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而不能回的民族,中亚地区为什么会有35万朝鲜族?到底背负着什么样的历史隐情?
朝鲜族是一个跨国民族,也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民族。目前,全世界的朝鲜族总人口约为9000万,其中韩国一国人口约为4900万,独占55%。朝鲜族有七大分布区,分别是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中亚。
一位朝鲜剧院歌舞团的年轻舞蹈演员
中国东三省地区也大量朝鲜族人口居住,人口数量约为240万左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区,那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文化,日常交际的语言就是朝鲜语,而有意思的是,今天朝鲜族人口使用最多的韩语夹杂了大量日语和英语外来词,反倒是中国延边的朝鲜语最为地道。
延边朝鲜族乡亲们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朝鲜族和汉族一样都是安土重迁的民族,都知道背井离乡的滋味不好受,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会离开故土。东北亚的三大民族中,满族是渔猎民族、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只有朝鲜族是彻底的农耕民族,而农耕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守土”。
一个日本的韩国侨民妇女。在日韩国侨民以及加入日本国籍的韩裔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总数超过300万人
传统的朝鲜族,绝大部分是不会自发离开故乡的。朝鲜战争时期,许多美军随军记者就发现,当朝鲜人被要求离开他们的村庄的时候,往往会抓起一把土塞进盒子里带走,这个生动的历史细节,展示了朝鲜族眷恋故土的民族性。
俄罗斯海参崴的朝鲜族在庆祝“农夫节”,“农夫节”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场用以歌颂土地以及农民的节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朝鲜族人口最多的韩国,半个世纪来向世界各地输出了大量侨民,这才改变了朝鲜族人口集中于朝鲜半岛的格局。
李富真,1970年生于韩国首尔,韩国三星集团继承人之一,素有“长公主”之称,个人财产超过20亿美元
我们来看朝鲜族人口的七大分布区,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朝鲜族是世代居住于此的,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的朝鲜族主要是韩国侨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朝鲜族是沙俄时期被强迁留下的,不管如何,朝鲜族的分布趋势还是集中在东北亚。
东北亚,是指以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西部地区在内的亚洲东北部地区
事实上,在距离朝鲜半岛约5200公里之遥的中亚地区也有35万朝鲜族人口。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约有21万,哈萨克斯坦约有10万,这些朝鲜族的出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乌兹别克斯坦的一户朝鲜族家庭
“中亚”和“朝鲜族”怎么看都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名词,而这些“有家却不能回”的朝鲜族,又到底背负着什么样的历史隐情?
中亚地图
在历史上,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被合称为“大中华地区”,在政治上依附于中国封建王朝,在思想上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朝鲜半岛自古就是中国藩属,从西汉开始,一直维持到清末。
韩国神剧《神机箭》: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不像有的狗跑来跑去都不知道他的主人是谁
“朝鲜”国号,取义“朝日鲜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给起的,此前叫作“高丽”。朝鲜王国的国王登基前,按礼法是需要经过中国皇帝的册封才算是正式的,否则就是“乱臣贼子”,中国是可以发兵攻打的,所以朝鲜王国每次有人夺权成功,第一件事就是到中国称臣。
朝鲜半岛长期作为各大东亚强国的藩属,就形成了“事大主义”,谁强就听谁的。
