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拉图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西方哲学史
柏拉图 形而上学二元世界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
太阳是可见事物产生的原因,善的理念是可知事物是其所是的原因(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实体“是其所是”的原因是形式因)。是者:知识;非是者:意见。理念独立存在(论证)理念具有独立的、与感性世界分离的、单一的存在的不同论证:1、不同的认识能力的认识对象具有各自的独立存在。2、共同的谓词如果与各自的主词不同一,则有独立的存在。3、关系性概念如相同、大些、小些等不是源自经验,故应存在相同、大些、小些等本身。 反驳1.(存在论)如果理念与感性世界分离,如何理解理念与个别可感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晚年反驳自己的分离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可知形式是从可感形式中抽象出来的)2.(知识论)如何认识理念?如何认识现象世界?什么是知识?对可见世界是否具有知识?3.善的理念既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又是可知事物之“是”及其之所是(ousia)的原因(aítios)如何理解?4.理念是个别事物之所是的原因(aition t?i onti)如何理解?5.理念究竟包括哪些概念?6.理念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
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
l 质料因:构成事物的材质或者基本元素是什么。(铜像的质料是铜)
l 形式因:决定了一个事物究竟是什么。(苏格拉底像)
l 动力因:让一件事情发生的动力。(成为塑像)
l 目的因:是一个事物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让人们观瞻)
(形式因与质料引是最重要的,任何事物都是由二者结合而成)
四因说从两个维度解释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一个维度是从事物内在的性质和外在的性质来看,质料因表示了内在的性质,形式因则代表了外在最终成为的形式。比如在就业和创业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的内在性质,也就是质料因,更适合为别人工作,而不是创业。一些创业的失败,就是搞错了自己的形式因,放弃用打工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盲目创业。
第二个维度是从目的和手段来看,动力因代表了手段,目的因代表了目的。比如,生活的目的是快乐,而不是钱,钱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为了获得钱失去了健康和快乐,反而得不偿失。
形式、缺乏、质料。(基于逻辑分析)
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
l 形式: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是其所是)的本质或样式,决定运动的事物所处的状态。
?是一对相反者
l 缺乏: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缺乏也是一种形式,即事物应该有、但尚未有的形式,一旦事物拥有它所缺乏的形式,它便完成了从一个形式向另一个形式的变化,即完成了一个运动过程。
l 质料:
构成事物的材质或者基本元素。质料可以接受不同的形式。
潜能、实现(基于经验观察)
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
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质料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潜在状态的事物)?质料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现实的事物)
潜能与实现不能截然分开。潜能完成了→实现,实现未完成→潜能。
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运动。运动是作为实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质料是能被推动者,形式则是能推动者,正是后者吸引或推动着前者运动起来,因此运动是属于实现或形式一方的。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实现则是已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称之为entelecheia,音泽“隐德莱希”,又译“圆成”)。
l 位移运动
l 数量(quantity)变化
l 性质(quality)变化
l 实体变化(从有到无,从无到有)
l 实体
l 第一实体
l 第二实体
命题:对主词(subject)和谓词(predicate)的联结。
谓词:谓述实体(ousia/substance)。
主词(实体):
实体为人所接受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自身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作为形而上学意义的实体不像一般事物一样可以被感知,其必须解释一个自身的合理性,以及自身如何被定义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这其实从语言上与那个讲不清楚的“是(being)”有着直接的关联,于是我们先要解释“是”是什么。“是”在语句中作为一个连接词,连接同时又区分了作为主词的实体和描述主词的属性,其次,它还有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这也就揭示了第一实体的作用。而“是”实际上就是实体得以被定义的背后的逻辑,“是”是实体在语句中的雏形。
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五个定义要求:
1. 实体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
2. 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
3. 实体自身没有对立物;
4. 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
