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量依靠旁白或自白来辅助叙事或表达角色情感的电影?

  优秀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海上钢琴师》、《永无止境》等。中国的例如《失恋33天》、《武侠》等。好莱坞知名剧作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在剧本写作时,OS能不用就不要用。电影就应该依靠角色和画面本身来叙述事情,画外音根本就是画蛇添足的、将观众当成笨蛋的东西。不可否认,除了上述提到的极佳电影,也有很多用画外音支撑叙事而失败的电影。大量依靠画外音来进行辅助叙事或者表达情感,对你来说会对某部电影的观影体验造成什么影响?

  唉,请允许我吐槽几句:

  画内音,和画外音,都只是叙事的技术手段而已。

  甚至,导演在故事中 的位置,摄像师在故事中的位置,电影和观众之间如何讲述与交流,如果深入了解过新浪潮及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艺术探索者们,就会发现,好莱坞只是电影的一种可能而已。

  所谓叙事,所谓电影,本就是自由的,认为哪个电影好,哪个不好,是自由心证,但是认为电影展现手段中的什么好、或者什么不好,比如大量画外音就代表叙事能力差,不用画外音就代表能力强……其实都是你们心里的八股框架而已。

  再说回来:有的人叙事能力差所以大量用旁白,不代表所有大量用画外音和旁白的就是叙事能力差的作品,更不代表OS是外行的、低劣的手段,麦基所说的是他的编剧观,但也有和他不同但同样优秀的其他编剧观啊。

  再回到问题:如何看待大量依靠「画外音」(OS)来辅助叙事或表达角色情感的电影?

  当然是看了再说啊,就好像你如何看待唱歌时候用左手拿麦克风的歌手?当然是听过了再评价啊

  画外音这种手法脱离了电影的本质,受欢迎只能说明故事本身受欢迎。举个例子来说吧,在现场看郭德纲说相声很高兴,在电视里看郭德纲说相声你也很高兴,但这不是电影的功劳。你只能说它是好的相声,而不能说它是好的电影。画外音这种手法,如果不用电影,就用幻灯片的方式来播放,很可能也会感动的一塌糊涂的。什么是电影的本质,请自行搜索“走向真正的电影”,和“现实的表层”两篇文章。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下各种答案所举例的电影,几乎清一色是艺术片、生活片和人物传记类型的电影?

  为什么商业电影尤其是大片不用呢?(不大量使用) 因为这是违反商业规律的。普通观众不喜欢这个东西。

  普通观众为什么不喜欢?是因为普通观众比较“懒”,喜欢沉浸式偷窥,就是做个隐形人,站在人物附近静静地看着,不喜欢有个人跟自己说话。你跟我说话我还得努力去想象,去理解,去记住里面的一些信息点,累不累啊,直接让我看不行吗?

  商业大片只有少量电影是开头用一下,然后结尾配套着用一下,中间不会有。它们使用旁白、自白分两种情况:

  1,故事的背景或者前史信息量大,无法用剧情或台词来呈现,只能用旁白。但即便如此,现在的商业大片更倾向于以“剧中人物向其他人讲故事、介绍情况”的形式来呈现旁白效果,比直接对观众说的纯粹的旁白更自然,因为它也可以算是剧情的一部份。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商业大片为了避免旁白真是非常努力的。

  2,影片一开始的时候是一般的生活场景,没有戏剧事件发生,作为动作片来说有点无聊,作为生活片来说又有点做作(商业大片的生活场面往往比较夸张,相比现实来说,人物的个性更强,逼格更高,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剧烈,比如男主角受到同学不可理喻的欺负,如果影片一开始是动作场面,再接生活场面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一开始就是生活场面,观众就会觉得做作了),所以加点主角的自白,缓解无聊感,同时暗示本片是个激烈的动作片,不是一般的生活片,缓解做作感。(例如《蜘蛛侠》2002、《神奇女侠》)

  而艺术片、生活片、人物传记类电影使用旁白、自白的,分四种情况:

  1,人物传记类的电影(这里的人物不一定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由于任务不明显,大量的生活琐事,快速的时间流逝,导致无法通过情节来交代一些必要的信息,只能不断使用旁白或自白来介绍情况。把旁白或自白拿掉的话,这电影就看不懂了。

