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治愈因素:在允许中等待奇迹,以温暖和真实融化坚冰
转眼正式进行咨询工作将近两年,除持续参与荣格分析师的三年班培训课程外,也会持续接受督导(在保密伦理内)。之前经常会写一些督导后的感悟,或者咨询后的思考,断断续续思考的东西和心理咨询中的治愈因素也相关,但是也没有太系统地来总结。借此次三年班“心理咨询中治愈因素”的作业机会,刚好把一些笔记和感悟做一个梳理和思考,感谢!一、全然的接纳和允许去年有半年时间持续跟七八个孩子持续进行咨询工作,当时总结了下,心理咨询中的治愈因素很重要的一点是咨询师全然的允许、接纳和不评判、不要求,这一点做到一点就有一点的效果,立竿见影,因为现实中我们的孩子总是不断被家长、老师或者同学评判和要求,不评判对于他们而言,是很稀缺和宝贵的。现在结合跟成年人的工作经验看,这种全然接纳和允许也是同等重要的。回顾不少成人案例,在婴幼儿期和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多数经历了或是忽视的抚养人,或者是高度控制的抚养人,有的甚至直接构成了创伤性事件,禁闭、猥亵、殴打等等。抚养人中的有的有精神疾病,有的性格暴躁,有的在孕期或者哺乳期经历了抑郁症等等,这都使得来访者很难从他当时的成长环境,从抚养人那里获得无条件的全然的关注、接纳和爱。即使有对他的照顾,常常是不稳定的,或者是带着情绪的,这让来访者们在早年就体会了认知、感知觉和情感的混乱。而为了在这种混乱无序中存活,又无师自通地发展了一些防御机制,比如从比较原始的的分裂、投射性认同等,到否认、理智化、合理化、反向形成等。这种防御似乎是来访的一些壳,阻碍了他们同别人更加的亲近,发生更真实和密集的情感互动,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保护了他们脆弱的自我不至于破碎,自身精神不至于崩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咨询关系中重现母婴一样的关系,让来访者重新体会和感受到无条件的包容、呵护和爱,就具有几乎是救命一样的意义,让生命重新复苏。当然,具体操作来说,我体会到有一些方法和下手处。比如针对儿童,在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在咨询室想干嘛干嘛,只要不伤害咨询师和破坏环境(一定程度的扔沙具的破坏我们是允许的,可能每个人接受度不一样),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孩子做自己,找回自己的自主权,从而激发生命动力。比如在咨询工作中,多去注视和关注孩子,陪着他玩,并且更多由他们来引导和发起游戏,营造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重要,自己被爱在浇灌,并且自己有游戏的自主权,有掌控的成就感,有创造的新奇感。在游戏中有时候多让他赢,让他有自豪感,慢慢有掌控感,从而找回自信,这一点感觉很重要,因为现实中被评判的孩子常常没有多少自信,只要找到一点,就往治愈的路上走。同时,支持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和语言,也很重要,比如回答他一些看似无厘头或者混乱的问题等,开拓孩子的思路,依靠这样的回答和督导的指导,自己就这样开启了孩子们进入童话的象征世界,语言功能得到爆发,从而让一位据说发育迟缓的孩子有比较大的进展;具体到游戏,沙盘加各种即兴的游戏,口哨、蜂蜡、橡皮泥等可以选择,乃至于督导老师提到的胶水、香氛等,因势利导,即兴发挥;也可以结合音乐、美术等,总之,给孩子创造更多体验的机会,允许他做多种尝试和选择,让他感受到尊重和爱。这种允许带来的自由,很重要。自己接待过一位由于焦虑老揪头发的小学生,自己没有经验,心里也有一些打鼓,不过还是尽力去工作,带着她去游戏,游戏之前特别地征求她的意见,由她来选择,过程中尽量陪伴和注视,而不是催促她。在每次咨询的最后,看到孩子比较防御,我还会通过OH卡牌来工作,带孩子玩游戏,借此透视她真实的想法,引导她把内心一些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后来,一次沙盘和游戏咨询之后,孩子说拔头发很少了,现在焦虑的是头发怎么能长起来;两次咨询之后,孩子说已经不拔了,手也不啃了,问她为啥,她说想不起来。自己其实都觉得有点神奇,不过试着回顾整个过程,可能也的确是因为咨询室给她提供了放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她关注和允许,让她可以充分自由表达,这些应该都是治愈的要素吧;这些因素应该不独我可以,换一位咨询师也可以做到。当然,这种全然的关注和理解,用罗杰斯的话来说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其实真的做到是很难的。来访很乖还好,如果来访有各种防御,来访攻击咨询师,乃至来访各种折腾设置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稳住,还能去付出无条件的关爱,这就很考验。