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十篇

  国学教育篇1

  从文化史上讲,一流的学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从教育角度看,他们堪称师表。教育离不开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的学者。如果大学没有大师和一流学者,大学的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上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仪态胸怀,也足可令人称道。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长陈援庵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等著作,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人的必读书。陈寅恪先生对陈援庵先生的学问称赞不已,认为是清代学者钱大昕之后第一人。有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大学的风范才能得以树立。

  现在大师和文化典范的缺失,除了长期“反传统”造成的文化断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民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形态而言,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它使所有年轻人都朝同一个目标走去,即从小学到中学、大学,通过不断的考试,最后谋得一份工作。而这一过程已经磨钝了、耗尽了一切可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况所学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而就所学内容而言,现在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而且往往是陈旧的知识教育和不完全的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根本阙如。其来源,开始是欧美西方的教育,后来学习前苏联,现在又转向欧美。即使其间涉及到了价值教育的某些方面,内容也相当混乱。

  这样的教育体系和我们的文化传统完全脱节,除了知识的反复输送,没有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文化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在教育。试想,这是怎样大的缺憾啊!

  为国学正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三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为炎黄子孙所骄傲。但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在现代人身上存留几何?

  近年兴起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为承继和重新整合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氛围。但到底什么是国学?怎样厘定国学的义涵从而和国民教育发生关联?“国学”这个词,在中国文本载籍中出现甚早,《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书》《后汉书》,魏晋时期以及唐宋,多有出现。但历史上的“国学”概念,无一例外都是国立学校的意思。例如宋代朱熹创建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其前身在南唐时就叫“庐山国学”。

  现代国学的概念则产生于晚清,是与西学相比较而存在的。至少,在1902年黄遵宪和梁启超的通信中,两位维新健将讨论了是否应该创办《国学报》的问题。梁启超在写于1902年至1904年的《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中,再次谈到国学,说有人很悲观,看到念新学的青少年“吐弃国学”,不免担心“国学”会被消灭。他说不必担心, “外学”输入得好,也会使“国学别添活气”。而距此五六年前,即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提出学校课程设置应本着“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原则,梁启超后来转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外学、新学、西学,是同等概念;国学、旧学、中学,是同等概念。

  就是说,国学是当西学东渐之后,与西学相比较,才有了国学这个概念。今天讲国学,首先要把现代“国学”的含义和古代的“国学”名称区分开来。事实上,自晚清国学的概念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并没有对概念本身作很多学理分疏。

  1923年,胡适之为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写发刊词,才提出了什么是国学的问题。他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早年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那么什么是“国故”呢?国故就是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包括礼仪、制度、人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工艺、服饰等等。如果对所有这些内容作研究都叫做“国学”,那么“国学”的概念便过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定义难以成立。

  因此,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个定义,并没有被学术界采用,后来大家一致认可的说法,是国学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等。这些关乎整个学术史又非常专门的学问,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无法构成国民教育的内容。

  1938年,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学讲国学,第一次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它们是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之所从出。“六经”的义理历来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

  当然还有“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经学是本源,小学是入径。在我看来,经学和小学是国学的主要构成。

  国民教育须传道

  国学如何与国民教育挂钩?如果把经学和小学理解为国学的主要内容,问题就解决了。前面讲到了现代教育的价值缺失和价值混乱,实际上就是缺少了“传道”的内容。唐代的大儒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道”的传授放在第一位。“道”者为何?“道”在哪里?就中国文化来说,可以要而言之“道”在“六经”。

  “六经”的文词虽比较难读,但我们有传承两千多年的“六经”的简易文本,就是《论语》和《孟子》。孔、孟讲的义理,就是“六经”的义理,由于化作了日用常行的语言和故事,读起来亲切好懂,非常便捷。

  “六经”以及《论语》、《孟子》的哪些价值理念,对我们今天尤其显得重要呢?譬如说“敬”,这里不是指“尊敬他人”的“敬”,而是人的一种自性的庄严,属于信仰的层面,始终不渝,不可动摇。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这个“志”,就是“敬”,属于自我心性的内在庄严,当然不可更改,不可屈从,不可变易,也就是不可“夺”也。

  “孝”的内核其实是“敬”。所以孔子论“孝”,认为常人以“能养”为孝,但犬马也“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内在本质是“敬”。孔子是位实践思想家,对超自然的力量不做过多的评论,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对祭祀活动他是重视的,他的名言是“祭神如神在”。意即在祭祀的时候,要相信神是存在的。至于不祭祀的时候神是否存在,他没有涉及。换言之,祭祀的时候只有相信神是存在的,才能保持“敬”的态度。这说明他对信仰的对象并不格外关注,而是重视信仰的态度。这反映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国人的信仰特点,就是我所说的“敬”这个价值理念已经进入了信仰之维。至于各种礼仪,更离不开“敬”了。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礼仪的内核也是“敬”。

  还有“恕”,即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陈寅恪强调的“了解之同情”。这个价值理念含蕴着极大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孟子讲的“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就是“恕”,就是“不忍”。这在今天是非常缺失的一种品德。孟子“四端说”的第二项“羞恶之心”,是指人的耻感,亦即《中庸》所说的“知耻”。“知耻”的重要,不言自明。

  《论语》里记载,子贡问怎样的品性才能称作“士”?孔子的回答是:“行己有耻。”明清时期的大学者顾炎武,更把“知耻”提升到“国耻”的高度,他说“士大夫之是为国耻”。并且和廉洁结合起来,认为一个人如果,会无所不为,而不廉,则将无所不取。廉耻是人和社会的文明尺度,这在今天就更重要了。

  “敬”“恕”“有耻”这些价值理念都出自“六经”或者《论语》和《孟子》。当然不止这些,譬如还有忠信、诚敬、仁爱、中和等价值理念,也都非常重要而有现实意义,这些理念也都出自“六经”或《论语》《孟子》等最高经典。所以我主张应该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一、二年级,开设国学课,内容就以“六经”和《论语》《孟子》为主。小学、初中主要是《论语》和《孟子》,编好教材,选读选学。这样,就在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里面,补充上了价值教育。国学课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内容。

  高中、大学再辅之以文言文的写作练习,使“六经”的基本价值理念深入到子孙后代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识别符号。这些和现代知识的吸收,与西方的价值理念,并不冲突。人类共同的东西总是大于差异的东西,文化的未来是走向融合,走向“和而解”,而不是走向“斗而亡”。

