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观念论文范文

  色彩观念论文篇1

  [关键词]电影色彩观念

  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电影进入色彩时代。在电影中,色彩除了真实再现自然之外,还是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导演的观念、思想和情趣的外在表现。中国电影的发展较晚,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导演在色彩的运用上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984年,陈凯歌的《黄土地》是对电影色彩语言早期尝试的一部影片。黄河、黄土高坡和黄色面孔,黄色基调贯穿整部电影,影片画面简单厚重,同时又注重细节的加工,大量使用静止的长镜头勾画出“大环境小人物”的意境。在这里色彩被用来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影片强烈地表现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黄土地》在当时大获成功,并获得多个国内外电影摄影奖。在《黄土地》中担任摄影工作的张艺谋随后在自己的作品《红高梁》里也用“红色”对色彩的象征性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索。相对《黄土地》利用现实景物的大面积色彩达到影片画面的单纯,《红高梁》更加入了有意的色彩处理,红色滤镜造成整个画面的红色,只有明度对比的画面,最大程度的表达了张艺谋在影片用色的精心构思。

  在同一时期,香港电影也出现了一批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电影导演,其中徐克最具代表性,徐克在影片中注重提炼色彩主调与电影主题的关系,力求使色彩意义具有象征性,按照剧情发展精心安排影片的色彩结构,来达到既单纯鲜明又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从《倩女幽魂》系列中可以看到,徐克在中国民间习俗、传统色彩上大下功夫,利用声、光、电、技术移植于影片,在这一系列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他逐步形成了个人的电影色彩观念。

  在他1993年的作品《青蛇》中,更是将这种色彩运用发展到了极致,丰富的色彩层次、极尽绚烂的画面,服装和场景的色彩运用了大红、桃红、松绿、靛青等中国传统色彩,成功的展示出了一个极富传统中国特色的浮华世界,使得影片有工笔重彩一样华丽的风格,和诡异妖娆的神鬼故事情节极为相衬。同时,根据剧情变化精心设计主色调的变化,在单纯的画面色彩中对细节变化极度美化,给观众强烈的色彩刺激和情绪感染。徐克电影中展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色彩观念对香港以及大陆的导演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艺谋近年的电影作品《英雄》、《十面埋伏》以及《满城尽戴黄金甲》中都有着独到的色彩设计。尤其是影片《英雄》在色彩运用上打破常规,体现出导演对电影色彩的另一种深层思考,成为中国电影色彩运用的标志性作品。影片以黑、白、红、蓝、黄等纯色为主,但每一色调的变化都极其丰富,并用红,蓝,白,黄四段视觉的变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讲述。影片中按照无名说出的“事实”、秦王推断的“事实”以及真正的事实分为三段,用不同的颜色演绎不同的“事实”场景。白色和黑色是无彩色,在绘画中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英雄》中利用这两种颜色使得影片中的各个原色环节不至于显得过于跳跃,使整个影片结合得浑然一体。同时,在整部的影片的单色环境中,九寨沟水面对决一场戏里自然环境的彩色的使用避免了整部影片色彩过于主观化。

  在大量使用纯色表现剧情环节的同时,导演摈弃了常规的色彩心理。红色在色彩心理学里面一般代表活力、激情、热烈等正面感情,而在影片里,无名描述的“事实”中采用了的红色调却是突出了一种猜忌、怀疑和绝望的情感。在书馆深浅不同的红色门帘、女主角的红唇以及在胡杨林中决斗两人的红衣,搭配女主人公妖艳妆容,男主人公阴郁的眼神,无一不传达出嫉妒、扭曲的心理。

  《英雄》的色彩艺术处理获得极大成功,冯小刚的《夜宴》也在色彩运用上也有它的鲜明特点。对《夜宴》和《英雄》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位导演运用色彩的手段虽有不同,影片所传达的完美色彩效果却是相同的。《英雄》讲述了一个大是大非的故事,追求画面主色调的大开大合;而冯小刚的电影《夜宴》则是一部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影片色彩都调入了灰色,在灰暗的环境里黑、白两色以及少量的红、绿、金色显得极为突出。相比《英雄》中红色和黑色、金黄色的强烈对比,《夜宴》镜头中的红色无论是明度、纯度都有意降低,和灰暗的画面极为协调。同样是历史故事,《英雄》的色彩大多是自然光线,显得故事真实可靠。《夜宴》则利用灯光处理,使得颜色立体化,影片画面极富舞台效果。

  通过这些成功运用色彩的电影作品,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创作的审美取向已经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转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电影艺术家通过色彩暗示观众,赋予影片色彩以文化意蕴。

  色彩观念论文篇2

  关键词: 景观色彩;景观规划;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

  中图分类号:TH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53-01

  0 引言

  景观空间源于生存需求,发展于自身特色。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城市在塑造城市独特形象上费尽心思。景观形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视觉是第一要素[1]。色彩是附着于实体之上,体现实体功能、塑造实体形象的一种手段,因此景观设计免不了要考虑色彩的选取与搭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的跨文化传播,源于人类共同特征产生的文化同一性和源于千差万别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的文化差异性,这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地域文化景观更加注重于特定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差异性造就的景观特质。这就进一步需要将不同地理范围内的文化视觉特征进行提取设计。

  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 色彩学 色彩学的这个部分涉及生理学、感知心理学,并且大量运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色彩会因不同观者、不同条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引发出色感(冷暖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兴奋感等,由此可将色彩划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倾向)、对色彩的好恶(包括对单色或复色、不同色调的好恶)、色彩的意义(象征性、表情性等)、色听现象(即联觉)等问题。简言之,这部分主要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色彩与观者的感受、情感的关系,它是以个性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的。

  1.2 景观色彩体系 景观环境是一种更趋于自然,更多提取自然色彩的存在形式。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城市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都包含城市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景观,但城市景观色彩涉及的范围比城市色彩要广,城市色彩只是强调城市裸露外部空间中的景观,而城市景观色彩则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城市景观概念既可以指整个城市整体风貌,也可以指城市中的具体景物,因此“城市景观色彩”所指代的内容则可从反映整个城市色彩面貌的“城市色彩”概念到反映具体城市景物的色彩,即从抽象到具体,涉及宏观与微观,有一定的层次性[2]。

  2 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色彩属于心理与视觉艺术感受,景观色彩组合也应满足视觉与心理需求为原则。即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满足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性,色彩分区原则性。虽然视觉与心理感受有着不断变化更新发展的不稳定性,但是它也有相对稳定的方面。视觉需求相对稳定的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不易变更。另一方面,在景观色彩的组合时,也应注意到视觉与心理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

  进行景观设计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在城市色彩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今天,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和社会负担同时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城市色彩景观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之所在[3]。

  3 景观文化中色彩提取与塑造的手段

  3.1 研究区域景观概况 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基址位于泾渭新区南部,秦汉大道东侧,兰池大道北侧。北依五陵塬,南滨渭河生态景观带。向南通过横桥可达长安城。东西两侧为渭北商务发展带。是泾渭新区乃至整个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核心区。

  地块内绿化状况良好,大面积的农耕用地视线通透,秦宫墙遗址内有一定数量的绿化种植和林地。散布多个村庄,乡土风味浓厚,但风格特色多样。

  3.2 总体形象建构 在规划设计中,协调景观风貌之间的关系,并与规划分区结构相一致,重点突出遗址风貌景观,保留自然风貌景观。景观规划目标:①推进发展,刺激增长,依托秦咸阳宫遗址,打造极富秦风秦韵的特色商区。②多元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休闲娱乐地带,营建促进和谐交往的动感空间。③重建滨水生态系统,构件泾渭新区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④保护和展示秦咸阳宫遗址,塑造泾渭新区大秦文化形象,形成大秦文化品牌。

  3.3 研究区域景观色彩提取与塑造 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色彩提取方式主要以借鉴和概括为手法,收集大量秦文化遗存的文物典籍等进行归纳,最终选定凸显大秦气势的黑色与深灰色为主色调,饰以深红与暗金色,借以挖掘代表秦风文化的色彩内涵,直观地表达出规划思想中特有的人文精神。秦代文化中的黑色是大量典籍中出现描述的色彩,此处的黑色不仅受到美学因素的影响,还深深地打上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进而延伸出鲜明的等级意义。

  在夜景模式上顺型起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光环境打造大秦盛世的繁荣景象。并在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色光环境,同时强调当时“国”和“城”的概念,将色彩,灯光,形体,流线有机的融合。

  4 结语

  景观色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色彩还饱含着城市丰富动人的文化情怀,对色彩主题的确定和恰当运用,可以使景观既有整体美感又散发个性魅力,把城市景观渲染成高质量的艺术环境[4]。景观色彩的提取塑造研究为今后的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提供有益的根据和参考,本文只是对此进行了一个实践性研究,在今后的多个课题和项目中仍需进一步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柳.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2]卢春霞.城市建设中的色彩问题一对扬州城市色彩的考察与思考[D] 南京艺术学院学位论文,2001.