乃至于有时候来访很重,但是又不能合适转介,或者当我们碰到种种触碰到咨询师局限性的地方时,我们是继续做工作,同时积极寻找各种匹配资源,还是就此找合理理由“抛弃”来访,规避个人执业风险,这其实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去试炼,同时不断保持觉察。唯有如此,我们才说得上是不断去追求全然的接纳和允许,一种对来访者的慈悲,这几乎就是一种修行了,这样来说,咨询师是永远在路上的。这里还要补充的是不评判,对病症的接纳。督导老师就曾强调,对自闭症的治疗(咨询),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不要病理化,将咨询对象尽可能看成正常人,会有利于咨询效果的推进,之后是耐心的等待,如同浇花,因缘合适就会开花、结果。我也不断提醒自己,可以心里有衡量和评估,但一定不能贸然贴标签,一个标签也许就是一个封条,阻止了自己往其他方向探索。而病症化的判断,其实也会给人带来病耻感,从而阻碍了我们看到活泼的人性,阻碍了他本人往不同面向的探索,委实可惜。而如果我们没有标签和定义,那么我们的觉察力应该就会如显微镜般精细,就会把对抗、对立、贪爱等念头或行动带来的张力,消弭到很小, 甚至消弭到无形,从而能够更好地镜映到来访。二、恰到好处的理解和共情如果说全然的接纳和允许,传递的是咨询师的基本态度、咨询空间的基本基调的话,那么,恰到好处的理解和共情,就是咨询中的工作重点、难点,也是考验咨询师人格品质和咨询技能的关键之处。当我们和来访建立初步关系后,除了传递无条件的关注和接纳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各种理论框架的指引下,不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了解来访,找到切入点,去化解或绕开他的防御,让他能真实地面对自己,不再压抑。个人的经历阅历的确是很有限的,我们如果不是持续的学习和觉察、被分析,很难不带着自己的主观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这种时候持续的、系统的学习就很必要。比如我们持续地学习精神动力学知识,学习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我们持续的听课,同时积极阅读参考书目,和小伙伴一起组成读书会,乃至于参与一些团督、个督,这样我们其实才能将所学更好地消化,才能博彩众人之所长,在无影灯的照射下去和来访工作,避免盲区。初期深入学习一到两个流派知识是必要的,深入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继而应用。当然,每种流派有其特点,也有局限性,抓住时机涉猎其他主要流派知识和方法,也是很必要的。比如我以学习精神动力学和荣格心理分析为主,同时之前也学习了一些格式塔、叙事、家庭治疗、短焦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的是通过自己阅读相关流派经典书籍来学习,有的是通过学习课程来学习,这些对自己更全面地理解来访,很有帮助。当然,学无止境,我们不断学的时候,确实也是更加懂得咨询师的局限性,来访的复杂多样,所以即使不断的学,也仍然是不足够的,咨询师需要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同时,每一位咨询师,都需要过来人作为督导,来手把手地教,及时的指导和纠偏。比如拿精神动力学来说,从书本上知道俄狄浦斯三角理论,和你现实中和一些来访工作,去具体理解他和爸爸 、妈妈的复杂关系,乃至当中的变化,是很不一样的,和活人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理论,也才能找到很好的介入时机,从而促使来访者领悟和改变。(当然,这里更多是后台的理解工作,不是直接把理论告诉来访)那么,当咨询师对来访有了一定的程度的共情和理解之后,最终其实要达成的目标也是来访者自身对自己的理解加深,促进他们能够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内省,从而从心底产生改变,继而对象化到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上。从自己的学习经历看,除了理论的框架打底来更好地理解来访,一些具体工作中的话术也是有必要了解的。自己就很受益于一些老师所教的“承析启”咨询技术培训,围绕来访的情感、愿望和冲突,如同撑开一把折扇,和来访慢慢工作,最终促进他对自己的领悟。当然,话术也不能成为桎梏,具体还要结合实际的咨询情境来进行,总之能促进来访对自身理解和省悟增加的,我们都可以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咨询师的恰到好处的非语言信息,特别是关切和真诚的眼神很重要。这一点也是随着督导老师的指导,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慢慢体会到的。这里结合之前看的一本书:《爸妈治好了我的自闭症》来讲。作者曾是一名自闭症患者,父母用爱、耐心和信心,将他治愈——父母盲目的信心,连医生都不信,当时流行的还是对自闭症患者类似小白鼠那样的重复性动作训练。