  国学教育篇2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邵晓枫 廖其发(3)

  “主导主体说”内涵的理解及其辨析张秋玲(6)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的公共性鲍传友 邓涛(10)

  儿童“读经”问题引发的争论廖军和(14)

  素质教育是什么——兼与张正江先生商榷丁鸣江 袁家良(18)

  构建聘任制下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尹晓敏(19)

  学会关怀与被关怀——论信息时代未成年人关怀品质的培养苏静 檀传宝(23)

  社会实践德育问题的探讨戴锐 吴树烈(28)

  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王健(32)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选(36)

  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王元京(37)

  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何奕飞(40)

  “课程生活化”不要走入误区邓玉明 李国华(44)

  语文新课程体悟式阅读教学王宪廷(47)

  教学的生成性及应对措施陈运保(49)

  引发思维的提问策略董素艳(52)

  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倪高武(56)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提问能力——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小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张颖(59)

  对话式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平台邢秀凤(61)

  数学素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素质——基于数学文化价值的思考张亚静(65)

  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反思韩志安(68)

  教师文化的变革郝明君 靳玉乐(70)

  教师的专业服务精神及培育徐延福(72)

  薄弱初中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徐玉玲(75)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学术年会综述方檀香(77)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F0002)

  洛阳市第四十三中学 跨越发展 争创一流(F0003)

  适应教育变革 开阔国际视野——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基础教育高级管理研修班(F0004)

  建设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会第19次学术年会开幕词顾明远(1)

  实施素质教育评价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国教育学会第19次学术年会暨素质教育评价论坛”综述杨太清(3)

  深刻理解全民教育王晓辉(10)

  从“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挖掘学生抗逆力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浅析田国秀(14)

  “减负”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杨明宏 王德清(19)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教育减负”文雪 扈中平(22)

  对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邓信前(25)

  “熊来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薛文平(26)

  在教育现代化中推进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任苏民(27)

  我国西部基础教育政策重点和实施成效分析李孔珍(30)

  深化学校改革 建设和谐校园肖方明(34)

  学校自主性与学校能力庄西真(38)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德育的困境与生机——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易高峰 易连云(43)

  社会力量:课程变革的第三领域——一种基于课程权力的有效参与罗生全 靳玉乐(4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乐素芬(48)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黄日暖(51)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关系谭沧海 谭海波(54)

  “情境”的教学意蕴曹辉(57)

  学科教育:时代的永恒主题周庆元 杨云萍(60)

  数学教学中的符号感:表象图式意义下的理解王兄(63)

  浅谈小学低中年级习作训练的方法黄利明(66)

  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65)

  欢迎订阅2007年中国教育学刊(77)

  致作者(78)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朱旭东 周钧(68)

  论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核心成分及其养成李玉峰(74)

  河南大学成人教育(F0002)

  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F0003)

  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简介(F0004)

  中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全国初中校长论坛上的报告许嘉璐(1)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兼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张乐群(6)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王力娟 张大均(11)

  我国教育法制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对新《义务教育法》的解读蔡国英(15)

  民办教育地方立法特色论——以《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为例尹晓敏(18)

  胶州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之调查于龙春 韩帅 刘学升(21)

  学校实施“和谐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切入点李国华 伍小青(25)

  学校主体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李金初 牛玉发(29)

  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必取之径吉标(33)

  校园伦理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宋晔(36)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矛盾关系之论析万美容 杨昕(40)

  儿童心理虐待及其不良影响向秀英 邓云龙(42)

  中学生心理互助资源的开发研究肖汉仕(46)

  课改“热”的“冷”思考刘荣 汪建德(48)

  中美两国国内数学教育的论争及其启示邢红军 张九铎 陈清梅(50)

  教学活动中信任机制建构策略探析王平(54)

  论博客走近教学的“有限”与“无限”方明军(57)

  课堂观察:现象、诠释与建构刘云生(60)

  立足教学实践 重建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届学术年会综述余保华 杨清(63)

  西部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云南省新平县为例周琴 王素 申军红(65)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初探马勇军 吴俊明(69)

  论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刘光余(71)

  重新认识教师绩效评价张俊友(74)

  光荣与梦想(F0004)

  正确减负 科学考核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乔锦忠(1)

  改革学生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青羊实验学校学生评价改革初探钟樱 周刚(4)

  新课程课堂评价标准初探——以物理学科为例王新富 刁艳(7)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促进“学困生”发展王在勇 王瑜(11)

  中国教育研究成果国际化的几个问题姚云 顾明远(13)

  义务教育公共性的法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的思考苏君阳(17)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在津召开和学新 张健(21)

  天津市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及前瞻——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分析张军凤(22)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河北省曲周县“三三三”农村教育模式的探索李献林(27)

  学洋思 要把真“经”学到手王增昌(31)

  文化自觉:课程变革中的学校文化研究唐丽芳 马云鹏(33)

  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刘天娥(38)

  校园博客:班主任工作的新伙伴袁孝保(42)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学设计胡波(44)

  地方课程:一个亟待关注的研究领域姜丽静(49)

  新课程呼唤班级设计变革樊志瑾(52)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张天宝(56)

  生成性教学资源调查研究——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李祎(60)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管见刘秀江 朱晓宏(63)

  儿童学习汉字的阶段性特点及教学策略陈曦 张小林(6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困境与对策追问张立东(69)

  创新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吴文生(72)

  课堂教学变革中的教师思维方式发展岳欣云(75)

  内蒙古自治区百名优秀校长风采(F0003)

  论公立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的法律性质杨挺(1)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建构徐大真 徐光兴(5)

  利益博弈下的教育政策失真研究——以义务教育“择校生收费政策”的执行为例魏宏聚(10)

  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郭强(13)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误区及对策思考易海华(16)

  浅析新加坡英汉双语教育政策黄明(21)

  对农村综合初中办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西部Y省某地区为例张洁(25)

  陕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侯耀先(29)

  学校组织文化的滋养与生成刘可钦(33)

  “问题为本”: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绩效的教学模式变革钱立青(37)

  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专家研讨会综述文军庆 王燕(40)

  整体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的校本德育詹万生(44)

  重建学校德育生态——“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启示李家成(47)

  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五大顽症”严卫林(52)

  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分析曾东平(54)

  白家庄小学校本课程特色突出木子(57)

  从“教学问题”到“教研主题”——初中《科学》校本教研的新视角何灿华(58)

  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但琦 全 宋宝和(61)