  2,完全按照现实情况去设计台词和情节,导致无法通过台词或情节去交代一些必要的信息,因而只能使用旁白或自白。这是什么意思呢?商业片里的台词和情节是不同于现实的,更夸张,人也更加“话唠”,而且人物比较多,关系网比较丰富,总能找得到人说话,所以商业片比较容易把大量信息放在台词和情节里,但艺术片、生活片往往接近现实,人物说话比较节省甚至“闷骚”,关系网单薄,经常找不到人说话,也难以设计特别的用来交代信息的情节,从而无法向观众交代一些必要的信息,那就只能靠旁白、自白来补充。把旁白或自白拿掉的话,观众看不懂。

  3,情节以生活琐事为主,缺乏能吸引观众的事件,用旁白或自白来缓解无聊感,讲讲自己的想法,跟观众聊聊天之类的。

  4,编剧或导演能力不够,做不到不用旁白或自白。或者导演任性,就喜欢用。商业大片极少出现这种情况,但低成本的生活片,艺术片无所谓。

  总的来说,这类电影其实也主要是因为本身的特点,不得不用,而不是为了达成某种风格或艺术目的。

  如何看待?抛开一些烂片,这其实是在问“你是否喜欢生活片,艺术片和人物传记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普通观众不太喜欢,要不然它们的票房也不会比商业大片低那么多了。

  (补充一下,喜剧片是个例外,喜剧片有很强的功能性——搞笑,允许使用旁白来快速交代人物的想法或剧情,把更多时间留给搞笑的桥段,当然能不用是最好的)

  首先举一个例子

  当年《银翼杀手》上映的第一版全片大量的画外独白,被观众评价为拖沓啰嗦,票房暴死,一代神片名留影史靠的是后来发行的录像带剪辑版本在影迷之间口口相传。但,实际上全世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中,看过第一版的人并不多。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很多分析者会认为这很简单,观众不喜欢叙述性画外音。这个逻辑想想很合理,但仔细琢磨一下,没什么玩蛋道理。

  不仅题主说的《肖申克的救赎》《海上钢琴师》,包括《阿甘正传》《搏击俱乐部》《返老还童》都是大量使用叙述性画外音的例子。有人说艺术片喜欢用,商业片很少用,因为艺术片不需要观众。这句话逻辑看似合理,但前提就不对。上述几部电影全是商业片,没有一部不是为了票房拍摄的卖钱的作品。其中,也就《海上钢琴师》可以沾一点艺术片的边。

  我在这里说的是,对于上映的叙事片来说,观众没有闲工夫管你的叙事手法是什么,他们评价标准只是,这个故事你得讲的流畅,合理。阿甘见到珍妮之前向陌生大妈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合理。小号手怀念随着巨轮一起到了天国的1900,合理。red临出狱之前,回想起监狱中的点点滴滴和即将碰面的挚友,合理。但你让一个身心俱疲带着仿生人逃命的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人类的前银翼杀手絮絮叨叨白扯一件让自己痛苦不已的追杀,这就没道理可言了。电影这东西永远不存在一种技法是应该绝对摒弃的,关键还是看你的电影围绕的东西是什么样的,看你是要讲一个连贯的故事,还是用尽笔墨描写一个有魅力的人物。事跟人的区别,就是能否使用大量旁白的最简单区分方法。

  尼古拉斯凯奇还没有成为烂片之王的时候有一部片子叫做《改编剧本》,这部片子大量使用了自白,而且狠狠的嘲讽了麦基的写作技巧课程。但,这部片子的核心是电影编剧在描写自己,说白了这部片子写的就是这部片子剧本的编写,而电影中的所有情节都是不重要的,因为所有电影中发生的一切情节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旁白叙述性画外音实际上成为了电影真正的叙事主体。你看,一部完全依靠叙述性画外音的电影,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影。

  麦基所有观点之中有一个最基本,最优先的观点,也是我个人十分同意的,那就是编剧写作时不能抢了导演剪辑的饭碗,不能替别的工种做决定。依我看,麦基不喜欢叙述性画外音的原因就是,这东西是死的,再NB的导演也很难在这个东西上做什么文章,作为一个编剧来说,写下这样文字的时候就等于告诉导演,这段戏您别操心了,就这么着吧,欣赏我的文本写作能力就成了。麦基不喜欢的原因就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好莱坞人,他清楚没有几个好莱坞导演会喜欢这种傲慢的剧本的。

