获相互之间的真正承认与尊重,从而赢获真正的“合乎伦理”的世界,这也便是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
冯正强[6](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柏宇[7](2018)在《从思维过程到生产过程—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文中提出柯耶夫曾这样评价黑格尔,没有任何东西是处在黑格尔主义之外,不管你认识到还是没认识到,不管是在历史实在自身的层面上,还是作为历史反应的思想或话语的层面上,都是这样,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出黑格尔主义之外。一定意义上,黑格尔大全式的真理体系是通过其思辨性的辩证法实现的。其辩证法在包罗万象的同时,即用概念捕获编织现实的同时,却因其思辨性所深含的同一性本性最终抹杀了其批判本性。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就是哲学的最后一个词,自己一生最大的思想对手大概就是黑格尔。一定意义上,马克思是黑格尔最好的学生,又是迄今为止最深刻而卓越的批判者。那么,马克思是如何继承又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呢?直至今日,这仍是一个值得一再思考的哲学问题。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到底如何实现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颠倒”。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如何更好地在哲学史的层面上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哲学本身,也关乎我们今天如何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实践活动。要想真正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就必须首先弄清楚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谱系,对黑格尔之前的辩证法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的勾勒和考察。所以本文的第一章,就是要对辩证法的溯源进行了解,探究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思想来源以及黑格尔所面临的时代课题;第二章,则分析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我们认为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给思维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但也有其局限性。进而,通过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和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吸取超越,说明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内在的必然性;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我们着力于阐释为什么旧唯物主义者未能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而马克思却做到了。着力于阐释旧唯物主义无法做到对事物、现实、感性的能动方面的理解,无法理解黑格尔辩证法把“思维过程”作为本体的真实意义,而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之上的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才能“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本文的主要观点在于,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建立在片面的自然唯物主义基础上,而是在肯定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之后,又继续向前走了一步,将辩证法建立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这一切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头足倒置”来实现,而是“生产过程”对“思维过程”的取代。
姜巧莹[8](2017)在《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辩证法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处于理论的核心地位,辩证法的否定性又表现在基于实践上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原则,马克思本人也高度重视辩证法否定性的理论特质。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马克思的文本来探求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运用,从而揭示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实质。辩证法自古希腊诞生以来就存在着否定性的理论特征,如赫拉克利特的“活火”、柏拉图的“对话”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避免谬误”的应用逻辑原则;发展至近代,康德将辩证法的否定性归结为理性僭越而导致的“二律背反”,黑格尔用辩证法打通了理性的“界线”并确立了辩证逻辑的理性法则,而“否定性”就成为了辩证法其中的一个中介环节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自否定”原则。马克思继承了辩证法的这一理论特质并在实践的基石上将其运用到人类物质生产领域。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理论特质在其哲学体系中主要表现创造精神与推动原则、批判精神与否定原则以及发展精神与生命原则。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否定性在人类物质生产领域的应用表现在:对于劳动异化的分析,得出了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被剥夺;对于资本的批判,得到了资本主义资本逻辑与人类解放逻辑之间的背离;对于人类历史的考察,发现了人类获得终极自由的现实道路和客观发展。因此,“否定性”成为马克思辩证法内在精神和理论实质。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原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卢卡奇、马尔库塞以及阿多诺分别用自已的哲学将辩证法的“否定性”引向了当代。反思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其理论根置于人的超越本性;研究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其现实价值在于让我们确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思维方式。
刘明月[9](2016)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思想解读》文中指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中外关于这本书的研究甚少。本文立足书籍内容本身,深窥其中要义,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费尔巴哈。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解读,分别介绍了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书籍的核心思想以及这本书的理论意义及局限性。费尔巴哈从人的立场看待宗教,把宗教世界还原为人本身。人是宗教的起点,人的心理需要,如依赖感、愿望、利己主义、幻想和想象,是宗教产生的原因。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将自己的需求、意志、理想、信念等独立出来,外化为一个单独的存在,就是上帝。被人们造出来的上帝,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倒成为主体,反过来统治、奴役人本身。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为了消除这种异化,费尔巴哈提出上帝是不存在的,倡导人们将对神的爱,转化为对人的爱,建立"爱的宗教",以此实现人性的复归。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揭露了基督教的秘密,打破黑格尔思辨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重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但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他的许多观点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对"类"概念理解的抽象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以及他所提出的解决宗教异化途径的理想主义色彩。费尔巴哈未完成的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那里得到了解决。马克思站在社会现实的角度,植根于物质的事实的经济关系中,完成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潘峻岭[10](2013)在《21世纪以来中国的费尔巴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0年来,国内关于费尔巴哈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研究领域包括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关系,费尔巴哈宗教观、自然观和伦理道德思想,费尔巴哈"类"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价,费尔巴哈哲学本体论问题,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多个方面。本文旨在站在前辈的肩膀之上,析明十年来中国学界对费尔巴哈研究的特点、关注焦点,以期进一步推进此项领域的研究。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1)马克思《巴黎手稿》与黑格尔辩证法激进化的第三种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本质的问题”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辩证法没有摆脱黑格尔的束缚三、 费尔巴哈的“我—你”对话辩证法及其与感性直观的内在冲突四、马克思立足劳动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激进化改造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Abstract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本章小结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本章小结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本章小结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本章小结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致谢 (3)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 1.1 劳动辩证法概述 1.1.1 问题的缘起:“现代性”危机中重思人的生存论境遇 1.1.2 关于“劳动”及“劳动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1.1.3 辩证法历史演进的三种基本形式 1.2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2.