  发扬诗教功能 建构诗意人生——兼评《诗意语文学本》查有梁(65)

  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陆青春(68)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探索魏韧(70)

  教师培训中的冲突及其转化曲中林(72)

  国学教育篇3

  一、观美国学校教育

  1.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

  参观了孟菲斯的几所学校,我们发现,美国的教室像我们学校的餐厅,学生发言讨论非常主动,而他们的餐厅又像我们的教室,非常的安静。美国学校一物一景,极具人性化,处处感化人。他们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非常丰富,特别漂亮,而且极具个性特色,贴满了各种资料,诸如课表、教学用的贴图、图画、操作规则、重要知识提示、学习方法、充满哲理的标语、名人名言、公式、概念等。教室里还放着学生小组活动的手工制品等。教室是全方位、立体的装饰布置,就连教室门内外及黑板都不放过。每个学生的单人照片、名字、集体照以及教师和其家人的照片都贴在了墙或门的某些位置上,打扮得似家一样温馨。教室座位摆放不拘一格,教师讲课不受任何约束,学生也不受任何纪律约束,课堂松散自由开放,高年级课堂秩序井然,中低年级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2.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

  美国中小学一般早上7:30开始上课,每节课40~55分钟不等,课间休息5分钟左右,中午吃饭时间只有30分钟左右,没有午休时间,下午15:00前学生放学离开校园。学生没有大量课外文化课程类的作业,布置的课外作业多是小组活动或社会实践。学生日常学习很少在晚上加班加点,星期六、星期日以及节假日学生从不补课,因而,学生很少戴眼镜,从他们脸上看到的始终是快乐、自信和阳光。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分a、b类,五花八门,如,运动、打球、艺术、建筑设计、雕刻、绘画、管乐、动画设计、摄影、书本等,每天每周都在变化。三种课程表,各种类型的每节课时间也不一样。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生活技能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都非常重要。学校特别重视多样化的学生运动需求,每个学校都成立了篮球、足球、棒球、橄榄球等各类运动队。另外,很多学校在高中四年级都有预备役学生,学生在校穿军队服装,训练各种军事素养。康坦尼高中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中,至少半数以上学生参加了预备役,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都非常棒。

  在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里,许多教师在一学期内可同时讲授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学生从上小学开始直到大学二年级结束才分专业。小学到高中的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等统称为科学课,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学科界限。在美国的大学里,有专门的课程讲述各学科之中的科学,这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二三十年代起,美国就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方式非常普遍。它是一种在团队意识引导下的集体学习方式,个体中既有相互依存性又有个体责任感。教师通过分工让每个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把荣誉与同组所有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相互依存感。同时,教师也要关注个体的业绩,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活动过程给予反馈,让学生先独立进行,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活动,这样有效地促使学生个体责任感的形成。他们在注重学生课内合作学习的同时,也强调学生课外合作学习。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他们特别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的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合作中提高自己。如,说话课、阅读课、写作课和交流课,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小组讨论和发言。为便于学生讨论交流,课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类似开圆桌会议的形式,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随时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实验结果或手工作品一般都需要通过口头表达展示给大家。他们语言表达流畅、滔滔不绝、动作自然大方。在学习中,学生动脑、动口与动手紧密结合,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4.有针对性的培优辅差

  同我们一样,美国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不容置疑。美国中小学实行的是学区就近入学制,学区所在的社区居民素质在很大层面上决定了学校的生源和质量。他们的培优辅差很有针对性,特别是精英教育,他们在孩子读小学时经常搞类似智力测验的测试,发现这个孩子智商很高,州政府首先和家长签署一个非常细致的协议,然后每周定时到一个地方接受专项培训,诸如猫科类知识的培训和实践等活动,着重于特长和创造力的培养、与学科相关联的实践知识,这些有别于国内的文化课知识提高培训。辅差则由学校专门的队伍负责。不论是培优还是辅差都是不收费的。学校一般都有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要求是硕士或博士学位),心理学工作者主要是定期对“问题学生”进行测试和评估,心理咨询师主要是联合教师家长来怎样利用测试结果帮助孩子,即测试价值的应用,心理咨询者在学校的角色有很多,如,参与学校方案、学生学习计划等,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个人学习计划,详细列出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这是最具美国特色的教育。

  5.细致全面的学生管理

  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细致全面。如,对高中生的着装要求是:不能穿运动裤睡裤,建议系腰带,衣服不能有洞,不能太短等,对学生穿着衣帽鞋要求是很严格的。屋内不能戴帽子,衬衣要有里子,不能是透明的。学校的各种安全教育和演习是常态化的。学校的考勤制度非常严格,上课10分钟内考勤完毕,由学生把考勤送到学校去,迟到会被警告、罚站、聊天、送交单交校长(校内禁闭和校外禁闭)。

  在美国教小学生的陈乃琳老师(之前在国内教大学)告诉我们,他们学校学生行为习惯非常好,学生早晨进校向老师问好,下午离校和老师礼貌道别。每天早晨老师把所有要求写在白板上,早读是语言练习,有时间可以在教室读书角学习。角落里安排了每个学生的工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经常在上课时,会突然有消防演习或地震演习,每个班都有疏散图。角落里每一天都有安排,先是教师的详细计划,接着是阅读课、整体课、分组课、独立看小说,再接着是写作、练习,再是阅读,再是课外玩。对于行为表现好的有不同的奖励,如,和老师一起吃饭、照相等;学生如果违纪,会有不同的惩罚,最厉害的是请家长,表现差的中午休息就会少几分钟。美国有20多个州准许体罚学生,他们认为惩罚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二、做中国教育加减法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中国,人们的回答大多是让孩子考上好大学。从这一点看,家长的眼光往往集中在孩子的“高考”上。由于高考与招生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这就客观上支持了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新课改实行过程中产生了冲突,这正是新课改推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所在,也是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面对新课改产生的主要困惑。

