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地·创造者 | 诗歌有何用?蓝蓝:在社会现实面前,诗歌也有发言权

  原标题:见地·创造者 | 诗歌有何用?蓝蓝:在社会现实面前,诗歌也有发言权

  列宁格勒出现了空前的大饥荒,每天都有车拉着满车的尸体运到郊外去掩埋、焚烧。后来有人计算了一下,列宁格勒的一处墓地就埋了大概50万名围城战的遇难者。在当时那些士兵们,那些市民们,他们怎么说呢?他们说:“我们没有弹药,我们没有粮食,我们没有药品,但是我们有普希金。”我们都知道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他们就靠着一个诗人,来给他们精神上的巨大鼓励,最后还是让德国人退了兵。列宁格勒保卫战最后还是依然掌握在俄罗斯人的手里。从这一方面来讲,觉得诗歌好像还是有一点用处的。比方说,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长的国歌,大概要演奏一个多小时的国歌,是150多行的一首诗,这个就是希腊的国歌,《自由颂》。你就会觉得,一个人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的赞美,居然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国歌,它是不是还是很有用的?

  法国诗人艾吕雅写过一首爱情诗,《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在前几句中,“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一场风暴占满了河谷,一条鱼占满了河,我把你造得像我的孤独一样大。”这些诗,我们看到的就是诗人在爱一个人的时候的那种感受。他觉得他的爱就像一场风暴,占满了整个河;就像一条巨大的鱼,占满了整个河床。所表达的就是他对一个人的爱的感受。那么你觉得它有用吗?他能阻挡一辆坦克车的前进吗?他还是能阻止一个导弹落在地上,炸毁一些建筑呢?我觉得好像不太能。同样,葡萄牙有一个诗人,叫安德拉德。他也写过一首爱情诗,其中有两句话说道,“为了把你带到我的唇间,需要燃烧多少片海?多少只船?”这样的表达,我觉得他除了能够让对她倾诉的人以及敏感一些的读者感动之外,好像也没有政治方面的用途。

  我记得河南文联有一位老诗人苏金伞,三十年代在河南大学就已经是地下党了。后来经过地下党组织的介绍,抗日期间又到了山区,解放以后去筹备河南省文联。在他86岁的时候,省文联给他做过一场作品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说了这样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他说,他最好的创作时光是在三四十年代,到了40年代中期以后,他去了解放区。到了解放区之后,都在号召大家“艺术为政治服务”。他说他一下子就不会写诗了,不知道怎么写了。接下来他就进入了这个反右的扩大化,又被打成右派。整个文革期间,他将近有二三十年基本没有发表任何作品。一直到1976年之后粉碎四人帮,他才又一次拿起笔开始写东西。在这样的一个研讨会上,他就说,“艺术为政治服务”,就是让他30多年几乎没有写作。

  我们大家大概对一句话不是那么陌生,是哲学家阿多尔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大家都知道奥斯维辛是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建立的一个集中营,这个集中营死了很多人。他见证了20世纪的一场巨大的灾难。所以说阿多尔诺恰恰是因为觉得人类居然可以制造出一批人去谋杀另外一批人这样的灾难。所以他觉得你在这个时候,或者是奥斯维辛之后,你还去写诗肯定是野蛮的。

  德国的诗人保罗·策兰,他的父母都死于集中营。但是保罗·策兰用一种犯过罪的德语,写出了特别好的诗歌,包括记录、见证了纳粹对人性的摧残。所以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只是一种比较偏激的一种说法。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有很多诗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写出了非常好的诗,包括我刚才讲的朵渔写的灾难——《今夜,写诗是轻浮的》。

  至于一个诗人,只写个人的风花雪月,个人的情感,还是要介入到直面社会现实。,一个思想家叫雅斯贝尔斯,他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他说:“政治意识越开明,人们越能感受良心的责任。”对于一个诗人来讲,如果你拥有足够的想象力,你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他人的愤怒、他人的酸甜苦辣,我觉得那么你表达的东西也具有普遍性,也是能够和人类分享的一种情感。

  所以,今天我们就从诗歌的有用和无用两个方面简单的讲了一些例子,我个人还是觉得诗歌它没什么用,尤其它没有什么政治的用处。诗歌只是一个培养人的敏感和想象力的一种文学方式。诗歌只是表达从个人的经验中走出的,可以抵达他人的情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1

  蓝蓝老师,上次小河老师也谈到音乐在艺术中位置问题,我们很多时候会把视觉艺术作为主要的艺术来看待,想请您谈谈对诗歌与文学,诗歌与艺术的关系的理解?

  蓝蓝老师,我听您的分享时特别感动。因为自幼学习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所以我特别能领会蓝蓝老师说的“敏感的心”与“放下武器”的自由之爱。可是,我最近两年有一个特别担心的地方,因为我也到了要下一代的年龄。我看到蓝蓝老师也让自家千金来尝试写诗和翻译诗。真棒。但是,我的担忧是,我特别怕下一代在这样一个没有想象力、魔幻和罪恶一直上演的时代里,会因为敏感的心而频频遭到伤害。您有这样的担心么?我们怎么办?

  蓝老师,中国应该说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有非常丰厚的古诗传统,今天的中国现代诗歌,与古诗传统,与西方现代诗歌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今天现代诗歌的处境在您看来是什么样的?这种处境的原因是如何造成的。

  蓝蓝老师,因为百年来我们的白话诗与翻译诗的发展确实是相伴相生。我的问题是:Translation is missing. 有人说:诗是不可翻译的。您会常去看原文么?就是会常学习新的语言么?

  您提到音乐,诗歌在表达一些苦难,灾难时有原罪的提法,是不是我们有一些诗歌创作其实是满足作者的一种表达的愉悦,是不是有些事情其实是不宜用诗歌表达的?是不是存在有诗歌创作伦理的问题呢?

  不算问题,仅仅从交流的角度说两句自己的感觉,贻笑大方了。我在想什么叫做“有用”?是诗人主观上希望用诗歌达到某种效果,还是客观上某个诗篇的出现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某种变化,哪怕这个变化只是让读者产生一种愉悦感,甚至只是让诗人本人有一种情绪的抒发?如果这些都是算用处,那我觉得诗歌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有着非常大的用处。精神对一个人的行动有着超过物质的作用,艺术对人的精神有着非常大的愉悦,净化,启发和提升作用。即使对我这种艺术粗人,自己不创作任何东西,但是遇到好的诗歌和艺术,能感受和欣赏到。所以希望蓝蓝老师和其他诗人艺术家,多进行好的创作---你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有着怎样正面的影响。

  “用处”也让我想起数学:数学有时候会被粗略的划分为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前者仅为数学结构甚至是美感而为,而后者一般有一个应用作为背景展开研究。但是有趣的是,很多改变世界的应用,在研究当时完全没有预见到,比如黎曼几何对广义相对论的作用。即使在数论这种当时认为纯而又纯的领域,大数学家Hardy说,“我从没有做过任何有用的事”,“从任何实用标准来看,我整个数学生涯的价值是零”,“我的发现当中,没有任何一个曾经或将会,直接或间接 ,为好或坏的目标对世界有任何改变”。他没想到的是,仅几十年后,现代密码学中很大部分就是建立在数论基础上的——没有这些当时看来完全没有用的数学,就没有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互联网。

  (本文由见地沙龙公众号授权发布,内容仅代表笔者观点,不代表搜狐立场)

  编 / 刘珊珊,审 / 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