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播论文范例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1

  一、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

  在音乐文化信息迅速传播、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今天,一些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音乐不感兴趣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成为顺利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阻碍,许多教师被这个问题困扰。

  我认为,学生对课本音乐缺乏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作为理解音乐的基础,他们会感到在欣赏音乐时难以理解而无法获得心灵的共鸣。只有充满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也更容易理解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准备”环节里通过收集相关文化资料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感知不同的文化,获得学习经验,这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前提,为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方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分别收集相关历史、地理常识;音乐相关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礼仪等社会知识,以及音乐相关民族的姊妹艺术知识;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创作思想和贡献等背景知识,等等。小组成员合作收集并在音乐课上予以展示,如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全班学生播放他们收集的材料。

  这种方法与教师收集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相比,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不但体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理念,而且符合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学生收集资料的准备帮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使他们在理解音乐文化时更顺利)。采用分组协作探究法能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这样,有了背景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就更容易理解音乐相关文化,从而感受到音乐美,在音乐美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开阔视野、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二、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这种音乐文化的特色,不同的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首先应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只有熟悉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语言结构、音调特征,才能进一步开阔音乐文化视野。但是学生对只是传授概念的教学方式常常感到厌倦和缺乏兴趣,更愿意自己探究、解析和了解音乐的真相。《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在体验、比较、合作等过程与方法中实现的。我认为可以采取比较法让学生探究音乐的风格特征。这种学习方法满足了学生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体验中,力求探究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例如,我在人教版第七册的歌唱课《樱花》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聆听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日本歌曲《樱花》音乐,在音乐体验中感知两国音乐风格的不同,并通过视唱两首歌曲的曲调,在旋律体验中比较,思考其区别,探究两者调式的不同,我加以引导。通过比较,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樱花》使用了Do、Mi、Fa、La、Si,没有Re和Sol。《茉莉花》使用了Do、Re、Mi、Sol、La,Fa和Si没有用。《樱花》的结束音是Mi,《茉莉花》的结束音是Sol……从而逐渐引出日本节调式的特点:各音依音高顺序排列为346713(后面的13是高音)其旋律以级进为主,词乐关系以一字对一音为多。节奏平稳,旋律自然流畅,具有幽雅古朴、清新明朗的色彩和浓郁的日本风味。可以用音乐听辨的方法比较,巩固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感知。如上例《樱花》教学中,我在学生了解日本音乐特点后,弹奏或播放三首不同风格旋律,学生欣赏、比较、辨别,指出哪一首是都节调式旋律,加深对其音乐风格的掌握。

  比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音乐风格特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语言。

  每种文化都有相对应的音乐艺术风格类型,这些音乐艺术风格都以一定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要形成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情趣,就必须理解相关音乐语言结构、音色、节拍、节奏等基本形态,从而把握风格,正确领会音乐文化。要深入理解音乐文化,就必须熟悉音乐作品的艺术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是音乐实践的过程,要避免片面地仅仅讲解与音乐有关的世界文化与民族音乐知识,忽略在音乐实践中领会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教学采用的音乐知识灌输式教学让很多学生喜爱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有效渗透的关键所在。音乐艺术的独特性要求音乐知识的内化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须是在音乐体验和音乐实践中获得。我认为,培养学生多元音乐审美能力应与欣赏、歌唱、创作等方面密切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聆听、演唱、乐器演奏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和声、调式、节奏的特点,进而感悟不同的音乐文化。例如,在日本民歌《索兰调》的鉴赏教学中,我选取部分乐谱作为歌唱及视唱材料,让学生通过歌唱和视唱体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味;又如,在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的鉴赏教学中,我将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抽出作为节奏练习材料,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他们通过律动及演奏打击乐器获得对朝鲜音乐节奏的感性体验,感悟朝鲜音乐风格。另外,通过创作将对音乐语言的领悟用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不失为熟悉不同音乐风格的好办法。如在歌唱课《樱花》的教学中,我用日本音乐音阶常用音do、mi、fa、la、si进行音乐创作,如自编旋律并进行演唱和演奏等让学生在创作中加深对日本民间音乐文化风格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与创造中提高音乐能力。#p#分页标题#e#

  事实表明,贯穿音乐实践的音乐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使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潜移默化地提高音乐能力,获得多元音乐文化的感悟与理解。

  总之,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创造了通过音乐实践感知多民族音乐文化语言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相关民族音乐文化审美情趣,增强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实效性。

  四、设置“文化小论文”的学科综合环节,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倡“学科综合”理念,并对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做出了如下规定:“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学科综合”可以成为真正体现音乐课程作为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人文课程的途径。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德·雷默先生在他的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里提出了人文艺术学科综合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小论文”环节让学生课下收集与音乐课堂音乐相关的文化资料,并写成小论文。贯穿这些资料的主导明线是文化,各种人文知识穿插其中,相互联系。学生通过相关文化资料的收集,深入各种文化之中,能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以文化为主线的学科综合,进一步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学生在撰写“文化小论文”时需要对收集的材料整理、分析和评价,并研究如何将材料组成一篇小论文,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能引发对不同文化的思考,激发探求不同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2

  学史观照

  新中国大陆学者对非洲音乐研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党的文艺方针紧密关联,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约略说来,可分为初创(1950—1979)、恢复(1980—2000)和发展(2000—2010)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50—1979)

  新中国伊始,一穷二白的国家忙于重建,音乐界学者的主要精力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上,1950至1959年的非洲音乐研究一片空白。1960年以后,随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1960)、“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961)、“中国亚非学会”(1962)等学术机构或民间社团逐步成立起来,中国大陆学者对非洲的关注逐渐增多,开始将目光投向遥远的非洲音乐。但致使许多研究工作处于龟行或停歇状态,学术活动陷于瘫痪,期间仅有莹星《马林巴》④一篇公开发表。30年的初创阶段仅发表10篇介绍性文章,如莹星《几内亚的民间乐器》⑤、严永通《非洲的鼓》⑥等。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相似的历史命运与奋斗目标,两者联系紧密,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无法脱离政治的窠臼。非洲音乐研究范畴自然无法摆脱这样的主题,其性质突出实用性,着重于对非洲音乐的信息收集,多限于浅层的介绍或新闻报道。中非音乐交流之所以掺杂了某些政治因素,形成阶段性特点,有它特定的历史动因。其一,新中国刚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内外交困,政治、经济建设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音乐难以完全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烙印。其二,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20世纪50至70年代非洲国家多处于解放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启示,对非洲音乐的关注充满着同情与团结非洲人民的目的。其三,对音乐艺术的摧残更是达到了顶峰。以“阶级斗争为岗”的年代,许多研究无法摆脱“左”的思想束缚。这些因素决定了双方的交流更多局限于政治经济领域,有限的音乐交流则融入了政治目的。在中国大陆与非洲国家及地区的音乐交流中,国内一些艺术团体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以表演亚非拉国家民族歌舞节目为首任的东方歌舞团,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中非音乐表演艺术交流的重任。该团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曾出访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人民日报》等国内重要报纸都以较大版面对其进行了报道。

