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让动物回交,没有伦理道德问题吗?科学家:迫于无奈

  一说到回交,近亲繁殖,杂交,有人就要上升到道德伦理的层面。动物世界并没有那么多概念可言。

  近交的产生

  近交,甚至与生存繁衍背道而驰,因此物种会演化出避免近交和回交的方式,比如:从生理上的释放化学信号来识别亲近,或者是策略上让成年的后代离开出生地。

  不过,有些时候迫于环境的约束,为了生存繁衍也不得不打破界限。

  在狮群中,通常母狮较多,雄狮较少。当雄性幼崽长到亚成年时就会被赶出狮群,它必须进入其它狮群才能得到繁衍的权利。

  图: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世外桃源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中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四面峭壁为物种提供了保护,但也差点全军覆没。1962年,一场暴雨淹没了这里,原本数量充足的大量狮群,最终只剩9母1公,近交不可避免。

  虽然后几年里有几头雄狮跨过了火山口的屏障,奈何数量不足以破除近交的困境,雄狮被迫和母亲、姨妈、姐妹或女儿进行繁衍,病痛增加与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这是一条不归路。最终在人类帮助更多雄狮可以进入火山口,缓解了这个尴尬的局面。

  因此,有的时候人工的促进动植物杂交、近亲和回交是有利于和人类生存需要的。

  杂交对物种进化至关重要

  图:灰北极熊与灰熊

  在加拿大北部,北极圈的边缘,曾有人猎杀一头北极熊,却发现其身上掺杂着灰毛。与科学家通过人工杂交育种得到的“灰北极熊”极为相似,只不过猎杀的是“天然”的。联想到两点自然杂交也就不难理解:

  (1)与北极熊都源于古代灰熊

  (2)全球加速变暖,冰川融合,栖息地与食物被不断压缩,被迫南下。

  当冰川彻底融化,“纯”北极熊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灰北极熊或许是南下北极熊的一条无奈的出路。

  这何尝不是动物的生存繁衍的一种策略,古灰熊的分支在北极演化成了北极熊,生存需要再回去与灰熊结合。

  假设冰期来临,大地覆盖上冰雪,灰熊可以和北极熊结合适应寒冷的环境,或许一部分灰熊的基因得以保留。

  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无论是灰熊,还是北极熊,总之远古灰熊没有

  完全灭绝

  同样的例子人类也经历过,智人进入欧洲融合了当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适应了当地气候和环境,一部分智人进入了高原地区继承了那里丹尼索瓦人的部分基因,因此不会出现高原反应。

  人类也是一种动物,在演化过程中,杂交是一种捷径,是生存策略。

  如果说物种演化像一颗植岔繁多的大树,那么杂交则更像连接种间物种,使我们可以抱团取暖的繁衍之网。

  回交挽救濒危物种

  古熊与现代熊的策略缩小来看,其实就是回交与近交,不同的是遗传多样性的差别。

  孤独的乔治,最终失望离世,它是一只平塔岛雄性象龟,是种群中孤独的守望者。

  1971年,科学家发现了它,为了防止找来与它亲缘关系较近的另外一种象龟进行杂交。当产生女儿之后可以跟乔治回交产生孙女,孙女再跟乔治回交产生重孙女,再回交......使平塔岛雄性象龟的基因占比不断提升,这样就可以得到与乔治非常近似的“非纯种”平塔岛象龟。

  然而乔治或许是年迈,并不配合,仅仅成功繁殖两次,都没诞下后代,最终在2012年乔治离去,该物种灭绝。

  在人为的回交中,大多数回交并非防止物种灭绝,而是为了得到更“纯”的物种或更好的物种特性。这样事情在宠物中经常发生。人类会让一些著名的赛犬,还有一些纯正的犬种与其他犬种杂交,然后让后代不断地跟这些名犬进行回交,从而得到相对较纯的犬和性能优良的赛犬。

  科学家也经常对植物进行回交育种,例如杂交得到优良的水稻A产量很高,而A的后代F1产量不尽人意,我们就可以通过让F1与亲本A进行回交得到BC1,继续回交得到BC2,几代之后得到与产量优良的亲本A基因高度相似的后代。同样的办法,也可以挽救濒危灭绝的植物,通过杂交亲缘较近的植物得到后代,再进行回交获得具备基因高度相似的植物,防止植物灭绝。

  最后

  话说回来,杂交虽然可以避免物种,但从基因上考量,杂交的后代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物种本身了,就像智人永远变不成尼安德特人,只能携带部分尼人基因。而回交基因相似度较高,但过程中近亲繁殖也会给动物带来病痛的困扰,但相较于灭绝这又算得了什么。至于动物的伦理道德,如果物种都灭绝了,谈这个还有什么用?谁能活下来谁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