作者的话很震撼: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症状,更多不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而是社交方面的障碍,那就需要反复地耐心地去陪伴和沟通,等候他的信任重建,开始建立社交功能。开始可以是在他进行重复刻板行为时,在旁边观察和等待,不是面对面的盯视,而是温和的好奇,去重复他的行为,当孩子突然抬头发生眼神或者语言的接触时,给予回应,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给予信心,之后再一点点扩大专注的时间,交流的时长等,直到痊愈。这些未必是原话,合上书自己的理解。看了这本书,整体有个感觉,作者似乎要说的是类似森田疗法的接纳所有,为所当为。先接纳,不病理化,也不强迫别人接纳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而是试着成为这个人,去融入他的世界,继而帮助他整合他目前内在世界的封闭以及这封闭中和外在世界的界限,继而能够维持一种灵活有弹性、有互动有感情的关系,去打破内在这种封闭,突破过于僵硬的界限。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痊愈,也不是所有的痊愈者都能写书帮别人。那几乎就像要捂热一块石头。我想起之前和一位自闭孩子工作时,他忙于转玩具自行车轮,看着他没反应,我通常是长达一二十分钟的默默陪伴,眼神注视,有时候会注视着他唱歌,有一次当我把所有的儿歌都唱遍了,内心升起的是泪水:娃你经历了什么,为啥这么重?当然,大概几周后发现这娃居然哼起我那时给他唱的歌,无非我唱的“娃哈哈”,他唱成了“兰花花”。每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会抱他出去,咨询到后期,他偶尔会对我头发或者眼镜产生好奇,摸摸头发,摸摸眼镜,结合书里发现,也许这些都是无声的注视和等待带来的吧。虽然难,但也值得!透过跟督导讨论这些个案,他总是不断跟我说,去跟孩子有眼神的接触,去看着对方的脸,有爱的目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老师会说,母亲给孩子好好做一顿饭,陪孩子喝一杯热牛奶,陪孩子吃一些点心,这些都是很治愈的时刻。母爱的高光因此就在这里显现。试着举另一个例子,是参加一位老师克莱因读书会时学到的,因为要听课,就强迫自己课前翻了下克莱因文集,刚好看到克莱因讲述分析一个儿童的经历,她讲了儿童很多天马行空的幻想、问题和梦等,克莱因并不觉得奇怪地跟儿童一起探讨。有时候孩子们略有迟疑,但克莱因并不说话,仅仅是一个接纳的眼神,儿童抬头看她一眼,发现她不为所动,就继续把一些奇葩的幻想讲下去——这里自己得到的启示是,其实有时候,仅仅只是不评判的沉默表情,就足以让来访继续自由联想,谈论很多似乎是突破禁忌、压抑很久的东西。而这种谈论,让潜抑的东西来到意识层,很多东西也就不治而愈了。克莱因有时候给儿童的解析不完全,因为她觉得,并不需要解释完全,有时候一个梦,儿童自己讲述时就直白地理解了;再或者,他自己听到一些解析,之后再通过自己的梦、幻想等来饱和这个体验,整个链条加起来,就足够啦。所以,这里似乎是说话多不如话少,咨询中的解析确实是要看时机,乃至于不解析、解析一点或者只是选择沉默的非语言信息,都是有深意的。此外,试着结合咨询室中一个布娃娃来说明,咨询中的共情和理解,很多时候是多面向和有个体差异的,这就需要咨询师到了咨询室中,把那些理论放下,全情投入到当时的情境来理解。比如我在咨询室中有个布娃娃,有些脏和破旧。有的娃甩这布娃娃去击打保龄球,获得现实中无法完全获得的掌控感和成就感;有的娃,打这布娃娃,蹂躏得不像样子,也不阻止,只要不打我就行,哈哈哈,合理释放攻击性还是必要;还有的娃,可能只是把这布娃娃轻轻玩一玩,放一边,不是很喜欢。某天看到这个布娃娃想起之前工作的孩子们,让我瞬间理解了为啥有的沙具,有的玩偶对于孩子是重要的,为啥他们可能特别地要去找某个或者某几个沙具或者玩具,的确,玩偶或者沙具是一种象征,承载了感情和情绪。就比如有的娃可能会反复去找很小的球球;有的找粉红色的公主玩具;有的找垃圾桶反复装沙子.......等等。现在回头看这些举动,特别是反复出现的举动,其实都是娃们在呼唤什么,无意识地在表征什么。找很小球球的娃,可能的确希望其生活中多一些圆融和灵动,并且生活像球那样容易把握;找粉红色公主玩具的娃,确就在奋力营造一个童话世界,美得不真实,隔绝所有的不美好,亦如隔绝其纤细内心中感受到的某些不如意,也可能无法言说;找垃圾桶的也许真是想反复清理什么,整理什么,告别什么。而那个像婴儿一样表现的儿童,对小娃玩的滑梯情有独钟,的确就是希望有这样的温暖的婴幼儿时期,哪怕其实ta也不再能够拥有。当然我的理解不一定对和恰当,只是试着说明不同咨询情境下,对来访的理解可能不同,真的是千人千面。三、一以贯之的真诚和等待我的督导老师一直是温暖和稳定的,当面对疫情家人感染时的他有慌乱和脆弱,也并不隐藏,这让我感觉到老师的真实,真实是老师一直教授我的,从这言传身教中也在慢慢领会,乃至于真实地去面对前分析师,面对家人,面对自己的内心,会吃一些苦头,但亦步亦趋之间,也是值得的。