  (二)恢复时期(1980—199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从而得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得以恢复,非洲大陆逐渐引起国人关注,相继成立了诸多非洲学术研究机构或民间组织,如中国非洲问题研究学会(1979)、“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1979)、中国非洲史研究会(1980)“、中国非洲史研究会”(1980)、“南非研究中心”(1995)“、非洲研究中心”(1998)、“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1990)、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1998)等。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南开大学、外交学院、云南大学等院校的教师对非洲问题进行学术层面的研究。受非洲研究大环境之影响,音乐学者加大了对非洲音乐研究的纵深度,由概览介绍逐渐朝着学术层次的转型,相关文献有论文30篇、译著有2部、兼著2部和旁及著5部。代表性文论有陈自明《布隆迪的民间乐器》⑦、〔日〕濑户宏(王北成译)《非洲传统音乐的现状》⑧、〔法〕罗康德(张东晓译)《黑非洲的音乐语言》⑨、陈铭道《非洲音乐的节奏组织原则》⑩和《从民族音乐学看非洲乐器》???、陈铭道和皮全红《非洲木琴研究与民族音乐学》???、张雷和陈自明《独放异彩的黑色珍珠———记非洲传统音乐》???、李昕《非洲的“拇指钢琴”———姆比拉琴初探》???和《黑人传统音乐中的鼓文化研究》???等。译著分别是加纳著名民族音乐学家恩凯蒂亚《非洲音乐》???,上音学者汤亚汀翻译,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出版的专门评介非洲音乐译著。美国音乐史家艾琳•索森(E.Southen)《美国黑人音乐史》???系袁华清由法文版转译而来,该著的开篇中,叙述了美国黑人移民前所在非洲国度的音乐艺术特征。兼著有陈铭道《黑皮肤的感觉———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两部世纪之交的成果,前著系作者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其突出的特点一是运用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的观点,强调将音乐事象置放于赖以生存的自身(历史、文化)环境中去;二是使用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作者用较大的篇幅、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非洲黑人音乐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分析和论证了美国黑人音乐中来自非洲的DNA(基因)。音乐学家田青认为该著是“音乐学领域里近年来出现的最好的书之一”???。总之,两本兼著迈出了中国非洲音乐研究学术转型最为坚实的步伐,具有启后承前的模范作用。旁及著包括张荣生《非洲黑人艺术》???、宁骚《非洲黑人文化》???、〔法〕让•洛德(张延风译)《黑非洲艺术》???、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李保平《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五部著译文献是国人全面了解和认识非洲文化艺术很好的教科书,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学者研究非洲音乐重要的文化参考读本。该阶段研究无论在内容、范围及现代化问题方面都较前一阶段有了质的提高。双方的音乐交流趋于理性回归,纯音乐的对话开始增多。重要的是学者们开始以民族音乐学的视野来看待、研究非洲音乐,以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从文化的视角剖析非洲音乐。#p#分页标题#e#

  (三)发展时期(2000—2010)

  新世纪的十多年,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段,非洲音乐研究文献形势喜人,数量激增,成果十分丰厚,其中论文75篇、专著和曲集各1部、兼著类9部、旁及著译类4部,远超过新中国成立前五十年成果之和。就研究对象领域而言,75篇文论多数系对非洲传统音乐形态、传承的关照,如陈自明《鼓和鼓乐在黑非洲》???和《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的音乐和舞蹈》???、江东《黑色鼓角相闻———掠影尼日利亚传统乐器》???、董云《尼日利亚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等。此外,一些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非洲音乐家的艺术音乐创作,李昕《阿金•尤巴“非洲钢琴艺术”的创作道路(上、下)》???、《“非洲钢琴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个侧面———阿金•尤巴的钢琴组曲〈传统生活情景〉研究》???与《克瓦本纳•恩凯蒂亚〈教学用曲12首〉的“文化”认识与“技术”评价》???三篇文论篇幅较为宏大,研究十分深入、透彻,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当之无愧地成为非洲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代表性力作。随着世界民族音乐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增长,非洲音乐逐渐被作为论文选题,谢佳音《加纳作曲家曼纽尔•吉玛•拉比的钢琴作品———〈莲花〉》???及《非洲钢琴艺术研究———以三位非洲作曲家的六部作品为例》???、吴娟《从〈通话鼓〉看尼日利亚当代作曲家钢琴作品》???,便是此类成果。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不可逆转,西方文化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所到之处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对于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固守传统,一味被动抵御,还是勇敢直面,迎接变化,融入新元素,面临艰难的抉择。非洲音乐也毫无例外地陷入这种困境之中,非洲学者为此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与探索,不仅在思想上接受了以“黑人特性”为口号的“黑人文化复兴”的理念,而且在实践上将非洲音乐、乐器元素与西洋作曲技法巧妙融合,创作出大量具有非洲精神的新型民族音乐作品。李昕等人的研究成果很好地阐释了非洲音乐家的创作理念、创新精神以及对传统音乐的珍视和坚守。专著、曲集均由海归博士李昕完成。《从“撒哈拉”往南走:黑人音乐偶拾》???是国人专事非洲音乐研究的开山之作,该著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对专业工作者与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和认知非洲音乐特征很有助益。而作者编辑出版的《非洲钢琴曲集》???,则同样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国内钢琴艺术教学视界的开阔和演奏曲目的拓展,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兼著类除洛秦《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外,其余均为满足教学之需而撰著、编写的教程,在非洲音乐知识普及和艺术推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王耀华和王州《世界民族音乐》???、张谦《世界音乐文化教程》???、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图》???、饶文兴《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王耀华《外国民族音乐》???、杜亚雄和陈景娥《外国民族音乐》???、杜亚雄《世界音乐地图》???、王静怡《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博览》???等。旁及著译类包括张荣生《非洲黑人雕刻艺术》???、〔英〕帕林德(张治强译)《非洲传统宗教》???、〔英〕宾格汉姆(吴静译)《精彩非洲艺术与文化》???、刘鸿武和李舒弟《非洲艺术研究》???等。对多视角、多层面感悟非洲音乐文化大有裨益。

  具体分析起来,此阶段研究成果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大约来自于以下方面:一,国家对非洲学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中非合作论坛”继续向广度、深度推进。二,一些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加强了对非洲学的研究,一些高校专设了非洲研究机构,非洲学得到重视。如“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2005)、“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2007)、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07)等。另外,世界民族音乐学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将世界民族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促进世界民族音乐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世界音乐。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2010年7月成立了“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深入研究、探讨和交流《外国民族音乐》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经验,两个学会对非洲音乐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多元文化作为一种形态观念,得到普遍认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便是在此理念驱使下研制出台的。该课程标准不仅注重中华民族音乐的培养,而且强调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它的颁布,促使高等音乐教育更加重视《世界音乐》课程、师资和设施的建设,激发了非欧民族研究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负笈海外攻读民族音乐学学位中青年才俊的学成归来,给国内音乐学界带来新的讯息。其中以黑非洲或非洲移民音乐为对象的成果,将黑人音乐纳入文化的整体范畴中,以人类学的观念解读、洞悉黑非洲音乐深层次的内涵。四,中非文化艺术(音乐)之间的对话、交流呈现出繁盛之势,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主要活动有:1.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宗旨的“相约北京”艺术节???,自2000年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国人在感知、领略非洲音乐歌舞艺术魅力的同时,促进了中非之间的人文艺术交流。2“.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自2000年已连续举办五届,每一届开幕式文艺演出,都是中非艺术家尽情展示各自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魅力的最好舞台。3.中非文化部长论坛于2012年6月18日在京举行,与会46位中非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中非文化部长论坛北京宣言》,开启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新纪元。4.“中华文化非洲行”则以“走出去”为目标???,传播中华音乐文化。5.“中非音乐对话”???于2005、2007连续举办两届,以直观性、参与性、互动性为特点的工作坊,突出“活态保存”的理念,强化现场参与、直接操作、感性体验的功能。6“.非洲艺术论坛”???于2009年5月26日举行,五十多位中非学者共同分享各自关于非洲艺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其间举办国内高校首家“非洲博物馆”揭幕式和非洲歌舞艺术展演。#p#分页标题#e#

  质性检视

  客观地说,新中国的非洲音乐研究,历经从无到有、由少及多、自浅入深的学术旅程。它不仅将丰富多彩的非洲音乐呈现于眼前,同时为认识世界音乐多样性提供有一个参照,更为推人及己提供了一个自我深省的视角。六十余年研究历程,既有收获的喜悦,也存在诸多值得思考和留待完善的问题。

  (一)研究文献特色

  1.研究深入,成果丰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对非洲的重视程度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对非洲的认知从最初的支持、了解非洲向深度研究的转型。迈过第一阶段的低产出以后,在21世纪研究文献数量成倍增长,在学术内容的质性内涵上同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部分高校开始招生培养非洲音乐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有6位同学提交较高学术水准的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非洲艺术(音乐)研究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舞台表演交流活动呈现出未有的繁盛景象。