  [3]刘健鑫.城市景观色彩规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色彩观念论文篇3

  【关键词】 设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实际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构建框架既是各学科各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正因为课程在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学生所在高等教育不同阶段所需要获得的不同能力,可以将课程精细地划分为主干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等。在早期的教育研究中,“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与“教育原理”、“教育史论”、“教育评价论”等平行的一个专项研究分支,早已是一门显学。而在当代的教育研究中,将“课程与教学论”分为“课程论”、“教学论”,与其他分支平行,更可见课程与教学获得更为独立的内涵与研究体系。因此,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与重视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非成文性存在意义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处于整体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上启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大学本科或高职教育),下承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个阶段中,从制度的视角看,“班集管理制度”变更为“导师管理制度”;从学生的视角看,从一个专业学习者变更为一个在学身份的专业研究者;从教师的视角看,被赋予了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力,自身的学脉有了传承的“合法”通道。可以说,整体研究生教育形态是一个构筑在研究语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模式。其中,师生互动的正相关性比例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优秀程度,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专业系统性、专项引领性以及互动开放性等特点。

  那么,在研究生教育的初等阶段,即刚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们,该如何面对新的专业身份、更新性的专业系统以及几乎未涉足过的专项研究活动,而更好地完成符合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课业,为自身的学科起到传递学术薪火的作业呢?我们当然还是要回到原点去寻找答案,即通过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行为,使研究生获得储备学科专业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专业人人生的各种能力。

  笔者于2015―2016的第一个秋季学期开设《色彩学》课程,带领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级的24位设计学研究生(1)共同进行该门课程学习。这24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与高等院校,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学中诸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等,也有来自于传播学、经济管理等跨设计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以及留学生。有本校直接保送的,也有外校考取的。在艺术学门类语境下,依循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调控选修该课程的这样基数较大的研究生课堂,如何有效地落实好每一项教学任务,关照到每一位研究生在整体课程推进上的纵向进步,以及每个学生个体在自身能力训练上的横向进步,从而在研究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为今后的研究定位、就业选择以及人生价值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所有课程与教学都必须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通过笔者上课前期对一些学生与教师的调研,以及课程推进中慢慢呈现出来的问题,针对学生一方面的科学研究意识不足、能力薄弱以及论文或方案、报告撰写较差等种种问题,另一方面本科色彩教学中教学惯例积习下对于设计学科的学生认知、把握色彩的思维滞后等不足,笔者思考如何将这两条线同时贯穿在这门课程当中,以具有专项视野为逻辑基础的专业知识储备来获取带动初步研究能力训练的方式。最终,在为期8周的课程教学完成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以及还没能够看完全的进步及其课业成果,都让我们论证了在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以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专项前沿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用“取向选题式”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是可行的。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专项研究主要指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独立研究范畴的科学研究。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及其与之关系紧密的担任课程。而专项研究区别于专业背景,专项研究是某一个学科专业中的某一项较为“小众”的领域,一般从事专项研究的群体占整个学科专业中很小的一部分。专项研究或者是具有自身独立开创意义的某个个人专项研究,或者是一个小的学术共同体共同完成的某一课题的专门研究,总之,专项研究是学科专业语境下的隶属关系。但专项研究又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能:即它的跨学科性,因此,专项研究获得了诸如交叉特点、互动特色、互释价值、开放性对比功能等特性,而这对于打破人文学科的旧有壁垒、学生跨学科间壁垒、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术研究意识淡薄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理念引领,正如当下的交叉学科或专项研究,比如艺术社会学、美术治疗、高等艺术教育社会学、设计心理学、文化研究等等人文社会学科,都是发展态势良好的专项研究。因此,在人文社会学专项研究中汲取资源,为课程树立一个专项研究的视野,以知识带动能力,起到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引领与开拓作用,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研究生较为直接的实现角色转换

  艺术门类中不同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刚刚跨入研究生学制初期,面对专业的不同程度的转换、社会角色的变更,以及导师不同风格的教育教学,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迷茫、紧张、恐惧、焦虑,往往都是源于对新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不准而导致的没有身份认同感,有的仅仅是外界对自身新角色的表面夸赞或评价。要让硕士研究生快速而直接地实现对研究生在学的研究身份的认同,一个贯穿于课程及整体教学行为的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能够起到直接的作用。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与作业训练中得到切实的专门知识的储备,更能够给学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塑形研究生的研究思维与方法

  在有了初步的研究生身份的认知与定位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具有逻辑理性特点的研究思维与不同类型研究的扎实的研究方法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循序渐进而缓慢持久的,也是教师需要能动性的调节教学节奏,以达到更好效果的时机。如何启发入学不久的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从而在一个可以对话的语境中,带领学生摸索出适合自身关注与持续研究的研究选题与方法呢?寻找一个具有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特征的专项研究,能够在研究生的初步研究意识、研究思维与方法上共同进行训练与培养。

  (三)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教学相长式的师生互动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整体教育特征,一般都是“教师-学生=引导-操作”的模式。不像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能够在自身的专项研究领域方面与导师进行有质量、有探索深度可能的对话。而硕士研究生时期,如何让学生与导师展开一定程度的真正的“对话”,使得教师教得有“互动性”,学生学得有“探索性”,而将“教”与“学”双方都置于某一个或某一些命题上获得持续交流的空间,是在课程中设置专项研究视野进行共同探讨,以辅助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的有力手段。

  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设计色彩》课程几乎是中国所有艺术类设计学科本科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的核心主干课程。相应的,《设计学》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的专业必修课,也承担着宽口径打下专业认知与实践基础、培育学科素养的职责,作为研究生初级阶段的所有必须课,它还承担着另一重职责,即帮助学生快速转换角色认知,植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意识与学养获取习惯。

  笔者在把握北京交通大学现有的三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大多数不知道何为科学研究?何为学术?如何撰写一篇具有自己观点的研究生学术论文?)与需要完善的知识储备(在本科多以手绘、制图、写生、拼贴等手段认识的色彩基本原理与色彩构成规律,而欠缺较为深厚的学科认知与专业文化素养。特别是在进行具体设计实践的时候,因缺乏社会认知视角而导致的设计问题),加之“目前西方各国的设计教育体系虽存在变化差异,却都具有一个相似的基本结构,其中社会学导论被定为一门提供给所有专业的必修或选修理论课程”,选择用设计社会学的视野搭建《色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旨在在研究生初步教学阶段实施以知识带能力的教育活动。

  这门课程一共8周,32课时。我们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是前5周,第二个部分是后3周。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设置了设计社会学在色彩学研究中能够被探讨的5个命题,社会环境中的色彩教师每周集中讲解一个命题。分别是:第一周:“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第二周:“社会环境中的色彩”;第三周:“社会文化中的色彩”;第四周:“社会性别与色彩”;第五周:“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在这5周中,我们会在第一周的导论课讲述结束后,布置学生以设计社会学取向选择相关的色彩设计研究选题,以此每周缩小范围,逐步定题,讨论选题精确到每一位同学。第一部分的基本形态即是:“课程讲述+本周课程作业+推荐书目阅读”(2)。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设置了8人一组连续三周汇报自己选题的活动,模拟研究生学术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具体内容在第五周的课程中会提前讲到。