5. 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却可以有对立面。
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实体:个别物体、质料、形式、种属、本质。
而为了区别这些实体,亚里士多的又提出了,第一实体、第二实体。具体物体由于其实存性和不依赖于述说的主词而更接近于这种“实体性”,是第一实体,质料、形式由于是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获得的,从而在来源上从属于第二实体,但形式又高于质料,同时性是因为具有共性的性质,再定义上又高于个别的具体事物,从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也被称作“基本实体”,因此也接近于第一实体了。
1.第一实体:个别的存在者(这是最初的、最先的)
2.第二实体:种类(普遍的、一般的)
Ps:他在《形而上学》中采取了相反的见解,认为“形式”(即“属”或“种”等一般的东西)是第一实体,即第一性的;而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是第二实体,即第二性的。
(如果没有第一实体,也就是个别的人,那么也就不会有第二实体;同样,不是实体的其它范畴也需要第一实体才能存在。)
?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
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
(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
(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
三本原与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本是可能是:1、质料,2、形式,3、质料与形式的结合。时间上最先认识上最先定义上最先独立存在实体√√√√质料√形式√√√
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
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
l 本质属性
l 偶性(质料所造成的不同偶性,使得某个共性获得个体化)
谓词对实体的谓述:关于本质/关于偶性。
某个偶性(及其相反的偶性)可以谓述第一实体、第二实体。
某个本质(及该本质的缺失)只能谓述第一实体。
模态术语下(利用或然/必然的概念)对偶性、本质的描述:
本质属性:此物所必定具有的性质
偶性:此物可能具有却也可能不具有的性质
(霍布斯概念下的偶性:值得一提的是,霍布斯认为偶性不是事物可有可无的性质,而是指事物的一切性质。偶性分为:1.物体所固有的根本特性,如形状与广延;2.某些物体所有的非根本特性,如颜色、声音等,是可被改变的性质。亚里士多德的本质属性/偶性类似于霍布斯的根本属性/非根本属性)
任何的变化和改变、生成和灭亡,都必须在其之外存在着一个原因和本原。要不然一切就都是必然的了。偶性表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和本原。偶性提供改变,提供在事物自因之外的外因,
三本原与实体属性间的关系:偶性/本质→不同意义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这其实从语言上与那个讲不清楚的“是(being)”有着直接的关联,于是我们先要解释“是”是什么。“是”在语句中作为一个连接词,连接同时又区分了作为主词的实体和描述主词的属性,其次,它还有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这也就揭示了第一实体的作用。而“是”实际上就是实体得以被定义的背后的逻辑,“是”是实体在语句中的雏形。
“是”的功能
(1)区分实体与属性(作为判断的连接词)
(2)揭示第一实体(指示主词自身)
(3)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
善:一切技艺与研究,一切行为和选择都朝向某种特定的善。因此善是一切事物都追求的东西。
善的种类
仅仅作为途径、手段、工具的善
既作为途径又作为目的(telos/aim、end)的善
仅仅作为目的的善
至高善——幸福
必然有一个善,是一切其他善的目的,否则对善的追求就会陷入无限。这一切其他善的目的便是至善,即幸福。
幸福是什么?——对人的幸福的论证
1、万物各秉其性,各秉其能。
2、人特有的能力是灵魂的理性活动(合乎逻各斯的活动)。
3、一件事物之好坏取决于其能力运作的好坏。
4、将能力实施得好就意味着该事物达到了优秀状态,即实现了其德性(arete/virtue)。
结论:人类活动的善亦即幸福就是实现理性灵魂的德性。(具体来说,可实行的善:人的善就在于在一生中以合乎最好、最完善德性的方式完成灵魂的一种合乎逻各斯的实现活动。)
伦理德性:最重要、最完满的是正义(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理性)
德性:最高、最优的是理智德性
1.与其应与,得其应得
2.损敌扶友
3.强者的利益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1)认为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
正义包含:
l 分配正义,是几何的或者说比例的正义
l 纠正/平衡正义,是代数的或者说数上的正义
政治学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
(2)论述了国家的功能:国家应该保持适当疆域。国家必须维持社会等级制度。国家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教育。
两种评判政体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对于最好政体的不同评判标准:
现实标准:是否稳定——混合制最佳(因其能扩大和促进中间阶层)
理想标准:是否有德性,是否能实现公民的幸福生活——贵族制最佳(在这样的政体中,劳工阶层不具有公民权,服务于有德有闲阶层,并合比例地接受公民不同等德性的引导)
柏拉图的追随者。
对柏拉图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阿卡德米学院。
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
阐明太一如何经由理智下降到灵魂,直至最低等级的可感物质世界。
太一【第一本体】(绝对的一。超越一切,真实存在,派生万物,不可言说,不可认识的至善)
↓流溢
努斯/理智【第二本体】(一和多的统一) 三个本体是同一个最高的神
↓流溢
灵魂【第三本体】(既是多又是一)
↓流溢
质料【太一流溢的终点】(灵魂+质料=可感事物,U可感事物=可感世界)
阐述灵魂如何上升直至回归太一,达到物我兼忘与神同在的境界。
普罗提诺认为,灵魂转向自然,同物质接触,虽是必要的,却使灵魂遭到玷污,导致灵魂的堕落。由于灵魂本质上属于更高的世界,因此,它的最高目的只能是使自己摆脱对感觉的贪恋,而回归太一。灵魂回归太一的首要条件是通过净化和肉体分离并上升到理智世界。
