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和韦皇后·第二十六章·长恨人心不如水

  总而言之,直到李旦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哪一个皇太弟是被他自己的皇帝哥哥册立的,李旦倒是差点成为被皇帝哥哥亲自册立的皇太弟。不过,《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中宗本纪》当中并没有李显要册立李旦为皇太弟的记载,倒是《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睿宗本纪》里面就提到了这件事情,声称李旦在神龙政变之后,就因为在这场政变当中立下功劳,就被加封为安国相王,还被任命为太尉,到了最后,李显还打算册立他为皇太弟,只是他坚决不肯接受皇太弟的称号罢了:“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弟……神龙元年,以诛张易之昆弟功,进号安国相王,迁太尉,加实封。其年立为皇太弟,固辞不受。”而《新唐书》干脆就对此不着一字。像这样重大的事件却出现了这样的记载遗漏,是一件比较反常的事情,只不过,时隔千年,我们已经难以知晓这种反常的原因是什么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假如李显真的有过册立李旦为皇太弟的打算,试探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一些。他毕竟不是傻子,根本不可能把弟弟看得比儿子还要亲近,然后放弃父死子继;他也不是圣人,更不可能觉得弟弟比儿子更适合做皇帝,所以就要搞兄终弟及。更何况,李旦也不见得就有帝王之才,李旦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非常注意给自己维持“友爱谦让”的名声,所以只能“固辞不受”,李显也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了他的“固辞不受”。

  然而,由于李旦和政变五大功臣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再加上他在朝堂上的声望也不低,又不肯放弃兵权,因此,即使他通过了李显初步的试探,李显却还是对他放心不下的。与此同时,韦氏和武三思也非常猜忌李旦,从利益上来说,如果李旦当上皇帝,韦氏作为皇帝的嫂子,身份就会变得非常尴尬,更别说参与朝政了;而武三思及其背后的武氏家族没有一个人和李旦一脉的皇室成员联姻,更何况,他们在武周时期就已经和李旦一脉的皇室成员结下了血海深仇,如果李旦成为皇帝,那么,他们必然逃不过被李旦清算的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韦氏和武三思也只能全力配合李显打压政变五大功臣,继而打压李旦和他的党羽,继而共同支持李重俊成为皇位继承人。

  根据《大唐赠使持节绛州诸军事、绛州刺史、银青光禄大夫韦府君墓志铭并序》的记载,在李唐王朝复辟之后,韦氏为了跟李重俊形成政治上的结盟关系,就把自己的同祖堂兄韦洽塞给了李重俊作为他的卫王府属官。随着李重俊成为皇太子,韦洽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了东宫属官:“公讳洽,字洽,京兆杜陵人也,即顺天皇后之兄也……曾祖材……祖弘表……父玄俨……起为卫王府典军,卫王以帝子之重,妙选英僚……寻属两明开耀,三善升储……除太子左宗卫率,食实封二百户。”

  虽然这个时候的韦洽已经是个老头子,可能熬不到李重俊继承皇位的那一天,可是,他的儿孙就可以因为他是东宫属官的缘故而大受裨益。一旦李重俊继承皇位,他的儿孙在仕途上必有前途,反过来还能为韦氏提供助力。而且,自秦汉以来,庶出的皇子在当上皇帝以后,不论他的嫡母是否尚在人世,生母都只能被尊封为皇太妃,没有一个被尊封为皇太后的。因此,韦氏并没有必要、也就不会担心李重俊和他的生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扶植李重俊当上皇帝,自己再以嫡母的身份成为皇太后,对韦氏来说,已经是最为方便的正常操作。就算她在这个时候就有了政治野心,那也不过是为了在将来可以做个掌权的皇太后而已。所以,只要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她和她背后的韦氏家族就会和李重俊形成紧密的政治同盟。

  此外,根据《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外戚·武承嗣传·从父弟三思附传·三思子崇训再附传》的记载,李显的母族,也就是武三思及其背后的武氏家族,也成了李重俊的政治盟友:“崇训,三思第二子也……神龙……二年,兼太子宾客,摄左卫将军。”而根据《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高宗中宗诸子传·中宗四男·节愍太子重俊传》的记载,武崇训作为李重俊的太子宾客,和另一个太子宾客杨璬一样,都是年少贪玩的驸马爷,整天就知道用蹴鞠之类的游戏讨好李重俊,根本就没有尽到教导李重俊的职责:“节愍太子重俊,中宗第三子也……俄以秘书监杨璬、太常卿武崇训并为太子宾客。璬等皆主婿年少,唯以蹴鞠猥戏取狎于重俊,竟无调护之意。”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李重俊和安乐公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否则,他也不会和她的丈夫武崇训一起愉快地玩耍。