  (一)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

  第一周的导论课,首先从色彩作为一种最具相对性的媒介入手,例举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四十年间的静物写生的色彩变迁、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怎样联手自己的出身、媒介创造了“伊夫?克莱因蓝”、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的经典色温实验三类色彩相差很大的呈现语境,导入理解什么是“色彩学”(图1)。在“色彩学”基本学理的讲述中,一方面,我们先回顾本科阶段可能学过的诸如色彩的采集与搭配、色彩的调和与归纳、色彩的提取与选择,贯穿艺术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区分与联系;另一方面,我们植入研究生阶段的交叉学科与专项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观念,提出用设计社会学取向研究色彩学的基本理念(图2)。其中,集中讲解关于设计社会学(3)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发展现状等相关内容的讲述。进而完整地揭示出色彩学是一门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以及以设计社会学取向进行色彩科学道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如果说本科阶段修习色彩课程是以物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进行的色彩基本要素的学习,那么研究生阶段即是以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为视野,进行的系统的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探索与构建。以此明晰硕士研究生阶段以探索交叉学科与专项研究领域为目的的能力训练。

  同时,以无印良品的包装表面色(白+红)为例透视设计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规律。从白的发现(动物骨、甲骨)、白的“全色”与“无色”,以及能包含“间”和“余白”这样的时间与空间感,或是“无存”与“零”这样的抽象概念,在抽象与具体之间,白作为交流的空间,落实在了“纸”上,从交流与沟通的意义上来说,无论何种颜色何种质地的纸张,都是白色的。比如中国西汉出现的最早的“灞桥纸”以及后来的竹简、欧洲与远东使用的“羊皮纸”、古埃及的“纸莎草”、日本一直流传之间的“和纸”,都有一种白色的属性。这种属性为何只有日本保存下来并在当代做了许多更新性的形态,让好的设计引领大众,而大众又乐于接受这种引领呢?就白色的社会属性,我们在课堂上浏览了大量的关于日本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案例,特别针对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宅的几个以白、红两色为主色的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切入到“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及其背后的日本浮世绘文化文脉对于日本当下设计中红色的无间断影响。同时,对比西方艺术作品中的红色与其他文化族群下的设计艺术作品中的红色与白色的使用视角与方式。

  (二)社会环境中的色彩

  第二周顺延第一周的双色讲述思路,即每周讲两种有相互文脉关系的两种颜色。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尔夫特(Delft)蓝是荷兰的国宝色?以社会环境变迁的视角,慢慢地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内部艺术创作环境开始观察,为何在欧洲的设计文化中,蓝色与黄色的搭配呈现在生活的各处?火车站标识色、建筑搭配色、日常服饰色、民族服饰色等等,旨在通过两种具有内在文化属性搭配的颜色,为何成为当下设计用色当中的约定俗成,社会环境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旨在启发学生不要仅仅从表面识色,要观察与寻找用色规律背后的奥秘,从而在建立中国色彩体系的问题上做一些思考。

  (三)社会文化中的色彩

  第三周讲两种混合色,粉红色与绿色。社会文化中色彩考察必须要依托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当下这两种颜色在婴童服饰设计中分别对应女孩与男孩,可在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规约下,恰恰是相反的,粉红色通常是男婴或小男孩的服饰色,绿色通常是女婴或小女孩的服饰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当时社会的宗教服饰使用色是有关的。因此,考察约定俗成的色彩搭配要看当时的社会文化习俗。我们选择了宫廷文化与服饰设计最有代表性的洛可可时代以及其后到来的维多利亚时代来讲解社会文化中粉红色与绿色搭配背后的规律。

  (四)社会性别与色彩

  第四周将持续在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基础上往前推荐,从中世纪挂毯色彩与修女教育讲起,以社会性别的视角讲述“制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色”、“性别群体构筑的社会性别色彩”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以“行会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沙龙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学院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构建制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色讲解框架。第二部分,“性别群体构筑的社会性别色彩”主要以话题的形式轻松的剖析社会性别与色彩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直击艺术家伉俪”、“社会性别过程与艺术流派互动”、“男性裸体与女性裸像主题”、“玛利亚哺乳耶稣的‘左’与‘右’图像分析”、“象征功能的社会性别色”、“社会性别的‘身体’观看形象”、“‘酷儿’亚文化群体的艺术创作的现实”、“修女设计元素的服饰色彩设计分析”等。

  (五)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

  第五周比较视域分析色彩的设置目的是在前四周的基本内容完成之后,为学生讲述一种做学术研究的直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而拓展到用比较的视域审视设计社会学中的中西方、亚洲文化圈、不同族群间的色彩命名差异、使用差异以及文化属性差异等等。重点讲述不同视域关系的“变迁研究”、“形态研究”、“交叉研究”、“互释研究”四种研究类型。

  (六)学生选题汇报与评价

  第六至八周,是8人一组连续三周,24位同学分别汇报自己选题的活动,每人15―20分钟,分别就自主选择的课题进行PPT口述报告,情境模拟研究生学术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每周不做报告的同学,模拟组成“专家组”,进行答辩环节的提问、互动与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

  四、采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可行性论证

  在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设计完成后,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很好地内化知识的同时带动其学术研究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是保证研究生专业课程效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采用的“取向选题式”方式即是保证一门课程主题的讨论取向于一个专项研究领域,通过对这个专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以及前人研究梳理,找到与该门课程主题的互动点,学生将这些互动点拟成一个个选题,在同教师一次次的交流与讨论后,最终确定一个能够持续研究的选题。

  (一)探索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

  我们在前5周课程内容讲解的同时,会在课后布置学生做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选题。在第一周,我们布置课后自主做出5个选题。方法是:给出一定的数据库,如知网、万方数据等学生能够有据可查的资源,先快速浏览选题(即学术论文的题目)的基本形态,再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兴趣点及可行性资源,初拟出5个选题,确定自己的意向性研究领域。在第二周,我们会分类整理24位同学所提交的120个选题,分问题分类指导,鉴于学生的科研水平较低、认识理解程度还需提升,所以第二周的选题指导是全班一同参与而不是每个学生单独指导。因此,从第二周开始,我们的课程分为课程讲解与选题指导两个部分。第二周的选题进度最终为:一部分同学在其5个选题中精选3个,做论文的三级目录,一部分同学还需要对应设计社会学视野的相关理论支撑找到与色彩学中的互动生发点,继续选题。在第三周,5选3的同学基本有了论文的三级框架,这个阶段是与教师深入讨论的阶段,因此,我们的讨论方式变更为单个同学独立交流而非大班讨论,在通过师生就选题的学生自身兴趣度、难度、重点、创新点以及基本框架的讨论完毕后,这一部分同学最终确定了一个自己的选题,开始动笔撰写。另一部分同学也陆续完成了各自的三级目录,持续讨论完型。第四、五周,即是更为机动地讨论选题及撰写问题的阶段,同学可就自身的问题随时与教师讨论,教师在技术路线、写作方法上答疑解惑。在这个阶段,不同学生的分化尤为明显,有的选题进展程度很深,有的则还在原地张望。

  当然,在自主选题的阶段,有的学生也会刻意等待教师课程内容的完结,再最后做选题,教师需要自主把握学生整体情况,以免这种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不能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

  (二)“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成效案例

  “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最大的特点即是学生在吸收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又获得了研究科学研究的必备能力。如果教师在专项研究价值的取向上能把握得比较好的话,学生们在课程中所产生的选题本身就是原创性的,这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学术研究的要义。如果在做选题与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讨论、阅读、成型、修改,基本是能够成就一篇良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的。论文最终的质量、完整程度、独创性贡献,也与学生本人在其中的开悟、不断努力以及研究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息息相关。