  国学教育篇4

  一、国防教育内外部规律探讨

  我们通常把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把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称为教育的内部规律。理解和把握这些规律,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规律(即“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国防教育要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方面,与社会政治环境相适应。从国防的角度来看,政治环境指的是国家的安全环境。国家的安全环境影响着国防教育的战略目标,决定着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因此,国防教育不能脱离国家的防务需要。战争环境与和平环境的国防教育明显不同。[1]一是思想认识不同。在战争时期,大敌当前,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此时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国防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在和平时期,无外敌大规模入侵,危机感慢慢松弛,尤其在长期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国防意识逐渐淡漠,很容易忽视国防教育。二是主要任务不同。战争时期,打赢战争取得胜利是主要任务,此时国防教育被摆到重要地位;和平年代,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事务都应围绕这个大局开展,此时,国防教育作为“软任务”被搁置起来。三是组织实施方式不同。战争时期,必然狠抓国防教育;和平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往往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素质教育等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在人类阶级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和平时期相对较短。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国家的存在决定战争难以绝对避免。当今世界,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大战不会在近期内爆发,我国所处的环境相对安全稳定。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局部纷争和战事不断,我国周边也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我们不可盲目乐观,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比战争时期艰巨得多,除了国防知识教育,“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国防教育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另一方面,与经济基础相适应。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国防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发展服务。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能使为国家生存发展服务的国防观念深入人心。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黄金时期,是实现“中国梦”需要的国防基础工程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国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切实的综合促进作用。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其次,军事科学是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而军事科学既是社会科学,又广泛涉及技术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及人文科学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掌握军事理论将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最后,国防教育中军事技能训练能培养学生坚毅刚健的作风,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能真正得到操练,增强体质;通过对学生进行军事知识和国防思想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军人作风。相对于普通教育,国防及军事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其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在军事教育过程中,大强度、高效率的准军事教育教学,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在学生思想作风方面加固了堡垒,更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国防观,培养战略意识和坚忍的意志和毅力、迎难而上的吃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种意志、毅力和精神,正是新世纪高质量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对每一位接受国防教育与教学训练的学生来说都将成为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国防教育一举多得,有着非凡的“综合育人”效应,因此越来越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和欢迎。为此,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殊优势。

  (三)遵循教育内部规律,实现国防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不断发展创新

  首先,实现国防教育观念创新。一方面,积极动员大学生广泛参与国防教育教学活动,将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灌输为平等的双向交流。其次,实现国防教育内容更新。要从战略前瞻性上向学生阐明矛盾的结合体———国家,阐明以国家为中心的内外部矛盾对国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如来自国内外的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必须遵循国家生存发展、学生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变化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全球战略发展的新要求,结合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新面貌,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将新事物、新知识纳入国防教育内容体系中,完善高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引导他们树立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国防意识,更加关注和平年代国防安全因素的变化。最后,实现国防教育方法的新超越,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国防教育。一方面,在继承过去好传统、好办法的同时,着手于新方法和新手段的探索,特别要运用好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制作国防教育主课《军事理论》和辅修课《孙子兵法鉴赏》的MOOC/SPOC课程。另一方面,借助各类教育资源,丰富“社会课堂”中国防教育的内容,如走进军营,参观与国防相关的博物馆,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国防教育。

  二、国防教学过程的动力系统分析

  我们把由教学过程内在矛盾产生的教学动力称为内部运行动力。分析国防教学中的内部矛盾及教师和学生的动机系统,将揭示国防教学动力的生成、结构及其作用,揭示国防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国防教学的内部运行动力

  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教学的内在驱动力。如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两个主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教与学之间的情感关系都直接制约着教学动力的大小。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国防理论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主席“富国强军”方略的正确性,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给国防理论教学带来动力。此外,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也都能影响教学动力。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运动和发展的主导动力。教学训练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想的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在国防理论和军事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起始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恰到好处地提出要求,刺激、改进需求。如,学生对军事科学的“最近发展区”大部分是武器装备发展,军事课教师在介绍武器装备的同时,应阐明恩格斯对武器装备发展对战斗力提升的客观规律的揭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3]如,线膛枪创生了“散兵线”;坦克的问世,造就了“闪击战”;航空与航天新技术的空前发展,则催生了“空天一体战”理论;如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使得实施精确打击成为现实,并使战斗力生成模式产生了质的跃变。国防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根据变化提出新的教学任务,给教学过程补充新的能源。教学动力源于教学过程自身内在矛盾,依存于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一方面要揭示国防教学动力与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复杂关系,把握国防教学动力生成的多种因素,另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动力与教学过程的整体关系,把握教学动力生成的主要因素。正如军事运动的基本矛盾———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军事矛盾运动的本质,军事(国防)理论教学过程的运动全赖于这种动力的推动。

  (二)国防教、学双方的行为动力

  教学过程是知识的传达、接受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诸要素构成的众多矛盾的解决,要依靠教师、学生的主观努力及其相互作用的发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国防斗争与以战争为中心的军事活动方法,不仅能解决国家之间的生存发展利益矛盾,而且能解决个人之间生存发展利益矛盾;《孙子兵法》制胜就是围绕“仁”和“道”展开的。其次,学习动机取决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专业与军队建设、远大理想相结合,学习目的明确,那么这种认识就会成为学习的内部动力。最后,动机与学习效果是辩证统一的。军事理论学习效果也影响着军事理论学习动机的形成和持续。增强行为方式能促进军事理论学习效果的提升,而所学到的军事理论知识反过来又能够增强军事理论的学习动机。学习本身对动机的强化作用通过学习效果的反馈实现,学习成功率越高,学习动机就越强化。教师工作动力的形成同样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国防教育教师的角色意识和成就动机是其工作的主要力量。其次,教师不仅要对国防理论和军事科学知识感兴趣,而且要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探究感兴趣。最后,取决于教师的期待。教师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有用之才,这种期待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由动机引起的动力是个体的行为动力,而非教学动力,教学动力与教师、学生的行为动力不可分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动力相结合,才能形成推动教学运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工作动力和学生学习动力的结合是在解决教学目的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中完成的,更是在具体国防理论和军事科学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三)国防教育教学的外部动力

  国学教育篇5

  一、“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梦想”等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概念术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中国梦想”更成为当下的中国最强音。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学学校的“中国梦”教育教学①更加凸显其时代的价值。

  (一)契合学生乐于梦想的身心发展需要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也都需要自己的梦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曾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梦。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也都需要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小学生则更需要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人生最美好的愿望,是人生追求的目标。青少年时代是做梦的时代,所以才被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正因为青少年处于做梦的年龄阶段,所以才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中小学生处于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他们没有成熟,他们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他们没有确定,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他们也没有完成,他们需要一步一步地逼近梦想、实现梦想,并在自己面前树起新的梦想。正是在这一层面,“中国梦”教育教学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和拥有梦想开始,成功的道路是由梦想和目标铺出来的。伟大的梦想和目标构成伟大的心灵,伟大的梦想和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伟大的梦想和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没有远大的梦想和目标会使人失去动力,没有具体的梦想和目标会使人失去信心。一个流传很广的比塞尔人的迷茫故事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也正是在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人梦想的意义上,“中国梦”教育教学为学生个人梦想的生成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充分展现的背景空间。