  这样看来,韦、武两家外戚各自至少出了一人就职于东宫为李重俊效力,并且武家和李重俊的正妃杨氏还是亲戚关系。如此一来,朝堂上就建立起了一个以李显、李重俊父子为轴心,并以韦、武、杨三家外戚为核心的执政集团,这也是武则天生前就部署下来的政治格局。可以说,这个时候,不论是韦家的代表韦氏,还是武家的代表武三思,都是非常支持李重俊在将来做皇帝的。

  而李重俊对韦氏和武三思在政治上对自己的支持,也给予了投桃报李的态度。根据《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八·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二年丙午》的记载,在政变五大功臣因为涉嫌请人用大字报诋毁韦氏而被贬为司马之后,武三思就劝说李重俊向李显提交请求对他们满门抄斩的奏疏。只不过,李显考虑到自己之前给政变五大功臣赐过免死铁券,就没有批准李重俊的这个请求:“秋,七月……丙寅……三思又讽太子上表,请夷晖等三族,上不许。”这样看来,当时的李重俊和韦氏、武三思在政治上的关系十分亲密,这才给了武三思劝说他递交这道奏疏的机会,而他也愿意这么做。很显然,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韦氏出气,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李显把涉嫌诋毁韦氏的政变五大功臣置于死地,借此讨得韦氏的欢心。也就是说,至少在这个时候,李重俊和韦氏即使彼此并非亲生,却还是做到了母慈子孝。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李重俊其实非常幸运。要知道,皇太子能否顺利地继承皇位,来自父皇的支持必不可少,来自母后的助力同样也不容忽视,如果赶上兄弟稀少的情况,那就无敌幸运了,而他就是这样的幸运者。

  不过,皇太子毕竟是未来的皇帝,他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皇太子,李重俊的综合素质是否达标了呢?《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高宗中宗诸子传·中宗四男·节愍太子重俊传》这样记载道:“重俊性虽明果,未有贤师傅,举事多不法。”这样看来,“聪明果敢”就是李重俊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也是身为帝王必不可少的优点。但是,再好的苗子,如果没有得到“贤师傅”的教育,也是会长歪的。很不幸,由于长期跟随父母在流放地生活,回到洛阳之后过得又是担惊受怕的日子,李重俊基本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良好教育,所以他还给人们留下了“不守法度”的印象,这偏偏就是身为帝王必须要改正的缺点,否则将来难以服众。面对这样的现实,李显很快就给他安排了“贤师傅”去教导他。

  《旧唐书·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职官三·东宫属官》当中记载了一套专门为皇太子效力的官僚体系,其中负责教育、引导、劝谏皇太子的属官就有十三个:“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各一员……三师三少之职,掌教谕太子……太子宾客四员……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太子左春坊左谕德一人……左谕德掌讽谕规谏。”

  相关史料没有记载给李重俊当三师三少、左谕德的人姓甚名谁,倒是《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高宗中宗诸子传·中宗四男·节愍太子重俊传》记载了杨璬、武崇训就是李重俊的太子宾客。然而,如前所述,这两个人并没有意识到,作为东宫属官,他们的职责并不是陪着皇太子玩耍。比起他们的年轻贪玩而不负责任,同样是东宫属官的姚珽、平贞慎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一个数次向李重俊递交涉及教育、引导、劝谏的奏疏,一个写了两本涉及教育、引导、劝谏的书献给李重俊,而李重俊也听得进他们提出的意见:“左庶子姚珽数上疏谏诤,右庶子平贞慎又献《孝经议》《养德传》以讽,重俊皆优纳焉。”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旧唐书·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职官三·东宫属官》的记载,左庶子和右庶子都没有教育、引导、劝谏皇太子的责任,因此,姚珽、平贞慎对李重俊的教育、引导、劝谏,其实就属于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也体现了他们身为东宫属官的尽心尽力。问题在于,他们的地位并不高,资历不够,在朝堂上缺乏影响力。比如,根据《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上柱国、宣城郡开国公姚府君墓志铭并序》的记载,在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的那一年,姚珽就因为曾经是李显的英王府属官、东宫属官而被调离洛阳,长期以来在地方为官。直到神龙政变之后,他才被李显召回洛阳,并被任命为李重俊的东宫属官:“公讳珽,字令圭……授承议郎、行英王府功曹参军事,仍迁府主簿,所奉之主即中宗孝和皇帝也……于是拜朝散大夫、行太子文学,寻迁太子司议郎,转尚书户部郎中,赐爵江宁县开国男。时公兄吴兴公入为兵部侍郎,乃出除蒲州长史……光宅中……左授沧州司马,仍加朝议大夫、行阆州长史,迁蓬州诸军事、蓬州刺史……长寿二年,以中散大夫、守简州刺史。三年,加中大夫、守苏州刺史……以课最居多,擢为定州刺史……万岁通天二年,以理处之能,迁汴州刺史。无几,又除沧州刺史……圣历二年,转杭州刺史,未赴任,改为虢州刺史,加上柱国。长安三年,迁豳州刺史,寻授银青光禄大夫,转华州刺史……中宗践祚,以蕃府储闱之旧,入行尚书礼部侍郎、宣城郡开国公、兼检校太子右庶子,寻转太子詹事,仍兼右庶子。”至于平贞慎的出身经历,更是无从考证。综合来看,像他们这样的低级官员,在东宫内部的话语权其实也不会很高,只不过李重俊依然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罢了。