  2.内容丰富,领域全面。中国学者关于非洲音乐的研究是从非洲传统音乐的研究起步的,其中尤以独具非洲特色鼓与马林巴两种乐器备受重点关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内容迅速扩展到非洲音乐概览、非洲乐器考察、非洲舞蹈音乐、非洲音乐传播、非洲音乐教学五个领域;新世纪以来,研究领域拓展到非洲当代音乐创作,内容涉及非洲钢琴艺术、歌剧音乐创作、专业音乐教育等。既有对非洲音乐的共性特征进行探讨,也有从国别的角度解读非洲音乐的个性特点。

  3.视野开阔,注重综合。关于音乐研究的学术传统更多的是采用形态分析、审美判断等手法,中国音乐学者对非洲音乐的研究也大致如此,这从早期的学术成果便可清晰窥知。1980年代末期以后,一些出国留学攻读学位的中青年音乐学才俊,他们在国内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传统音乐分析的功底,在国外得到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的指导,了解了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极大地开阔了理论视野,观念上接受了“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的价值取向,技术上受到西式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训练,方法上追求跨文化、多样化研究的综合,把音乐作为文化的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4.团队凸显,中心初成.中央、上海两所中国成立最早的音乐学院,一直位列中国音乐学术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外国音乐研究领域更是遥遥领先,无以匹敌。就非洲音乐研究而言,情况同样如此,以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为中心,中央、中国、上海三所音乐学院形成了各自的研究团队,尤以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团队更为突出。陈自明、李昕两位学术带头人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前者更多地关注非洲传统音乐,从1956年的“几内亚民族乐器改良”开始,对推动非洲、拉丁美洲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做了不懈努力,成绩突出。后者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成果更是丰厚,特别是对非洲当代音乐研究,内涵更加透彻、挖掘更显深入。

  (二)存在问题检视

  1.研究力量薄弱。与欧美问题研究相比,非洲问题依然处于边缘地带,其中非洲音乐研究更是势单力薄。国内的专业研究机构(含高校非洲研究中心)与民间组织尚未专设非洲音乐研究课题,甚至将音乐内容排除在外,目前尚无一个集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国际交流的专业非洲音乐机构组织。高等院校中的音乐学院(含专业音乐学院)作为非洲音乐研究主力阵地,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也相差甚远,涉及该领域的专业学者屈指可数。某些院校培养出的少量专业人才,就业以后因无用武之地便改变研究方向,甚至转投其他职业。

  2.目标定位模糊。国内学者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国际学者的交流也甚少,基本呈现个体化、零散化的特点,随机性较强,缺乏统一的目标定位,对于研究对象缺乏长期而细致的规划。持续性关注意识不强,深入探究学术动力不足,多数论者浅尝辄止、昙花一现,不同论者间相互参照、内容雷同时有发生,整个非洲音乐研究呈现出一种“自发”的局面。依文献质量而论,叙述、介绍性居多,深度描述和阐释较少。客观地说,非洲音乐研究既需要全景式的概览,更需要国别或个案研究。

  3.田野调查匮乏。毋庸置疑,无论在过去、现在或者是将来,实验室里的推理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纯粹的“纸上谈兵”得出的结果往往存有偏差,必须离开“扶手椅”,走出资料室,深入到鲜活的田野文化现场中去;无论是“局外人”的宏观视野,抑或是“局内人”的参与观察(ParticlpationObservation),在理解和认识非洲音乐文化时都将发挥自身的优势。客观地说,新中国非洲音乐学者,能够扎扎实实深入非洲田野者,实乃凤毛麟角,既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的支持,也没有成为风气的客观环境。多数篇什参照的是翻译的二手材料甚至是转译的第三手资料。

  4.学科交叉不足。虽有部分学者结合音乐学与人类学的知识对非洲音乐进行了探讨,但从整体上看,仍以知识普及性介绍居多,缺乏从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跨学科和多角度对非洲音乐的历史、社会生活状况的深入考究,非洲音乐研究水平的提高需要各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另外,翻译文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拓宽我们对非洲音乐的认知,不失为了解非洲的一扇便捷窗口,音乐学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也严重不足。目前,所见文献仅有1部翻译著作和15篇翻译(含编译)文章,显然,这个数量与丰富的非洲音乐宝藏和大量的国外学术研究成果是不相匹配的。

  愿景瞻望

  虽然新中国非洲音乐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互现、欣喜与缺憾并存,但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十年,非洲音乐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学术观念更新、方法路向转型和对外交流互动的大背景中,实现了由知识概览介绍向学术深层探索的跃迁。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中非文化交流成为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第三次浪潮???到来之际,中国的非洲音乐研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3

  一、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还要从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构成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有实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改革的密切配合,消除互相制约的不合理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一)组成结构改革

  1.增加专业性期刊数量,限制综合性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格局是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综合性期刊往往涉及几个学科,学科边界模糊,影响了读者信息索取的便捷性与靶向性及期刊品牌建设,继而影响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学术期刊因其专注某一学科,期刊定位更为准确、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更为细化、选题更为前沿新颖,从而对特定学科学术水平的推进更为有力,更能彰显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大对专业性期刊的审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和指导现有综合类学术期刊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变。比如,高校综合性学报,要从为学校办刊向为学科办刊转变,即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向专业性期刊转变。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要依托本校安全、管理学科影响力于2018年更名为《安全与管理学报》,成为安全、管理及交叉学科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发表阵地。

  2.逐步增加英文学术期刊数量

  1887年,我国出版发行了第1种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MedicalJournal。截至2018年3月26日,我国共出版了548种英文学术期刊,占我国学术期刊总量(6468种)的8.47%。①英文学术期刊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8版)可见一斑。在报告公布的175种“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英文学术期刊有137种,而中文学术期刊只有38种。②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偏低问题,出台了指导意见与提升计划,如2013年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6部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英语成为“国际语言”的语境下,为加强对外文化理念、意识形态及科技成果的传播,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全球学术生态贡献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加大对英文学术期刊的刊号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出版发行优质的英文版期刊数量,尤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英文期刊数量,在增加科技成果传播力的同时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促使“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二)编辑人员专业组成的结构性改革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从事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供给侧的行为主体,其专业构成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现代出版体系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至少包含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及技术质量等三方面内容,因而编辑人员的专业构成也应与其相互照应,分成学术编辑(由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人员担任,把关学术质量)、文字编辑(由具有编辑出版专业或中文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对选定内容进行行文措辞、内容结构等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等,把关编校质量)和数字技术编辑(由具有数字出版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完成网站维护、网上编辑流程的更改、视频修改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编辑和推送等数字化出版工作)三类,并根据期刊实际进行人数比例调整,使编辑人员专业组成更为科学合理,以满足出版质量要求。

  二、学术期刊供给形式的结构性改革

  (一)继续与中国知网等传播平台合作

  截至发稿前,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共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100种,文献总量5300万篇;万方收录中文期刊8000余种;维普中文期刊收录期刊14652万种,文献总量6000余万篇。这三大期刊数据库在资源品种和服务功能上具有明显差异,可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是读者进行期刊学术论文数字化阅读的重要获取途径。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继续利用这三大传播平台进行数字化出版。

  (二)建设并完善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

  期刊网站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呈现本期刊已全文之外,还可以实现在线采编、与作者互动等,从而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效率。现在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采用的是中国知网、三才、玛格泰克三种功能各异的采编系统。没有采用相关采编系统的学术期刊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期刊的系统,以提高采编效率、优化出版流程,从而扩大期刊影响,提高国内外影响力和显示度,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升级。已建网站的期刊出版单位应完善开放获取(OA)功能并考虑读者对期刊深阅读与浅阅读的需要和便于国际科技情报机构检索和收录,提供PDF和HTML两种及以上阅读模式,以增强论文显示度,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进而提升引用率和影响力;增设互动交流板块,实现作者、读者的参与互动,使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强读者黏性和有效供给,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科研传播功能。