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2.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第2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 2.1 继承并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2.1.1 把人理解为自己劳动的产物 2.1.2 辩证法是以外化与扬弃的方式实现事物自身的发展 2.1.3 辩证法是真正人的生产表现 2.2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 2.2.1 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 2.2.2 以感性活动代替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活动 2.2.3 物质生产劳动是感性活动的基本样式第3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 3.1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过程 3.1.1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最初萌芽 3.1.2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内涵 3.1.3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自身活动角度理解劳动辩证法 3.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劳动辩证法的深化 3.1.5 《德意志意识形态》及《资本论》等着作标志着劳动辩证法的形成 3.2 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3.2.1 对劳动概念及其特点的界定 3.2.2 对对象性关系和人的本质的界定 3.2.3 对劳动三重结构的界定 3.3 由劳动三重结构所形成的劳动辩证法的三重规律 3.3.1 劳动自身的发展规律 3.3.2 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3.3.3 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第4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 4.1 劳动发展规律的运用 4.1.1 以一般人类劳动来理解商品的价值 4.1.2 运用一般人类劳动观点以批判雇佣劳动 4.1.3 通过对劳动过程的分析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秘密 4.2 人的发展规律的运用 4.2.1 揭露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实质 4.2.2 揭露了资本主义人的异化实质 4.2.3 揭露了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实质 4.3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运用 4.3.1 劳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4.3.2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 4.3.3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第5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理论意义 5.1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5.1.1 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5.1.2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5.1.3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5.2 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5.2.1 以劳动去理解商品价值的变革意义 5.2.2 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核心内容 5.2.3 政治经济学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 5.3 有利于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5.3.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 5.3.2 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5.3.3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途径是发展生产力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历险的辩证法——拯救者与拯救者被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辨辩证法的产生及其最终完成二、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拯救和超越 1.劳动辩证法、生产辩证法、实践或历史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拯救与偏离 (5)基于历史与实践的自由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古希腊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引言 一、作为哲学基本主题的历史、实践与自由 二、基于历史与实践的自由:探究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论域 三、来自古希腊的思想智慧:问题的开显第1章 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作为马克思伦理思想起点的《博士论文》 1.1 “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与“革命家”马克思 1.1.1 古希腊神话及悲剧与作为“盗火者”的普罗米修斯 1.1.2 “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 1.2 人的“自我意识”的彰显:来自伊壁鸠鲁的启示 1.2.1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 1.2.2 以伦理学为归宿的思想体系:伊壁鸠鲁思想探究 1.2.3 “原子偏斜”与人的“自我意识”及其自由 1.3 宗教批判:作为“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1.3.1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宗教批判的“最后结论” 1.3.2 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曲”的宗教批判第2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价值诉求:在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中的古希腊智慧 2.1 辩证法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起源 2.1.1 在辩驳中发现普遍定义: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思想 2.1.2 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的辩证法思想 2.1.3 辩证推理与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思想 2.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内在批判性地真正彰显 2.2.1 “否定性的辩证法”:黑格尔对辩证法思想研究的推进 2.2.2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辩证法内在批判性的真实根基 2.2.3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旨 2.3 幸福目的论、手段—目的逻辑与马克思的伦理价值诉求 2.3.1 目的性、幸福目的论与手段—目的逻辑 2.3.2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目的价值”及一切价值的尺度 2.3.3 共产主义:作为“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第3章 伦理实践与劳动实践: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实践思想之比较 3.1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实践思想 3.1.1 实践哲学的开启:理论、实践与创制的区分 3.1.2 作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的伦理实践与幸福 3.1.3 亚里士多德伦理实践思想在康德哲学中的发展 3.2 马克思思想中实践概念的三重“特性” 3.2.1 实践的感性活动性 3.2.2 实践的能动性 3.2.3 实践的内在目的性 3.3 将目的赋予人自身:从伦理实践到劳动实践 3.3.1 劳动与作为“自由的生命表现”的劳动实践 3.3.2 作为人类全部社会活动之“基础”的劳动实践 3.3.3 人的“本质”的确证:伦理实践与劳动实践第4章 共同体与自由:从古希腊伦理政治共同体到“自由人的联合体” 4.1 个人、实践活动与共同体 4.1.1 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伦理政治共同体的建立 4.1.2 共同体与“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4.2 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4.2.1 古希腊时期以奴隶制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4.2.2 “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4.2.3 作为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 4.3 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 4.3.1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4.3.2 虚假的共同体与作为真正的共同体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4.3.3 从践行德性的城邦公民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人结语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致谢 (6)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2.1 “友善”概念分析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2.1.5 友善的近义词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从思维过程到生产过程—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引言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学者对“颠倒”的理解 2.