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林海雪原》影视改编文本有多少不同版本?
原标题:小说《林海雪原》影视改编文本有多少不同版本?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桑代克的猹
编辑 | 桑代克的猹
小说《林海雪原》影视改编文本的版本梳理
1957年,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主要描述的是“一支三数十人的小分队怎样征服林海,穿透雪原,终于将劫匪全部歼灭的故事”。
小说问世后,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一版再版,同时也经历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改编。编剧们以小说原著为素材,创造出一大批具有强烈表现力、脍炙人口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优秀作品。
本文的讨论范围是1957年小说正式出版后,已经发行并上映的电影、影视剧,不包括荧幕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舞台剧。
1960年,编剧刘沛然、马吉星合力创作电影《林海雪原》。该版本根据小说中“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开篇即林海小分队审问一撮毛和小炉匠情节。
在得到先遣图后,少剑波从傻大个口中得知威虎山详细情况,安排杨子荣假扮胡彪打入威虎山,同时帮助夹皮沟村民发动小火车,在土匪拦截小火车时小炉匠趁机逃跑,杨子荣在与小炉匠的舌战中取得座山雕信任,里应外合最终将威虎山土匪全部剿灭。
1960版以智取威虎山作为主要内容,重点描写少剑波、杨子荣、座山雕等主要人物,省略了小说中其他剿匪过程的描写和次要人物的刻画。
1970年,上海京剧团表演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被拍成电影(两万字,下称1970版电影)。
该版本以“智取威虎山”和“小分队帮助夹皮沟群众”作为主要情节,开篇交代了追剿队的任务即消灭座山雕匪帮,座山雕在夹皮沟烧杀抢掠,杀死李勇奇妻儿,杨子荣访问常猎户父女,在其帮助下熟悉威虎山地形。
从一撮毛处获得联络图后成功打入威虎山,同时以李勇奇为代表的夹皮沟村民全力支援小分队,最后在百鸡宴上全歼匪众成为电影的高潮和结局。
杨子荣成为1970版电影着重刻画的对象,作品采用大量篇幅描写杨子荣宣传党的政策和英勇的剿匪过程,强烈抨击了土匪恶霸的罪行,歌颂共产党领导和宣扬英雄的革命热情是该版本的主题。
1986年,十集电视剧《林海雪原》(六万字,下称1986版电视剧)问世,由薛世贤担任编剧,这是首次以电视剧形式对小说进行改编。该版本基本还原小说情节,开篇再现许大马棒血洗杉岚站的暴行,描写了小分队与栾平周旋和奇袭奶头山的过程。
小分队获得先遣图后,在杨子荣进入威虎山的帮助下成功消灭座山雕,而后借定河道人情报消灭九彪,利用调虎离山计破坏侯殿坤、谢文东、马希山的逃跑计划,实现剿匪的全面胜利。另外,该版本首次涉及了小说中白茹与少剑波的情感互动,为作品增添了温情的色彩。
2003年,周七月编写了三十集电视剧《林海雪原》。该版本的基本框架是小分队依次剿灭了以许大马棒、九彪、马希山和侯殿坤为代表的四伙土匪,最后以消灭威虎山土匪为结局。
在剿匪过程中,杨子荣、孙达得等人与栾平、刁占一数次周旋,通过蘑菇老人的帮助飞跃鹰嘴崖才得以歼灭奶头山土匪。小分队跟随苏联少校学习滑雪,再利用滑雪的优势突袭大锅盔和四方台,在最后消灭座山雕的战役中,杨子荣壮烈牺牲。
从整体上来说,2003版电视剧以杨子荣的角色成长为故事线索,中间还穿插着两条感情线索,一个是杨子荣与新角色槐花之间的感情,一个是少剑波与白茹之间的感情,表现了英雄的凡俗性特点和生活化的细节。
2014年,电影《智取威虎山3D》再次掀起了热潮。该版本从青年人Jimmy的回忆展开叙述,首先描写少剑波带领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与土匪激烈交火场面。
杨子荣、白茹二人奉上级命令前往夹皮沟支援小分队,在展开群众工作的同时做充分地战斗准备。被小分队逐渐接纳后,杨子荣独自前往威虎山,经历重重考验后获取座山雕信任,中间受青莲影响险些暴露,但最终仍以成功剿灭威虎山土匪告终。
作品结尾Jimmy以想象的方式,与203小分队共吃团圆饭。该作品以“智取威虎山”作为主要内容,将小分队英勇作战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7年,电视剧《林海雪原》(四十万字,下称2017版电视剧)是目前最新的影视改编文本。
该版本在小说基础上扩充了故事内容,整体上按照土改工作和剿匪任务两条线索展开,土改工作队队长鞠梅英痛失亲人后,坚持号召夹皮沟村民展开轰轰烈烈的土改工作;少剑波带领三十六人的小分队将奶头山、威虎山、大锅盔土匪逐个击破。
后方军区成功清除地下先遣军隐患,最终实现剿匪工作的全面胜利。该版本保留了小说的感情线索,增加了人物的感情交流。有白茹与少剑波、护士卢晓燕与孙达得之间的爱情,有少剑波与姐姐鞠梅英之间的亲情,还有小分队成员之间的战友情。