中国朝鲜族的妹子,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朝鲜族最早是殷商部落的一支,在朝鲜半岛逐渐形成单一民族,但是土地有限,于是就有部分朝鲜族择地而居,越过长白山进入中国东北,这就是中国朝鲜族的由来,比如明朝辽东著名的将领李成梁,祖上就是逃荒到中国的朝鲜族。
中朝毗邻,乃兄弟之国,国境线长达1420公里,因此两国边境分布着大量朝鲜族人口,并不稀奇,正如果子总会掉落在离树不远的地方。
中朝边境巡逻的朝鲜女兵
在遥远的中亚,那里的35万朝鲜族,如同凭空出现,没有历史,也没有民族记忆。中亚虽然号称“欧亚人种的十字路口”,然而这些朝鲜族既不是土生土长的哈萨克族或乌兹别克族,也不是苏联时期遗留的俄罗斯族或乌克兰族。
1984年,苏联记者镜头下的两个哈萨克斯坦的朝鲜族少女,从面容上看她们的血统已经突厥化,却穿着民族服饰
我们提纲挈领地概括,中亚朝鲜族的由来是一次近代朝鲜半岛的贫穷、日本的入侵和苏联移民政策综合影响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古老的中国走向了不可遏制的混乱和贫穷,而朝鲜王国的情况更为糟糕,王室腐败无能、官僚横征暴敛,加上日本的殖民入侵,大量被兼并土地的朝鲜农民走向破产。
朝鲜王国末代国王李坧
1860年,沙俄同无能的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走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再无“秋海棠叶”。沙俄的行为,引起了同样觊觎东北的日本的不满,他们大举入侵中国东北。清政府也由此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山海关形同虚设,当时河北、山东一带的破产农民便开始向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移民,史称“闯关东”。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
同样,破产的朝鲜农民也开始寻找新的土地,他们开始“闯远东”。
远东地区的俄罗斯女人和朝鲜男人组成的家庭,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女性数量仍然多于男性
所谓“关东”乃山海关以东的地区,也就是东三省;而“远东”则是沙俄控制下的东西伯利亚,这些地区都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了大量中国、日本、朝鲜移民。而当时朝鲜族的主要迁徙地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吉林,一个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闯关东和闯远东
朝鲜族定居远东背后是深刻的历史逻辑,沙俄虽然吃下了大片土地,但是在1916年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完成前,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非常之少,当务之急就是开发。1863年开始,沙俄远东当局就从中国、朝鲜招揽移民,朝鲜族越过图们江,在海参崴附近开垦荒地。
到1906年,海参崴的朝鲜移民人口已经达到4万人。
1907年,海参崴地区的朝鲜族儿童
朝鲜人是和中国人一样勤劳的民族,他们的到来让远东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朝鲜移民大多会拖家带口,和当时清政府严令禁止朝鲜移民进入东北不同,沙俄当局十分鼓励朝鲜族定居远东,甚至派兵保护他们,并给予俄罗斯国籍。
位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哈巴罗夫雕塑,哈巴罗夫是17世纪沙俄探索西伯利亚的殖民军头领
这些没有现代家国意识的朝鲜人,稀里糊涂就成了“俄罗斯人”。
真正让大量朝鲜族外流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原因是日本的入侵。19世纪末的朝鲜王国,风雨飘摇,先有甲申政变和东学党起义,后有日本入侵。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朝鲜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1905年日俄战争打响,小小的朝鲜如同乱世浮萍被挤来挤去。
中日甲午战争示意图
1910年,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试图把朝鲜半岛直接纳入日本版图。大量朝鲜族外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短短几年内,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两座城市的朝鲜族人口涨至10万。
比起同样被日本侵占而九死一生的中国东北,朝鲜族更愿意去沙俄治下的远东。沙俄当局不止为他们提供军事保护,还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比如分配土地、划定社区,不少在朝鲜娶不到媳妇的男人还娶到了俄罗斯女人。