净化包括的美德主要有两种:
1. 政治的美德,即公民的美德,
2. 伦理的美德,也即净化的美德
虽然伦理的美德和政治的美德是必不可少的,但还需要理论上的美德,即思想以及它的认为训练。如此净化心灵,沉思神界,最后就可以达到观照神的最高境界。我们会完全沉浸其中,处在一种无意识、出神入化的状态中,超越一切,从而与神合为一体。
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
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吕克昂学院。
主要来源: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逻各斯”的思想。
斯多亚派的物理学的基本原则是有两种本原:一种是主动的,另一种是被动的。在不同层次上构成世界万物。
l 微观
认为万事万物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
主动本原:火(最初的元素),
被动本原(由火生成):水、气、土。(火+气=精神/普纽玛,最富有火的能动性)
l 可感宏观
【被动本原→质料】+【主动本原→逻各斯/理性】=运动着的形体(万物)
由自身能力高低划分 由理性等级划分
普纽玛<理智 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神(完全理智)
l 宏观
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既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
(1)宇宙是由事物的全部和宇宙秩序结合的整体。
(2)宇宙是有理性的,按照节律(充斥宇宙的普纽玛的颤动)作循环运动。
(3)宇宙整体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是永恒的、神圣的。
在斯多亚派看来,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比喻。
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
1、认为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认为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是幸福目标。
4、认为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四)斯多亚派的政治学
1、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
2、认为世界城邦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
创始人为埃利亚的芝诺(Zeno of Elea),这个学派也叫柱廊派,因为他们喜欢在雅典集会广场的画廊(Stoa )讲学而得名。斯多噶学派承认变化,奉“逻各斯”为万物之道,崇尚理性,他们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都是理性的。斯多噶学派还在奴隶制的古希腊提出“人人平等”的观念,包括后来发展的人本主义也和这个学派有很深的渊源。斯多噶学派是一个包容的学派,学生的思想非常开放,富有时代精神。斯多葛学派提倡一元论,他们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一体的。他们思想开放、积极投身政治。 包括《沉思录》的作者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和西塞罗也信奉这一学派。
另外,这个学派的产生,和当时社会机器运转逐渐精密,人们的生活精密零件重复运转,宿命论思想在雅典逐渐风靡有关。当人们无法改变生活本身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想办法改变对生活的态度,我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叫“知天命?”,“知足常乐?”。
他们的生活哲学叫“不动情“。情感从生活中剥离,用纯粹的理性应对这个世界。这个学派的人也会通过理性牺牲自己的欲望,来避免激情带来的伤害。
"通过理性牺牲自己的欲望,来避免激情带来的伤害"的理解:
人都有七情六欲,但是也会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播。这七情六欲就是欲望,性传播疾病就是伤害。防治艾滋病,也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不对?正确使用安全套,这也是很多医学机构推荐的方式,我想这也是大家能够形成共识的一种防止手段。但是如果你首先想到是通过拒绝和他人发生性行为的方式避免艾滋病的传播。恭喜你,你有斯多葛学派的行事风格。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
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
(1)在原子的性质中加入了“重量”性质。
(2)认为原子的下落运动会产生偏斜。
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1)由于原子有了重量,增强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说服力。
(2)由于存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丰富了对原子运动形式的认识。
(3)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产生于原子的直线运动,增加了对运动的偶然性的认识,说明了事物生成中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伊壁鸠鲁并不相信来世,他的思想建立在原子说之上,人的灵魂和肉体由原子构成。人死之后,原子消散,人也会飞湮灭。所以伊壁鸠鲁只关心“人怎样过好这一生”。伊壁鸠鲁是一位超脱的哲学家,正因为伊壁鸠鲁这种“利己”的思想,无益于塑造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国家利益冲突,所以他一直不受官方待见。到了公元三世纪,他这种唯物主义理论逐渐与罗马国教基督教相抵触,他成了不信神、不信灵魂的异端,这最终导致了他一生所写300多卷作品绝大部分被焚,只剩下三封书信、两篇残片以及其他作家著作中保留的只言片语。
(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
(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
(3)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
