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通用六篇

  首先,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史韦泽强调人应该敬畏生命,护理是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神圣职业,由于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从业者应该树立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这是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理念,也是始终贯彻我们教学的一条主线,这是前提和基础。通过护理伦理学的理论教学要让学生明白选择护理专业,就是选择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其次,增强护理专业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事护理专业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古人讲“医乃仁术”,学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护理伦理学教学就是要培养道德素养较高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伦理学教学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处理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准则,增强医德情感,进而转化为医德信念和医德意志。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医学生道德素养的又一个着力点。最后,提升护理专业医学生职业良心。妇产科专家林巧稚说:没有同情心的医务人员是不合格的。护理学生职业良心的形成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病人的爱和同情心。2011年刚走上护理岗位不到半年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爆料“希望患者在自己下班之后再死,免得自己麻烦”等一系列紧张的护患纠纷事件,引起社会一片唏嘘之声,究其原因不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而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护理伦理学教学塑造护理医学生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良心。

  二医学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改善的途径

  (1)更新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

  护理新技术、仪器设备的应用和新理念的出现,都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我们的教科书对临床的护理实践活动的伦理指导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护理活动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再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不信任危机的出现,都使得护理实践活动中出现很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患者知情权的实现与护理人员保密义务之间的矛盾,护理人员在遵守医院制度与维护患者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也仅限于告知我们在护患关系,护际关系中应该怎么做,并没有针对特殊的实际问题给出伦理学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很多护患矛盾问题的解决中当法律没有涉足的时候,伦理上最多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的杨丽教师在其护理伦理学教学调查结果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伦理学讲授涉及面太广,但是具体内容不叫局限,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未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突出反映了护理伦理教学内容构成上的问题。所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伦理学,在知识体系的设置上,要着眼于护理的实践活动本身,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案,让学生能够了解面对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2)提高护理伦理学课程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

  从2009年、2013年全国两次医务人员从业调查结果来看,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医疗矛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核心场所,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正如吴阶平先生所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护人员高尚医德的培养,首先就要来自医护学生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习,从而把一种外在的他律性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律性的道德良心。因此在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护理伦理学课程应该具有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实在在地赋予护理伦理学一定的地位,从根本的教育制度上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

  (3)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伦理学学科重要性的认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护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而仅有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这一实际的社会需求,简单的护理伦理学理论也无法胜任,只有通过强化考试或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一手段作为提升学生对护理伦理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4)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伦理护理学;必要性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9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24-02

  对于护士来说,学习护理伦理学已经越来越重要。护理伦理学这门学科有关生命的开始和结束、生活质量、职业道德及美德的界限等一系列问题,有关于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道德问题,有关帮助人们选择健康、生活和死亡。在医疗中诸如人工流产、自杀、器官移植等复杂问题一直都是很有争议的,在相同问题的“前沿”,护士正寻找解决的方法,护士需要必要的技术和洞察力,在伦理道德这样一个敏感的领域里做出贡献。

  病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权利和伦理有关联的问题,护士在护理伦理方面应具有责任感。护理专业的功能有其自身的伦理法规,并且应加大护理伦理对护理实践影响的认识和指导。

  伦理道德在护理方面经常参与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为其提供了尺度,护士常说伦理为其工作提供了支持,离开了伦理的约束,工作便失去了重心。尽管护士最开始是为患者做出服务,但同时她们也为其家庭成员、医师和社会提供服务,伦理能够约束和指导在专业技术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护理伦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发展并壮大起来的,它为护士的临床工作做出了贡献。

  1.临床护理中的伦理问题

  临床护理照顾是一种行为、一种美德、一种影响,或可以说是伦理道德的延伸。护理学中临床护理伦理学不仅是伦理学的一种表现,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方式。临床护理伦理学在护士与并病人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并对他人表明了一种态度,护理知识的获得来源于正确解决人的情绪及身体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他们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是否符合伦理标准。

  护理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应尽早向孩子们输送有关护理照顾方面的道德知识,这些道德知识包括有关什么是护理照顾,为什么去进行护理照顾等内容。护士之所以成为护理专家,就是因为她们指导如何参与并解决人们的特殊需要,护士应试图理解他人的某种作为,并尽量去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和阅历,以利于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临床中的护理伦理应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了解病人的感受和情绪。护士依靠这种护理伦理的学习为病人提供护理帮助,使病人有安全感,病人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此时护士就应该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提供护理,这其中就要充分考虑病人的需要是否符合伦理需求所做的护理工作。

  2.护士伦理原则

  护理伦理准则是职业特点所产生的,这种准则让专业人员更好地结合到伦理教育,因为这种准则为护士自身的道德理论提供帮助,对临床伦理护理提供支持,对于职业护士来说有多种伦理准则,这些准则虽各有不同,但却互相关联。