俄罗斯远东四州都集中在中国边境附近: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
朝鲜移民及时补上了俄罗斯远东的劳动力缺口,保证了粮食的正常生产,这些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有了一大群为俄罗斯人拓荒的朝鲜人,二战时期,俄罗斯远东甚至是朝鲜人的抗日后方基地,足见朝鲜族人口之多。
在中俄边境,每年一到朝鲜族的农夫节,也会有许多俄罗斯族人一起庆祝
随着朝鲜族移民的数量激增,越来越多的朝鲜人聚居的城镇开始出现,沙俄害怕远东成为“黄种人的远东”,从而失去对远东地区的有效控制,开始限制朝鲜移民和中国移民的输入。
海参崴的中国人
到1915年,远东四大州的朝鲜族人口已经达到了20万,尽管有足够的土地,但沙俄宁愿抛荒,也不给朝鲜移民,有近5万朝鲜族一寸土地也没分到,只能在俄罗斯人的农庄里当佃农,同时朝鲜工人的薪资也只有俄罗斯工人的40%,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由于害怕日本间谍策反朝鲜移民,沙俄还将他们“关了起来”,限制自由行动。长期以来的打压和歧视,让朝鲜移民恨透了沙俄。
1918年的海参崴是无主之地,连美国人都派兵进入海参崴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之后,远东地区陷入无政府状态,日军趁机入侵海参崴,联合白军(沙俄余党)对支持红军的朝鲜村镇实行大屠杀,这让这些老实巴交的朝鲜农民忍无可忍,当苏俄红军抵达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拿起枪来,毫无保留地支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苏联朝鲜家庭
远东地区的混乱一直持续到了1923年,叛乱平定后,苏联当局在远东实行“温和的民族自决政策”,赋予支持红军的朝鲜移民以苏联国籍,并分配土地,帮助这些朝鲜移民学习俄语。
渐渐地,第二代朝鲜移民建立了对苏联的认同,不再认为自己是“朝鲜人”。
哈萨克斯坦的一对朝鲜族母女,可以看出她们的身材和面容与中亚人差别还是较大的
到1931年,远东地区的朝鲜移民已经有了第二代,总人口约25万。比起饱受日本殖民统治蹂躏的同胞们,他们的日子很滋润,大部分人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
这个时期的朝鲜人呈现出极大的认同感危机,远东的朝鲜族觉得自己是“苏联人”,而本土的朝鲜族经过日本人几十年的奴化教育,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朝鲜人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二战日军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朝鲜兵”,韩国总统朴正熙还有个日本名字“高木正雄”。
在日本关东军中服役的朝鲜人
1931年,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将手伸向远东,当时的日军内部已经有不少朝鲜人,他们作为日本间谍开始渗透远东,策反远东的朝鲜族。在威逼利诱之下,1932年到1934年,有一批朝鲜移民被策反为日军间谍,他们在伯力和海参崴实行了多次有组织的投毒、暗杀、爆破,一时间整个远东地区人心惶惶。
俄罗斯人的“仇日情绪”开始向朝鲜移民顺延,苏联开始对这些“好战友”产生了不信任。苏军抓到了许多为日军卖命的朝鲜人,这让斯大林非常愤怒,他决定对全体远东朝鲜族实行“大清洗”,2500多人被杀,1万多人被捕,连好几个朝鲜族红军战斗英雄都死于非命。
1937年,被集中在海参崴火车站的苏联朝鲜族
紧接着,1937年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这引起了苏联极大的安全焦虑,远东的25万朝鲜移民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为了防止他们成为日军入侵远东的“先头部队”,斯大林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迁徙所有远东朝鲜族。
韩国历史教科书中“远东朝鲜族迁徙中亚”的示意图
后来,俄罗斯的学者将这些朝鲜人称为“火车撒播的民族”。
1937年,近26万朝鲜人被苏联悉数前往荒瘠的中亚,他们挤在狭小、肮脏的车厢里,迁徙长达6600公里,恶劣的卫生和饮食条件,加上西伯利亚的极寒,让超过2万人在途中死亡。苏联报复性地将这些朝鲜移民全部迁往中亚,除了政治原因,还有想让他们继续在中亚垦荒。
抵达中亚的朝鲜族
事实上,当时的中亚真是“民族荟萃”,除了朝鲜人,还有乌克兰人、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等多个被苏联流放至此的民族。当时的中亚是一片不毛之地,这些朝鲜族移民刚抵达时,甚至需要在动物窝棚里和动物一起住。
朝鲜族在中亚修建屋舍
1938年底,所有远东朝鲜移民全部迁徙完毕,自此定居在了距离故乡6600公里之外的中亚。
在哈萨克斯坦的朝鲜人
