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 其三》:昭君的“千古绝唱”

  咏怀古迹 五首其三

  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七言律诗

  【名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基调】借古抒情

  【年龄】杜甫55岁,公元766(唐代宗大历元年)

  【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连绵不断地奔向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至今还存留着。

  王昭君离开汉宫踏入塞外的荒漠,最后只留下一座荒郊孤坟独自面对凄凉的黄昏。

  昏庸的君王只依据画像识别王昭君的容貌,而最后月夜下的环佩叮当只是王昭君的灵魂归来。

  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离开。

  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大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省(xǐng)识:认识、端详、观察的意思。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古代妇女戴的装饰物,这里代指王昭君。

  胡语:胡音。

  怨恨曲中论(lún):乐曲中诉说着昭君的哀怨。论,这里读作lún,是为了押韵。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杜甫55岁),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写的一组组诗,是杜甫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

  公元766年,55岁的杜甫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庾信古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然后有感而发,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第一二首写的是两个大文豪,庾信和宋玉;第四五首写的是两个历史名人,刘备和诸葛亮。而第三首写的却是一名女子,王昭君。为何杜甫会有这样的安排?是无意之作还是有意为之?

  杜甫的这五首诗是借古、想迹古人而咏怀,而王昭君实际上和杜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此时的杜甫诗沿着三峡由东到西逆流而上,来写这几处古迹。第一首的江陵的庾信宅,第二首是归州的宋玉宅,第三首就是归州野外几十里地的昭君村,第四五首就写到了夔州白帝城刘备的宫殿和诸葛亮的庙。

  从开始写对像庾信、宋玉等离乡背井、怀才不遇的大文豪的怀念开始,转而写对君主的怨恨,因为是对现在的君主的不满,才会想起古代著名的君臣和谐的例子,也就是刘备的诸葛亮。所以王昭君这首诗放在中间这里,这是一个由个人经历转向对君主的批判的转折点。

  【赏析】

  这是写王昭君的“千古绝唱”。

  这首诗诗《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这首诗的主角是王昭君,杜甫在书写昭君的怨情中,寄予了自己身世的感慨。杜甫因上疏为房琯求情而触怒了唐肃宗,终被疏远,辞官漂泊;而昭君出塞,却是因为汉元帝昏庸所致,最终王昭君客死他乡。杜甫借昭君之身,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渲染昭君家乡的环境。

  荆门山,就在湖北的西头,正好是长江三峡的出口,两边的山夹江相对,就好像两扇门摆一样,所以叫做“荆门”。昭君村,据说在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群山万壑赴荆门”,这个“赴”字用的特别好,在艺术手法上叫“化静为动”。因为杜甫一路是由东向西行进,此时杜甫正在在夔州的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而荆门山和昭君村在三峡东口外。杜甫由高望低,群山万壑都仿佛随急流奔赴荆门一样。所以说这个“赴”字写活群山万壑,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来烘托王昭君的形象,所谓的”人杰地灵“,因为是这个地方是王昭君的家乡,正是”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一种景象,才能”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这个称呼是魏晋以后才有的,因为魏晋时期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的”司马昭,为了避讳这个“昭”字,所以把王昭君改成了“明君”,又因为昭君是皇帝的妃子,所以就叫做了“明妃”。所以在群山万壑的小村子之中,就出“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颔联凝练的写出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一去紫台连朔漠”,这句写昭君悲惨的开头——出塞。紫台,即紫宫,天子居处,象征着汉宫;朔漠,指匈奴所在之地;一个“连”字写昭君出塞之景——昭君离别汉宫、远嫁匈奴。

  “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句写昭君悲惨的结局——死亡。青冢,指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境内(因为昭君的坟头在大草原上,长满了青草,如同一个青冢);黄昏,本指时间,这里似乎主要代指空间,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一个“向”字写昭君思汉之心——连接大漠的黄昏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唯独这昭君之坟,是无法被吞噬的。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颈联进一步写昭君哀怨的原因。

  第一怨:怨君主的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承“一去紫台连朔漠”,靠画图来辨别美女的容貌,这是对汉元帝的一种讽刺。这里使用了一个典故:汉元帝时期,后宫佳丽很多,汉元帝不能一一召见,于是就派画工毛延寿去给她们画像,择其美者而召之。宫女中相貌一般的人,都贿赂画工。而王嫱(字昭君)来自三峡巫山,她容貌美丽,落落大方,不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乞求,画工心怀怨恨,就丑化了她的容貌。王昭君一直未被召见。后来匈奴来和汉朝修好,向汉元帝求赐美女,元帝便从一堆画像中选出了“貌丑“的王昭君当做皇族女嫁去。汉元帝召见王昭君以后,发现王昭君是一个大美女,万分不舍,但已经答应了匈奴南单于,只能忍痛割爱。于是昭君嫁去了匈奴,而汉元帝也将毛延寿斩首了。

  第二怨:怨离乡背井不得归故土。“环佩空归夜月魂”承“独留青冢向黄昏“,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虽身在大漠,但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中原故乡。据说当时王昭君虽然远嫁匈奴,但是还随身带了一箱子汉服,但远嫁却无法回家,这种怨恨也贯穿了昭君的后半生。

  正是因为皇帝的这种昏庸,导致王昭君不得归家,这似乎和杜甫有着同样的命运。杜甫之所以颠沛流离,不也和君主不辨是非有着密切的关系吗?所以这个“画图省识春风面”表面上看是一个美女被皇帝嫌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用失宠的美人来暗示失去信任的大臣。所以杜甫的命运就和王昭君就有这种同病相怜之处。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尾联将昭君的“哀怨”推向高潮。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王昭君弹的琵琶都是胡人的曲调。据说那首著名的《琵琶曲》就是王昭君所作,其实并不是,因为昭君出塞时曾在马上弹琵琶,后人同情昭君的遭遇,所以才用这首《琵琶曲》表达昭君的哀怨。

  “分明怨恨曲中论“,流传千载的曲子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昭君的怨恨“:这种“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恨和杜甫这种忠诚的大臣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分明怨恨”,杜甫就把自己的哀伤和怨恨写在了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