  (三)开通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微信在社交类移动应用中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较2016年增长14%。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利用情况不佳。微信公众号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接口设计、自定义交互菜单、小程序等都为期刊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学术期刊要顺应全媒体时展的要求,开通微信公众号并按照网络传播特点对论文进行编辑推送,尽可能实现期刊内容数字化传播,扩大期刊传播力。

  (四)推进移动有声阅读

  《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发展迅猛,达到40.6亿元。为使平面的文字作品更加立体化、个性化和形象化,满足读者个性化、便捷化和“碎片”阅读需求以增强读者黏性和增加利润增长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采取与喜马拉雅等专业音频制作公司合作或独立制作的方式,推进移动有声阅读的建设以提供学术论文数字音频形式的在线收听和下载服务。

  (五)推进数字集成出版

  相较于纸质期刊,数字期刊更利于出版内容的归类整合。为发挥“集群”优势,提高学术出版力,我国学术期刊应在数字化出版基础上对出版资源进行再整合。对于综合性期刊,可以将过刊中同一学科的论文整合在一起推出专题数字辑刊;对于专业期刊,可以将过刊以年为单位组合成集刊数据库,或加入学科数字期刊群,利用刊群规模化优势来增加期刊所载论文被检索的几率。如条件成熟,在总结按学科进行集群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出版属地、行业或系统进行更大规模的数字化集群。

  (六)进行增强出版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①进入数字时代,学术论文与社交网络的联系、与其他数据材料的关联及语义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更注重科研共享、数据重用,但限于出版理念与出版技术,传统论文出版与相关数据材料等之间往往相互独立,较难建立起有效关联。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应做出相应调整,如在出版的论文中提供研究数据、附加材料、出版后数据及数据库记录等信息以及与论文相关内容的链接,进行增强出版。增强出版以“结构化文本+富数据”形式,以文本、音频、视频、数据集等多种数字形态,向读者传播研究成果,具有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等特点,是对传统数字出版形式的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和论文传播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通过加入OSID(OpenScienceIdenti-ty),即开放科学计划,②进行增强出版。

  三、学术期刊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应根据期刊定位及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栏目结构、优化论文类型占比、增加提高自身影响力的论文构成要素。

  (一)期刊栏目的改革

  著名编辑家邹韬奋说,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市场经济时代是品牌效应时代,拥有了品牌效应,才可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期刊的品牌经营,首先是栏目的品牌经营。

  1.强化重点栏目

  重点栏目最能体现刊物价值、特色和办刊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期刊栏目文章篇均下载频次及被引频次等指标判定栏目影响力,根据办刊的宗旨和资源优势确定重点栏目,重点栏目放置于栏目首位并增加其文章选编数量,加强编辑力量。

  2.开设争鸣栏目并设置差异化争鸣栏目选题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学术创新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媒介,而争鸣栏目是学者进行学术观点碰撞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学术期刊提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没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组织策划争鸣栏目;已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在了解同类期刊争鸣栏目选题现状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策划差异化争鸣选题以避免同质化,并认真实施策划方案,保证争鸣文章的学术质量。

  3.减少同质化栏目

  对于专业性期刊,改革重点是增加“你无我有”栏目,减少同质化。现在大多同学科学术期刊因报道学科一致性而导致其栏目设置大同小异,雷同化现象严重。对于同学科专业性期刊,要根据栏目空白和实际所需进行差异化栏目设置,强化期刊特色和学术价值。如《商业研究》“会展经济”栏目,即根据目前国内经济类期刊“会展经济”栏目尚处于空白的实际,为适应会展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履行学术传播的使命而策划。

  4.增创特色优势栏目

  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重点是要增创特色优势栏目。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学科众多,没有优势栏目则不能凸显期刊优势,应利用优势学科和资源增创优势栏目。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等综合类学术期刊,要根据学校学科优势申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以创设特色优势栏目,增强期刊影响力。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即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增添了期刊特色和影响力。对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通过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来增强竞争力,如《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历史”“蒙古国研究”等栏目独具地域特色,在学界相关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二)刊载论文内容和类型的改革

  1.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

  办刊方针是刊物的灵魂,约束着栏目的设置与文章的内容。为提高自身专业性,我国学术期刊应紧紧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办刊方针是推动和提高音乐学研究并为音乐教学服务,从创刊起便紧紧围绕办刊方针设计栏目、选录文章,开设了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学等体现办刊方针的栏目,保证并提高了期刊专业性与影响力。

  2.均衡论文类型

  学术期刊的论文类型大致分为研究型论文、综述型论文、评论型论文三类。研究型论文研究深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属于一次文献,结论与观点更易被引用,为增加影响因子,各学术期刊更愿意发表此类型论文,这造成学术氛围的单调,限制了学术期刊的作用。我国学术期刊应逐渐增加综述型论文和评论型论文数量,达到论文类型的均衡,以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学术导向与学术交流的作用。

  (三)中文学术期刊论文题名、摘要、参考文献及其改革

  1.中文学术期刊文章应附有中、英文题名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2006)》(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应同时附有中、英文题名。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无论其属于哪种类型,英文题名与英文摘要、关键词往往同时附有,而《规范》对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的英文摘要没有做必须附有的硬性规定,导致其或有或无,直接影响到英文题名的或有或无,从而违反了上述规范要求。另外,EICompendex等国际知名检索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都包括论文标题等,为适应国际检索需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英文题名。

  2.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EICompendex工程索引文献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除包括论文题名外,也包括摘要等。为了方便国际学术交流、加快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国际影响力,中文学术期刊应调整论文内容组成要求,改变目前英文摘要作为“补白”而可有可无的现状。特别是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要按照《规范》要求,将英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必要内容,并认真对其进行编译加工。

  3.英文摘要应逐渐向英文梗概过渡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深入,为方便国外读者更完整、准确地了解论文内容,判断论文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经济研究》等中文学术期刊已不满足于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的英文摘要向外国读者介绍论文的做法,要求每篇论文要附有4500英文字符,包含研究背景与意义、主题与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经验数据及来源、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重要创新与贡献等的英文梗概,此举措使该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连年提升,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并位列前茅。鉴于此,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应由只介绍论文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向更翔实的英文梗概过渡。

  4.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将参考文献作为论文的构成要素并按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进行编辑规范以保证其著录质量。

  5.中文学术期刊应同时著录中、英文参考文献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6.1中对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方面首次做了指导说明:“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应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①如上述所论,参考文献对于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术期刊应一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单一导致学术传播能力受限的局面,按此规则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由一种文字著录向双语著录转变。

  四、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供给侧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社会化媒介工具及互联网思维对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将一改传统出版单向、封闭的传播性质,越来越注重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与作者进行交互作用,出版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参与者、创造者,推动传统出版模式不断向协作式、开放式、分享式众筹出版转变,即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面向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募集出版项目资金,让消费者参与到出版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进而使出版生产者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出版消费者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最终促进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传统出版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期刊出版单位面临转企的背景下,众筹出版拓宽了融资渠道,将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且参与众筹者大都是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众筹把研究兴趣、方向相似的人集中到一起,不仅可以满足投资需求,还可满足学术交流需求,不仅可以筹资,还可以筹智,给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可行性分析

  1.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平台完善

  众筹出版要具备三要素:项目发起人、众筹平台、参与者。其中,众筹平台是连接项目发起人与参与者的桥梁,对于众筹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众筹平台可以是期刊网站、专业众筹网站或社交网络平台。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与专业性,相较于大众期刊而言,其社交网络相对狭窄,粉丝数量也相对较少,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众筹的效果不会很好。笔者认为,建有网站的学术期刊,其众筹平台最好选择自己的网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及数字出版技术的成熟,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尤其是核心期刊出版单位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和采编需要积极进行期刊网站建设,这显著提高了期刊和论文的网络显示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浏览期刊网站者大都是期刊的“铁丝”,有较强的忠诚度与黏性,因而以期刊网站为众筹平台靶向性更强,众筹效率会更高。对于没有自己网站的期刊,可以通过众筹出版网站进行众筹,如众筹网“新闻众筹”平台等。