  3.负起责任并具有责任感

  护理工作中的责任感和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护士来说是很重要的,责任感是护士与其自身角色相关的一种责任。临床护理时,护士的责任是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达到治疗目的;药品管理时,护士的责任便是帮助病人安全,正确的用药评价其效果,护士所做的这些工作都应在职业的伦理学的指导下进行。

  负起责任是对其自身行为的回答,护士对自己、对病人、职业、受雇者及社会负责,护士依照职业的伦理准则对其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护士才能在工作中有效评价行为,职业的责任感应按照以下的几个原则:⑴为伦理决定提供基础;⑵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⑶为护理工作提供标准;⑷有助于护理工作的良好进行。

  【关键词】 护理; 伦理学

  伦理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而成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伦理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伦理学说的综合。根本的伦理道德主要是清廉、奉献、无私等,而其中最根本的伦理道德则是正义。正义和公正的内涵一样,都体现了平等、安全、共同利益的价值倾向。在守法伦理中,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责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责任与义务同义,狭义的责任则专指对自己行为结果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护理伦理学是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是每一位卫生技术人员应尽的责任。护理伦理的教育与实践需要所有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探讨,管理者更要启发自己进入哲学研究,其意义本身就显示了伦理道德的内涵意义和思想进一步升华的过程。以伦理道德强化护理内涵与法律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合格护理人才,以保证“护理”其实际意义的存在,是一长期、艰苦、而又细致的行为工程,需要从护理基础专业教育抓起以满足人对健康需要的随意性。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论何时,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

  1 基本伦理法则

  医护人员治疗患者时涉及的医学伦理,是基于下列四个伦理法则。

  1.1 自主原则 当患者有决定能力时,患者有权利自我决定及规划生涯,并决定是否接受治疗,如果在濒死之前、或意识不清时,患者的人有权决定患者的治疗,或以患者的遗嘱来表明患者的决定。

  1.2 帮助原则 医疗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协助患者保持生命、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和恢复及维持功能。医护人员有义务协助患者获得在自己的选择下所能得到的最佳益处。不过在紧急状况下,医护人员有权利做无害的治疗。

  1.3 无害原则 此原则的精神在于不要伤害、防止伤害以及除去伤害。也就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都不应得到任何非必要的“医疗上”或“非医疗上”的伤害,尤其是因医护人员的疏忽及技术不成熟所造成的伤害。

  1.4 正义原则 在一定医疗资源下,每一个患者都有权利获得适当的治疗。医疗资源的分配要合理且适合医疗上的要求。患者的社会地位,给付能力以及社会价值不能作为分配医疗资源的考虑依据。医护人员的责任就是为患者的利益着想。

  2 临床护理中相关法规

  2.1 未正确执行医嘱,而影响患者治疗并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包括错记、漏记医嘱;为患者服药时出现错发药物、未正确遵医嘱执行服药;三查七对不严格,未发现液体中存在杂质、未及时发现或错用过期药物;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等行为。

  2.2 未详细问询患者过敏史或未记录,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影响治疗的;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及冷、热敷等;特殊检查、手术前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时皮肤划破而影响手术及检查等临床处置。

  2.3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Ⅱ°或以上压疮、Ⅱ°或以上烫伤、患者院内跌倒,经及时、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

  2.4 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术中器械护士将器械遗落到无菌区域外、查点敷料、器械不准确等以致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手术获取标本未及时送达检验或错送标本甚至遗失标本,影响诊断或拖延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痛苦的行为。

  3 临床护理中伦理与道德

  3.1 护理伦理尊重“隐私权” “隐私权”本身是一个普通性的伦理和法律概念,“患者隐私权”乃是基于作为“社会公民的隐私权”和作为“人的隐私权”而确定,并根据医疗行为的特殊性而加以具体规定的权利体系。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天赋的、个人独立”和道德自利不被侵犯。“患者隐私”是以“患者自主”为最高原则,凡涉及该领域之行为,必须要在患者“自愿同意”的前提下才可进行。而这一要求,以及医方对此的伦理义务,则表达为“尊重自主”这一医学伦理原则。

  3.2 护理伦理尊重“知情权” 知情同意或患者知情权也正在受到重视,已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保护患者有权利获知医院之间的关系、治疗及医疗人员的专业资料。患者有权力知道费用账单,并检查内容或要求院方解释。患者有权力知道医院的规则以及患者的行为规范。患者有权利被告知,是否进行人体试验或临床研究,且有权利拒绝。患者有权利要求医院在能力范围内对自己所要求的服务做出合理的响应。而医院在紧急时,必须提供评估、服务及转诊。在情况允许下,转诊之前,患者有权利得到自己全部的病历资料及解释。

