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祖孙三代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只是故事,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原标题:祖孙三代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只是故事,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美人因为她们的美丽被世代的诗人传颂,惊艳了一代又一代的时光。她们是幸运的,容貌姣好到经过时间大浪淘洗后依然亘古流芳,她们也是不幸的,因为她们没有一个是善始善终,就好像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那句台词:“她的美丽就是天生的罪过。”

  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貂蝉在吕布杀了董卓后选择自杀,西施和范蠡归隐没入尘世相比于其他已经算是好的结局,而王昭君,则在远嫁塞外呼韩邪,后来呼韩邪死后,王昭君又被嫁给其儿子,儿子死后,又嫁给孙子,这个结局看起来耸人听闻,好像只存在于故事中,但其实,有的时候,现实远比艺术更魔幻。纵观昭君一生,我们会发现,面容纵似娇荷,也会在命运中枯萎凋谢。

  王昭君出生在西汉时期的一个平民家庭,自幼因为美艳绝伦就在街坊邻居中颇有名气,小时候就学习琴棋书画,练得一手绝妙的琵琶,个性也是一顶一的出彩。又过了几年,王昭君终于等到了机会:汉元帝正从各地选妃,让官府选出辖区年轻貌美的女子进宫参选,王昭君就这样被送进了宫中。天真烂漫的女子本以为是自己飞黄腾达的转机,没想到却因为一场拒贿阴差阳错被迫出塞。

  汉元帝整日国务繁忙,自是没空一一遴选这些各地送上来的女子,就请了当时朝中有名的大师毛延寿将这些女子描于纸上,自己逐个挑选。可毛延寿画技虽然高超,但人品却不怎么样,他想接着给皇帝画妃子这件差事捞点油水,就暗地里放出风去,说只要女子们给他钱,他就凭钱数作画,简而言之,就是给的越多,画的越美丽。

  各位女子为了能入皇帝青眼,纷纷解囊向授,可唯独王昭君迟迟不来送钱,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有两个,一来,王昭君家里并非家财万贯,本来以平民身份入选此次活动就实属不易,自然比不得同时参选的非富即贵的官宦家的小姐。

  二来,王昭君从小读的是圣贤,听的是雅乐,从来看不惯这些乌糟腌臜事,她选择不随波逐流,选不上也没什么。可谁知,就是因为这次拒贿,毛延寿将王昭君画的奇丑无比,还在王昭君脸上点了一个黑痣,果不其然,昭君落选,只在宫里当了一个宫女。

  就是这次落选,王昭君坠入深深宫墙,等待她的没有皇帝甜蜜的邂逅,只有做不完的苦力和说不尽的哀愁。眼看青春时代即将远去,她似乎认了命,不再想远方遥不可及的幸福。然而,命运的河流又将她裹挟在了政治的浪潮中。

  汉元帝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北方的匈奴不敢进犯。当时的匈奴单于呼韩邪甚至流露出了归附之意,为表忠心,也是为了稳定两国的局势,他提出要迎娶汉朝皇帝的一位公主,和汉朝永结秦晋之好。汉元帝欣然应允,但他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想在宫女中找一个去匈奴和亲。

  他召集了全部年龄相当的宫女,询问她们是否愿意远嫁匈奴,各个宫女都在犹豫踟蹰,片刻之后,王昭君站了出来,她早已厌倦了宫中琐碎的活计和封闭的宫墙,她生于民间,自然也想要回归生活,这可能是她回归正常生活的唯一机会了,她要牢牢把握住。

  汉元帝很是诧异,他抬起了王昭君的脸,一瞬间就被这张美丽的脸摄住了魂,他反复回忆,并没有在画像中看见这样的美人,他有点后悔了,但至尊之言,自是不能反悔的。于是,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昭君出塞的情节。

  出塞之路遥遥,王昭君坐在马车上时时回望自己的故乡——长安,她心里清楚,她此生算是再没有机会回家了。长安在昭君的眼里从一个城池,随着马车的远去变成一条线,最后变成了一个点,最后,她看不见长安了。塞北的风挟着漫漫黄沙吹干了昭君的眼泪,她抚着琵琶弦,在无数个漆黑的夜里无声地唱长安的旧曲小调。终于,她到了匈奴,满目都是异乡人,自己也只得适应下来。

  嫁给呼韩邪单于之后,昭君时时刻刻恪守着部落的规矩,为了西汉和匈奴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没过几年,呼韩邪单于就撒手人寰,根据匈奴旧俗,王昭君要嫁给死去丈夫的儿子,也就是下一任单于,这种制度叫做收继婚制。

  王昭君自小生长在汉地,自然无法理解这样野蛮的婚俗,但自己早就融入了这个社会,只能入乡随俗,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并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就在王昭君以为自己的荒唐经历到此为止的时候,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就在王昭君和第二任丈夫结婚十多年之后,第二任丈夫也战死于茫茫大漠,于是她又要下嫁第二任丈夫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辈。她终于受不了这良心伦理的双重折磨,于是给汉朝皇帝写信,请求派遣使节来接她回去。经过漫长的等待,在皇帝的回信中,三个字刺痛了她的双眼:“从胡俗。”

  她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只能顺从风俗嫁给了第二任丈夫的儿子。内心的极度痛苦和良心的折磨一直纠缠着昭君,胡地与内陆不同的气候和饮食习惯也让昭君十分困扰,终于,她在33岁时香消玉殒,结束了这短暂而又荒唐的一生。

  塞北的漫漫黄沙依旧在呼啸,我们却看不见其中埋葬的芳魂。现在我们一提到昭君出塞想到的就是一个孤弱女子对国家和平的贡献,但我们不能忘记隐没在史书几行中的滴滴血泪,我不知昭君生命最后是否后悔,只希望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不仅活在几句虚无缥缈的“国家功臣”里,还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