真实常常会感受到痛,或有一些疑惑出来,就似乎来到如同克莱因说的抑郁位,这时候会有一些悲伤,但如果待得住,慢慢就会有一些思考,有反思、哀悼、整合等。当然结合禅宗老师说的,这里似乎也是“反观”的下手处,在每个疑惑、不确定的瞬间,反观所起之心,那都是会有很多不一样的领悟的。而生命,似乎也是在这反观中一点点地,得到推进。心的成长,确实是痛且慢的。当然,有人问?一定要痛才成长么?这里确实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只能说当你快乐和感到幸福的时候,的确是会更多的执取,会有更多的标签,比如定义这个人、事是让我感觉到愉悦的,那几乎一定也是会有贪图和希望永驻的,所以,这样的收获其实有点点不那么带来纯粹的进步,所谓,不破不立,温水煮青蛙。另一方面,情感的滋养和流动,也是必要的,与其说让人成长,不如说为成长提供一个空间,这里是中性的,无论在爱中还是恨里,情绪和感受能流动,人才是鲜活的,才是更多促进领悟,不然就如同枯木死灰,成长是很难很难的。这里结合比如说临床上见到一些无力的时刻,偶尔我们经历一些事情也会有,似乎是身心都被冻住,或者很没有行动力、生命力的时候,那其实这种时候的确是可以望向自己的内心:我在压抑什么?在逃避什么?在认定什么?是真的不能改变么?就这样任由生命封闭起来么?或者在这种似乎不能改变的当下,是否能够打开一些开放的空间,允许更多的可能性进来,哪怕什么东西能够进来,也是未知的?所谓希望和生机,最近的思考是未必是把一些积极阳光的东西立即赋予来访,不然很可能会产生不配得感,就如同一个总是自我评价很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你很难通过一些表扬来立即让他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试着腾出一个空间,允许更多的可能性,慢慢发生。至少,允许更多的真实的情感和感受,冒出头来。而真实,的确不是整齐划一,非黑即白的,一定是有好,也有坏。具体到临床,似乎是我们与其跟来访确认例外事件和振奋事件,不如去唠唠一些稀松平常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东西里,一定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那里,一定有苦,也有乐,让生活自己来给出答案。我们只是陪着。真实的力量,是最动人的。陪着,同时积极灵活,等待时机。有时候,咨询中发生了啥,如果意识层面去确认,似乎就是当下的互动,再现了过去情境,比如来访惯常喜欢讨好别人,那么ta也几乎总会讨好咨询师;如果来访早年好客体很少或者几乎没有,那很可能他会感受到被迫害,甚至把咨询师的一些正常讨论也当作迫害,并在无意识里远离。而来访的这些感受,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讨论,那可能就会在无意识里,促使他慢慢远离。这里来访的表达,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一些对于设置的攻击等,有时候有显性的,有时候是隐性的,都是可以去讨论的。经由督导老师的讲授会发现,无论正性移情还是负性移情,只要能够及时摊开来做专业的讨论,无意识能够意识化,似乎就没那么可怕了;而如果潜抑或者压抑下来,倒确实是会有杀伤力的——并且后一种模式,很容易伴随强迫性重复。换句话说,来访困扰ta的惯常思维模式,若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觉察,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行动化”。所以,当觉察到类似的模式平移时,就需要及时邀请讨论,当然这种邀请和讨论,也是需要时机的,这里不多说。关于咨询中的真实和等待,之前参加S老师的讲座时印象深刻,当时主要是她讲解案例分享,老师曾是监狱干警,她的案例自然也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不过听听也很有启发。就如同之前在精神科实习时跟病人聊天,发现似乎来到人性的幽暗处,其实越能抵达那些简单平凡又震撼人心的东西。因为,拨开法律、道德等框架,有时候人心出了问题,却恰恰是一些基本的脆弱需求没得到满足,所谓恨的背后,也是可怜处,让人动容,带来人性的共振,让你真的不得不思考什么。确实,人这种生物,惯常习惯迷醉自己,不习惯清醒地活着,似乎真的只有一些异常经历,可以让人稍微停下来,不得不看向自己的内心,理理顺,整顿下,再重新上路。而还没有到最坏的境地,我们其实很难真的停下来,去看一看真实。其实,只是这一看,用心的看向内心深处,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比如临床上偶尔会碰到惊恐发作的个案,还不是少数,自己碰到的虽然不多,但是大略总结,似乎都是一些习惯性压抑,没法很好同外界沟通,或者没办法很好同自己内在对话的情况。而通常又伴随一些创伤性的经历,往往是抚养人的忽视或者过度控制,对一些情绪情感视而不见,慢慢地,这样的个案也习惯性地去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忽略自己的情感感受,一些复杂的乃至有冲击性的情绪就这样被积攒起来,所以,可能偶尔,就以焦虑爆发,惊恐发作的形式来释放。