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我成长”全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海选作品(评析)
【编者按】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书香伴我成长”2023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大赛组委会将从参赛作品中遴选部分作品,邀请大赛推荐官或中小学语文大咖教师进行点评,敬请欣赏!
本期点评嘉宾:大赛推荐官姚卫伟(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时代向前,吾辈向上
——读《骆驼祥子》有感
南外方山分校五(4)班 陈泽然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旧时代下的小人物,潦草涂涂写写,不过一片唏嘘……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通过描写人力车夫“祥子”一波三折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平底层人民的生活,揭露了旧社会对人的压迫。
故事里,青年祥子怀揣希冀只身从农村来到北平,希望通过自己的勤俭攒下一份家业,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无奈造化弄人,昔日那位像骆驼一样高大、健壮、勤勉、诚恳、要强的祥子,在命运接二连三的重锤下,最终成了老舍口中“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三起三落”,祥子的命运让我悲痛。我深刻体会到,人如果想摆脱困境,光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除了需要自身勤勉,能“埋头走路”;还需要接受教育,有能力“抬头看路”;更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国家,能为每位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让哪怕是最底层的人也能劳有所得。
“迷信愚昧”,祥子的无知让我愤懑。书中,祥子唯一的挣钱本事是一身壮硕的身板,唯一知道的挣钱的方法是拉车。一场风寒就会让祥子陷入“没钱吃饭”——“带病出车”——“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缺乏教育,祥子在太太难产时没有前往医院就医,而是听太太的话求助于神婆,最终人财两空。祥子他不努力?不学习?意志薄弱?显然都不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温饱都成问题,读书更是大户人家的奢侈品啊!
“堕落沉沦”,祥子的结局让我惋惜。“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平,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祥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命运艰苦卓绝、不屈不挠地搏斗了四次,最后才倒在了第四次命运的重锤下。我们应当看到,祥子的不幸除了有自身的原因,也与动荡的国际时局与无力抵御入侵,更别说为国民提供基本保障的孱弱政府不无关系。
一声叹息,给祥子,也给老舍先生笔下“吃人”的旧社会。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新时代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可以在优渥的环境下汲取知识;我们可以在平等的机会中同理他人;我们可以在未知的挑战下收获成长…
所以,奔跑吧,亲爱的吾辈少年!以理想为马,挥鞭启程;以奋斗为刃,披荆斩棘;以知识为盾,击鼓催征。接续先辈们笔下顽强的精神,共赴如您所愿的最美时代。
点评:小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揭示出了社会环境对底层百姓生存状态的影响,能对老舍这部名著有这样的理解,表现出了小作者的独立思考。该文的标题分成两部分,正标题应该是作者的立意,但它对于正文的内容,显得有点突兀。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写,如通过阅读《骆驼祥子》,让自己穿越时空,了解到了那个年代北京的社会形态,阅读让“流水的时光又被追了回来”,逝去的历史又被呈现出来。
置身于书香中
盐城市第一小学五(5)班 吴星宇
记得我上幼儿园时一点也不喜欢看书,那时,我觉得书一点意思都没有。让我喜欢上书的人是一位新转来的老师,她每天给我读书听,讲很多好听的故事,后来我渐渐喜欢听了,原来书中有这么多的道理和知识,读书真有意思!