针对“颠倒”的阐释,传统教科书中的理解 3.国内学者对“颠倒”的解释和说明 (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四)本文研究方法一、辩证法的思想溯源 (一)赫拉克利特 (二)苏格拉底的诘难 (三)柏拉图的唯心辩证法 (四)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辩证法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的必然性 (一)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矛盾 1.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 2.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形成 (三)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吸取和超越 1.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吸取 2.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超越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的实质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扬弃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1.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颠倒的实质 1.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黑格尔的颠倒 2.唯物史观对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结论参考文献答谢 (8)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论文研究目的 0.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方法 0.4 理论创新1 西方哲学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理论逻辑论述 1.1 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法的否定性论述 1.1.1 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 1.1.2 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 1.1.3 亚里士多德避免陷入谬误的逻辑 1.2 康德“二律背反”的辩证幻象 1.2.1 康德先验哲学中的“辩证法” 1.2.2 “二律背反”显现的逻辑幻象 1.2.3 以划界的方法解决幻象的问题 1.3 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 1.3.1 概念辩证法的内涵 1.3.2 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逻辑环节 1.3.3 辩证否定对知性否定的超越2 马克思辩证法的形成与确立 2.1 马克思辩证法形成过程 2.1.1 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批判与继承 2.1.2 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2.2 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转向 2.2.1 从概念辩证法向实践辩证法的转向 2.2.2 从宗教精神异化向劳动对象异化的转向 2.2.3 马克思辩证法的确立 2.3 马克思辩证法的逻辑结构 2.3.1 辩证法的主体能动性的展现——实践活动 2.3.2 对实践主体的否定——劳动对象化 2.3.3 劳动实践的复归——丰富人自身3 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分析 3.1 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理论实质 3.1.1 创造精神与推动原则 3.1.2 批判精神与否定原则 3.1.3 发展精神与生命原则 3.2 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的具体运用 3.2.1 劳动的异化: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批判 3.2.2 资本的逻辑:对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批判 3.2.3 人类的解放:唯物史观建构 3.3 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的当代理论发展 3.3.1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的发展 3.3.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对马克辩证法否定性的发展 3.3.3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的发展4 探析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理论的价值意义 4.1 否定性是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的理论核心 4.2 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的人性根据 4.3 马克思辩证法否定性与实践思维方式的时代确立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思想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2章 《基督教的本质》的写作背景 2.1 费尔巴哈的生平与思想概况 2.1.1 人物生平 2.1.2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中间者 2.1.3 思想概述 2.2 时代背景 2.2.1 文艺复兴运动:人向神发起挑战 2.2.2 启蒙运动:人的理性的高昂 2.2.3 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宗教神学批判思潮第3章 《基督教的本质》的核心思想 3.1 基督教的根源剖析 3.1.1 依赖感是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 3.1.2 愿望是宗教产生的动力 3.1.3 利己主义是宗教产生的终极根源 3.1.4 幻想和想象力是宗教产生的理论根源 3.2 基督教的本质内核 3.2.1 "人的本质"说 3.2.2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和体现 3.2.3 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 3.3 基督教的人本化超越 3.3.1 爱是个体向类的升华 3.3.2 "爱的宗教"的人本主义意蕴 3.3.3 爱是人的终极精神追求第4章 《基督教的本质》的理论意义及局限性 4.1 理论意义 4.1.1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者 4.1.2 唯物主义的复兴者 4.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行者 4.2 局限性 4.2.1 "类"概念理解的局限性 4.2.2 对社会历史理解的局限性 4.2.3 对超越宗教方式理解的局限性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 (10)21世纪以来中国的费尔巴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研究二、关于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三、关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研究四、关于费尔巴哈自然观的研究五、关于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研究六、关于费尔巴哈“类”的哲学思想七、理论界有关费尔巴哈的其他研究 (一)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总体评价 (二) 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三) 关于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 (四) 关于费尔巴哈历史观 (五) 其他研究八、小结 [1]马克思《巴黎手稿》与黑格尔辩证法激进化的第三种方向[J]. 李彬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1(05)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3]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D]. 高卓坤. 辽宁大学, 2019(10) [4]历险的辩证法——拯救者与拯救者被拯救[J]. 张秀华. 理论探讨, 2019(02) [5]基于历史与实践的自由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古希腊维度[D]. 张同功. 吉林大学, 2018(04) [6]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7]从思维过程到生产过程—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 陈柏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8]马克思辩证法的否定性探析[D]. 姜巧莹. 辽宁大学, 2017(04) [9]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思想解读[D]. 刘明月.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6) [10]21世纪以来中国的费尔巴哈研究[J]. 潘峻岭.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标签:费尔巴哈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资本论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