  学生做选题的过程是一个相对时间段较长的过程,教师在与每一位学生交流的同时,除了讨论与技术录像相关的问题,特别要注意把握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点、性格特点与选题是否能够做的资源。比如,数字媒体专业的应届毕业学生朱京京,她的选题过程不顺利,是班里最后一个才敲定选题的学生。由于本身的理论功底比较弱,她不是不能深入,而是因为选题领域不明确,后来她依据课程内容做了一个相关选题,但很难写明白三级目录。笔者就跟她聊她的生活、兴趣爱好等等属于她的特质的东西。原来她是一个滑雪发烧友,还拿了很多奖,只要关涉滑雪的话题,她都能滔滔不绝,讲得可圈可点,对于笔者这与一个滑雪零基础的人来说,她几乎可以成为滑雪话题的“专家”,但一讲到选题,她的那种不自信与她的“滑雪专家范儿”就截然不同了。于是,我就启发她做一个从设计社会学视角思考的滑雪运用,联系其中的色彩运用,思考这个范畴内能够碰撞出火花的内容。她半信半疑地说,滑雪也能做科研?然后就试试去了。两周以后,她做得课题报告让全班同学惊讶,没想到这个最后一个才出选题的同学竟然把选题深入到了这个程度。虽然朱京京不是班里选题做得最完善的,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研究生做学术研究,不脱离自身的兴趣点、不脱离自身的生活方式去选题,保持持续的热情,以及逐步增强自信心,对于一个选题的完成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再比如,有过在高校做辅导员工作经验的赵汉青,在选题的过程中很好地用到了与自己工作经验相关的经历,最初他的三个选题是:《简述“行为色彩学”在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装饰色彩学”在大学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同职业群体对于工业产品色彩的选择研究》,后来一步步推敲,最终确定了做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的定量方法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因为工作资源的关系,找到大一到大四不同学科的400位学生并回收问卷是能够实现的,这在普通应届毕业生中完成起来就难度比较大。因此,利用自身能够管理的优势资源做区别于普遍群体的不同类研究,是赵汉青给我们的启示。

  24位同学使用“取向选题式”教学方式在硕士研究生《色彩学》课程都产生了各有亮点的选题并在结课后按时提交了论文。程诚的论文《基于用户体验的色彩识别影响研究》,从设计逻辑运行的社会文化因素角度,论证了色彩识别所产生的用户行为及心理影响,有机联系了他的数字媒体专业研究方向。崔洁的论文《中年群体的服饰色彩场合选择研究》,从设计的社会功能与受众分类联系的层面,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设计生活及其结构形式与变化规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中年群体的场合服饰色彩,分析场合服饰色彩的选择及心理影响,对不同场合色彩的选择进行重新规划。冯孟昕的论文《人体机能中的色彩体系研究》,是较为典型的跨专项研究领域的思路。文章分析了人体机能色体系,对比中西方色彩体系研究在人体医疗中的差异性,最后建构了一套中医疗法中的色彩体系。冯梦玲的论文《汉服的社会色彩研究》,从色彩行为习俗对当下社会群体造成的影响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汉服色彩与现代社会色彩的互动关系。高龙博的论文《中国艺术传统的色彩体系探讨》,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的角度,梳理与探讨了中国艺术传统的非单一性色彩体系。郭湘的论文《论中西方类型电影发展对比与色彩研究》,从分析社会群体的特殊群体设计师的用色角度,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中西方较为特殊的类型电影色彩,做了详尽的梳理与阐释。侯思言的论文《传统染色工艺与当代设计色彩的互动关系研究》,从社会文化本质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层面,构建了传统染色工艺与当代设计色彩的互动模式,从设计教育、设计立法等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染色工艺的当代吸纳之法做了构建性阐释。季曦冉的论文《浅议色彩语言在品牌营销中的运用》,从设计生产、储存、销售、传播、交流、沟通、推广、消费等各种社会机制影响的层面,重点剖析了色彩语言的内涵,以及对设计逻辑行程的影响。康思威的论文《监狱建筑环境色彩对矫正罪犯心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社会的设计管理层面,针对一个特殊性群体――服刑人员,做了实地调研与访谈,通过确立用色彩治疗理论运用到服刑人员心理治疗的思想,确立色彩心理学解决特殊人群心理治疗问题的理念。Pai Chong Lay的论文《色盲对设计认知的研究》,从自身的身体背景与环境影响出发,分析了色盲(或色弱)群体对色彩的认知系统,呼吁设计为特殊群体考虑的心声。吕俊莹的论文《从色彩营销角度诠释运动会色彩名称的文化定位》,从社会消费群体接受设计船票的社会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相关的社会群体心理层面,以色彩名称的定位为切入点,得出色彩名称的文化定位是色彩营销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毛瑞的论文《中国城市色彩的趋同形态批评研究》,从社会设计研究的批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色彩的同质化与异质化表现,得出了中国城市色彩趋同形态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色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田慧媚的论文《宗教文化语境中日、美游戏色彩风格研究》从宗教社会学对于设计逻辑行程的影响层面做了中国、日本、美国三国的游戏色彩风格的对比研究。谢雨杉的论文《当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色彩观研究》,从设计的社会一般功能层面,梳理概括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十个阶层的服饰色彩特征,剖析了各阶层服饰色彩观的变化。徐竹君的论文《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社会生活方式对于涉及生活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层面,用比较的视域,以20世纪前后中国民国旗袍与日本明治时期和服的面料色彩为研究对象,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技术发展背景的角度出发,对比两国女性传统服饰色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历史特征,并以同一时期传统婚礼旗袍为例具体阐述其色彩特征差异。杨佳怡的论文《中西方国家的色彩命名差异》,从中西方社会文化本质差异层面,通过分析词的形态和意义来研究中西方色彩命名的构成和差异性原因与特点。杨溪鞯穆畚摹度毡玖侠砩彩对于国民本土文化认同的作用研究》,从设计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创造的特质影响下的社会公众全面发展的关系层面,将日本料理色彩由来的文化属性放在由家庭教育影响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具体阐释了日本料理的色彩设计对于国民设计审美及本土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张艺嫣的论文《城市屋顶色彩影响的中国社会记忆研究》,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功能以及设计师群体的社会作用有机结合下的社会大众群体的色彩接受影响层面,首次谈论屋顶色彩的文章。通过探讨城市屋顶色彩的物质文化属性,揭示其与社会记忆的内在联系,引领社会大众群体的共同探讨。朱京京的论文《安全色在设计社会学语境中的研究》,从设计的社会属性与功能层面,通过安全色的设计元素分析,以滑雪运动领域的安全色设计运用为具体案例,具体揭示出“设计为人”的理念。张轶伦的论文《染织材料――绿色设计材料研究发凡》,从设计的社会文化特质层面,厘清了绿色设计的概念,从材料的角度思考色彩设计中的相关元素,确立“绿色设计”理念应成为设计师内心之本的观念。赵汉青的论文《微观环境下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影响研究》,从社会成员的代表性群体――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审美的关系层面,通过对不同学科、年级、学科、性别的四百名大学的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在不同比例度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色彩的选择与认知情况,以此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的色彩偏好变迁规律。张芫铭的论文《茶生态设计色彩研究》,从设计逻辑行程的社会文化因素角度,综合阐述茶色域的建构分析,进行对茶转换色的实践实验,概括分析了茶转换色并用它进行色彩艺术创作,将茶色域可视化,深度剖析了茶色域与茶生态之间的关系。章雪婷的论文《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在现代室内设计色彩的影响》,从社会的行为习俗与意识形态影响下的设计功能层面,梳理了五行五色到儒家、道家、佛教的传承,以及五色的心理暗示意义,期望对现代室内设计色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郑怡然的论文《中国食文化的色彩联觉研究》,从现象学与社会生活习俗的关系层面,研究深化了对于中国食文化色彩的理解,从中国食文化中的色彩联觉现象引申到中国人赋予食文化的民族个性和魅力,探究中国人在食文化中寄托的情感。(4)

  当然,虽然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但24同学都在这门课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第一次课对做研究丝毫不理解的同学,虽然在科研的技术路线、学术方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明晰了研究生的任务和职责。有的同学说自己以前对学术研究没有一点概念,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真正体验到了从找选题、做文献、用方法、建资源、写成文的全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艰辛,也对做学问的学者们产生了从前没有过的敬仰。有的同学在论文提交完成后,还持续思考自己的选题与课程内容的延展,这些都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真正自由与精神。

  最终的“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除了课程论文的最终呈现以外,每位同学还将论文研究中具有创新部分的内容转换成为色彩认知图册,同课程论文一同提交,作为课程总作业。