  2.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完备

  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要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公信度,这样才能得到参与人的认可与信赖,提高项目成功率。由于学术期刊的专业学术属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与学识水平,尤其是主编或副主编,他们大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学术期刊出版及自己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与影响力,具备了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

  3.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参与人数量保证

  自2011年众筹模式被引入中国以来,众筹出版在图书领域发展迅猛,学术期刊众筹出版也方兴未艾。学术期刊的属性决定了其较图书众筹出版存在更多的困难。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传播形式,其论文作者及读者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大多为各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及在职研究人员等。由于其专业性强,导致其作者及读者范围窄,是小众出版物,这是其劣势。但同时,此特点也造就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力保障了众筹出版的参与人数量。“正是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使它成为一部分人的刚性需求,这既是学术期刊的劣势,也是其优势”②。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4

  【关键词】谭盾;英雄;研究现状

  一、叙事风格及影片情节

  《英雄》采用整体叙事结构,用“戏中戏”的表现方式来呈现整个故事。“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的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3年前,情侣刺客残剑、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残剑此举,飞雪甚为不解。从此,两人生怨。3年后,秦国侠士无名,实为赵国人,为报“国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潜入秦国,花了10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无名前来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商议刺秦事宜。同门师兄长空为能让无名接近秦王,在漏顶棋馆,佯败在无名剑下。无名求助残剑、飞雪,遭到残剑的断然拒绝。残剑的态度更引来了飞雪的不满。残剑力劝无名放弃刺秦,这使无名大为不解。在无名赴秦的路上,残剑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并解释说,这是他多年悟出来的道理,秦王不可杀。积怨已深的飞雪再也不能理解残剑的劝阻行为。残剑为证明对飞雪的感情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期待,幽怨地死在飞雪的剑下。飞雪深为愧疚,最后双双戕身戈壁大漠。秦王召见无名。无名讲述刺杀三刺客的经过,取得了十步于秦王的最高规格。无名抓住机会,飞身刺向秦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无名最终放弃了。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七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最终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整个故事以无名上殿刺杀秦王的过程展开,通过无名与秦王的对话展开无名与长空、残剑、飞雪的故事,故事结束,无名刺秦。可以看出故事的主线是无名刺秦,故事的副线有2条,分别是无名击杀长空,及无名击杀残剑、飞雪。”[1]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在知网搜索关键词“谭盾英雄”,现已搜集到的相关文献有18篇,其中硕士论文4篇。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电影音乐《英雄》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内容的梳理,本综述将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五类:研究音乐发展技术手段的文章有2篇,探讨电影音乐创作特色的文章有7篇,分析武侠电影本体的文章有2篇,探析配器技法的文章有5篇,新闻报道的文章有2篇。

  (一)研究音乐发展技术手段

  四川师范大学夏娇的硕士毕业论文《谭盾电影音乐“影?音”结构关系研究》[1]第三章“电影《英雄》叙事及原创音乐分析”从情节、音乐发展技术手段、配乐曲目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英雄》核心主题材料由一个开放性乐段构成,由该乐段材料衍生出另外两个主要主题和三个次要主题。文章从电影《英雄》原声带16首曲目的结构作了深入的分析。樊未锋《浅谈谭盾作品<ForTheWorld>所蕴涵的“道”》[2]一文从电影主题曲《ForTheWorld》引出,论述伴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主题旋律随之各种变化,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道”的思考。

  (二)探讨电影音乐创作特色

  朱丹丹《谭盾武侠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及意义》[3]一文从武侠电影音乐的创作特色来介绍,作品中对东西方元素的运用,如运用民族乐器、民族调式、民族文化、西洋乐器、西洋调式,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在音乐国度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天下大同”。西北师范大学浦江辉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西部电影音乐对地域文化的彰显与当代回应》[4]第一章“音乐对西部电影地域景观的构建”第四节“武侠题材意象”中提到《英雄》在中国西部的大漠上拍摄,但并未涉及到音乐的研究。夏伟涛《谭盾电影音乐创作的“中国风”审美意蕴研究》[5]一文从民族传统配器和东西方音乐元素的运用方面论述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审美意蕴。周静《谭盾电影音乐中的民族意蕴——以〈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为例》[6]一文从电影《英雄》的配乐中对创新使用民族音乐语言进行了详实的描述。湖南工业大学王怡的硕士论文《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研究》[7]第三、第四、第五章对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的中西音乐元素交融的艺术特色,电影音乐营造意境氛围、淡化暴力色彩、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民族特点、强化视觉效果的艺术功能,及电影音乐的当代价值七个方面进行论述。程辉《谈当代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谭盾电影音乐谈起》[8]一文从当代影视音乐的特点、谭盾电影音乐的特点、当代影视音乐的发展趋势三个部分论述。李钰鹏《谭盾电影音乐的艺术》[9]一文通过谭盾一贯的音乐创作来全面剖析其电影音乐的风格与特点,探究其音乐创作中所包含的民族情节的根源,揭示其作为国际性音乐大师在电影音乐创作领域中所具有的包容性、创造性以及在电影原声音乐发展上的新思路,强调出谭盾电影音乐的创作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性的意义。

  (三)分析武侠电影本体

  任珺(王莹)《从“归隐”到任用自在的“顿悟”》[10]第二章第二节“《英雄》原声音乐”主要从张艺谋导演对武侠电影文化内涵的解构来论述。文中提到:《英雄》是一部武侠电影,而导演“张艺谋将‘狭义精神’放在次要位置,将对人物的思考及对社会的影射置于首位。这种本末倒置的‘进步’,将‘武侠片’的内核弱化,让它向‘史诗大片’‘文艺大片’‘伦理大片’倾斜。”[10]张子骏《浅谈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符号》[11]第三章第六节“《英雄》——秦腔、大漠之风”提到《英雄》中音乐具备浓厚的雄性特征和尚武节奏,得益于使用日本的鼓童。作曲家创造性的将男声、鼓声与琴声糅合在一起,表现出军队的力量、戈壁滩的苍凉,其气势磅礴、雄浑深厚的张力令人震撼。第五章第二节提及谭盾“武侠三部曲”电影音乐的成功对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三点启发,一是要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将民族音乐注入电影音乐,三是要具有开放包容的国际眼光。

  (四)探析配器技法

  曾维《从容游走于“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谭盾电影音乐现代性论析》[12]一文主要从谭盾电影音乐的现代性,电影音乐的民族化特征,电影音乐的国际化特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配器上,用二胡的丝弦代替小提琴的琴弦,再用古琴的装弦调弦法装调,还原出中国古琴——“秦弦”。王欣《传播中的电影音乐——音乐解读〈英雄〉》[13]一文将《英雄》由序曲开始的16个音乐片段作了分析。而且提及音乐的配器,如浩荡的秦军于尧鼓齐鸣中策马奔驰,借鉴秦腔的高音特征使音乐听来有远古大漠的苍凉感觉。赫达《浅谈谭盾电影音乐的审美艺术——以〈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为例》[14]一文描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如配器中民族乐器击铙、鼓与西洋乐器小提琴的结合,完美呈现出飘渺幽怨的音色特征。詹薇《论谭盾的音乐创作在电影中的应用及其特殊价值》[15]一文在第二部分第二点论述《英雄》的创作元素,其中提及音乐中使用两把小提琴,一把是帕尔曼的小提琴,一把是特制的,用中国民族乐器二胡上的丝弦代替的小提琴琴弦。日本鼓童运用中国手法击鼓,并运用“轮指”法进行演奏,使鼓声呈现出全新的听觉形式。熊志音《〈卧虎藏龙〉诸片中的民族器乐赏析》[16]一文从中国传统器乐与西洋乐器结合产生的音响效果来论述这部电影音乐的成功,这种技法极大地为民族器乐拓展了展现空间。

