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鲁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一本77岁的书,一部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
以西方的视角,观察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政治观念、伦理道德、人文观念、家庭和教育等等。
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鲜活有趣。
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拉开距离、重新认识日本传统文化的机会。
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或许也可以追根溯源,窥见一些自己身上的文化血脉。
友善提醒,我们不能对一本几近耄耋的老书过度信任,也不可过度批判。首先,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人在美国根据大量采访、听闻和文字材料融汇而成的,类似于日式文化综述,严谨专业,但不可能有很深的理解和挖掘。其次,七十多年的历史风尘卷过,世事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海纳百川,见善则迁。
不管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当做一次社科学习,或当做一次文化猎奇,这本书,都挺好。
以下是一些读书笔记,可大致了解书中内容:
一、政治观念菊与刀:古时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精神象征
随着时间流逝,刀不再只象征攻击性,而是代表“自我负责”和追求理想的精神,“佩刀者有责任保持刀的闪光锃亮”
2. 神道教:天照大神,一镜一剑,天皇血脉
3. 旧阶级:天皇、将军(幕府)、(武)士、农、工、商、秽多和非人
4. 对等级制度(规则)的信仰
(1)日本有超然的皇权,天皇代表神性,超越政府成为国家的象征,使国家具有宗教属性,这种长期且稳定的信仰带来人民高度的服从力、执行力和凝聚力。
(2)等级制度森严,讲究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对天皇的崇拜使得彻底的革命很难发生
(3)人非生而平等,无论在社会中还是家庭中,推崇秩序、信守规则、各安其位、忠实本职都是应尽的本分
5. 明治维新:在被帝国主义强势开放市场、天皇和幕府权力不断受到挑战后,一批有能力有智识的人才信奉拿来主义向西方学习,联合天皇发动改革,废除幕府制度,颁布宪法,改革地税,确立近代天皇制。日本加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同时伴有浓厚的封建性与侵略扩张性。
二、伦理道德概述:以“义理”为核心的“负恩者”道德
日本人有很重的自我意识,极重视个人的名誉和尊重,名誉和尊重是要通过努力获取和维持的,为了名誉和尊重,其他的一切都可以顺应形势而变化,既顽固地近乎偏执,又有灵活应变的能力。
2. “负恩”:承负了皇恩、亲恩(父母)、主恩(上司)、师恩
处于负恩(债)者角色时,东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在西方负恩者首先会获得自己团体的支持,而在东方,只有当得到其他团体认同时,才能得到自己团体的支持,外部世界的认同对日本人极其重要,依附于集体的强烈自尊
3. “义”:在巨大的人情世故网络(也包括祖先)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4. 尊严:各就其位,不卑不亢,不合规范和僭越规则者丧失尊严
5. 名誉:极重视个人的道德声誉,避免“蒙羞”,阶层差异本身并不会使人羞耻
6. 讥笑者:谋杀他人灵魂和心灵的人,是内心不“诚”的人
7. 耻感文化
(1)个人尊严依赖于外部对善行的认可,耻感是对他人批评的反应,无法通过忏悔解脱,个人依附于集体的集体道德
(2)西方属于罪感文化,社会向人们灌输绝对的道德标准,并依靠这种标准来发展个人良心,罪恶是一种内在的观念,可通过忏悔得到解脱,集体赋予个人的个体道德
8. 英雄主义
(1)服从安排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勇敢面对死亡,弱胜强,如樱花般短暂却绚烂,在战争中就表现为疯狂的自杀式攻击和不投降主义
(2)西方的道德体系建立在契约精神上,讲究公平,因此主动牺牲优势、帮扶弱势,比如救援活动和强扶弱,代表着英雄主义;而东方的道德体系建立在义理上,讲究人情与报偿,极致的忠实本分代表着英雄)
9. 《四十七士物语》:四十七个武士,为了义理帮主家报仇雪恨,抛妻弃子,装疯卖傻(甚至杀死父母),最终大仇得报,皆剖腹自尽
三、人文观念人性观
(1)人性非善非恶,精神和肉体都是“信念”的一部分,世界不是善与恶的战场,否定了西方哲学中的灵肉冲突
(2)人有两个灵魂,“温柔”和“粗暴”,都是必须存在,因地适宜,有价值的
2. 人生观