  4 临床护理预防与处理对策

  4.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正确进行技术操作,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医疗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对其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的培训,监督和督导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并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4.2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管理并指导医务人员及时、正确书写病历,并设置相关部门管理、妥善保管病历及其相关资料。严禁针对原始病历及其相关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隐匿、销毁、丢失甚至抢夺等行为。当抢救急危重患者时,因工作行为未能及时或准确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该在抢救工作结束6小时内根据抢救时口头医嘱、抢救过程等据实核对医嘱、补充抢救记录、完善病历,并加以注明。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嘱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抢救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等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4.3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义务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患者委托人、监护人,并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面对特殊情况,如患者病情严重或特殊治疗方式将可能对患者本人心理产生压力的、可能有预后不良的结果等等情况应尽可能先告知患者委托人、监护人,征得同意后再告知患者本人,应当尽量避免对患者的治疗、心理、情感和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和后果。

  4.4 疑似由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制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制定时,由卫生部门制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5 讨论

  “护理伦理”是制约护理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它也用来制约医疗作业的道德义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包括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护理伦理学既是护理人员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接受的一门有关职业道德的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力主要在于为临床护理活动创造良好的伦理环境[1,2]。护理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护理伦理道德规范。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护理模式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护理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整体护理发展,其重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技术为框架,开展各专业协作的程序护理,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服务[3,4],这些都使得护患关系从过去的“主动-被动”关系发展到当今的信托伙伴关系。

  护理行动所负的责任包括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有关法律定的,伦理责任是在护理伦理学探讨的基础上,由护理学会制定的,体现在护士行动准则和规范中。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指导下,不断完善医院内护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制定可操作、可评价的质量标准、考核制度,从岗前教育开始,持续坚持护理继续教育,保证护理人员在自觉遵守制度、依法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严格操作规程、完善告知义务过程中更加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和效果,以保证实践好法律义务和责任。南丁格尔说“护理要从人道主义出发,着眼于患者,既要重视患者护理的生理因素,对于患者的心理因素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所谓“护理伦理”是制约护理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它也用来制约医疗作业的道德义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包括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关怀照顾”含义引申了情感领域的独立思考。近年来,国际护理学会专家认为,护士是终身探究和实践关怀的学者,这也充分意味着护士是道德的行动者,也同时提示护理活动每一环节渗透着护理伦理道德的含义。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论何时,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护理医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们的尊严和权力,为个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5]。

  参 考 文 献

  [1] 胡爱明.浅谈和谐护理伦理观[J].中医药导报,2005,11(11):38-39.

  [2] 赵志耘,李菲菲.《护理伦理学》对在校中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2010,16(24):2946-2947.

  [3] 王立榕,王德国.加强临终护理温暖临终患者-浅谈临终护理的伦理规范[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126-127.

  [4] 姚东菊.护理伦理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40-141.

  【关键词】护理学;伦理道德;现状;策略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服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样,在医疗卫生领域,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中职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今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成为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和保护患者隐私、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高级护理人才。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还需要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护理学教学中伦理道德教学现状

  1.教师对伦理教学的不重视

  在目前中职院校护理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还是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服务意识、伦理意识的提升。有些学校甚至刚刚开设或者没有开设护理伦理学。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伦理教学,但是相对于内科护理、护理基础性、外科护理等专业课程来说比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护理伦理学的发展,也阻碍了护理人员伦理道德意识的提高。其实,从某个层面来讲,在护理学的教学中,专业知识是基础,而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则是软实力。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基本的需求,在医疗服务领域,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所以,教师对学生伦理道德意识的不重视,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对于伦理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讲解枯燥乏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而没有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学生虽然了解了相应的基本知识,却不知道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应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比较复杂,医患矛盾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结合实际的案例,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伦理道德意识。

  3.临床教师自身的伦理道德素质不高

  目前,在我国的医疗领域中,护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其中不乏多数伦理道德低下的人员。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懂得尊重患者、不懂得保护患者的隐私,这是导致护患矛盾激化的主要根源。在中职院校中,同样也存在着学生文化水平低下,教师伦理道德素养不高的现状。这样的现状,不利于我国护理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伦理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服务水平。

  二、如何在护理学教学中融入伦理道德教育

  1.充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护患矛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是当今服务行业的主题,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因此,教师在护理学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伦理学教育,适时融入伦理道德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使用。教师在护理学教学中融入伦理道德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从而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护理伦理学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充分体会到人文关怀的真正意义;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伦理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

  3.在实践过程中融入伦理知识教育

  在护理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伦理意识,不能光依靠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 不断融入伦理知识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伦理知识,这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融入伦理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伦理意识的一个最有力时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意识,并以此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总之,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医学护理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转变成为“以人为中心”的模式,人文关怀意识在护理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今社会护患矛盾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马信华,孟利敏,许瑞.关于临床护士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88-89