  (五)新闻报道

  “校园歌声”发表的《谭盾:电影缘&音乐情》[17]一文谈到谭盾创作电影音乐的灵感来源于他母亲的饮食习惯,作为生活在纽约的湖南人,即便吃巧克力都要蘸着辣椒酱。在音乐创作上也模仿了这种将各种元素糅合在一起的做法。《英雄》的音乐粗犷、沧桑、浪漫,满怀北方大地的情怀,其中帕尔曼的阴阳小提琴、日本的鼓童、蒙古的呼麦、交响乐团的铜管、湖北的编钟、京剧韵板、老生花脸的吼叫都为音乐增添了精彩的一笔。陈湘阳《谭盾来深摆音乐盛宴》[18]一文提及:音乐会上首次同场演奏《永恒的水协奏曲》、《卧虎藏龙协奏曲》、《英雄》。演出圆满成功,并获得观众的高度评价。谭盾受采访时曾说:“如果说《卧虎藏龙》是我的女儿,它带有南方音乐的柔情似水,细腻、委婉,线条简单;那《英雄》则是我的儿子,表现的是北方音乐的大气磅礴,音乐粗犷、沧桑、多层次”。虽然这些研究《英雄》的论文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其研究的角度并不广泛,研究的内容并不均衡。文献中几乎没有从综合艺术角度和音乐结构角度来分析《英雄》的文章。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从开始到结束,音乐充实着剧情不断发展,甚至在电影出现某种色调时,音乐能起到增强的作用。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笔者将从作品的音乐曲式结构方面继续分析电影音乐《英雄》,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

  三、结语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5

  回首1980年,当胡坤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在世界重大小提琴比赛中“零”的记录———获得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五名时,人们在惊喜之余,还以为这是个别、偶然的现象。然而自那以后,中国优秀小提琴选手陆续几十次赢得了各种国际比赛大奖,让世界乐坛刮目相看:王晓东在1983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英国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吕思清和黄滨分别于1987年、1994年摘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等等[1](第202-206页)。如今,当我们再听到中国选手“国际比赛获奖”时,高兴之余,已不会再感到特别意外和惊奇了。诚然,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夸赞中国的小提琴艺术有多么辉煌;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蓬勃兴旺的整体社会环境,使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活跃、开放的国际交流和学琴热潮造就了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腾飞,涌现出薛伟、钱舟、陈曦等多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

  经过几代中国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教育家对西方小提琴艺术已经有了相当深度的理解,并掌握了科学的技术训练方法,被国际著名小提琴教授迪蕾盛赞“超过欧洲所有的学校,包括历史最悠久的巴黎音乐学院”[2]。在学习、借鉴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小提琴艺术已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显示出可贵的特色。中国小提琴艺术由中、西两大音乐支柱所支撑,涵盖了小提琴的教学、表演、创作、制作及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涉及古今中外多种音乐关系,属于内含多种学科的复合性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音乐水准的提高,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也达到了最活跃的时期。研究形式既有集中论述某一问题的专著、文集,如钱仁平撰写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洛秦主编的《小提琴艺术全览》等著作,也有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还有一些研究生以小提琴艺术方面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1](第191页)。与专著和学位论文相比,音乐期刊上的文章不仅具备一定的学术性,还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特点。其中,《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这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刊载的论文更有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对于考察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欲以1978—2008年在以上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论文为蓝本,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数量、内容、研究趋势以及作者构成等方面的统计,尝试分析与总结三十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78—2008年核心音乐期刊小提琴论文概况及进展

  据统计,1978—2008年在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文章共计358篇(包括部分短讯和信息)。其中,《音乐研究》刊载18篇,《中国音乐学》9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5篇,《中国音乐》18篇,《人民音乐》148篇,《音乐艺术》59篇,《黄钟》31篇。关于音乐家演奏会、艺术成就、纪念及研讨会等内容的论文共140篇。其中约有近三分之一(共44篇论文)是关于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文章多角度探讨了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对小提琴演奏、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马思聪在我国小提琴艺术史上所占有的独特地位。有关其他中国小提琴家,如刘育熙、胡坤、吕思清等人的文章为46篇。在介绍外国音乐家的50篇文章中,对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关注最多,有9篇文章以他为题。另外还有关于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穆特、西琦崇子等杰出小提琴家的文章,主要涉及来访演出、讲学、回忆和怀念等内容。

  研究小提琴教学和演奏理论的论文共78篇。在探讨教学方法的42篇文章中,有6篇介绍了被誉为“冠军教授”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的教学方法,将富有特色的林氏教学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较系统、简明的总结。其他教学文章还谈到基本功训练、中外专家的讲学、选择教材和教学法等内容。研究小提琴演奏的36篇论文,讨论的方向集中在演奏姿势、动作、音准、发音和技术训练等具体问题上。分析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论文共有62篇。研究中国乐曲的为40篇,其中又以对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研究为主,占17篇。另外,还有6篇论文对备受赞誉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技法和中西结合风格进行了探讨,对杜鸣心、王强、夏良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有专文介绍。在仅有的研究外国作品的22篇文章中,既包括演奏解析的译文,又有从主题因素、和声调性、曲式结构等创作角度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的论文。

  在有关小提琴比赛的34篇文章(包括简讯)中,记录历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和中国作品演奏比赛的文章为15篇,另外19篇是对国际比赛及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中国音乐家的介绍与采访。关于小提琴艺术史、小提琴学派的文章共18篇,涉及世界小提琴文化及其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影响、中国乐派如何形成等内容。此外,还有10篇文章主要介绍小提琴基本常识;6篇文章专门研究提琴制作;书评、声学问题等其他内容为10篇。与改革开放前仅有《音乐研究》和《人民音乐》上刊载的四十余篇小提琴文章相比,以上统计的358篇文章,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有质量上的突破,体现在对小提琴艺术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极大拓展: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目光从基本演奏知识和有限几首小提琴乐曲的普及性介绍,扩大到表演教学、作品分析、国际交流以及提琴制作等各个方面。关于演奏方法的文章,除了研究左手揉弦、右手运弓等一般问题和介绍大量中外小提琴家的音乐会及演奏经验外,出现了《演奏好中国小提琴曲所需的补充技术训练》[3]《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与初步研究》[4]等文,对演奏西洋乐器与中国风格的实践结合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教学方面,从左右手训练、发音音色等常见普遍性问题的探讨,到多位具体小提琴教育家,如马思聪、张世祥、林耀基等以及外国大师教学方法的记述和总结(参见[5][6][7]),为小提琴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为详实、可行的经验。

  作品研究方面,对中外小提琴乐曲的演奏解释和音乐学分析的文章数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明显增加,并且出现了一些比较少见或较新曲目的研究,如《克里格里奥诺〈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8]等。关于比赛方面,自从中国选手开始在世界重大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后,此类文章内容也从介绍国内、国际比赛,逐渐到记录在国际赛事捧杯载誉的吕思清、陈曦以及获提琴制作大奖的戴洪祥、郑荃等优秀中国音乐家(参见[9][10][11])。进入21世纪的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还呈现出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态势,发表的论文已经涉及到音乐声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社会学等以前很少触及的领域,如周泽华的《从音乐声学看小提琴音色》[12]、张漪和杨燕迪的《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的人文寓意诠释》[13]、李齐华的《意大利小提琴音乐中炫技因素勃兴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4]等文章。作者不仅从小提琴及乐曲本身的具体形态分析,更是站在与声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角度上对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使研究对象不止局限于之前的乐器表演和乐曲本身,而上升到更高更广的层面以求得愈加丰富、深刻的精辟见解。这不但契合小提琴艺术本身内含多种学科的复合性质,同时也给予以后的学者更多的启示与空间。#p#分页标题#e#

  在学术视野和范围拓宽的同时,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也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例如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重要开拓者马思聪的研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音乐》上仅有三篇记述他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文章[15][16][17]。改革开放后,对马思聪突出贡献的探讨不止停留在演奏层次,更从传承教育、技法风格和历史影响等多角度挖掘出他所做的众多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成就。除了有不少回忆、怀念马思聪的文章外,他的学生杨宝智、林耀基、向泽沛等总结了马思聪重视基本功、强调听觉思维、注重对乐曲意境的理解等教学特色[18][19];苏夏、钱仁康、杨儒怀等从作曲理论和作品分析方面对马思聪的不同曲目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细致分析[20][21][22];而音乐学家梁茂春、向延生等则分别从史学角度对马思聪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特点和他在演奏、教育等各领域的卓越成就进行了阐述[23][24]。近年来,对马思聪的研究形成了全面而深入的局势,通过对他演奏才华、教学观念以及音乐创作等各方面的潜心钻研,当代音乐工作者能够从中获取丰富的养分和经验。

