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r fati——尼采

  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这篇文章只是对网上一些对尼采解读的摘抄,并没有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希望从这里为起点,能对尼采的思想作个大概的整理,以便后面的学习,起码让我在晚上能够入睡。

  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生命没有意义。为了抵抗虚无主义,他们找到了升华的方式,就是悲剧。尼采发现,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人们会先把自己带入英雄的形象,接着当英雄陨落时,悲剧透过音乐将英雄的沉重苦难转化为观众的强烈同情,让全体观众沉醉其中。这一整个观赏过程的意义是,先消除人的个体意识,让人体会融入集体的感觉,最后悲剧结束时再回到个体时,人就会发现,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实只是幻觉,人可以以消除个体界限的方式存在。

  所以古希腊人每年都会有一次酒神祭,在祭典上,人们抛除日常作为个体时的生活拘束,喝酒、奏乐、跳舞、狂欢,感受这种人与人界限消除的状态。尼采把这种状态称为酒神精神。

  古希腊悲剧的诞生就是起源于酒神精神。悲剧不是倡导悲观主义,而是在看破个体存在没有意义后,通过艺术创作,让人可以面对存在的幻觉。这就是尼采心目中文化的意义。

  苏格拉底出现后,古希腊文化就开始衰退了。苏格拉底喜欢用反问,让人用自我意识反思问题、理性思考。理性就像太阳光一般,让人看清了万事万物的界限,尼采用日神阿波罗来比喻这种精神。日神精神刚好与消除界限的酒神精神形成对比。理想主义的出现,通常被视为西方文明从神话时代过渡到理想时代的一次大跃进。

  尼采的看法是,当酒神精神被苏格拉底的日神精神所取代时,西方就从追求创作转向了追求真理,仿佛科学真理可以解决生命的问题。而古希腊用来抵御生命的无意义的神话和艺术被视为虚构的、不科学的。结果是文明社会的自然科学很发达,但人们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

  西方文化生了一场两千年的大病,病名为苏格拉底。

  为了治愈这场大病,尼采与华格纳搞了场文艺复兴,用哲学和艺术来揭露理性的缺陷。合作的成果就是1867年德国第一届的拜鲁特音乐节。本以为能让德国人像古希腊人一样见识到悲剧的力量,结果音乐节却成了王公贵族和商人的交际场合。从此之后,尼采的思想也出现了转变。

  从那以后,尼采开始用哲学的角度进行对社会的批判。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民主,人们普遍认为这两者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尼采认为,这两股力量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种下的病根。

  第一个,尼采批判的并不是科学,而是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即认为科学能给人带来幸福。苏格拉底认为恶来源于人知识的匮乏,只要人又追求真理的信念,就会自动地向善。如同现代人认为社会上的不公可以由科技的发展消除,用新的技术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问题。而尼采认为科技不会带来幸福,而会带来虚无。因为现代人会发现人是用物质构成的,也逃不开因果链的决定。如果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前因后果决定的,那么人根本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人类消除了一切责任,世界将会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沼。

  第二个更让尼采厌恶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孕育出的民主精神,他们认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种族、性别、阶级之分。而尼采认为,民主文化是以大众品味为依据,而大众大多数是平庸之人,如果一个国家过于照顾平庸之人的意见,那么便会阻碍少数卓越之人的出现。而正是这些人,才让人类文明历史得以前进。因此尼采合理地认为,文明的繁荣应该是让少数卓越之人享有更多资源,而不是假借民主、公平之名,将资源浪费在没有才华的多数人身上。

  尼采相信劣等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为强者牺牲。这也是为什么尼采很欣赏古希腊,起码他们敢公开承认他们使用奴隶。奴隶进行工作,艺术家科学家才有闲暇创造艺术和文明。跟现代人不一样,古希腊不追求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而是给最优秀的人过上最好的生活,让他们用创作使人类文明达到更高的可能性。但是现代的民主制度却让平庸之人当家,结果造成社会上人人过的安逸,然而缺乏伟大的作品。尼采认为这就是民主文化带来的堕落。

  批判完哲学、科学和民主之后,尼采的思想达到了高峰,开始转向批判西方的道德价值观。尼采认为以前的道德理论都犯了一个错,他们先认可某种主流的道德观,为了帮他辩护,才回到过去寻找起源。如果你去追循道德的起源,找到的不会是道德的真相,而是被命名为道德的假象。因为道德的起源被掩饰成了两个版本,而一开始其实有两个版本。

  强者从征服的行为中获得价值,并说自己行动果决、征服敌人是好的。但是被征服者,也就是弱者,发现赢不过强者的时候,就使用一种心理技俩来抬高自己和牵制强者,明明自己打不过别人,却把左脸也伸过去因为容忍谦卑才是善良;明明是为求自保,却说我们要爱我们的邻人,彼此相亲相爱,因为有同情心才是善良的人。弱者就通过高举同情心和怜悯他人的美德,竟然让强者感觉自己是邪恶的。弱者发现自己也能赢,就把这些心里技俩扩充成一套道德价值体系,叫做犹太基督教。所以尼采有了他最惊人的主张:西方的道德其实源自于不道德。把强者的德行说成是邪恶的,把弱者的无能说成是善良的。