  (二)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健康主流思想的引领。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离不开良好舆论环境的支撑。正在剧烈转型的今日中国,正在进入“陌生人社会”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用“共同价值”“共同意识”筑牢发展大厦的根基、加固相互信任的链条。多一些“正能量”的传递,[3]多一些“最美”的张扬,让中小学生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一起为宏大的“中国梦”、也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点滴幸福而努力,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学校“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又一重要价值维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梦,它与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和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这是“中国梦”教育教学必须首先明确的基本共识。[4]近代以来,特别是近90多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关联;没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没有人民幸福,更谈不上个人幸福。“中国梦”将人民的致富憧憬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其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而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受益者。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目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人梦想,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但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彼此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中华民族为改变命运所进行的不懈奋斗是大家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全体人民心中共同的梦想。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

  “中国梦”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图景,更是一种走向“现代性”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文明国度,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没有对外掠夺和侵略,没有对外种族奴役和欺压,完全靠民族自身的勤劳、隐忍和智慧,走出了一条令人信服、更值得后起国家效仿的复兴之路,为落后民族争取民族自强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梦”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这种贡献表现在“中国梦”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梦”的实现,将使古老中华文明的传统和价值再次得到肯定,这种自信心的恢复将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出现,从而使世界各国文化真正平等交流、共同发展。[5]中国的复兴,走的不是战争道路而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用中华文明取代其他文明而是要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生,不是要取代其他国家的地位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更是代表了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渴望。特别是在这一各国利益高度融合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既需要向世界学习和借鉴,更应该担当起更大的责任。事实正是这样,中国同现存世界的关系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并逐渐发展为当今全球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6]也正是在这一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便成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一种内在要求。

  二、“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梦”提出以后,在民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认为“中国梦”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感染力和正能量,但也同时产生了对“中国梦”的某种歧解、误解和一知半解。在基础教育教学学校,这两方面的表现不仅同样存在,而且尤其需要为“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基本内涵和达成路径等主题提供学理的阐释和支撑。

  (一)“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教育教学

  2012年10月5日,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Chinaneedsitsowndream)”。这是世界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客观承认,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全球角色和全球地位认知的变化。事实上,“中国梦”的提出有它的历史发展原因和现实国情基础,这是“中国梦”教育教学必须予以揭示的主题。从时间的维度看,“中国梦”不仅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文明的传承,是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中国梦”不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且体现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和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中国梦”把历史、现实、未来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把握历史、顺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崭新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战略视野。[7]从空间的维度看,“中国梦”是在放眼世界的大视野下提出来的,显示出中国的非凡自信与坚定追求,同时“中国梦”又深深植根于中国这片现实的土壤之中,并期望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精神文化有特别巨大的贡献。[8]没有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没有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没有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因素的充实,没有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复兴演进,便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梦想”。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国人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国情分析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和主动选择。从这一层面上说,基础教育教学学校的国情教育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注重自然国情教育教学、历史国情教育教学、现实国情教育教学和比较国情教育教学则是“中国梦”教育教学之国情教育教学必须考虑的几个维度。在具体实施中,“中国梦”教育教学之国情教育教学还应摈除那些大而不当的、既落伍于现实也违背历史真相的空洞说教,以更真切、贴近现实的内容(例如对现实中危机、困境的强调,对历史中耻辱、灰暗的陈述,对自身传统与美德的讴歌等)和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国情教育教学模式[9]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培养一名理性的爱国者。我国通常把国情教育教学(时事政治)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全面、历史、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知国、爱国、报国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但客观地说,国情教育教学还有相当大的缺憾,不仅表现为品德课程难以独立担负起国情教育教学的重任,还表现为报喜有余报忧不足,浪漫抒情有余忧患意识不足,更缺乏对过去中国现代化不足和失误的深层次分析与反思。[10]从期刊网上还可以看出,人们对国情教育教学的重视度和关注度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高潮,[11]而后国情教育教学便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大力弘扬“中国梦”的今天,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教育教学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这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种期许。那么,中国需要怎样的梦想?“中国梦”有着怎样的意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第二主题。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2]这一表述富有诗意,通俗凝练,意味深长,描绘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丽图景,也体现了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值得强调的是,“中国梦”不只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单项推进,而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多维发展。从国家实力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从幸福指数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从文明形态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演进;从价值追求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体现在人民对于安居、乐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环境美好和精神充实的期盼上,[13]也充盈于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能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助、居有所屋”的渴望中,但在本质上,“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即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形象去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它是中国人的现代化之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的发展已经走上国际的舞台上,每个国家或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发展格局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14]提到“中国梦”,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美国梦”“欧洲梦”(及“印度梦”)[15]。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1931年在其著作《美国史诗》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日后家喻户晓的“美国梦”概念,其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与“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与“美国梦”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互补性,正如“美国梦”并不完全排斥集体一样,“中国梦”无须排斥个人作用,可以鼓励个人积极性;个人幸福可以和集体幸福一致,推动国家发展。此外,借鉴和吸收“美国梦”的开拓、进取、独立精神等积极因素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愿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从利益观上把“民族梦”与“个人梦”紧紧地连在一起,把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和个人的现实理想紧紧地连在一起,构筑了实现“中国梦”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梦”中自然地包含着“我的梦”,实现“中国梦”为每一具体个人实现“我的梦”提供机遇和条件,而每个中国人的具体梦想是“中国梦”的真切展开。事实上,“中国梦”体现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由家到国(再到世界)的过程。如果中国不发展,普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就会更小;同时,如果没有普通人为梦想而作的坚实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中国的进步和繁荣,也就谈不上中国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16]未来的世界更加需要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理想危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唯我所求的思想在作祟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理想教育教学的简单化、形式化,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包括理想教育教学在内的品德与德育工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对理想目标终身追求的信念。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基础教育教学学校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首先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做“大梦”的空间,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用真正对学生有帮助、有触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规划人生,以“个人梦”去丰富“中国梦”,从而让理想教育教学真正落地。