  不仅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论文的研究视点明显深化,从1978年到2008年间的研究层面也呈现出逐渐深入的态势。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论文以介绍小提琴家和基本演奏知识的内容占据多数,译自苏、日、英、美等外国作者的介绍小提琴训练、历史、比赛的文章就有10余篇。90年代后在这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介绍小提琴常识的文章明显减少,而在音乐作品的深度点评、教学演奏法的分析和从人文历史角度看小提琴发展方面,则有很大进展。尤其在小提琴民族化问题上,对马思聪之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到目前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想,提出了中国小提琴曲创作的真正起点、民族化发展的两种模式和坚持民族化发展的文化性、创新性、开放性、技法性等不少发人深思、值得借鉴的观点[25][26][27][28]。可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的特点。

  对三十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缺失的思考

  与三十年前相比,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此同时,这三十年间也还存在着不小的、值得重视的缺失。首先,与飞速发展的中国小提琴艺术实践相比,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整体处于滞后状态。这表现为: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实践还未上升为理论,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空白区”;另一方面,已有的理论研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前瞻性、科学性作用,缺乏对零散化知识的有效整合。在中国小提琴演奏技术堪称世界一流的今天,仍有种种技巧、内容、形式、艺术等方面的关系和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深入的研究,例如:林耀基等重要教育家怎样充分运用艺术规律、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技巧;中国演奏家演绎西方乐曲时的文化、审美基点;关于专业演奏家、业余爱好者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类音乐教育的培养理念问题;在中国小提琴曲创作中,如何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更好地统一的问题等等。这里面,既有关乎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方略性的问题,也有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技术性难题。音乐理论从来不以自身的发展为其目的,而是应当在演奏、作曲等音乐活动之间“铺路搭桥”,起到纽带的作用。音乐表演、教学、创作的实践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艺术的思维研究也是一样不断发展更迭。

  我们需要建立高瞻远瞩、正确客观的音乐艺术思维方式,以完备的理论体系支持和应对动态展开的、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的飞速发展。已有的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危机关系,其原因一是在于不大受实践者重视;二是理论研究本身没有发挥出其充分有效的作用,干预音乐实践的精神不足。许多著名演奏家和小提琴教师对于艺术理论研究的热情显然不是很高,即便在演奏人才比较集中的高等音乐院校,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这对于深化实践和交流经验都是不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小提琴教育家韩里、杨宝智、赵薇等长期坚持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以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为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添砖加瓦。中国的小提琴演奏者们应象蓝玉崧先生在《芳林新叶摧陈叶———寄意青年民乐家》一文中对民乐演奏家所期望的那样,既“高质量地锤炼和丰富乐器的演奏技巧”,也能“以现代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武器”,使演奏理论与技巧“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29]另外,现有的研究文章虽然数量上不算少、内容上也几乎涉及小提琴艺术的各个方面,但从学术质量上看,可以形成系统性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课题之间联系不够,音乐批评较为单一,难以产生显著的实际效果。纵览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整体研究,还缺乏高屋建瓴的体系性规划,缺少内聚力和凝聚力。当然,这并非短期凭个人之力可以改进,需要音乐机构及有识之士们借鉴音乐艺术多种学科的新知识不断丰富、完善它,使其社会影响力和应用性逐渐追赶上实践的步伐。

  其次,理论研究中对教学演奏、作品分析、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关注不够均衡。仅从1978-2008年三百多篇论文的内容比例上看,对音乐创作、艺术历史的关注远不及对著名小提琴家及其演奏和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高。与实践中大量学习和演奏西方古典、浪漫时期乐曲相对的是,关于这些作品的演奏解析和理论研究文章很少。研讨现当代西方小提琴作品的文章更是仅寥寥数篇,而且一些新创作的西方作品乐谱在国内很难找到,说明我们对现代作品在风格、技法等方面的认识还不足,在实践演奏和理论认知上均未有十分的把握。另外,对小提琴艺术文化的历史衍变及其处于现今全球经济与文化趋于融合的环境下的民族化发展研究,以及与提琴演奏密切相关的提琴制作水平的提高等问题,也有待于更多的强调。对于西洋乐器的掌握,仅仅学习它的演奏方法和运用分析技术研究音乐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熟知这种音乐艺术背后的文化脉络。尤其在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环境下,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又与新中国的文艺政策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我们需要通过对文化历史的认真审视,不仅研究音乐艺术本身“是什么”,而且探索“为什么”会这样,找出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矛盾所在。前文统计数据所显示的“一多”(教学演奏法)、“一不足”(作品分析)和“一少”(历史文化)似乎与小提琴学习实践当中体现出的某些问题有相通之处:在重视演奏方法的同时,忽略对所演奏作品的理性认识和对整个提琴艺术知识的补充;对独奏的重视大于对重奏、合奏的重视;学习和演出西方现代作品、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比例较小;学生对专业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及自然科学等知识了解甚少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思考,梅纽因就曾在写给周巍峙的信中谈到:“我感觉可能存在着某种危险性,即:错误地强调培养超众的个人尖子而忽视集体音乐才能,忽视三、四人的小组演奏、直至大约十五人的室内管弦乐队演奏的联合努力。……目的不是要在世界比赛中击败他人,而是要全心全意地为所学的艺术服务。”[30]中国小提琴学生缺的不是才华、不是勤奋,留学西方的学生更多的是去体验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其实就是乐器背后的文化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这是成为大师的必备素质。#p#分页标题#e#

  再次,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及其研究还未能满足实际需要。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教学与演奏活动多以西方小提琴作品为主,基本是欧洲音乐、也可以说是欧洲音乐审美感的教育。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必然性、甚至是必要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小提琴艺术概念中的中国部分———民族审美感,即审美母语的培养。虽然在涉及音乐作品的62篇文章中,研究中国乐曲的占据了40篇,但大多仍停留在对马思聪音乐创作和协奏曲《梁祝》的分析上,关于其他音乐家及新作品的介绍非常少。事实上,迄今为止的中国小提琴曲约有五百多首,近三十年来也不乏优秀之作产生,如谭盾的《戏韵》、瞿小松的三首小提琴作品《谷》《山之女》《恋》以及陈怡的《中国民族舞组曲》等。作曲家们一直沿着自马思聪以来就遵循的“中西交融主义”道路在前进,成功的音乐作品正是受惠于西乐的技术和对中乐的感悟。但对于这些新近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民族化风格的研究还太少,并且生活中流传广泛的还往往是那些建国初甚至“”时期创作、改编的朴素流畅的小提琴作品。就实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而言,新创作的中国作品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具有思想深度与高超技巧的经典小提琴作品也还稀缺,造成了部分民族审美语言培养上的缺失。我们今天仍需孜孜以求地探寻、吸取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继续倡导优秀的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及其研究。另一方面,还要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看待小提琴艺术,加强思考“国际化”和“提琴化”上的不足,对“民族化”去除狭隘和保守的理解,以自己独特瑰丽的色彩装点世界艺术宝库。

  另外,全国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具有地区差异性。从核心音乐期刊这三百多篇文章的作者地域来源看,北京的学者大约占一半,另外还有上海、武汉和西安等地的研究者,来自较偏远中小城市的作者数量屈指可数。当然,这与全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有紧密联系,更与偏远地区小提琴教学、演奏实践水平的落后有直接关系。在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和各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中的音乐系科里,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水准最高,形成了中国小提琴教育各具特色的两大中心。北京在音乐机构和表演团体的数量、招生的范围等方面具有强大涵盖性优势;上海的音乐艺术具有应和时代、融化传统、容纳中西、敏感灵便的多元化特性,大有与北京一争高下的态势。虽然前文提到迪蕾教授等世界著名音乐家非常赞赏中国的小提琴教学,但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所瞩目的主要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全国还有许多地区缺乏高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和高品质的文化交流活动,综合音乐实力无法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相比。尖子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培养是需要的,整个国家国民的音乐修养也不可忽视。提高我国整体音乐素质仍是一个需要耐心实干、任重而道远的长久任务,基础性的工作往往更为复杂、艰巨。近年来,国家各级组织实施的聘请音乐学院高水平的小提琴教师在新疆等地支教以及在各地开办学习班、培训班、夏令营等措施和活动,加快了文化传播体系的建构,有效缓解了部分长期存在的问题。