  不过尼采批判基督教的不是“道德是弱者征服强者的武器”,而是基督教的道德会让弱者变得更弱。因为基督教发明了罪恶感,让人的攻击性转向自己。基督徒心理背后其实是一种自我分裂,因为他们也想享受强者征服的快感,但是又无能为力。所以就让一部分的自己以神的声音,提出无法达成的要求,让另一部分的自己感到罪恶、痛苦。让一部分的自己攻击另一部分的自己。这就是欧洲人病的来源。

  同时尼采也认为权力意志意味着剥削,战胜一切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东西,使别人为自己服役,软弱代表着没有存在的价值,理应被征服和奴役。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人,失去自由的意志的人就理应被奴役。独立和自由就是强大,服从和依赖就是软弱。他声称“凡有生命的地方都有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完美所揭示的最终事实”上,“权力意志是感情的始基,一切其他感情仅仅是它的扩展”,“生命本身本质上就是掠夺、伤害,对陌生者和弱者的压迫、剥削、严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认为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欲望和渴望占有一切的权力构成了人生本质。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强大有力,在于其来源的高贵性和神圣性,以及对平庸的鄙夷。

  尼采接下来想做的是把全人类从旧的价值体系中拯救出来。

  人如果不仰赖某种价值体系,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尼采把旧的价值体系揭穿了,但并不是想提出一套新的价值体系,而是逼人们建立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要怎么把真实的自己逼出来呢?尼采提出了一个实验,叫做永恒回归。

  从物理的角度,对无限的时间来说,我们经历的宇宙不过是无限次之中的一次,眼前的片刻已经出现了无数次,未来也会重复无数次。如果这就是宇宙的真相的话,我现在所做的事,就是我过去和将来都会无限次重复做的事。

  尼采的点是,每次我做的事都会留下永恒的印记,所以从今以后所有人在做每件事时都应该问自己,这就是我想无数次重复的事情吗?永恒回归因此变成了开导每个人如何让活出自己生命的命题。你应该要去做的行动,是你愿意无数次去做的行动。

  永恒回归在科学上是否为假并不重要,因为即使科学家有了新的发现,也不会影响永恒回归的价值,因为它可以让人实现真实的自己。

  尼采把欧洲人从旧价值体系中解救出来后,进一步认为,人只有成为自己是不够的,人还要超越自己。

  当时的欧洲人只求幸福安逸地过日子,并不去追求创新和伟大。尼采把这些人称为最后之人,因为这些人把历史终结了。尼采鄙视这种平庸是因为他在思考达尔文的演化论问题,既然演化造就了人类,那么凭什么演化只到人类为止?达尔文的解释是,人类会继续适应环境演化,就像过去一样。然而尼采认为,达尔文忽略了精神。把动物界的演化逻辑直接套在人身上,就忽略了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人有能力塑造自己的第二天性。第一天性诸如家庭、种族、性格是无法改变的,然而第二天性是可以由人自己改造自己的。因此人的演化不仅仅是自然驱动力,更多的是自由驱动力。生物学家说人演化的驱动力是如何被保存,尼采却说人演化的驱动力是如何被超越。就像在人类看来,猿猴不过是个笑话,在未来的超人看来,如今的人类也像个笑话,是一个会被超越的东西。

  尼采说的超人并不是圣人、天才,而是指那些不断突破人类潜能极限的人。这并不是少数的案例,尼采认为多数人都能做得到。只是人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能,还在崇拜全知全能的上帝。但是构想出这个上帝以及上帝的模板正是人类自己,所以强大的力量正来源于人类自己,只是人把这些力量投注到外界的神身上。所以尼采认为,人应该把投注在上帝身上的能量收回到自身。这就是尼采说的上帝已死。并不是否定神性,而是肯定人内在的神性。所以超人还实现了价值的反转,把过往赋予神的价值都反转到人身上。因为基督教本身就是弱者为了战胜强者所作的价值反转,尼采只是把价值又反转了过来。

  总结一下,超人应该有的三个特点:1、相信永恒回归;2、追求自我超越;3、勇于反转价值

  它是对人生中的任何境遇都坚定热情地接受,不寻求抹除他们的过去,接受人生中出现的每一件事,无论福祸,更无论成败,拒绝去后悔,也拒绝去润饰过去。然而,现实中我们做的却完全相反,我们花大量时间去斟酌我们的过错,悔恨哀悼于命运不幸。

  摘抄来源:人如何超越自己?尼采哲學思想解析 Friedrich Nietzsche 哲學爽歪歪EP1 | 上帝已死 | 悲劇的誕生 | 民主的墮落 | 善惡的起源 | 超人的出現 | 永恆回歸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