  五、应确立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专项研究

  通过运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进行了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课程的全部过程,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评价行为在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与价值。评价行为在几乎任何意义上都是一种实在面对行为,放在具体的教育语境中,评价是保证所有教育理念与环节互动有效的最具体手段。在设计艺术研究生课程教学行为中的评价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定位专项研究取向,二方面能够直接辅助“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三方面能够宽口径厚实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成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独立的研究专项,值得关注该课题的学者们共同研究。

  注释:

  (1)选修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分别为:赵汉青、侯思言、吕俊莹、谢雨杉、徐竹君、杨溪鳌⒄砰舐住⒄乓真獭⒅b然、冯梦玲、程诚、崔洁、冯孟昕、高龙博、郭湘、季曦冉、康思威、毛瑞、田慧媚、杨佳怡、章雪婷、张芫铭、朱京京、Pai Chong Lay(智利留学生),一共24位学生。

  (2)该门课程的每周推荐书目如下:第一周:(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章浩,沈杨译,2013;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宫浩钦.设计社会学研究[M].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日)原研宅.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朱锷译,2006;(日)原研宅.白[M].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纪江红译,2012;(日)原研宅.引人兴趣的媒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朵朵译,2012;(德)海勒.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吴彤译,2013;(美)法尔曼.色彩物语:影响力的秘密(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谢康等译,2012;(美)约瑟夫?阿尔伯斯.色彩构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李敏敏译,2012;吕澄.色彩学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日)尾上孝一.色彩学用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胡连荣译,2012;(日)原研宅,阿部雅世.为什么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朱锷译,2010;(日)原研宅.欲望的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钰译,2012。第二周: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杭间.设计的善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祝帅.设计的善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三周: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铁军.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英)德波顿,阿姆斯特朗.艺术的疗效[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张帆译,2014;陆扬,王益.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第四周: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世纪婴儿.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柳冠中,蒋红,胡鸿.2011-2013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园区发展指数统计白皮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周至禹.祛魅与解咒――管窥西方现代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袁丹.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蒋勋.汉字书法之美[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第五周:倪建林,李倍雷,梁玖.艺术学科研究生应用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李倍雷.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李雪梅.中西美术比较十书:中西绘画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魏光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设计社会学,是一门探讨设计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设计产品等设计现象中如何体现这些联系和作用的学科。设计社会学探讨设计活动中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主要是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因这些沟通、影响而产生的社会习俗兴趣、思潮倾向、群体心理和社会结构机制,和这些背后的社会力量。设计社会学是典型的母学科+子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设计学是母学科,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理论、方法、视角、工具等功能的子学科。目前,中国有“设计社会学”命名的专著(第一部《现代设计社会学》专著为章利国撰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从具有专项研究之名的专著产生到现在刚刚十年,之后陆续有三部专(编)著出版。分别是:杨先艺编著的《设计社会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宫浩钦编著的《设计社会学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张宗登编著的《设计社会学》,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8月出版。相关命题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总体来看,其具体的学术成果还较少,有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用社会学交叉设计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4)每篇论文的题目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级修《色彩学》课程的研究生个人所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5]宫浩钦.设计社会学研究[M].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6](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7]梁玖.“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J].艺苑,2014(1).

  [8]李倍雷.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色彩观念论文篇4

  论文摘要:“五色观”是我国古代在色彩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它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为我国古典色彩关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始时代的人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创造了历史性色彩最纯粹的形式。最早发现的原始美术物是距今二万年前的洞窟岩画,标志着人类已经用色彩装饰自己的居住场所,其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用色鲜明浓烈,饱含着原始人类特有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在我国黄河中游发现的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建造的浅穴中,由红、黄、褐等色泥土、草泥和木材建成,表明我们祖先对色彩的掌握和运用迈出了一大步。至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阶段,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地推动着“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识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色彩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记录着民族精神的全部过程。中华民族二干多年形成的色彩体系就是世界独特的“五色体系”。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五色观”及其色彩文化内涵,有助于中华民族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保持鲜明的民族色彩个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经典色彩已经面临数字色彩的挑战,人类的色彩活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弘扬民族色彩文化,开拓丰富色彩表现语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五色观”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色彩“五色观”的形成是继承远古人类对单色崇拜,结合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阴阳五行说”,并与构成世界的其它要素:季节、方位、五脏、五味、五气逐渐发展而来的。

  据史书《周礼》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关于“五色观”色彩理论的记载,由此也奠定了我国传统色彩的美学观念的形成。它比西方的“七色观”,“三色观”都要早上一千余年的时间。在我国洛阳二号殷人墓发掘四幅绘有红、黄、白、黑的四色画幔,就充分地证明了我国当时的帛画已初具“五色”的丰富性。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观”的记载还有:

  《尚书》:“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

  《老子》:“五色不乱,孰为文彩。”

  《庄子》:“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苟子·劝学》:“目好之五矣。”

  《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何谓“五色”?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他在《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

  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南朝染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五原色是色彩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必须从自然界中提取原料才能制作得来,其它任何色彩相混都不可能得到五色,而五色相混却可得到丰富的间色。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五色广泛流行,“五色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已从原始观念的积淀中获得独立的审美意义。

  五色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古代色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色彩艺术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原色的发现和色彩混合规律的掌握,大大丰富了色彩的色谱和艺术表现力。从此,人们从原始的自然单色概念中解放出来,走向色彩艺术创造的多元化,使色彩的装饰应用更广泛地进人社会生活,并注人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化内涵,如商周时期奴隶制等级制度和宗教礼仪非常严格,色彩用作尊卑的标志,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以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外,在绘画和建筑活动中也都有所体现和划分。据《礼记》记载,“木盈,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黄圭。”即帝王的房屋柱子用红色,诸侯用黑色,一般官僚用青色,至于百姓只能用土黄色。除了统治阶级对“五色观”的推动作用之外,更多的因素还源自于民间,烧陶与冶铜术的发明,使色彩得到广泛地应用。从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和发掘出土的墓室壁画、帛画、纺织染色以及陶俑、漆器、铜器上丰富的色彩,可以看出距今二千年前我国的色彩科学技术与色彩装饰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古代进人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以后,色彩艺术观更趋于成熟。《左传》对此有明确的论述:“天有六色,发有五色,征为五声,淫生五疾。”古人把“五色”与“五行”联系在一起。何谓“五行”?《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即水、火、木、金、土五种自然物质,被视为产生万事万物本源属性的五种元素,并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五方、五材、五季、五音、五德、五官、五脏等包括“五色”均配属其中。“五色”是色彩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行结合生百物,五色结合生百色,五色论完全符合五行论的理论。阴阳五行思想,流行颇广,影响甚大。五行相生,五行相胜的理论渗透到社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各领域,并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以后经过不断发展、推广,几千年的文明,一以贯之,铸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二、中国传统礼教对“五色观”的影响

  儒家色彩观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时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它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孔子斥责齐恒公“恶紫夺朱”,实际意义是认为间色紫夺走了正色赤的地位,夺正为不“仁”,违背了礼字规范。他认为“白当正白,黑当正黑”。传统中国画据此发展形成了“计白当黑”的绘画理论。《礼记·玉藻》记载:“衣正色,裳间色”。郑玄注:“谓冕服玄上缫下”。孔颖达疏:“玄是天色,故为正。臻是地色,赤黄之杂,故为间色”。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中说:“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才,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后汉书·服制》也载:“尊工贵工,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雍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大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孔子在《论语·雍也》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彬彬”,“文”即文采,外部装饰的形式美,“质”即实质,内部精神的内容美,“彬彬”即配合适宜。孔子认为文胜质不美,质胜文也不美,过分的外部装饰则哗众取宠,名不符实,缺少装饰则平淡乏味无兴趣。“文质彬彬”最初是孔子对君子人品提出的要求,但进而被解释为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现在色彩上必须符合“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