作品再现了民族的革命历史,弘扬了红色精神,对伟大的革命英雄人物和性格鲜明的土匪角色都给予充分地描写。
本文的论述对象就是以上梳理的六个影视改编文本,在具体文本比较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叙事方面的不同及原因,搜集学者对不同版本的评价来分析改编得失,以形成对影视改编文本的全面的认知。
叙事情节的删减与增补
小说按照章回体的结构行文,具体设置为三十八章,剿匪之前有铺垫,剿匪成功之后有收尾,具体剿匪过程中的不同战斗场面也都用细致的笔墨进行刻画。
众多影视改编文本,都在小说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动。在故事内容方面,或是有意删减,或是增加不曾出现的情节;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是单一、极端化,或是丰富、神秘化。我们可以打破时间顺序总结出电影和电视剧两种类型。
叙事情节的删减
从情节变化的角度来说,电影剧本在小说基础上删减的情节要多于增添的情节。1960版电影、1970版电影和2014版3D电影,均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
以小说中单独几个剿匪事件为主要内容;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1970版电影减少了人物的数量并进行了极端化处理,下面笔者进行详细讨论。
故事内容的简化
1960版电影在情节上对小说《林海雪原》进行了合并处理,只选取了小说第10章到第21章的故事内容,把土匪血洗杉岚站的情节和交代土匪背景的章节删除,代之以旁白的形式交代剿匪小分队在林海中的主要任务。
以小白鸽在雪地中发现伤者作为1960版电影的开端;另外,1960版电影在第五章“二道河桥头大拼杀”中删去了高波牺牲的情节,这样的处理成功避免了小分队后来沉浸在失去高波的痛苦和自责中,也提高了高波个人的战斗能力。
1970版电影的删减幅度较大,不仅删掉土匪血洗杉岚站事件,有关小分队如何与土匪展开周旋和拼杀的场景也只留在威虎山的战斗中。
也删去少剑波与白茹之间的感情细节,取消了有关白茹救死扶伤,偷看日记等情节的存在;删除了“蘑菇老人”这一重要角色,以常宝和常宝爹作为群众的代表代替小说中的“蘑菇老人”,赋予其被土匪压迫的悲惨命运。
小分队除了对杨子荣、少剑波有必要交代,其他成员的战斗细节也被排除在描写之外;反面人物方面,该版本删掉了次要土匪的行径,只专注于以座山雕为代表的土匪。
删去了杨子荣在山中与座山雕的黑话对白,杨子荣表示:“不见到崔队长什么也别想问出来”突出了杨子荣在此版本中的强势地位。
由此也奠定了杨子荣在打虎上山直至会师百鸡宴都始终掌握主动权;与杨子荣保持战斗在一线的状态不同,1970版电影删掉了少剑波参与主要战斗和审问的情节,保留了群众工作,增加了与李勇奇等村民的来往。
2014版3D电影在情节上删除了神河庙定和道人与土匪联络的线索,也同样删除了郑三炮、蝴蝶迷等一系列土匪形象。
作品将小说开篇“血洗杉岚站”的情节改写,地点不变,但描写的是小分队在杉岚站与土匪的首次交锋场面,目的是为了表现小分队每个成员的作战能力。
将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络图改为黄金图,标识财宝的重要方位,该版本少剑波使用了多种专业的军事用语,“子弹双发”、“兵分三路”、“用双炮”、“设立三道防线”等等,突出少剑波作为小分队首领具备高超的战斗水平。
与1970版不同,作品有意减少了少剑波参与群众工作的细节,作为队长他始终在战斗一线,起到统领全局的决定性作用,是影响剿匪行动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处理提高了作品的真实性。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三个版本的电影在情节选取方面都采取了删减措施。1970版电影对于情节的改动参照了当时的创作标准。
文革时期出于对于个体特殊性的拒绝,作品中的爱情情节、彰显个人英雄气质的情节都不具有存在价值,剔除此类情节在当时是符合以革命斗争为主体的创作原则的。
编剧尽可能将情节简单化、明朗化,降低故事的复杂性,当时流行的作品主题先行的理念,导致作品内容只能为主题服务。
但如今看来,情节的削弱、功利化选取使作品丧失了艺术性,这也为后来的电影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即作品对于小说的改动再大,也不能完全脱离其基本框架和内涵,情节删减的同时要保持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尊重,尽可能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平衡。
所以,相比之下2014版3D电影对叙事情节的删减更加成功。该版虽然也只选取“智取威虎山”一个事件,但是没有削减小说原有的艺术价值,它在删减的同时确保了故事衔接的逻辑性与紧密性,使剿匪故事跌宕起伏,更具有传奇色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