  (三)“中国梦”的达成路径教育教学

  “中国梦”不能仅仅是人们的仰望星空,更需要人们去寻找切实而具体的达成路径。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先进文化,坚持按照现代化总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7]而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梦”不是精英梦、权贵梦,而是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梦。欲挽救深重的危机,实现民族复兴,不能仅靠少数精英,而必须有待每一个中国人的觉醒与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行动,需要实干。其中第一要务就是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第二是勇于攻坚克难,它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第三是善于开拓创新,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建设现代化社会,在人口众多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所有这些要求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中国梦”是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自然需要每一个具体中国人的责任担当与实在努力。因此,它对基础教育教学学校道德价值观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大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的责任心、使命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尽心尽责是对世界公民的起码要求,因而责任教育教学也就更加重要和迫切。事实上,孩子本来就是有梦想的,给他们更多接触社会和体验生活的时空,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个人梦也才能做得更大。重视责任教育教学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教学学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自觉选择。为此,责任教育教学首先是帮助人们通过认识个人职责的具体性质,提高责任意识(即责任感)的过程,也是培养人们的责任意志和信念,使人们能坚定地履行责任而不是遇到干扰或困难就逃避责任的过程,更是通过教育教学使人们养成责任习惯——时时尽职尽责,失职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作为价值观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教育教学更需要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实效。当然,基础教育教学学校的责任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教学上,而应该更加关注人性的提升、人格的健全、人的终身发展,更加关注社会、时代、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未来,最终指向对时展、民族复兴、人类文明、社会和谐负责任。责任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具有自知、自控、自律、自觉的能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重、自立的品性,让学生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式

  “中国梦”教育教学在契合学生发展需要、统一学生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等方面的价值实现,不仅依赖于“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丰沛内容,更取决于“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式。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学科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内容和积极开展“中国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构成了基础教育教学学校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独立设置“中国梦”教育教学的校本课程

  “中国梦”教育教学试图通过中国基本国情教育教学、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教学和伦理道德责任教育教学等,使学生达成知国、爱国、报国,进而热爱人类的精神品质和能够负责任的生活。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是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基点是中国基本国情教育教学,对于国情的了解成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许有人认为,“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内容在中小学的一些学科中都有,比如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品德与社会、生物学、语文等,学习这些学科自然就进行了国情教育教学和“中国梦”教育教学,没有必要再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学科渗透式的国情教育教学和“中国梦”教育教学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一个学科负载的价值太多,就有可能忘记它自身本来的价值。即便是“中国梦”教育教学的某些元素适合而且应该以潜在的方式融入相关学科中,但其涉及的内容与主题是否自成体系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即使各门学科可以渗透一定的“中国梦”教育教学主题,这种渗透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中国梦”教育教学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有其固定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组织论证),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是对一定的年级或学段来说,实有独立设置校本课程的必要。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的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人口”“中国环境”“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军事”“中国外交”“我与中国”等多个主题。这些内容或主题不只为“中国梦”校本课程所独有,其他学科课程也会涉及一个或多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梦”校本课程是否还有独立设置的必要?“中国梦”内容与具体学科课程是否有“叠床架屋”的重复之感?其实,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重点和不同理解角度来设计“中国梦”校本课程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学科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

  相对于独立设置“中国梦”校本课程,学科教学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也许更容易实行,在师资、课时与课程资源上遇到的障碍也将最少。在中小学各门学科课程中,确实有许多国情教育教学和“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些内容,运用学科教学渗透的方式进行“中国梦”教育教学,强化其“中国梦”教育教学的功能。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整个学校环境的营造乃至家庭、学校的配合,使“中国梦”教育教学产生更好的效果。以学科教学渗透方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国梦”教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求教师能够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的高度把握学科的发展以及我国在这一学科发展中的历史、现状(水平与位置)和未来可能,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和已有认知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以学科教学渗透方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有意识的渗透式“中国梦”教育教学也可能会破坏原有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同样也不利于“中国梦”教育教学的系统实施。也许教师在谈到某个相关主题时,顺便跟学生谈一下与“中国梦”有关的意义,但这是不是所谓的渗透融入式“中国梦”教育教学呢?如果学科教师有意识地去谈“中国梦”教育教学,会不会导致“贴标签”的结果,消弭乃至破坏这个学科的独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呢?这是以学科教学渗透方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教学必须正视的一些问题。

  (三)积极开展“中国梦”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国学教育篇6

   

  本文将对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将分别从: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国外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启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一、我国学前教育现状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而大多数成功人士,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绩,与幼儿时期学前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就使得一些家长、学校急于取得成效,教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首先,现代家长对幼儿教育观念偏离了教育最初的本质要求。学前教育旨在为幼儿在启蒙阶段提供有助于学前教育的帮助,以达到提升幼儿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目的。而今家长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教育过于盲目从众,没有从孩子的实际条件和兴趣爱好出发,强迫孩子学习。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胜任学前教育的教师,综合能力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例如:学前音乐教师一定要有专业的音乐修养。而通常大城市的学前教育水平会高于一般中小城市的水平。在大城市,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花费很大,这就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要求。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许多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甚至于要求相差甚远,而更是缺少专业的音乐修养,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即使教师水平达不到要求,也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二、国外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加强学前教育意识。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都备受家长、学校的关注,加之教育改革的不断优化,虽然人们越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但也只是少部分的人有这样的意识。发展至今,学前教育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学前教育的工作者,要时常提醒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注重幼儿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力度。对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让广大幼儿家长清楚的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其积极作用,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印象更深刻。

   

  (二)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音乐课上,在开展“一辆汽车”的音乐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辆汽车”的背景音乐,组织幼儿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唱歌,并选出一个幼儿当“开车的司机”。然后,在幼儿唱出歌词“我要上车了”的时候,当“司机”的那个幼儿可以挑选一个幼儿“上车”。紧接着,这个被选中的幼儿就用手拉住“司机”的衣服(或者将手搭在“司机”的肩膀上),并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前行。当“车上”坐满四位“乘客”时,则可以开始另一轮游戏。同时,为了保持游戏的趣味性和新鲜感,教师可以在适当距离内设置蜿蜒盘旋的公路、狭窄的巷道和小桥等情境,并用钢琴或吉他等乐器来改编、弹奏歌曲。在弹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设置的情境和汽车行进的速度适当调整演奏方式和速度。如“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快速行进时,“开车”的幼儿可以用迅速奔跑的方式来体现速度,相应地,教师可以借助扫弦来弹奏;倘若“汽车”进入狭窄的巷道,幼儿在缓慢行走,教师的演奏方式可以改为分解和弦。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每个行业都有其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而教师这一职业,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标准更高、更严格。教师作育人的职业,其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新一代的社会任职工作者的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学前教育这一教师群体。而音乐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样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首先,要培养音乐教师健康的工作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职责,学前教育应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进行传授。由于音乐教师担任着学前教学启蒙作用的责任,所要承受的外部压力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学校进行疏导,帮助音乐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引导教师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此外,学校在管理制度上,应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如实行“互帮”制度,对于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难题,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可以互相讨论和帮助。最后,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对于教师的薪资正常发发,以及不胡乱克扣费用等。