在中亚,他们被称为“高丽叛徒”。他们如同战犯,没有公民身份,被安放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集体农庄以及工厂里工作,还被禁止说朝鲜语,割裂了同母国的文化联系。第三代苏联朝鲜族是在中亚出生的,他们已经彻底“俄罗斯化”,出现了许多东西混杂的名字,比如“安德烈·崔”,“亚历山大·朴”。
亚历山大·闵,二战时期苏联唯一一个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朝鲜族士兵
东亚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虽然低人一等,但是这些中亚朝鲜族却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的工作效率是其他民族的3倍,获得劳动模范和生产英雄的数量是其他民族的5倍。他们对中亚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巨大,不止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提高了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产量。
中亚朝鲜族大家庭
他们把许多落后的集体农庄,建设成了大型的农业生产中心,使中亚的面貌焕然一新。1940年,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20个朝鲜农民获得“社会主义生产英雄”的称号,他们不止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还在干旱缺水的中亚种上了高产的水稻。
尽管受尽白眼,但他们还是以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回馈着这个不信任他们的“祖国”。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朝鲜族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大量中亚朝鲜青年响应苏联号召加入苏军作战。他们以难以想象的牺牲和鲜花换取了苏联对他们的信任。战后,中亚朝鲜族率先成为中亚收入水平最高、教育水平最高的群体,也重新得到了苏联各民族的信任,只不过自己到底是“苏联人”还是“朝鲜人”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他们。
吉尔吉斯斯坦的一位朝鲜族高级将领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失败,中亚朝鲜族产生了极大的身份认同危机。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朝鲜侨民纪念碑
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朝鲜人一夜之间失去了“苏联公民”的身份。苏联还在的时候,都是苏联人,无所谓什么民族。如今,这些尴尬的中亚朝鲜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朝鲜人、韩国人,还是哈萨克斯坦人、乌兹别克斯坦人?他们既不是中亚的本土民族,也不是俄罗斯人,一旦苏联解体,他们又该以什么身份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摇滚乐教父”维克多·崔,就是一个朝鲜族后裔。
维克多·崔,苏联最伟大的摇滚歌手,他的母亲是乌克兰人,他的父亲是朝鲜族,他本人生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90年代初,中亚朝鲜人开始复兴自己的文化,而有意思的是,帮助他们复兴民族文化的并非朝鲜,而是韩国。中亚朝鲜族开始寻根,有的人去了朝鲜,有的人去了韩国,经济发达的韩国盯上了这些“同胞”,在韩国的帮助下,中亚朝鲜人得到了大量的经济资助,但中亚朝鲜人祖上大多来自朝鲜半岛北部,于是他们陷入了“分裂”——思想上亲朝,经济上亲韩。
中亚朝鲜人的博物馆,他们将自己的母国定义为韩国
为了不伤害任何一方,直到今天,中亚朝鲜族还是管自己叫“高丽人”。韩国人伸出援手,也并非是为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谊,而是为了打开中亚的市场。中亚朝鲜人也心知肚明,他们当然心向更为繁荣富足的韩国,丢了曾经无比珍视的“朝鲜身份”。
韩国领导人会见哈萨克斯坦的朝鲜族
1993年,在俄罗斯的倡导下,中亚五国开始为中亚朝鲜人平反,他们终于能够抬起头和其他民族一样平等地生活。从1937年到今天,中亚朝鲜族人口历经四代,人口超过了35万,是中亚最富有的群体之一。
历史曾经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迷失在中亚的他们,依旧在寻找自己的“身份”。
塔什干的一个朝鲜族食堂
对于中亚朝鲜族而言,或许来自何方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安处即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