  “比德”是儒家色彩美学思想的另一主要特色,即用色彩暗示人的美德,这一象征性的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虽然没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可以从儒家审美的“比德”观念中得到启示。苟子的以玉比德说:“子贡问于孔子日:‘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耶?’孔子日:‘……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运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一。(《苟子法行》)在孔子之前管子也有论水玉之美:“视之黑而自,精也~鲜而不垢,洁也~茂华光泽,并同而不相陵,容也”。在玉质与道德的相互比照中,玉负载了超越自身自然品质的道德意义,成为美和善的表征,理想人格的化身。从此,“以玉比德”成为后世广泛认同的社会观念,艺术被儒家赋予了人格意韵。乃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从儒家色彩的观念看来,色彩之所以美,是因为色彩的装饰暗示人的美德,从色彩的装饰中可以发现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色彩艺术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我国戏剧脸谱色彩斑斓,不同色彩化妆赋予特定的寓意,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如:红色表示忠勇,黄色表示刚猛,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儒家“比德”思想直接影响民族色彩观念。如:中华民族崇尚红色,是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庄严的品格。人逢喜庆,都要用红色来装饰;新娘穿红色礼服,新郎佩带红花。人走运了,称为“红运”;受上级重用者为“红人”;古代称美丽女子为“红颜”;相传神农氏为炎帝,炎者红也;刘邦兴汉,自称“赤帝之子”,正是因为“红色”的类比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儒家色彩美学思想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合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国的色彩观受道家的影响要更多一些。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于艺术的态度,不同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儒家肯定艺术的社会功能,将艺术与礼乐结合,而道家与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非乐”的观点相接近,否定艺术。如老子把社会的争乱归罪于五音、五色、五味等艺术活动与享受,他认为艺术带来了五官功能的退化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毁坏.给社会造成灾难。庄子反对艺术的态度比老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认为“文灭质,博溺心”.“文”带来了感觉的退化和情欲的增加,“博”则破坏了心地的纯洁,带来了争名夺利和虚伪奸诈,竭力鼓吹“无为~无欲”“无知”,只有抛弃音乐乐器,毁掉文章彩绘,才能恢复耳目聪明,实现盛世理想。老庄一方面否定艺术美.但另一方面又肯定自然美,应该肯定道家对自然美的认识,比起儒家将自然的审美束缚于伦理礼义之下的见解,显然有了一大进步。

  由于道家主张淡泊无为的思想,所以道家的色彩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澹然夫极而众美从之”(《刻忌》),体现在艺术上追求无色之美,以无色之感为最美,所谓“至音不叫”,“至言不文”,“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天地》)。道家崇尚自然,反对雕琢,反对五彩。道家的“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追求自然色彩的平淡素净之美的色彩观对中国绘画色彩观,特别是对文人画家的色彩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淮南子·原道训》载:“色者,自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这里的“自”为“无色,无形”。它与“无色中的青、黄、赤、自、黑中的“自”是不同的哲学概念。前者为虚无,后者为色彩的视觉形象道家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有和无的统一,而无是最基本的,无就是“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有无相生,虚实相宜。按照道家的这一观点解释,自(无色)和五色应该是统一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但是无色是本质,“五色生于无色”。五色与自(无色)相生、相和。

  道家选择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是高居于其他一切色之上的色。老子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天之色一玄(黑)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将黑列为众色之首,并选择黑色作为道的象征之色。道家的建筑以及服色多用黑色。阴阳高于万物,黑自高于五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

  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强调神韵;用墨“写胸中逸气”,追求以墨造型达到舍形而悦影.舍质而趋灵的高度的艺术境界。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运墨而五色具”,席卷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又放弃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因而中国黑白色彩的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了深邃却也荒寒之境。中国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讲阴阳向背、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的第二世界(本体的心灵世界)。这是中国人后退深藏出世以求灵魂平息安宁的表达。

  色彩观念论文篇5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室内设计;研究

  检索:.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081-03

  引言

  2014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将达到2.21亿人,成为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专家预测20年后,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5亿。6月15日,“公益理念和经济运营”专题工作坊暨2015年度中国养老业夏季高峰论坛在沪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表示,中国老龄化的高峰将出现在2055年左右,届时老年人口将接近4.5亿。表1来自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的2004版中国人口金字塔图可以体现从1950年起中国人口结构一路“变老”的趋势。

  发达国家相对于中国而言,老龄化问题凸显和养老模式的探索发展更为超前。199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不同医疗福利制度的国家愈加意识到既有的养老模式将不能应对未来的需求,都陆续加强社区养老模式的试点、实践和研究。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也经历了螺旋式的发展。从最初的社会养老模式回归家庭和社区养老模式。中国受传统观念影响深远,自古就实行家庭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建筑室内作为家庭养老的场所载体,它所涵盖的设计内容应该是考虑老年群体特点的设计成果。老年群体作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由于增龄效应他们的生物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发生、人格特征因素都会对他们的老年生活环境需求产生影响。

  家庭室内环境作为主要老年休息活动的场所,符合老年群体全面需要的室内设计研究课题是符合社会进程需要的。用设计实现对老年群体的切实关怀。结合对老年人日常行为特征、日常行为状况、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研究。遵循各功能空间的适老设计原则。综合材质、色彩、造型等感官性研究内容。本文以“老年群体室内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1993年-201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和研究,对有关于老年群体室内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阐述研究中尚存在的盲区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文章的统计分析

  以“老年人+室内设计”为关键词查询近20年以来中国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适应老年特殊群体室内设计的专业论文合计308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48篇、特色期刊15篇,涉及《大家》《美术界》《当代艺术》《陕西建筑》等期刊。另外,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5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33篇、重要会议论文349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重要报纸2篇。

  国内关于老年群体室内设计研究的内容较少,与其他群体例如残障人士设计、女性设计等相比明显倾注了更少的关注度。表2为1995年-2015年以“老年人室内设计”为主题的趋势。最国内最早关于老年人室内设计的文献产生于1995年,数量为一篇。主要从人机工程学尺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文章深度较浅。1997年-2005年关于此研究主题的文章都保持在个位数基础,理论体系未形成,属于摸索阶段。多数从功能用房、健康安全、照明、尺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本没有设计实例支撑。研究至2010年数量有明显增多,但是多数文献在内容和观点上不具有独创性,内容和结构的展开都是建立在浅显层面。因此本文着重从研究文献内容的差异性和代表性观点着手,进行分析和拓展。

  二、我国老年群体室内设计研究现状

  (一)“老年人室内设计”文献研究涵盖方向和内容

  整理了1995年至今的以“老年群体室内设计”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将这308篇文献通过研究中的论证和创新点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总结,寻求现存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其未来可以补充的方向。其中粗略统计按照内容分主要围绕11个细化的分支研究(图3)。初期1995年――2005年的文献主要针对老年尺度与人机工程学对室内设计进行研究。随后出现老年人室内光环境与热环境的室内设计研究。照明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和基础因素,因此初期较多文献是涵盖这一研究点的。2004年清华大学的韩风同学以“老龄人群家庭居住模式与住宅室内空间形态”为硕士毕业论文,开始研究老年人室内空间形态。后阶段关于老年人室内设计的研究逐渐丰富,研究包括老年人室内色彩设计研究、老年人室内功能空间研究、老年人室内家具设计研究、老年人室内人性化设计及无障碍设计、老年人室内设计原则研究、对实际老年建筑设计室内案例的分析研究、老年人心理学结合的室内设计、老年人对于室内设计的需求调查研究等内容。

  通过研读分析,近几年的文献发现多数文献是对之前研究成果的总结和系统梳理,对以前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完善。因此缺乏创新内容,文献在这一研究主题下多是基础研究。本文将这11个细分内容进行概括四类进行研究(图4)。一、老年人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二、老年人行为尺度与无障碍设计。三老年心理学的结合。四、设计实际案例。