从这个角度讲,症状其实是有继发性获益的,让这个人有出口,不至于发疯。当然,面对同样的经历,或者叠加不同的复杂性创伤,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人可能是极度焦虑,有的人可能是强迫性洗手、关门或者思维等,有的人可能是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等(很重的需要结合药物,谨遵医嘱,再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心理咨询)。可能,症状的不同,还要看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被个人和周围的人不同对待的程度。那么,循着这个线索,从心理层面朝向治愈,就是需要把这些压抑的东西逐渐展开,看向那情绪情感的褶皱处,敢看,敢谈论,那结局也许就会慢慢不同。但,心理咨询难就难在火候,掌握技术不是拿来就适用,还得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建立关系的程度,太早说不敢触碰的,太早深入不该深入的,面临的只有深深的防御、炸毛或者封闭甚至脱落。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咨询看似像聊天,其实不是,聊天的确不会太多考虑这背后深层次的动力、火候、目标等等;也的确不会把一个人写论文一样的研究。和真实相关的一点是关于自我暴露的思考。咨询中的确是谨慎自我暴露的,有的老师说,对于新手,这一招几乎是不让用的,因为用不好反而起副作用。回过头看一些时刻,当自我暴露的时候,常常是经由来访的投射,咨询师产生投射性认同,或者咨询师被强烈的情感和情绪卷入时,会去剖白自己,所以,这里一定要小心。与其暴露,或者说在暴露之前,更应该做的是去讨论来访的投射和移情,ta结合场景的具体的爱和恨,来陪ta一起看,这当中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特别是在 ta的体验里,有多少戏码正在上演,有多少是被过去的时空卷入的,什么是过去的,什么是现在的;什么是来访的,什么是咨询师的,这都要很分明。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了解到来访的惯常心智模式,提高心智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截断了一些可能的幻想和妄想;再者也有利于咨访关系的稳固,来到真实里。这个前提做好了,那么自我暴露与否以及时机,其实也是服从于看是否增进前面的体验,让来访有更多的收获,否则宁可不说。有时候,回望这一年,如果说自己有啥实质性的收获的话,那似乎是更加能够直面自己——而这个变化的发生,恰是在接触了不同面向的人之后发生的,会撬动你去发现自己的不同面向,真的如同无影灯。当然,随着越来越微细,这种发现有美好,也会有痛苦。发现痛苦的时候,就很想要去“解决掉”它,转回头却发现自己其实掉到了陷阱里。很多问题的由生,恰恰是局部过分意识化的结果,而忘记了更大范围留白的区域。而我们如果要对黑白灰、彩色都能够逐渐的耐受乃至享受,那真的是需要有一颗不是那么“非黑即白”的心,对人事物多一些允许,让躁动和焦虑平复下来。仅仅是这种允许,其实就能带来自他的治愈。到了不惑的年纪,也才开始去理解有时候,慢才是快的甚深含义,想要去拼命解决一个问题的立场,似乎正在被吸收乃至放下这个问题所取代,背景里更多的风景,才真的浮出水面。当然,咨询师还要去真实的体验生活。其实我们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那个我,有我们的分析师,我们的督导,盲人按摩师,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父母,甚至也有食堂的师傅,种庄稼的人,路边卖白菜卖红薯的阿姨,我们所吃下的一切食物,我们的理发师……太多啦,这么多连接满美妙的,我们真的,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人生,真的是去感受的,去体验的,而不是盲目地为一些数字和光环而活着。人生的道路延伸,苦难或者喜悦也会延伸,我们做好准备,或者完全没做好准备。但一切其实都是顺其自然。四、开始和结束的因缘把握咨询中的治愈,何时开始,如何结束,也是一个相关的重要话题。我们的确是可以和一些来访持续走下去,但是也会有一些来访似乎只是来停留喝杯茶,并无更多持续交谈的缘分,所谓随缘。有时候总结起来,似乎是日常教育背景和爱好等,比较像的来访,或者有一些共性的特质层面的咨访双方,比较能够进入长程。那么,那些不太像的人呢?督导老师说:也要接, 脱落就脱落。这种说法满鼓励我的,因为其实不同人的接触,开启的是我们不同的人格面向,这样,我们的临床维度和包容度都会拓宽。的确会发现一些来访,一开始建立稳定关系都比较困难,兜兜转转,或者反复试探,那么也是一个等待和耐受的过程,虽然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练,但是也是修行噢~当然,如果咨询师真的修炼到见千万人如同见一个人, 无论对方怎样,都是如履平地,如同见到同一个人,看到同样的苦乐,那就是真厉害了!