我的成长离不开书的陪伴。小时候有连环画,现在有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等。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这本《三国演义》。就是因为它,让我真的相信了“人的年龄对书的见解有影响”这句话。
《三国演义》从儿时看到现在,从简单儿童版看到原著,可为什么给人的感受却不一样?儿时觉得刘备是大草包,处处躲在关张二人身后。现在觉得刘备是一位似英雄却非英雄之人。儿时觉得曹操是一位奸猾小人,可现在却觉得他是一代枭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用点心思如何活下去?《三国》亦是《三国》,只是看它的人变了。儿时的阅读是随着罗贯中的贬曹赞刘观点进行的,而现在的我阅读时则是从个人心底感受到的,是有自己独特发现的。
高年级以后,学校的作业和学习变得繁重起来,但仍然抹不去我对书香的喜爱。每当我写完作业后,都会抽出一本书细细品读。我被《哈利·波特》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所吸引,也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与官府斗智斗勇的英雄故事而感到迷恋。我废寝忘食地读书,只为了解并欣赏书中或曲折或迷离的故事情节,任凭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划过书页,我都不停下阅读。
在我年龄至十二三岁时,我开始看外国名著。我为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所开怀大笑,但也感受到他的批评与讽刺;我为《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悲惨命运所难过,但我也体会到他的人间真情。
当然,中国诗词也必不可少。我为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迈而荡气回肠,却也为他“可怜白发生”的悲剧所感慨。书吸引我的不只是人物和情节,而更多的是作者的思想与感悟。书香仍在吸引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到大,书带给我无尽的知识和道理。
英国哲人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是啊,一本本好书,是精神的食粮,是奋进的脚步,更是陪伴我成长的好伙伴。
点评:小作者起笔于因受老师的影响从不爱读书到爱上了读书,这个角度选得很好。接下来回望自己的读书经历,以及从书中吸取的知识营养。写名著阅读列举了《水浒》《红楼梦》等多种,还重点写了阅读《三国演义》的感受,作文内容的丰富是因为小作者读书生活的丰富。读中国的名著也读外国的名著,从文中看出,古典诗词也是作者的爱。结尾总结点题,书陪伴成长。可以提高的空间为:避免甲乙丙丁罗列性叙述,叙述中要有观点相陪,如读《老人与海》给了我冲破困难的勇气……
平仄成书
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初一(2)班 方思涵
酒之香,未品先醉;茗之香,唇齿久留;花之香,浓郁芬芳。却终散——酒尽、茶凉、花败,香味消而不复焉。独书香久存,诗韵不黯。
一枝红杏出墙来
雨后,阳光,微阳初至日光舒。
春天拉开序幕,我也是。初步懵懂,却仍存稚嫩。翻开那视为珍宝的《格林童话》,我遨游在字里行间的故事中,享受着森林中的奇妙世界,感受到了独属于我的快乐。或许是睡前动听的故事,或许是自主阅读的兴奋,抑或是文字带来的力量,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书告诉我遇到坏人,要像农夫那样与坏人作斗争,它告诉我面对事物不能贪心,多做一些好事,自然会有回报。但这些也只是初步的体验,并未达到知行合一。虽说打开了阅读的新世界,却也与眼中的大人差得很远。幼时的我,心中微波荡漾,静等候鸟的到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
雨后,星夜,轻罗小扇扑流萤。
小学时的我,似也要求更上一层楼。精读《唐诗三百首》,品韵诗中意境与哲理。李白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论潭水多深,都不及我们之间的情谊。杨万里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谈笑风生的豁达人生观让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人生如这两首诗,缺一不可。友情与豁达的态度构成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淡泊名利如隐士般,洁身自好如君子般。
后来接触到宋代诗词,辛弃疾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他用寥寥数语写下夏夜的景象,奏响自然交响曲。伴着夏荷的清香,合着起伏的蛙鸣,却再次出现“两三点雨山前”。挫折与磨难应该打败自己吗?不应该。与其在此犹豫惆怅,不如从中寻取乐趣。雨珠点点飘落,屋檐挂着雨帘,何尝不是另一种趣味?那时的我,心中微波荡漾,候鸟也如约而至。
梅花香自苦寒来
雨后,夜色,何须惆怅近黄昏。