  麦基是一个顶级的剧本医生,但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影视理论大师!!!术业有专攻,他的理论对于电影作品整体好坏的评价参考价值真的不高。

  这么多回答,基本都在说画外音是不入流的手段。

  可我认为,所谓的手段、方式和技巧,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牛逼的导演,用画外音,同样能把叙事给你玩出花儿来。

  高赞回答里说,举例的电影清一色是艺术片、生活片、传记类电影,从未有商业大片这样做。知乎@胡戈

  不巧,我要举例的这个电影,它就是个商业片

  虽说它也算是个人物传记电影,但它实实在在是个商业片。

  业内怎么划分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呢?

  就看电影是更多地为了迎合观众,还是倾向于导演自己的艺术风格表达。

  前者是商业片,后者为文艺片。

  而一般观众,靠票房就能分辨,卖座的自然是商业片,票房惨淡的则文艺片无疑了。《中国合伙人》票房5.39亿,2013年度第7

  从票房数据来看,坐实了它商业片的名头。

  它的商业片特性体现在视听上则是:影片节奏快,视听效果很棒,观众观影情绪高涨。

  这部影片的节奏控制很大程度都是靠角色旁白完成的。

  我细数了一下,《中国合伙人》的角色旁白共有31段,而电影去除片头片尾,时长为106分钟,这说明:

  平均每隔3分钟,就会有一段角色旁白叙述。全片角色旁白超2400字

  如此频繁地使用角色旁白叙事,电影史上都不多见。

  偏偏影片节奏把控地非常好,观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豆瓣46W+评价,评分还保持在7.6

  在讲这部电影角色旁白的应用有多么牛逼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

  影视画外音都分为哪几类:内心独白旁白解说词人物内心的独白,一般以“第一人称”叙事,主观情绪浓厚。

  代表作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标准句式:

  “我当时不知道怎么了”、“我太紧张了”……

  分为角色旁白和非角色旁白,都以“第三人称”叙事,更加理性客观。

  角色旁白当事人讲述自己过去的事,例如你回过头讲述你和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起高考、旅游等事情。

  代表作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标准句式:

  “20年前 演讲的那个人通常是我”

  “20年前,成东青还没学会当众讲笑话,孟晓骏也不像现在这样严肃,只有我没变”。

  非角色旁白第三者讲述别人发生的事情,例如你讲你的朋友、父亲母亲发生的事情。

  代表作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孙红雷用儿子的口吻讲述父母的爱情故事;代表作冯小宁的《举起手来》。

  标准句式:“我妈那时候……”《举起手来》就以非角色旁白口吻讲述“姥姥”的故事解说词一般不用于故事片当中,经常出现在纪录片或者新闻专题片等等,如《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而《中国合伙人》采用的就是较客观的角色旁白。

  并且不只是一个旁白叙事,是多角色旁白叙事。

  整部影片就像是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三个人在成功之后,站在上帝视角回顾他们三个人从相识、开始创业,再到不断磨合继而成功的故事。

  那这些角色旁白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这个作用你可能觉得稀疏平常,哎呀太简单了,解说词什么的一句话就搞定了啊。

  但你看片头《中国合伙人》片头7分钟神剪辑https://www.zhihu.com/video/1123720129191862272

  短短七分钟,配合角色旁白,就把新梦想20年的发展历程给交代了;

  短短七分钟,配合角色旁白,就把三个主人公的出身、人物性格变化给交代了个底儿掉;

  短短七分钟,配合角色旁白,就把整部影片的悬念都给设计好了。

  而这七分钟,旁白的字数不超过400字,编剧导演台词功底不可谓不深厚。片头旁白共415字,去除人名,不到400字

  我们再把人物出场部分的旁白单拎出来详细分析:

  王阳出场(类型)旁白/(叙述人)成东青/(叙述内容)王阳出场

  旁白的上一个镜头是他们在演讲台上接受学生的欢呼。

  下一个镜头直接切到王阳讲课。王阳 你们为什么不敢张嘴

  讲课内容正好和旁白内容相呼应,再配合佟大为耍滑头的台词表现,王阳不羁的性格呼之欲出。

  孟晓骏出场旁白/(叙述人)成东青/(内容)孟晓骏出场

  刚介绍完王阳,继续介绍孟晓骏,很顺畅。女学生 孟老师 我暗恋你已经一年多了

  通过女学生表白孟晓骏的小段子切到孟晓骏的出身。旁白/(叙述人)成东青/(内容)晓骏出身

  短短三段话,把孟晓骏执着于美国的原因、他的爱情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

  成东青出场旁白/(叙述人)孟晓骏/(内容)成东青出场

  这是孟晓骏的角色旁白

  上一个镜头正好是,波诺先生说成东青的出身不高。波诺先生 成先生 我听说你出身不高

  而这段角色旁白正好对应波诺先生的说法,这时切镜头就显得很自然。

  校园里打水戏

  成东青在帮二人打水,孟晓骏为他最想去哪儿,成东青说想去天安门。孟晓骏 成东青 你最想去哪儿

  同期声——孟晓骏:成东青我告诉你,你看着所有打开水的,(渐弱)到这校园大门,所有人想去的地方是孟晓骏 你看这所有打开水的

  旁白——(从渐弱起) 孟晓骏告诉我,那时候每个人最想去的地方是

  ——美国(同期声)孟晓骏 美国

  孟晓骏去美国的离别戏

  旁白旁白/(叙述人)成东青/(内容)孟晓骏离别

  同期声立马接上孟晓骏 我不回来了

  成东青和苏梅打越洋电话

  旁白旁白/王阳/成东青给苏梅打电话

  同期声立马接上苏梅 就这样吧 我好累

  孟晓骏留下共同创业

  旁白旁白/成东青/孟晓骏一起创业

  同期声孟晓骏 是30个

  似乎当时的孟晓骏能听到旁白的讲述一样,告诉他,你记错了,是30个,画面变得很有意思。

  铺垫转场

  介绍苏梅出场的戏份

  旁白旁白/(叙述人)成东青/苏梅出场

  给观众悬念,另一个人是谁呢?

  别着急,画面直接给到苏梅。观众顿时有了一种解惑的满足感,转场也很顺畅。

  孟晓骏mocking interview王阳和成东青的戏

  旁白

  

  直接介绍,镜头直接切。

  成东青失恋贴广告的戏旁白/(叙述人)王阳/(内容)成东青办培训班

  旁白/(叙述人)王阳/(内容)成东青办培训班

  这段王阳的旁白,总结了成东青当时的状态,以及他们事业初期的发展过程

  另一段也是王阳的旁白,在结尾,都是一个总结、评价的状态。旁白/(叙述人)王阳/(内容)孟晓骏结尾

  旁白/(叙述人)王阳/(内容)成东青结尾

  而这两大段的旁白也平衡了三人的权重,缓解了成东青和孟晓骏大矛盾大戏份的偏重。

  同时王阳的旁白出现,都是影片叙事很平缓的时候,让影片节奏张弛有度,不至于让观众太累。

  作为一个人物传记片,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突破时间线的限制,怎么让平淡的故事变得有趣。

  且看成东青送孟晓骏礼物的戏

  王阳提出问题:

  你想过孟晓骏到底想要什么吗?

  镜头切到成东青送礼,送了什么礼物呢?旁白 (叙述人)孟晓骏

  这时矛盾出现了,借王阳之口告诉观众。旁白 (叙述人) 王阳

  利用旁白对一个问题的多角度探讨,设计了一场戏,表现了孟晓骏和成东青之间的矛盾冲突。

  如果没有这个矛盾,全片就一直励志,很平,毫无“戏”可言。

  而到结尾,矛盾和解也是用了“礼物”这个梗。

  它完成了剧作的一般规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也是发现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

  孟晓骏读信

  在给成东青写信的时候,孟晓骏隐瞒了它在美国的真实情况。旁白(孟晓骏读信)

  他说奥利弗教授对他很好,实际上他刚被解雇,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真·又一·苏明哲了。

  为了表现这种讽刺,双方看的电视机上画面上正好放映的是《英雄本色》对这一场景:您写给我的信,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呢

  因为电影的色调,一说到《中国合伙人》大家觉得是青春励志片。

  但如果《中国合伙人》仅仅是个青春片的话,那就算它的剧情、声画再好,也一定会丧失很多观众,立意也难免落俗。

  陈可辛避免了落俗,主题给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

  因为影片青春片的外衣实在是太厚了,所以,不得不在台词中不断去点题。

  仅在旁白中就出现了6次,人物台词当中更是多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