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伦理失范的媒体坐上了审判席

  作为内地第一步反思网络和舆论暴力的影片,《搜索》的票房虽然不及此前上映的《画皮》,却引发媒体和网络的热烈探讨。作为一个曾经被网络舆论围攻的名人,陈凯歌在这部新作中,表现出了对网络暴力的极力克制和媒体操作失守的最大程度理解,在某些传媒从业人员看来可能觉得这部影片反思不够深刻。

   

  在《搜索》中,姚晨饰演的陈若兮是一个老练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她懂得恰如其分地引导舆论风向、把握大众关注点,其中也不乏职场中的小手段,比如把杨佳琪的工作据为己有;但同时也有着着普通人的各种困窘:与男友相恋多年却只能蜗居在租住来的房子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看上去遥遥无期;忙得风风火火无暇与男友团聚;面对“空床阔太”的物欲婚姻,充满同情;同样会被各种防不胜防的手段陷害;在男友离心后,表现出的坚强、自立和勇气让人敬佩……从某种程度而言,陈凯歌是在妥帖地进行一种“换位思考”,对媒体从业者的生存困境进行难能的体察和悲悯。

   

  然而,即便是这种“刻意的冷峻和公平”,《搜索》也能看出中伦理道德失范后媒体的罪恶。比如,用手机摄下不让座的视频未经任何求证、没有采访相关当事人及围观者就直接刊登;在裁剪的过程中,依据立场和预设前提进行新闻裁剪,随后以道德批判的倾向性标题进行发布;此后组织专家进行探讨、采访叶蓝秋的老师,操纵事件的走向;在次日收到道歉视频后,为保持保持公众和媒体对此事的关注度,不惜压而不报,操纵事件继续发酵等。

   

  实际上,媒体及从业者为收视率和关注度,对事件本身进行操纵甚至变身为“当事人”,已经在现实社会中屡见不鲜了。如7毛钱治好婴儿的巨肠症、不给红包助产士封住产妇的肛门、烟台毒苹果事件、《环球时报》鼓吹“适度腐败”合理、丈夫目睹妻子被联防队员强暴不敢发声……事后则都被证明,这些报道要么缺乏常识、要么断章取义、要么以偏概全、要么以讹传讹,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博取眼球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歪曲,传媒人自觉自愿被受众的喜好绑架,且乐在其中,这是传媒职业伦理的沦陷表现。

   

  在《搜索》中,陈若兮的身份甚至会让人出现一些迷惑。她供职于电视台,然而却会说“帮我向上推一推”——实际上,媒体伦理道德失范与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传统媒体的单向性传播不同,互联网媒体是交互式的,普通用户不仅享受着信息的便利,也在传递着自我的态度,甚至提供补充信息推送事态的发展,并由此形成的声势浩大的舆论场压力。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庞杂和繁浩,导致信息只能“越变态越大声”、“越反常越大声”,这也让部分新闻从业者为迎合受众,对合理信息进行偏好式选用,对合理部分摘取不用,放大不合理部分放大,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对多数网民和观众而言,当事人多是一个名字符号,加上信息的获取是单向的,常常轻率地发表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真正的舆论压力。在《搜索》中,陈若兮屏蔽了叶蓝秋的道歉视频,一再突出叶蓝秋嚣张、无礼的形象,从而引发网络谩骂和微观,让事态一再扩散;与其他路人和陈若兮不同,赵守诚对叶蓝秋充满同情和愧疚,就在于他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看到了活生生的叶蓝秋,便不会进行简单的指斥和抨击。

   

  2010年,在内地具备极强媒体属性的微博蓬勃发展,然后这种发展并不是造成了社会的弥合,而是越来越大的分裂、对立和暴戾之气,其原因就在于媒体伦理失范、网络摘取片面信息进行放大、普通网民简单信赖媒体并因此轻率发布语言攻击。随着网民对媒体提供的信息越来越警惕,媒体自身坐上审判席上的时间也就频频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