   

  (四)选择有趣的学前教育内容。

   

  首先,教材的内容是影响学前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综合考虑幼儿的实际条件,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挑选有趣而又适合的教学素材。对学前的幼儿,不仅要选择易学易懂的教材,而且要选择吸引幼儿兴趣的教材,只有引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学前教育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更新学前教育内容,让幼儿不断学习现代的、有趣的教学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教师在工作中可以得到快乐,幼儿在快乐中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五)实行趣味的学前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是一个肢体表现强、思维灵活的教学过程,所以对于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进老师“教”,幼儿“听”的局面。首先,教师要学会将音乐表达通过肢体语言展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实行“以舞教学”,通过分解每个舞蹈动作,解析每个舞蹈动作相应的歌词,与旋律所需要注意的点,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使其置身于音乐的快乐之中。

   

  其次,教师应因人制宜的实施教学,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安排适合的学习活动。

   

  最后,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教师可鼓励幼儿对歌词词语进行替换,对幼儿的创作要进行表扬、奖励,这样既可以让幼儿自主学习,还启发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幼儿的创新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学前教育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学前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还给幼儿的学前生活增添了乐趣、色彩。所以,不论是教师、家长,都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实行,以达到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国学教育篇7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诸子百家、儒释道、地域文化等都是国学的重要内容。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并不是国学的全部,我们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传统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是流动与变化着的,儒家文化传统也是流动与变化着并与其他文化传统相交织的。但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学渗透到全社会上下,适应、调节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指引人们的生活,落实在政治制度、社会风习、教育过程以及私人修养与性情陶冶之中,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极具草根性。儒学实际是我国走上现代化的基础与铺垫,它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儒释道是互补的,经学、儒学是国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不必把国学讲成儒学,以儒学取代国学,但也不必排斥、贬低儒学,一定要认识到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儒家型的社会。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国学:第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内容。第二是学术与技艺层面,即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尤其是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之传承。要通过微观精细的研究,抢救、整理与继承绝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第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层面。按梁启超的说法,《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今天我们提倡国学,有助于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塑造国民的理想人格。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国魂与族魂的层面。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并不矛盾。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我们体认得越深,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越丰厚,就越能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越能学得西方文化之真,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现时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构建新的中华文明。世界上任何成功的现代化,都不是失去民族性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世界上还没有脱离本土文化传统的成功现代化的范例。

  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以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孔子提倡诗书礼乐之教。他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让弟子优游、涵养、陶冶于诗书礼乐教化之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国文、国学中有很多内容及教育方式,属于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育的范畴,中国传统文人很看重个体人格的生存品味与质量,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

  当前,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了解,已成为国人的普遍需求。实际上,任何民族、国家的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或宗教传统都有了解的义务,同时这也是一种权利。反过来我们可以说,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或宗教传统是自家走向现代化的基础。“五四”以来,特别是“”以来,我国一些知识人不加分析地把自己的祖宗文明全部作为负面的糟粕、批判的对象,认为传统文化都是现代化的障碍,因此,体制内的教育中不仅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而且还灌输了很多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矮化或妖魔化中国文化的看法,使之成为几代人的“共识”。这很危险,其危险性是使我们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社会伦理的基本共识及终极信念与关怀。我们的大中小学教育中,知性教育偏胜,德性教育不足。人性、性情的教育应重于知识教育,两者应结合起来。政治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与性情教育,也代替不了。

  国学教育是有神圣性的,虽然可以且应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但是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我国传统的教育,自蒙学阶段开始,特别重视培育孩子的健康良好的心态、性格、情感与品行,使其拥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古人说的“蒙以养正”,或“正蒙”,即开蒙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这是说,由有德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发蒙,教他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传统文化宝库中有脍炙人口、传之久远的蒙学读物及一些家训、家礼、家书等读物,剔除其时代局限与糟粕,可以作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材。

  国学经典中不乏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与故事,教育我们如何立志有恒,如何做一个对民族、对人类有用的人,可以作为中学乃至大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材。毫无疑问,就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与终极关怀而言,就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而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掌握好母语(汉语、方言,各族群语言),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常识。

  二、中小学的国学教育

  近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小学“国学基本教材”,邀请我做总顾问。本套教材的书目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选读》《幼学琼林》《诗词格律》《唐诗选读》《宋词选读》《论语(上、下)》《孟子(上、下)》《大学中庸》《诗经选读》《左传选读》《史记选读(上、下)》《诸子文选(上、下)》《颜氏家训》《汉魏六朝文选》《唐宋文选》《礼记选读》《楚辞选读》等。每册有指导性的概述,有经典原文,有对原文的注释与新译(赏析),并配上文史链接(延伸阅读)、思考讨论等,图文并茂,准确生动,具有可读性与系统性。这是现行中小学选修的一套国学读本。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仍处于自发的状态,体制不顺,相当困难,各类教材也良莠不齐。

  如前所述,我认为国学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亷耻)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我建议学习台湾地区的经验,在高中阶段增设一门必修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内容就是“四书”)。这门课是中国文化课,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也不同于语文课。抗战胜利后至今,台湾地区的这门课程对中华文化认同与民众的文明教养起了重大的作用。大陆旅游者发现,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是禀性善良、有人情味、懂礼让、讲友善的人。这与民间小传统的文化宗教的活力及作用,与代代相传的家教家风,与不中断的国学教育,特别与中学必修“四书”有密切关系。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我国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透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及家训、族规、乡约、谱牒、善书,通过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南宋以后在我国与东亚的民间社会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朱熹《家训》说:“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说:“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朱子说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无也。应当说,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民间大众。其中蕴含着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

