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醫融合如何緩解寶媽們的后顧之憂
隻要一切正常,很少有人會去特別關注自己的盆底肌,直到問題出現,這張在人體腹腔最下端的“吊網”才會被注意。
問題最常找上新手媽媽們。33歲的張靜(化名)在生完寶寶后發現,即便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一個咳嗽、擤個鼻涕甚至一次開懷的大笑,都可能讓膀胱開閘泄洪,成為引爆尷尬的開關,“經歷過產后漏尿,我才認識到自己還有盆底肌”。
“盆底肌位於我們骨盆底部,像一張網或一個蹦床,承托著子宮、膀胱、直腸等臟器,一旦彈性變差,就會導致這些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高蕾介紹,妊娠和分娩是身體形態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產后漏尿正在讓很多女性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面臨挑戰。
據2019版中國泌尿外科指南發布的數據提示,壓力性尿失禁在中國成年女性中的患病率為18.9%,即接近每5位女性中就有1人深受其擾。尤其對於產后女性,初次生育年齡、分娩方式、胎兒的大小及妊娠期間尿失禁的發生率均與產后尿失禁的發生有顯著相關性。
“綜合來講,順產(經陰道分娩)對盆底肯定是個很大的考驗。如果生產過程不順利,比如生產時間特別長、造成的撕裂比較嚴重等,盆底確實更容易出問題,如果產程順利,盆底受到的傷害也就比較小。”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孫秀麗教授表示,為了讓產程盡可能順利,准媽媽在孕期就可以做些准備,例如,靠運動讓盆底肌變得更堅強,同時控制自身和胎兒的體重,“把預防窗口前移”,簡而言之,“讓孕婦動起來”。
可對於這一需要悉心呵護的群體,如何動得“安全”“有效”是醫護人員最關注的問題。孫秀麗坦言,為了探索科學的鍛煉方式、強度、頻次等標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從2019年立項、2020年開始招募了700多例妊娠期女性進行分組實驗,在孕期就開始進行整體姿態訓練和盆底肌訓練,目前實驗已進入最后隨訪階段,“從初步結論來看,妊娠期鍛煉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預防和治療的作用,應當受到重視”。
在孫秀麗看來,“科學鍛煉”僅有醫療口的重視、把關還不夠,仍需要體育專業人士在動作設計、鍛煉標准等方面深度參與。因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盆底團隊聯合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醫學團隊,在原有盆底肌訓練基礎上,兼顧局部與整體,研發出一套產后整體運動康復訓練方法“PEFLOW”運動康復操,將科學鍛煉的理念從孕期延伸至產后。
“希望能縮短產后女性體態與盆底功能恢復周期,同步實現產后疼痛、肥胖、體態的全面改善與恢復,提高女性生活質量。”朱紅梅作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與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加入項目組,她一邊跟著孫秀麗出門診補齊婦產專業知識,一邊將自己的學科背景帶入實踐,“在門診時,孫老師會從疾病的角度來問診,我就會從患者需要的整體康復計劃來入手”。此外,她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向參與實驗的寶媽們演示訓練動作,手把手教會她們正確的運動方法,比如在運動中調整呼吸、調動盆底肌、關注身體變化等。
“通俗點兒講,盆底肌使勁兒時,圖像會呈現上坡,放鬆就是下坡。如果肌力比較好,峰頂就會沖得很高。”張靜的寶寶在2021年11月出生,兩個月后,她在復查時看到了自己的盆底肌肌電圖,“一條水平線,肌力為0,完全找不到肌肉收縮的感覺”。在朱紅梅的建議下,張靜開始參與項目跟練。疫情期間,在家打開攝像頭“上網課”﹔有線下機會,就到醫院臨時的訓練場地“打卡”。實驗結束后,她堅持每周自主鍛煉3次。如今,“肌電圖上的線能沖出來個小土坡的樣子”。