步入初中,逐渐悟理。秋冬在不经意间向我袭来,书中的一隅让我感觉到了属于我的精神世界,让我渐渐看开这现实世界。《病隙碎笔》中写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先生曾笑说,生病是他的职业,业余写一点东西。面对病痛,他并没有抱怨,他接受了自己的全部,不完美与不幸。领略书中的文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坚韧。
当你因为某些小事而难过时,你是否想过世界上的一角,正有一个人在为生存而挣扎?我们往往看到这世上不好的地方,却将那些温暖与阳光置之度外,将磨难视为痛苦。如果磨难是痛苦,那史铁生先生将身处于黑暗中。但他没有,他在病痛中写下零星的思考,文字中透露着他的智慧,而把自己视为治愈的最佳药方。这时的我,心中微波荡漾,候鸟等待着栖息着。我也将随着候鸟,迈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点评:这篇作文写得有意义,也有意思。有意思即有趣,标题就有趣,平仄声韵即诗词的代名词。小作者喜欢诗词,朗读欣赏品鉴古典诗词成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最好陪伴,这是一个把自己变得气自华的过程,非常美好。全文用诗句结构篇章,“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意盎然;“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机勃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励志名言,让这篇作文平生出意境之美和结构之美。不足的是内容不够集中,语言表达有的比较松散。
书香伴我成长
南外雨花国际学校初一(2)班 王思涵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小时候读到朱熹的这句话,心中有些疑惑:从认识字开始,我一直在阅读,感觉读书就是读书,怎么还能“渐进”呢?
初识字时,我就很喜欢阅读。那时的我更偏爱绘本,那里面的童话故事通常有美满的结局。因为识字较同龄人更早,我也喜欢得意洋洋地念儿童小说给小伙伴听。但尽管我在书香中畅游,仍有一些事无法理解:为什么白雪公主的继母不喜欢她?为什么丑小鸭的同伴因为它丑就要嘲笑它?……
慢慢地,我的阅读速度更快了,我就不再仅仅看那些童话故事,转而喜好带来强烈震撼的科幻小说,还有令孩子感到新奇的动物小说。同时我也明白了,并不一定有美满的结局才叫好故事。相反,如果故事的结局比较遗憾,会令人更加难忘,且对人物的失败产生思考,从而得到启发。在书香中,我眼里曾经像玻璃一样薄而透明的世界,渐渐复杂丰富起来。
现在,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面渐渐增广,鉴赏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像令人或扼腕叹息或拍案叫好的史书,就令我十分着迷。我最为欣赏的是南北朝时东晋的谢安。面对十倍于己、戈甲如云的强敌,谢安毅然决定东山再起、投身风局。他兵临淝水,以一当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直打得入侵者风声鹤戾、草木皆兵。以天下为己任的他,揽责任于一己之肩,卫家国以一己之力 。谢安的挺身而出,为东晋争取了数十年的和平安宁。“以天下为己任”对他而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在书香中,我听见了历史中英雄的心声:国家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星星之火,聚显光芒。
同时,我也迷上了品赏古典诗词。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乐观豁达的苏东坡,他的文字穿透人心,叹尽人世间的悲苦与对生活的热爱。他写“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思,也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独,但更多的是暮看门前水西流、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的豁达乐观。他如一棵青松,生活的苦难给了他苍劲有力的枝干,他留给我们松柏的清香。苏轼令人敬佩,不只是因为他写出的那些绝妙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被挫折困顿所淹没的积极乐观。在书香中,我领略了诗词中诗人的人生态度:不论世事如何,始终热爱生活。
回顾我的阅读历程,经过“熟读”与“精思”,我的所感所得确实“渐进”了。在书香的陪伴下,我将一直“循序渐进”地成长。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很好,用朱熹的话统领全文。全文的主体部分也确实讲述了自己读书从浅到深、从少到多的过程,在坦露读书经历的过程中呈现书籍陪伴成长的人生故事,让读者共鸣之际油然而生对这位少年读书人的点赞之意、赞美之情。结尾呼应开头,也是点题,有利于强化主题。建议这位初中同学笔力可以再集中一些,如围绕“熟读”和“精思”层层递进谈感受,形成一个有观点统领、有逻辑架构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