可能有的时候的确未必是对方有多难搞,而是刚好和我们的某个阴影面和情结卡上了,不得腾挪。所以,的确这是一段不断进步的旅程,我们得是尽量灵活和涵容的,这样才能让各种来访撒欢~另外,关于时间、收费、请假制度、咨询之外不联系等设置,也是很必要的,因为这些框定之后,咨询的空间就足够的无菌和稳定,将所有的情绪和情感都放到咨询空间来讨论,不然就可能平时也四面透风,所以咨询中得见的就不是最纯粹的。这里,也有不断讨论、商量和明晰的过程,刚性中有柔性,但一切还是尽量以稳固咨访关系,更有利于来访的福祉来作为选择的前提。当咨询逐渐深入,来访的咨询目标渐渐到达,症状消除甚至缓解,的确咨询是要考虑结束的,“所有的咨询,分开是必然的”。督导老师常常引用罗杰斯的话,如果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的共情、无条件关注,ta能够推而广之给予其他人,比如给予咨询师或者生活中其他人共情、无条件关注;来访能够更自由、更真诚,在生活中的功能也都恢复。那么,这个咨询就是有效的,也可以逐渐考虑结案。同时,当来访的现实功能恢复,咨询师慢慢占据不那么重要的位置,那么,也是结束咨询的指征之一。有时候,有的孩子离开沙盘室后也不愿意离开,还在那和其他小孩子玩,或者玩机构其他的玩具,整个环境似乎他们都是信任的。督导老师说,如果咨询室中,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甚至这种爱和安全可以扩展到咨询室之外,他们也感到爱和安全,能够信任和爱别人,那么,咨询就是有成效的。当然,具体咨询如何结束,这需要跟来访逐渐具体去讨论。这里似乎也还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问题。如果短期的症状缓解,社会功能恢复,如果来访考虑到费用等问题,考虑结案,当然也是可以的,逐步过渡;但如果还有继续深入探索的想法,那就需要重新讨论咨询目标,比如人格的整合,一些深层次心理的探索等,比如羞耻感、孤独感等面向。而咨询逐渐步入深入,也确实是越难的,老师说:情感的东西就会出来。所以这时候咨询师是需要保持更多谨慎觉察的,不卷入自己的情感,仍然在职业层面给予来访无条件的关注,而不是任由情绪情感将自己带到反移情里。似乎咨询师始终需要有一个观察性的反身在那里,才不会使二者黏为一体,需要去观察来访(外描和内描),同时又观察二人互动的关系,观察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起落,这样才会对方向和咨询的进展,有更清晰的把握。而咨询中“养孩子”的过程确实有一个逐渐撤出的状态,比如来访在咨询中已经足够长大,获得足够的哺乳,可以成人,那么咨询师的确不用再习惯性地为他做太多考虑,鸟儿长大了,是需要飞翔的~具体到结束的时候,比如一周两次的频率可以慢慢过渡到一周一次、两周一次、一月一次等等,这是我自己想的,还没有跟督导老师确认,之前看书有时候也建议大概是这样的流程。咨询中,如同申荷永老师所说“求雨者”一样的等待转化的心态,也很重要。仅举一例。之前上荣格三年班的个案讨论课,一位国外老师拿来六年个案的三幅沙盘,供大家讨论,具体讨论的沙盘记不清了,但记住一个相当震撼的——那就是这个来访时间长达六年,中间仅做了12次沙盘,其他时候都是谈话咨询。给我的启示是,老太太确实不以荣格分析师自居,“逼着”来访做她擅长的沙盘,老太太很有耐力很有包容;老太太并没有因为大家的讨论还没分享完,就延长时间,似乎也丝毫不愧疚,感觉到这非常有底气的牛,需要学习;并且,老太太的来访待了长达六年,也确实很有人格成长和转化,如同炼金术般,来访也恰好不急,值得学习!五、咨询师的稳定淡定和修为当然,以上每一点最终做到,其实都是要咨询师这个容器足够涵容,足够稳定,这就需要持续的几乎是修行了。稳定感增强,我们才能减弱自身反移情或者人性局限对咨询的影响,不污染治疗空间,更好地服务来访。而增加稳定感的重要方式对于自身来说是坚持持续的禅修。从2月份到现在会持续几乎每天打坐1小时左右,经络通了一些些,而随着这个一天比一天通畅的过程,自己体会到似乎对情绪和感受的觉察也会更细致一点,这个体验还是很微妙。身心一体,的确,先观察身体的各种变化,继而才能观察好心念,似乎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之前经由和大家的探讨,会发现心理咨询,其实不离“容器”这个意象。当我们更能真实的面对自己,面对你我他,面对人性的幽暗,在内心深处臣服和接纳,那么,我们可以容纳的人事物就会更多一些。而咨询师的稳定性,才会让整个治疗空间逐渐净化、稳定,从而让一些东西浮出水面,也让一些东西逐渐澄清,慢慢地才能转化和析出结晶——也就是爱恨与眼泪带来的领悟和重生。就像老师们常说的,给恨一条生路,爱才会有出路。心理咨询的确也是不容易的,看着似乎只是坐在这里,但双方的内心其实都似乎爬了几辈子的沟壑,穿越了万水千山。稳定性,更多也关乎咨询师自身的不断成长,关乎涵容自己和他人,共同成长。举个例子。之前,曾经跟随心灵花园志愿者听冯建国老师关于沙盘中移情、感应、治愈等因素的讲座。冯老师讲到一念千里:大致意思一个念头会到达千里之外。一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就解释了有时候动一个念头,念头的对象不久就真的会来联系。