在張靜看來,康復操的內容像進階版的瑜伽,“除了瑜伽動作之外,會同時強調盆底肌和呼吸的協同鍛煉”。從一開始找不到盆底肌,到如今日常提重物時都會主動收縮盆底肌、調整呼吸,張靜收獲的不僅是漏尿頻次減少的變化,更是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這裡就像一個開在醫院的免費健身房,但不同於普通健身房,我學到的不只是讓肌肉線條更好看,而是在醫生的指導下,讓運動帶給我深層次的健康”。
可這個“免費健身房”落地並不容易。醫院位於北京市西二環西直門附近,寸土寸金,想找到一個能容納10多人鍛煉的場地實屬難題,“搬家”成為常態。最終,在附近社區醫院的支持下,大家才有了線下跟練的場地。每周兩次課,朱紅梅和同事就在下班后穿過一個十字路口,帶領寶媽們訓練。可每次到場人數有限,為了保証動作規范、到位,團隊成員需要維護著多個溝通渠道,門診指導、微信群實時問答,即便線上跟練課程,也特意安排一人教學,一人“刷學員動作”及時糾正,一人進行訓練安全與數據監控。
“我剛練完動作,感覺胎動多了一點,這樣正不正常?”“我得練多長時間才能對盆底起到保護效果?”每次解答完線上問題,高蕾都能感受到寶媽們真實而具體細微的困惑,“我們現在的探索和付出,就是為了以后能把相關研究成果推廣給更多女性,讓大家提前重視盆底問題,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運動康復手段的介入,讓高蕾重新審視了醫療和體育的關系,“作為醫生,以前更多想的是這個病該怎麼治,但現在會考慮如何讓患者防患於未然,提前採取措施,盡可能改善女性的妊娠分娩體驗”。
但普及推廣仍有“觀念”門檻。高蕾發現,刻板印象和錯誤觀念依然存在,例如,有的寶媽出現產后漏尿,女性長輩會告知“是正常現象”﹔有的產婦經過短暫恢復,症狀有所緩解,就認為自己已經康復,“就像房子不漏雨,不代表結構出現的問題已經被修復”。而錯誤的傳統觀念並非無法糾正,在門診和孕婦學校談及整體運動康復訓練時,感興趣的除了“准媽媽們”,還有有過真實產后經歷的婆婆和媽媽們,“線上跟練的鏡頭裡,她們也出現了”。
轉換觀念並非一朝一夕。孫秀麗坦言,自己也經歷過從“熱衷手術”到“關注康復”的轉變過程。在工作中,她發現4期脫垂的患者不只是老年人,也不乏年輕人,看到她們,她總會思考“治未病”的意義,“在恢復功能方面,手術能給人的幫助是有限的,把脫垂的臟器復位回去不代表能讓它的功能恢復,功能的恢復更多需要鍛煉、需要看護,離不開大家自我管理的過程。”在她看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和“三孩”生育政策的調整,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將更加重要,而體醫融合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
實際上,隨著互聯網和全民健身的發展,社交媒體、健身房、醫美機構已經開始聚焦女性的盆底健康,“這對觀念普及是件好事”。孫秀麗表示,但也要謹慎選擇相應機構,“如果治療方法不正確,對服務對象來說,承擔的不僅是經濟損失,還可能影響健康。”她表示,無論市場如何發展,孕產婦的安全仍是首位,“哪些人能運動、哪些人不適合,她的身體狀況是否能耐受那麼大的活動量,這些情況仍需要醫生把關”。
“科學的盆底呵護確實迫切,但不可急切,這是全生命周期的關愛。”朱紅梅表示,童年時期就需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保護盆底﹔青春期則要初步學習盆底相關的生理學知識﹔到了生育期,要在孕期和產后都為分娩做好准備,依靠系統的訓練科學修復盆底﹔到了更年期,也需要不斷改善盆底功能。
作為體醫融合的受益者,張靜積極地向身邊的女性推廣盆底健康相關知識,“我會讓女兒在5歲的時候就知道,不能使勁兒‘拉粑粑’,這個微小的舉動都會對盆底造成傷害”。身體裡一塊在她孕前從未關注的“秘境”,如今成了生活裡極為重要而無處不在的“小事”。(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