  那么,李显为什么不安排长期身处庙堂中心,并且在朝堂上具有影响力的高级官员做东宫属官呢?原因就在于,他并不信任这类型的大臣,中下层的官僚才是他想要拉拢的对象。算起来,这个时候的他复位的时间也就两年的功夫而已,而且,他也不会想到,自己其实没有几年的活头了,保不齐还会觉得自己可以和武则天一样活到七八十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会觉得“时间还来得及”,所以可以慢慢培养真正完全为自己所用的朝堂势力,再慢慢培养将来可以为李重俊所用的东宫班底。

  此外,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皇太子在政治上就是对立关系,几乎每个皇帝都喜欢在关于皇太子的事情上大搞平衡之道,这样既不会耽误江山的传承,又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李显也不会例外。在可以信任的大臣都不够用的情况下,李显会优先把他们留给自己,而不是急吼吼地把他们安排到东宫为李重俊效力。当然,这不等于李显打算把李重俊养废,要知道,没有哪个皇帝册立皇太子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把他废掉的,更不是为了把他养废。只不过,既要培养皇太子,又要防止皇太子的势力坐大而妨害自己的权力,是每个皇帝在面对皇太子的时候都会具有的矛盾心态,李显这样的做法其实也很正常。就算李显是万年不遇的奇葩,册立皇太子就是为了把他养废甚至把他废掉,那么,韦氏作为他的枕边人,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也就不会安排韦洽给没有前途的皇太子效力。

  总而言之,在刚刚复位的时候,李显、韦氏在立储的事情上采取的就是正常模式,并没有出格的地方。他们所追求的,就是保证权力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又能够稳定地传承给下一代。当政变五大功臣死亡之后,他们的这个目标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政坛也开始渐渐地趋于平静。可是,猖狂至极的武三思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就开始挑起事端了,企图把水搅浑再浑水摸鱼。

  如前所述,在政变五大功臣死亡之后,安乐公主便在武三思的挑唆下,开始向李显争取皇位继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就和武三思一样,也把李重俊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根据《旧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高宗中宗诸子传·中宗四男·节愍太子重俊传》的记载,安乐公主在武崇训的鼓动下,借口李重俊不是正宫皇后所生,属于庶子而非嫡子,便动不动以“奴才”这样的侮辱性称号,去称呼身为皇太子的李重俊:“三思子崇训尚安乐公主,常教公主凌忽重俊,以其非韦氏所生,常呼之为奴。”不仅如此,安乐公主还在武崇训的鼓动下,去请求李显把李重俊废黜为亲王、郡王,再把自己册立为皇太女。而他们的这些操作,就招来了李重俊对他们的怨恨:“或劝公主请废重俊为王,自立为皇太女,重俊不胜忿恨。”基于武三思和这对小夫妻的关系,也就可以知道,他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于是,他和李重俊之间的政治合作就此破裂了。

  此外,根据《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八·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景龙元年丁未》的记载,在武三思和李重俊决裂的同时,韦氏和李重俊的政治联盟也走向了破产:“六月,丁卯朔……皇后以太子重俊非其所生,恶之;特进德静王武三思尤忌太子。”但是,如前所述,韦氏是个宽容大度的贤良主母,一向厚待妃嫔,也容得下庶出子女。重登后位之初,她也没有因为李重俊不是自己生的就排斥他,否则也不会迫不及待地安排自己的堂哥为李重俊效力。那她后来又怎么会因为李重俊不是自己生的就讨厌他了呢?我认为,应该就是李重俊的生母,也就是李显的某个妃嫔在亲生儿子是皇太子,李显也不可能再有新生子嗣的情况下,开始和韦氏争宠并谋求后位。虽然她的野心会因为李显宠爱韦氏的缘故而落败,但是,遇到这样的白眼狼,韦氏在心寒后怕的同时,也会恨屋及乌地对李重俊产生厌恶的感觉,这也是相关史料当中关于韦氏“以太子重俊非其所生,恶之”的由来。

  就这样,由于韦氏和李重俊并非亲生母子,彼此缺乏血缘关系的羁绊,导致他们之间的信任基础太过薄弱,再加上李重俊的生母、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从中搅合,最终形成了“长恨人心不如水”的政治局面,从而毁掉了这对母子原本可以在政治上合作共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