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电影传播实践及审美理路(二)
二、审美与伦理
就微电影的实践来说,主旋律的官退与民进主要表现在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宏大命题的隐退,而同时在故事内容中普遍突出日用伦常的德性审美——即个体的伦理道德意识。伦理关乎社会公共理性和行为规则,是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定,其对个体的要求是“自觉自己支配自己,是绝对的自律”(唐君毅,《道德之自我建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5), 它由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积累而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在具有人类的共通性的同时也存在民族的差异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反映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当下在网络上能收获口碑与点击量的,多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审美与伦理合一,并以其照亮生活,这是体现在当下中国微电影中最显性的审美特点。
“在儒家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初始的、基础的伦理共同体,社会伦理关系就是以此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12,P78)。 所以,中国社会的秩序起点是“亲亲”,这也是儒家首倡亲亲之道的原因,而且也反映在众多国产微电影当中。在以团圆为主题的春节、中秋节或者感恩为主题的父亲节、母亲节这样的日子里,往往是这类微电影井喷的时间段。九阳品牌的微电影《最好的回味》于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该片主题指向“色难”,从而将孝道推向了一个伦理道德要求的高点。因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于父母的孝敬,不能说养好了就行,如果不能做到恭敬,那与在家圈养动物有何区别?(《论语》“为政第二”,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P15) 同样在2014年春节,尼康品牌推出的微电影《这一年 用心拍张全家福》不仅聚焦了当下空巢老人的亲情空白,片中反映的两代人之间观念差别更具现实反思性,SKⅡ化妆品牌推出的另一部微电影《她最后去了相亲角》亦是对准了这一代际难题,在当下的社会现状中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对长辈的尽孝及对晚辈的宽容,是这两部微电影给出的答案。小熊电器推出的《爱不停炖》则是将镜头对准了职场伦理与家庭伦理无法兼顾的困境,我们看到,这种现代版的忠孝两难最终化解依旧是依赖于一种民族德性的养成与实施。所以,微电影的表达看似远离意识形态,实则却又接近意识形态的核心——直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道德意识。
随着中国近年来加速融入现代化进程,“人”不论作为群体还是个体在这个进程中显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和困惑,其中一个明显缺陷就是人越来越难以为人。因为现代社会强调的不是德性,而是科技与理性,现代化是科技主义主宰历史并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最为明显的缺陷就是过于重视科技的工具理性而轻视了道德价值,所以,现代化进程中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排斥道德与精神的冲突比比皆是,也因此有了发展商的强拆、疯狂的街头碰瓷、扶与不扶的舆论激辩、无人救助的“小悦悦”事件等等。这些社会怪相隐含着一个诘问:如果都成了金钱与物欲的精神奴隶,那人类社会的发展到底进步在哪里?而在中国微电影的实践中,那些来自民间的影像陈述毫不避讳这个时代的精神缺陷,因此,中国微电影的最大审美就在于此: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的伦理精神来平衡现代化进程中的功利心理,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缺陷中寻求道德的良药。
康德早就认可了审美对伦理生活的介入作用,所以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观看微电影所贯穿的审美过程隐含了自我的塑造、个人行为的价值取向等内容的统一,这也就是微电影的审美意义所在。如果艺术作品无法促发适当的道德反馈,那就是审美的缺陷(Merit, Aesthetic and Ethical, Marcia Muelder Eat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 P81),所以作为艺术作品的微电影,是先以审美的方式挖掘人的真情实感,再行建立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这样就用打动情感的方式给抽象的道德伦理规范予以了真实的基础。以“微”为前缀的微电影并非拘囿于“微时长、微投资、微周期”,而是指“微”方式,这一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分享,且尤其倚重微博进行“网络立体”的人际传播,因为微博“胜过任何旧媒介、新媒介、或新型媒介,……它可以送给特定的群体,也可以只送给一个人,……是有史以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最好的结合”(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新新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P135-136)。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微电影对于社会道德的影响或建设路径:个人通过网络搜索、视频网站排名或社交媒体推荐观看影片,观影后或收获于内心、或在视频网站跟帖抒发观后感、或在社交媒体进行评论或转发,影响他人收看并继续反馈和推广,以此形成“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被传播者而言,这种分享的结果则无疑是将道德观念的塑造统一于审美过程之中。
(未完待续……)
作者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禁止随意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