所以,修行者们都会时刻观照自己的念头,咨询师可能做不到,但我们也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现在想来,有时候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治愈因素,似乎很玄,但也真的是因为有善念和相信对方能好起来的信心在里面,这个就能传递希望和力量。就像之前请督导老师分析一个个案的治愈因素,老师说应该是关系带来的疗愈。心理咨询虽然不是真实的通常发生的人际互动,是有设置的专业工作,但是过程中也真的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互动,会有情感和能量的传递,这不是说违背伦理的两个人熟悉的意思,而是说这种尽量对一个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情感注入,真的会唤醒一个灵魂。如果他是焦虑的,他可能因而而放松;如果他是抑郁的,他可能因而而感到快乐,重燃希望。似乎是用生命去激发生命活力的样子。冯老师说,这就要求咨询师去重新好好看待心的力量,不是用头脑,而是用心去感受咨询,感受来访者,感受活生生的人所承载的各种,一旦理解到,即使不说,那种理解也能被感应到,从而产生治愈和转化。而这些似乎都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原话未必如此,我理解个大概。觉得很有意思,是因为跟我在咨询中朦朦胧胧感觉到的东西很像!咨询师的身心确实是一个容器,不断的咨询,确实应该会越练越敏感,但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也很耗心血,并且如果没有很好的觉察的话,其实情绪很容易被唤起和打扰。所以,咨询中保持一颗灵明的心,分辨哪些部分是来访者的,哪些部分是咨询师的,哪些是意识层面的,哪些是无意识层面,特别重要。尤其一些扰动,是在无意识层面发生的,那就更是会把情绪拉下水。这么一想,还蛮有意思,正如冯老师所言,咨询到最后,其实咨询师的人格、德行等就很重要,我理解是否是发一颗纯善和利他的心。冯老师说,越无为,我们可能越能带来一些转化和变化。总之,把自己修炼成一面镜子,稳定映照出来访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就很重要;而在这种修炼和不断的觉察中,自己也会不断成长。真的,咨询到最后,如果用心,说不好是谁让谁成长呢。个人分析也不可少。浅层次的一般问题可以通过聚焦或者个人觉察来发现,但是深层次的问题确实需要找到一个稳定感比较好,能够接得住并且很专业的咨询师来分析,这一点,不能将就。督导老师告诉我,个人分析也要看缘分的,等遇到个人议题时再说也不迟。同时,个人体验,最好是不要有多重关系,比如在一个团体学习,是师生、同学、同事关系,不然后期会比较尴尬,也不利于自己的完全敞开。如果能够优先找从业十年以上、业内公认的优秀咨询师,那当然再好不过;退而求其次,资历稍浅但稳定有老师指导的咨询师也可以,不能找的是似是而非,更多像聊天,对治愈因素不太了解的咨询师,因为似是而非会很麻烦。最后,无论来访还是我们自己,就像张老师所说:觉知是唯一的药,其他都是药引子。觉——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为一不注意就滑向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的深渊里,无法自拔,而且情绪是传染性的,共业似乎就是很多嗔恨和怨怼,一个人要在这个环境中依然保持感恩,保持灵动,保持觉知,真的是很难。人到中年经历了不少故事后,确实觉得,当你经历很多,见识了人性多个面向,甚至见到很多的沉重甚至邪恶时,仍然选择相信,是很难的事情。那几乎等于是在伤口中站起来,仍然选择去爱你的“敌人”。凭什么呀?所以,多数的人是连直面痛苦的感受的勇气都没有,而选择关闭感受之门,不去体验自己真实的情感,以为这样就不痛了,谁知道不痛的同时,其实也很难有真实的快乐。人的感情,苦乐-悲喜,常常一体两面的,你很难只要这个,不要那个。那么,那些能够还对生活保持信心的人,选择相信,选择去真实、坦荡、无怨无悔地活着的人,我认为似乎就是需要活在一种对世界不泯灭的好奇里。这种好奇当然自己可以生发出来,我们也可以从童话、神话等流传多年的文字中,去寻找力量。我也想起听张路老师读书会提起的对别人有好奇,允许孩子、允许来访充分释放他的情绪,体验他的情绪,这基本上等于是一种放生。这两个字挺震撼的!以前我理解的放生就是放生物命回归大海等,这里其实更多理解到允许别人充分体验情绪的慈悲,比如别人有愤怒、不满、悲伤、抑郁等情绪,我们是否能陪他一起待着,乃至于让他经由面前这个客体(我们),充分地释放这种情绪,能够么?如果不能,那这些情绪常常就让有情绪的那个人卡住,比如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来访,而不带来更灵动的生长和治愈。