  (二)老年人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

  室内设计的基础作用为解决功能问题,因此关于老年人室内功能空间设计研究的文献比重较大,文章内容较相似。列举发表年限较近具有代表性的几篇:2015年5月刘树老在《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上发表《基于人本需求的老年家居生活环境设计》的文章。首先从生理机能衰退、认知机能衰退、心理特性变化三方面阐述了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布局设计、起居室环境设计、卧室环境设计、洗手间环境设计、厨房环境设计论述各空间设计要点。提出老年居家环境室内装饰设计研究,装饰功能应实用方便,直接面对老龄阶层所需而设。提炼结论:需要我们从整体出发,充分分析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心理特性各方面的变化,并结合这些变化从居家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打造安全、健康的生活场所,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时光。2014年10月孙文博、汤超、姜赫阳、郭春苗在《艺术教育》期刊上发表《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文章。结构与《基于人本需求的老年家居生活环境设计》基本一致。结论内容无创新点。2014年3月田静在《科技视界》上发表《浅谈老年人室内设计》。首先分析老年人的居室环境设计需求,然后从玄关、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空间进行分析研究。文章结构与结论基本与现存文献研究成果相似,无创新点。后续大量文献研究采用这种内容结构形式,研究创新点不明显。大量文献也着重一个室内功能空间进行研究分析。2013年明岳翔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发表文章《老年人居室卫浴空间设计追究》。主要也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进行重点空间研究。除了卫浴空间,还包括卧室、起居室等其他空间。

  关于老年群体居住环境色彩的研究文献在所有文献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室内色彩的属性、意象和室内空间色彩分类,同时结合老年人居住环境色彩设计调查与分析,提出室内各空间色彩的设计方法。郑t峰、应丽艳于《艺术科技》上发表了《浅析老年群体居住环境的色彩设计》的文章从室内空间色彩回应老年群体机体特征的需求、老年群体偏爱的室内空间色彩和色彩设计的要点三点进行论述;北京服装学院张海涛以《老年人居住环境色彩研究》为题,进行了硕士论文的研究。文章通过论述色彩在室内设计的应用结合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色彩设计调查与分析,提出了老年人居住环境色彩的改善办法。最后提出建立“色彩心境”设计的创新点,确立“色彩、老年人、居住环境、生活”循环设计网的未来观念。

  关于老年群体室内家具设计的文献主要:一、通过对老年人行为和心理的研究作为基础。二、对老年人家具的使用进行功能分析。三、不同空间家具设计实务。关于家具设计的文献创新点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成果部分,如何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设计产品的过程。2008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陈银辉以《老年人生活行为与家具设计研究》为研究生毕业论文题,创新成果为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四套老年人室内设计作品。除了家具设讯室内设计各基础研究涵盖的方面,研究成果和文献结构雷同较多,创新研究成果并不突出。对于基础研究进行综合梳理的文献较多。典型如:2014年4月郑玲、罗智芳在《现代装饰(理论)》上发表《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建筑建设现状,由于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的转变、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生活需求阐明了当代老年人居住需求现状。从居住空间色彩设计、居住空间灯光设计和居住空间装饰性设计来论述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三、结论

  色彩观念论文篇6

  [论文摘要]凡·高敢于与传统决裂,把艺术从关注客观主体转向了关注内心、内在精神的主体。他的绘画中主观色彩的通畅、激悦表现令我们为之感动。凡·高是人类绘画史上最杰出的运用全部生命倾注于主观色彩表现的画家,在他的主观色彩的激流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

  色彩作为绘画的“特定”媒介,只有在主体的积极创造中才能获得特定的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再现性的客观色彩,而且是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主观色彩。所以绘画的色彩不单是对客体的一种映象,它应该是画家对色彩形象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创造,是自我感情的形象表达。欲达到此目的,画家只有在艺术创造中把色彩基本规律的运用与色彩的艺术表现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绘画色彩成为一种包含有主体感情因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富有表现力的精神语言。[1](p91)其中,作为后印象派代表之一的凡·高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画家。

  一、主观色彩的形成

  主观色彩的形成在主体方面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画家把对客观景物的观察所获得的视觉感受直接转换为画面色彩,主要运用光与色的结合,表现特定光源和环境里的色彩气氛与效果;另一种则是画家把个人的情感意念转换为画面色彩,不受客体外在真实的局限,其色彩具有程度不同的主观性,绘画艺术中主观色彩的创造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画家主要是利用对色彩感知中所产生的感情和象征意义的体验与指向,通过色彩的运用去创造与自己情感表现主题相吻合的画面视觉效果。主观色彩所具有的表情作用和象征意味,使油画艺术产生丰富的表现力。[1](p91)

  另外就是客体方面,表现在色彩的重构。是以客体作为参照系,运用色彩的组合与色块(色域)的对比把它转换为感情符号和具有表现性的色调,从而使作品产生某种视觉心理效应,达到以色传情的目的。画家通过对色彩的转换与重构,把对客观色彩的内心感受转换为主观的色彩表现,超越客观物象,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色彩现实,体现了绘画色彩的精神价值。[1](p91)

  二、生命的色彩

  凡·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荷兰画家,主要活跃于法国,是后印象派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对生活与艺术同样充满炽烈感情的画家。他以高昂激烈的心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强烈的个性气质。他不满足只要轻松愉快的题材,也不投入那些缺乏内容和情绪的纯色彩性的创作。他的绘画观念不在于构图而是在于色彩,火焰般的笔触下出现的向日葵,好似射出万道光芒。他的调色板实际是太阳的光调,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化在对太阳的热烈追求之中。他画笔下的树木仿佛在萌发100棵树苗,他的神经在激荡,热血在沸腾,他用极度鲜艳的色彩,甚至是血红的色彩,来点染阿尔的强光烈日。他的画笔下流泻出来的黄色,是那样的艳丽多姿、感人心魄,从他最喜欢的题材——向日葵中,我们感受到一个追求真理、渴望生活的痛苦灵魂。他喜爱画向日葵,用黄绿色的地面作陪衬画成的向日葵,真是光彩照人。[2]

  堪称凡·高化身的《向日葵》仅以黄色调为主,加上一点青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黄和绿的交响曲。画家用抖颤、飞动的笔触和欢快的色彩来描绘心爱的花儿。这种非同寻常的花儿,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也是他内心翻腾的火热感情的写照,更是他对生命的赞美和讴歌。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和粗犷的旋搏、放射着的笔触,使他的向日葵就像有生命的热情的精灵和燃烧的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2]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动,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如果说塞尚的画表现出艺术家对形与色微妙关系的冷静的探索,凡·高则是用色彩和形体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真切感受。

  在《星月夜》中,星、月、夜,共同织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黄色的星星,橙色的月亮,紫色的天空盘杂交错。无声无息地,似乎我已随着黄色的星月一起卷动,跟着紫色的群峰一起摇动。画中一切的一切都在动,仿佛有一个极欲解脱的精灵在挣扎,在疯狂地寻找情感宣泄的归宿。显然,这是一幅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以奔放的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奇特的月亮和星星。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了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它们好比一团正炽热燃烧的火球,以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即使在今天,我们站在这幅名作面前,仍然能够感受到画面中蕴藏的那股神圣的力量,它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起我们对艺术的渴望,也激起我们对这位伟大画家的敬仰之情。《麦田上的群鸦》(1890年)是凡·高成熟期的作品。画面中,乌云密布的蓝色的天空深沉而又神秘,天际的落日和提前升起的月亮似两个滚动的光晕,一群凌乱低飞的黑色乌鸦群如飞动的线条,橙黄的麦田如热浪涌向天边,仿佛要顶住蓝天与鸦群的重压,画面的笔触粗短有力,造成强烈的颤动感,流露出画家内心难以抑制的激情与骚动,[2]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

  在绘画色彩领域中有突出地位的画家凡·高,就色彩而言,他的贡献非常显著。他把色彩分解、排列、重置所造成的效果开创了现代色彩的先河,他摆脱了以往传统色彩的制约,根据整体调子需要,主观能动地处理画面色彩。尽管凡·高的作品都是面对自然物象进行写生,但他所表现的色彩是自己主观的需要,是从自然物象中抽取出来,来表现自己情感的主观色彩。凡·高的大多数作品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的热情奔放与凡·高那近似疯狂的个性形成共鸣。他那以殉道者的意志,火一样的热情从事艺术,唯有黄色才能得到充分的情感宣泄。在凡·高看来,黄色是阳光、友情、希望的象征,追逐太阳盛开的黄色向日葵正符合凡·高的理想——对阳光的追求,对生活和友谊的渴望。凡·高不但把他的画室外墙涂了黄色,而且还在画室里画了一批向日葵的油画。他用柠檬黄、洛黄、土黄组成黄色之音,在我们面前树立了一座座丰碑。[4]

  三、结语

  注重内心的感受,注重绘画形式的表现,运用变形、夸张、寓意、象征等手法给色彩、线条和构图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达到表现自我,表现主观,表现内在感受作为追求的目标。[6](p39)他的大胆实践已将绘画色彩向前推动,以被动的再现逐渐转为主观表现的主观色彩,为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凡·高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外在真实,他将形与色进行变化,使画面效果变得单纯而强烈。[5](p34)他的作品已不再是纯客观的写实,而是画家根据感觉和想象对形和色的重新构成,带有明显的主观表现成分。

  参考文献:

  [1]刘忠军.浅析绘画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J].鸡西大学报.2007,7(6):91.