  [3]伍永慧,施雁.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47-448

  [4]邓湘穗.护理伦理教学中学生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150

  [关键词]护理;学生;护理伦理学;学习兴趣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和方法[1],对一名合格护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护理伦理学》属人文学科,与专业课程如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相比,护生一点也不重视。另外学生对伦理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伦理学就是给她们讲道理、“洗脑”的一门课程,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如何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让她们主动的学、快乐的学,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1.教学方法

  《护理伦理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若采用传统的说教、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09级15个高职班700余名护生进行授课,重新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1.1案例分析

  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书本的理论知识,列举发生在我们身边、贴切的案例,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来分析案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护理伦理学理论基础这一章节时,例举了大量的鲜活的事例,如湖南靖州的“医院出动救护车讨价还价误时,男孩转诊途中死亡”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天价医疗费”,同学们被案例的情景深深吸引,并初步具备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1.2视频播放

  视频教学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直观化、具体化和简单化,使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变得看得见、看得清,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历来都深受同学的追捧。在护理伦理决策这一章节时,给学生播放了电视剧《永不放弃》第九集--某银行被抢劫,四个伤者被抬进医院,医院只有3套监护设备。首先得到救治的人是其中伤势最重的,但他是一名罪犯;而那个伤势最轻的人被排在最后,他却是一名正局级的国家干部,这时我们医护工作者应该如何决定?会如何决定?一晚期肺癌的老太太要求医务工作者对她自己说明病情的真实情况,这时又该怎么办?这一连串的令人纠结的问题,深深的揪着同学们的心,仿佛自己置身其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领悟伦理学的真谛。

  1.3开展辩论赛

  对相关伦理难题,组织辩论赛,如安乐死是否该在我国合法化。首先摸查同学对此问题的观点,鼓励两组同学派出代表进行公开辩论,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观点。辩论中老师充当主持人的身份,辩论双方有理有据、振振有词、辩论激烈。辩论结束时老师做一简短点评,然后让同学们观看深圳卫视22度观察―安乐死是文明还是谋杀?,最后老师再做一总结。

  1.4组织社会实践

  临终关怀这个话题,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历觉得很陌生,不知道都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通过播放北京松堂医院―中国成立的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创始人李伟院长工作20多年的点点滴滴的故事,同学们对临终关怀这项事业有了视觉上的了解。为了让同学们切身体会临终关怀,学校组织全系老师分别带领同学去抚州市各个层次的福利中心和养老中心参观,帮老人家梳头发、剪指甲、量血压、按摩和聊天等,同学们觉得很有意义,有了直接的感受。

  2.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表,集中发放问卷表,15个班级同学当场填写,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包括对课程感兴趣程度、开设这门课的收获及有何意见及建议等问题,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1感兴趣程度比较

  将上课前和上课后对《护理伦理学》的感兴趣程度,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进行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t=4.256,P<0.05),课程结束时同学对《护理伦理学》更感兴趣了。

  2.2其他教学评价

  89.1%的同学认为课程结束后非常有收获或有收获,60.0%认为应适当增加课时,50.8%认为授课时应适当多增加案例,90.7%认为视频教学非常好,可增加,34.5%建议可提前开设本门课程。

  3.讨论

  3.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加亲和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是什么东西推动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美德?是教师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道德素养对伦理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授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需提高自身素质,增加亲和力,学生就会把对老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

  3.2加强案例教学,适当增加视频教学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点名或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各抒己见,在总结完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后,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给出参考意见,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3增加护理伦理讲授的具体内容

  目前《护理伦理学》教材的内容大多讲的是护理道德的历史发展概况、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等,对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如器官移植、脑死亡、人工授精、流产等欠缺,这些是同学感兴趣的内容,而且也是同学今后在临床实习或工作会遇到的问题,应适当增加,使护生在对待即将面临的临床实习或工作中不会感到迷茫。

  3.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和积极思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老师过于严格,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发言或不敢发言,形成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差;如果过于松散,课堂秩序差,教学效果也不好,充分发挥案例分析和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环境中学知识。

  4.小结

  综上所述,案例分析、视频播放、辩论赛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对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1-5BAABA 6-10DDBDD 11-15BDACC 16-20AAAAB

  二、多选题

  21ABDE 22ABCDE 23ABCDE 24 ABCD 25ABCDE

  三填空题

  26 人

  27善恶

  28护士长

  29质量

  30人道主义

  31《范畴篇》

  32一般性的交谈、陈述事实的沟通、分享个人的想法和判断、分享感觉和沟通的高峰。

  34创伤

  四/名词解释

  46护理伦理学:以识别并解决伦理问题为导向,以伦理原则为分析框架的护理伦理学

  47护理伦理基本原则:

  自主原则、有利原则、无害原则、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48良心:良心,儒家名词。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

  49临终:指临死之前

  50护理道德修养:护理道德就是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又直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质是衡量护士,护理道德的标准。

  五/简答题

  51护理科学 护理艺术 护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