花园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人们总是误解他,认为他是享乐主义的代名词,其实他提倡的快乐,指一种珍惜今世的简单生活所带来的内心愉悦。他推崇简单的生活方式,比如他最喜欢的食物, 不过是清水煮的小扁豆,他信奉最美的食物,是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出的普通食材。相比吃什么食物,伊壁鸠鲁认为和什么人吃饭更重要。这种友谊之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他的“花园”其实就是一个原始社区,他和几名挚友一起在里面过着简单的生活。他提倡人人平等,无论对方是公民还是奴隶,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在这个社区里和他吃饭的人甚至有奴隶、妓女和洗衣女工。也正因为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出,他的思想得以传遍了整个雅典。
伊壁鸠鲁的快乐与肉欲无关,事实上,他不喜欢性,他认为性会让人失控。尽管那些妓女能够随意进出他的花园社区,但是他从未与她们淫乱。尽管有关他和这些妓女的风言风语传遍了整个雅典城,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我这些妓女高谈阔论。
伊壁鸠鲁终生未娶,亦无子嗣。尽管他坚信,人只有这一生,但是他并不惧怕死亡,他说:死亡和我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亡就不会来临。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就不复存在,生命的消失不是恶,死亡不过是把握们带回了出生前的状态。而且他信奉:老年才是人生的巅峰,是人生的极致。
“幸运的不是年轻人,而是生活美满的老人。因为青壮之人朝三暮四、心猿意马;而老人则安靠于港湾中,坚守真正的幸福。”
认为人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主张对事物不作任何判断,也提出了有关命题逻辑的一些问题。被认为是欧洲怀疑论的早期代表。
古希腊哲学流派,主张逃避痛苦.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的学生阿里斯底波。
将苏格拉底提出的善具体规定为“快乐”;一切美德只不过是促进快乐的手段,生活的目的就是快乐。
认为伦理学上的“善”是一种感觉,认为快乐即“善”,对后面出现的“伊壁鸠鲁主义”影响很深。(类似于伊比鸠鲁派,但并不完全一样)
该派深受苏格拉底和爱利亚学派的影响 ,认为善是唯一的存在 ,是永恒不变的“一”,除此之外都是非存在。“善”就是美德。该派长于辩论,提出了3个悖论:“说谎者”、“秃头”、“ 谷堆 ”,从中揭示了事物内在的矛盾性,触及到事物由量到质的变化等问题,对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主张以追求普遍的善为人生之目的,为此必须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其所以称为“犬儒”,一是由于其创始人是在雅典一个名叫“快犬”的运动场讲学;二是由于其信徒生活刻苦,在大街上讲学时衣食简陋,随遇而安,形同乞丐, 被人讥为犬。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为雅典的安底斯泰纳。他认为“美德是自足的”,“无欲是神圣的”;外在的物质利益,如财富、名誉、快乐及传统的文化、道德规范是违反人的自然,压制人的本性的东西,道德自由在于顺从自然;摈弃名誉、财富,藐视社会传统,克服欲望才是美德;并以过艰苦生活、锻炼抵制诱惑的精神能力为善。(类似于斯多亚派,但并不完全一样)
l 安瑟伦本体论论证
(1)上帝是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前提】
(2)如果某人理解了表达式"a",那么,a就存在于(est)他的理智中.【前提】
(3)愚人理解"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前提】
(4)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存在于愚人的理智中。【2,3】(5)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在实际中不存在。【进行归谬的前提】
(6)【某个以某种方式断定在实际中的存在比只在理智中的存在伟大的前提。】
(7)如果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只存在于理智中而不存在于实际中,那么,就可以想象某物比它更伟大,亦即同时存在于实际中的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6】
(8)可以想象某物比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还要伟大。【4,5,7】
(9)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就是可以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8】
(10)无法想象比其更伟大的事物不在实际中存在,这并非事实。【通过归谬否定5】
(11)上帝在实际中存在。【1,10】
l 阿奎那第一因论证
(1)存在(动力)原因和它们的结果。【来自感党观察的前提】
(2)如果存在原因,要么(a)某些事物是它们自己的原因,要么 (b)存在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链条,要么(c)存在一个第一因。【前提】
反驳2(a)
(3)所有原因都先于它的结果。【前提】
(4)没有事物先于它自身。【前提】
(5)如果一个原因引起它自身,它就会先于它自身。【3】
(6)没有原因引起它自身。【4,5】
反驳2(b)
(7)如果不存在第一因,就不存在中间的或最终的原因。【前提】
(8)如果存在无穷的原因链条,就不存在第一因。【前提;"无穷"的含义】
(9)如果存在无穷的原因链条,就不存在原因。【7,8】
(10)不存在无穷的因果链条。【1,9;否定后件式】
维护2(c)
(11)存在第一(动力)因。【10】
(12)所有人都称第一因为上帝。
共相是否独立于殊相存在?
问题分析:
知识论解读:关于普遍概念的形成、性质和意义问题的争论,
本体论解读:关于理念、精神实体和个别事物的独立存在问题的争论。唯名论实在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温和的唯名论极端的唯名论温和的实在论极端的实在论共相是表现个别事物的相似性和共同性的抽象思想。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或人们语言中的“声息”。共相存在于事物之前。共相存在于事物的前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