  [2]何庆佳.谈凡·高绘画中的色彩美[EB/OL].四川:论文之家,

  [3]47董菲.凡高《星月夜》[EB/OL].北京:文学博客网,2008-12-15

  [4]巫维轩.主观色彩与当代色彩教学[EB/OL].湖南

  [5]张绿江.试论主观色彩与表现[J].美术大观.2006,(6):34.

  色彩观念论文篇7

  1.1概念界定及其重要地位

  校园色彩可分为校园建筑色彩以及校园景观色彩。其中校园建筑色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教学楼、宿舍、服务用房建筑色彩等,而校园景观色彩则包括除建筑立面之外的其他色彩,为植物、构筑物、地面铺装、景观小品色彩等,是校园外部空间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的色彩面貌。拥有一个优美合理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思维。19世纪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欧文系统提出了环境决定性格学说,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使人获得善良、高尚的品格。色彩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它凌驾于形态之上。景观的一切构成要素只要诉诸于视觉,必受色彩影响,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具有现实意义。校园作为城市中特殊区域,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使用性质就决定了它特殊的色彩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体现学校性质、发扬校园文化的责任,它可以反映地域精神。

  1.2校园景观色彩研究现状

  笔者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和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为“校园景观”。由于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所以为加强数据针对性,主要以设计类专业的论文为样本。此次共收集相关论文1992篇,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并从研究范围、研究环节、研究方法和景观要素和设计原则五个大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大多数论文可归纳出明确的研究对象,分为景观小品、道路、植被、空间、色彩、声和照明等,共210篇。关于植物的论文居多,有81篇。色彩有6篇,主要涉及建筑色彩和校园色彩规划。虽然我国校园景观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个别元素研究也较为详细,但关于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的研究可参照文献较少。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色彩研究的重要阶段,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和日本色彩规划研究机构都较具深度,还将其纳入了城市规划实践中,力图消除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我国色彩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是一个新领域。虽然在城市色彩、景观色彩学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理论,但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设计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理论。需从相对系统的城市、景观、园林色彩理论中找寻借鉴。目前校园特别是高校倾向于快速扩建,使得色彩规划往往被忽视,实践性较弱。在文献中关于校园景观色彩的论述大多从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且大多围绕建筑,缺少针对性、深入的论述。

  2武汉高校景观色彩现状与改善思路

  2.1高校自身景观色彩的统一格局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景观色彩进行研究。调研主要进行色彩数据的提取,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并将影响景观色彩的要素都列入考察范围内。我们对校园景观内复杂的色彩组成进行了适当简化,提取了景观主色调、辅助色和点缀色,尽可能全面掌握代表性色彩,色彩印象主要呈现为色彩搭配后的整体观感。另一方面,校园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色彩差异性较小,色彩组成较为单调。植被色彩除校区大门附近较为突出外,其余功能区之间植物配置相似,导致色彩相似度高。虽然体育场区域采用纯度高的蓝、红色,与主色调差异性最大,但这是由于其功能属性所决定的。在其他区域并没有体现功能区各自的特点和性质,导向性弱。例如校园居住区,应追求温暖、愉悦、安全感。行政区域色彩则倾向凝重、严肃,可考虑运用低彩度的灰色或是明度对比高的冷色调。校园文化中心、体育馆区域应简洁、活泼,色彩的丰富性应该更高。校园商业服务区域的色彩则需醒目和新颖。校园中的重点景观,如入口大门、青年园、醉晚亭等,色彩层次感较好,但突出处理感较弱。如果这些区域合理拉开色彩差值,则可以使色彩除了秩序井然外,加强导向性。总之,如果对校园景观色彩进行合理定位和分区规划,制定景观色彩控制准则,可以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2.2高校之间景观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中的四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进行景观色彩研究,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大多为主要景观区域。四所高校均为综合性大学,根据图表可看出,武大、华师的色彩明度较为适宜,其中武大由于有大面积的草坪而使得太阳光可不间接穿过树丛照射的缘故。四所高校色彩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人工要素以明灰色系为主。辅助色和点缀色的色相区间相对较宽,选色较为丰富,大多以较高的饱和度和中、低纯度的暖调色为主。高校大部分景观色彩相似,这是因为选用相同绿化植物的原因,也和它们同处武汉市同一地域的地理因素有关。四所高校的色彩倾向及组成有一定差异:华中师范的整体色系偏亮黄,给人温暖的感觉,而武大则偏向红色系,与种植的樱花树有关。这两所高校的色彩纯度也相对较高,其余两所大学色彩明度偏低,且偏向于蓝、灰色系,其中地大的景观色彩基调略偏黄,这是由于较少面积的绿草坪及有裸露土壤存在的缘故。在基本色调中,武大以鲜亮的绿色为特点,得益于大面积的草坪绿化。华科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绿树成荫,颜色较为深沉。这种差异化部分来源于高校的属性差异:因为色彩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相比而言,偏文科类院校(华中师范、武大)更重视色彩要素的丰富和夸张,色彩明度高,视觉冲击力较强,色彩倾向性明确。偏理工类高校(华科大、中国地大)在色彩选择方面则更具理性,显得庄重肃穆。高校校园是多种条件制约下形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景观色彩是表达文化个性特征的一种有效手段。色彩需要自己的风格定位,不同高校需各有千秋,展示不同的风貌和场所记忆。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工作。芬兰艺术家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同样,“校园色彩内涵”来源于独特的色彩文脉,它融合了功能、文化与艺术表现,塑造了高校形象,增强学生心理认同感,这些都需要进行整体、科学的环境色彩规划和梳理。可以站在城市的角度,依据城市色彩理论对高校景观色彩提出规划策略。

  3校园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统一策略

  3.1武汉城市色彩导则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惊人,但色彩领域观念和水平滞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少系统、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依据,城市色彩基本处于自主、随机状态。为使城市色彩体现地域性、发扬形象特色,城市制定了色彩规划设计的总体策略,并提出了以“控制”为目的的总体规划策略。2003年,武汉市围绕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编制了一套《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导则以功能片区为单元,推荐城市建筑色谱为: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淡彩等5类色系,同时推荐了300多种建筑外观用色。此导则是一项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定性、技术性控制框架。它虽然是针对建筑色彩而执行的,但毫无疑问为景观色彩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实证,也为城市视野之下的校园景观指明了方向。校园景观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组成部分,要力求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取得协调,并延续地域特色。

  3.2校园与城市景观色彩的协同

  校园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高校景观色彩如果不与城市环境包括其他高校产生某种联系,就破坏了城市的完整性。正如调研所得出的结论,正因为高校都是处于城市的同一区块(武昌洪山区),才展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武汉俗称“江城”,拥有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它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内陆城市,夏季日照充足、气温偏高,所以为避免人们产生浮躁的心理感受,景观应少量选用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免造成过于强烈的色彩刺激。在季节上,秋冬气温偏低,不宜使用偏深冷色调。因此,武汉色彩应以活泼、轻快的浅暖色调为主,校园景观色彩也是如此。武昌作为文教科研区,包括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因为文化植被十分丰厚,色彩应简洁、平和、富有朝气。总之,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可仿效城市色彩控制原则,比如通过推荐色谱的形式进行指导与约束。具体而言,需首先对城市整体色彩基调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再进行定位和个性化分析,提出大的指导方向。再次,可综合考虑校园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