  最后,与同样是西洋音乐的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相比较,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小提琴和钢琴是对现当代中国文化生活影响最为深广的两种西洋乐器。改革开放后,中国小提琴和钢琴艺术都获得了蓬勃发展,各自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目前“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显示的数据来看①,两者的研究论文数量相差悬殊:以钢琴为题名的文章总量约比小提琴文章多五倍,《音乐研究》等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的小提琴论文至多占到钢琴文章数量的一半左右,钢琴方向硕士学位论文以500多篇大大多于小提琴的60余篇,对钢琴艺术的专门研究还出版有《钢琴艺术》专刊。并且在1996年,卞萌出版了她的博士论文《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成为首部系统研究中国钢琴文化历史和理论的著作。在其之后的钢琴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继续对钢琴创作、演奏和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作深入探讨。而关于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博士论文至今还未出现,以中国小提琴名曲为重点论述课题的专著《中国小提琴音乐》也是进入21世纪才出版的。从研究内容上看,对钢琴艺术的探讨除了演奏、教学角度,在人文历史背景、作曲技法分析、民族化风格结合等方面也受到较多关注,尤其在钢琴音乐中的中西因素的结合问题上有不少真知灼见,如魏廷格《中国钢琴艺术30年回顾———略谈成果与缺失》[31]、代百生《外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中国风格”研究》[32]等。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可以大胆借鉴包括钢琴艺术在内的中外乐器研究的众多成果,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不断提高自我。

  小结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高师音乐

  传统音乐以其自身丰富多彩的姿态,一直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凝聚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下,传统音乐并不太受国人喜爱,甚至处在被边缘化境地。因此根据传统音乐在高师教育中的现状,总结其在高师教育中的传承价值具有切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学者江水莲《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一文的基础上,对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重新梳理与研究,以期能为今后的传统音乐传承与教育提供借鉴。

  一、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在初创时期就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虽然我国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但从现状来看,传统音乐教育教学并不乐观。其中主要表现在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不足,一些学生对外国作品的分析头头是道,然而一讲到中国传统音乐则漏洞百出;一些声乐专业的学生演唱水平虽然很高,可以演唱歌剧咏叹调,但是不会演唱京剧片段;主修钢琴的学生虽然演奏水平极高,但是不会民歌伴奏。在中小学教堂,律动是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在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时,很多学生设计的律动与传统民族音乐风韵明显不符,不会从民族舞中找出有针对性的动作。种种迹象表明,目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还难以胜任传统音乐教学,这就使得高师音乐教育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最高级,有许多优秀人才都在这里成长,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者。因此,在高校建立传统音乐传承机制,可以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中国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对策

  在现代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安排充足的传统音乐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学校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外实践,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一)安排较充足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

  现如今的高师音乐一直存在传统音乐课设置不足的情况,而其他关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不丰富。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安排充足的传统音乐教学课程,还要保证传统音乐的教学,这样才能使传统音乐有效发展起来。

  (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音乐的重要性

  在很多方面,传统音乐教学都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必须依赖年轻人的力量。然而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传统音乐,因而使得传统音乐的发展停滞不前。要有效发展并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意识,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积极宣传传统音乐文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其魅力。

  (三)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课外实践

  许多高校平淡的音乐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学校应该组织较多的传统音乐表演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应频繁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开设以传统音乐为主的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自身技能得到升华,使传统得到更有利传播。

  三、结语

  传统音乐相比其他音乐类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而其又没有实际存在的经济效益和物质产品,所以,传统音乐处于相对的弱势,它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存活下去,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保护”它。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基石,它具有较高的美学及历史文化价值,更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发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理应自觉主动担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学习与积累,使我国传统音乐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江水莲.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185-186.

  [2]杨碧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弘扬传统音乐的设想[J].中国音乐,1996,(01):35-36.

  [3]王建.论我国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传承[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04):70-73.

  [4]李伟.传统音乐可持续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369-372.

  [5]李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04):82-83.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7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建文明策略研究

  自古以来,音乐教育被中西方史学家认为是文明思想的泉源。《史记·乐书》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显示出音乐是追求道德文明衍生出的体裁,中国又有金石之声及周公制礼作乐等古文明史料,可从钟、磬等代表性乐器,察觉出精准的音律计算,已运用先进的科学度量衡法则与精巧的制作工艺技术。另外,中国音乐文化中,宫廷礼制和社会礼法的象征意义,呈现出儒家雅乐以“仁、义、礼、智”和道德自觉做为音乐的核心思想。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及柏拉图等人提出的西方思想体系理论认为,音乐是宇宙天体运行规律下衍生出的系统化频率,蕴藏数学和天文学的根本奥秘。综观中西方的学术论著可见,音乐是文明的先声,是音乐文化的呈现,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在文明整体综合水平上的发展潜质。目前,国内在建立城市发展时,已制定许多奖惩规范与评鉴制度,但是每个新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历经各种优化改革,管理制度有限,短期内施政效果难以立竿见影,繁琐的改革程序使国民投入创文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为达到长期落实创造文明进步的效果,更需要建立能够对国民素质造成潜移默化功能的教育体系,而音乐教育体系在人格教育当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我国的音乐教育重视技能训练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近年来在国际乐坛上孕育出许多表演型及研究型专业人才,相比之下,音乐教育对国民普罗大众的教化性和影响性易受忽视,值得多数音乐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理想。从中国哲学及历史宏观的格局来看,音乐不论在孔子儒家、荀子法家的理念主张中,皆有不可或缺的教化意义。中国古代有虞舜太平和谐的韶乐,倡导安泰祥和的礼仪风尚,也有武王伐纣述功正名的武乐,用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由此可见,音乐艺术对于人民的教化及疏导必须自然而然地融合法制,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创作功能,能够辅助应用于推广实践文化发展,使艺术生活与文明精神相辅相成。观察我国现如今的音乐活动,已有许多将歌曲创作、音乐展演内容配合国家政策倡导的实例,例如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卫教歌曲《洗手歌》、防疫励志歌曲《你有多美》等,其中的歌词陈列出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应对举措及民生改善议题。除此之外,另有军歌比赛、奥运及市运庆祝演出、文旅宣传纪念音乐会、城市主题歌曲征集等活动,将音乐与城市文明形象以及锻练身体心智的精神融合,丰富了音乐演出的形制和特色。从这些实例当中,可以了解音乐产生的过程,除了社会功能,也兼具审美需求,不同情境的歌词内容运用的音乐素材和韵律节奏也有所差异,结合多元音乐并将其实践于文化推展,使音乐活动和创文精神相得益彰,是音乐教育长效的实践目标与理想。

  一、音乐教育于创树新风之相关应用

  音乐教育与城市发展有什么相通之处?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除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外,音乐节和大师班开始盛行,这种学习与演出相结合的形式,为音乐文化的传承滋养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了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带动了音乐文化产业的繁荣。这种教育与文化产业有机互动的发展模式,将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就音乐教育对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推动力,分别在下述几项层面中发挥作用:

  (一)音乐传播倡导。音乐结合政策标语口号,不仅能将制式化的文字叙述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表达给群众,也由于音乐的表现及风格更贴近生活,结合大众网络平台宣传优势后,能够形成具有创新性的传播载体,更容易朗朗上口。将音乐辅佐搭配口号宣传,优化教条式的文宣系统,有助于建立创文环境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和管理。

  (二)心理卫生辅导。中国古籍纪载,五声调式“宫、商、角、征、羽”的音律特性可与五行五脏相对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