(1)重要的事是履行义务、回报恩情,承受痛苦
(2)牺牲个人欲望和享受是可预料的、有必要的
(3)快乐是合理的有条件的放松,但不能作为严肃的生活目标
(4)享受悲剧,意志坚定(有点尼采的味道)
3. 享乐观
(1)享乐无罪,看重享乐,妓业开放发达,还有观月赏花泡澡桑拿安眠吃等等,把享受当作艺术培养
(2)享乐是次要的,不能影响重要事宜,且要适度,强调节制,喝酒和吃饭不能同时享受,“享乐和责任一样,都是需要学习的”
4. “诚”:不欺骗,意味着“献出一切”,毫无保留,毫无伪装,毫无浪费;“心诚者,万事可成”,诚是义理的护道者
5. 性观念:没有禁忌没有罪恶;性和其他人情一样,只要不影响重要事宜就完完全全是好的
6. 婚姻观念:婚姻的真实目的在于生儿育女,其他任何目的都是多余的,爱情和婚姻是部分割裂的,生活(主)和消遣(次)各安其位,因此日式家庭往往妻子能够容忍丈夫在外的风流
7. 浪漫主义特质:热爱纯净(樱、菊),憎恶污染;崇拜精神性,信仰精神的永恒“死后成佛”,精神能够战胜物质;“物哀”,对瞬美的遗憾,对永恒美的思慕
8. 现实主义特质:对日本人来说,在积极奋斗和消磨时光之中的情绪波动是很自然的
9. 近现代日本文学:受过良好教育的日本人陷入忧郁绝境,暴怒迷失,厌倦生活,精神苦闷,意志消沉,源自于日本文化本身的矛盾性和西方文化带来的冲突性
四、家庭和教育基本家庭状态:
(1)男主外女主内,各一半;虽然男权更强势,但并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表现,对各就其位的信仰,保证了女权能得到基本保障
(2)严父慈母,长兄为父;
(3)重男轻女,母凭子贵,重视香火;
(4)婆媳关系是单向的,婆婆占据优势地位
2. 教育观念:断层教育
(1)六七岁前:童年特权,自由放纵,享受安逸,度过完全心理松懈的快乐时光
影响:充满自信,有人情味,有憧憬,也有可能种下固执己见狂妄自大的种子
(2)六七岁后:开始承担责任,“负恩者”觉醒,沉重的家庭管束,“谨慎处事”“知羞耻”
影响:重视履行义务,克制得体,明义懂理,同时可能陷入孤独的处境中,渴望被认同,造成谨小慎微的心理阴影
3. 断层教育的三种结果
(1)压抑,竭力控制自己的生活,防止失控,时刻恐惧紧张,无法平衡好性格矛盾而选择一味压制;木然淡漠,严守规则,且内在的压抑可能转化为外在的攻击性
(2)分裂,无法压制,年幼的美好和年长的残酷间的割裂造成错乱的自发性冲动;极其敏感,柔软忧郁,脆弱无能,渴望依赖
(3)灵活应变,因地制宜,自尊自爱
五、文化矛盾性情绪表露既含蓄,又夸张:言语温和委婉,很少哭丧;日式浮夸演技、对顾客满口感激、表达歉意时多次鞠躬
2. 爱享乐赏美,也爱苦修黩武
(对美和力量的崇拜或许本质上都是对丰盈生命力的肯定)
3. 既喜新,也守旧
4. 既忠诚服从,也不驯顽固
5. 表面隐忍克制,是为了限制内心的敏感易怒和脆弱消沉
6. 慷慨地施予恩情,有巨大的心理优越感,回报恩情时“斤斤计较”,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貌似也是和谐的,因为负恩者道德以义理为筹码,道德资本就成了虚拟货币)
7. 战争中决绝冷血,暴力侵略,不投降主义,但投降后风度翩翩,心怀善意夹道欢迎占领美军,和谐共处
(反应了日本文化灵活应变的特点,通过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崇拜”方略失败,就正视失败,吸取教训,立刻转向和平兴国)
8. 极端要求回报义务和自我克制的伦理规范,限制享乐,另一方面感官享乐十分盛行,把享受当作艺术,看重享乐
9. 对于矛盾性的理解:圈子论
(1)日本人把忠、孝、仁、义理等分为不同的圈子,不同圈子有不同的、独特的具体准则,对个人的评价不是通过观察其完整人格,而是分圈子地针对性评价,不同圈子的不同准则构成了表面上的矛盾性,“矛盾”深植于日本人的生活观念中
(2)“跟随自己真正的直觉,每个人都是善的”,生活是一场戏剧,需要人们平衡不同圈子的准则以及不同的行动方案,但每一个圈子和每一个行动方案本身都是好的
(3)“中国人没有社会道德,所以才需要繁复严苛的道德准则”(这句话我觉得逻辑反了:因为过高过多的表面准则,所以中国人内发性的社会道德才虚弱了)
六、日式禅宗神秘主义修行法:重视心灵体验,强调冥想、自我催眠、入定
禅宗认为人有两个自我,“观察者”和“行动者”,类似弗洛伊德的超我和本我,面对二者的矛盾日本人的选择是杀掉观察者,追求“无我”的境界
2. “无我”
(1)破除意志和行动之间的屏障个人的意志和行动之间毫无断裂、完美衔接的超越体验,就仿佛“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2)消除“观察中的自我”,达到“一心境界”,处在极乐中且察觉不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毫不费力”
(3)自我监督和自我监视是沉重、且不必要的负担
3. “娴熟状态”:消除耻感和恐惧,摆脱自我审查的束缚,彻底熔融合一
4. “立柱训练”:站在地面上,集中注意力于脚底支撑面上,随后训练感觉这一小块站立空间逐渐升高,直到站在高柱上和站在平地上一样轻松,即获得“真知”,再也不怕高处感到晕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