所以,的确,我们是否能够好好地爱自己,好好地爱别人,让自己、让他人都能充分体验情绪,感受真实,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举个虚拟的例子,比如孩子想打游戏或者不去上学,我们没能跟他讨论这背后的纠结和各种想法,甚至他想砸东西的愤怒,而开始给孩子讲道理,其实就阻碍了我们充分去看到他的生命力,他的情绪,他的卡点,从而并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进一步还有个场合听张老师说起来,当我们可以“死”去,来访看到我们的死,就能逐渐活过来。这个其实就是放生的意义。问题是何其难。当然,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不难,不难可能恰恰在于他的无所畏惧和对人性的信心。荣格说过,来访讲述他住在月亮上,那我们就要把他当成他真的住在月亮上。这个道理其实类同,非诚无以明白,无以心心相印,这也是张老师所说“成为他”的真义吧。其实,这种诚,也可以送给自己。有时候,人难免会面对一些沟壑,的确是有些难以过去,但是仍然可以用真诚和热忱来面对不能过去的那部分,不要着急;同时也看到可以过去的那部分,给予信心。所谓,一转念,放过别人,更是放过自己。另外也发现觉察的重要,不逃避、不掉入陷阱,几乎是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这样才不至于负面的念头串成葡萄,你自己喝了这杯苦酿成的酒。在每个不舒服的瞬间,其实就可以觉察,觉察带来反思,反思可以带来开诚布公的讨论,而不至于让幻想叠加幻想,把人拖进情绪的牢笼里。这样一说,足够快的觉知,才不会被情绪和幻想欺骗,这样,人才会有腾挪转换的空间,生命力才会出来,不然就会被情绪和幻想,锁死。所以,正如老师们常说的,先得努力提升觉知水平,让自己有功夫,都是一个意思。加油,一起共勉~文字没法打住,但也未及所有,甚至也在一边进步,一边犯错,仅以此文献给所有的老师、同学、亲人、朋友和来访者,谢谢您们,感谢您们对我的包容和鼓励,也愿您们一切好!参考文献:[1] 《类型与原型》约翰.毕比 周党伟等译 洗心岛[2] 《思想等待思想者-比昂的临床思想》: [澳] Joan 著 , [澳] Neville Symington 苏晓波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 [美] 梅兰妮.克莱因. 杜哲等. 爱 罪疚和修复.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4] [美] 劳恩·考夫曼. 陈曦. 爸妈治好了我的自闭症.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5] [英]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 僵局与诠释.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6] [意] 安东尼诺·费罗、卢卡·尼科里. 星际漫游?: 当代精神分析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7] [瑞士] 维蕾娜·卡斯特. 陈国鹏.人格阴影?: 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8] [澳] Michael·White. 陈国鹏.叙事疗法实践地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9] [美]肯尼思·巴里什(Kenneth Barish). 王晓彦.北京:儿童心理治疗中的情绪.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10] [美]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黄珏苹. 千面英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1] [美] 莫瑞.史坦 (Murray Stein) . 朱侃如. 荣格心灵地图.台湾:立绪,2017[12] [美] 斯蒂芬·吉利根. 伍立恒. 英雄之旅.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3] [瑞士] 卡尔·荣格. 申荷永.高岚. 荣格文集.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14] [瑞士] 卡尔·荣格.杨韶刚.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北京:译林出版社,2019[15] [瑞士] 卡尔·荣格.杨韶刚. 心理学与炼金术.北京:译林出版社,2020[16] [瑞士] 卡尔·荣格. 李孟潮. 闻锦玉. 移情心理学.北京:译林出版社,2019[17] 袁珂. 中国神话传说 : 从盘古到秦始皇.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8] [德] 埃利希.诺伊曼. 李以洪.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9] 作者个人公号:若水心空间作者联络请心理咨询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