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心理测验的应用问题与伦理规范
当前心理测验的应用问题与伦理规范
乐国安Ξ 王恩界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系,天津,300071)
摘 要 心理测验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本文从经典测验理论出发回顾了影响心理测验应用价值的一些因素,并对心理测验的使用者做了重点分析,指出只有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者才能管理心理测验,而且施测者应该从自身与被测者之间的关系出发,严格地遵循心理测验的伦理价值,并在法律的规范下使用心理测验,才能充分地体现心理测验的真正价值。关键词:心理测验 信度 效度 伦理规范
1 引言
科学的心理测验兴起于20世纪初,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人事、医疗和军事等相关领域。Brown (1998)把心理测验定义为:系统地观测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1]。当我们在理解心理测验概念时至少要注意到如下3个问题:首先,任何一种心理测验都只能测量个体行为的一个方面或者一种类型;其次,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建立了自己的常模,还会把个体或群体的测验结果与其它个体或群体加以比较,因此,心理测验非常关注人们之间的差异;再次,心理测验所测量的特质只是一种假定存在的特质,例如,心理学史家波林就认为“所谓智力只
是智力测验所测的东西”[2]
。
因为在心理测验的过程存在着大量不可控制因素和不可预测因素,所以,要评估当前心理测验的价值和有效性等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总的说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还不太完善。而且,我们也不能单纯地为了达到较好的信度或效度而毫无顾及地使用各种方法,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心理测验有可能对被测者所造成的影响,这就是心理测验中最为重要的伦理问题,心理测验是对人的测量,接受心理测验的个体有权力得到施测者的尊重,并且有权力在心理测验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尊严。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开始有一些学者对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和伦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将结合他们的研究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2 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在经典心理测验理论的信度观看来,心理测验就是追求观察分数与真分数相吻合的过程,一种好的心理测验工具应该能够预测真分数与观察分数之
间的误差。然而,经典心理测验的信度评估是建立在平行测验假设的基础之上,所谓平行测验是指内容相似,平均分、标准差和误差都相同的测验,很明显这种平行测验并不存在,即使是同一测验在不同时间施测,其测验分数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异[3]。因此,对于任何一种心理测验信度的评估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测验的形式、测验程序、测验环境、测验评分方法、被测者的个性倾向、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等等。
Kaplan 和Saccuzzo (1997)认为,在评估心理测验的过程中,对其效度的评价最为重要的。他们为了查明“心理测验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这一问题,对各种心理测验的效度一一做了评估。他们研究发现,虽然使用心理测验的方法会面临某些风险,例如,心理测验可能被滥用,滥用心理测验会对被测者的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制定规范,可以使心理测验的收益越来越大,这种收益就包括在日后获得得越来越公正、有用和精确的心理测验结果[4]。可以预见,随着我们深入掌握各种心理测验技巧,完全可以不断地提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大多数关于测验信度与测验效度的研究都表明,每种测验工具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脱离了其适用性的滥用会极大地影响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例如,SCL90是一种准则参照心理测验,它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但是,对于没有心理问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却缺乏辨别能力;再比如,虽然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指导手册说它适用于5-70岁人群,但实际研究表明它更适合于初中及以下人群[5],这说明年龄是心理测验中比较敏感的变量之一,所以,选用测验工具时必须要注意到被测者的年龄特点。Lawrence Pervin 等人(1999)认为在临床环境中比较有效的心理测验方法主要包括:以罗
Ξ通讯作者:乐国安,男。E -mail :Yue GA @http://www.doczj.com/doc/f818130762.html,
1294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6):1294-1296