  王应麟的《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以简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儒家强调性善,又强调人性的养育与训练。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其内容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几部分。这些纲目都来自《论语》。《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要求孩童站立时昂首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主动行礼问好,开门关门轻手轻脚,不用力甩门等。这些规范都是文明人起码应有的,是尊重他人而又自尊的体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都有助于文明社会的建构,是文明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今天社会公德的基础。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堂成立于1904年10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四十字箴言来自蒙学,又是该校对学生的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该校设整容镜,师生进校时都要照镜正容色。后来张伯苓先生治校,坚持了这些做法。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十六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蔡先生在民国初年为中学生与赴法劳工写教科书,重视社会基层的公民教育。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从孝敬父母谈起,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

  现今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校训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对孩童、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培养健康的心性情才,从日常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学会自重与尊重别人。

  我们今天强调成人教育,因为仅有成才教育是不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所必需的一些素养,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是空白。这不是大学教育才有的问题,而是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就该关注的。

  国学当中有很多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内容。中国古典的教育,其实就是博雅教育。传统的教育并不是道德说教,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在点滴中有所收获并自己体验,如诗教、礼教、乐教等。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家长、教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教师要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功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洞察他们的情感,并作正确的引导。

  广大青少年要趁着现在记性好,多读些经典,最好能背诵一些,其中的意思以后可以慢慢领悟。南宋思想家陈亮说:“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故君子之道,不以其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一日课一日之功,月异而岁不同,孜孜矻矻,死而后已。”这即是为己之学,是终身自我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对中小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巩固国本的需要,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学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担当。在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靠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语文教育都是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不仅仅只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承载着引导价值观的责任。

  南怀瑾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课,一、二年级主要学《千字文》,三、四年级主要学《幼学琼林》,五、六年级主要学《古文观止》,整个小学应穿插学习、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诗经》等。初中语文主要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在《论语》《老子》。南先生此说,值得借鉴。

  现在湖北省统一使用的鄂版语文教材,小学每册约8首古诗,16条古今中外名言,没有古文。初中每册约10至12首古诗,8篇左右古文(寓言故事或唐宋家短篇等)。现行鄂版教材较之过去,有了许多优点,但仍然偏于政治思想教育,作文训练散乱不成系统,课后习题也尚待改善,较之人教社和东北的语文教材要逊色一点。但以上无论哪一家的语文教材,在如下方面都嫌不足:没有充分自觉地重视、强调学生对母语及母语的代表——经典文献的学习,对古汉语的语言及其反映的思维特征的把握,对经典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及民族智慧传承的重要性。当然,这是以高标准来要求的。另外,现行语文课文中现代散文较多,欧化式的汉语较多。我们的孩子从社会与学校学习的主要是西方或泛西方化的语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语文教育应当有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自觉与自信严重不足。

  国学教育篇8

  一、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两解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统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等。直至清代鸦片战争之前,这一含义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但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这个概念,产生于清朝末年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1902年秋,流亡日本的梁启超致函黄遵宪,建议创办《国学报》,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同年12月14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长文,多次使用并阐述“国学”。这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国学”一词的最早版本。

  国学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国学,指中国学术文化的精髓。章太炎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所发“国学讲义”共分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等六册内容。在章氏眼中,“国学”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正统高雅文化的学术活动,有时则混同于“国粹”。若按此理解,国学的核心内涵,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这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广义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可分为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但儒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则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另外,医学、戏剧、书画等,也可归入国学范畴,但居于外延之列。

  二、如何看待“国学热”

  对于国学,有人认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只有依傍于传统才能富有生机,将国学兴起比作文艺复兴。它不是复古和唯国学独尊,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判断,是以传统文化为根系汲取更加丰富的养分,是现代中国文化的全面繁荣和新的发展。

  反对者则认为,重提国学是复古和倒退,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四书五经在过去是好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未来发展肯定还得依靠新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汗牛充栋,专心研读,有埋首故纸堆、与当前潮流背道而驰之嫌。

  凡事有利必有弊,应看主流,不能因噎废食。国学自然有其价值所在。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宛若一个民族的童年。如何理解历史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失去记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可怕!目前,国人的国学知识普遍欠缺,国学在教育和人们生活常识中所占的地位和它应有的地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恢复国学的种种努力是正当而必要的。

  但是,如果企图恢复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中国回到“独尊儒术”的时代,那无疑是开历史倒车。某些国学班,一天学费上千,不免让人怀疑校方和学习者有追名逐利的动机。另外,让天真孩童回到私塾式学校,穿上古代服装跪拜老师,这是不是形式化的复古闹剧?难怪有些人担心国学热得不地道,终成昙花一现。

  三、对待国学须去粗取精

  研究本民族学术传统的根本意义,在于达到民族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应站在历史高度,具有世界意识,从文化视角来认识国情,认清中华民族的长处与短处,力求寻找出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繁荣兴旺与危亡衰败在文化上的原因所在。在这个基础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发扬我们自身的长处,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我们提倡国学,有一个前提必须弄清,就是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缺陷,它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怎样才能使其积极合理的成分转换为人们的现代文化意识?因此,剔伪谬,别美丑,取精华,去糟粕,是国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目标。例如,儒学典籍文化中有“仁者爱人”“民为邦本”等体现人文精神的精华,也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体现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再如,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注重人伦人情,却轻视法律法规;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衍生出民主精神的缺乏和泛滥;天不变道亦不变,造成知足饱和、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积习难改……以上种种都是禁锢自由思想和扼杀开拓精神的糟粕,须引起注意并予以剔除。

  时间转换,时势已变,对待国学,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因弊弃利,也不能一厢情愿,只见一端。复古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均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批判地扬弃,运用辩证综合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有学者指出,当代文化学者进行文化重建的主要方向,应当是如何基于对国民素质现状的分析,利用现有的全部人类文化资源,重建符合当代实际需要,以现代性为核心的价值组合和文化体系,并以此推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有一些专家提出,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应着眼于民族自新,这是当代国学努力的方向。他们认为,当代国学与其取径汉魏,规摹宋明,不如直奔先秦,回归元典,在综合各家各派思想要义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传统的人文精髓,融旧开新,重建新的国学研究和教学范式。

  四、国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塑人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道德榜样和典范事例,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但是,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是不平衡的,科技的巨大进步,并不能挽救人们精神的缺失。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期,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如果没有稳定的信仰与价值观,缺乏精神动力,人们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的生力军。中小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是个人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

  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正确引导当代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大课题。陈敏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中提出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五个方面:用忧患意识塑造社会责任意识;用“诚信”观来塑造正确的诚信意识;用义利观塑造正确的利益意识;用“自强不息”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用“修齐治平”精神塑造正确的理想人格。这个论析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五、融国学教育于中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教育应贯穿学校教育全程,而中小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应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